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项目实施方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州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项目实施方案(模板).docx(1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咨询 /兰州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项目实施方案目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6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6二、 编制原则6三、 编制依据7四、 编制范围及内容8五、 项目建设背景8六、 结论分析9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1第二章 背景、必要性分析13一、 行业发展概况13二、 行业壁垒16三、 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17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21第三章 市场预测22一、 行业发展前景22二、 行业发展趋势23三、 行业竞争格局24第四章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26一、 项目选址原则26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26三、 创新驱动发展30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32五、 产业发展方向34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37第五章 产品
2、方案与建设规划38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38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38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38第六章 SWOT分析说明40一、 优势分析(S)40二、 劣势分析(W)41三、 机会分析(O)42四、 威胁分析(T)43第七章 运营管理模式47一、 公司经营宗旨47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47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48四、 财务会计制度52第八章 劳动安全生产分析57一、 编制依据57二、 防范措施58三、 预期效果评价61第九章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62一、 人力资源配置62劳动定员一览表62二、 员工技能培训62第十章 项目环境保护65一、 环境保护综述65二、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
3、析65三、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68四、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68五、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68六、 营运期环境影响69七、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71第十一章 节能说明72一、 项目节能概述72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73能耗分析一览表73三、 项目节能措施74四、 节能综合评价75第十二章 投资计划76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76二、 建设投资估算77建设投资估算表79三、 建设期利息79建设期利息估算表79四、 流动资金80流动资金估算表81五、 总投资82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82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83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83第十三章 经济效益分析85一、 基本假设及
4、基础参数选取85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85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85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87利润及利润分配表89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89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91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92五、 偿债能力分析92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94六、 经济评价结论94第十四章 风险风险及应对措施95一、 项目风险分析95二、 项目风险对策97第十五章 总结99第十六章 附表10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01建设投资估算表102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03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04流动资金估算表104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05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06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07综合总成本费用
5、估算表108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09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10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11第一章 项目概况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一)项目名称兰州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项目(二)项目投资人xx(集团)有限公司(三)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园区。二、 编制原则1、政策符合性原则:报告的内容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行业规划。2、循环经济原则: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节约型社会。以当地的资源优势为基础,通过对本项目的工艺技术方案、产品方案、建设规模进行合理规划,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延长生产技术链,减少生产过程的污染排放,走出一条有市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
6、污染少、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实现可持续发展。3、工艺先进性原则:按照“工艺先进、技术成熟、装置可靠、经济运行合理”的原则,积极应用当今的各项先进工艺技术、环境技术和安全技术,能耗低、三废排放少、产品质量好、经济效益明显。4、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则:近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切实达到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降低工厂定员、保证安全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5、产品差异化原则:认真分析市场需求、了解市场的区域性差别、针对产品的差异化要求、区异化的特点,来设计不同品种、不同的规格、不同质量的产品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要求,以此来扩大市场占有率,寻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提高企业
