2022年县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690593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县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2年县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县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县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实施方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XX县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强区域合作,全面推进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保持和促进区域内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县生态环境基本特征及建设概况 (一)县域生态环境基本特征 县位于XX省东北部,与俄罗斯比金市隔江相望,县域面积6765平方公里。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可分为中部和南部山区、西部丘陵区、东部和北部冲击平原区。境内林地面积35.1万公顷,水域面积0.91万公顷,耕地面积20万公顷,主要河流有乌苏里江和挠力河,县域内森工、农垦企业经营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 (二)县域生态环境建设概况 坚持自行投入与争取国家政策性

2、支持相结合,加强了区域合作性管理,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生态效益补助试点工程,建立了挠力河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大佳河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加大了法制建设力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逐步向区域一体化和法制化方向发展。 二、县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县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超限采伐和盗伐导致林木蓄积量迅速下降、木本蜜源植物锐减;超坡度开荒和超载放牧造成草场退化,水土流失严重;乌苏里江和挠力河沿岸大量毁湿开荒导致湿地生态区水量不足,河湖和湿地面积日渐萎缩;大量农田排水致使乌苏里江和挠力河矿化度升高

3、,水质恶化,流域内的名贵鱼种资源锐减;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枯竭;违法毁林开荒、私挖滥采砂石导致植被破坏,山体受损;违法盗猎和开发导致绿色走廊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导致气候变化,洪旱灾害频发,农业生产受损,加剧了贫困程度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对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传统的发展理念忽视了生态环境与持续发展的内在关系,过度开发超过了现有自然环境资源的有效承载能力;体制不顺、分割经营的管理机制客观上违背了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规律;执法不严,监管不力,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三、县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

4、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的方针,加强区域合作,统一规划,加强法治,严格监督,以自然生态资源的优化配置为重点,以森林植被与湿地的恢复和建设为切入点,围绕重点地区、重点生态问题,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建设为辅,维护宏观生态平衡,改善区域内部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优先发展的原则。 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决策,合理开发的原则。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近期与长远统一,局部与全局兼顾,杜绝自然资源的盲目开发和低效利用。 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

5、恢复的原则。明确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权、责、利,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技术手段保护生态环境。 (三)总体目标 近期目标。到2008年,基本遏制生态环境破坏趋势。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加大执法和监管力度,实施环保一票否决权;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使森林、野生动植物、鱼类等自然资源得到有效恢复,实现三个自然保护区的健康发展;在生态系统有效保护前提下有序合理地开发旅游资源,建设一批生态园林旅游小城镇,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强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农业示XX县区建设,基本实现秀美山川的目标。 远期目标。到2015年,全面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使县域内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做强生态旅游产

6、业,把县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文明程度高、生态经济效益好、群众生活富裕的生态县。 四、县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县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 1、挠力河国家级湿地保护区 一是制定挠力河湿地区域合作保护规划。政府、森工和农垦联合开展挠力河湿地资源的普查工作,编制挠力河整体保护建设方案和旅游开发整体规划。要将湿地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详细规划,规范各种湿地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方式、补偿标准等。二是以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节约和保护为核心,以流域总体规划为指导,做好水资源的保护与科学配置工作。近期要以加强节水蓄水

7、、强化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为重点,突出抓好挠力河干流区域整治,严禁毁林毁草开荒、围坝造田和新建居民点或者其他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积极稳妥地实施退耕还湿还草还林,确保基本生态水量,使下游湿地生态环境有所恢复和改善。三是加强对挠力河湿地鱼类和珍稀水禽的保护。严禁在重要经济鱼类洄游区内造坝提水,对影响洄游通道畅通的,必须建造过鱼设施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联合相关单位组织开展挠力河渔业资源调查,拆除非法布设、严重影响鱼类繁殖的网具,严格执行省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文件要求,逐年降低捕捞强度,在重点季节和重点河段实行休渔。四是控制农业污染。沿挠力河湿地乡镇、农垦和森工行政主管部门应采取

8、措施,加强农业污染防治,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对农用薄膜、药瓶、渔网等不可降解的废弃物建立回收机制。环境保护、农业、渔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建设、交通、卫生、经济计划、财政、旅游、公安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协作制度,定期对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总体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进行联合执法检查和监督。 2、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一是依法加强黑蜂自然保护区内蜜源植物的保护。区域内各部门和单位必须严格执行XX省林业厅等四厅局关于加强保护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椴树资源的通知要求,保护区内椴树立即实行禁伐,地方人大、纪检和森工农垦部门组成联合执法监督机构进行监督检查。二是地方、森工和农垦共同实施蜜源植物恢复工

9、程,编制蜜源植物园区建设规划,加快蜜源植物的人工造林步伐,在坡度15度以上的耕地、瘠薄地、“四旁”绿化地和农防林地栽植椴树等木本蜜源植物。三是在浅山区要进一步加大对毁林开荒行为的打击力度,由林业、农垦和地方组成调查组,对保护区内毁林毁草开荒情况进行调查,妥善解决土地权属争议等历史遗留问题,严格耕地定期丈量制度,杜绝蚕食林地现象的发生,违法开垦的耕地要限期实施还林还草。四是规范在保护区内的采砂取土、矿产开发和放牧行为,逐步限制对蜜源植物的破坏,使草本蜜源植物得到迅速恢复。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鼓励和支持蜂农放蜂,加强对黑蜂种群的保护力度。 3、乌苏里江沿岸保护区 一是加强对乌苏里江水体质量的保护。实

