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民警做好群众工作的几点思考(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民警做好群众工作的几点思考(四).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基层民警做好群众工作的几点思考 群众工作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在新的历史时期基层民警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在今年全省公安局长会议上,孟厅长要求全省公安机关要增强“八个意识”,其中一点就是要进一步增强群众路线的意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既是发展的黄金期,又是矛盾凸显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这样的情势下,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科学发展,人民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参与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只有坚持群众路线,始终把公安工作的基点放在发动人民群众的支持参与上,把公安工作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广泛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公安工作才能拥有最坚实的社
2、会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才能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才能在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202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头之年,也是我们公安机关继续深化信息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关键之年。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又是公安机关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安民警都要加强和思考的问题,虽然我们在“三基工程”“三项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但离各级党委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还难以适应复杂形势下的各种新任务和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提出的要求。因此,对于基层公安民警来说,如何把群众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切实起到密切党群关系、和谐警民关系,是关系到能否推动公安“三项
3、建设”再上台阶的又一重要因素。笔者结合十多年来从事交通管理工作的实际经验,试就基层民警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和大家探讨如下: 一、群众工作是公安的基础工作 做好公安工作必须走群众路线,公安工作群众路线,是指公安工作实行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它是在公安工作上服务群众、保护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理论、原则、制度和方法的总称。人民群众是公安工作最广泛、最直接、最敏感的信息来源,是对各种违法犯罪现象施加压力最普遍、最直接、最及时的力量,人民群众在对付各种犯罪及治安问题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是公安工作取之不尽的社会资源。因此,我们公安民警要做到“警有民、民受益
4、”,与群众的关系搞好了,群众就会支持配合,我们公安工作就会如鱼得水;与群众的关系搞僵了,群众就会唱反调,公安工作就会如履薄冰。长期以来的公安实践证明,群众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公安工作的效能和公安民警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公安工作在贯彻群众路线上遇到了新情况、新变化和新问题,使群众基础出现弱化,影响和制约了公安工作的长远发展,因此,打牢群众基础,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建立起适应公安工作需要的、符合时代特征的“警爱民、民拥警、警为民、民助警”的新型警民关系,对于公安工作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二、当前基层民警做好群众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困难 (一)从公安机关的角度
5、看 一是认识不足,公安基层民警传统的思维方式没有发生根本转变。主要表现在部分民警没有充分认识到公安工作从管理型到服务型转变的重大意义,习惯以管理者自居,以耍特权为荣,在思想上轻视群众,在行动上脱离群众,不善于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经常使自己的工作陷入孤军作战、孤立无援的状态,由过去的“鱼水”关系变成了现在的“蛙水”关系,鱼蛙对水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鱼是水生动物离不开水,只有在水的怀抱中才能自由邀游;而蛙是两栖动物,只有在口渴或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才会跳入水中,解渴掩身。时下有的基层民警在需要群众支持时,联系一下群众,解决问题之后,就与群众脱了“干系”,这种态度必然使其疏远甚至脱离人民群众。
