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水处理设备项目建议书(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水处理设备项目建议书(范文).docx(10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咨询 /天津水处理设备项目建议书天津水处理设备项目建议书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行业、市场分析6一、 市场规模6二、 市场规模9三、 污水处理行业概况12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14一、 行业竞争格局14二、 污水处理行业发展趋势16第三章 建筑工程说明19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19二、 建设方案21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21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22第四章 选址方案分析24一、 项目选址原则24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24三、 创新驱动发展28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33五、 产业发展方向35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37第五章 产品规划方案38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38二、 产品规
2、划方案及生产纲领38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38第六章 法人治理结构40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40二、 董事43三、 高级管理人员48四、 监事51第七章 运营模式52一、 公司经营宗旨52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52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53四、 财务会计制度56第八章 劳动安全分析63一、 编制依据63二、 防范措施64三、 预期效果评价67第九章 工艺技术及设备选型68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68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70三、 质量管理71四、 项目技术流程72五、 设备选型方案73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74第十章 建设进度分析75一、 项目进度安排75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75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
3、施76第十一章 人力资源配置77一、 人力资源配置77劳动定员一览表77二、 员工技能培训77第十二章 招标方案80一、 项目招标依据80二、 项目招标范围80三、 招标要求81四、 招标组织方式83五、 招标信息发布83第十三章 项目综合评价说明84第十四章 附表86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86建设投资估算表87建设期利息估算表88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89流动资金估算表89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90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91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92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93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94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94利润及利润分配表95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96借款还本付息计划
4、表97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98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99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100能耗分析一览表100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本报告可用于学习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第一章 行业、市场分析一、 市场规模1、随着社会生产活动的增加,污水排放量增加,促使污水处理设备市场需求加速近年来,我国水污染防治设备总体技术水平发展迅速,主要产品分离设备、氧化消毒设备和生活处理设备,基本上能满足一般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需求,但水处理设备单机产品多,系列化程度低,成套装置少
5、,难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设备和高新生物技术处理设备较为缺乏。从水污染防治设备状况来看,近几年我国水污染防治设备制造处于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我国水污染防治设备产量为27.23万台,2010-2017年中国水污染防治设备产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9.2%。2、我国废水排放量及污水处理能力大幅增加,污水处理市场前景可期水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一种有限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是一个人均水资源匮乏的国家,被列为世界上十三个贫水国之一。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
6、源短缺的矛盾,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健康。随着城市污水排放量的逐年增多,废水排放总量由2008年571.68万吨增长至2017年699.66万吨,10年间增长比例约22.39%。水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并已开始影响国内各领域可持续发展进程,尽快提升我国污水处理行业技术和产业化水平,有效遏制水资源污染的状况,是缓解水资源短缺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国家对环保工作日益重视,政府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污水处理量也在不断增长,城市污水排放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和提高。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行业进入黄金发展期,污水处理能力不断提升,2017年中国城市污
7、水处理能力达1.70亿立方米/日。3、养殖废水处理市场前景可期近10年来,我国城郊“菜篮子”工程飞速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的畜禽养鸡业迅速崛起。目前,据初步统计,我国每年禽畜养殖场、区排放的粪便及粪水总量超过17亿吨,再加上冲洗水,实际排放的污水总量还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养殖废水是继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后的第三大污染源,如此多的禽畜粪便没有资源化利用而直接排放,不仅污染了养殖场周围地面环境,同时也污染了地面水环境。然而,市政单位采用工程措施处理的粪便水量,只占排放量的25%。由于资金的不足,这些禽畜养殖场绝大多数对其粪污的处理利用不完善,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许多养殖场臭气熏天、蚊蝇成群,地下水
