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圣哲(雅斯贝尔斯)2.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16259 上传时间:2021-09-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大圣哲(雅斯贝尔斯)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大圣哲(雅斯贝尔斯)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大圣哲(雅斯贝尔斯)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大圣哲(雅斯贝尔斯)2.doc(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孔子要想穿透传统之层层染墨,对历史上的孔子作一可靠的描绘,似乎是不可能的事。孔子本人曾经记述史实与自家思想,但是现存资料并无可以证实为孔子所著作。汉学家对于重大的事实问题仍有极深的歧异。例如会傅朗克(Franke)相信孔子不曾读过易经为孔子晚年的研究题材。又如佛而克(Forke)主张老子的年代还在孔子之后,而传统却以老子为孔子所尊敬的师长。这些说法的双方都可以找到诸多证据。就目前研究所需看来,尽管一些细节仍然存疑,我们基于各种源于孔子的丰富典籍,还是可以织成一幅历史上的孔子图象。这些典籍使我们辨认一位具有统一人格的孔子;这样的孔子与后代中国人所描绘的图像,在许多方面都是不同的。司马迁在纪元前

2、一世纪所写的孔子世家以及更早的论语,都提供了无法捏造的重要素材。我们也将参考孔子生活与思想的文化背景,以及敌对学派对他的看法。孔子生平(约于纪元前五五一四七九年)孔子生于鲁国,亦卒于鲁国。三岁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家境清苦。幼时喜欢编排俎豆祭仪,模仿各种礼节。十九岁娶妻成家,育有一子二女。他与家人的关系并不特别亲热。他身材高大,体力强健。孔子十九岁时受雇于一贵族之家,管理园地与牲畜。三十二岁时受聘教导贵族子弟古礼。年三十三,赴京都洛阳,学习周王朝之礼俗与传统,彼时周王朝已分崩离析,为诸候争霸的局面,而其京都名存实亡,只剩下做为宗教中心而已。所谓孔子问礼于老子,即在此时。年三十四,鲁君(昭公)为

3、本国强权所迫出奔邻国(齐国),孔子随之前往,由此得聆音乐,学习演奏,沉醉其中,忘了饮食。返鲁之后十五年间,专心治学。孔子年五十一,重返政坛,为鲁大司寇;年五十六,进而摄行相事。鲁君(定公)得孔子之助,权势渐张。他平服本国贵族,政毁各城的防御武力。鲁国国威渐盛。齐国闻之懼,乃选美女能歌能舞者八十人以及文马三十駟送与鲁君。鲁君自此怠于政事,不与孔子谋。孔子为官四载,成就耀煌,至此放弃高位,去国离家,但仍徐徐而行,且行且止,期待鲁君回心转意,重新需要他的襄政。孔子周遊列国约十二年,自五十六岁到六十八岁。他希望自己的政治理想能在某一国家获得实行。他对自己的这主政能力从未失去信心,只是间或发出叹语:【归

4、与归与!】最后在六十八岁时回了鲁国。总共周遊九国而未得行道,孔子不免深感时不我予!孔子晚年居鲁,不曾复出从政。他的内心似曾经过深刻转变。某次,隐者说他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这正是孔子的伟大之处。现在他年老体衰,不再求用;但是转而研究易经,抉隐发微,删诗书、订礼乐,保存传统,兼且教授生徒,有教无类。某日清晨,孔子感觉死亡临近,乃负杖逍遥于门,歌曰:【太山坏乎,染柱摧乎?哲人萎乎!】弟子(子贡)与之言,孔子又说:【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予以矣夫。】八日之后离世。享年七十有三。孔子基本观念:承先启后在帝国趋于崩溃,天下陷入纷乱的时代里,许多哲人智士奔走呼号、拯救危亡。他们所提出的解决之道无不奠