10、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限制以粗加工为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工业发展,从根本上杜绝新的污染源的产生。加快城市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建设。严格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推进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化肥面源污染控制、监测体系建设步伐,降低工业、农业和生活排水对乌苏里江水质的污染。二是加强对乌苏里江鱼类资源的保护。加强鱼政管理和渔业执法,逐步降低捕捞强度,沿江渔业管理部门在执行捕捞强度零增长的基础上,力争在现有基数上使鱼船数量每年降低10%。划定重点保护水域,适当延长禁捕期。确定濒危鱼类的保护范围,在珍稀鱼类繁育的重点江段实行阶段性休渔。三是加强对沿江植被资源的保护。对沿江网滩、违法

11、建筑物和非法取土行为进行规范,控制低水平开发和重复建设旅游设施行为,使沿江自然景观得到有效保护。规范河道采砂行为,行业主管部门对依法取得河道采砂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要严格管理,严格按照批准的开采时间、种类、作业方式以及开采地点、深度、范围和开采量进行。加强沿江防洪护岸建设,确保国土生态安全。 (二)县域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 1、农业生态建设 一是发展有机食品生产,降低化肥施用量,鼓励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有机农药,加快绿色水稻基地、绿色专用小麦基地、高油大豆基地的建设步伐,逐步把北部平原农业区建成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充分利用口岸对俄贸易优势,在县域内大力发展绿色蔬菜种植业,进一步扩大生产基

12、地规模,形成合理布局。加强在技术和销售等方面的合作,实现品牌共享,共同把县建设成为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二是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及小流域综合治理。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建立节水灌溉与高新农业技术结合的高效农业示范区,引导和推动高产、优质、高效、节水农业发展。三是充分发挥农垦系统机械化水平高、组织化程度高的优势,加强各方在农机作业、植保、品种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加快农业的机械化和标准化建设步伐。 2、林业生态建设 一是加强对林木资源的保护。以森林分类经营为基础,以乡镇、农场、林场为基本单位,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扩大保护区内重点生态公益林范围,实行全面禁伐,一般生态公益林要逐步

13、调减采伐数量,对重点风景区实行封育管护,尽快扭转森林资源逆向演替的局面。完善和规范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坚持生态优先原则,鼓励各种社会主体依法以承包、租赁、转让、拍卖等形式参与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流转,对集体所有(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的森林采取村民入股、“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形式进行经营,将产权明晰到个人。对宜林荒山荒地,采取分包到户、招标拍卖、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确定经营主体,限期造林。制定区域防火紧急联动预案,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积极探索协调联动、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机制,实行林业行政综合执法,依法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占滥用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非法经营加工木材和

14、非法运输经营利用野生动植物等违法犯罪行为。对黑蜂自然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普查,对重点珍稀濒危物种进行人工繁育和扩群工作,做好野生动植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工作。二是稳步推进退耕还林(湿)工程和“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重点,抓好平原防护林体系建设。组织实施好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工程,加快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产业基地建设,增加木材等林产品的有效供给。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国道、省道、县(乡、村)道、林区道路和江河堤防两侧、水库湖泊、城市和村屯周围为重点,组织动员军队、社会团体、机关、学校以及企事业单位以各种形式参与社会造林。三是加强产业建设,扭转“两危”局面。加强对黑蜂

15、自然保护区内森林旅游资源的调研,制定森林旅游中长期规划。对大顶子山、喀尔喀山等重点风景区实行禁伐,推进依饶旅游公路建设步伐,加强景点景区的规划和项目开发工作。加快林区小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将林区小城镇规划和建设纳入全县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建成一批规划科学、旅游设施配套的小城镇。加快林下资源合理利用和开发,发展种植、养殖、采集等多种经营产业化进程,把我县逐步建成森林生态旅游休闲基地、北药种植加工基地、特种动物养殖基地、山特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加强区域合作,进一步扩大林业对外开放。联合推进与俄罗斯在木材贸易、建立合资或独资木材加工企业、承包或租赁森林和赴俄从事林业劳务等方面合作步伐,把对

16、俄林业资源合作开发项目做大做强。 3、牧业和渔业生态建设 一是根据比较优势制定区域畜牧业发展统一规划,实现畜牧业发展的合理布局。加强天然草地的综合治理,控制超载放牧行为,对重点草场实行轮牧。建立标准化养殖小区,推进肉牛、绒山羊等大牲畜的舍饲管理,扩大饲草种植面积,加快发展饲料产业,实现秸秆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快特色动物养殖业发展步伐,进一步扩大黑蜂、鹿、狐貉、野猪、黑熊等特种动物养殖规模,建立特色高效动物养殖园区。二是渔业生产由捕捞为主向养殖为主转变,加快名特优鱼的驯养和繁育工作,合理开发利用水面,发展名特优鱼人工养殖。“十一五”期间我县要加快渔业养殖品种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生态渔业和休闲渔业。加

