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南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海南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海南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二语文试题I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和位育”伦理观所内在涵具的“时中”“权变”原则,无论对于我们正确处理政治关系、经济关系、人际关系,还是我们个人的立身处世,都不啻是一种极好的价值抉择。它强调灵活变通,又不失准则,不违背规律,强调因时因地因物的变化,合宜适度地处理问题。儒家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随着时间的运行而不断发展变化,因而人的行为也必须适应这发展变化。合乎这一规律的,则谓之“时中”。中庸云:“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时中”,就是按照事物与时发展的实际
2、情况去把握与之相应的适中之道;“无忌惮”,则是不管事物与时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单凭自己主观之愿,无原则地肆意妄行,无所顾忌,如此也必难免陷入“过”与“不及”之错误两端。故易艮彖云:“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孔、孟都非常强调“时”的观念,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相适应的时间。如果离开这一规律,就无法掌握中和之道。如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孔子主张“使民以时”,孟子也认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在时代发展的观念上,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
3、由于时代不同,故其“礼”也必须有所因革损益。这正如易所谓:“变通者,趋时也。”“权变”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时中”的思想。儒家认为,事物在按照常规不断变化的同时,还可能出现某些意想不到的反常情况,因此需要在“执中”的前提下,做到灵活变通。儒家把这种应变的灵活性称作为“权”。孟子说:“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执一”,就是一种以片面、孤立、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只有“执中用权”才合乎辩证法的观点。故淳于髡问孟子,当“嫂溺,援之以手”和“男女授受不亲”发生矛盾,将如何处理,孟子毫不犹豫地回答:“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这个例子生动地论证了“权”与“中”的关系
4、,并强调了“权”的重要性。在特殊情况下,只有对“礼”适时地加以变通,才符合中道。可见,儒家“时中”“权变”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今天的社会日新月异,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时中”“权变”来应对、解决日益繁多的突发事件,以协调、理顺多方面的利益关系。所以,对待儒家这一古老的传统伦理观,我们应当有一个科学的态度。诚然,儒家学说中的某些具体内容确已过时,但是作为集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于一身的“中和位育”精神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其本身所包含的“时中”“权变”等内容,决定了它并非是死的教条而是活的灵魂,决定了它本身可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而随时调整更新,从而适应时代的需求。若把“时中
5、”的法则运用于制定政策或制度创新,则可以帮助我们尽得事理之宜而避免犯下或“左”或“右”的错误;若把既要有灵活性而又不违原则的“权变”法则用于处理对外关系和政治理论上,则有利于解放思想。至于我们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和利用先哲留下的这笔具有巨大潜力的精神财富,并不在于我们能指出其中的多少不足,而在于我们能否尽可能地汲取其中的营养。1.下列各项中,对“中和位育”伦理观的内涵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和位育”中的“权变”法则用于处理对外关系和政治理论上,则有利于解放思想。B“中和位育”是集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于一身的。我们在对待这一古老的传统伦理观时应当有一个科学的态度。C“中和位育”
