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3-2 ATP的主要来源 细胞呼吸限时训练.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622763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3-2 ATP的主要来源 细胞呼吸限时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创新设计】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3-2 ATP的主要来源 细胞呼吸限时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3-2 ATP的主要来源 细胞呼吸限时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3-2 ATP的主要来源 细胞呼吸限时训练.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2讲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时间:45分钟)A级基础演练1(2013安徽名校模拟)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都能进行有氧呼吸B原核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C空气中的病毒一般进行有氧呼吸D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中肯定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解析肠道中的蛔虫是真核生物,但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原核细胞虽无线粒体,但有些细胞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也能进行有氧呼吸;空气中的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进行“细胞”呼吸;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中肯定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答案D2(2011上海春季,23)引起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食用过多的高热量食物。下图表示控制热量摄入后,细胞内产生

2、能量方式的变化。据图判断,当一个体型肥胖的人从食谱中减少糖类摄入后,其体细胞内会发生的改变是()。A糖酵解释能减少B氧气消耗量减少C葡萄糖分解产生的丙酮酸增多DCO2生成量减少解析据图可知,肥胖人减少糖类摄入后,机体细胞内的变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糖酵解减弱而导致丙酮酸生成量减少,此阶段释放能量减少;另一方面,机体为保持正常生命活动对能量的需求,需要补充糖酵解减少的那部分能量,分解其他能源物质,从而促使线粒体内氧化分解增强,使氧气消耗量增大,二氧化碳生成量增多。故A项正确。答案A3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变过程,有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有几项()。(1)图中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

3、2(2)图中(二)、(三)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3)图中(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最终都来自葡萄糖(4)该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无光时不能进行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解析图中(一)、(二)、(三)分别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前两个阶段产生H,第三个阶段消耗H;丙酮酸在水的参与下彻底分解成CO2和H,所以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消耗的H最终来源于葡萄糖和水;有无光照,不影响呼吸作用。答案C4(2012江苏南师附中测试,16)如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4、和细胞质基质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解析从图中可看出:由酶1到酶2过程为有氧呼吸,由酶1到酶3过程是无氧呼吸。所以酶1存在于细胞质基质,酶2存在于线粒体,酶3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答案C5(经典题)为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某同学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如图所示安装好。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两组实验探究的分别是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的呼吸方式B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CO2C将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滴入B瓶中变成灰绿色,证明有酒精产生D乙组中B瓶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消耗B瓶中的O2以形成无氧的环境解析甲组营造的是有氧环境,乙组营造的是无

5、氧环境,故A正确;甲组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吸收空气中的CO2,即排除空气中的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故B正确;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使溶液变成灰绿色,故C错误。答案C6(2013南通一调)如图表示光照、贮藏温度对番茄果实呼吸强度变化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番茄果实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B光照对番茄果实呼吸的抑制作用8 时比15 时更强C低温、黑暗条件下更有利于贮存番茄果实D贮藏温度下降时果实呼吸减弱,可能与细胞内酶活性降低有关解析番茄果实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可产生CO2,场所分别是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A项说法正确。由题

6、图可以看出B项说法正确。低温、光照条件下更有利于番茄果实的贮存,C项说法错误。温度降低,呼吸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减弱,D项说法正确。答案C7(原创题)下列关于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正确的是()。A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体内不会因剧烈运动产生大量的酒精对细胞造成伤害B对于多数植物来说,土壤板结应及时进行松土透气,促进根系有氧呼吸,防止植物发酵C利用麦芽、葡萄、粮食和酵母菌以及发酵罐等,在控制通气的情况下,可以产生各种酒D包扎伤口时,需要选用松软的创可贴,否则破伤风杆菌容易感染伤口表面并大量繁殖解析人和高等动物剧烈运动时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微生物的无氧呼吸叫发酵,植物细胞的无氧呼吸

7、不叫发酵。破伤风杆菌容易在受伤皮肤的深处大量繁殖。答案C8(2013长沙模拟)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量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1)曲线a表示_量;曲线b表示_量。判断依据是_。(2)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酒精的场所是_,酒精可用_鉴定。(3)氧气浓度为a时,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占葡萄糖总消耗量的_。解析(2)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其场所是细胞质基质,酒精可用重铬酸钾溶液鉴定。(3)当氧气浓度为a时,产生的酒精量为7 mol,所以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也为7 mol,二氧化碳的总产生量为14 mol,说明有氧呼吸产生的

8、二氧化碳量为1477(mol),再根据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 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为7(mol),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为7(mol),因此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占葡萄糖总消耗量的。答案(1)二氧化碳酒精随氧气浓度升高,酵母菌无氧呼吸减弱,有氧呼吸增强,所以酒精产生量减少,二氧化碳产生量增加(2)细胞质基质重铬酸钾溶液(3)9下面分别是一位运动员在一段时间内的血浆中所含乳酸浓度(表1)和三位运动员所需的大约氧气量(表2)。表1时间/min051015202530354045505560血浆中乳酸浓度/(mgdL1)555407010080604035252320表2赛事/m赛事中吸

9、收的氧气量/L赛事后需要的氧气量/L100370.5101 50025183610 00021.5132150(1)从表1来看,进行运动的时间段为_,在运动过程中,肌肉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但血浆的pH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其原因是_。进行剧烈运动时,抗利尿激素分泌_。(2)氧债是指赛事后需要吸入的额外氧气量,以补偿赛事中所缺乏的氧气。从表2来看,人体能累积的最大氧债是_L。(3)现代健身理论提倡进行有氧运动,请举出一个具体的例子,并说明此类型运动的主要生理特点:_。答案(1)1025 min血液中含缓冲物质,使pH维持相对稳定增加(2)18(3)慢跑,人体吸入的O2与生理活动所需的O2量基本相等,肌

