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收入增加思考与对策.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238718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民收入增加思考与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农民收入增加思考与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民收入增加思考与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民收入增加思考与对策.doc(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农民收入增加思考与对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农民收入呈逐年增长之势,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农业仍属弱质产业,还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农民增收困难仍然是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寻求农民增收的新突破,拓宽农民增收的新渠道,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根椐我县农民收入情况,就增加农民收入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县农民

2、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 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三农”的扶持力度,中央、省、市1号文件相续出台,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减免农业税、对农业生产资料实行限价、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农业产品开辟绿色通道、改善农民工进城务工环境、加大清欠农民工资力度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虽然近几年我县自然灾害频繁,但由于狠抓了农业结构调整、科技兴农和产业化生产经营,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以及大力推进以发展生产、促进增收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和农村经济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21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56元,同比增长19.92%;202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757

3、.95元,同比增长12.27%。从近两年农民收入增幅来看,均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速度。具体构成如下表: 2021年、2021年*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情况对比表 从近两年农民收入状况分析,我县农民收入增长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家庭经营收入仍是农民增收的最大来源 在支农惠农政策和农产品市场价格上升的双轮驱动下,全县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家庭生产经营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21年,我县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人均为1867.8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10.47元,增长12.69%。其中主要在于林改政策的全面落实,林业收入增长较大。据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我县农民在林业方面的收入达到218.32元,比

4、上年同期增长92.32元,增幅为73.26%。渔业收入同期也有所增长,2021年农民渔业收入为77.01元,同比增长11.81%。 (二)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2021年,我县农民工资性收入人均为756.39元,比上年增加114.46元,增幅为17.83%。其中主要在于外出打工收入增长较快。据统计,2021年我县农民外出务工收入为555.95元,比2021年增加116.98元,增长26.65%。政策在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增加中的作用最为明显。一是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取得明显成效,使农民收入人均增加32元左右;二是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加大,提高了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劳动技能。2021

5、年外出务工劳动力中,接受过就业技能培训的劳动力占18.5%,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三是外出务工人数继续增加。2021年全县农村常住户外出务工劳动力人数达到8万人左右,增长6.4%,外出务工人数增加使农民收入人均约增加7元。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民增收贡献突出 按照“一村一品”的目标要求,全县各示范村根据当地实际,因地制宜,确定了本村的主导产业,重点发展特色水产、特种水果、肉牛、毛竹、无公害蔬菜等几大支柱产业。2021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达7万多亩,完成毛竹低改面积0.7万亩,无公害蔬菜种植6.4万多亩,肉牛出栏稳定在1万头,果业面积达2万多亩。同时,通过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农民

6、的致富技能得到提高,就业渠道不断拓宽。2021年,全县农业产业化对农户的覆盖率达68%,依托新农村建设发展主导产业,为农民人均增收210多元。 二、影响我县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 农民收入问题,已由单纯的经济问题转变为社会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就我县而言,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产品价格增收的空间有限。2021年以前,由于主要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造成农民增产不增收,农民收入增长水平也始终处于低速发展。2021年以后,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收入也出现大幅度增长。据农村住户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农民出售谷物综合单价为1.44元/公斤,比2021年增加0.

7、29元/公斤,仅此价格上涨就使农民当年人均增收101.44元。而2021年到2021年,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基本保持均衡,所以今后几年,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继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很小,靠价格刺激农民增收的空间不大。 (二)农产品产量增收的可能性缩小。2021年以来,国家1号文件的出台,以及粮食补贴、综合直补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实行,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增长,粮食产量增长迅速,有效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但由于受耕地面积的限制和单产的限制,粮食等农产品大幅增产的可能性也不大。2021年以后,农民增收靠播面扩大、产量增加推动的空间极其狭小。 (三)农民从二、三产业 经营增收较难。