7、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三、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使用手册(第三版);3、工业可行性研究编制手册;4、现代财务会计;5、工业投资项目评价与决策;6、国家及地方有关政策、法规、规划;7、项目建设地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规;8、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材料及相关数据;9、国家公布的相关设备及施工标准。四、 编制范围及内容根据项目的特点,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1、项目单位及项目概况;2、产业规划及产业政策;3、资源综合利用条件;4、建设用地与厂址方案;5、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6、投资方案分析;7、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通过对以上内容
8、的研究,力求提供较准确的资料和数据,对该项目是否可行做出客观、科学的结论,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五、 项目建设背景生物质能是世界上重要的新能源,技术成熟,应用广泛,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源供需矛盾、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全球继石油、煤炭、天然气之后的第四大能源,成为国际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生物质能源充分体现了“十三五”规划建议中的协调、绿色与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的主要路径之一。坚持供给侧和需求侧并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加快解决现阶段我市发展面临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排放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上存在的结构性缺陷,从供给端入手,提高创
9、新、劳动力、土地、资本的全要素生产率,扩大有效供给,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六、 结论分析(一)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园区,占地面积约59.00亩。(二)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项目正常运营后,可形成年产xx吨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生产能力。(三)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四)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1757.22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7482.2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35%;建设期利息460.1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1%;流动资金3814.8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53%。
10、(五)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21757.22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2367.20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9390.02万元。(六)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389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30515.07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6140.05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1.90%。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80年(含建设期24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13086.00万元(产值)。(七)社会效益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同时项目的技术含量较
11、高,其建设是必要的;该项目市场前景较好;该项目外部配套条件齐备,可以满足生产要求;财务分析表明,该项目具有一定盈利能力。综上,该项目建设条件具备,经济效益较好,其建设是可行的。本项目实施后,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增加国家及地方财政收入,带动产业升级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另外,由于本项目环保治理手段完善,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本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39333.00约59.00亩1.1总建筑面积63579.271.2基底面积25173.121.3投资强度万元/亩287.402总投资万元21757.22
12、2.1建设投资万元17482.242.1.1工程费用万元15052.552.1.2其他费用万元2041.692.1.3预备费万元388.002.2建设期利息万元460.112.3流动资金万元3814.873资金筹措万元21757.223.1自筹资金万元12367.203.2银行贷款万元9390.024营业收入万元389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30515.076利润总额万元8186.737净利润万元6140.058所得税万元2046.689增值税万元1651.7110税金及附加万元198.2011纳税总额万元3896.5912工业增加值万元13168.4113盈亏平衡点万元1308
13、6.00产值14回收期年5.8015内部收益率21.90%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9948.04所得税后第二章 背景、必要性分析一、 行业发展概况秸秆等生物质原料在施加一定的外部压力的作用下,由于物料间以及物料和模辊间的相互摩擦,物料达到一定温度,再加上木质素的黏结作用,使植物体变得致密均匀,当取消外部压力后,由于纤维分子之间的相互缠绕,一般不能恢复原来的结构和形状,冷却以后强度增加,成为成型燃料。生物质颗粒燃料通常是指由经过粉碎的固体生物质原料通过成型机的压缩成为圆柱形的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直径25mm,长径比4,常见直径尺寸有6、8、10mm。成型颗粒燃料密度明显增大,体积明显缩小,便于
14、运输和贮存;同时,体积小,与空气接触面积大,利于燃烧;规格一致,便于实现自动化输送和燃烧;可作为工业锅炉、住宅区供暖及户用炊事、取暖的燃料。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生产始于20世纪30年代,但是作为产业是在70年代的石油危机期间发展起来的。由于当时石油价格的飙升,迫使部分欧、美洲国家大力开发和利用替代能源;而此时生物质颗粒燃料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生产技术逐渐成熟起来,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其生产原料主要来源于当地林业废弃物,运输成本低、价格便宜,所以物美价廉的生物质颗粒燃料成为煤和天然气的替代能源,深受欧、美国家的青睐。但石油危机过后,随着世界石油价格的稳定,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生产和使用逐渐走向萧条
