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针灸治疗学总结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针灸治疗学总结 2.doc(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针灸治疗学总结 针灸治疗 标幽赋: 脾冷胃痛,泻公孙而立愈。 刺肝俞与命门,使瞽士视秋毫之末。悬钟、环跳,华佗刺跛足而立行。头风头痛,刺申脉与金门。 气之至也,若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似闲处幽堂之深邃。 1、解结。以针灸之法疏通经络,黄帝内经称之为解结。 2、“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3、调和阴阳是针灸治病的最终目的。 4、属阴盛阳虚的癫证、嗜睡宜补申脉,泻照海(补阳泻阴);属阳盛阴虚的狂证、失眠宜补照海,泻申脉。 5、补合谷、泻复溜可以发汗,反之,泻合谷、补复溜则可止汗。补照海、泻申脉可治疗失眠,反之,泻照海、补申脉却可治疗嗜睡。 6、背腧穴的治疗特点主要是扶
2、正补虚,调节脏腑机能,偏于治疗相应脏腑的慢性虚弱性病症。 7、郄穴主要用于治疗本经脉本脏腑的急性,发作性疼痛性病症,其中阴经郄穴还可用于治疗各种出血症。 8、痹症行痹加膈腧、血海活血调血,遵“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义;痛痹加肾俞、关元温补阳气、祛寒外出;着痹加阴陵泉、足三里健脾除湿。 9、腰痛分型:寒湿腰痛,瘀血腰痛,肾虚腰痛 10、腰痛治则。寒湿腰痛温经散寒,瘀血腰痛活血化瘀,均针灸并用,泻法;肾虚腰痛益肾壮腰,针灸并用,补法。 11、腰痛处方。以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为主。 12、腰痛处方方义。委中是腰背足太阳经两分支在腘窝的汇合点,腰背委中求,可疏调腰背部经脉之气血;腰为肾之府,肾俞
3、可壮腰益肾;大肠俞、脊中、腰阳关、阿是穴可疏通局部经脉、络脉及经筋之气血,通经止痛。 13、中风中经络治则。调神通络、行气活血,以针刺为主,平补平泻。 14、中风中经络加减。肝阳暴亢加太冲、太溪镇肝潜阳;痰热腑实加曲池、内庭、丰隆清热豁痰;气虚血瘀加气海、血海益气活血;阴虚风动加太溪、凤池滋阴潜阳。 15、中风中脏腑治则。醒脑开窍,闭证兼开窍启闭,只针不灸,泻法;脱证兼回阳固脱,重用灸法,补法。 16、中风中脏腑处方。以督脉腧穴为主。水沟,素髎,百会,内关 17、中风中脏腑方义:脑为元神之府,督脉入络脑,素髎水沟为督脉穴,可醒脑开窍,调神导气;百会位于头顶,属督脉,内络于脑,醒神开窍作用明显;
4、心主血脉,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可调理心气,促进气血运行。18中风中脏腑加减:闭证加刺十宣、合谷、太冲开窍启闭;脱证加灸关元、气海、神阙回阳固脱;呼吸衰竭加气舍益宗气而调呼吸。 19、口颊部主要为手太阳和手、足阳明经筋所主。 20、面瘫面部应避免风寒,必要时应戴口罩、眼罩;因眼睑闭合不全,灰尘容易侵入,每日点眼药水23次,以预防感染;周围性面瘫的预后与面神经的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一般而言,由无菌性炎症导致的面瘫预后较好,而由病毒导致的面瘫(如亨特式面瘫)预后较差。 21、厥阴头痛选穴:百会,通天,太冲,行间,太溪,涌泉 22、眩晕痰浊上蒙治则。健脾除湿,化痰通络,针灸并用,平补平泻。 23、眩晕加减
