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酸和碱同步测试---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单元酸和碱同步测试---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含解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十单元酸和碱同步测试第十单元酸和碱同步测试一、单选题一、单选题(共共 15 小题小题)1.普通食醋中含 3%5%的醋酸,下列属于醋酸化学性质的是()A 常温下为无色液体B 能溶于水C 易挥发D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2.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B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 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成红色D 打开浓盐酸的瓶塞时,瓶口产生白烟3.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食盐可用作调味品B 熟石灰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C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 盐酸可用于金属除锈4.下列有关浓硫酸的相关实验
2、,其中合理的是()A B C D 5.物质性质决定它的用途,还决定了它的保存方法。固体 NaOH 具有以下性质:白色片状固体;有腐蚀性;易吸收水分而潮解;易溶于水,溶解放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室中必须将它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A B C D 6.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A 淀粉遇到碘水呈蓝色,所以与碘水作用呈现蓝色的物质中含有淀粉B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 有一些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是金属D 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和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7.如表是某指示剂在一定
3、 pH 范围内显示的颜色,向滴有少量指示剂的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的颜色变化可能是()A 由红变紫B 由蓝变绿C 由绿变橙D 由蓝变紫8.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A MgMgOB H2SO4HClC KNO3Ca(NO3)2D Na2CO3NaOH9.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 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 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 pH 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小明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A 偏低B 偏高C 不变D 无法判定10.下列不属于盐酸和硫酸共有的化学性质的是()A 能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B 能与镁反应生成 H
4、2C 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 能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有色溶液11.向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蒸馏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呈()A 无色B 紫色C 红色D 蓝色12.化学课上,老师在滤纸上用酚酞溶液画漫画,然后再喷洒某种液体 X,滤纸上立即显示出红色图像,则 X可能是()A 稀盐酸B 蒸馏水C 石灰水D 食盐水13.下列区别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 用肥皂水区别软水和硬水B 用酚酞溶液区分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C 用燃烧的方法区别羊毛和涤纶D 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别 O2和 CO214.人体中一些体液的 pH都处在一定的范围内,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 胃液 0.81.5B 唾液 6.57.5C 尿液 5
5、.07.0D 血液 7.357.4515.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俗称是()A 小苏打B 熟石灰C 生石灰D 纯碱二、填空题二、填空题(共共 3 小题小题)16.用下列物质的字母序号填空:A二氧化碳 B盐酸C氢氧化钙 D硝酸钾E淀粉 F钢筋混凝土G二氧化硫(1)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2)_可改良酸性土壤。(3)人体胃液中的酸是_。(4)_属于天然高分子。(5)能造成酸雨的是_。(6)_属于复合材料。1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后,集体创作了一个小魔术:“变色玫瑰”用滤纸编制的白玫瑰喷洒无色液体乙后变红,继续喷洒该液体后又变为白色。组员揭密:喷洒无色液体乙前,白玫瑰先用
6、某无色液体甲处理过;喷洒的无色液体乙是由两种液体混合而成的;组成甲、乙两种液体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1)液体乙可能是_。(2)液体甲中的溶剂是_。(3)玫瑰花由红色变为白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18.下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 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 pH_7(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2)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_(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下同)滴入_中,理由是_。(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 5 mL 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写化学式),若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溶液,溶液显_色。三、实验与探
7、究三、实验与探究(共共 3 小题小题)19.在一次化学实验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对两个实验进行探究。实验一: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哪一种粒子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猜想可能是水分子、钠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实验(1)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 2 mL 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溶液不变色;(2)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 2 mL 氯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_;(3)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 2 mL 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_。结论_。实验二:用注射器向充满某种气体的软塑料瓶中注入一种液体(如图),振荡,发现塑料瓶变瘪,探究气体和液体可能是什么物质?猜想气体和
