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卫生风险鉴别与评估管理程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卫生风险鉴别与评估管理程序.doc(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安全卫生风险鉴别与评估管理程序 icti 制定 核准人:日期: 生效日期:2021/08/131.目的 建立并维持程序以鉴别与评估所有作业或活动的安全卫生风险,并对鉴别出的安全卫生风险以记录和区分,列出重点和优先次序,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对风险加以控制。 2.范围 一切具安全卫生风险的作业或活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尘毒、噪声、触电、腐蚀、燃烧、爆炸、打击、坠落、碰撞、铰辗、刺割等危险因素,以及可能的对供应商/承包商的要求。 3.权责 3.1由安全主任会同各部门安全负责人定期对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整改措施;3.2各部门相关人员
2、给予协助、配合;3.3相关部门负责落实预防整改措施;3.4安全主任对各项预防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并评核其有效性;3.5行政部进行稽查,并对不符项提出整改要求。 4.程序 4.1成立鉴别与评估小组 4.1.1安全卫生风险的鉴别与评估由社会责任及安全卫生管理代理人负责。 4.1.2成立由行政部、该作业或活动的部门主管、直接参加人或代表组成的安全卫生风险鉴别与评估小组。 1/4 4.1.3小组成员需对该作业或活动有深入的认识或经验,以及具备对风险和作业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4.1.4对具重大风险和影响者,如公司内部缺乏合适的分析评估人员时,需聘请或咨询外部有关专业人士。 4.2确定鉴别与
3、评估风险的准则 4.2.1根据公司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鉴别与评估风险的准则。 4.2.2安全卫生风险不仅针对人员健康伤害,也包括造成生产、财产损失及环境冲击。 4.2.3在鉴别与评估安全卫生风险的过程中,须考量下列各相关项: a.化学性危害,包括吸入、皮肤吸收、误食或错误注射有毒害之烟雾、蒸气、液体、粘液等。 b.物理及机械性危害包括噪声、振动、辐射、温度、压力、雷射、微波、紫外线、坠落、撞击、机具切割、夹、卷等。 c.生物性危害,包括病毒、细菌、原生虫、昆虫等。 d.人体工学性危害,包括疲劳、作息周期的影响、超时工作的负荷、单调重复性的工作、在固定的速率中工作、精神性和其他的压力。
4、4.2.4在执行鉴别与评估安全卫生风险时,必须考虑下列事项所导致的不利情况: a.正常操作条件。 b.异常操作条件,包括停、开车的情形。c.突发事件、意外事件以及潜在的紧急状况。d.过去、现在以及规划的活动。 4.3定期安全卫生审查 4.3.1审查的目的,在于涵盖所有的安全卫生风险,了解公司安全卫生状况,以做为建立安全卫生管理系统的基础,同时提供明确的数据与结果,作为日后持续改善安全卫生绩效的基准。 4.3.2审查必须涵盖五类关键课题: 2/4a.法令规章之要求事项。b.重大安全卫生风险之鉴别。 c.所有现行社会责任及安全卫生管理措施与程序之检视。d.以往突发事件调查结果回馈之评估。e.利害相
5、关者(员工、工会等)之观点。 4.4鉴别与评估的方法 4.4.1按照“物(不安全状态)人(不安全行为)环境管理”进行分类,采用查核表、访谈、直接的检查与量测、以往的稽核结果、危害与可操作分析、假设状况分析、失误模式与影响分析等方法来进行分析与审查。识别生产过程中存在或潜在的危险因素,包括危险设备、危险物质和危险工种;4.4.2将存在危险因素的工作分成若干顺序的步骤,并对每个步骤进行安全分析,识别出每一个工作步骤的危险源、危险部位、起因物和致害物;4.4.3对这些潜在危险可能造成人员受伤、财产受损和生产延误的风险程度进行深入的分析、评估;通过审查,对各类作业或活动进行筛选和分类,对鉴别出的风险予
6、以记录,并列出重点和优先次序。 4.4.4根据公司阶段性政策、作业或活动特性、成本/效益分析和技术面的取舍,对具安全卫生风险(尤其是具显著风险者)的作业或活动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以控制或降低其风险,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整改措施;4.4.5找出受到或可能受到危险因素伤害的人员,对这些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并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相关部门按照整改预防措施认真落实整改,以消除、减少和限制潜在的危害。 4.4.6注重对相关资讯、文献和案例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为后续设计、改造、控制及鉴别与评估安全卫生风险提供借鉴与指引。 4.5鉴别评估的频率 4.5.1对
7、已经鉴别与评估出的具重大安全卫生风险(高于某一特定程度,可能造 3/4 成人员伤害、生产停顿、超过一定金额的财产损失或对环境产生重大危害)的作业或活动,每半年重新评估一次;如在日常运作或检查中发现风险有增加的趋势,则应适时进行重新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 4.5.2引入新的具危害性的作业或活动,对作业或活动重要构成要素发生变更,有关责任人应及时将情况报行政部,由行政部组织鉴别与评估小组适时进行风险鉴别与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4.5.3每年对中度及以上风险重新鉴别与评估一次。 4.5.4根据重新鉴别与评估结果,维持对重大安全卫生风险登录表之更新。 4.6行政部负责本程序的制订、审查和
8、修订。 5.参考文件 略 6.支持文件 6.1安全与卫生评估记录6.2健康、安全、环境方针附:安全卫生风险评分准则 4/4 第二篇:安全卫生风险鉴别评估程序浙江新屹服装有限公司 安全卫生风险鉴别评估程序 1.目的 建立并维持程序以鉴别与评估所有作业或活动的安全卫生风险,并对鉴别出的安全卫生风险以登录和区分,列出重点和优先次序,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对风险加以控制。 2.范围 一切具安全卫生风险的作业或活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尘毒、噪声、触电、腐蚀、燃烧、爆炸、打击、坠落、碰撞、铰辗、刺割等危险因素,以及可能的对供应商/承包商的要求。 3.权责 3.1由安全主任会同各部门安全