5、基于知识,孔子则明确以古代知识为其依据。他的根本问题是:何谓旧传统?如何使它成为我们自己的传统?如何使它体现于今日?这种对待传统的方式,本身即是富于创意的。今日的反省可以使过去的史迹得到转化。把传统转译为明确的原理,可以引发一套今古合一的新哲学。哲学家不必标新立异。犹太教宣扬上帝的启示,孔子则宣扬古代的心声。哲学家若遵从传统,就不必将学说的种种要求建立在自身渺小的自我上。他有更多机会得到那些依附传统的人信赖与追随。纯粹凭著自己的理性去独立思考是无益的:【吾当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但是学与思必须同时并进,互相需要。【学而不思则罔。】()孔子自谓【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6、)人的存在必须在历史中寻找其实体与根源。他对历史的见解,是并不著重那些发明舟车耕耨等器具的人。真正的历史始终建立社会、国家、礼仪与习俗的先王。理想的先王是尧、舜、禹:他们秉持上天所启示的永恆原型。孔子对他们的推崇俻至:【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这些圣王选择最贤能的人继承王位。到了夏代,传子不传贤,才开了恶例,产生许多争端。君王的道德难免趋于隳败,最后在暴君手上断灭了帝国;这是符合天命的意愿,就是经由革命再委任一真正折君王。商汤继夏而起。但是由于王位世袭相传,两样的情形再度发生。到了纪元前第十二世纪,商朝终于被周朝推翻。周朝重新建立了古老的中国世界。时至孔子,周朝又渐趋式微,分崩离析,诸侯争强

7、。孔子希望再一次復振国家。孔子的历史观是【批判的】;他在检讨史迹时,明是非,辨善恶;他选择那些足资表率或可警惕的事实加以评述,传诸后世。此外,他也知道,要想恢复古代的善政,不能光去追寻外在的认同。【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烖及其身也。】(中庸)他所宣教的,并非模仿古代,而是再作一次【永恆真实的事】。研究古代,只是因为永恆的观念在古代明显可辨。孔子面临了黑暗时代,矢志要使这些永恆观念重新展示光辉。他要由自己向休力行著手。相信永恆的终极真理,将使我们接绩传统、发展新的行动。这不仅不是守旧,而且更是创新。孔子对于【权威】问题提出新的看法,他不再以权威为充满暴力的垄断机构。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有一样

8、伟大哲学家提出:在永恆真理的基源上,新事物与传统并行不悖,进而成为吾人存在之实体。人生之之道在于保守的生命形态,但是开放的自由心灵进一步使他成为健动不已的发展历程。假如真理曾在过去显示,我们可以探讨过去,发现真理;但是进行探讨之前,首先我们必须分辨真伪。分辨之道在于学习;学习不仅意在求得一些讯息,更要亲身体验之。真正的【学习】,要靠书本与讲授。孔子从古代典籍、诗歌、文献、礼仪等选取材料,编成书本,让学生透过这些书本理解真理并习得实用技能。孔子为学校教育奠下基石,他在私人讲授中努力教育学生成为未来的政治家。在孔子看来,教与学的【方式】是根本问题。学习目的是【实际运用】。【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

9、,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假使不学,则其他德行就像为霧所矇,易生混淆怀弊端。【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现在我们再看孔子哲学中,如何在旧有形式下表达新见解。首先,我们要讨论道德的与政治的规范,亦即会聚为【君子】这一理想人格的条件;其次,要看构成根本智慧的观念是什么;最后,他们要研究孔子思想中的一项不确定因素如何产生,亦即【极限】如教育、沟通与知识上的限制如何进入孔子的观念中;孔子对于造成自己失败以及支撑他全部事业并使之疑惑难解的根本因素,是深有体认的;这项因素值得我