17、强名优特鱼类原种场建设,对乌苏里江水域的大马哈鱼、鲟鱼、鳌花、法罗等名贵鱼种进行种鱼繁育和养殖。编制乌苏里江绿色水产品合作养殖项目,加快乌苏里江大马哈鱼流放站、挠力河红肚鲫鱼养殖基地、县绿色水产品养殖基地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绿色、无公害水产业发展步伐。 4、重点旅游景区的生态建设 一是加快旅游资源的基础调查研究工作,完XX县区域生态旅游总体规划,优化完善旅游风景区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对旅游资源的有效保护和风景名胜区的合理开发,确定旅游线路和旅游景点。加快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冰雪、界江、原生森林、湿地、草原等特色景观资源和赫哲族民俗资源,重点发展以北部农场为主的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以黑蜂自然

18、保护区为主体的森林生态旅游、以乌苏里江和沿江岛屿为主体的界江风光游、以挠力河与大佳河湿地为主体的湿地观光旅游、渔业休闲旅游和以四排为主体的赫哲族民俗旅游。二是加快避暑度假、自然景观游览观赏、野生动物观赏、钓鱼、狩猎、滑雪、疗养等旅游项目的编制和建设。加强乌苏里江、大顶子山、赫哲族风情园、喀尔喀山地质公园等旅游景区的申报工作,争取建成省级和国家级旅游区。三是加快黑蜂自然保护区内的旅游公路建设,完善景区内城镇和村落旅游基础设施,提高风景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增强旅游接待能力。 5、人居环境生态建设 建设中心城镇污水处理厂,实现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业企业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将其污水处理达标,符

19、合进入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放标准后,方可进入城市排水系统。医疗单位的污水必须由各医疗单位处理达标后排入城市排水系统,未经处理的污水不能进入河道。加强城镇公共绿地建设,以中心道路为骨架,建设城镇生态绿化带,加强水源防护绿地、公园街头绿地、居住区绿地、广场绿地和道路绿化的建设,扩大城镇绿地面积。加快集中供热区建设步伐,拆除各类分散小型锅炉,对设备、技术、工艺落后的砖厂进行兼并和改造,推广清洁生产,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控制农作物秸秆在田间直接进行焚烧,强化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在农村大力发展“畜-沼-菜”生产模式,稳步推广使用沼气、液化气、太阳能灶等清洁能源,减少薪柴消耗。加强农村饮用水和水源地保护,

20、切实保障农民饮用水安全。 五、县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合作对策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联合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培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能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教育,积极搞好社会公众教育,向公众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进一步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对滥砍盗伐、毁林开荒、非法捕鱼和狩猎等违法行为进行跟踪报道,表扬先进典型,揭露违法行为,逐步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完善信访、举报和听证制度,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二)协调管理机制,实现联防联治 一是组建区域生态管理委员会。以县人大为主体,成立区域生态管理委员会,负责区域内生

21、态保护建设的总体工作。管理委员会下设专业委员会,负责县域内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草原、矿产、鱼类等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具体工作,专业委员会由地方、农垦和森工相关部门根据职能要求和生态建设需要联合组成。区域生态保护委员会和各专业委员会实行定期立会制度,每半年一次。二是在区域生态管理委员会的统一领导和指导下,组织人大代表和各专业委员会对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定期视察,在资源共享、生态优先的原则下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各专业委员会要根据自身职责和分管范围,按照县域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认真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定期开展联合检查,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并定期向生态管理委

22、员会报告工作进展情况。三是加强执法和执法监督工作。各方司法部门要加强联合,建立长期有效的联动执法机制,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森工、农垦和地方纪检部门要加大纪检监察力度,对在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中不作为、乱作为和各种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和责任追究。 (三)制定统一规划,实施综合开发 一是联合开展生态资源现状的调研、资料收集和综合分析工作,明晰县域内生态资源和环境质量的详细情况,为生态环境保护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联合聘请专家、学者编制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保证规划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建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建立开

23、发项目听证制度,切实保证各方面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坚持效益分析原则,进行综合考察、综合评估、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综合治理的方针,对区域内的重点项目实施统一审批,做到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措施与资源开发和建设项目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检查验收。 (四)构筑区域自然生态多元保护体系 对不具备条件建立自然保护区的,要因地制宜,采取建立自然保护小区、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禁渔区、蜜源植物封育区、鱼类洄游通道保留区等多种形式加强保护管理,逐步建立起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森林、湿地、草原等多元生态系统的自然生态保护体系。 附:县区域生态管理委员会名单 内容总结(1)XX县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强区域合作,全面推进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保持和促进区域内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方案(2)对宜林荒山荒地,采取分包到户、招标拍卖、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确定经营主体,限期造林(3)加快集中供热区建设步伐,拆除各类分散小型锅炉,对设备、技术、工艺落后的砖厂进行兼并和改造,推广清洁生产,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