5、:风阳上扰加行间、太冲、太溪滋水涵木、平肝潜阳;痰浊上蒙加内关、中脘、丰隆健脾和中、除湿化痰 24、原发性高血压皮肤针。叩刺颈后、腰骶部和气管两侧,力度依病情虚实和病人体质强弱而定,每日一次。 25、心悸加减。心虚胆怯加百会、胆俞补心壮胆;心脾两虚加脾俞、足三里补益心脾;心血瘀阻加曲泽、膈腧活血化瘀。 26、嗜睡中医称“多寐”“嗜睡”。 27、嗜睡方义。百会、四神聪位于头颅之巅,为醒脑之要穴,也为前人治疗昏困多寐的经验穴;印堂位于两目之间,重在调神;丰隆、足三里意在调理中焦、和胃安神。 28、嗜睡加减。湿浊困脾加脾俞、三阴交健脾利湿。 29、癫病治则。涤痰开窍、养心安神,心脾两虚者针灸并用,补
6、法;痰气郁结、气虚痰凝、30、阴虚火旺者以针刺为主,泻法或平补平泻。 31、长强鸠尾是治疗痫病的重要组穴。 32、痫病加减。病在夜间发作加照海,白昼发作加申脉通调阴阳。 33、咳嗽主穴:肺俞,中府,列缺,太渊 34、大椎为截疟要穴。 35、胃痛处方: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 36、呕吐方义。呕吐病变在胃,总由胃气上逆所致。故首取胃的募穴中脘配胃之背腧穴为俞募配穴法以和胃止呕;内关功擅理气降逆,为止呕要穴;足三里为胃腑下合穴,合治内腑,以通调腑气,降逆止呕。 37、呃逆指针。翳风、攒竹、鱼腰、天突。任取一穴,用拇指或中指重力按压,以患者能耐受为度,连续按压13分钟,同时令患者深吸气后屏住呼吸,常
7、能立即止呃。 38、腹痛加减。肝郁气滞加太冲疏肝理气;寒邪内阻加神阙、气海温中散寒。 39、便秘之经验要穴。支沟。照海 40、胁痛加减。湿热蕴结加中脘、三阴交清热利湿;肝阴不足加肝俞、肾俞补益肝肾。 41、治疗黄疸的经验要穴:至阴 42、水肿加减。阳水加肺俞、列缺、合谷疏风宣肺、通调水道;阴水以脾虚为主者加脾俞、足三里、三阴交健脾渗湿利水。 43、淋证加减。石淋加秩边透水道、委阳通淋排石;膏淋加气海、足三里分清泌浊。 44、遗精加减。肾虚不固加志室、太溪补肾固精;心脾两虚加心俞、脾俞养心健脾;阴虚火旺加太溪、神门滋阴降火;湿热下注加中极、阴陵泉清利湿热。 45、治疗糖尿病的经验要穴。胃脘下俞。
8、 46、治疗疳积的经验要穴:四缝 47、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加减:气血不足加足三里、脾俞培补后天之本 48、月经不调耳针。取肝、脾、肾、子宫、皮质下、内分泌。毫针中度刺激,留针1530分钟;也可用药丸贴压法。 49、痛经加减。寒湿凝滞加灸水道温经止痛;气血瘀滞加合谷、太冲、次髎调气活血;气血不足加血海、脾俞、足三里益气养血止痛。 50、闭经加减。肝肾亏虚加肝俞、太溪补益肝肾、调理冲任;气血不足加气海、血海、脾俞、足三里健脾养胃以化生气血。 51、带下病加减。湿热下注加中极、次髎清利下焦湿热;脾虚湿困加脾俞、足三里健脾化湿;肾阴亏虚、肾阳不足加肾俞、太溪、命门补肾培元、调节阴阳。 52、妊娠呕吐脾胃
9、虚弱加灸脾俞、胃俞以助中阳、健脾止呕。 53、矫正胎位之经验效穴。至阴。 54、针灸疗法矫正胎位的最佳时机是妊娠2832周期间。 55、针灸对产力异常引起的滞产具有明显的催产作用。 56、产后乳少的经验穴:少泽 57、治疗疔疮的经验效穴:身柱、灵台 58、流行性腮腺炎中医名称:痄腮,蛤蟆瘟 59、流行性腮腺炎加减:热毒袭表加中渚、关冲清热解表、疏风散毒60、治疗乳房肿痛的经验效穴:肩井6 1、治疗阑尾肠痈的经验效穴:阑尾 62、阑尾炎加减。气滞血瘀加合谷、中脘行气活血、通腑止痛;瘀滞化热加大肠俞、合谷清热化瘀、行气导滞。6 3、胆石病目黄身黄尿黄加至阳、三阴交、阴陵泉除湿利黄。6 4、治疗痔疮
10、的经验效穴:二白 65、脱肛湿热下注加三阴交、阴陵泉清热除湿、疏调肛门气机而固脱。6 6、肩周炎属于中医的肩痹范畴,漏肩风,肩凝症,冻结肩,五十肩6 7、肩周炎操作条口透承山可用强刺激 68、腱鞘囊肿的操作。用毫针在囊肿四周呈45角分别向囊底刺入,穿透囊壁,留针10分钟;或用三棱针在囊肿高点处进针,直刺穿透囊壁,出针时摇大针孔,用手指由轻而重挤压囊肿片刻,将囊液尽可能全部挤出,最后在局部置一消毒的硬币,用消毒纱巾加压覆盖。6 9、荨麻疹风热袭表加大椎、风门疏风清热、调和营卫。70、痤疮湿热蕴结加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清热化湿。 71、痤疮此络拔罐。取大椎、肺俞、膈俞、太阳、尺泽、委中。每次选两