8、的污染严重超标,少数地区传染病流行。规模化养殖废水已达到非治理不可的地步,市场规模巨大,前景可期。4、垃圾渗透液行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加大,垃圾渗滤液行业发展明显提速。尽管我国垃圾处理行业起步较晚,但市场容量已有明显提升,逐渐由导入期迈进成长期。垃圾处理行业发展前景依旧广阔,作为基石的垃圾渗滤液有望率先受益。2017年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市场规模达62.2亿元,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市场由2011年的26.72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62.4亿元,增长率为133.53%,预计未来市场规模还将有所增加。由于我国目前垃圾分类尚不完善,生活垃圾含水量一般都在50%以上,因此垃圾填埋场产
9、生的渗滤液一般占垃圾填埋量的35%-50%(重量比),部分地区受地域、降水等的影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产量占垃圾填埋量甚至可达到50%以上。2017年我国垃圾处理量超过2亿吨,测算国内渗滤液产生量约7679.4万吨。垃圾渗滤液的产生量由2011年的4954.6万吨增加到2017年的7679.4万吨,增长率为55.00%。随着城市垃圾的不断增多,如何在增强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的同时,有效解决垃圾渗滤液的污染或二次污染问题,不仅是保证国家节能环保、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更有利于恢复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垃圾渗滤液处理行业发展前景良好,市场容量巨大。二、 市场规模1、随着社会生产活动的增加,污水排放
10、量增加,促使污水处理设备市场需求加速近年来,我国水污染防治设备总体技术水平发展迅速,主要产品分离设备、氧化消毒设备和生活处理设备,基本上能满足一般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需求,但水处理设备单机产品多,系列化程度低,成套装置少,难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设备和高新生物技术处理设备较为缺乏。从水污染防治设备状况来看,近几年我国水污染防治设备制造处于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我国水污染防治设备产量为27.23万台,2010-2017年中国水污染防治设备产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9.2%。2、我国废水排放量及污水处理能力大幅增加,污水处理市场前景可期水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11、,是一种有限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是一个人均水资源匮乏的国家,被列为世界上十三个贫水国之一。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健康。随着城市污水排放量的逐年增多,废水排放总量由2008年571.68万吨增长至2017年699.66万吨,10年间增长比例约22.39%。水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并已开始影响国内各领域可持续发展进程,尽快提升我国污水处理行业技术和产业化水平,有效遏制水资源污染的状况,是缓解水资源短
12、缺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国家对环保工作日益重视,政府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污水处理量也在不断增长,城市污水排放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和提高。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行业进入黄金发展期,污水处理能力不断提升,2017年中国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1.70亿立方米/日。3、养殖废水处理市场前景可期近10年来,我国城郊“菜篮子”工程飞速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的畜禽养鸡业迅速崛起。目前,据初步统计,我国每年禽畜养殖场、区排放的粪便及粪水总量超过17亿吨,再加上冲洗水,实际排放的污水总量还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养殖废水是继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后的第三大污染源,如此多的禽畜粪便没有资源化利用而直接排放,不仅污染了养殖场周
13、围地面环境,同时也污染了地面水环境。然而,市政单位采用工程措施处理的粪便水量,只占排放量的25%。由于资金的不足,这些禽畜养殖场绝大多数对其粪污的处理利用不完善,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许多养殖场臭气熏天、蚊蝇成群,地下水的污染严重超标,少数地区传染病流行。规模化养殖废水已达到非治理不可的地步,市场规模巨大,前景可期。4、垃圾渗透液行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加大,垃圾渗滤液行业发展明显提速。尽管我国垃圾处理行业起步较晚,但市场容量已有明显提升,逐渐由导入期迈进成长期。垃圾处理行业发展前景依旧广阔,作为基石的垃圾渗滤液有望率先受益。2017年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市场规模达62
14、.2亿元,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市场由2011年的26.72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62.4亿元,增长率为133.53%,预计未来市场规模还将有所增加。由于我国目前垃圾分类尚不完善,生活垃圾含水量一般都在50%以上,因此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一般占垃圾填埋量的35%-50%(重量比),部分地区受地域、降水等的影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产量占垃圾填埋量甚至可达到50%以上。2017年我国垃圾处理量超过2亿吨,测算国内渗滤液产生量约7679.4万吨。垃圾渗滤液的产生量由2011年的4954.6万吨增加到2017年的7679.4万吨,增长率为55.00%。随着城市垃圾的不断增多,如何在增强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的同
15、时,有效解决垃圾渗滤液的污染或二次污染问题,不仅是保证国家节能环保、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更有利于恢复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垃圾渗滤液处理行业发展前景良好,市场容量巨大。三、 污水处理行业概况污水处理是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用各种方法将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分离出来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的过程。按原理划分,污水处理方法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化学处理法。城镇污水可分为城镇居民污水以及工业污水。城镇居民污水主要来自居民、医院以及公共场所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此类污水油脂类、氨氮类成分较高并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等成分。工业类污水主要为生产企业产生的污水
16、,其成分主要为重金属的有毒有害物质。农村污水绝大部分来源于养殖场把未经任何处理的禽畜粪便等直接排放,和一些被城市转移到农村的污染严重的企业与小作坊,设施简陋,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直接排放进入河流,其次就是对农作物过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造成水污染。伴随城镇化的不断加速、各类生产企业技术的不断革新,目前污水处理模式主要可分为两种模式: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其中集中式处理是应用到城市人口密度集中、大流量污水的处理;区域分散式污水处理一般用于地理位置相对接近的或者不能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的区域等排放出的污水处理。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一、 行业竞争格局1、区域污水处理设施布局情况“十一五”期
