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XX市污泥汇报材料 (3) .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514810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XX市污泥汇报材料 (3)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2XX市污泥汇报材料 (3)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XX市污泥汇报材料 (3)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XX市污泥汇报材料 (3) .doc(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XX市污泥汇报材料 印染废水采用a/o活性污泥法的调试技术 纺织印染废水的污染物主要是棉毛等纺织纤维上的污物,盐类、油类和脂类,以及加工过程中投加的各种浆料、染料、表面活性剂、助剂、碱等。采用的主工艺:“格栅+调节池+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消毒池”。运用接种、培养、驯化同步进行的方式进行调试,在1个月内能顺利培养出良好的活性污泥,3个月后能顺利达标验收。 把整个调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印染废水成份十分复杂,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种废水,尽管我们接种相类似废水处理站的活性污泥,但接种过来的微生物细胞内各种酶系统对新废水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微生物经过适应期后,细胞开始分裂,微生物开始增殖,微

2、生物细胞按几何倍数增加,经细菌增殖旺盛后,细菌大量繁衍增殖,废水中的营养料被大量耗用,营养料又逐步成为细菌增殖的限制因素。当在曝气池内残存有机污染物(bod5)较低,有机物与细菌的数量的比值(f/m)较低时,活性污泥才能得到很好的形成。因此,在调试的第一阶段,采用间歇运行,接种占池容15%的印染废水厂活性污泥,闷曝1天后,在控制调节池水温低于42,ph在610的条件下,进水和曝气间歇运行,每天的进水量为设计总量的40%,曝气量为正常运行时的25%。印染废水的可生化性较低,废水中的营养料不足以维持活性污泥微生物的繁殖、增长。每天都向厌氧池、好氧池投加碳源(投加量:使厌氧池、好氧池内的bod5增加

3、200mg/l)。氮、磷的投加量:厌氧池按bod5np=30051的比例投加,好氧池按bod5np=10051的比例投加。间歇进行时,沉淀池内的污泥量较少,全部回流至好氧池。间歇运行20天后,好氧池内出现沉淀性良好的活性污泥絮凝体。污泥浓度达1000mg/l。 第二阶段:在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有机污染物从废水中去除过程的实质就是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物质被活性污泥微生物摄取、代谢与利用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活性污泥反应”的过程。这过程的结果是废水得到净化,微生物获得能量合成新的细胞,使活性污泥得到增长。经过间歇运行后,沉淀性能良好的活性污泥絮凝体的形成,活性污泥微生物量的增加,为生化系统连续运行创

4、造了条件,开初以日处理总量的50%连续进水,在连续运行的过程中,污泥的增长主要受污泥负荷(f/m)的影响,f/m过低,活性污泥微生物因缺少营养料而解絮、老化,不利于活性污泥的增长。f/m过高,菌胶团解絮成游离细菌,同样不利于活性污泥的增长。因此,控制好氧池内的f/m至关重要,我们把好氧池内的f/m控制在400mg/lbod5/mgmlssod,利用变频器控制好氧池出水do为3mg/l。厌氧池内的污泥自身增长很慢,为加快厌氧池内的污泥浓度,每天向厌氧池内回流占厌氧池容5%的好氧活性污泥,厌氧池内的bod5控制在300400mg/l,沉淀池内的活性污泥除少量回流至厌氧池外,都回流至好氧池内,回流量

5、以q1=qosv30/(1-sv30)为理论指导(q1为污泥回流量、q为进水量),灵活运用,随着活性污泥浓度的增加,在满足污泥负荷(f/m)的条件下,逐渐增加进水量。连续运行3个月后,日处理废水达到设计量,厌氧池内的污泥浓度高达10kg/m3,色度去除率高达70%,cod、bod去除率达30%以上,ph:在6.87.5。好氧池内的污泥浓度达3.5kg/m3,svi=200300,cod、bod去除率达85%以上。沉淀池出水的cod8、色度:40倍以下。 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污泥膨胀:污泥膨胀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好氧池内的污泥负荷较低,丝状菌的比表面积比菌胶团大,在营养料受到限制