11、穴,用三棱针快速点刺穴位处瘀血的络脉,使自然出血,待血色转淡后,再以闪火法拔罐。23日1次。 72、斑秃肝肾不足加命门、太溪补益肝肾;血热生风加风池、曲池祛风泄热;瘀血阻络加膈俞、太冲活血祛瘀。7 3、麦粒肿热毒炽盛加大椎、曲池、行间泻热解毒;脾虚湿热加三阴交、阴陵泉健脾利湿。7 4、暴盲肝阳化风加行间、太溪育阴潜阳。 75、耳鸣耳聋方义。耳为手、足少阳经所辖,耳门、听会属手、足少阳经,听宫为手太阳经与手、足少阳经之交会穴,气通耳内,具疏散风热、聪耳启闭之功,为治耳疾要穴;配手少阳经局部的翳风穴,与循经远取的中渚、侠溪相配。通上达下,疏导少阳经气,宣通耳窍。7 6、牙痛分型:风火外袭,胃火炽盛
12、,虚火上炎 77、牙痛加减。风火外袭加翳风、风池疏风清热;胃火炽盛加厉兑、曲池泻火止痛;虚火上炎加太溪、照海滋养肾阴、降火止痛;上牙痛可加太阳、颧髎;下牙痛加大迎、承浆。7 8、咽喉肿痛阴虚火旺加太溪、涌泉、三阴交滋阴降火。7 9、高热风热加尺泽、鱼际、少商清热宣肺利咽。 80、抽搐处方:以督脉腧穴为主:水沟、大椎,筋缩,合谷,太冲,阳陵泉8 1、抽搐神昏加百会,涌泉开窍醒神。 82、昏厥虚证加关元、膈俞、足三里益阴固脱;昏厥热厥配大椎、中冲泄热启闭。8 3、虚脱阴脱加太溪,涌泉养阴固脱;汗出多者加合谷、复溜敛汗固脱。 名解: 1、前后配穴法。又称“腹背阴阳配穴法”,是以身体前后部位所在腧穴相
13、互配伍的方法。黄帝内经中称“偶刺”。 2、上下配穴法。在针灸临床上应用最广。上指上肢或腰部以上,下指下肢或腰部以下。将灵枢终始所说的“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足者取之腘”结合在一起综合应用,就成为上下配穴。 3、左右配穴法。由于十二经脉的循行是左右对称的,有的还具有左右交叉的特点,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了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的配穴方法。 4、子母经配穴法。是参照脏腑及十二经脉的五行属性,根据“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原则制定的配穴方法。 5、本经配穴法。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而未涉及其他脏腑、经脉时,即遵循“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治疗原则,选取本经的腧穴配伍
14、成方。 6、厡络配穴法。针灸临床上,病变经脉的原穴与相应表里经脉的络穴相配,称为“厡络配穴法”或“主客配穴法”,为表里经配穴法的代表。 7、远部取穴。在距离病变部位较远的地方选穴。 8、本经取穴法。病在某经,根据其虚实性质在本经选取母子穴。 9、异经取穴法。按十二经脉之间的五行生克关系,根据“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的治疗原则,分别在病变经脉的母经或子经选穴施术。 10、补母泻子法。根据疾病的虚实性质结合脏腑、经脉和五输穴的五行属性,虚则补其母穴,实则泻其子穴。 11、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并非病本身无虚实可言,而是脏腑、经络的虚实表现不甚明显或虚实兼而有之,主要由于病变脏腑、经络本身一时性的气血