9、负责人定期对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整改措施;3.2各部门相关人员给予协助、配合;3.3相关部门负责落实预防整改措施;3.4安全主任对各项预防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并评核其有效性;3.5社会责任委员会进行稽查,并对不符项提出整改要求。 4.程序 4.1成立鉴别与评估小组 4.1.1安全卫生风险的鉴别与评估由社会责任及安全卫生管理代理人负责。 4.1.2成立由社委会、该作业或活动的部门主管、直接参加人或代表组成的安全卫生风险鉴别与评估小组。 4.1.3小组成员需对该作业或活动有深入的认识或经验,以及具备对风险和作业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4.1.4对具重大风险和影响者,如公司
10、内部缺乏合适的分析评估人员时,需聘请或咨询外部有关专业人士。 4.2确定鉴别与评估风险的准则 4.2.1根据公司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鉴别与评估风险的准则。 4.2.2安全卫生风险不仅针对人员健康伤害,也包括造成生产、财产损失及环境冲击。 4.2.3在鉴别与评估安全卫生风险的过程中,须考量下列各相关项: a.化学性危害,包括吸入、皮肤吸收、误食或错误注射有毒害之烟雾、蒸气、液体、粘液等。b.物理及机械性危害包括噪声、振动、辐射、温度、压力、雷射、微波、紫外线、坠落、撞击、机具切割、夹、卷等。 浙江新屹服装有限公司 c.生物性危害,包括病毒、细菌、原生虫、昆虫等。 d.人体工学性危害,包括
11、疲劳、作息周期的影响、超时工作的负荷、单调重复性的工作、在固定的速率中工作、精神性和其他的压力。 4.2.4在执行鉴别与评估安全卫生风险时,必须考虑下列事项所导致的不利情况:a.正常操作条件。 b.异常操作条件,包括停、开车的情形。c.突发事件、意外事件以及潜在的紧急状况。d.过去、现在以及规划的活动。 4.3先期安全卫生审查 4.3.1审查的目的,在于涵盖所有的安全卫生风险,了解公司安全卫生状况,以做为建立安全卫生管理系统的基础,同时提供明确的数据与结果,作为日后持续改善安全卫生绩效的基准。 4.3.2审查必须涵盖五类关键课题。a.法令规章之要求事项。b.重大安全卫生风险之鉴别。 c.所有现
12、行社会责任及安全卫生管理措施与程序之检视。d.以往突发事件调查结果回馈之评估。e.利害相关者(员工、工会等)之观点。 4.4鉴别与评估的方法 4.4.1按照“物(不安全状态)人(不安全行为)环境管理”进行分类,采用查核表、访谈、直接的检查与量测、以往的稽核结果、危害与可操作分析、假设状况分析、失误模式与影响分析等方法来进行分析与审查。识别生产过程中存在或潜在的危险因素,包括危险设备、危险物质和危险工种; 4.4.2将存在危险因素的工作分成若干顺序的步骤,并对每个步骤进行安全分析,识别出每一个工作步骤的危险源、危险部位、起因物和致害物; 4.4.3对这些潜在危险可能造成人员受伤、财产受损和生产延
13、误的风险程度进行深入的分析、评估;通过审查,对各类作业或活动进行筛选和分类,对鉴别出的风险予以登录,并列出重点和优先次序。 4.4.4根据公司阶段性政策、作业或活动特性、成本/效益分析和技术面的取舍,对具安全卫生风险(尤其是具显著风险者)的作业或活动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以控制或降低其风险,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整改措施; 4.4.5找出受到或可能受到危险因素伤害的人员,对这些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并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相关部门按照整改预防措施认真落实整改,以消除、减少和限制潜在的危害。 浙江新屹服装有限公司 4.4.6注重对相关资讯、文献和案例的
14、搜集、整理和分析,为后续设计、改造、控制及鉴别与评估安全卫生风险提供借鉴与指引。 4.5鉴别评估的频率 4.5.1对已经鉴别与评估出的具重大安全卫生风险(高于某一特定程度,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生产停顿、超过一定金额的财产损失或对环境产生重大危害)的作业或活动,每半年重新评估一次;如在日常运作或检查中发现风险有增加的趋势,则应适时进行重新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 4.5.2引入新的具危害性的作业或活动,或者作业或活动重要构成要素发生变更,有关责任人应及时将情况报社委会,由社委会组织鉴别与评估小组适时进行风险鉴别与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4.5.3每年对中度及以上风险重新鉴别与评估一次。
15、4.5.4根据重新鉴别与评估结果,维持对重大安全卫生风险登录表之更新。 4.6安委会负责本程序的制订、审查和修订。 第三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程序1目的 为规范中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落实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定(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中心按照、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或上级部门制定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方案或计划,对本辖区范围内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进行的风险监测和评估工作。 3职责 3.l中心主任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工作的
16、组织领导、统筹和协调。 3.2收到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或上级部门制定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方案或计划时,中心分管领导组织有关人员立即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编制计划,确保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检验优先于其他检测任务,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3.3卫生监测科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包括采样送检、数据分析汇总、结果评价及结果报送。 3.4办公室(质量管理科)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的质量控制等。 3.5检测科室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检验、检测过程的质量监督、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的报送等。 3.6办公室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所需的物资和交通工具等的后勤保障工作。 3.7本中心成立食品安全