8、近年来,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第二、三产业投入减少,收入增长幅度下降。 二、三产业发展缓慢,是农村劳动力难以实现就业转移的重要原因。由于全县乡镇二、三产业规模较小,吸纳作用不强,且本地打工收入一直不高,从而无法促进农民增收。同时,受农民本身文化素质偏低、城市就业压力增大、产业结构升级等因素影响,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人数增势趋缓,影响农民经营二、三产业的收入。近两年来,全县农民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不足17%,远远低于沿海城市(如浙江)的62%。 (四)农业结构和农产品结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农民收入由两部分构成,即农业收入和非农产业收入。过去,由于农产品短缺,农业

9、增产就意味着农民增收。如今,由于供求关系、增收结构发生了变化,需求约束增强,农业增产不一定带来农民增收。从产业结构看,我县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直接造成农民收入结构的不合理。2021年,在农民纯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占58.6%。由于第一产业比较效益低,而且农业受自然因素影响大,抑制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从产业和产品的层次上看,愈是初级产业和初级产品,其社会需求弹性和价格弹性往往愈低。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增加,人们的需求总是逐步向多样化、高层次发展,要求有优质的农产品与之相适应。而当前优质高效农业发展不快,适销对路的优质农产品较少,这就造成优质的农产品供不应求,低档劣质的农产品相对过剩、销售不

10、畅、价值不能完全实现,农民增产也难以增收。 (五)牧业生产面临投入大、成本高、效益低下的问题。从近几年来的牧业发展情况看,牧业的比较收益始终低于种植业,投入多,而收益少。2021年,我县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为327.34元,同比减少55.63元,减幅为14.53%。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初级产品多、品种单一、档次低,不能适应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需求热点已经转到经过加工的优质、多样的畜产品上;二是农户家庭经营畜牧业仍以一家一户的散养经营方式为主,没有形成一定规模,规模扩大后又存在着投入大、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的问题;三是与畜牧业生产关系密切的粮食、饲料等相关商品价格大幅度上涨,从而增加牧业成本。如202

11、1年前3季度,生猪等主要畜牧业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到4月份,生猪出售价格最低跌至2.7元/公斤,仔猪价格2元/公斤,为近几年最低点。 (六)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突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的竞争力强弱与组织化程度的高低成正比。我县农民的生产经营方式基本还是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不高,现有的“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方式并未达到三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经济共同体只是量的形成,没有质的形成。一是农民“失位”。分散的千家万户由于资金缺乏,信息闭塞,经营规模小,加上传统的经营方式和理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法承担市场竞争主体的重任;二是龙头企业“不到位”。个别龙头企业不仅

12、未能与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反而一遇到市场波动,就将风险、损失转嫁到农民身上;三是中介组织“缺位”。目前农村缺乏中介组织和农产品流通“经纪人”队伍,造成市场与农户联系脱节,致使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服务水平较低,面对充满风险的市场,农民主要凭经验、凭感觉经营,农产品品种、品质不能充分适合市场需求,导致销售困难,严重影响农民增收。 (七)农民总体应用科技水平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加大了农民增收难度。由于农民在生产安排和结构调整上没有一个能够掌握市场行情、发展前景的组织来引导,常以当前市场价格信息为导向,误导农民”追涨”,导致新的结构雷同,产品积压,价格下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以向纵深推进,加

13、上社会化服务体系滞后,生产前,农民需要的生产要素供求,特别是良种良法和市场变化趋势的服务不及时,不准确,形成调整的盲目性;生产中,对生产经营指导不力,农民的技术需求得不到满足;尤其是产后服务跟不上,农户市场化经营缺少必要的“桥梁”,农户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流通、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问题得不到满足,加剧了农民增收的难度。 (八)农业投入不足,制约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是政府投入乏力。近年来,财政支农资金增长迅速,农村道路、供电、供水、通迅等基础设施大为改善。但与现代农业的需要相比,还远远不足。由于我县属财力弱区,对农业的投入能力有限,难以满足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维修、农业科技和良种、病虫害防治、

14、质量安全保障、农村综合组织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投入需求,影响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后劲。二是金融投入有限。由于受农业自身的弱质性、金融部门的效益性、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农民的诚信度等方面的影响,使农业信贷投入局限在很小的范围,难以满足农业生产大面积发展需求;三是农民自身投入能力差。由于农民收入特别是现金收入不高,加上子女就学、就医、人情关系、农资价格上涨等多种因素,导致农民负担加重,客观上影响了农民对农业的投资能力,加之大部分农民受传统的经济意识和经营能力影响,对那些投入高、利益丰的产品涉足甚少或力不从心,同时目前农产品在城乡交易之间存在较大的“剪刀差”,影响着农民对农业生产的信心,也降低了农民对农

