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二).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11月7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在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指出要“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党中央对农村文化建设提上了重要的日程,针对当前城乡文化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更清醒地认识城乡文化的相互关系,转变发展观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城乡文
2、化,挖掘城乡文化的潜力,促进城乡文化的共融,更快更好地促进农村文化的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的精神基础。 一、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辩证统一 (一)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相互独立。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是两个区域文化的概念,城市文化是指在城市这一区域内人们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农村文化是指在农村这一区域内人们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其所产生的区域的不同,也正是这一点,使得二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内涵。城市文化发展具有集聚性、独特性、综合性、抽象性等特点,其内涵包括了以社会管理、经济建设、工业化为重心的知识形态文化,以冒险
3、、创新、利益为核心的观念形态文化,以大众文化或市民文化为中心的文学、绘画、音乐、电影、建筑等艺术形态文化。而农村文化发展则具有分散性、传统性等特点,其内涵为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知识形态文化,以继承、守业、血缘为核心的观念形态文化,以民间民俗文化为中心的曲艺、文学、绘画、建筑等艺术形态文化。 (二)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发展的独立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作为区域文化的两个类别,它们的发展又具有共通性,具体表现为二者的发展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发展相互交织,突出表现为一定地域内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虽然具有不同的特征,便都具有该地区民族文化的共同特征
4、,包容或统一于该地域内的民族文化之中。它们相互交织还表现为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在矛盾冲突中的不断调整和不断适应,这种适应性尤其表现在文化发展较好的城乡结合部(即郊区或一些小城镇),表现在进城或下乡的一些人对农村或城市文化环境的不同程度的适应。 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影响可以表现为积极影响也可以表现为消极影响。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文化可以通过自身具有的辐射作用,通过一定的媒介,把城市文化的知识、观念和艺术等形态的文化辐射到周边农村,进而影响整个农村文化,只要把握好媒体的引导,这种辐射作用就会表现其积极的一面,对农村文化起到促进作用,加速其更新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如果把握不好,城市文化中
5、的消极一面如低俗化、极端利益化等就会侵蚀到农村文化社会生活中,对农村文化社会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同样,农村文化通过一定媒介的传播和引导,也能对城市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积极的影响和消极的影响。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可以丰富城市文化的内涵和形式、促进城市文化的民族化、促进城市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接轨等等。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如果不加限制和管理,农村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如守旧和迷信,将不断以各种形式对城市文化产生消极影响,从而制约城市文化的发展。 (三)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之间这种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关系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是辩证统一的,作为区域文化的两个类
6、别,它们独立发展、各具特色、内涵各异,是独立的,但是这种独立仅仅只是相对的,在一定情况下和一定地域内它们又表现出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一面。所以说,城市文化发展与农村文化发展是既独立又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辩证统一,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只有在相互独立发展的基础上,加强联系,形成互动,才能实现整个区域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我们进行文化建设,既要看到它们的区别和独立性,加以区别对待,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分类发展;又要看到它们的联系和共通性,加以充分利用。通过对媒介的管理和引导,使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二者之间积极作用的发挥,避免消极作用,形成二者的良性互动,最终促进整个区域和社会文化事业
