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先进新材料项目专项资金申请报告【模板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先进新材料项目专项资金申请报告【模板范本】.docx(13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CMC泓域咨询 /新能源先进新材料项目专项资金申请报告报告说明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7570.3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1518.8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05%;建设期利息235.8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6%;流动资金5815.6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09%。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591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45781.71万元,净利润9762.15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7.74%,财务净现值20002.09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00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
2、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到2025年,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持续做大,推广应用进一步扩大,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产量力争达到60万辆,规上工业产值力争达到1500亿元;动力电池与管理、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等关键零部件实现突破,热管理系统、车身轻量化材料等优势零部件领域持续做强,形成关键零部件自主配套能力;培育生态主导型企业10家,“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技术创新实现突破。整车和零部件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检验检测等方面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优于12千瓦时/百公里
3、;创新平台体系进一步完善,实现省级各类创新平台数量倍增,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攻关专项。智能网联发展水平全国领先。车载操作系统、感知与控制、车联网云控平台等智能汽车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L2级别以上智能汽车技术新车渗透率达到60%以上;建成一批5G车联网示范城市和智能汽车应用先行区,更高级别智能汽车实现特定场景规模化商业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加快突破。氢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材料、动力系统集成核心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整车实现产业化;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公交、港口、城际物流等领域实现量化推广。目录第一章 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10一、 公司基本信息10二、 公司简介10三、 公司竞争优势11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
4、据13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13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13五、 核心人员介绍14六、 经营宗旨15七、 公司发展规划15第二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17一、 产业发展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17二、 现实基础与发展形势20三、 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24四、 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新生态26五、 生态主导”企业培育工程31六、 “智慧高效”基建补强工程31第三章 绪论33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33二、 编制原则33三、 编制依据34四、 编制范围及内容35五、 项目建设背景35六、 念好新时代“山海经”,推动区域协调发展36七、 结论分析39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41第四章
5、 市场分析43一、 基础设施补强行动43二、 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行动44三、 “百项千亿”项目投资工程45第五章 建筑技术方案说明46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46二、 建设方案47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48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48第六章 选址方案50一、 项目选址原则50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50三、 全面推进数字变革,建设新时代数字浙江58四、 全力打好构建新发展格局组合拳,打造国内大循环战略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59五、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62第七章 法人治理结构65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65二、 董事68三、 高级管理人员73四、 监事76第八章 SW
6、OT分析说明78一、 优势分析(S)78二、 劣势分析(W)80三、 机会分析(O)80四、 威胁分析(T)81第九章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85一、 人力资源配置85劳动定员一览表85二、 员工技能培训85第十章 建设进度分析88一、 项目进度安排88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88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89第十一章 节能分析90一、 项目节能概述90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91能耗分析一览表92三、 项目节能措施92四、 节能综合评价94第十二章 项目投资计划95一、 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95二、 建设投资估算95建设投资估算表97三、 建设期利息97建设期利息估算表97四、 流动资金98流动资金估
7、算表99五、 项目总投资100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00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01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01第十三章 经济效益评价103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103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03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03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05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07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07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09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10五、 偿债能力分析110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12六、 经济评价结论112第十四章 项目招标方案113一、 项目招标依据113二、 项目招标范围113三、 招标要求114四、 招标组织方式114五、 招标信息发布116第十五章