15、业生产投入的积极性。 (九)城镇化发展较缓慢,影响农民增收。加快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是实施城市带动战略的重要手段。城镇带动农村,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为农产品提供更大的消费市场和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找到一条既符合农民“离地不离乡”的传统观念,又寻找到一条促进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方式。但是由于我县城镇化水平较低,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吸引农民进城的体制性障碍存在,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仍然被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上,其结果是农民的非农收入仍不能提高,严重制约了农民收入的进一步增加。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个方面清晰勾画出了社会主义新农

16、村的美好前景和实现途径。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当前,尽管影响全县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较多,但增收的潜力仍很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必须要有新思路、新措施、新政策,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开辟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新途径、新领域。*作为传统农业生产县,要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全面落实“重点在田,希望在山,潜力在水,后劲在畜、出路在工”的要求,挖掘潜力,寻求突破,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一)推进结构调整,在规模基地、特色基地和示范基地建设上找出路。结构调整是农业升级、换代、增效的主要途径,我们应立足于建设水产大

17、县、果业大县、肉牛大县,大力发展县域农村经济,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市场导向、区域布局、塑造特色、形成规模”的原则,着力抓好大水面开发、特种畜禽、高效经济作物,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做好产业发展规划,把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落实到具体的载体上。一是注重规模基地板块发展。在窑头、枧头、潞田、高陂、百加、芙蓉、罗塘等乡镇,应抓好调粮扩经、立体种植,构建以蔬菜、特种经济作物为主的经济作物板块;在韶口、沙坪、五丰、弹前、涧田、武术、宝山等六个库区乡镇,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水面资源优势,搞好立体种养,构建以*玻璃红鲤、长吻、鱼为主的水产品板块;在枧头、窑头、百加等乡镇,积极引导农户大力发展草食动物,在规

18、模上、经营上、流通上发展壮大,构建以生猪、肉牛养殖为主的畜禽养殖板块;在弹前、沙坪等乡镇,充分利用其土壤富含硒元素的有利条件,加大扶持力度,扩大种植规模,构建以富硒绿色大米为主的优质稻板块。二是注重沿路特色基地发展。在105国道、高速公路、云七公路、杨万公路两旁突出抓好一批“百千万”特色基地,重点抓好千亩蔬菜、千亩立体种植、万亩果园、万头良种猪、万头肉牛养殖、万只家禽养殖、万亩稻田养殖基地。三是注重示范基地梯次发展。狠抓高科技含量、高效益、高产量的“三高”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抓好高产优质稻示范区,种草养鹅、种草养禽示范区,优质高效经济作物示范区,立体种养生态农业示范区,脐橙、甜柚示范区,低成本

19、养猪示范区,种草养牛示范区。要求每个乡镇每年抓好12个以上的示范区,以点带面,力争用35年的时间在全县铺开,为农民增收打下扎实基础。 (二)推进科技兴农,在技术成果转化和网络建设上找出路。科技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科技对农业的贡献份额只占42%,与现代化农业的要求有较大差距,需要不断寻求突破。一是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加快品种更新、技术创新步伐。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协作,建立产学研联合体,开展两系杂交水稻、高产优质稻、三元杂交猪,无公害蔬菜、特种养殖、绿色保健食品等新品种、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提高农业中名、特、优、新产品比重,形成新的产业化优势和技术优势;二是农技网络建设与农民素质教育相结合

20、,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深入推进农民知识化工程,着力培育新型农民群体。健全以县农业部门为龙头,以乡镇农技推广站为桥梁,以科技示范户为基础的三级农技网络服务,全面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力争用2年时间使全县所有村干部和科技示范户都能掌握12门农业实用新技术,每户农户都有1个“明白人”,引导广大农民加快由体力型向技能型、专业型、知识型转变,增强广大农民走向市场的信心和决心,成为自我创业、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实践者,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者。三是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种子产业化发展步伐。按照大田品种纯良化、生产专业化、质量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繁育推广供销一

