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秸秆禁烧工作方案2篇 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秸秆禁烧工作方案2篇 5.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秸秆禁烧工作方案2篇 为认真做好我市秸秆禁烧监管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贯彻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注重标本兼治,坚持疏堵结合的原则,突出重点,严格措施,落实责任,确保全市不因秸秆下河引起饮用水源污染事故,不因大面积焚烧秸秆引起大气污染事故。 二、工作重点 (一)重点时段 夏收、夏种与秋收、秋种时节以及重大节日、重大活动等敏感时段。 (二)重点区域 (1)兴东机场周边20公里范围内; (2)宁通、沿海高速公路及204国道、金通公路、金江大道、通掘公路干线和新长铁路通州段两侧5公里范围内; (3)油库、加油站、粮库、通讯和电力设施等重点防火区域; 三、时间安排 (一)工作准备阶段(4月底前
2、) 1、组织召开座谈会,交流各地做法,广泛听取意见建议。 2、制定年度秸秆禁烧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措施要求。 3、指导各镇研究制订秸秆禁烧工作方案和因焚烧秸秆引起烟霾天气的应急响应预案。 4、建立市、镇、村三级禁烧网络体系,层层签订责任状并落实工作责任。 (二)全面禁烧阶段(5月底至6月初、10月底至11月初) 1、市秸秆禁烧现场组根据方案现场巡查。 2、督促各镇加强值班力量、分片包干上路巡查,并督促村禁烧网络开展巡查和灭火工作。 3、市环保部门组织开展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加强与市气象局合作,预测预报空气扩散条件较差的天气。 4、市宣传部门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在主要新闻媒体发布滚动宣传标语和口
3、号。 (三)总结考核阶段(11月30日前) 1、认真总结年度秸秆禁烧工作,肯定成效,分析不足,明确下一步措施。 2、市环委会会同有关部门对各镇禁烧工作进行考核,适时召开总结表彰会议。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秸秆禁烧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为切实抓好秸秆禁烧监管工作,成立环委会主任为组长、环委会副主任为副组长,环委会成员为组员的市秸秆禁烧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环境保护局。 (二)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农林、科技、财政部门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出台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相关财政补贴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和推广“超高茬麦田套稻”、“秸秆生物质发电”、“秸
4、秆综合还田”、“秸秆压块制粒”等技术,加大综合利用力度,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 (三)严格落实责任。夏秋收割高峰时段,各镇、村要充分发挥禁烧工作网络作用,群防群治,对重点地段和饮用水源地等敏感区域实行分片包干、专人负责、严防死守,坚决制止焚烧秸秆和秸秆抛河行为。 (四)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宣传部门要及时制定秸秆焚烧宣传方案,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与监督作用,充分利用农村电视、广播滚动宣传的平台,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教育部门印制一批秸秆禁烧宣传小册子发放到农户、中小学校,把教育深入到田间地头,延伸至课堂,着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好处与焚烧秸秆的危害,做到家喻户晓、人人
5、皆知。 (五)建立考核奖励机制。市环委会设立秸秆禁烧奖励专项资金,对秸秆禁烧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部门和镇、村主要领导实施奖励,并对秸秆禁烧工作列入对与生态镇、优美镇等创建工作挂钩。 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方案秸秆禁烧工作方案(2)|返回目录为促进资源节约、保护生态环境,根据XX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市政府关于XX市油菜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意见(合政120号)精神,结合实际,现就包河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护大气环境、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标本兼治,堵疏并举”的原则,坚持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相结合,全面防控与重点治理相结合,行政推动与技术
6、服务相结合,因地制宜,多措并举,高标准完成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任务,为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创造良好的大气环境。 二、目标任务 午秋两季禁烧区内禁止露天焚烧秸秆、杂草、油菜壳、稻麦蕰等,确保骆岗机场飞机飞行安全和高速公路道路交通安全,切实保障城乡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配合中介组织做好秸秆打捆收购工作,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新途径。 三、重点区域 骆岗街道、大圩镇、义城街道、烟墩街道、淝河镇。 四、工作安排 5月1日起至6月30日为午季禁烧阶段,共分3个阶段进行。 (一)组织发动阶段(5月15月15日)。各相关镇街要制定具体可行的工作方案,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和督查组,做到组织、人员、车辆和经费“四