15、逆乱,而不涉及其他脏腑,属本经自病,治疗应按本经循经取穴以原穴和五腧穴最为适宜。 12、特定穴。机体病变,可能会在特定腧穴上出现各种不同的病理反应,而刺灸这腧穴可收到一般腧穴达不到的效果,分为五输穴、俞穴、墓募穴、下合穴、原穴、络穴、郗穴、交会穴、八脉交会穴、八会穴等十大类。 13、八脉交会穴。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发生互通关系的8个腧穴,它们是列缺、后溪、申脉、照海、公孙、足临泣、内关、外关。 14、热则疾之。热指邪热亢盛,疾与急通,热性病证的治疗原则应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宜轻而快,少留针或不留针,针用泻法,以清泻邪热。 15、虚则补之。指虚证的治疗原则应用补法,适用于各种慢性虚弱性病证。
16、 16、宛陈则除之。宛同瘀,有瘀结,瘀滞之意,陈即陈旧,时间长久,瘀血痹阳或邪入营血郁结不解,久病入络形成血虚证,应用刺血之法活血化瘀,疏通经络。 17、郁证。以抑郁善忧,情绪不宁,胸胁及脘腹胀闷疼痛,或易怒善哭为主症的疾病。 18、斑秃(风)。又称圆脱,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头部局限性脱发,一般认为属自身免疫性疾病,与高级神经活动障碍有关,也可能与内分泌障碍,局部病灶感染、中毒、遗传因素有关。 19、肩周炎。指肩部酸重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强直的综合症,又称漏肩风、肩凝症、冻结肩、五十肩。 20、糖尿病。(又称消渴)内分泌系统的一种常见的新陈代谢障碍性疾病,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尿糖及血糖增高为
17、特征。 21、聤耳。又称脓耳,化脓性中耳炎,由化脓性致病菌侵入引起的中耳粘膜及骨粘膜的炎症性病变,以耳内流脓为主症。 22、戒断综合征。指长期吸烟、饮酒,使用镇静剂安眠药或吸毒之人,在成瘾,产生依赖性后,突然中断而产生的烦躁不安、呵欠连天、流泪流涎、全身乏力、昏昏欲眠、感觉迟钝等一系列戒断现象。 23、黄疸。指因胆汁外溢而致目黄、身黄、小便黄,其中尤以目黄为确定黄疸的依据。 24、崩漏。女性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不断者,突然出血,来势急骤,血量多者为崩,淋漓下血,来势缓慢血量少者为漏。 25、疳证。由于喂养不当,使脾胃受损,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慢性疾病。 26、流火。又称丹毒,指皮肤
18、突发灼热疼痛,色如涂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生于下肢者。 27、鼻渊。又称鼻窦炎,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的粘膜发炎统称鼻渊。 28、泄泻。大便次数增多,便质清稀甚至如水样为主要特征的病证。 29、着痹。感受湿邪,闭阻关节、肌肉、经络,可见肢体关节酸痛,重着不移,或有肿胀,肌肤麻木不仁,等症状。 30、治神。一是在针灸施治前后注重调治病人的精神状态,二是在针灸操作过程中医者专一其神,意守神气,病人神情安宁,意守感传。 31、解结。就是疏通经脉使脉道通利,气血流畅。 32、合治内腑。下合穴主要用来治疗六腑病变,下合穴是手足六阳经之经气内通六腑之所,可通降腑气,治疗急症。 33、急惊风。俗称抽风,是以
19、四指抽搐,颈项强直,两目上视,牙关紧闭,甚或神昏为主要表现的儿科常见危急病证。 34、百日咳。以小儿阵发性痉挛咳嗽,咳后出现特殊的吸气性吼声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症。 简答: 1、落枕针灸治则、基本处方: 治则:舒筋活络、行气止痛,针灸并用,泻法。基本处方:大椎,阿是穴,后溪,悬钟,落枕穴。 2、中风中经络分型、治则、处方: 分型:肝阳暴亢,风痰阻络,痰热腑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治则:调神通络,行气活血,以针刺为主,平补平泻 处方:水沟或百会,内关,极泉,尺泽,委中,三阴交,足三里 3、中风中脏腑分型治则处方:分型:闭证,脱证 治则:醒脑开窍,闭证兼开窍启闭,只针不灸,泻法;脱证兼回阳固脱,重用灸