17、风险评估委员会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4工作程序4.1采样 4.1.1采样由卫生监测科2名(含)以上人员参加,检验科协助。 4.1.2采样后,采样人员应及时填写采样记录。 4.1.3采样数量应满足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方案或计划。 4.1.4采样点的选择要根据被监测食品抽样数量的要求按照随机原则从中挑选出在本地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适时性的监测样品。 4.2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检验4.2.1食源性致病菌监测 4.2.1.1通过食源性致病菌监测,主动收集动物、食品和环境中分离的病原情况以及对这些病原的耐药性和相似性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确定污染源或污染环节,掌握我市主要食源性致病菌的流行和耐药趋势,
18、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也为制定或评价良好生产、加工操作规范提供基础数据。 4.2.1.2监测项目涵盖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杆菌0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阪崎肠杆菌等主要食源性致病菌。 4.2.1.3微生物检验科负责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的检验、检测过程的质量监督、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的报送等。 4.2.1.4检测方法按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或上级部门规定的方法进行。 4.2.2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 4.2.2.1通过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为食品风险评估、预警和制(修)订食品安全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降低我市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为
19、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4.2.2.2监测项目有农药残留、元素、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质等及食品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有害物质。 4.2.2.3理化检验科负责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的检验、检测过程的质量监督、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的报送等。 4.2.2.4检测方法按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或上级部门规定的方法进行。 4.3质量控制 4.3.1办公室(质量管理科)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的质量控制等。 4.3.2检验科按规定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室间质量控制。 4.4数据分析汇总、结果评价及结果报送卫生科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分析汇总、结果评价及结果报送。 4.5后勤保障 办公室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所需
20、的物资和交通工具等的后勤保障工作。 4.6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4.6.1中心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4.6.2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时机 4.6.2.1当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在组织进行检验后认为属于区域性污染,需要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 4.6.2.2接受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上级部门要求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 4.6.3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包括四个步骤,即危害识别、危害描述、暴露评估和风险描述。风险评估的最后结论是在考虑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做出的。通过风险评估,找出减少风险的措施,得出风险概率,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 4.6.4食品安全风
21、险评估委员会对风险评估的结果和报告负责,并及时将结果、报告上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上级部门。 5支持性文件 5.1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定(试行)(卫生部等七部门2021年) 第四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食品贸易的国际化,食品安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扩大,食品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当前,如何保证食品的安全,维护消费者权利,促进食品贸易健康发展,是各国必须思考解决的问题。所以,对食品安全进行风险评估与管理是相当有必要的,这是合理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手段,可为食品安全决策提供系统和规范的科学数据。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