15、,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的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认识到由于长期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石化能源而导致石油资源萎缩和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积极开发和使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减少石化能源的消耗、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已成为世界各国缓解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问题的共识。在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一些限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协议书纷纷出台。例如,1997年制定并于2005年生效的京都协议书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世界142个协议签署国在20082012年期间温室气体排放比1990年平均下降5%。2009年制定的哥本哈根协议书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
16、议书,其进一步确定在2015-2020年期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要控制在2范围以内,到2050年全球的温室气体减排量需达到1990年水平的80%。除了国际协议书以外,一些地区和国家还制定了适用于本地区或国家的法律和法规,严格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例如,美国的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AmericanCleanEnergyandSecurityAct)和美国电力法案(AmericanPowerAct),欧盟的欧盟生物质能行动计划(EuropeanBiomassActionPlan)和可再生能源方案(DirectiveforRenewableEnergySources)等。所有这些国际协议书和地区或国家的
17、法律和法规成为世界可再生清洁能源发展的驱动力,大大刺激了可再生能源的需求量,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也因此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在21世纪后得到了飞速发展。近年来,随着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秸秆能源化利用得到了高度重视,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相关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在这些政策法规的鼓励和支持下,国内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产业蓬勃发展。国内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主要用作农村居民户用炊事、取暖、住宅区取暖、工业锅炉以及发电厂等的燃料,可减少一次能源的损耗,增加生态效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环境效益;为农民增收,增加社会效益。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的产量逐年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处理一度曾经成为新农村
18、建设为棘手的问题,乱弃乱放焚烧秸秆不但浪费了资源污染了环境,还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有国家政策的强有力后盾,实施秸秆的深加工项目,发展秸秆饲料、秸秆煤炭、秸秆建材等绿色饲料、绿色燃料、绿色建材。解决了秸秆简单处理带来的后患,又寻找到了新的创业增收项目。随着国家能源战略定位的确定,中国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将带来新一轮的发展契机。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转型、经济发展转型,大力提倡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的背景下,污染重、一次性消费的能源将逐步被无污染或轻污染、可再生式的能源代替。因此,生物质能源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符合国家发展方向,顺应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趋势。二、 行业壁垒1、技术壁垒生物质能源产业
19、是一种新兴产业,其技术和设备具有一定专用型,对企业的专业水平和应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这种模式下,企业需要对原料收集、燃料加工、设备改造及运营管理整个流程各环节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并对各类客户的不同能源需求有深刻理解。满足这些条件才能够实现原料分散化、生产规模化、供应稳定化、客户稳定化、工艺多样化、运营专业化等要求。这种综合能力往往需要企业长期的积累和持续的投入人力物力才可能实现,因此形成了较高的技术壁垒。2、资金壁垒生物质能源行业具有技术、资金密集型特点。对于新进入者而言,首先,需要大量的资金建设或租赁厂房、购买专业的研发和生产设备;其次,由于行业技术壁垒高,需要投入资金进行人才培养与产品研
20、发;生产成本中原材料占比较大,由于上游供应商以个体供应商户和农业合作社居多,采购时即需要支付货款,同时企业需要一定程度的备货,因此现金流情况对新企业也构成了严峻挑战。综上,生物质能源行业从研发、采购、生产和废水处理都对新进行业者而言形成了资金壁垒。3、市场壁垒生物质能源行业的原材料分布广泛而零散,与供应方形成持久稳固的合作关系、保证不同季节原材料供给,是新进入者面临的首要难题。生物质能源行业的下游客户主要为工业企业,热力供应的有效保障是工业企业正常生产的核心要素之一。下游客户一经确定热能供应商,通常会与之长期合作并形成稳固、排他的合作关系。因此,在价格稳定的情况下,新进入者很难打破现存的供求关
21、系去获取原料、销售产品,对新进入者构成一定的市场壁垒。三、 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1、有利因素(1)政策的鼓励与支持我国近年来制定了一系列有力政策,为给生物质能源行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为生物质能源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机遇。国务院办公厅2008发出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要求到2015年基本建立秸秆收集体系,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0。在一系列政策法规的支持下,我国生物质能源行业,特别是农村生物质能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根据国家发改委2007年发布的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对生物质能源行业发
22、展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鼓励措施。以上法规和政策均为生物质能源行业的发展奠定了中长期的政策利好。(2)生物质原料丰富我国农林生物质资源丰富、数量巨大,较常见的有秸秆、稻壳、薪材、锯末和甘蔗渣等。据统计,我国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约为4.5亿吨/年,折合标准煤1.8亿吨,稻壳5000万吨/年,折合标准煤2000万吨;林业加工过程产生的木质废弃物约2400万立方米/年,折合标准煤150万吨;各种天然薪材的合理提供量为1.4亿吨/年,折合标准煤0.74亿吨。根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目前我国生物质资源可转换为能源的潜力约5亿吨标准煤。今后随着造林面积的扩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生物质资源转换为能源的潜力