6、和控制的状态下,比表面积大的丝状菌在取得底物的能力方面要比菌胶团微生物强,结果在曝气池内丝状菌的生长占优势,导致污泥膨胀。解决办法:适当增加进水量、减少好氧池内的污泥量、向好氧池内多补加碳、氮、磷。二是好氧池内的污泥负荷较高,很容易造成好氧池缺氧,在缺氧的条件下,有利于丝状菌的优势生长,导致污泥膨胀。解决办法:增加好氧池的污泥浓度、曝气量,适当减少进水量。 沉淀池大块污泥上浮:沉淀池出现大块污泥上浮,上浮污泥带有淡铁锈色、不臭、并附有小气泡,经分析为污泥反硝化所至。解决办法:加大回流比、缩短泥龄、增加污泥负荷、多排泥。 1 (一)氧化沟泥少,微生物因为天气寒冷,难培养,怎么办。 1.如果是在系

7、统刚刚启动时的培养,污泥量少是正常的,随着培养的进行,污泥量会增多。培养时,曝气过度是很不利于污泥培养的。 2.当然微生物的量是和你的源水中的碳氢含量有关,碳氢不足自然无法使微生物数量上升。还请检查。 3.如果你的系统早就启动了,想要提高微生物数量。我觉得没有太大必要的。达到平衡就行了,重要的是处理出水的情况。 4.特意的提高微生物数量将使污泥老化,反而不利于出水水质的。 5.温度的问题,我觉得出水水温不低于10度,微生物活性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6.根据f/m值的大小,可以知道你的微生物数量是否太低,该值不大于0.25,就说明你的微生物数量不是太低。 (二)我今天算了一下我们厂上个星期的污泥龄

8、(它的计算公式不是(曝气池有效容积污泥浓度)/(排泥量回流污泥浓度24)吗。跟你提供的公式有差入吧。),在4d左右,而我们的设计污泥龄是9d,即使我们的设计进水跟实际的相差一半(bod),但也不至于相差那么大吧。还有f/m是0.17左右,应该符合要求的,究竟问题出在哪呢。还想问问,沉淀池出水带点绿色是什么原因呢。 1.真对不起,是我疏忽了,你的公式是对的. 2.你的食微比是正常的,污泥龄偏低。由此生物活性增强,不利于在二沉池的泥水分离。 3.我不知道你们厂是不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如果是的话,出水带点绿色也很正常的。这应给与污水在管网内发生厌氧后的结果。 4.请检查sv30值,该值应给对你有帮助,

9、大于50%,可能是丝状菌的问题。小于25%,上清液混浊,夹有细小颗粒,显微镜观察有大量非活性污泥类鞭毛虫(如侧跳虫、滴虫)。则可能是污泥龄偏低的原因。 (三)如何降低污水厂的能耗。政府拨的经费可怜,希望您能介绍一下运营管理方面的经验。 污水厂运行费用最大的应该是电费,如果污泥委托处理其费用也很高的。 针对以上问题: 1.降低曝气量,以减少电费。我的经验是,理论上的曝气池溶解氧控制在3ppm,不利于节能降耗,通常,我认为,若生物系统是低负荷运行(f/m小于0.15),溶解氧控制在1.5ppm已经足够了。由此可产生节电效果。 2.系统有调节池、中段提升泵站的,可发挥其储水能力,以进行间隙运行来降低

10、运行费用。 3.污泥费用如有产生,可根据情况用于厂内花木堆肥。由此只需增加点工费用即可。 (四)溶解氧控制在1.5ppm,在北方的冬季会不会影响一些高效的微生物繁殖(氧化沟工艺),降低出水水质。 1.微生物繁殖的速度与源水中碳氢含量的关系最为关联。 2.我平时运行的曝气池(氧化沟)出水溶解氧浓度一直维持在1.0ppm,冬天也没有太大变化的.你可以尝试一下,自己调整和摸索出自己水厂的合适参数。 3.控制低溶解氧的出水,可以使微生物在沉降阶段,加强内源呼吸,十分有利于微生物重新进入生物池首端后发挥更好的吸附氧化作用。 (五)我想咨询一下化工污水处理过程中,水解酸化池和接触氧化池污泥培养问题,水解酸