17、间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已将东部沿海大城市基本覆盖,进入“十二五”期间后,城镇污水处理行业的建设重点将由东部城市和主要的大中城市逐步向中西部、中小城市和县城渗透,优先支持目前尚无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设市城市和县城加快建设,单个建设项目规模下降,但是项目数量将大幅增加。“十二五”期间,全国新增污水管网投资也以中西部和县城及建制镇为主,其中湖南、甘肃、宁夏、陕西、云南、湖北等地的管网增幅显著,增幅达200%左右;新增管网中有54%分布在县城及建制镇;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中43%落实在县城与建制镇。污水处理领域是我国基础设施重点投资领域,也是各国基础设施建设中需要资金最多的行业之一。目前,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行
18、业投资已打破原有的单一政府投资体制,国家鼓励由政府、国有企业、民间资本和外资共同参与投资的多元化体制发展。各地政府通过市场竞标的方式,选择具有技术、管理、经验和规模优势的污水处理企业负责当地污水处理项目的经营,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显著趋势。“十二五”期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投资近4,300亿元。“十三五”期间随着巨大资金需求和城市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很多地方政府为避免进一步加重财政负担,选择多元化的社会资本参与城镇污水处理的建设与运营,污水处理行业的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2、污水处理各参与主体的竞争污水处理发展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改革政策的颁布以及允许社会资本、
19、多元化投资主体进入污水处理行业,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市场化探索拉开了序幕。发展初期,国际水务巨头进入中国市场,在大型污水处理项目中,其凭借资本实力雄厚及技术先进,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2002年9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发了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要求转变污水处理设施只能由政府投资、国有单位运营管理的观念,现有从事城市污水运营的事业单位,按公司法改制成独立的企业法人,不具备改制条件的与政府部门签订委托运营合同,建立以特许经营制度为核心的管理体制。随着改革政策制度的陆续颁布,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一批大型国有上市企业如北控水务、首创股份、创
20、业环保等,通过并购等方式迅速扩大业务规模,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丰富的社会资源等优势迅速发展壮大,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拓抢占市场,成为跨国水务企业强力的竞争对手。近年来,随着国家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领域,同时政府加大对污水排放的监管,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凭借着市场化的经营管理机制、技术创新等优势迅速崛起,成为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行业新生力量,在区域市场及细分市场开始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跨国水务巨头、大型国有上市企业、优秀民营企业构成了当前我国污水处理行业主要的市场化竞争主体。二、 污水处理行业发展趋势1、污水处理单位数量以及规模不断增加根据当前国内实际污水处理单元与实际需处理污水量来
21、看,我国污水处理厂技术水平在不断升级。早期部分污水处理设备技术落后或者老化,加之利用不到位,不能达到当前环保排污要求,同时近年来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不足以满足当前需要,未来几年国内的污水处理单元及规模将不断增加。尽管污水处理环节虽然会产生诸多有害物质,但如果进行科学管理和升级先进水平,处理后的污水亦可以进行二次利用,可以充分利用水资源,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企业和政府积极推动水处理单元规模和数量提升或扩建,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2、污水处理厂的技术不断进行更新尽管当前我国已经加强了对多样化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然而因为污水处理厂受到资
22、金以及技术和人才的限制,使得污水处理厂在技术创新中力度不足。大部分城市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还是采用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造成整体的污水处理技术很难实现创新和发展。现阶段,随着城市污水量的不断增大,对于污水处理技术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污水处理厂在一定意义上为了能够合理的满足实际需求,开始逐渐对新型设备以及技术进行应用,从而实现对污水处理技术不断创新,因此,在未来的城市污水处理发展中,污水处理技术也会朝向节能生态化方向发展。3、污水处理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和自动化控制加强主要为加强检测仪表等硬件设备和信息化网络设施的建设,目前国外和国内一些先进大型污水处理厂现已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与多层次的网络
23、结构对污水处理的全过程工序进行无人值守的全自动控制。处理过程控制中各种信号通过相应的变送器送到下位机,一般下位机采用可靠的PLC作为控制单元,运行先进的控制算法,实现现场设备的实时控制。4、全要素、精细化管理水平极大提高污水处理的成本高低主要由所选择的污水处理工艺决定,一旦建成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的运行成本就和管理水平、运行情况、处理量有密切的关系。而污水处理过程由于包括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影响因素很多,未来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不断加强,势必要求污水处理厂提升工艺水平从而造成运营成本的增加,因此全要素、精细化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全要素的控制涉及到污水处理厂运行的方方面面。第三章 建筑工程说明
24、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一)建筑工程采用的设计标准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4、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7、建筑地面设计规范8、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9、钢结构设计规范(二)建筑防火防爆规范本项目在建筑防火设计中从防止火灾发生和安全疏散两方面考虑。一是防火。所有建筑均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室内装修均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使火灾不易发生,即使发生也不易迅速蔓延,同时建筑内均设置了消火栓。防火分区面积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二是疏散。建筑的平面布局、建筑物间距、道路宽度等均应满足防火疏散的要求,便于人员疏
25、散。建筑物的平面布置、空间尺寸、结构选型及构造处理根据工艺生产特征、操作条件、设备安装、维修、安全等要求,进行防火、防爆、抗震、防噪声、防尘、保温节能、隔热等的设计。满足当地规划部门的要求,并执行工程所在地区的建筑标准。(三)主要车间建筑设计在满足生产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本着“实用、经济”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原则,确定合理的建筑结构方案,立面造型简洁大方、统一协调。认真贯彻执行“适用、安全、经济”方针。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力求作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约建设资金和劳动力,同时,采用节能环保的新结构、新材料和新技术。(四)本项目采用的结构设计标准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3、建筑地基基