10、们研究。孔子道德上及政治上的规范礼与乐是根本的规范。要点是型塑人的本性,而不是压制或改造。规范就在人际关系与政治措施中逐渐形成;它明白展示于【君子】这一理想人格中。甲、礼:国家的秩序要靠礼来维持。治国须以礼。礼可以创造国家的整体精神,并使百姓依之而生。只有靠著羣体的共有品德,一个个体才能成就为人。礼对一切人而言,即是永不休止的教育。在礼的形式下,产生各种领域的正确心态,如:热诚、忠信与尊敬。人由教育习知礼的普遍意义,因而塑成他的第二本性;个人于是在自身的体验中,发现普遍的礼并非外在拘限,而是出于内在自我。礼的形式带给人稳定。信念与自由。孔子所研习的礼是一个整体;他观察、收集、条列与安排这些形式

11、。他的眼光涵盖了中国礼俗的整个世界:像正确的行路、问安与羣居方式,总须配合个别情况;举行祭礼与遵守假日的方式;生、死、婚、丧的仪式;处理政事的规则;有关工作、战争、家庭、巫祝、朝廷的各种礼俗;日月与季节的次序,以及人生各个階段等。在孔子看来,礼并无绝对不易的一面。【兴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光靠形式,就像光靠知识一样,是毫无价值的。重要的是礼的原始创意以及协和相应的人性。【人而不仁,如礼何?】()【克已復礼】才能成就一个人。【义】是基本品德,但是君子行义须以礼为引导。礼与人的原始本性必须保持平衡关系。【质勝文则野,文勝质则史。】()在实行礼仪时,应该著重【自发与简易】,但是自发的表现必

12、须依循【既定规则的程序】。子贡曾想废弃【告朔之餼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孔子并未明确分辨出礼俗、道德与正义,他所掌握的是这些品目的共同根源。他也不曾区分道德要求与无关乎责任的審美感受,亦即不曾区分善与美。美之为美,必须兼含善;善之为善,也必须兼含美。乙、乐:孔子往往并称礼乐,且以乐为教育之一项主要因素。乐能感化人心,形成某一羣体的精神;个人在乐中发觉组合生命的重要韻律。政府亦须对音乐有所鼓励与禁阻。【乐则韶舞;放鄭聲,远佞人,鄭聲淫,佞人殆。】()丙、自然与型塑:凡是自然之事,孔子无不赞同。他认清每一事之秩序、度量、地位,从不妄加否定。他主张自我约制,但并非苦修禁欲。自然

13、需要型塑,暴力只能带来伤害。甚至憎恶与愤怒也有适宜的地位。仁者能以恰当方式爱人与恶人。例如:【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丁、人际往来:人际往来是孔子学说中的实践部分。君子从不疏忽他的邻人。由于人世善恶混杂,孔子主张【毋友不如已者】,但同时应该【嘉善而矜不能】。君子【尊贤而容衆】;他在与人交往时充满智慧,【可欺也,不可罔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因此,羣居一处的人发展出共同的风尚。【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人际关系取决于以下几种基本态度。对不同年龄的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对父母的正确作法:【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

14、,祭之以礼。】()光是奉养父母并不足夠,还须出以敬爱之心,否则何异于对待禽兽();父母若有错误,子女可以进誎,但须敬慎为之,并且服从如故;子女还须为父亲的过错隐诲不言。对朋友;不如自己的朋友不必论交;友谊应该以忠信为基础;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劝诫、彼此勉励于善道;朋友是可以信靠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对权威:良臣事君以其道,无法行其志则辞官不居;他绝不私下奉承君主而又公开反对他的政策,绝不吝于提供忠告:【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孫。】()对属下:君子绝不任意役使属下,让他们没有理由抱怨,也不作求全的责备;他重视每个属下的能力,若无重大理由绝不遣散年老忠诚的仆人。孔子对于妇女的态度