21、体化的要求,以县种子公司为龙头,建立县繁原种,县、乡联繁,大田用种的良种繁育体系,力争良种覆盖率达100%,统一供种率达95%以上。加快建立三元杂交猪繁育体系,使三元杂交猪的比例在2年内达90%以上,为农民增收拓宽渠道。 (三)推进产业化经营,在流通体系、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建设上找出路。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对接问题的有效途径,要因地制宜,加快推进。一是突出农民经纪人队伍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每个乡镇要新建2个以上流通组织,每个村要建立1支干部或能人牵头的运销队伍;县建立农民经纪人总会,乡镇设立分会。加强对农民经纪人的市场经济理论、法律法规、经营业务、国际贸易、期

22、货交易、职业道德等方面培训,定期不定期开展信息交流活动,优化营销策略,形成聚集优势,联合开拓大中城市市场。二是突出专业市场建设。集中力量建设*县水产品批发市场,使之成为赣中南地区水产品集散地之一。同时,依托规模基地,进一步建设发展具有知名度的*玻璃红鲤、宝山金丝小枣、弹前西瓜、库区水产品、城郊蔬菜等专业化市场,提高农产品集散能力,从而达到建一个市场,牵一片基地,富一方群众的效果。三是突出加工型龙头企业建设。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通过招商引资、激活民资等措施,重点抓好无公害蔬菜、*玻璃红鲤、宝山金丝小枣、花生、水产品等加工企业的建设和改造,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包装,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能力

23、。四是加大名牌创建力度。将农产品名牌创建列为县级农业重点工程,实行一个产品、一个方案、一个专门班子,集中力量对农产品进行设计、规划、宣传推介,增强品牌意识,不断增加产品竟争能力和扩张力。重点推介*玻璃红鲤、“赣泉”水产水果、富硒大米等特色农产品,使之能在大中城市的重点超市现身。五是要优化流通环境。对各类农业流通组织办证,用地信贷、税费等方面充分地给予优惠,坚决制止乱设卡、乱收费、乱罚款,切实保护其合法权益,确保“绿色通道”畅通无阻。 (四)转移剩余劳动力,在优化劳动力就业结构上找出路。我县是农业大县,农业比重大,农业人口多,占全县人口总数的80%。从长远来讲,农村劳动力不转移到非农产业,死守“

24、一亩三分地”,只能解决温饱,不能迈入小康。必须跳出农业想办法,在农业外部找出路。从我县实际来看,转移农村人口主要有三条渠道:一是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要因势利导,大力引导和扶持私营企业从事农业产业化开发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重点培育一批适合家庭分散式生产经营的“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个体私营经济户群,逐步形成相对集中、配套成龙的社会化、专业化生产经营群体。要在税收、资源、政策、人才等方面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必要条件,真正做到“政策上放宽,经营上放开,管理上放活”。对合法经营的农村流动经营者,除国家另有规定外,放宽工商登记和税费缴纳政策。同时,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引导农民自主创

25、业,将资源变资本,形成一批经商、种养、服务等方面的个体私营企业,让更多的农民从中增收。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着力发展县城“一江两岸”的建设,从财政、金融、税收和公共品投入方面为县城新区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发展小城镇是增加农民非农收入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放宽土地、户籍、税收和服务等方面的政策,吸纳民间资金向小城镇集聚,引导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坚持建设小城镇与发展服务业相结合,通过发展服务性产业,扩大劳动力充分就业,积极引农民入镇,使部分群众从常年外出务工,转为城镇稳定性就业移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达到兴办一个企业,带动一批项目,活跃一个城镇,致富一方农民。坚持小城镇建设建设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

26、合,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使小城镇成为一头通市场、一头连农户的桥梁。坚持城镇建设与市场建设相结合,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搭建舞台,提供载体,增加就业机会,确保农民引得出,留得住。三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抓好县工业园区征地扩面、配套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入推动全民创业,扩大园区规模,壮大园区企业队伍,为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提供广阔平台。四是组织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致富。要加强对农民务工技术的培训,提高打工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增加打工就业机会,既洗脚进城,又洗脑进城。要提高打工人员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劳务市场,职业中介组织,为外出打工人员提供劳务信息、职业中介、劳动力组织和输