8、 总结说明117第十六章 附表附录11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19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19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20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21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21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22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24建设投资估算表124建设投资估算表125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25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26流动资金估算表127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28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29第一章 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一、 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x有限责任公司2、法定代表人:廖xx3、注册资本:111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
9、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1-4-217、营业期限:2011-4-21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9、经营范围:从事新能源汽车先进新材料相关业务(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二、 公司简介公司依据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制定并由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董事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对董事会的职权、召集、提案、出席、议事、表决、决议及会议记录等进行了规范。 未来,在保持健康、稳定、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公司以“和谐发展”为目标,践行社会责
10、任,秉承“责任、公平、开放、求实”的企业责任,服务全国。三、 公司竞争优势(一)工艺技术优势公司一直注重技术进步和工艺创新,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设备,不断加大自主技术研发和工艺改进力度,形成较强的工艺技术优势。公司根据客户受托产品的品种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工艺技术参数,以满足客户需求,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艺技术。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工艺研发,公司已经建立了丰富完整的产品生产线,配备了行业先进的设备,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工艺,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综合服务。(二)节能环保和清洁生产优势公司围绕清洁生产、绿色环保的生产理念,依托科技创新,注重从产品结构和工艺技术的优化来减少三废排放,实现污染的源头和过
11、程控制,通过引进智能化设备和采用自动化管理系统保障清洁生产,提高三废末端治理水平,保障环境绩效。经过持续加大环保投入,公司已在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方面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三)智能生产优势近年来,公司着重打造 “智慧工厂”,通过建立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和自动输送系统,将企业的决策管理层、生产执行层和设备运作层进行有机整合,搭建完整的现代化生产平台,智能系统的建设有利于公司的订单管理和工艺流程的优化,在确保满足客户的各类功能性需求的同时缩短了产品交付期,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增强了对客户的服务能力。(四)区位优势公司地处产业集聚区,在集中供气、供电、供热、供水以及废水集中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2、,能源配套优势明显。产业集群效应和配套资源优势使公司在市场拓展、技术创新以及环保治理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五)经营管理优势公司拥有一支敬业务实的经营管理团队,主要高级管理人员长期专注于印染行业,对行业具有深刻的洞察和理解,对行业的发展动态有着较为准确的把握,对产品趋势具有良好的市场前瞻能力。公司通过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等方式,建立了一支团结进取的核心管理团队,形成了稳定高效的核心管理架构。公司管理团队对公司的品牌建设、营销网络管理、人才管理等均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及时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对公司战略和业务进行调整,为公司稳健、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
13、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资产总额9168.367334.696876.27负债总额3448.332758.662586.25股东权益合计5720.034576.024290.02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营业收入24666.6119733.2918499.96营业利润3825.563060.452869.17利润总额3539.312831.452654.48净利润2654.482070.491911.2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654.482070.491911.23五、 核心人员介绍1、廖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
14、权,1959年出生,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职称。2003年2月至2004年7月在xxx股份有限公司兼任技术顾问;2004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总工程师。2、莫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1年出生,本科学历,中级会计师职称。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经理。2017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3、石xx,中国国籍,1977年出生,本科学历。2018年9月至今历任公司办公室主任,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监事。4、任xx,中