15、是令人惊讶的。他不曾谈论婚姻生活,提及妇女时并无特别敬意;他在听说一对恋人自杀时只表现轻视的态度;他还不是表示,没有比应付妇女更困难的事了。当时的文化氛围显然是以男性为中心的。戊、政府:政府是人们生活的中心,其他一切考虑都源出于此。孔子看出哪些事应该强行制订,哪些事应该顺其自然。优良的政府必须以健康的社会处境为条件,后者又由礼、乐,与正当的人际往来形成。这样的处境必须顺其自然发展,不能强行制订;但是政府仍可促成或阻碍这种发展。法律是统治的工具之一,但是成效颇为有限。而且就其内在用意看来,往往弊多于利。德治重于法治。若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免而无恥。诉讼之起,皆由于某些事物出离常轨。【聴讼吾

16、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优良政府必须关怀三件事:足食、足兵、民信。这三者若是必须去其一,则首先去兵,然后去食(凡人皆有死);至于民信绝不可去。【民无信不立。】()但是在设计玩政策时,政府不能由要求民信开始。人民的信心只能在自发状态下成长,不能强行要求。一切政策,须以【富民】为首务,然后【教民】。善政需要良君。他开发自然资源、制造财富;谨慎选择人民应行之务,使民无怨言。他优越而不傲慢;不论与多少人,与任何身分的人交往,他都一视同仁。他不以任何威吓来赢得人们的尊敬。就像北极星一样,他安居其位,万事依序绕之而行。他渴求善行,人民因而渐趋于善。上好善,则民易使也;【其身正,不令而行。】()良君知道

17、如何选择合宜的官吏。凡是认识善并渴求善的人,不可能任用恶人治国。孔子对于为政提出许多格言,这些格言皆具有普遍的道德性质。例如:【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他说这些话时,心中所想的是一位深获君王信任的政治家。伟大的政治家以恢复与提振道德上及政治上的教育成效为职志。孔子这种理想放在历史现实来看,必须依从两项原则:(一)贤能之士应该居于适当地位。光有权位而缺乏决心毅力,以及光有决心毅力而缺乏权位,都不足以从事文化上的革新。(二)政治处境必须容许有效的革新运动。若人民的心态尚未抵达求新的地步,贤能之士只好隐忍一时,待机而动。他绝不与恶人妥协,绝不与小人打交道。这些原则与柏拉图的信念相近;柏拉

18、图坚信;除非哲学家做了皇帝或者皇帝成为哲学家,否则人类处境无法获得改善。孔子一生找寻一位明君,求为可用,终究还是失败了。己、君子:真、善、美会合于【君子】这一理想人格身上。君子不仅出身与秉赋高贵,而且文质彬彬,智如圣人。君子并非圣人。圣人天生而成;君子则由后天修行而成。【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中庸)诚之者就要【择善而固执之】了。他要探求、质疑、沉思真理,然后坚毅实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中庸)孔子描述君子的性格、思惟与行事。君子与小人对反;君子关心义,小人关心利。君子平静安详,小人尤戚不已。君子和而不同,小

19、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内求于己,小人外责于人;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独立不倚,可以长处困境,也可以长居顺境,不尤不懼。君子患自己能力不足,不患别人不欣赏自己。他无所争,必要时只从事射箭比赛。他敏于事而慎于言,绝不言过其实,总是先行再言。君子不浪费时间精力在空疏与悠远的事上;他把握此时此地,活在真实人生中。他任重道远,但是知道千里之行之行始于足下。【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于天地。】(中庸)孔子基本智慧本文已经把孔子在政治规范方面的格言略作评述。这些格言背后还有几个基本观念,可以让我们看出孔子的思想体系。甲、重大抉择:孔子深知自己面临了一

20、个重大的抉择:隐居以独善其身,或是入世以力求改善。他的決定非常明确:【鸟兽不可与同羣,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他反对【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处于乱世,似乎人只能隐居以自求解脱。孔子曾谈及两位隐者,【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这些隐者反而使孔子更为坚定地直道而行,【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由于对人世的关怀与投入,孔子发展出一些观念,代表了他的【基本智慧】。这些观念述及人的本性、社会秩序的必要、语言的真伪问题、思惟的性质、本源之绝对性及其表相的相对性,最后是统合万有与连系万有的太一。孔子在任何情况下的主要关怀,都是人及人的社会。乙、人的本性:人的本性称做【仁