7、落实”,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行动迅速、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落实秸秆集中堆放点,联系机械设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环保意识,提高参与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自觉性。 (二)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阶段(5月16日6月15日)。各相关镇街,区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坚持24小时巡查,防止秸秆焚烧现象发生。镇村搬运突击队(灭火队)要帮助困难户、无劳力户搬运秸秆。区禁烧办要每天向市禁烧办、区政府报告秸秆禁烧、综合利用工作进展情况。镇街禁烧办要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保证信息畅通。对违反规定、焚烧严重的地方,区禁烧办要及时在全区通报。 (三)总结考评阶段(6月16日6月30日)。对照区政府与
8、各相关镇街签订的目标责任书,由区农委、财政、环保、公安等部门牵头,根据各地禁烧任务完成情况、禁烧成效、区督查组督查情况,以及实地查看综合利用现场情况,对各单位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进行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区政府通报表彰,并给予一定资金奖励。 五、主要措施 (一)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政策扶持,示范带动,有序调整,科学发展”的思路,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压缩粮油生产,从源头减少秸秆产出量。大圩、义城、烟墩等镇街要结合本地实际,大力发展蔬菜园艺业、林木花卉业、园区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推动土地流转,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二
9、)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按照市政府部署要求,扎实做好秸秆禁烧网格划分“三定”(定区域、定人员、定责任)和网格管理基础工作(一图、一册、一库),建立一、二、三级管理网格,形成“边界明确、责任落实、上下互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镇街、村居、组三级管理体系,推进秸秆禁烧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三)加快秸秆“离田”。各相关镇街要从有利于搬运和收购的角度出发,尽快落实秸秆集中堆放点,继续采用“四个多一点”的秸秆“离田”措施,即多打捆一点、多堆放一点、多挑运一点、多堆腐沤制一点。要积极与收购企业联系落实打捆机械,配合收购企业收购;要组织搬运突击队,帮助困难户、无劳力户搬运秸秆,确保秸秆及时“离田”,及时打
10、捆,既不耽误农时,也不出现露天焚烧现象。 六、组织保障 (一)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宣传媒体,有针对性地宣传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的意义及依法保护环境、利用资源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和环保意识。农业部门要采取举办培训班、送科技下乡、印发技术资料等形式,加强宣传教育,让农民变被动焚烧为主动利用。镇(街)、村(居)要组织流动宣传车、悬挂条幅、标语等,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强大声势,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镇村干部要主动上门宣传发动,让每一户都做出禁烧承诺。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区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区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的组织领导、部署安排、督查考核和推进
11、落实。区政府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纳入镇街年度目标管理进行考核,与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其责任主体地位、年度工作目标及奖惩措施。各镇、街行政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要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强化行政措施,实行区直部门联系镇街、镇街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地块、党团员联户的“四联包”立体责任网络,保证禁烧工作落实到村组、地块,责任落实到人头。 (三)强化协作,密切配合。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涉及千家万户,需要镇、街道,区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互相配合,才能把这项工作抓好。各镇街要大力支持和配合收购企业做好收购信息发布、组织农民、协调堆放场所等工作,确保
12、秸秆能及时收购。农业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推广秸秆堆腐还田技术,加大禁烧督查力度,推动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的开展。环保部门负责秸秆禁烧执法工作。财政部门负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经费保障。宣传部门负责有关法律法规及禁烧有关情况的宣传报道工作。 (四)严格考核,加强执法。禁烧期间,区督查组到镇、街对秸秆禁烧工作进行督查,发现露天焚烧现象,将在新闻媒体上通报。禁烧工作结束后,根据区政府目标管理责任书有关要求,对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进行综合考评,工作突出的镇、街道和个人,区政府将给予表彰、奖励,工作不力的,将给予通报批评。镇、街要组织小分队,深入到田间地头宣传、巡回检查,一旦发现焚烧现象,快速
13、出击,及时制止、扑灭。对违反XX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规定,情节严重的当事人,环保部门可以依据条例给予200元以下罚款。 (五)加大投入,明确奖补。今年市里的奖补政策进一步加大提高,区政府将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主要用于补助秸秆搬运、堆放、看管等费用。各镇街也要制定相应的奖补政策,为秸秆禁烧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内容总结(1)秸秆禁烧工作方案2篇 为认真做好我市秸秆禁烧监管工作,特制定本方案(2)秸秆禁烧工作方案2篇 为认真做好我市秸秆禁烧监管工作,特制定本方案(3)(二)重点区域 (1)兴东机场周边20公里范围内(4)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5)五、主要措施 (一)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