6、中的“时中”法则运用于制定政策或制度创新,则可以帮助我们尽得事理之宜而避免犯下或“左”或“右”的错误。D“中和位育”包含“时中”和“权变”两个伦理法则,强调灵活变通又不失准则,不违背规律,强调因时因地因物的变化,合宜适度地处理问题。2.下列各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3分)A在我们正确处理各种复杂关系及立身处世中,“时中”“权变”原则都不只是一种极好的价值抉择。B孔、孟都认为一切事物有其相适应的时间。在农业生产方面,他们非常强调“时”的观念;在时代发展的观念上,孔子认为“礼”也必须因时而有所因革损益。C“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是在告诉我们:君子按照事物与时发展的实际情况去
7、把握与之相应的适中之道,做事时就一定不会使自己陷入“过”或“不及”的错误之中。D孟子回答淳于髡的那段话,体现了儒家“执中用权”的思想,不能片面、静止、孤立地看问题,强调灵活应变的重要性,在特殊情况下要学会变通。3.下列各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事物在不断变化的同时,还可能出现某些意想不到的反常情况,因此需要做到灵活变通。儒家把这种应变的灵活性称作为“权”。B儒家的“时中”“权变”两个原则是高度统一的,“权变”是从另一个角度阐释“时中”思想,二者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紧密结合。C孟子说:“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执一”,就是一种以片面、孤立、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这是不可
8、取的。D因时代不同,只有对“礼”适时地加以变通,才符合中道。“执中用权”才合乎辩证法的观点。二、古代诗文阅读(61分) (一)课外文言文阅读 (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材料,完成47题。张浚,字德远,汉州绵竹人,唐宰相九龄弟九皋之后。父咸,举进士、贤良两科。浚四岁而孤,行直视端,无诳言,识者知为大器。入太学,中进士第。靖康初,为太常簿。张邦昌僭立,逃入太学中。闻高宗即位,驰赴南京,除枢密院编修官,改虞部郎,擢殿中侍御史。驾幸东南,后军统制韩世忠所部逼逐谏臣坠水死,浚奏夺世忠观察使,上下始知有国法。迁侍御史。时乘舆在扬州,浚言:“中原天下之根本,愿下诏葺东京、关陕、襄邓以待巡幸。”拂宰相意,除集
9、英殿修撰、知兴元府。未行,擢礼部侍郎,高宗召谕曰:“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朕将有为,正如欲一飞冲天而无羽翼,卿勉留辅朕。”除御营使司参赞军事。浚度金人必来攻,而庙堂晏然,殊不为备,力言之宰相。黄潜善、汪伯彦皆笑其过计。建炎三年春,金人南侵,车驾幸钱塘,留朱胜非于吴门捍御,以浚同节制军马,已而胜非召,浚独留。时溃兵数万所至剽掠浚招集甫定会苗傅、刘正彦作乱改元赦书至平江。浚命守臣汤东野秘不宣。未几,傅等以檄来,浚恸哭,召东野及提点刑狱赵哲谋起兵讨贼。时傅等以承宣使张浚为秦凤路总管,浚将万人还,将卸兵而西。浚知上遇浚厚,而浚纯实可谋大事,急邀浚,握手语故,因告以将起兵问罪。时吕颐浩节制建业,刘光世领
10、兵镇江,浚遣人赍蜡书,约颐浩、光世以兵来会,而命浚分兵扼吴江。上疏请复辟。傅等谋除浚礼部尚书,命将所部诣行在,浚以大兵未集,未欲诵言讨贼,乃托云张浚骤回,人情震詟,不可不少留以抚其军。后因病而去,孝宗震悼,辍视朝,赠太保,后加赠太师,谥忠献。(节选自宋史张浚传,有删改)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举进士、贤良两科 科:等第B.浚奏夺世忠观察使 夺:罢免C.浚遣人赍蜡书 赍:携带D.而命浚分兵扼吴江 扼:打击5.对于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时溃兵数万所/至剽掠浚/招集甫定/会苗傅、刘正彦作乱/改元赦书至平江。B. 时溃兵数万所/至
11、剽掠浚/招集甫定/会苗傅、刘正彦作乱改元/赦书至平江。C. 时溃兵数万/所至剽掠/浚招集甫定会/苗傅、刘正彦作乱/改元赦书至平江。D. 时溃兵数万/所至剽掠/浚招集甫定/会苗傅、刘正彦作乱/改元赦书至平江。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张浚富有才识。四岁就成为孤儿,行为端正,没有谎言,认识的人认为他将成大器。进入太学,考中进士,靖康初年便任为太常簿。B.张浚认为中原是天下的根本,希望修葺东京、关陕、襄邓以待巡幸。因此皇上拂逆宰相的意思,授任集英殿修撰、知兴远府。C.金人侵犯南方,皇帝到钱塘,留下朱胜非在吴门抗御,让张浚一同节制军马。后来朱胜非被召回,张浚单独留下来。D
12、.苗傅等人打算授任张浚为礼部尚书,命他率领所部到行宫,张浚认为大兵未集,不打算宣称讨贼,于是托称张浚骤回,人情震动,不可不滞留以招抚军队。7.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浚度金人必来攻,而庙堂晏然,殊不为备,力言之宰相。黄潜善、汪伯彦皆笑其过计。(2)浚知上遇浚厚,而浚纯实可谋大事,急邀浚,握手语故,因告以将起兵问罪。(二)课内文言文阅读 (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材料,完成811题。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