21、】。仁是人性与道德的统合体。【仁】字从【人】从【二】,表示人的本质即在人际交往中展现。为了说明人性问题,首先要阐明人的实然与应然,其次要认清人的存在之多样性。第一,人必须成就为一个人。因为人不像动物那样,生来即已定性,靠本能求生而不诉诸思想。人对自身负责任。人共同塑造生活,超越本能的拘限,以实现人的应然为目标。任何个别的善都以人性为前提。只有仁者,能好人也能恶人。仁之前个别表相是:虔敬、智慧与学习、正义。孔子不认为品德可以彼此衍生,因为仁是统攝诸德的本源。个别品德透过仁,才能成为真理。仁是无条件的绝对本源:【仁者先难而后获。】()依仁而行,并不是遵守某一确定法则,而是得其大本不仅赋予个别法则以

22、价值,而且避免使个别法则成为绝对之物。仁字无法界说,但其要旨隐含于孔子所谓的中庸。【中庸其至矣乎】,其运作由内而外:【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内在自我显示之后,就需要中庸之道来使它合乎本源:【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这种想法近乎神秘;孔子强调中庸係居于两种极端之间:【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君子中立而不倚】。这是极其困难之事:【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第二,人的本性表现于人生的多样性上。人的本质相似,皆近于仁;但是习惯、个性、年龄、階级、知识却使人人相异。人生

23、階段:【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门;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人格类型:孔子分辨四种类型的人。最高为圣人,生而知之。孔子不曾见过圣人,但是从未怀疑古代有圣人存在。其次是【学而知之】的人,可以修成君子。第三类型是困而知之,但不肯气馁的人。第四类是知难而退,不肯努力的人。中间两类总会逐渐进步,【唯上知与下愚不移】()丙、本源为绝对,表象为相对:真理与现实世界的合而为一的。纯粹观念并不存在。人生解脱之道在于影响现实世界的知识,亦即可以身体力行、潜移默化的观念。内在肯定的真理可以获得外在的证验。【物有本末】:本源之绝对性渗入表相之相对性中。本源若为善,若为知识、

24、实有,则观念即为真实,意识即为正确,然后达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的教育为本。不能齐家者,必不能教人。【一家仁,一国与仁。】(大学)修身之规范与动力皆来自本源,而本源深广不可测度,因此人生行事之应然法则总是有所不足。格物致知的工夫无法一蹴可几,更不能定著于不易的状态或独断的教条上。孔子【毋意、毋必、毋固。】()【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他是周而不比、羣而不熏的,始终保持开放的心胸。他有所不知时,退而自省;个性坚定,但不顽固;与人为善,但不同流;充满自信,但不自傲。绝对理想展示于相对表相中。孔子以所有可述事件为相对;这并不表示它们停止,而是表

25、示他们由更高原理所统辖。丁、秩序之必要:人伦秩序是不可或缺的,因为人的本质只有在人际关系中才能实现。人伦的首要原则是可以终身行之的一句话:【己所不人欲,勿施于人。】()根据这一原则,人的行为就能表现出怒道。【所恶于上,毋以人使下;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大学)除了这名消极的格言,儒家还有积极的说法:【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对于老子之主张【以德报怨】,孔子的答复是:【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人伦的第二原则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差异极大,善政必须以妥善分配权力为条件,权力越大的人,越应该以身作则、知人善任。勉励百姓,无尤无懼。能夠自立自主、明辨是非、从善如流的,永远是少数

26、人。至于一般百姓,则只能【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君子与百姓的关系是:【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人伦秩序的建立,必须透过权威的表率。政治地位与人品能力相应,则人伦秩序自然上轨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人君必须扬善、抑恶,并且教育平庸之民。凡是能力足以从政的人,不会轻易受到与论左右。众人皆恶者,他要仔细考察;众人皆好者,他也要仔细察考。弟子问孔子:【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如何?】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人伦的第三原则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直接干预产生不了效用。当然人君可以使用威势、法令、惩罚,但是结果极其可恶