15、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61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2002年11月至今任xxx总经理。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5、田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0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2012年4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监事。2018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6、龚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8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职称。1994年6月至2002年6月任xxx有限公司董事长;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16年11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经理;2019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7、姜xx,1957年出生,大专学历。1994年
16、5月至2002年6月就职于xxx有限公司;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8、薛xx,1974年出生,研究生学历。2002年6月至2006年8月就职于xxx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副经理。2011年3月至今历任公司监事、销售部副部长、部长;2019年8月至今任公司监事会主席。六、 经营宗旨根据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依照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以专业经营的方式管理和经营公司资产,为全体股东创造满意的投资回报。七、 公司发展规划(一)战略目标与发展规划公司致力于为多产业的多领域客户提供高质量
17、产品、技术服务与整体解决方案,为成为百亿级产业领军企业而努力奋斗。(二)措施及实施效果公司立足于本行业,以先进的技术和高品质的产品满足产品日益提升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进步要求,为国内外生产商率先提供多种产品,为提升转换率和品质保证以及成本降低持续做出贡献,同时通过与产业链优质客户紧密合作,为公司带来稳定的业务增长和持续的收益。公司通过产品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以及与产业链企业深度融合,建立创新引领、合作共赢的模式,再造行业新格局。(三)未来规划采取的措施公司始终秉持提供性价比最优的产品和技术服务的理念,充分发挥公司在技术以及膜工艺技术的扎实基础及创新能力,为成为百亿级产业领军企业而努力奋斗。在近期的
18、三至五年,公司聚焦于产业的研发、智能制造和销售,在消费升级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的领域积极布局。致力于为多产业的多领域客户提供中高端技术服务与整体解决方案。在未来的五至十年,以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为核心,利用中国“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利用独立创新、联合开发、并购和收购等多种方法,掌握国际领先的技术,使得公司真正成为国际领先的创新型企业。第二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一、 产业发展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实施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顺应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发展趋势,突出创新驱动发展,增强核心技术创新动力,强化关键零部件基础配套能力,提升整车综合竞争实力,把市场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打
19、造自主可控、高效协同的现代化产业链,构建新能源汽车与新型基础设施、智慧交通、数字技术、绿色能源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我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支撑,加快建设汽车强省。(二)基本原则创新引领。以创新为第一动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聚力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推动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产品向中高端转型。系统谋划。坚持运用系统观念、系统方法,统筹发展和安全,充分抢占产业链制高点,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安全性和稳定性,推动新能源汽车全链融合发展。市场主导。发挥民营经济优势,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生产服务等方面的主体地位,更好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质量
20、监管、基础设施等方面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构建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开放合作。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合作,拓展自主品牌全球市场,共建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世界级制造业集群。(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持续做大,推广应用进一步扩大,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产量力争达到60万辆,规上工业产值力争达到1500亿元;动力电池与管理、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等关键零部件实现突破,热管理系统、车身轻量化材料等优势零部件领域持续做强,形成关键零部件自主配套能力;培育生态主导型企业10家,“单项冠军”、“
21、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技术创新实现突破。整车和零部件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检验检测等方面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优于12千瓦时/百公里;创新平台体系进一步完善,实现省级各类创新平台数量倍增,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攻关专项。智能网联发展水平全国领先。车载操作系统、感知与控制、车联网云控平台等智能汽车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L2级别 以上智能汽车技术新车渗透率达到60%以上;建成一批5G车联网示范城市和智能汽车应用先行区,更高级别智能汽车实现特定场景规模化商业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加快突破。氢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材料、动力系统集成核心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整车实现产业化
22、;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公交、港口、城际物流等领域实现量化推广。(四)总体布局坚持产业集群发展,围绕整车制造优化布局产业链和创新链,着力打造环杭州湾汽车产业集群,积极建设温台沿海汽车产业带,特色推进各地方汽车产业协同发展,逐步形成“一湾一带多基地”的专业化、协作化、联动化的新能源汽车空间发展格局。一湾:环杭州湾汽车产业集群。以杭州湾经济区为重点,瞄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制造和关键技术领域,集聚国际化的先进制造基地、创新平台、测试中心和高端人才,大力发展中高端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提升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和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打造规模效益显著、创新能力突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一带:温台沿海汽车产业