13、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
14、,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
15、而死。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以:率领B.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东:向东C. 亡其两骑耳 亡:失去D. 籍独不愧于心乎? 独:难道9. 下面六句话分为四组,全直接表现项羽“勇猛无畏”的一组是( ) (3分)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项王嗔目而叱之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 复斩汉一都尉 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A. B. C. D.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项羽被农夫欺骗,误入沼泽地,看似偶然的情节说明项羽丧失人心,同时也看出他不骗人,也从来不相信别人敢骗他的直率、粗犷的性格。B
16、.由项羽主演的“溃围、斩将、刈旗”三个细节描写中,显示出项羽的声威、力量,让读者看到了一个不可一世的英雄瞬间的光辉与悲壮。C.在文中项羽反复强调说“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表明这是上天要自己灭亡,决不是作战的过错,深刻地揭示了项羽性格中的弱点。 D.文章扣住数字的变化写项羽的日暮穷途,敌我悬殊,项羽必定死于此。但项羽有船也不过江,表明他此时还存侥幸的心理,认为“置之死地而后生”,必定可以扭转局面。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2)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三)课外诗歌阅读(6分)阅读诗歌,完成1213题。红 梅苏轼怕愁
17、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1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B.“自恐”句不是说自已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C.“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1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B. 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众,故而独自缓慢开放。C. 诗
18、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D. 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四)课内诗歌阅读(11分)阅读诗歌,完成1415题。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14.“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诗人的心情?请简要分析。(5分)15.请简析诗人的情感特征。(6分)(五)默写(10分)16.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每处1分,共10分)(1)心非木石岂无感?_。(鲍照拟行路难)(
19、2)出师未捷身先死,_。(杜甫蜀相)(3)_,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4)_。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5)_,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6)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7)吴楚东南坼,_。(杜甫登岳阳楼)(8)风一更,雪一更,_,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9)_,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10)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王力宏自幼学习音乐,朝歌夜弦,反复揣摩,音乐基础尤为扎实,可以说是“十八般乐器”样