27、;因为在政刑的圧迫下,人民会设法逃避,得过且过,形同乡愿。只有透过间接方式,才能造成伟大成果。人性的潜性在种子可以被导入不同方向。采取决定性的行动是可能的。人性潜力必须得到发挥的机会,其他一切自然随之而来。戊、必须正名:弟子问孔子,若想挽救混乱的政局,首先该作何事?孔子的答复出人意表:必也正名乎!名实必须相符,君要像君,父要像父,人要像人。但是语言常被误用,无法达到目的,造成名实分裂的现象。【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语言误用将导致天下大乱:【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

28、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己、一以贯之:在谈到各样事物、各种品德,以及一切可学可做之事时,孔子对弟子说:你以为我是多学而识之的吗?不然,我一以贯之()。可见孔子所说的一切都是围绕著一个中心。这个中心是什么?他不曾提出一个不变的答案。他的中心思想是一贯的,但是却以许多表相概念来阐明,像【忠】或【怒】。有时他只提出一个原则:【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有时他说:仁者爱人,知者知人。但是这一切反而使我们弄不清他的【一】是指什么。假使我们从至高权威的背景看来,孔子的【一】就显得颇为清楚了。他曾提出接近老子的【无为】的观念,认为至高权威体现于古代圣王身上:【无为而

29、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除此之外,从孔子对【极限】的体认也可以可以辩明他的【一】。孔子对【极限】的体认以上所论,似乎以孔子哲学为一套完备知识,可以将万事万物导入正途。这种印象并不十分明确。甲、孔子从以为自己拥有完备的知识,也不认为这样的知识是可能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乙、孔子明知人间有【恶】存在。恶有的根源在于人的堕落。他感叹:【德之不修,学之不说,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尤也。】()有时他说连一个善人都看不到。【已矣乎,吾未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他找不到有人好仁者、恶不仁者。【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他想要找一位适合为君之人,但

30、是遍寻不获。他没有看到任何圣人;看到君子就令人兴奋了,但是连君子也不可见;甚至连有恆者也不可见。然后孔子绝不以为世界是恶的。只是感叹世风日下,去古愈还:【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丙、孔子不以人生终局为讨论题材。他对于探讨终极之物感觉迟疑,极少谈论幸福、命运、纯粹品德。弟子问他关于死亡、人性与世界秩序时,他的答案总是让问题本身保持开放;这并不是因为他故作神秘(他无事不可对弟子言),而是因为这种事情本身只能这样回答。人们往往出自错误的动机(像好奇,或者想要曲解当下需要或避开人生之途),而去探问终极问题。孔子并非不想满足这一类的欲望,只是这些事情实在无法客观讨论,甚至无法做为客观的对象。正因此故,孔子

31、对于形上学问题从不提出任何直接的答案。虽然这种态度可能被人视为【不可知论】,但是它所显示的并非对于可知者漠不关心,而是一种深刻的敬意不愿轻易将内在的证验转化为伪知或流于口舌之争。孔子在各种情况下对于无限者与不可知者,都很少显露伟大形上学家的探究冲动;但是我们从他对礼仪的虔诚奉守以及他在关键时刻所精辟表达的人生之道,可以清楚看出他对于人生终向的体认是真切的。孔子接受了传统的宗教思想。他并不怀疑鬼神的存在。祖先崇拜与祭祀礼仪具有根本的重要性。但是他在这方面的表现却是保持适当距离,并且毫不沾染迷信。【子不语怪力乱神。】()【非其鬼而祭之,谄之。】()弟子问【事鬼】,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32、问【知】,他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要谓知矣。】()这些话相当含混。到底人应该对鬼神保持尊敬的距离,还是应该尽可能疏忽鬼神呢?但是他本人对于奉守礼仪无疑是诚敬的:祭祀必有重大意义,但是我不知道。【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了,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孔子屡次谈到【天】。【唯天为大。】()【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富贵在天;天也能毁灭一切。这种天是非人格的,他只有一次以天提及上帝。天所定的命运或天命是非人格的。他常说的口语之一是【是天意也】。孔子很少谈到祈祷。哀求式的祈祷,甚至奇迹式的祈祷,都与他毫不相契,因为他曾暗示自己的一生就是祈祷第九世纪的一位日本儒者说的不错:【只要内心追随真