23、可达10亿吨标准煤,可以为我国生物质能源行业发展提供充分的原料保证。(3)下游市场需求旺盛从资源和发展潜力来看,生物质能总体仍处于发展初期,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工业锅炉、窑炉用户需要成本较低的清洁燃料,这将为生物质工业燃料提供广阔的市场需求。能源结构的调整,为清洁能源的发展创造了重大的历史机遇。生物质能源是化石能源理想的替代能源,被誉为继煤炭、石油、天然气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迫于节能环保和成本压力,很多城市的工业企业开始逐步采用生物质工业燃料来替代煤、重油、柴油、天然气作为工业锅炉、窑炉的燃料,这是一条可快速持续发展的技术路线和市场路线,具有盈利能力强、市场潜力大的特点,近年来在我国
24、取得了快速发展。2、不利因素(1)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生物天然气和生物质成型燃料仍处于发展初期,受限于农村市场,专业化程度不高,大型企业主体较少,市场体系不完善,尚未成功开拓高价值商业化市场;纤维素乙醇关键技术及工程化尚未突破,急待开发高效混合原料发酵装置、大型低排放生物质锅炉等现代化专用设备,提高生物天然气和成型燃料工程化水平;技术落后也导致生产过程中的能耗高、排污量大、原料综合利用率差,增大了生物质能成本、削弱了市场竞争力并污染了环境。随着产品的应用性能要求和生产工艺不断提高,这对生产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生产成本较高我国生物质能生产成本过高,其中原料成本占比过高是造成
25、高成本的主要因素这将削弱其市场竞争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我国非粮能源植物本身价格就很高,加之气候等条件的制约和我国边际性土地利用缺乏合理规划使能源植物不集中,很难形成种植及供给规模,从而增加了原料的收储运难度和成本。秸秆等废弃物类原料本身价格虽不高,但一方面由于产地不集中,另一方面,政府为保护环境而制定了较高的收购价格(如为防止农民焚烧秸秆而提高秸秆的收购价),这些也造成了非粮能源植物原料成本的增加;2)我国生物质能生产工艺和技术相对滞后,原料转化率与综合利用率不高,耗能大,致使生产过程能耗及原料成本增加。(3)标准体系不健全目前尚未建立生物天然气、生物成型燃料工业化标准体系,缺乏设备、产
26、品、工程技术标准和规范。尚未出台生物质锅炉和生物天然气工程专用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生物质能检测认证体系建设滞后,制约了产业专业化规范化发展。缺乏对产品和质量的技术监督。(4)政策体系不完整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涉及原料收集、加工转化、能源产品消费、伴生品处理等诸多环节,政策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尚未建立生物质能产品优先利用机制,缺乏对生物天然气和成型燃料的终端补贴政策支持。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一)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
27、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二)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第三章 市场预测一、 行业发展前景生物质能是世界上重要
28、的新能源,技术成熟,应用广泛,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源供需矛盾、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全球继石油、煤炭、天然气之后的第四大能源,成为国际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生物质能源充分体现了“十三五”规划建议中的协调、绿色与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的主要路径之一。根据2016年12月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国能新能2016291号文),到2020年,生物质能基本实现商业化和规模化利用。生物质能年利用量约5,800万吨标准煤。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500万千瓦,年发电量900亿千瓦时,其中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700万千瓦,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7
29、50万千瓦,沼气发电50万千瓦;生物天然气年利用量80亿立方米;生物液体燃料年利用量600万吨;生物质成型燃料年利用量3,000万吨。在农作物生产及粮食加工、林业生产和木材加工、畜禽养殖、工业生产、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机废弃物。如果这些废弃物不能得到合理利用和妥善处理,将会成为环境污染源,对自然生态、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将这些有机废弃物转换为电力、燃气、固体成型燃料等清洁能源,既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也是充分利用废弃物、变废为宝的重要手段,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二、 行业发展趋势1、技术日益成熟国际上技术相对成熟的生物质能源产业项目有玉米制
30、燃料乙醇、甘蔗制燃料乙醇、大豆制生物柴油、菜籽油制生物柴油等,均属于第一类生物质能源的范畴,存在与粮争地、占用耕地的问题。因此,需要技术上突破,走非粮生物质能源之路。第二代生物质能源的原来以纤维类秸秆、木质边角料、灌藤草为主,需实现生物纤维转化为生物乙醇、生物柴油、合成燃料、生物制氢及化学衍生产品等。第二代生物质能源生产工艺成本高、转化率低成为了其发展的直接瓶颈,未来仍需技术上实现突破才能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2、监管体系日益完善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较好的国家美国、巴西、欧盟各国均制定了生物质能源规划。其中,欧盟计划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20%,在交通燃料中的替代率达到10%以上。各
31、国为支持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府补贴、用户补助等激励政策。此外,还通过法律和政府确保生物质能源健康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为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但行业规章、细则并没有及时的跟进,扶持政策没有具体化。随着行业发展的需求,未来各部门应当制定操作性较强的生物质能源发展规划、政策,规范行业发展进程,实现快速发展。3、应用领域更广目前生物质成型燃料主要应用于制造业,具体包括服装、化工、冶炼、造纸、印染等行业。未来一段时间内,生物质成型燃料在商业设施与居民采暖中的应用将增多,将结合当地关停燃煤锅炉进程,发挥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面向用户侧布局灵活、负荷响应能力
32、较强的特点,以供热水、供蒸汽、冷热联供等方式,加强在城镇商业设施及公共设施中的应用;同时结合农村散煤治理,在政策支持下,生物质成型燃料在农村炊事采暖中的应用将逐渐普及。三、 行业竞争格局生物质能源行业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随着国家能源结构的调整,生物质能替代燃煤、天然气供热逐步得到重视,约2013年以后得到迅猛发展。同时,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相关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在这些政策法规的鼓励和支持下,国内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产业蓬勃发展,短时间内涌现出大量生物质颗粒制造公司,并且以中小型的民营企业为主,行业集中度较低,行业内企业可充分参与竞争。目前,国内生物质颗粒制造企业数量较多,但多数企业进