27、出等服务。劳动、司法等部门要为在外打工人员排忧解难,维护其合法权益。同时,要认真做好移民扶贫工作。受*水电站建设的影响,我县库区、深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对这部分群众,要积极筹措资金,尽快把库区和偏远山区的贫困群众迁移出来,认真落实国家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使他们有地可种,有空间发展生产,有条件增收。 (五)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在强化农民增收保障上找出路。一是要积极主动向上抢抓项目。抓住新农村建设契机,积极争取国家对“三农”的扶持项目,如土地整治、新能源建设、乡村道路整治等。在具体项目争取上,要明确目标、统筹规划、集中成片、打捆使用、突出示范、形成效应。二是要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8、切实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一方面要建立以农民自主投入为主体,财政投入为导向,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创新产权方式,大兴“户办”工程;另一方面要加强基层队伍组织建设,积极推进村民“一事一议”工作,特别要广泛教育农民,两眼不能只“盯上”,要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愚公”精神,靠自己的力量,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业,增加自己的收入。三是要加大公共财政向农业与农村倾斜力度。虽然我县财力弱,国家转移支付资金有限,要全面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心有余力不足,但是我县经济实力也在不断增强。因此,县财政在“十一五”期间,应逐年较大幅度地提高农业和农村资金的预算比重,要重点将资金投向发展与改善

29、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与农民收入密切相关的项目。要增加对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的投放,重点是乡村公路、水利工程、公共卫生、人畜饮水、信息工程等;要向农民提供免费或补贴农技服务,帮助农民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建立对农民种粮收益综合补贴的长效机制;要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从2021年起农村学生义务教育期间免交学杂费,并逐步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排危改造长效机制。 (六)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在完善农村投融资体制上找出路。继续扩大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成果,引导所有金融机构拓宽业务范围,创新金融品种,增加信贷资金,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化发展。要延伸信贷支农的范围,扩大服务领域,支持农副产品加工运

30、销和养殖业的发展。鼓励私有资本、外资参股设立多种所有制社区金融机构,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加快发展多形式、多渠道农业保险,建立农业担保基金,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同时,还应积极发展消费信贷,包括农村住房和消费品的贷款,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对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作用。进一步放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采取贴息、补助税收等措施,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资开发农业和建设农村基础设施,通过规划引导,统筹安排,明确职责,加快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明确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投资建设和管好农村小型基础设施的积极性。 (七)推进政策落实,在农民减负增收上找出路。一是加速土地、林地流转

31、。引导农民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股份合作、委托经营、租赁、收购等形式,合理进行土地、林地的转让、转包,丰富家庭承包制的内涵,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二是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及时安排收购资金,做到不停收、不限收、不拒收、不打“白条”,不压级压价、不代扣和代缴任何款项。三是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要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严格落实“三补贴”、“两减免”的政策,巩固和扩大税改成果。四是规范涉农收费。坚持落实“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体制和“两免一补”政策以及“一费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健全对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严禁在农民办理婚姻登记、子女入学等过程中搭车收费。五要建立和完善农

32、村社会保障体系。要在全县农村建立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探索建立社会援助制度,形成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体,临时救助为补充,优惠政策相配套,基层组织为依托的长效救助体系。要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保险,有效解决农民因患大病住院医疗负担过重的困难。实施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快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训,提高医疗水平。六是健全公示制度。凡经省以上政府或部门批准,涉及农民负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均要实行公示。重点抓好农村中小学收费、婚姻登记收费、社会抚养费、农民建房收费等涉农收费的公示工作。七是坚持“一事一议”。对筹资筹劳要“一事一议”,明确议事范围,履行议事程序,加强资金管理,强化审计监督。八是加强督促检查。要经常开展涉农收费的专项检查、专项治理,对违犯规定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一经查出,要严格按照农民负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予以处罚,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第 16 页 共 1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