6、二是主动性缺乏,服务措施相继推出,但僵化应付、迟钝冷漠的职业人格没有改变。公安基层民警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严重影响民警的心理状态,基层长期相对危险的工作状况、生活作息的不规律和“非警务”工作增多,使民警常常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体力透支;由于基层工作线多面广,民警又经常会因为担心完不成工作任务、得不到上级领导认同而产生挫败感,造成心理障碍或心理疲劳,在工作中,民警往往不自觉地会把这种不佳的精神状态发泄在工作对象身上,一些公安民警对自己的言行缺乏必要的反思;在日常工作中对群众反映的情况敷衍搪塞,缺乏聆听的耐心,对群众上门求助,见怪不怪,没有给与必要的慰藉;对群众的批评,充耳不闻,没有接受的诚意,这些
7、往往会使群众感到失望甚至不满。造成“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从而进一步伤害了群众的感情。三是警务机制不健全,民警的基本素质不高,缺乏做群众工作的积极性。在开展创先争优“四亮四评”和“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中,责任民警由于受交管工作负担过重、警力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民警走不出去、请不进来的现象。即使走出去了,一些民警也由于缺乏做群众工作的基本功,不能与群众打成一片,不会宣传、组织、发动和依靠群众,无法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导致基础工作薄弱,还有基层民警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不高,理论学习兴趣不浓,对公安工作的方针、原则掌握不够,立警为功、执法为民思想薄弱,办案过程中对
8、待群众“冷、硬、横、推”、“不作为,乱作为”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徇私枉法、徇私舞弊。部分民警业务能力不强,自觉学习兴趣淡薄,不愿自己花时间去学习、了解,对法律运用不熟悉不精通,或者重实体,轻程序,或者重处罚,轻教育。四是警民互动不够,由于民警和群众之间缺乏广泛的良性的交流渠道和互动空间,群众不能真正地了解公安工作和民警所付出的大量劳动,因而不能真正理解公安工作。民警与群众关系相互脱节,从而渐渐失去公安工作赖以生存的群众基础。 (二)从群众的角度看 一是人际关系松散、邻里关系淡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产生极大的冲击,随着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加快,原有的家族、地域界限逐渐模糊,院落之
9、情、邻里之谊也随之弱化,个人价值观念的异军突起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负载了形式不同的目的成分,互帮互助的群体行为淡化了。二是对公安机关的期望值过高。在相当一部分群众的心目中警察应该是“万能”的,被赋予了许多其他社会服务部门的功能。殊不知,术业有专攻。这种崇警情结固然有积极的意义,然而一旦无法兑现,消极看法就会油然而生。三是不能客观看待警察队伍的整体情况。部分警察违法违纪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但是,一些群众往往对警察队伍抱有情绪化的看法,由对少数警察违法违纪行为不满而导致对警察队伍整体的不信任,在认识上形成误区。四是支持公安工作的热情降低了。马天民时代的群众积极性令人向往,但我们不得不面对
10、严峻的现实。如今群众主动提供线索的少了,挺身而出热心协助警察的更少了。客观上现代的人们较之过去在生活节奏上有了明显的变化,竞争的压力使人们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与自身相关事物上,人们越来越少地谈论家长里短,无心留意周遭诸事的变迁。但在主观上,人们往往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有意回避。 三、基层民警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方法 (一)一心为民,以心换心、以情感人 “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群众工作是我们干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警察,全世界只有我国才在警察的前面冠以“人民”二字,鲜明标注了我们的身份。我们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责任要求我们必须带着深厚的感情去认
11、识群众、服务群众,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自觉地为群众办实事。如果没有这份深厚的感情,我们便不可能去接近群众、认识群众,思想上会与群众产生隔膜,把自己游离在群众之外。近年来有些地方警民关系处理得不好,其中重要的原因是颠倒了主仆关系,认识不到群众工作的重要性,为此,一是要深化宗旨观教育,把群众工作纳入公安工作的核心内容来抓。让民警确实从思想深处实现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并通过现阶段深入开展端正执法理念、规范执法行为教育活动,确实解决民警思想中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观念问题。二是要强化学习培训。作好群众工作,只有满腔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民警要具有扎实的群众工作能力,不仅要学习公安业务,