23、带。以温州、台州等为重点,优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完善配套支撑体系,建设有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高地。多基地:多个新能源汽车特色基地。以全省具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优势的开发区(园区)、“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特色小镇等为重点,发展纯电动、混合动力整车以及驱动电机电控系统、动力电池材料、氢燃料电池等零部件,培育形成各具特色竞争优势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二、 现实基础与发展形势(一)现实基础产业链竞争力不断增强。新能源乘用车持续增产、专用车特色鲜明,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零部件制造能力不断提升,部分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2020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达7
24、.7万辆,占全省汽车产量的6.1%、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的5.3%;全省共有12家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已批复产能65.4万辆,吉利集团连续九年入选世界五百强,威马、合众、零跑、天际等一批新势力造车项目相继投产;三花集团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领先,华友钴业成为全球核心车企的电池材料供应商,旭升股份稳居新能源轻量化系统全国龙头地位。技术创新水平持续提升。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已建成19个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11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9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7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等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载体,开发出一批标志性产品和战略性成果。吉利集团PMA整车平台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零跑汽车成
25、功研发一体化电驱总成Heracles,均胜电子已具备ADAS、被动安全技术整合能力。智能网联技术应用进程加速。数字经济优势凸显,在智能驾驶、人工智能、大数据、智慧交通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领军企业和领先产品。海康威视、舜宇光学的高清摄像头等关键传感器制造水平国内领先;均胜智行全球首个5G-V2X平台项目即将量产,可输出L3级以上自动驾驶基础技术;阿里AliOS车载操作系统成功应用于近200万辆智能汽车。智慧交通建设全国领先,杭州、宁波等地依托“城市大脑”利用大数据优化城市交通,杭绍甬智慧高速公路建设不断推进,德清加快打造全省首个全域城市级自动驾驶与智慧出行示范区。氢燃料电池汽车加快布局。产业基础加快
26、构建,爱德曼成功开发了七种金属板燃料电池产品并全部实现量产;峰源氢能研发的100-150kW金属双极板电堆,体积比功率密度达到4.5kW/L;巨化集团自主研发生产的98MPa高压储氢罐技术全球领先,质子交换膜全氟磺酸树脂技术打破国际垄断。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稳步推进,嘉善县开通全省第一条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路线,建成加氢站2座,逐批投入运营氢燃料电池公交车100辆。推广应用走在全国前列。“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推广应用超过42万辆,其中,杭州推广应用成效全国领先,累计推广应用近21万辆,主城区公交车实现100%清洁能源化。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累计建成公共充电桩超4万根;高速城际快充网络基本
27、成型,建成高速公路城际快充站180座;综合供能服务站规模和能力持续提升,具备电动汽车充电功能的服务站比例超过50%。总体上看,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较早,形成了基础扎实、优势突出、协同融合的链式发展态势,但仍存在部分短板和问题,主要体现在:新能源汽车产能利用率不足,亟需加快释放;新能源乘用车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商用车发展基础薄弱,亟需提档增质;先进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等关键核心零部件仍待突破,高附加值的电子化、智能化产品省内配套不足,亟需强化技术攻关;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还有差距,应用环境和配套体系有待提升。(二)发展形势全球汽车产业发展格局加快重塑,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
28、要方向和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世界主要汽车大国纷纷加强战略谋划、强化政策支持。我国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上升为国家战略,碳达峰、碳中和主攻目标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新机遇,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一是产业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经过多年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建立一定的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新能源产销量、保有量连续五年居世界首位。随着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基本成熟,动力电池成本持续下探,新能源汽车在汽车销量中占比不断提升,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500万辆,将迎来快速增长期。二是智能网联化成为新特征。随着现代传感、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与能源、交通、信
29、息通信等领域有关技术加速融合,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演变为多领域多主体参与的“网状生态”,通过相互赋能、协同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增强产业发展动力,形成互融共生、合作共赢的产业发展新形势。三是产业重塑竞争新格局。国内外传统车企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造车新势力依托先发优势和技术特点不断抢占市场份额,互联网、半导体等科技型企业跨界进入,氢燃料电池汽车等新技术路线持续渗透,产业竞争将进入格局重塑、价值链重构新阶段。三、 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联动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打造“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
30、高地,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全国一流水平和浙江特色的全域创新体系。(一)建设高素质强大人才队伍大力引进和培养国际高端创新人才。实施“鲲鹏行动”等引才工程,大力引进国际一流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鼓励企业布局海外“人才飞地”,支持外资研发机构与本省单位共建实验室和人才培养基地。建立面向未来的顶尖人才早期发现、培养和跟踪机制,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扩大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加强重点关键领域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发等人才培养。(二)集成力量建设创新策源地加快构筑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集中力量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按照创新链产业链协同的导向优化区域创新空间布局,支持杭州高新区、富阳