20、法,补法。处方:以督脉腧穴为主,水沟,素髎,百会,内关 4、针刺治腱鞘囊肿: (治则:行气活血,化瘀散结;处方:囊肿局部阿是穴;方义:阿是穴疏通局部经络气血,具有舒筋活血,通络散结) 炎操作条口透承山可用强刺激 腱鞘囊肿的操作。用毫针在囊肿四周呈45角分别向囊底刺入,穿透囊壁,留针10分钟;或用三棱针在囊肿高点处进针,直刺穿透囊壁,出针时摇大针孔,用手指由轻而重挤压囊肿片刻,将囊液尽可能全部挤出,最后在局部置一消毒的硬币,用消毒纱巾加压覆盖。 5、理解热则疾之: 热指邪热亢盛,疾通急,有快速针刺之意,热性病症的治疗原则是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宜轻而快,少留针或不留针,针用泻法,以清泻热邪。例
21、如风热感冒,常取大椎、曲池、合谷、外关等穴浅刺疾出,即可达清热解表之目的。若伴有咽喉肿痛,可用三棱针在少商穴点刺出血,以加强泻热、消肿、止痛的作用。 6、针灸如何减肥(配穴,处方,治则,主穴): 治则:寒痰闭阻者治宜健运脾胃、化痰除湿,针灸并用,平补平泻;胃肠腑热者清胃泄热,通利肠腑;肝郁气滞者治宜疏肝解郁、理脾和胃,只针不灸,泻法;脾肾阳虚者治宜健脾益肾、温阳化气,针灸并用,补法。处方:以任脉、足太阳、足阳明经腧穴为主。中脘,水分,关元,天枢,大横,曲池,支沟,内庭,丰隆,上巨虚,三阴交,阴陵泉 配穴。痰湿内阻加内关、足三里;胃肠腑热加合谷;肝郁气滞加期门、太冲;脾肾阳虚加气海、脾俞、肾俞、
22、足三里;少气懒言加太白、气海;心悸加神门、心俞;胸闷加膻中、内关;嗜睡加照海、申脉。 操作。心俞、肺俞、肾俞、三焦俞不可直刺、深刺,以免伤及内脏,其他腧穴视患者肥胖程度及取穴的部位不同而比常规针刺深0.51寸,脾胃虚弱、真元不足者可灸天枢、上巨虚、阴陵泉、三阴交、气海、关元、脾俞、足三里、肾俞等穴。 7、举例理解寒则留之: 寒指阴寒过盛,留即留针,寒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深刺而久留针,以达温经散寒的目的。因阴虚寒盛,针刺不易得气,故应留针侯气。加艾施灸,更是助阳散寒的直接措施。阳气得复,寒邪乃散。主要适用于风寒湿痹为患的肌肉、关节疼痛以及寒邪入里之证。(若寒邪在表,留于经络者,艾灸施治最为相宜。若
23、寒邪在里,凝滞脏腑,则针刺应深而久留,或配合施行“烧山火”复式针刺手法,或加用艾灸,以温针法最为适宜。)例如血寒导致胞脉闭阻引起的闭经,痛经,应用灸法,扶阳祛寒、温通血脉。 8、胃痛处方方义: 处方: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 方义。胃为六腑之中心,以通降为顺。中脘是胃之募、腑之会穴,足三里乃胃之下合穴,凡胃脘疼痛,不论其寒热虚实,均可用之通调腑气、和胃止痛;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沟通三焦,功擅理气降逆,又为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阴维为病苦心痛”(难经二十九难),取之可畅达三焦气机、和胃降逆止痛;公孙为足太阴脾经之络穴,调理脾胃而止疼痛,也为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冲脉为病,逆气里急”(
24、素问骨空论),与内关相配,专治心、胸、胃病症。 9、运用皮肤针治单纯性肥胖: 按针灸处方或加减选穴,或取肥胖局部阿是穴,用皮肤针叩刺,实证重力叩刺,以皮肤渗血为度,虚证中等力度叩刺,以皮肤潮红为度。2日一次。 10、刺络拔罐治痤疮: 取大椎、肺俞、膈俞、太阳、尺泽、委中。每次选两穴,用三棱针快速点刺穴位处瘀血的络脉,使自然出血,待血色转淡后,再以闪火法拔罐。23日1次。 11、腰痛辩证分型治则处方方义:分型:寒湿腰痛,瘀血腰痛,肾虚腰痛 治则:寒湿腰痛温经散寒,瘀血腰痛活血化瘀,均针灸并用,泻法;肾虚腰痛益肾壮腰,针灸并用,补法。处方:以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为主。 方义。委中是腰背足太阳经两