20、样精通,因而在演艺圈占有一席之地。B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我们每个人都应厉行节约,锱铢必较,不浪费一滴水、一粒粮。 C值此春运特殊时期,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必须坚决制止的。 D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B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21、。C随着国家信用体制的建设,公民不仅将拥有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到2017年,还会有一个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交通违章等的统一平台建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D音乐剧是19世纪末诞生的,它具有极富时代感的艺术形式和强烈的娱乐性,使它成为很多国家的观众都喜欢的表演艺术。19.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传递快乐其实很简单告诉你的朋友,很怀念在一起时开心的时光,并开始筹划新的聚会等等如果只是将快乐私藏,积极的情绪便会很快消失积极与他人分享快乐的记忆和经历,是放大快乐感的最佳方法比如告诉你的父母,陪他们一起逛街感觉非常开心它不仅有助于快乐感的延续,还能拉近人与人之
22、间的关系A B C D20.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45个字(含标点符号)。(5分)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将在今年下半年发射,届时将搭载“嫦娥五号试验器”,执行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验证试验的发射任务。为确保“嫦娥五号试验器”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进行了多项技术攻关。整体上火箭“身体长高、翅膀变长”,芯级火箭增高1.5米,两个助推器加长0.8米。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同时采用“天基测量”技术和最新的高码率传输技术,可以向地面技术人员传输火箭飞行过程的实时遥测数据,实现了“实时问诊”和“宽带传输”。21.下面是暑期某中学关于海口文明生态村考察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
23、,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6分)四、写作(60分) 22.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安徽桐城六尺巷是一条长不过百米的小巷,却是桐城最著名的古迹。康熙年间,张英在京任文华殿大学士(相当于宰相)。张英的桐城家人和邻居发生地界纠纷,修书一封,送交张英,想借张英收拾邻居。张英收到家信后回诗一首:“一纸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收到来信很是惭愧,主动退让三尺。邻居一看,顿觉愧疚,也后退三尺。著名的六尺巷由此形成。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题自拟,体裁自选。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终试题答案一
24、、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1.D(解析:其他三项都并非是对“中和位育”内涵的概括,而是意义或作用或我们的态度。)2.C(解析:“一定不会”说话绝对,原文中是“难免”。)3.A(解析:缺少了“在执中的前提下”这一条件。)二、古诗文阅读答案(61分)(一)课外文言文阅读(19分)4.D (解析:扼:扼守) 5.D 6.B(解析:张浚违背了宰相的意愿。)7.翻译(1)张浚估计金人一定会来攻,但是朝廷安定,根本不做准备,极力向宰相建议,黄潜善、汪伯彦都笑他过虑。(关键词:“度”,估计、料想;“为”,动词,做;“计”,考虑)(2)张浚知道皇上对待张浚很看重,而且张浚纯朴实在可以共谋大事,(皇上)
25、急忙邀请张浚,握手畅叙旧情,于是把将要起兵问罪的事告诉他。(关键词:“遇”,对待;“故”,旧情、往事;“因”,于是、就)(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5分)8.B (解析:东,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走。)9.C (解析:是间接表现,用排除。)10.D(解析:错在“表明他此时还存侥幸的心理,认为置之死地而后生,必定可以扭转局面。”项羽在最后已经不抱任何希望,更不存侥幸的心理,只图打个痛快仗,以确证“天亡我,非战之罪也。”)11.翻译(1)但是今天终于被围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使我灭亡,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关键词:“困”、“亡”)(2)江东虽然小,但土地方圆千里,百姓有几十万人,也足够称王了。(关键词:“