33、理之道,就毋须祈祷,因为神明会保佑你。】死生有命,皆为天意;自古以来,人皆有死。这些话显示孔子坦然接受死亡的事实。死亡并无理由影响人的情绪,因为那是必然的现象。他对于早夭感觉哀伤;有些东西发芽而不及开花;有些东西开花而不及结果。但是他也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死亡并不值得畏懼:【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探讨死亡,并无意义:【未知生,焉知死?】弟子问他,死者是否知道后人的祭祀?他说,这种知识不是我们关心的。他以实用的心态,亦即由结果来判断这个答案,因此认为没有答案是最好的:我若说是,则孝子恐怕尽献一切于死者;我若说否,则不孝子可能就会疏忽他们对死者应尽的义务了。孔子人格孔子

34、曾经谈论自己,他的弟子也曾经描述过他的人格。他明知自己的使命。孔子在遭遇生命危险时,曾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他虽然了解自己的使命,但仍谦虚为怀。他无疑相信自己在好学方面可以比得上任何人,但是他承认自己尚未达到把知识化为行动的君子。他只是【学不厌,教不倦】。他的弟子偶尔也批评他。他曾往见南子,受到子路的批评,他说:我若做错的话,【天厌之】。他曾不守誓言,理由是他是在被迫的情况下立誓。弟子曾当面形容他的狼狈,他说:【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史记)曾有大夫问其弟子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孔子知道之后说:【女奚不曰:其为

35、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尤,不知老之将至去尔!】()孔子明见自己的失败。他曾在一次极端危险的情况下问他的弟子:我这一生到底做错了什么事?为什么会遭遇这样的灾难?弟子之一说:人们并不信赖他,因为他还未达到其真正的善;人们也不相信他的话,因为他还未达到真正的智。但是孔子回答说:古代的圣人与智者也曾遭遇大灾大难;因此善并不必然引发信心,智也不必然引发顺服。弟子之二说:夫子陈义过高,世人无法忍受,因此最好稍微降低格调。孔子回答说:良农能夠播种,但不能制造丰收;君子能够剪裁学说,但不能强使人们接受。以人们接受与否来決定学说好坏,正是事理不分的做法。弟子之三说:夫子道大,因此世界无法领会。但是只要努力奉行下

36、去,别人不接受又有何干?君子不为人知,正是预料中事。孔子闻此言而微笑。孔子并不总是安然接受自己的失败;他也详加研究,予以解释。他的态度并非事先可以确定,有时也作不同反应。他曾感叹:【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他说:【莫我知也夫?】紧接著又安慰自己:【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他安于自己的命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隐者劝他不必枉费心机:【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老子曾劝他说:【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但是他仍然努力在世界上

37、建立人伦秩序。成不成功并不重要。做一个人,就是要担起你对羣体应负的责任。【志人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他的基本态度是随时将自己准备好:【用之则行,舍之则藏。】()重要的是以下的原则:人可以自作主宰的是他自己的心灵。吉凶不足以做为判断一个人价值的标准。外在的逆境并非总是恶事;它也可能形成【试炼】。人不应陷于失望的深渊;即使处在最艰难的情况下,也要保持希望。我们多次见到人们从绝望的环境中升进到最高的成就。孔子在一生中最有希望的时刻并未产生他所预期的影响。即使在他身后,他的原初理想也不曾得到实现。他的学说经过修饰才得以大行于世。因此,我们更应该在各种修饰之下找出他的学说原貌,以便了解