22、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指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所进行的科学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等。 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是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选择和实施适当的管理措施,尽可能有效地控制食品风险,从而保障公众健康。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发展趋势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目前国际通行的食
23、品安全防范方式,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刚刚起步。风险评估是风险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的食品科技体系主要是围绕解决食物供给数量建立起来的,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相对较少,目前还没有广泛地应用与国际接轨的危险性评估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食源性危害关键检测技术和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还比较落后。 如何进行风险管理 (1)风险管理应当采用一个具有结构化的方法,它包括风险评价、风险管理选择评估、执行管理决定、以及监控和审查。(2)在风险管理决策中应当首先考虑保护人体健康。(3)风险管理的决策和执
24、行应当透明。 (4)风险管理应当通过保持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估二者功能的分离,确保风险评估过程的科学完整性,减少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之间的利益冲突。 (5)风险管理决策应当考虑风险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如有可能,风险的估计应包括将不确定性量化,并且以易于理解的形式提交给风险管理人员,以便他们在决策时能充分考虑不确定性的范围。(6)在风险管理过程的所有方面,都应当包括与消费者和其他有关团体进行清楚的相互交流。在所有有关团体之间进行持续的相互交流是风险管理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五篇:食品安全与风险评估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及相关应对措施 提到食品安全,没有人觉得陌生,但食品安全到底是怎么回事,与食品安全相关
25、的问题又有哪些,或许能讲清楚的人并不多。现在大家都在谈“食品安全”,那么食品安全到底是什么意思。与食品安全非常接的两个概念是“食品质量”和“食品卫生”,这三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尤其是“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人们概念认知的不清晰,导致将所有“食品问题”等同于“食品安全问题”,这对社会的稳定是极为不利的。 食品安全指的是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中国有一句人们耳熟能详的古话,叫做“民以食为天”。“吃”一直是百姓生死攸关的大事,是最基本的民生问
26、题,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对食品质量安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对食品设置的技术贸易措施越来越多,其指标越来越严;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给食品安全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人们在强调“民以食为天”的同时,又在呼吁“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我国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 食品安全问题具体表现为人体健康问题。但食品安全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独立的问题生的一系列复杂问题的集中反映。可以认为食品安全问题是诸多社会矛盾的反映,治本的方法在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 实际上食品安全问
27、题一直都是存在的,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发现,以及食品科技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于是就引起了消费者和政府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近年来发生的疯牛病、禽流感等等。人们发现很多动物疾病也会传染到人类,这使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更加关注,消费者对食品的生产、加工、贮藏、运输和营销过程都表现了空前的兴趣。 1.微生物、寄生虫、生物毒素等生物污染 在整个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都可能因管理不善而使病原菌、寄生虫滋生及生物毒素进入人类食物链中。微生物及其毒素导致的传染病流行,是多年来危害人类健康的顽症。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在过去的20多
28、年间,在世界范围内新出现的传染病已得到确认的有30余种。此外,我国海域辽阔,海洋中寄生吸虫及其他寄生虫种类繁多,这些自然疫源性寄生一旦侵入人体,不仅能造成危害,甚至可导致死亡。人类历史上一些猖獗一时的传染性疾病如结核病、脑膜炎等,在医药卫生及生活条件改善的情况下,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现实证明人类在与病原微生物较量中的每一次胜利,都远非一劳永逸,微生物和寄生虫污染是造成食品不安全的主要因素,也始终是各国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努力控制的重中之重。 2.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物在食品中的存在,有其自然背景和人类活动影响两方面的原因。其中,无机污染物如汞、镉、铅等重金属及一些放射性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受食品