31、、德清成为联动发展区,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深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宁波甬江、嘉兴G60、温州环大罗山、浙中、绍兴等科创走廊。谋划建设湖州、衢州、舟山、台州、丽水等科创平台。实施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建设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园区,推动设区市国家高新区全覆盖、工业强县省级高新园区全覆盖。按照块状经济、现代产业集群“两个全覆盖”的总要求,打造标杆型创新服务综合体。(三)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实施企业技术创新赶超工程,完善梯次培育机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制定更加精准的扶持政策,加快培育一批“瞪羚”“独角
32、兽”企业,促进初创型成长性科创企业发展,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企业牵头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院士专家工作站、创新联合体、企业共同体、知识产权联盟和重点产业技术联盟,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着力打造“头部企业+中小微企业”创新生态圈,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推进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品牌创新融合。(四)优化创新创业创造生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浙江路径。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实施“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高效配置。改革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方式,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揭榜挂帅”体制机制
33、,完善科技评价和激励机制,扩大科研院所科研自主权。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科技成果应用和产业化政策支持,发挥创新券对企业研发投入带动作用,探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的新机制。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支持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探索建立适合科技创新特点的信贷支持模式,鼓励金融机构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产品,完善投贷联动机制,加大政府产业基金对科技创新转化的支持力度,大力优化创业投资发展的政策环境。创新科普工作新机制,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四、 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新生态(一)提升整车制造综合竞争力大力发展乘用车。支持吉利集团布局中高端乘用车市场,打造全球
34、新能源汽车知名品牌。推动威马、合众、零跑、天际等造车新势力提升正向开发能力和品牌营销能力,加快差异化发展和模式创新,充分释放产能。推动传统汽车企业加快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提升市场占有率和行业影响力。着力引育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整车企业。支持省内低效整车产能兼并整合,提高行业集中度,提升产能利用率。着力提高整车智能制造水平,开展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应用示范,提升集约化、柔性化、定制化生产能力。特色发展商用车及专用车。补齐省内商用车产业链短板,夯实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发展基础,加快盘活商用车产能,积极发展基于高效混动和换电技术的大型客车、重型货车等中高端商用车。大力推动专用车产业特色化发展,重点开发冷
35、链物流车、市政用车、工程机械车、港口牵引车和叉车等新能源专用车,打造新增长点。(二)突破关键零部件产业短板重点突破动力电池。巩固正负极材料产业优势,全力突破隔膜材料、电解质产业化瓶颈。加快补齐电池电芯短板,支持万向一二三、瑞浦能源、微宏动力等电池企业做大做优,积极引育一批电池企业,提高电池研发和生产能力。提升动力电池模组封装和系统集成能力,做优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实现硬件开发和软件匹配自主可控。支持电池材料、电池电芯、整车制造企业开展上下游协同创新和技术攻关,提升电池产业链国内竞争力。补强驱动电机电控。发挥省内稀土永磁材料、电机制造等产业优势,加快发展车用大功率驱动电机,探索培育轮毂电机等新一代
36、驱动电机。培育电控功率器件产业,加快发展车规级IGBT功率半导体器件、IPM模块等,布局SiC等宽禁带大功率器件。提升电驱动系统设计开发能力,开展电驱系统三合一集成,提升电驱系统功率密度和能量效率。布局车规级芯片和智能传感器。依托杭州、宁波、温州、绍兴、嘉兴等地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等产业基础,加快布局车规级MCU芯片、AI芯片、网联芯片,突破车规级芯片“卡脖子”局面,持续提升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和车用传感器等优势领域竞争力,做强车辆控制器、车用电器等高附加值汽车电子电气产品。做强特色关键零部件。巩固提升热泵空调、车用电子水泵、“三电”热管理技术优势,打造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产
37、业基地。加快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线控悬架等线控底盘技术产业化,打造国内领先的底盘系统产业基地。推动内燃机动力总成企业提升产品节能水平,重点发展插电式、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提升车身内外饰产业,进一步提高轻量化、智能化水平,推动行业向一体化集成、综合性服务升级。(三)打造智能汽车发展新优势大力发展智能网联系统。发挥数字经济先发优势,以整车企业需求为牵引,突出汽车零部件产品的数字化转型、零部件价值的数字化迁移与整零关系的数字化重塑,大力发展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车路协同等系统解决方案。推动整车、关键零部件、基础数据与软件等领域市场主体深度合作,打造车用操作系统开发及应用生态。加快车用操作系统迭代升级,
38、提高产业化应用水平。加快无线通信设备、北斗高精度定位装置等硬件研发生产,培育智能算法、高精度地图、信息安全等业态。加快智能汽车产业化。整合汽车制造、信息通信、互联网等领域优势资源,推动L3级别自动驾驶整车量产,支持整车企业探索实现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积极推动智能汽车由试验场区封闭、半封闭场景到开放交通环境的测试及试验示范。(四)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积极布局氢燃料电池系统。积极引进和培育氢燃料电池催化剂、双极板、膜电极、气体扩散层、氢气循环泵、空气压缩机等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企业,发挥省内氢燃料电池电堆和发动机系统集成企业技术优势,推动形成集群效应,加快推进低成本、大功率、长寿命氢燃料电池商用化
39、。鼓励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积极介入氢燃料电池行业标准制定。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鼓励省内整车企业开发氢燃料电池汽车,引进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氢燃料电池整车企业,推动整车与氢燃料电池企业开展整车集成合作,率先发展自主可控的高可靠性氢燃料电池物流车、卡车、客车等专用车和商用车,探索氢燃料电池高端乘用车产业化。开发高效可靠的储运氢、加氢技术,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商用化进程。(五)完善新能源汽车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共享服务。推动新能源汽车企业向汽车共享服务商转变,加快汽车由传统出行工具向智能移动空间升级。大力发展共享出行服务,推广分时租赁等共享用车商业模式,探索电池租赁、共享充电等共享新业态。创新共享物流和