33、入该领域的时间较短,基本处于快速发展期或成立初期,且规模较小,行业竞争未来将逐步激烈。第四章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一、 项目选址原则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空闲地、非耕地或荒地,尽可能不占良田或少占耕地;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形,选择土地综合利用率高、征地费用少的场址。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兰州,简称兰或皋,古称金城,是甘肃省省会,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兰州地处中国西北地区、甘肃省中部,位于中国大陆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是中国大西北铁路、公路、航空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也是新亚欧大陆桥
34、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西部重要的区域商贸中心和现代物流基地,享有丝路重镇、黄河明珠、西部夏宫、水车之都、瓜果名城等美誉。兰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5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隋初改置兰州总管府,始称兰州;自汉至唐、宋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出现了丝绸西去、天马东来的盛况,兰州逐渐成为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联系西域少数民族的重要都会和纽带,是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重要交汇地。2012年8月28日,国务院批复设立西北地区第一个、中国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把建设兰州新区作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
35、重要举措,并于2020年将兰州发展为西北地区现代化大都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力以赴稳增长。实现生产总值2837.36亿元,增长6%,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5.5%、1.9%和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6%。就业、物价、收入三项指标表现较好,新增城镇就业9.36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2.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8%和10%,连续跑赢经济增速,有效保持了经济运行基本面稳定。从机遇来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纵深推进,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入实施,现
36、代化中心城市建设步伐持续加快,“一心两翼”城市框架不断拉开,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等政策利好充分释放,兰州高质量发展未来可期、大有可为。只要我们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就一定能够迎来美好的前景,取得更大的成绩。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6%;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4.8%,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建筑业增加值增长7%;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
37、5%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国家和省上下达的控制目标。“十三五”时期,发展环境和形势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全球经济处于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和贸易进入恢复性增长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新一轮产业革命,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增速换档、结构升级和动力转换的新常态,发展速度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发展动力由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同时,国家宏观调控由传统强化需求端作用转向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在继续扩大投资、消费、出口有效需求的同时,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提高土地、资源、资本、创新等全要素的优化配置,以高质量的供
38、给满足市场需求或引导有效需求,建立供需匹配、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结构,推动经济提质增效。总体判断,“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一是兰州新区建设的机遇。未来五年,兰州新区伴随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入驻企业的投产,产业集聚效益逐步发挥,新增产能不断释放,将逐步形成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二是政策平台的机遇。“十二五”时期兰州争取到的国家级新区和众多产业转型、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将在“十三五”时期发挥效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支撑。三是创新驱动的机遇。创新驱动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随着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扎实
39、推进,我市丰富的科技资源和人才优势必将高效转化为发展的新动能,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必将迎来一个大的发展机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必将带来新的发展动力和活力。四是对外开放的机遇。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实施,围绕国家中欧国际货运班列集结站和国际港务区建设加快推进,兰州对外开放必将迎来一个全新的阶段,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将大幅提升,国际美誉度和影响力将持续提高,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节点城市的作用将日益显现,兰州市将会成为国家实施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和重要战略平台。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兰州的发展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产业布局不均衡。工业总量的85%集中在黄河河谷的