7、的协调和统一发展。 二、城乡文化的分隔和倾斜发展,导致了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和农村文化发展的滞后尽管我国的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城市文化的发展比较迅速,但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却往往看不到城市与农村之间,特别是城市文化与 农村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把城市和农村人为地分隔开来进行发展,并在社会发展上实行城市优先发展的政策,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投入和引导流向上向城市倾斜,这种“一边倒”的社会发展政策应用在文化发展上,从而导致了对自身发展基础本身就很薄弱的农村文化的建设的长期忽视,最终导致城乡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和农村文化发展的滞后。 (一)城乡文化投资的不平衡。我国文化投资占国
8、家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本来就很小,2021年仅为0.4%,而在其中投向城市文化建设的资金远远超过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比重,据统计,2021年国家财政对城市文化建设与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之比接近8:3,投向城市的是农村的2倍还多。投入的不足制约了农村文化的建设,也使城乡之间的文化差异越来越大。 (二)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据统计,截止2021年,全国县及县以上城市大部分都配齐了“两馆”(即文化馆和图书馆),大中城市以上的两馆正朝着现代化、信息化、自动化的方向迅速发展,但是全国38240个农村乡镇中还有3965个无文化馆,其中处于西部开发范围的3708个。而在已建成的乡镇文化馆中,还有12994个面积
9、在50平方米以下。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薄弱和缺乏,致使广大农民根本无场所开展文化活动,更谈不上高质量的文化生活了。 (三)城乡可消费文化资源分布不平衡。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可供人民消费的资源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们文化消费水平也有了极大提高,但是总的来说,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尤其存在城市可消费文化资源与农村可消费文化资源严重失衡。在我国可供城市居民消费的文化资源相对农村来说要丰富得多。可供消费的文化资源如电影、书报、戏剧、网络信息等文化娱乐大部分集中在大中城市,而广大农村极其匮乏,城乡分布极不均衡。在广大农村仍然存在看书难、看电影难、看戏难的问题,有些村寨甚至多年没有看上一场电影,书
10、报几乎没有。电视资源十分有限,戏剧演出是一个盲区,让农民的休闲时间无处休闲。 (四)城乡文化消费不平衡。城乡文化发展的不平衡还集中体现在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的差距上。近几年来,城市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消费也相应提高,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998-2021五年间,城市居民人均文化消费平均每年增加184元。而在农村由于农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文化市场发育滞后、可供农民消费的文化资源的缺乏,使得广大农民的文化消费始终徘徊不前,与城市相比,在19982021年五年间农村居民平均每年仅增加26元,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流动的农村劳动力直接消费于城市,在农村内部实际
11、消费水平则更低。 (五)城乡文化队伍建设不平衡。在政策上,文化工作队伍建设往往重上不重下,注重县城以上的文化机构队伍建设,而县以下乡镇只是形式而已,文化部门“挂靠”十分严重,至于村组还是一个空白,文化队伍建设枢纽就停留在乡镇一级。现实中广大农村乡镇村文化部门现有工作人员普遍年龄偏大、人数偏少、专业技术水平偏低,很难适应新时期文化环境和文化工作变化的需要。而对于一些地方的新进人员,又多为适应政策要求招聘而来,工资政治待遇低、转正难,存在极大的流动性,造成农村文化工作队伍极不稳定。而城市的文化工作队伍由于近些年政策要求较高,而在人数、年龄结构、素质上比农村要强得多,形成了一批专门司职文化事业的队伍
12、,文化影视、剧团等也不断改革,出现了新的文化队伍与新的队伍组成结构,特别是文化产业的兴起,文化队伍建设日趋规范、完备、合理。这种人才队伍客观差异是导致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直接原因。 (六)城乡文化体制改革不平衡。在城市,文化建设为了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文化需求,为了与国际文化发展接轨,在所有制形式、文化管理、用人制度、分配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打破了过去计划经济时期“大包大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让文化走入市场,在市场上求生存、求发展,使城市文化焕发出新活力。而在农村由于权属不清、管理滞后等因素的影响,文化体制改革举步维艰,大部分农村还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传统文化管理体制,所有制上是政府的附属物,管
13、理由政府说了算,人员由政府任命,在以经济为中心的观念指导下,文化完全“虚化”。在市场经济和现代文化发展冲击下,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和矛盾。传统的农村文化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被淹没于现代文化洪流之中,进而使得农村文化自身无法向前发展,无法起到促进农村整个社会发展的作用。 城乡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农村文化发展的滞后,打破了文化发展的协调和统一,影响了文化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使得农村文化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文化需求,进而造成落后文化的泛起,不能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反而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制约力。另一方面,使得农村文化不能为城市文化生产和市场的扩展提供条件, 制约了城市文化的