11、化池的填料上一直没有活性污泥挂上去,影响了处理效果。前段时间进水浓度cod在1200mg/l左右,已有一个月时间。这段时间我把进水浓度降到cod400mg/l左右,发现接触氧化池填料上的污泥有减少的迹象,请问怎么样才能使水解酸化池和接触氧化池中的污泥尽快培养好,其进出水指标怎样才最理想。 你好。我对水解酸化和接触氧化工艺的运行接触时间不是太长。 以下个人观点仅供你参考一下吧: 1.水解酸化段可以将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的物质,由此利于后段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也就是说,水解段的污染物质不易被微生物所降解。 2.有鉴于此,在水解酸化池加设填料,并长出生物膜来就需要源水有足够的有机物含量,和水力停留

12、时间。 3.1200ppm的源水cod,我想在停留时间不足时,自然不会有生物膜产生啦。更不用说400ppm了。所以,连接触氧化池生物量也会下降。 4.生物量与进流水有机物量是平衡的,我想,你的进水浓度还不足以产生挂膜。但出水水质应给还可以吧。 5.现阶段,只要出水可以,挂不挂膜又有多大关系呢。 我曾做过一点水解酸化和接触氧化处理工业废水的经验,谈点自己的想法 1.首先你处理的是化工废水,就要考虑水中是否含有大量难生物降解的物质,培养降解这些难降解有机物的微生物成为优势菌种当然需要很长时间了,如果接种处理相关废水的污水厂的污泥,可能启动会快些。 2.虽然你进水cod=1200mg/l但其中可为微

13、生物马上利用的可能很少(因为化工废水中可能含有大量高分子难降解物质),因而三丰兄说得对,在启动阶段先不必考虑出水浓度;而你把进水cod降到400mg/l,微生物量当然更低了,因为本来易降解的有机物占的比例就小,你有把1200改为400,那微生物没有吃的当然繁殖更慢。 3.如果你处理的水不是很容易生物降解的,那在启动前期可加一些生活污水或其他可降解碳源,把微生物数量提高,然后再驯化污泥。 4.不知可否听过共基质代谢的方法,在理论研究上已有一定水平,我也不知实践中有否应用。 因为目前出水没有达标,我才把进水浓度下降的,进水在400mg/l左右时,出水还有200mg/l左右。我想先降低进水浓度以保证

14、出水达标,然后才增加进水的浓度,不知这样是否可行。 1.作为系统启动时的污泥培养,进水浓度先浓后淡是不对的。 2.既然是试运行的启动阶段,你不必太在意出水是否超标,可加快逐渐提高浓度。 3.特别是生物池比较大,填料比较多的生物系统,降低进水浓度,会导致食微比大大低于正常值,自然水解池不易挂膜了。 我做了几年接触氧化法,个人意见cod1200不是很高,你可以停止进水,加菌种,一直瀑气到水达标后,才慢慢进水,看看行不行。 据我所知确实应该象楼上这位老兄所说,停止进水,加入活性污泥曝气,不过我想不应该是至水达标后开始进水,而应该是通过生物镜检,确定填料上所挂生物膜已形成并成熟后,再开始进水。 (六)

15、最近出水水质变差,ss明显变大,应该从什么方面考虑它的原因 1.ss明显变大,原因实在太多了,短时间的变化,可能与负荷过大有关。长期的,周期性的变化,则可能与丝状菌膨胀或者污泥老化有关。 2.还请检查控制参数及进水成分变化情况。做出判断和处理方法。 3.污泥龄、食微比、进水水质、前段物化处理效果、丝状菌检查等是重要的考察方法。 (七)生活污水处理,如果突发性地出现很多油(油成分不明确,可能是柴油,也可能是汽油或其它),请问怎样去应付。这油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地影响。 我不知道你厂的设施有无除油的设备。如果没有,排放水中石油类可能会超标。 作为烃类物质,应该也可以被微生物所降解,只是时间会长一些,