25、分支在腘窝的汇合点,腰背委中求,可疏调腰背部经脉之气血;腰为肾之府,肾俞可壮腰益肾;大肠俞、脊中、腰阳关、阿是穴可疏通局部经脉、络脉及经筋之气血,通经止痛。 12、理解宛陈则除之。是“实则泻之”的一种,“宛”同“瘀”,有瘀结、瘀滞之义。陈即陈旧,引申为时间长久,宛陈泛指络脉瘀阻之类的病变。除即清除,指清除瘀血的刺血疗法。瘀血闭阻或邪入营血郁结不解、久痛入络形成的血实证,应用刺血之法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例如闪挫扭伤、毒虫咬伤、丹毒等引起的肌肤红肿热痛、青紫肿胀,可选用局部三棱针点刺出血,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也可加拔火罐、挑出更多恶血,促进病愈。 13、什么是八脉交会穴。应用。 八脉交会穴是十二
26、经脉与奇经八脉发生互通关系的8个腧穴,他们是列缺、后溪、公孙、足临泣、内关、外关、照海、申脉。 应用。主治范围比较广泛,不仅主治本经脉巡行所过的四肢躯干(包括内脏)、头面五官病变,也主治奇经八脉的有关病变,且为治疗所通奇经病症的首选腧穴。八脉交会穴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单独应用。如公孙配内关,列缺配照海,后溪配申脉,外关配足临泣,阴经两对按五行相生关系配伍,治五脏在里之疾,阳经两对按同名同气相应关系配伍,偏治头面肢体在表病变。 14、挑刺治疗痔疮: 在胸7至腰骶旁开11.5寸范围内寻找痔点(红色丘疹),1个或数个不等,用粗针逐一挑破,并挤出血或粘液,每周一次。 15、耳针治疗月经不调: 取肝、
27、脾、肾、子宫、皮质下、内分泌。毫针中度刺激,留针1530分钟;也可用药丸贴压法。 16、郄穴及其临床应用: 在生理上为气血深聚之处,在病理上也是脏腑、经脉病证的反应点,郄穴具有诊断和治疗双重作用,在诊断方面,许多急慢性病证会在郄穴出现不同反应,为诊断提供依据,例如心痛、胸闷患者,往往在患侧手厥阴心包经郄门穴出现压痛,郄穴主要用于治疗本经脉、本脏腑的急性、发作性、疼痛性病症,其中阴经郄穴还可用于治疗各种血证,如胃经郄穴梁丘主治急性胃痛,肺经郄穴孔最用于治疗哮喘急性发作其咳血、痔疮下出血。 17、不寐的加减: 心脾两虚加心俞、肺俞、三阴交(补益心脾,益气养血)心胆气虚加心俞、胆俞、丘墟(补心壮胆,
28、安神定志)阴虚火旺加太溪、太冲、涌泉(滋阴降火,宁心安神)肝郁化火加行间、太冲、风池(平肝降火,解郁安神)痰热内扰加中脘、丰隆、内庭(清热化痰,和胃安神) 18、不寐主穴,不寐原因及随证配穴 心经原穴神门,心包经之络穴内关,宁心安神不寐原因: 19、小儿遗尿治则处方: 治则。肾气不足,肺脾气虚者,温补肾阳、补益肺肾,针灸并用,补法;下焦湿热者清热利湿,调理膀胱,只针不灸,泻法。 处方:以任脉、膀胱的俞募穴为主,中极、关元、膀胱俞,三阴交20、下合穴在临床中应用: 下合穴是手足三阳经之经气内通六腑之所,故临证用下合穴治疗急腹症,以通降腑气,如足三里治疗胃脘痛,上巨虚治疗痢疾、阑尾炎,下巨虚治疗小
29、腹痛、腹泻,阳陵泉治疗黄疸、胆绞痛,委中、委阳治疗膀胱和三焦气化失常引起的尿频、癃闭。 21、牙痛分类:如何区别,针灸如何治疗 分类:风热外盛:发作急骤,牙痛剧烈,牙龈肿痛,喜凉恶热,可兼有发热、口渴、腮颊肿胀,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胃火炽盛。牙痛剧烈,牙龈红肿甚至出血,遇热更甚,伴口臭、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数。 虚火上炎。牙痛隐隐作痛,时作时止,午后或夜晚加重,日久不愈可见齿龈萎缩,甚则牙根松动,伴腰膝酸软、头晕眼花、舌质红嫩、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治疗:治则:风火外袭、胃火炽盛者清热泻火、消肿止痛,只针不灸,泻法;虚火上炎养阴清热,降火止痛,只针不灸,平补平泻。 处方:颊车,下关