40、智慧物流营运模式,推动网络货运、挂车共享等新模式应用。建立共享大数据平台,推动车位共享、充电桩共享等合作模式发展。优化后市场服务。完善新能源汽车展示、物流、金融、保险、二手车交易、维修保养、装潢改装、检验检测等后市场服务链。培育新型服务企业,发展零部件连锁贸易和售后汽配连锁市场,鼓励发展汽车后市场电商化。加快新能源汽车充放电、车况、出行、维修等大数据挖掘和应用,驱动汽车后市场服务精准化、规范化发展,拉动售后配件制造业优化提升,推动价值链延伸。健全绿色回收服务。推进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构建新能源电池“设计生产一次使用梯次利用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强化锂电池等退役动力电池在储能、备能、充换
41、电等领域梯次利用,加强余能检测、残值评估等梯次利用技术研发与平台建设。构建动力电池拆分回收资源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体系,开展资源深度循环利用。探索金融服务在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运营中的创新应用。五、 生态主导”企业培育工程引导省内整车企业及大型零部件企业加大开放合作和利益共享,高效贯通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运营服务等环节,补强补齐产业链短板,打造一批生态主导型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推动优势中小企业做专做精,培育上下游协同创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群,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引导企业加强设计、制造、测试验证等全过程可靠性技术开发应用,健全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和追溯机制。突出质量标准引
42、领作用,深化“浙江制造”品牌培育工程,引导企业强化品牌发展战略,推进整车和关键零部件企业品牌国际化。六、 “智慧高效”基建补强工程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布局合理、适度超前的多层次充电网络,完善城乡、城际公共和专用充电设施建设,加快公共停车场一体化建设充电设施,支持企事业单位、居民区按需配建充电设施。鼓励以整车企业、第三方运营商为主体探索建设一批换电站,试点开展换电运营。健全完善省级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信息智能服务平台,提升充电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化和体系化水平。协同推进智能路网设施建设。实施高速公路网智慧化建设、改造工程,推进建设杭绍甬高速、杭州湾大桥及连接线和沪杭甬高速的湾区智慧高速环线
43、,以及杭州绕城西复线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试点建设,探索启动杭州萧山机场高速公路等智能化改造。选择有条件的城市率先实施城市路网智能改造工程,加快建设集道路感知、车路通信、边缘计算、端端互联、多元应用于一体的智能道路设施,大力提高城市道路智能化水平。面向智能驾驶“车路云一体”需求构建基础云控平台,依托5G移动通信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构筑智能汽车协同决策、协同控制技术基础。有序布局氢能基础设施。围绕G60氢能走廊和义甬舟氢能走廊,进一步加大储氢、输氢、加氢等氢能领域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打造布局完善的加氢网络。充分利用好现有化工企业富余氢能资源,探索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鼓励发展70 MPa
44、以上高压气态储运技术应用,谋划大型氢液化工厂和液氢储运体系,探索应用管道输氢、固态储氢、掺氢天然气输送等新技术。应对未来氢能大规模应用的供应需求,超前谋划氢能海外输入登陆站建设方案。第三章 绪论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一)项目名称新能源先进新材料项目(二)项目投资人xxx有限责任公司(三)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园区。二、 编制原则本项目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遵循创新、先进、可靠、实用、效益的指导方针。保证本项目技术先进、质量优良、保证进度、节省投资、提高效益,充分利用成熟、先进经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1、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以经济效
45、益为中心,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做好节能减排,在采用先进适用技术的同时,做好投资费用的控制。2、根据市场和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产品方案及工艺路线,设计上充分体现设备的技术先进,操作安全稳妥,投资经济适度的原则。3、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节能设计规范,努力做到合理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设备,加强计量管理,提高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4、根据拟建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象、交通运输等条件及安全,保护环境、节约用地原则进行布置;同时遵循国家安全、消防等有关规范。5、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消防等方面,本着“三同时”原则,设计上充分考虑装置在上述各方面投资,使得环境保护
46、、安全生产及消防贯穿工程的全过程。做到以新代劳,统一治理,安全生产,文明管理。三、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使用手册(第三版);3、工业可行性研究编制手册;4、现代财务会计;5、工业投资项目评价与决策;6、国家及地方有关政策、法规、规划;7、项目建设地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规;8、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材料及相关数据;9、国家公布的相关设备及施工标准。四、 编制范围及内容报告是以该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和国家有关法令、政策、规程等以及该项目相关内外部条件、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针对项目的特点、任务与要求,对该项目建设工程的建
47、设背景及必要性、建设内容及规模、市场需求、建设内外部条件、项目工程方案及环境保护、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项目风险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测算和论证,以确定该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效益的合理性。五、 项目建设背景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我省加快培育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和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相关精神,明确“十四五”时期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导向和目标任务,特制定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研发硅碳负极材料和低钴高镍正极材料等高比能电极材料、高性能隔膜材料、固态电解质等新一代锂电池材料,突破高电催化活性ORR催化剂、超薄PTFE增强型质子交换膜等含氟新材料、固体氧化物电解质等氢燃料电池材料。开发碳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