26、地方”、“王”)(三)课外诗歌阅读(6分)12.A(解析:“尚余句透露出一丝无奈”不正确。“尚余孤瘦雪霜姿”是说无论谁人也无法动摇红梅凌霜傲雪的风姿,表现的是一股冷峻、豪迈之气。此项的说法是对作品基本情调的理解失当。)13.C(解析:A项说“诗人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不确。诗中只说红梅的外表颜色与桃花杏花接近,并未表现红梅欲与桃杏争春的意味,况且诗中“怕愁贪睡独开迟”“寒心未肯随春态”等诗句明明白白地道出红梅不愿争春的意味。此项的说法是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分析失当。)(四)课内诗歌阅读(11分)14.【意思对即可】“冷”字最能表现诗人的心情。(1分)“冷”字表面上写的是
27、半夜时分睡觉的枕席让人觉得寒冷冰凉(2分),实际上是写诗人心境的寒冷(2分)。15.【意思对即可】(1)慨叹时光易逝。“气变悟时易”,“日月掷人去”,时节变换,时光飞逝,令作者感伤。(2分)(2)悲叹有志难酬。“有志不获骋”,空怀壮志。(2分)感伤世无知音。“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体现了作者的孤独与凄凉。(2分)(五)默写(10分)16.(1)吞声踯躅不敢言(2)长使英雄泪满襟(3)出师一表真名世(4)花自飘零水自流(5)纵豆蔻词工(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7)乾坤日夜浮(8)聒碎乡心梦不成(9)星垂平野阔(10)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D(“不刊之论”:指不可磨灭
28、和不可改动的言论。符合语境。解析:A朝歌夜弦: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逸乐无度。B锱铢必较:指对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形容非常刻薄吝啬。含贬义。这里贬词褒用。C目无全牛: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18.A(B否定不当,“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应改为“因为好经也要提防被念歪”。C语序不当、成分残缺及杂糅。应将“公民”“不仅”位置调换,在“等”之后加“信用信息”;删除“建成”,或删除“有”,将“建成”调到“还会”之后。D项句式杂糅。“使”的主语是“极富时代感的艺术形式和强烈的娱乐性”,应删除“它具有”,或删除“使它”。)19.B(解析:本题中,是总述,应放在开头
29、;中“它”指代中的“积极与他人分享快乐的记忆和经历”;说的是传递快乐的方法,衔接紧密,由亲人到朋友,而且,句中有“比如”, 句中有“等等”,所以顺序应先后,由此可判断出答案为B项。)20.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信息1)将搭载“嫦娥五号试验器”(信息2)执行发射任务(信息3),它进行了多项技术攻关(信息4)。21.示例:本次海口生态文明村三日行考察活动要求参加学生事先查阅资料,了解生态文明村的概况,备好所需行装;考察期间的主要活动有参观、访谈以及与村民联谊,之后每人需写考察报告。四、作文(60分)22.立意一:为人处事,当要谦让。立意二:为官当宽和仁爱,戒以势压人。立意三: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立
30、意四:不求改变他人,而要改变自己。立意五:听从教诲,反省改错。【课外文言文译文】 张浚字德远,汉州绵竹人。唐朝宰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的后代。其父张咸,考中进士、贤良两科。张浚四岁就成为孤儿,行为端正,没有谎言,认识的人认为他将成大器。进入太学,考中进士。靖康初年,任太常簿。张邦昌僭立为帝,他逃到太学中。听说高宗即位,乘马赶到南京,任枢密院编修官,改任虞部郎,升任殿中侍御史。皇帝到东南,后军统制韩世忠部队逼逐谏臣坠水而死,张浚上奏夺去韩世忠观察使一职,上下才知有国法。升任侍御史。当时皇帝在扬州,张浚说:“中原是天下的根本,希望修葺东京、关陕、襄邓以待巡幸。”张浚拂逆了宰相的意思,被授任集英殿修撰
31、、知兴远府。尚未出发,升任礼部侍郎,高宗召见对他说:“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将要有所作为,正如想一飞冲天而无羽翼,你留下来辅助我吧。”授任御营使司参赞军事。张浚估计金人一定会来攻,但是朝廷安定,根本不做准备,极力向宰相建议,黄潜善、汪伯彦都笑他过虑。建炎三年(1129)春天,金人侵犯南方,皇帝到钱塘,留下朱胜非在吴门抗御,让张浚一同节制军马。后来朱胜非被召回,张浚单独留下来。当时溃兵数万,所至之处剽掠不已,张浚招集平定下来。正好苗傅、刘正彦作乱,改元诏书到了平江,张浚命令守臣汤东野秘而不宣。不久,苗傅以檄书寄来,张浚痛哭,召东野及提点刑狱赵哲商量起兵讨贼。当时苗傅等人任命承宣使张浚为秦凤路总管,张浚率领一万多人返回,准备解甲而归。张浚知道皇上对待张浚很看重,而且张浚纯朴实在可以共谋大事,(皇上)急忙邀请张浚,握手畅叙旧情,于是把将要起兵问罪的事告诉他。当时吕颐浩节制建业,刘光世领兵驻屯镇江,张浚派人带着蜡书,约请颐浩、光世率兵来会,而命张浚分兵扼守吴江。上疏请求复辟。苗傅等人打算授任张浚为礼部尚书,命他率领所部到行宫,张浚认为大兵未集,不打算宣称讨贼,于是托称张浚骤回,人情震动,不可不滞留以招抚军队。 最后生病去世,孝宗悲悼,停止上朝,追赠太保,后加赠太师,谥号“忠献”。-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