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中语文第一专题我有一个梦想经世济民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386891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中语文第一专题我有一个梦想经世济民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5高中语文第一专题我有一个梦想经世济民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高中语文第一专题我有一个梦想经世济民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高中语文第一专题我有一个梦想经世济民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4.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季氏将伐颛臾学习目标:1、了解论语及文章的写作背景2、熟读课文。继续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总结本文的文言现象3、疏通文意,了解孔子主张仁政、实行礼治的政治观点。一、孔子和论语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学而不厌,

2、诲人不倦,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相传有学生三千,贤弟子七十二。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在初中教材中的论语六则一课里,我们学习了孔子“温故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著名的教育思想。二、补充背景: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季氏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三、文本预

3、习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 )颛臾。冉有、季路见( )于( )孔子曰:“季氏将有事( )于( )颛臾(句式: )。”孔子曰:“求!无乃(无乃, 词,表示委婉语气。可译为 。)尔是( )过( )与?(与, 词。表疑问或感叹。)(此句句式: )夫( )颛臾,昔者先王( )以为( )东蒙( )主( ),(主语: )且( )在邦域之中( )矣( ),是( )社稷( )之臣也(也,表 。此句句式: )。何以(即 ,译为 )伐为(为: 词,表 。)?” (此句句式: )冉有曰:“夫子( )欲之,吾二臣(秦汉前一般人自称“臣”表谦卑)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 )力( )就( )列( ),不

4、能者止( )。危( )而不持( ),颠( )而不扶( ),则将焉( )用彼相( )矣( )?且尔言( )过( )矣,虎兕( )出于(介词, )柙( ),龟玉(龟甲和玉器,分别用于占卜和祭祀)毁于(介词, )椟( )中(句式: 。此句为意念上的 句),是( )谁之( )过( )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 )而( )近( )于( )费,今不取( ),后世必为( )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 )夫(指示代词, )舍( )曰欲之( )而必为之辞( )。丘也( )闻有国有家者(指诸侯和大夫。“国”是诸侯统治的政治区域,“家”是卿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不患( )寡(民少)而患不均( )

5、,不患贫( )而患不安( )。盖(副词,表示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 )如是( ),故远人( )不服( ),则修( )文德(指礼乐教化 。与“武功”相对。文,文教,指礼乐)以( )来( )之。既(副词,已经)来之,则安( )之。今由与求也,相( )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犹言四分五裂),而不能守也;而谋( )动干戈(干,盾牌。戈,古代用来刺杀的一种长柄兵器。干戈,指军事)于邦内(句式: )。吾恐( )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也。”四、文言现象汇总(请同学自己从文中找出例句,并作相应解释说明)1、 古今异义词(掌握古意)2、 词类活用现象(注意文中某些

6、字的使动用法)3、 文言句式(注意文中的固定文言句式)1 介语短语后置句2 宾语前置句4、相关成语(找出并解释)五、初识文本1、孔子与冉有的对话是在什么背景下展开的?对于这场仗,孔子持赞成还是反对态度?他列举了哪几条理由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大家用序号把理由标列出来2、孔子治国安邦的主张到底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到明确的语句六、自学留言板: 通过预习,你的疑惑有哪些? 4课堂探究案编写:一组 审核:张晓丽 姜在胜 刘孝国学习目标 : 一、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特殊句式。 二、能力训练目标 1、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提升文言文翻译能力2、在诵读过程中,培养

7、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了解孔子反对国君进行武力征伐,即以德服人、实行“仁政”的思想以及现实意义。重点、难点: 重点: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现象难点:体会论语的语言特点; 孔子的政治主张学法指导:诵读课文自主学习互动探究共同整理归纳【预习成果展示】一、 生字注音 颛臾()() 冉有() 社稷( ) 虎兕( ) 出于柙( ) 相夫子( ) 二、 本文出现的文言现象:1、 古今异义词2、词类活用现象3、文言句式三、质疑问难一、翻译句子(找出句中的赋分点)1、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2、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合作探究】一、 文言知识探究(文言文

8、中的宾语前置现象)先翻译下列各句,然后总结语法规律1、 沛公安在? 4、 以为莫己若者2、 客何为者? 5、 恐年岁之不吾与3、大王来何操? 一规律: 二规律: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7、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8、无乃尔是过与三规律:9、籍何以至此? 10、君何以知燕王11、何以伐为?四规律:1、选出是宾语前置的一项( ) A、善哉,祁黄羊之论也。 B、战于长勺。 C、吾谁欺?欺天乎?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2、各句句式与其他三句不相同一项是( )A、 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B、无乃尔是过与 C、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D、季氏富于周公二、文本内容探究孔子不仅反对讨伐颛臾,而且认为冉有和季路

9、对此事有责任。并对冉有的辩解予以反驳。 冉有是怎样辩解的(原文)?他的目的是什么?孔子在反驳时,引用了哪些话,又用了哪些比喻?“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运用了什么说理方法?孔子要说明什么问题?【拓展延伸】 文中体现出哪些孔子“仁”的政治思想? 这种思想对当今世界和平有何意义?随堂练习: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项是( )“今夫颛臾”、“君子疾夫舍曰”、“夫如是”、“相夫子”四个“夫”读音、词 义都相同。“后世必为子孙忧”与“吾恐季孙之忧”的两个“忧”,词性相同,而词义不 同。“不患寡而患不均”中的“不”,“盖均无贫”中的“无”都是否定的副词。“安无倾”与“则安之”两个“安”用法相同。2.“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 )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3.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项( ) 既来之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 则安之 吾恐季孙之忧4.对“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一句有四种理解,选出正确的一项( ) 远方的不服,不能前来和好。 偏远地方的人不服,不能前来和好。 本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使他们前来归附。 本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使他们前来归附。5.指出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冉有,季路见于孔子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