30、,合谷,二间,内庭 配穴:风火外袭加翳风、风池;胃火炽盛加厉兑,曲池;虚火上炎加太溪,照海;上牙痛加太阳,颧髎;下牙痛加大迎,承浆 操作。先针刺局部腧穴,再针刺远端腧穴,强刺激,泻法,二间、内庭点刺出血,疼痛剧烈者每日治疗2次。 22、如何理解针灸因时制宜: 四季、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机制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春夏之季气候由温转热,阳气升发,人体气血也趋向浅表,病邪伤人也多在浅表,针刺宜浅,少用灸法,秋冬之季气候由凉变寒,阴气渐盛,人体气血也潜藏于内,病邪也多在深部,故针刺宜深,多用灸法。一日之内,人体气血流注也呈现与时辰变化相应的规律,针灸临床如能注重取穴与时辰的关系,采取择时治疗
31、,则能增强治疗效果,此外,对有些同期性发作的病证准确把握针灸施治的有效时机,也是因时制宜的体现,治能因时制宜,效可事半功倍。 23、陷下则灸之: 陷下有多种含义。一是指中气不足,失于固摄而导致脏腑功能低下或有关组织下垂;而是指血脉空虚,三指脉象沉伏无力,四指阳气暴脱,脉微欲绝之危象。 针灸临床对于因脏腑、经络之气虚弱、中气不足,对气血和内脏失其固摄能力而出现的一系列气虚病症,如久泻、久痢、崩漏等可灸百会、神阙、气海、关元等穴,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24、以头痛为例说明辩证归经方法: 十二经脉中,六阳经及足厥阴肝经循行于头的不同部位,故针灸临床上可将前头痛、偏头痛、后头痛、头项痛辨位归经为阳明头
32、痛,少阳头痛,太阳头痛和厥阴头痛。 阳明头痛即前额痛,包括眉棱骨痛和因眼、鼻、上牙病引起的头痛在内;少阳头痛即偏头痛,包括耳病引起的疼痛在内;太阳头痛即后枕痛,包括落枕、颈椎病引起的疼痛在内;厥阴头痛即巅顶痛,包括高血压引起的疼痛在内;全头痛即整个头部的疼痛,难以分辨出具体的部位。 25、肝阳上亢头痛治则、处方: 治则:舒筋活络,通行气血,以针为主,虚补实泻。处方:百会,通天,太冲,行间,太溪,涌泉 肝阳上亢头痛为肝经病变,肝经上循巅顶,可致巅顶痛,根据辨位归经,其与厥阴头痛相同。 26、举例说明按部配穴: 按部配穴是结合身体的一定部位进行配穴的一种形式,以充分发挥腧穴的局部治疗作用和远端治疗
33、作用,头面、胸腹和腰背部腧穴,各产生局部治疗作用,四肢肘、膝以下的腧穴基本上都有远端治疗作用,体现了经络学说的标本根结理论,具体可分为局部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左右配穴法、三部配穴法。 27、高热治则,处方 治则:清热泻火,热入营血者清营凉血,痰毒熏蒸者泻火解毒,只针不灸,泻法处方:大椎,曲池,合谷,外关 28、面瘫倒错现象及治疗 倒错现象:病程迁延日久,可因瘫痪肌肉出现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甚则出现面肌痉挛,形成倒错现象。治疗:治则:活血通络,疏调肌筋,针灸并用,平补平泻处方: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合谷操作: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恢复期可加灸法。 28、鼻渊治法及处方