26、础设计规范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钢结构设计规范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8、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9、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五)结构选型1、该项目拟选项目选址所在地区基本地震烈度为7度。根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本项目按当地基本地震烈度执行9度抗震设防。2、根据项目建设的自身特点及项目建设地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对该区域建筑结构的要求,确定本项目生产车间采用钢结构,采用柱下独立基础。3、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二、 建设方案主要厂房在满足工艺使用要求,满足防火、通风、采光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做到布置紧凑、节省用
27、地。车间立面造型简洁明快,体现现代化企业的建筑特色。屋面防水、保温尽可能采用质量较高、性能可靠的新型建筑材料。本项目中主要生产车间及仓库均为钢结构,次建筑为砖混结构。考虑当地地震带的分布,工程设计中将加强建筑物抗震结构措施,以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本期项目建筑面积43020.69,其中:生产工程29223.48,仓储工程6256.25,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4383.52,公共工程3157.44。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单位:、万元序号工程类别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投资金额备注1生产工程7436.0029223.484066.131.11#生产车间2230.808767.041219
28、.841.22#生产车间1859.007305.871016.531.33#生产车间1784.647013.64975.871.44#生产车间1561.566136.93853.892仓储工程3575.006256.25550.322.11#仓库1072.501876.88165.102.22#仓库893.751564.06137.582.33#仓库858.001501.50132.082.44#仓库750.751313.81115.573办公生活配套936.654383.52623.583.1行政办公楼608.822849.29405.333.2宿舍及食堂327.831534.23218.2
29、54公共工程2288.003157.44376.11辅助用房等5绿化工程2761.0047.02绿化率12.55%6其他工程4939.0012.007合计22000.0043020.695675.16第四章 选址方案分析一、 项目选址原则项目选址应符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对市政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要求;依托选址的地理条件,交通状况,进行建址分析;避免不良地质地段(如溶洞、断层、软土、湿陷土等);公用工程如城市电力、供排水管网等市政设施配套完善;场址要求交通方便,环境安静,地形比较平整,能够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远离污染源和易燃易爆的生产、储存场所,便于生活和服务设施合理布局;场址上空无高压输电线
30、路等障碍物通过,与其他公共建筑不造成相互干扰。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天津,简称“津”,别称津沽、津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16个区,总面积11966.45平方千米,2019年末,常住人口1561.83万人,城镇人口1303.82万人,城镇化率83.48%。天津地处中国北部、海河下游、东临渤海,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国家物流枢纽,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是中蒙俄经济走廊主要节点、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交汇点、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部起点,位于海河五大支流南运河、子牙河、
31、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的汇合处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冲”之称。天津是自古因漕运而兴起,唐朝中叶以后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金朝在直沽设“直沽寨”;元朝设“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明永乐二年(1404年)正式筑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清咸丰十年(1860年)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列强纷纷在此设立租界,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历经六百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一年来,我们笃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扎实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做好“六稳”工作,采取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理旧账、
32、补短板,防风险、守底线的重大举措,全市经济持续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初步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4.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新增就业首次突破5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5.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7%;节能减排降碳完成年度目标。今年是我市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任务十分艰巨。天津正处在负重前行、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紧要关头,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我们既要正视困难迎接挑战,更要保持定力增强信心。应当看到,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不断为我市注入新动力,天津的区位优势和天津港战略地位愈
33、加凸显,天津各方面优势正在日益彰显。应当看到,天津经济运行持续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结构不断优化,新动能不断成长,高质量发展的态势正在形成并不断巩固。应当看到,我们已经探索形成了一套新打法,拼质量、拼效益、拼结构、拼绿色度已成为全市上下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目标更加明确,路径更加清晰,成效更加明显。应当看到,随着营商环境的改善,创新创业生态不断优化,各类要素加快聚集,市场活力持续释放。应当看到,天津长期积累的突出问题和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和化解,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为进一步解决问题、化解风险积累了宝贵经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增长,固定资产