40、主城区,第三产业的50%以上集中在城关区,部分产业园区活力不足、优势不明显、产业集聚水平低。二是一产、二产、三产内部结构不尽合理。工业中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传统产业比重较大,能源消耗较高、污染排放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规模小;服务业以传统业态为主,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现代农业规模小,加工转化水平低,增值链条短。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创新体系不完善,创新内生动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四是城市建管水平较低。城市建设和管理相对滞后,支撑发展的综合承载力不强,尤其是城市重大基础设施欠账大,畅交通、治污染任务艰巨,实现城市科学高效管理任重道远。五是民生保障能力有
41、待于提高。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等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薄弱,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较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然存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这些问题和矛盾必须在“十三五”期间下大力气加以解决。三、 创新驱动发展按照省委提出的建设“大兰州新兰州”的新要求,充分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区位和资源优势,着力推动大都市、大产业、大枢纽、大物流、大市场、大平台建设,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着力建设大都市。打造城市景观特色,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增强城市发展活力,着力建设山水城市、宜居城市和活力城市。打造以兰州为中心、100公里道路交通距离为半径的“一小时经济圈”,提升兰州辐射带动功能,与周边城市、重点城镇
42、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格局,努力把兰州建成现代化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占全省30%以上,人口规模达到500万以上,在全省乃至西北地区发挥更大的中心带动作用。着力建设大产业。加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提质增效力度,争取国家支持启动兰石化搬迁。壮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着力发展电子信息(大数据)、文化旅游、健康养生、新材料以及城市投资开发等千亿百亿级大产业,形成新的增长极。着力建设大枢纽。加快建设“1221”铁路枢纽运输辐射网,兰州西客站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建成。围绕全省“6873”交通突破行动,率先实施道路畅通工程,努力构建“139”城区道路网和“321”环城公路网,实现乡
43、乡通省道,村村通四级以上公路。建成中川机场三期航站楼,增加30条以上国际航线,持续提升航空客运能力,打造国际货运航空港,航空货运实现重点突破。推进综合保税区与航空港一体化发展,打造临空经济园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地位持续强化。着力建设大物流。依托交通枢纽、重要通道功能优势,分类分层次设置物流集散中心,形成“342”物流集散中心网。大力发展国际中转物流,建设兰西拉、兰银包、兰西乌等物流通道,完善辐射全省及全国各地的综合物流网,全面提升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更好地发挥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西部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的作用。着力建设大市场。充分利用兰州商品集散和辐射周边省区的基础条件,根据城
44、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和消费迅速升级的现状,以创新供给带动需求扩展,以扩大有效需求倒逼供给升级,加快建设区域商贸中心,推动综合性市场与专业批发市场共同发展,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形成消费引领、服务驱动的发展格局,建成辐射周边的大市场。着力建设大平台。依托国家向西开放战略机遇,以兰州新区为基础,以国际港务区建设为重点,构建与中西亚及欧洲进行商业贸易、产业合作、信息服务、人文交流、机构互设的大平台,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地区间的全方位交流合作。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十三五”时期,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综合考虑我市发展趋势、发展基础、主要任务和增长潜力,今后五年,要在已经确定的全面
45、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以下新的发展目标。经济保持健康稳定增长。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到2017年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2020年达到3050亿元,在全省的经济首位度提高到30%以上;经济结构更加合理,第三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65%、16%、60%以上;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文化和旅游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市GDP的8%以上和5%以上;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加快发展,研究与开发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6%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
46、达到60%以上,城市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步伐加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85%、80%。现代农业取得明显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3625元,年均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750元,年均增长10.2%。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实现全市整体脱贫。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城镇新增就业达到25万人,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全民参保登记率100%,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4.5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协调推进,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以上,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以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四版城市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更加协调配套。交通突破行动深入实施,铁路、公路、航空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城市路、桥、管、网和轨道交通加快建设,建成“139”路网体系;轨道1、2号线一期工程竣工,轨道3号、4号线一期工程全线开工;建成地下综合管廊100公里以上;建成5万个公共停车泊位,4.5万个公共立体停车位;建成50座以上景观天桥地道,城区交通拥堵得到有效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