16、可以的话我建议你可以在曝气池出口加设一出水挡板。由此,上部浮油可停留在曝气池中,在长时间生物氧化下也可被降解。 但是,如果长期连续有大量含油废水进来,您可能要添加除油设备了。 油类现象明显时大概有20多mg/l,不是所有的油都可以被微生物降解的吧。一点影响都没有吗。我们曝气池出口处有曝气,设挡板应该不可行。 1.油类的降解是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的,当然,作为我们处理来讲,油类被初步降解后, 3被微生物吸附,排泥时排除,同样是去除了油类物质。 2.曝气池出口有在曝气,可以将出口处的曝气关小或关掉就行了,后段曝气太多也不利于微生物沉降的。如此可以设置挡板啦 (八)我想问问这个污泥龄是怎样确定的。又是怎

17、样用来控制的。究竟用排泥量确定它还是它来确定排泥量。丝状菌应该不是问题的关键,是不是污泥浓度过大呢。大约在1000左右,或以下,进水bod50左右,这个污泥浓度合适吗。望赐教。谢谢。 1.污泥龄。是活性污泥在曝气池中的停留时间,他是控制污泥是否老化的关键控制参数,是相当重要的控制参数,此参数不加以控制很难保证生物系统正常运转。 2.计算公式:(mlss*曝气池有效容积)/(24小时*每小时排泥流量*mlss回流) 3.此参数用来控制排泥量的。 4.首先通过运行,摸索出自己水厂的合理污泥龄控制值,此时即可指导排泥了。我的经验是超过30天,污泥就有可能老化了,当然各厂具体运行情况是不一样的。需要自

18、己总结和摸索。任何现成的参数,也只是参考而已。 5.污泥浓度大不大,检查食微比吧,不要小于0.1。单看,mlss=1000,bod5=50,你的污泥浓度是高了。 (九)二沉池有时出现跑泥现象是什么原因。 我想出现二沉池跑泥的原因是很多的。 1.生物系统处理负荷(水量和浓度)变大,可以出现跑泥,多为水量增加后,二沉池的停留时间就缩短了,活性污泥来不及沉降就流出了二沉池,由此产生跑泥。同时,进水浓度增高,会导致活性污泥活性增强,不利沉降。出水混浊而带有跑泥现象。 2.过于低负荷运行,污泥老化后,微生物自身氧化,解絮。同样会产生跑泥。 3.丝状菌膨胀,污泥来不及沉降也会产生跑泥现象。 4.另外,气温

19、低、曝气过度、ph变化过大、有毒及惰性物质进入生物系统等等,也会产生跑泥。 5.我想,掌握这些原因,还得自己在实践中反复体会,才能灵活准确的加以判断。 6.当然。相关检测方法也必不可少的。它是你判断的依据。 (十)想问问氧化沟每个廊道的mlss应该是一样的吧。 氧化沟各槽的污泥浓度是不一样的,而且也没有可比性。 如果bod太低了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还有上次你说氧化沟各廊道的mlss不一样,我也想明白是因为有机物逐渐减少,是吗。但我用mlss仪测了一下各廊道,发现它们的值差不多,这是这么回事呢。 1.我还是那句话吧,有多少有机物,就能产生多少微生物,因此,低bod,就需要降低活性污泥浓度与之适应。

20、刻意的提高污泥浓度,就会导致泥龄延长。而使污泥老化。 2.对于,低b/c比的废水,应该尽量通过物化段或者水解酸化来提高,这样微生物运行时就轻松了。 3.同时,加大生物污泥回流量来降低微生物在生物池中的停留时间,可以降低微生物老化程度。 4.氧化沟工艺,应该说受侧池有沉淀功能的影响,其浓度应该高于中间池的浓度。 5.你用mlss仪测量对比,也没有太大必要的,因为,运行中有的廊道在沉淀,你如何测mlss呢,而不同时间的测量值,我想也没有对比性吧。 6.各廊道微生物是动态的发生着浓度的变化,处理阶段不同以及进水的影响,各时间段浓度也有区别的。对于因有机物浓度降低而导致污泥浓度分布降低,我想在氧化沟这