10、肉细胞不会产生乳酸处理表格信息题应注意的问题(1)弄清表格设置的目的。行和列有哪些项目(包括单位、说明)。行和列各有什么规律,这包括:看清题干的文字说明;看清表的第一列和第一行;看清表下的有关说明等。(2)理解表格的行和列含义。筛选信息,这就是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地注意表中的相关内容,以便理清问题解决的思路。(3)挖掘表格隐含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处理和转换。即联系生物学基础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和推理弄清表格与题目要求的内在联系。B级智能提升10(2013山东临沂一模,6)如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转移的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产生的H可在过程中将五碳化合物还原BH经转移到水中,其过程

11、需CO2参与C能形成ATP的过程有D晴天时小麦过程比在阴雨天时旺盛解析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用于暗反应还原三碳化合物,A错误;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合成水时需要的是O2,而不是CO2,B错误;形成ATP的过程有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图中过程不能合成ATP,C错误;晴天比阴雨天光照强度强,因此小麦的光反应强些,D正确。答案D11(2013山东烟台,3)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O2释放量O2吸收量a100b83c64d77

12、A. 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乙醇或乳酸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少Cc条件下,种子消耗的葡萄糖最少Dd条件下,产生的CO2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解析无氧条件下产生了CO2,这说明该植物的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不会是乳酸,A错误;b条件下,氧气消耗的相对值为3,可计算出葡萄糖消耗的相对值为0.5,无氧呼吸产生CO2的相对值为5,可计算出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为2.5,B正确;有氧呼吸时,消耗葡萄糖最少,C错误;d条件下,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CO2全部来自线粒体,D错误。答案B12(2012吉林质检)现有等量的A、B两个品种的小麦种子,将它们分别置于两个容积相同、密闭的棕色广口

13、瓶内,各加入适量(等量)的水。在25 条件下,瓶内O2含量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t1t2期间,瓶内O2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于种子细胞的有氧呼吸引起的BA种子比B种子的呼吸速率快CA、B种子释放CO2量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加D在0t1期间,广口瓶内的CO2有少量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种子进行了无氧呼吸解析在温度、水分、O2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种子萌发时细胞呼吸类型主要为有氧呼吸,消耗O2,使瓶内O2含量降低;A种子比B种子的呼吸速率快可以通过曲线斜率来判断;种子萌发初期进行无氧呼吸,释放CO2;A、B种子释放的CO2的量逐渐增加抑制了有氧呼吸的进行,释放速率逐渐减小。答案C1

14、3(2012合肥二模,2)为研究酵母菌的发酵产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图甲所示的装置,并将有关检测结果绘制成图乙。号、号试管中均加入3 mL蒸馏水和一定量的检验试剂。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检验发酵产物酒精需向号试管中滴加含重铬酸钾的浓硫酸B设号试管对照组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温度对实验的干扰C图乙曲线b表示号试管内玻璃管口气泡释放速率变化D图乙曲线a表示酵母菌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变化规律解析酒精不存在于号试管中,检验酒精应对培养液取样检测,检验酒精的方法是向培养液中加入含重铬酸钾的浓硫酸,A错误;、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澄清的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试管的设置是为了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干扰,

15、B错误。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和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等因素,导致酵母菌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号试管内玻璃管口的气泡释放速率先增加后下降,C正确,D错误。答案C14(2013乌鲁木齐一诊)下图甲中放一盆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乙处为一装有清水的U形管,丙处放一只健康的小白鼠,丁中加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以下实验。据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1)开关打开,关闭,如果不给光照,装置内_(物质)含量将增加。(2)开关关闭,打开,给装置甲中的植物提供适量的含18O标记的水,同时给予适宜的光照,一段时间后,B处的_(物质)多于D处。小鼠体内含18O的物质产生的场所是_。(3)开

16、关关闭,打开,同样光照条件下,甲中生物叶肉细胞的C5含量_。此时C处液面_(填“上升”或“下降”)。随时间延长,O2的产生量将会_。一段时间后,小白鼠血液中的_(物质)将会略有积累。(4)由上述一系列实验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_、_等。(5)上述生物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呼吸的反应式是_。答案(1)CO2(2)O2线粒体(3)增加上升减少乳酸(4)光照强度CO2浓度(5)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15(2013广州二模,29)请回答与酵母菌有关的问题。(1)在利用酵母菌进行酿酒时,严格密封的情况下发现酒中酸味过重,最可能的原因是_。(2)如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

17、的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酵母菌始终保持活性(忽略实验室的温度和大气压强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请填写下表:红色液滴移动情况结论.向_移动进行有氧呼吸,同时可能进行无氧呼吸.不移动_如果要确定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应如何完善实验设计?_。预测实验现象:_。解析(1)在利用酵母菌进行酿酒时,严格密封的情况下如发现酒中存在酸味,最可能的原因是培养液或菌种混有的其他杂菌在发酵过程产生了乳酸等酸性物质。(2)图中的NaOH溶液可以吸收酵母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当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容器内的O2,红色液滴向左移动;当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时,不消耗容器内的O2,红色液滴不移动;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时,红色液滴向左移动。如果要确定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将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量的蒸馏水,其他条件相同,当液滴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当液滴向右移动时,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或者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答案(1)培养液或菌种混有在发酵过程产生酸性物质的微生物(杂菌)(2).左.只进行无氧呼吸将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量的蒸馏水,其他条件相同液滴不移动特别提醒:教师配赠习题、课件、视频、图片、文档等各种电子资源见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光盘中内容。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