34、投资增长10%左右,新增就业5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节能减排降碳指标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十三五时期,天津发展既面临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交织的风险挑战,机遇大于挑战。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国际经贸规则体系加快重构。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从国内看,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四个全
35、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持续释放新的制度红利。四化同步发展,不断激发新的发展潜能。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战略统筹实施,进一步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比较优势减弱,发展方式粗放,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从本市看,明确了一基地三区的定位。京津冀协同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五大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千载难逢,发展潜力巨大。同时,发展中的短板和矛盾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实力不够强,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创新能力亟待提升,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全社会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有待进一步释放;资源约束趋紧,
36、污染防治任务依然艰巨;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公共服务水平不够高,基层社会治理有待加强;安全基础比较薄弱,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仍需提高,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不高,高层次人才尤其是领军型人才紧缺。面向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妥善应对风险和挑战,挖掘发展潜力,培育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拓展发展空间。三、 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建设全国产业创新中心和国际创新城市。(一)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挥创新政策优势。用好“6+4”政策,加强政策统筹和
37、创新,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金融创新、创新人才汇聚、股权和分红激励等体制机制,形成特色鲜明、协调有力、长效管用的创新创业发展政策体系。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优势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优势,推动双自联动发展、互促共进。构建特色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一区多园,促进各园区转型升级,以产业链、创新链拉动人才链,形成特色产业和专业人才的双重聚集,构建产业集群和创新集群,打造创新主体集聚区、产业发展先导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和开放创新示范区。强化孵化载体功能。建成涵盖公共技术平台、育成中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基地的孵化育成体系。整合创新服务资源,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支撑平台,促进科技服务企业、专业
38、服务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协同发展。(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突破基础和关键核心技术。聚焦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命健康等基础前沿领域,推动重大科学发现。实施智能制造、大数据与信息安全、新药创制等重大科技创新专项,攻克一批引领行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实施大气污染治理、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等重大创新示范工程,加强集成创新与示范应用。到2020年,突破1000项关键技术和产品。打造科技小巨人升级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领军企业培育、小升高、高端人才引进培养、小壮大、并购双百和企业上市融资六大工程,优化政府公共服务、技术平台服务、科技金融服务和园区服务,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能力、规模、服务升级,建设全国科技
39、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区。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向规模化、高质化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到2020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0万家,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50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0家。培育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深化部市、院市合作,集聚一批国家级科研院所和高端研发机构,提升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强产学研用结合,建成五家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一批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创新体系。鼓励发展民办公助、国有新制等新型研发机构。(三)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众创空间。鼓励
40、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或运营创客中心、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平台载体,完善创业培育服务,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高水平众创空间。把双创特区建设成为高水平创新创业示范区。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构建普惠性创新创业支持政策体系,鼓励科研人员、大学生和境外人才来津创新创业。激发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打造敢于创新、乐于创业的创客文化,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氛围。(四)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建立创新资源和平台开放共享机制,共建科技成果库,推动大型科研仪器设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科学工程和科技信息资源等共享共用。推进京津冀国家