34、: 论述: 1、针灸的治疗作用:针灸治疗作用主要包括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三个方面:其中疏调经络是针灸治病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中医理论中“不通则痛”,即经络闭阻不通而引发多种病症,经络闭阻、气血流行不畅甚至气滞血瘀,从而引起肢体的疼痛、麻木、萎缩以及脏腑、组织功能活动失去平衡,通过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达到镇痛作用,排除治病因素治愈疾病的作用,正如灵枢经脉篇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同时疏通经络的作用与针灸选择方法和针感强度有密切关系。扶正祛邪是针灸治病的根本法则和手段,针灸治病不外乎扶正、祛邪两个方面,扶正即扶助正气,补益脏腑气血,增强抗病能力,正气得复就有
35、利于祛邪。祛邪即祛除病邪,减轻症状,消除致病因素,病邪得除又减轻对正气得损伤,扶正祛邪不仅与补泻手法有关,且与部分腧穴的偏补偏泻有关。 调和阴阳为针灸治病的最终目的,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调理阴阳,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时中医的根本原则。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指出针灸调和阴阳的具体方法,既可以阴证治阴,阳证治阳,又可以阴证治阳,阳证治阴,同时针灸调和阴阳作用与针刺补泻手法密切有关。 2、俞穴、募穴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俞穴、募穴均为脏腑、经脉之气输注、聚集的部位。 背俞穴的主治特点主要是扶正补虚、调节脏腑机能,偏于治疗相应脏腑的慢性虚弱性病症,同时五脏俞还可
36、用于治疗所开窍的五官病、五体病,如肝俞治肝,肾俞治肾,心俞、肺俞调理心肺,脾俞、胃俞调理脾胃。应用:肝主筋,开窍于目,故肝俞可用于目疾和筋病;肾主骨,开窍于耳和前后二阴,可治疗骨病、耳疾、前后二阴病;肺俞主皮毛,开窍于鼻,系于咽喉,故肺俞可治疗鼻病、咽喉病、皮肤病,脾俞主治腹胀、腹泻属脏腑病,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主四肢肌肉,故脾俞又可治口唇和四肢病变,湿痹久治不愈,故四肢关节、肌肉肿胀疼痛也可根据“脾主湿”之理,取脾俞进行治疗。 募穴主治特点是驱邪泻实,有通调脏腑,行气止痛之功,偏于治疗相应脏腑的急性实证。 应用。如中脘通调腑气,治脘腹疼痛,期门疏肝理气,止胁肋疼痛,关元、天枢调理肠道,止腹
37、泻腹痛,中极利膀胱,治癃闭、小腹胀痛。 俞募配穴。体现了经络的调节作用,二者一前一后,相互协调,相辅相成,治疗阳证阴证俱见的脏腑病症疗效显著,如哮喘取中府、肺俞,胃病取中脘、胃俞。 3、中风中脏腑分型、治则、处方、配穴:分型:脱证,闭证治则:醒脑开窍,闭证兼开窍启闭,只针不灸,泻法;脱证兼回阳固脱,重用灸法,补法。处方:以督脉为主 主穴:水沟、素髎、百会、内关 配穴:闭证加十宣、合谷、太冲;脱证加灸关元、气海、神阙 方义。脑为元神之府,督脉入络脑,素髎、水沟为督脉穴,可醒脑开窍、调神导气,百会位于头项,属督脉,内络于脑,醒神开窍作用明显,心主血脉,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可调理心气,促进气血运行。 内容总结(1)针灸治疗学总结 针灸治疗 标幽赋: 脾冷胃痛,泻公孙而立愈(2)6、背腧穴的治疗特点主要是扶正补虚,调节脏腑机能,偏于治疗相应脏腑的慢性虚弱性病症(3)7、郄穴主要用于治疗本经脉本脏腑的急性,发作性疼痛性病症,其中阴经郄穴还可用于治疗各种出血症(4)周围性面瘫的预后与面神经的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一般而言,由无菌性炎症导致的面瘫预后较好,而由病毒导致的面瘫(如亨特式面瘫)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