29、产地的地质地理条件所影响,但是更为普遍的污染源则主要是工业、采矿、能源、变通、城市排污及农业生产等带来的,通过环境及食物链而危及人类健康。在人类环境持续恶化的情况下,食品中的环境污染物可能有增无减,必须采取更有效的对策加强治理。 3.农药与兽药残留 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对食品安全性产生的影响,已成为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有机氯农药虽于1983年已停止生产和使用,但由于有机氯农药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降解在食物链、环境和人体中可长期残留,目前在许多食品中仍有较高的检出量。 4.其它:转基因食品及放射性污染 目前,放射性物质对食品污染导致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放射性物质不仅对直接受污染的食品造成危害
30、,而且会沿着食物链继续产生影响,最终对人体造成损害。因此,食品的放射性污染必须作为重要危害的因素进行控制。此外,随着辐照保藏技术在延长食品保存期中的应用,放射剂量和残留等问题也应该作为重要的控制因素。 二、我国当前食品安全问题解决对策 面对当前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并采取了多项措施来保障食品的安全。同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工商局和卫生部门也加大了对生产企业、市场食品的监督抽查力度。目前已形成了全国上下重视食品安全,狠抓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并取得了许多阶段性成果。从整体上看,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有很大的改进,但要进一步解决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还应做好以下几个
31、方面的工作。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对全民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利用一切媒体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科学种植养殖知识等;二是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使国民珍爱我们的环境,使每一个人在办每一件事时,都要从保护我们的环境出发。三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诚信、公德的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建设,形成诚实、诚信的社会氛围,只有全民素质提高了,食品安全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2.完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规和标准,提高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研究并提出既符合wto有关原则,又适应于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技术法规、标准,制订配套性、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均较强的质
32、量标准和相关技术标准,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步伐,全面提升国家的食品安全的标准化水平。还要不断提高国家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国家食品安全控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3.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目前我国涉及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仍不完善,部分法律法规也不符合国际规则,为此要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立法工作,构建既符合国际惯例,又充分反映我国实际状况和发展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要对我国现行有关推行农业标准化和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进行全而整理、修订,去除违背国际规则、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和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环境要求的部分;根据我国实际需要,借鉴国际经验,针对我国农业标准化和
33、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之处,进行填补、充实、立法。 4.加大监督力度,坚决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 加强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从源头、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控制食品的污染,加大对涉及食品安全事件责任企业和责任人的惩罚和打击力度,健全市场管理和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和不安全食品的强制召回制度,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要经常对农产品和食品实行监督抽查,增加抽查的次数和覆盖面。对制假、售假不法行为,从严、从重予以打击,造成一种高压态势,使不法分子不敢铤而走险。 总之,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管理不善,可能危及到人民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大范围的食品安全事件能引起社会恐慌及动乱,在一定时期,还能上升为政治问题,近些年国外煽起的反对“中国制造”事件可见一斑。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是上起政府,下至每个国人的职责。推进食品整个生产链的标准化,食品企业不仅要依法办事,更要铭记道德准则。保证食品安全功在社会,利在全民。 第 20 页 共 2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