41、级大学创新基地建设。支持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建设跨区域产业技术联盟。与北京共建武清、东丽和北辰等创新社区。探索建立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机制,与京冀联合建立人力资源开发孵化基地,推动科技人才联合培养和自由流动。协同开展科技攻关。重点加强绿色交通、清洁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等领域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和集成应用。加快实施大气污染防控、水体污染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联合攻关。(五)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促进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全面发展。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培养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创造一批科技含量高、权利状态稳定、市场前景好的自主知识产权。促进知识产权转
42、化运用,支持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发展,建设华北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打造集专利转让、许可、融资、托管、评估等服务于一体的运营平台。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升知识产权执法能力,做好维权援助与调解。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构建便捷化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到2020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8件。(六)强化人才支撑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深化实施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和博士后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发展一批院士专家工作站。大力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促进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实施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开展以职业培训包为主要模式
43、的职业技能培训,实现一包方式管培训。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坚持用好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制定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加快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各类专门人才。突出高、精、尖、缺导向,进一步实施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千企万人等人才计划,集聚高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面向全球招人聚才,实施引智引才重大工程,构建海外人才发现、发布、对接、评价机制。鼓励双创特区建设人才改革试验区。健全人才使用机制。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完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形成以能力、业绩、贡献为主要标准的人才评价导向。到2020年,全市人才总量达到345万人,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5.5年。完善人才
44、服务机制。全面实施人才绿卡制度,实现一张绿卡管引才。建立多元化、多功能、多层次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和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创新基地。构建京津冀人力资源信息共享与服务对接平台,建立高级人才双向聘任制度,推动资质互认。(七)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创新科技治理方式。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实行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机制,完善科研项目管理流程。改革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制度。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实施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改革,赋予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使用和处置自主权。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加速科技金融融合。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积极开展科
45、技保险、科技担保、知识产权质押等科技金融服务。支持设立种子基金、天使基金、众筹基金等,完善创业投融资体系。推进科研院所改革。建立科研院所自主化发展机制,推动公益型院所建立理事会治理机制,转制院所建立现代企业治理制度。建立以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绩效、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为导向的科研院所评价体系。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基本实现一基地三区定位,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建设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经济发达之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实体经济不断壮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协同发展取得新进展,开放型经济和城市国际化程度达到新水平,综合实力和城市影响力大幅提升,全
46、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5%。建设充满活力、竞争力强的创新创业之都。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更加完善,创新人才大量集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综合科技进步水平保持全国前列。建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绿色宜居之都。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空气质量、水质达标率显著提高,林木绿化率大幅提升。建设文化繁荣、社会文明的魅力人文之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爱国诚信、务实创新、开放包容、崇德尊法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市民思想道德素质、
47、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建设共有共享、安全安定的和谐幸福之都。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生产生活安全有序,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保持同步,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五、 产业发展方向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都市型农业为补充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一)提升发展先进制造业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努力形成技术领先、配套完备、链条完整的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到2020年,先进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0%。1、推动制造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