8、液体可能是_(写一组即可)。实验用试管取少量实验后塑料瓶中的溶液,加入试剂_,产生相应的现象,其化学方程式为_。评价上述实验完成后,能否验证你的猜想_,理由是_。20.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的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了探究。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_性,还可能呈_性。实验验证分析与思考(1)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_(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_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
9、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2)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以下方案: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_,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21.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实验验证 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设计对比实
10、验方案,探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_有关。追问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查阅资料20 时,100 g 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 54.8 g;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做出猜想猜想一:镁;猜想二:氯化镁;猜想三:氢氧化镁,猜想的依据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验证 2将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分别取少量沉淀于 A、B、C 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四、计算题四、计算题(共共 1 小题小题)22.某化学活动小组用稀盐酸对赤铁矿中 Fe2O3含量进行测定(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且不溶于水),得到一黄色残液。为防止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对其进行了处理,
11、过滤该残液,取 100 g 滤液,向其中不断加入某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资料:FeCl33NaOH=Fe(OH)33NaCl)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选择合理的数据,计算所加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化学性质是必须经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醋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化学变化,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醋酸的化学性质;常温下能溶于水,是无色液体,易挥发是醋酸的物理性质。2.【答案】C【解析】A 项,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没有雾,错误;B 项,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的火焰,错误;C 项,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
12、化碳,溶液变成红色,正确;D 项,打开浓盐酸的瓶塞时,瓶口产生白雾,错误。3.【答案】B【解析】A 项,食盐是常用调味品;B 项,熟石灰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C 项,干冰可以用于制冷可用于人工降雨;D项,盐酸可以和铁锈成分氧化铁反应。4.【答案】C【解析】稀释浓硫酸,应取少量水放入烧杯中,缓慢倒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搅拌;取少量浓硫酸,滴在纸张或木片上,可以证明浓硫酸的腐蚀性;取少量浓硫酸,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其溶质质量分数变小,证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并用向上排气法收集,可以除去氧气中水分。5.【答案】D【解析】氢氧化钠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易
13、吸收水分而潮解,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故答案选择 D。6.【答案】A【解析】A 项,淀粉遇碘变蓝色;B 项,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C 项,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D 项,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7.【答案】A【解析】由于酸性溶液的 pH 小于 7 碱性溶液的 pH 大于 7,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的过程中酸性减弱至中性,最后由于氢氧化钠过量而使溶液呈碱性,溶液会是蓝紫颜色的一种,故答案应是由红到紫,其它答案中最后的颜色均未在碱性范围之中。故选 A。8.【答案】C【解析】A 项,镁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氧化镁,可以一步实现;B 项,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
14、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盐酸,可以一步实现;C 项,硝酸钾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不能直接转化为硝酸钙;D项,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可以一步实现。9.【答案】D【解析】润湿相当于稀释溶液。如果是中性溶液,润湿对结果无影响,如果是酸性溶液,润湿会使酸性减弱,从而 pH变大,如果是碱性溶液,润湿会使碱性减弱,从而 pH变小。10.【答案】C【解析】A 项,盐酸和硫酸都能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该性质属于盐酸和硫酸共有的化学性质,错误;B 项,盐酸和硫酸都能与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 H2,该性质属于盐酸和硫酸共有的化学性质,错误;C 项,硫酸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