21、个池体容积内还不会有明显的反应的 (十一) 1、在北方活性污泥法与接触氧化法那种工艺对印染废水更有效。 2、脱色在生化前好还是在生化后好。 1.印染废水应该是比较难处理的废水。其污染物的分解需要较长的生物氧化和接触时间。 2.显色分子对活性污泥来说处理是有难度的,一般的微生物对显色物质的去除大多是吸附后随排泥而排出的。 3.脱色我觉得应在生化处理段前。剩下的不易去除的部分再通过生物吸附去除,应该比较好一点。 4.接触氧化法应该较传统活性污泥要好一点的,因为接触氧化法,生物停留时间较长,易于分解难降解有机物,同时,生物膜局部厌氧也有利于去除难降解有机物。 (十二)请教ooc工艺。该工艺运行如何。

22、吨水投资和运行成本如何。国内污水处理厂使用情况如何。 ooc工艺和oco工艺一样,是对曝气池的一种改良工艺,ooc工艺是将曝气池分内圈、外圈,内圈为曝气区,外圈则是曝气和非曝气的交替循环区,国内运用较少,其适于处理污水污染负荷较低的污水,具有节约能耗,降低运行费用,出水水质好,简化管理,保证稳定运行等优点。 (十三)请教。氧化沟工艺的污泥回流比怎么定。 1.根据定义。回流比是回流污泥量与生化系统进流水量的比值。教科书工具书上多有参考值的,但具体定在什么控制值,可以自己在运行过程中加以总结的。 2.通过控制回流比可以提高生物活性、提高处理效率的作用。 (十四)氧化沟表面的泡沫较多,死泥也较多,影

23、响了出水水质,排了几次泥,没有好转。请问如何解决此问题。 生化系统不论何种工艺,产生泡沫或浮泥其原因是大同小异的。 1.对泡沫的观察,重点是产生周期、泡沫颜色、粘度、易碎性等方面加以观察总结。当然,进水水质的变化、其他操作指标的改变与否也是需要观察了解的。 2.浮泥的产生,同样要观察颜色、粘度和是否夹有气泡等,必要时同时对正常污泥和浮泥进行显微镜观察对比,以了解污泥性质。 3.通过以上主要观察手段和要点,找出产生泡沫或浮泥的原因,加以针对性的解决,我想系统就可以回复正常运转了。 (十五)我们处理的是生活污水,其它污水厂好像没有这种出水带绿的现象吧。我们的进水bod很低,在50左右,我想问一下,

24、我们怎样去控制微生物处于什么阶段呢。在厌氧后进入氧化沟,这个溶解氧有规定吗。还有我们进行投加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目的想改善微生物的活性,那应该要注意检测什么指标呢。如果微生物的活性大那会不会引起其它反效果呢。如它的沉降性不好和降解速率过大导致营养物不够而衰竭等等问题。 1.我不太了解你们水厂的具体情况。因为,bod=50,cod也就在130左右。 2.既然是生活污水,n、p应该不会缺才对。投加尿素和磷酸二氢钾似乎没有必要。 3.如此低的进水浓度,不知道出水浓度是多少,去除率又是多少呢。 4.氧化沟的曝气方式对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还是比较合理的,即溶解氧分布是前高后低的。 5.处理低浓度污水,容易导致

25、污泥老化,出水夹有多量细小的活性污泥颗粒。此部分会导致出水cod上升,不太严重的活性污泥随出水流出,其cod上升幅度在1020ppm之间。 6.我建议减少曝气量,保证出口溶解氧在1.5就够了。这样可以避免活性污泥自氧化过快。 7.我想相对于你的氧化沟容积,你的处理水量应该比较大的,即表面负荷较高。所以,bod=50,你的mlss还能保持在1000ppm。负荷较高,过流速度也会提高。由此,微生物沉降不充分,也可能有活性污泥随放流水流出。 (十六)请教一个问题:出水氨氮前几天在相隔一天的时间内突然从5mg/l上升到22mg/l,而且到目前为止一直居高不下。请部这主要会是哪些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下面是