12、同时也要学习与农村有关的法律法规,了解工作地方的风土人情,这样能有效地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增强与群众间的沟通与融合,从而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三是要实施强有力的教育引导和制度约束,使民警认清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和脱离群众的危害性。“制度约束”就是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扎实的工作作风、严明的组织纪律去引导群众和组织群众,充分调动广大群众支持、参与交通管理的工作热情,真正实现秩序好,发案少、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四是对待群众要像对待自己父母兄弟姐妹那样真诚,要静下来、沉下来、坐下来,真心诚意地与人民群众,与走访对象平等的、零距离的相处交流,与他们拉家常、交朋友、话感情,真真切切地进入到他们的内心当
13、中,做到情心交融。要在心与心的交流中,为群众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做到以心换心、以情感人。 (二)牢记宗旨,服务群众,帮助群众 公安工作是执法、是管理,也是服务。只有正确理解好执法与服务的关系,将服务寓于执法之中,在执法中服务,在管理中服务,才能产生良好的执法效果。任何一项执法工作,如果不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支持、所认可,都不是成功的执法,都不会有好的效果。当前,一些民警感到执法环境不好,在工作中经常遇到信访、投诉、不配合民警工作等问题,进而得出“群众工作不好做”的结论。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改善执法环境,归根结底要靠每一名民警自身严格规范的执法工作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靠每一名民警热情的服务
14、和帮助赢得广大群众的爱戴。在执法活动中,我们要做到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但在严格执法的同时,要为群众提供服务,为群众解决燃眉之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以创先争优“四亮四评”和“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为契机,一是宣讲政策,当好“宣传员”。要在走访活动中,理直气壮地宣传、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通过自己的宣传,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的精神上来,把党的政策、党的声音、党的温暖送到每一个群众的心坎里,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信心和凝聚力。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坚信,我们的党永远和人民在一起、心连心,永远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永远值得人民群众信赖的党。二是当好“联络员”。当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
15、方针政策不理解时,我们就要及时化解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一些积怨,进一步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密切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真正让群众把民警当作自家人,把党和政府当作百姓的靠山。三是扶贫帮困,当好“救济员”。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人民警察的职能,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伸出援助之手,到那些急需帮助的群众家里去,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自己家里的事。不仅要有爱民之心、之情,更要有爱民之行,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最大努力多帮助、多救济一些贫困户、困难户,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保证他们基本的生产、生活需要,让人
16、民群众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四是进一步推进人民调解制度,及时化解交通事故矛盾纠纷,事故处理民警要充分利用人民调解制度,帮助解决交通事故当事人的实际困难,化解盾,在警民间架设沟通和理解的桥梁。 (三)增强素质,感化群众、带动群众 民警在群众心目中的位置和形象极为重要,这是能不能有效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前提。公安机关和广大基层公安民警只有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才能更好地发动、组织和依靠群众。因此,我们把形象建设作为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一环,执法是公安工作的核心内容。学好法律法规知识,增强执法素质,做到知法、懂法、理解法、准确运用法,是对每一名基层民警的基本要求,这也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
17、展和进步,人民群众的法律素质不断增强,了解相关法律规定,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加强对执法部门的监督的意识也不断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执法者对相关的法律规定一知半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显然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公安工作的需要,也无法做好群众工作。在行政执法中,我们经常遇到执法相对人提出这样或那样的疑问,有的是对法律法规不了解,有的是对法律法规条文不理解。这时如果我们的民警没有过硬的法律素质,就不可避免地显示出底气不足,不仅不能很好地说服和教育执法相对人,而且使当事人对严格、公正执法产生怀疑,更加不配合民警的工作,进而产生警民矛盾。此类问题在我们日常执法、接待群众信访、投诉、咨询,以及行政复议等