14、进一步发展。同时,随着城市文化的发展和农村文化发展差距的拉大,形成了文化上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二元差别”,暴露出和蕴含着大量的问题和矛盾,影响了文化的协调发展,加深了经济和社会的城乡二元差异,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统筹城乡文化,加快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 要实现城乡文化的平衡协调发展,进一步推进农村文化的建设,就要求我们在文化工作中切实转变片面的发展观念,树立全面的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辩证统一关系;深刻理解城乡文化的片面发展即城市文化的单方面发展并不等于整个区域和社会文化的发展;理解城乡之间文化发展的绝对对立对城市文
15、化发展和文化协调发展以及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把城市文化发展与农村文化发展联系起来,积极探索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实现城乡文化的良性互动,充分利用城乡文化之间相互促进的积极作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加快农村文化建设。 (一)调整城乡文化发展政策 调整文化发展政策,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平衡城乡文化发展,实施全面协调的文化发展政策,在短时期内,针对农村文化发展明显滞后的现实情况,加大农村文化扶持力度,在发展政策上尽量向农村倾斜,并制定相关优惠措施,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向农村流动。 (二)制定城乡统一的文化发展规划 在制定文化发展规划时,要跳出人为地把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隔离开来、
16、绝对对立起来的观念,以地域文化和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为着眼点,把某一地域内的城乡文化统一起来进行规划。要看到城乡文化是交织在一起的,只有把它们统一起来,才能充分利用到城乡文化之间相互促进的作用,形成城乡文化的良性互动。围绕地域文化发展目标,对该地区内的文化设施和文化生产力进行科学布局、统一规划,改城乡分隔规划为地域统一规划,给予农村文化以规划上的“平等权”。 (三)促进城乡文化体制和市场的接轨,积极培育农村特色文化产业 促进城乡文化体制的接轨,加快农村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把农村文化中的事业性文化(如文化市场管理、业务指导、文化设施建设等)和经营性文化(如文化活动的开展、已有文化设施的利用等)分隔
17、开来,进行区别对待、分类发展,加大对农村事业性文化的扶持力度,同时促进农村经营性文化与市场经济的逐步接轨。由于农村文化基础薄弱、发展不充分,对农村经营性文化只能实施扶持上路、逐步脱手的办法,在其发展初期,给予必要的扶持,制定各种优惠措施,使其逐步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发展之路,创造出一定的经济效益。促进城乡文化市场的接轨。通过建立连锁店、文化演出基地、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等方式,加强城市文化产品在农村的经销,打开农村文化的消费市场。同时,注意培育具有农村文化特色的民间戏曲演出、民间文化产品生产、“农家乐”和民族民间旅游等特色文化产业,把农村的文化资源与广大的城市文化市场联系起来,促进农
18、村文化资源的商品化和农村文化生产的产业化。 (四)借助城市文化的各种载体发展农村文化 促进城乡文化的发展,加快农村文化建设,光靠政府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只有调动广大社会力量的参与,形成文化建设的合力,才能开创文化发展的新局面。在城市文化的内部结构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文化载体,如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等,充分利用这些文化载体特别是企业文化进一步发展的要求,调动它们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只要引导得当,可以实现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的“双赢”。企业或校园或社区以冠名等方式对农村文化建设进行资助,或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或开展文化活动、或直接进行投资、或设立发展基金等,不仅可以推广自己的文化、丰富
19、自身文化的内涵,还可以提升自身文化的品质。尤其对企业来说,还可以以此为契机,宣传自己的产品,繁荣农村文化市场。在文化界就有企业通过冠名并在电影放映前加播产品广告,资助农村电影放映。 (五)加强城乡文化人才的交流和培养 充分利用城市文化的设施和人才优势,加大对农村文化人才的培养,特别要注意培养农村的“民间艺术家”和农村文化营销人才。对农村文化人才进行培养,重点并不是要在农村培养出城市文化的精英,而是要培养民间艺术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关于把农村生活和艺术结合起来的艺术家,对他们进行业务上的指导和培训,提升其艺术产品的审美性。培养农村文化营销人才,只有当农村文化具有了自己的营销人才,才能更好地把农村的
20、文化资源与市 场结合起来,开拓农村文化市场,培育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城市文化的各类人才也应注意深入农村生活,创造出各种以农村为背景的文化产品,不仅可以开阔视野、丰富内容,还可以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的文化消费资源,在更广阔的市场上,实现艺术家的价值。推动农村文化用人制度改革,改变农村文化队伍的不合理结构,引入能上能下的激励机制,使得真正有能力和有水平的文化工作者能在农村文化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鼓励文化管理人才下乡挂职,大力推动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农村文化发展。 (六)创新城乡文化设施建设和活动方式,促进城乡文化的互动 创新城乡文化设施建设,在进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时要注意做到固定设施与
21、流动设施的结合。在完善文化基础设施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流动设施,如“文化大蓬车”、“流动电影放映车”、“流动图书馆”等,通过扩大设施的作用范围来充分发挥文化设施的作用,节省文化投资。创新城乡文化活动方式,就是要做到城乡文化活动的制度化、经常化、互动化和综合化。城乡文化活动尤其是文化扶贫活动如“文化下乡”活动,要形成制度,经常开展。城乡文化活动要形成互动,还应大胆走出去,把农村文化向城市文化输出,形成城乡文化互动。城乡文化活动特别是农村文化活动要充分发挥作用,就要努力做到活动的“综合化”,即文化活动和政策法规宣传、实用科技知识推广、企业产品推销会等综合起来,在满足广大人民“求乐”文化需求的同时,实现他们“求知”、“求富”等多种愿望。 第 11 页 共 1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