26、我厂的一些水质指标:进水指标:cod:300mg/l,bod:100mg/l,nh3-n:35mg/l,ss:350mg/l,tp:9mg/l, 5碱度:280mg/l,ph: 7.5出水指标:cod:40mg/l,bod:6mg/l,nh3-n:22mg/l,ss:20mg/l,tp: 1.2mg/l,碱度:120mg/l,ph: 7.8我厂的运行方案没有什么改变,氧化沟三沟中溶解氧的分布为1-2-3,我们曾提高溶解氧,但对除氮没有什么效果,请问还需要提供什么情况。 1.我想首先检查您的进水氨氮是否升高。由此也可确认,实验数据是否有误。 2.进水底物浓度和进水量也请确认是否有变化。 3.曝气

27、量的增加我想时没有必要的。 (十七)采用流动床生物膜工艺,一般在培养过程中静态培养到什么地步才可连续进水培养。 填料上生物膜的培养原理是靠粘附在填料上的微生物自身繁殖形成生物膜,而不是所投放的活性污泥大量粘附的结果。因而在取来接种的活性污泥投入到反应器中闷曝24h后,排出剩下的活性污泥(防止游离态微生物与填料上的微生物争夺有机养料),然后连续进水进行挂膜。在培养中,曝气量不能太大,这有利于生物膜形成。 我不知你说的流动床到底是流化床还是移动床,不过生物膜的挂膜原理应该是相同的。至于监测sv,我想在膜法处理中并不是重要的控制指标。 我采用流动床生物膜工艺,一般在培养过程中静态培养到什么地步才可连

28、续进水培养。在此过程中do、sv等指标如何控制。 如果进水cod浓度在50mg/l左右(低浓度生活污水),bod为15mg/l左右,水温在12度,启动培养时,需要注意哪些呢。 我想,检测进出水加以对比(去除率),观察生物膜状况,是可以判断是否可以连续进水的。那么低的进水有机物浓度(需要贫营养微生物)和12度的低温,我想挂膜是有些难度的,如果填料自身的性能又不是很理想,岂不是更难了。在挂膜培养时可否外加些碳源,形成膜基后挂膜应更容易。 (十八)活性污泥生长较快,出水中tp忽高忽低,请问,这该如何控制污泥量。 1.排泥是总磷去除重要的途径。 2.污泥生长过快,我想排泥也会加大吧。这有利于总磷的去除

29、。 3.厌氧的控制,有利于嗜磷菌对磷的有效去除。 4.进水有机物的浓度对磷的有效去除也有影响,低负荷运行较高负荷运行,总磷去除率偏低的。 5.对于出水中tp忽高忽低,我想跟进水含磷浓度的变化,营养剂投加量的变化,溶解氧的控制,以及上面讲的排泥等情况有关,你可以检查一下吧。只要不是设计中的重大问题,我想总磷控制都是可控的。 (十九)因为故障原因,原来运行正常的aao工艺实验装置(容积4m3,进水cod260出水25mlss2000hrt12h,比值1:3:6do2水温30np是正常的生活污水水平),漏水漏掉了30%左右,请问保持平常的运行条件下,多久能恢复到原来的运行水平。 可能要12周。 (二

30、十)如果没有污泥回流,排放的污泥全部进行脱水,如何确定污泥龄。再有,你对运行中的高负荷和低负荷运行是如何看待的。 1.不回流,还可以按本站前面交流中提到的算式进行计算的。 2.高负荷运行,出水指标自然会升高,抗冲击能力相对下降。 3.底负荷运行反之,但污泥老化也可导致出水指标上升。 4.合理控制自然最好,如果长期负荷太高、太低多不利于出水指标的稳定,微生物也会产生不利的,如浮渣产生、泡沫产生、丝状菌膨胀、污泥解体等等。 内容总结(1)XX市污泥汇报材料 印染废水采用a/o活性污泥法的调试技术 纺织印染废水的污染物主要是棉毛等纺织纤维上的污物,盐类、油类和脂类,以及加工过程中投加的各种浆料、染料、表面活性剂、助剂、碱等(2)1 (一)氧化沟泥少,微生物因为天气寒冷,难培养,怎么办(3)针对以上问题: 1.降低曝气量,以减少电费(4) 1.污泥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