18、工作中有不同程度的显现。因此,加强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增强法律素质是当前适应形势发展的新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一是树立忠诚的形象。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和依法治警。努力使广大民警做到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职守,甘于奉献,全面履行好“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神圣使命,成为百姓可以依靠的“主心骨”。二是要熟练掌握岗位法律法规,做到常用法律法规“一口清”,掌握法律法规条款的基本内涵,能够向当事人做出基本的解释和说明;了解行政诉讼、民事诉讼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能为当事人提供基本的法律咨询和服务。三是树立公正的形象。在执法办案上,采取办
19、案经验交流、业务讲授等多种形式开展执法办案业务培训,增加办案民警依法执法意识,强化证据意识和时效意识,保证办案质量,减少上访案件数量;进一步发挥兼职法制员的作用,确定执法办案重点帮教民警,使全体民警的执法办案素质上新一个新的台阶。四是要树立文明执法的形象。严格按照“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的要求,从一点一滴做起,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 (四)文明执法、讲究艺术、心态平和 良好的执法用语是文明执法的表现形式,语言的沟通和交流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途径。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表达方式甚至不同的语气,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基层民警在执法工作中要高度重视语言沟通环节,时刻牢记自
20、己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代表公安机关,代表人民警察的整体形象。一是在执法中要运用规范语言。执法是法律法规赋予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一项庄严而神圣的职责,民警在执勤执法中使用规范语言不仅能反映出个人业务素质和作为一名公务员的素质,更重要的是履行法定程序的必然要求,体现的是法律的尊严和执法的严格、规范。以交通民警执法为例,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明确要求,查纠交通违法行为时应当先敬礼,使用规范用语。如对交通违法的机动车驾驶人进行检查时应当说:“你好。请出示驾驶证、行驶证”,纠正交通违法行为时应当说:“你的xx行为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xx条和实施条例第xx条的规定,请严格遵守交通法规。谢谢合作”,等等
21、。二是要在工作中使用文明语言。语言文明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基层公安民警作为直接面对广大群众的执法人员、公务人员,注意自己的用语文明十分重要,特别是在执勤执法过程中,语言文明能够反映出公安队伍的整体形象。文明语言,也是对当事人的尊重,更能让违法行为人接受劝戒,及时改正违法行为,如在我们的话语中经常用“你好”、“请”、“谢谢”“微笑服务”等,很容易被当事人所接受,也能给他留下较深的印象,从而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相反,如果我们时时以管人者自居,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就很容易因语言不当引起当事人的反感,导致不配合我们的工作。三是不讲工作忌语。在长期的群众工作中,我们总结了一些容易挂在执法人员嘴边
22、的不良用语,如“你爱上哪反映上哪反映去”等等,要求广大基层民警在工作中引以为戒,不讲工作忌语。我们也在许多窗口部位张贴了工作忌语,接受群众监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不可否认,工作中讲工作忌语的问题还时有发生。这些用语不仅与我们身份和形象极不相称,而且极易伤害群众的感情,必须在做群众工作中加以注意。对公安民警依法执法,相对人有时因为一时不理解而产生一些激动的情绪甚至是一些过激的行为。特别是在办理群众信访、投诉等工作中,来访人、投拆者多数是带着情绪来的,有时言辞过激,有的大发脾气。在处理这种情况时,民警的态度至关重要,处理不好很容易火上浇油,扩大事态。大家在工作中可能都有体会,那就是对于情绪激动的
23、当事人有时也会很影响自己的情绪,使自己说话声音不由自主地加大,声调变高,甚至态度变差,进而激化矛盾。据心理学家分析,情绪是可以相互感染的,好的情绪和态度可以感染他人;相反,产生矛盾或发生争执时,矛盾双方或多方甚至周围的人的行为和情绪也互相感染。如果在做群众工作时,我们的情绪得到很好的控制,能够巧妙地对他人施加积极的影响,往往会使事态向着理性的方向转化。也就是说,在做群众工作时,要用我们理性的态度,平和的心态感染对方,平息矛盾。例如,交通民警在纠正处罚违法驾驶人时,当事人常常会提出各种理由,有的因受到处罚而情绪激动说一些过头的话语。这时,如果执法民警态度生硬,方法简单,与其针锋相对,很容易激化矛盾。我们要求严格执法,追求执法的严肃性,但并不是拒绝面带微笑和态度平和。严格依法执法、准确运用法律法规,打击违法犯罪,是维护法律尊严;平和的心态、平静的心情,感染对方,实施教育和处罚,妥善处理和化解矛盾,也是在维护法律尊严,树立执法者的良好形象。因此,广大公安基层民警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遇事镇定,情绪稳定,从容处理,就会收到良好的管理效果和社会效果,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 第 12 页 共 12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