15、沉淀,盐酸不能与硝酸钡反应,该性质不属于盐酸和硫酸共有的化学性质,正确;D项,盐酸和硫酸能与氢氧化铜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有色溶液,该性质属于盐酸和硫酸共有的化学性质,错误。11.【答案】C【解析】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碱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二氧化碳溶于水后一部分和水生成碳酸,碳酸可以使石蕊变红。12.【答案】C【解析】酚酞遇碱性溶液会变红色,而遇中性物质和酸性物质都不变色,可以据此结合题中所给物质的酸碱性来解答即可。A 项,稀盐酸呈酸性,不能使酚酞变红,错误;B 项,蒸馏水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红,错误;C 项,石灰水呈碱性,可以使酚酞变红,正确;D 项,食盐水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红,错
16、误。13.【答案】D【解析】A 项,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正确;B 项,酚酞溶液区分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变红色的是氢氧化钠,无变化的是盐酸,正确;C 项,用燃烧的方法区别羊毛和涤纶,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起硬球的是涤纶,正确;D项,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的,可以用燃烧的木条区分,错误。14.【答案】A【解析】pH 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1.pH7,溶液呈中性,2.pH7,溶液呈酸性,pH 越小酸性越强,3.pH7,溶液呈碱性,pH 越大碱性越强。A 项,胃液 pH 在 0.81.5 之间,pH7,且最小,所以酸性最强,故选 A。15.【答案】B【解
17、析】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16.【答案】(1)D(2)C(3)B(4)E(5)G(6)F【解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二氧化硫具有酸性,盐酸是胃液中的主要酸,氢氧化钙具有碱性,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复合肥料是指含有氮、磷、钾中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肥料,淀粉属于有机物,复合材料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材料。17.【答案】(1)滴加了酚酞的盐酸(2)水(或 H2O)(3)NaOHHCl=NaClH2O【解析】由题意叙述可知此题属于溶液中的变色反应,涉及到酸碱溶液和指示剂之间的反应,因为液体乙是无色的两种液体混合物,依据酸不能是无色酚酞变色,碱能是无色酚酞变红色,可以确定(1)液体乙
18、可能是滴加了酚酞的盐酸或硫酸;液体甲应该是可溶性的碱溶液,所以(2)液体甲中的溶剂是水;(3)玫瑰花由红色变为白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NaOHHCl=NaClH2O18.【答案】(1)等于(2)氢氧化钠溶液盐酸原溶液 pH 7,显酸性,并且溶液 pH 逐渐增大到大于 7,呈碱性(3)NaCl 和 HCl红【解析】pH 可以表示溶液酸碱度,pH7 为中性,pH7 为酸性,且越小酸性越强,pH7 为碱性,且越大碱性越强。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 5 mL 时,pH7,所得溶液成酸性,也就是酸过量,所以溶液中的溶质为 NaCl 和 HCl。19.【答案】实验一:(2)溶液不变色(3)溶液由无色变
19、为红色NaOH 溶液中是 OH使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实验二:CO2和 NaOH 溶液(合理均可)盐酸Na2CO32HCl=2NaClCO2H2O不能,因上述实验只能验证气体可能是 CO2,而不能确定是何碱液【解析】实验一:(1)蒸馏水中只含有水分子,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说明水分子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2)用试管取约 2 mL 氯化钠溶液,滴入 12 滴无色酚酞溶液,会观察到溶液不变色,说明钠离子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3)用试管取约 2 mL 氢氧化钠溶液,滴入 12 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会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 NaOH 溶液中是 OH使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实验二:二
20、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从而造成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塑料瓶变瘪。取少量实验后塑料瓶中的溶液是碳酸钠溶液,滴加稀盐酸,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CO2H2O;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塑料瓶重新鼓起来。上述实验完成后,由于只能验证气体可能是 CO2,而不能确定是何碱液,故不能验证猜想说法正确。20.【答案】酸中红酸性或中性(1)OHCuCl2(答案合理即可)2NaOHCuCl2=Cu(OH)22NaCl(答案合理即可)(2)产生气泡Zn2HCl=ZnCl2H2【解析】酸、碱中和反应时有三种可能:
21、酸和碱恰好中和,pH7,酸有剩余,pH7;使溶液呈酸性的离子是 H,使溶液呈碱性的离子是 OH;呈酸性的溶液加入活泼金属,可产生氢气或加入 Na2CO3溶液可产生 CO2进行检验。21.【答案】气泡MgH2SO4=MgSO4H2得出结论镁条长度做出猜想Mg2H2O=Mg(OH)2H2实验验证 2没有气泡产生消失不消失Ag【解析】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溶液和氢气,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MgH2SO4=MgSO4H2。做出猜想由小林同学的实验,镁条长度越长,产生白色沉淀越多,则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镁
22、条长度有关。由题意,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即镁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氢气,猜想三为氢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2H2O=Mg(OH)2H2。实验验证 2A 项,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由实验结论,猜想一不正确,但这种白色沉淀能溶于盐酸,则没有气泡产生,白色沉淀消失。B 项,20 时,100 g 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 54.8 g,易溶于水,由实验结论,猜想二不正确,则加入足量水,白色沉淀不消失。C 项,加入适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说明白色沉淀能与酸反应;继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出现大量白色沉淀,说明生成了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次沉淀应为氯化银沉淀,则原白色沉淀中含有的离子是:Mg2、Ag。22.【答案】设与生成 2.14 g1.07 g 氢氧化铁所消耗的 20 g 溶液中 NaOH 溶质的质量为 x。答: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解析】从表中加入的氢氧化钠可以看出 40 g 以前没有生成沉淀,是在中和盐酸,140 g 和 160 g氢氧化钠都是生成沉淀 5.35 g,由于无法判断是否是 60 g 才开始沉淀,和 140 才完全沉淀,所以不能利用以上数值。但是从 60 到 80,可以判定 20 g 氢氧化钠一定对应 2.14 g1.07 g 沉淀氢氧化铁沉淀。所以以此为计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