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20中考语文复习方案满分训练09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版2020中考语文复习方案满分训练09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试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满分训练(九)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1.全品原创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科举时代,一般童生先在县或府里参加院试,考取了叫“进学”,也就是中了秀才。秀才再到省会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中的为“举人”。B.愚公移山中提到“山之阴”,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阳”。我国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笔画凸起的叫阳文,凹下的叫阴文。C.桑梓,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D.加冠,古时男子十八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十八。2.2019连云港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古代有许多特定年龄的别称,
2、如“弱冠”是指男子二十岁束发加冠,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耄耋”指八九十岁。B.科举考试中的“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就是参加乡试而中为举人。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与俄国的屠格涅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D.铭,古人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就是用韵的。3.2019扬州改编下列有关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中外小说中有一大批下层人物形象。如孔乙己中被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
3、子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中虚荣势利、自私贪婪的小市民于勒。B.“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C.乡土、家国情怀深植人心。余光中将乡愁化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德将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对国土沦丧的悲愤之情浓缩在了最后一节法语课中,引起无数共鸣。D.读古代典籍,获人生智慧。无论是春秋时期的论语、西汉时期的礼记,还是编年体史书左传,纪传体史书史记,都能从不同方面给予我们启发。4.2019福州一模改编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B. 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阳”,山南水
4、北为“阴”。“阴阳割昏晓”的“阳”指泰山北面。 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的代表作。其代表诗作还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D.童话和寓言是世界文学作品中独特的风景线,丹麦的安徒生童话、古希腊的伊索寓言这些伟大的作品都曾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5.2019金华一模改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如对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百岁”等;对父母之死称“见背、崩”等;对佛道徒之死称“坐化、仙游”等。B. 黄金台,亦称招贤台,又称金台、燕台。据史料考证,战国时期燕昭王有感于千金买骨的故事,高筑“黄金台”以招贤纳士,以致名将乐毅、剧辛先后投奔燕国。C.“黄发垂髫
5、”以头发代指两种年龄的人:“垂髫”指儿童,因为我国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而“黄发”是指老人,因为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D.古代人作揖的方式有很多,男子右手握拳,左手包于其上是“吉拜”,表示尊重,用于见面、告别等场合;相反的手势则是“凶拜”,一般用于吊丧。女性的手势和男性是相反的。6.全品原创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清代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范进中举,通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不同的境遇,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B.古代称谓词很多,其中“令爱”指别人的女儿,“令妹”指别人的妹妹,“高足”指有才华的学生,“泰山”指岳父。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
6、秋时期的诗歌300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D. 四马一车为“乘”,一人一马为“骑”,“三军”是军队的统称,指中军、上军、下军或中军、左军、右军。7.2019徐州二模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如刘禹锡的陋室铭。B. 简爱一书讲述了一位孤女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 主人公简爱是一个性格坚强、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
7、5首诗歌。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D.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垂髫”指代儿童,原因是古代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同样,“总角”“弱冠”也指代童年。8.2019黄冈改编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A.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该节日与纪念屈原有关,有吃粽子、赛龙舟、赏菊花等习俗。B.“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 “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C.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左传相传是
8、战国时期鲁国的左丘明所作。D.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晋太元中”的“太元”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9.2019深圳改编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欧阳修,字永叔,“唐宋八大家”之一。B.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由西汉司马迁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的。C.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为“初唐四杰”,我们学过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这首律诗的颈联。10.全品原创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十二章语录是孔子及其弟子
9、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都是蕴含着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B.酒杯,在古代有很多称谓。如“觥筹交错”中“觥筹”,“罍而歌者”中“罍”,“衔觞赋诗”中“觞”,“金樽清酒斗十千”中“樽”都是“酒杯”的意思。C. 送东阳马生序中“既加冠”,表示进入成年。古时男子年满二十岁行加冠礼。古时称八九十岁为“耄耋之年”,称百岁为“期颐之年”。D.湖心亭看雪中“是日,更定矣”一句,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11.2019杭州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分类恰当的一项是()A. 谦辞:家君、在下、愚见、寒舍B. 法国:莫泊桑、普希金、法布尔
10、、都德C. 小说:儒林外史水浒传朝花夕拾骆驼祥子D. 律诗:游山西村春望木兰诗钱塘湖春行12. 全品原创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 列子,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思想代表人物,我们学过的杞人忧天和愚公移山都出自列子。B.满江红(小住京华)是中国民主革命烈士秋瑾所写的一首词。这首词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感人。C.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民国时期才女林徽因的经典诗作,最初发表于学文。本诗的一至四节句式结构基本相同,形成复沓。D.史书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其编写体例较多。其中,资治通鉴为纪传体,战国策为编年体,史记为国别体。13.2019衡阳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
11、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对于不同的年龄有相应的不同的称呼,如:豆蔻女子十三四岁, 弱冠男子二十岁左右,花甲六十周岁。B.孟子,名轲,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C.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邹忌讽齐王纳谏周亚夫军细柳两篇课文都是出自这部史书。D.郦道元三峡中“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哀转久绝”所描写的应该是霜降至立冬节气之间的景物。【参考答案】1. D解析 D项古代的男子应该是二十岁才加冠,现在的男子在十八岁步入成年。2.C解析 莫泊桑与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和短篇小说艺术大师契诃夫以及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
12、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屠格涅夫不在其列。3.A解析 A项中“我的叔叔于勒中虚荣势利、自私贪婪的小市民”不是“于勒”,是“菲利普夫妇”。4.B解析 ACD三项正确。B项有错误,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阴阳割昏晓”中的“阳”是指泰山的南面。5.A解析 A项表述错误,古代天子、太后之死称“崩、百岁、千秋、山陵崩”等;对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薨”;对父母之死称“见背”;对佛道徒之死称“坐化、仙游”等。6.C解析 诗经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7.D解析 “弱冠”:男子二十岁称弱
13、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8.D解析 A项中“赏菊花”不是端午节习俗。B项“社稷”的解释有误,应该是“社”是土神,“稷”是谷神;C项年代错误,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9.B解析 战国策的作者是西汉刘向。10.B解析 “觥”指古代的酒器,“筹”是行酒令的筹码,“觥筹”不单指酒杯。11.A解析 B项错误,“普希金”是俄国人。C项错误,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D项错误,木兰诗是乐府古诗,不是律诗。12.D解析 资治通鉴为编年体,战国策为国别体,史记为纪传体。13.C解析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而周亚夫军细柳出自司马迁的史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