38、真正的孔子。经过谨慎选取可靠的素材,我们尝试描画孔子的真相。假使我们执著于后人的教条化陈述,恐怕就会错失要点。从孔子的言行事迹所得出的图像一定有其中心意旨,否则这样的人是无法存在的。孔子并未远离尘世,或专务内省。他不曾设计任何经济制度、法令规章或某种政礼;他全力宣扬的根本的东西不能直接探求,只能间接推动亦即从道德上与政治上所孕育的整体精神,以及整体中的个人之内在培育。他不曾明述任何根本的宗教体验,不曾谈及启示;他不曾经历内在的重生;他不是神秘主义者。然而他也不是理性主义者;他的思想指标是一个统合的团体,人藉以成其为人。他追求美、秩序、真与人世的幸福。这一切的根基,并不因为失败与死亡而丧失意义。

39、孔子的思想局限于人间世的可能状况,这是他温良性格的因由。他谨慎保守,但并非出于恐懼,而是出于责任意识。他尽力避开可疑与危险的事件。他渴求知识,到处学习。他对于古代知识更有学不厌的热诚。他的对话中,不常提到禁令,却多的是勉励的寯语与做人的法则。谦以自持,修身以俟。他不受权力本身所驱策,始终想做一位真正自主的人。他的性格显然是温和、开放与自然的。他不允许别人把他神化。他生活在日常的世界中,也有个人的弱点。孔子如何立身处世呢!他与老子大异其趣;他投身现实世界,相信自己负有使命改善人类的处境。他建立学派,教育未来的政治家。他编选古代典籍。但是更具意义的是:孔子是中国第一位将理性的深度与广度发挥得光采耀

40、目的伟人;他是人中之龙。孔子 孔子与敌对者孔子批评人,也受人批评。先是对一些竞争者的无能与嫉妒提出浮面的指摘;然后是他与老子之间深刻而根本的对立。甲、孔子的敌对者中,有一些人认定世界原已腐化,因此可以上下其手;别一些人像辩士一样,逞其利口混淆是非善恶。孔子居官时,曾经为了国家安全而诛少正卯。他的理由是少正卯兼有以下五恶:心逆而险、行僻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这五恶皆大于窃盗,不可不诛。现在少正卯兼而有之:【其居处足以撮徒成熏,其谈说足以饰邪荧众,其强御足以反是独立,此乃人之姦雄也,不可以不除。】()孔子本人也是受人批评的焦点。有人认为,要想实行孔子之教,活得再长也不足够;他的教诲对

41、老百姓毫无用处;他没有能力从事有效的管理与实际工作;他会以丧葬的繁文缛节耽误国政;他只是个书呆子,到处旅行,贩买意见,像寄生虫一样;他傲慢自大,以盛装多礼来加深人们的印()。乙、传说中曾以孔子往见前辈老子。老子不赞成他的设计、劝诫与治学。六经只是先生之述迹而已;他们踏下足迹,今人只是用口说说。老子说:你们说的,只是一些陈迹而已,你所读的也只是古人的糟粕而已,【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其他的糟粕则留在书上(荘子、)。 老子说,根本智慧才是重要的;他责怪孔子未闻【道】。孔子被他自己在道德上的绝对信念所误导了,仁义只不过是求道之人的结果,本身一无所是。孔子强调兼爱无私时,老子的回答相当尖锐:【意,

42、几乎后言!夫兼爱,不亦迂乎!无私也,乃私也。夫子若欲使天下无失其牧乎?则天地个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羣矣,树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义,若击鼓而求亡子焉?意,夫子乱人之性也!】()道之显示,端在【无为】;其他一切都属浮面。请求仁义而不知推源于道,正是违背人性。世界若是守真反璞,不离于道,则仁义礼智自然依序而生。【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老子)大道不行,才要假讬仁义,但是成效不著;正如【泉涸,鱼相处于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荘子)人生正途在于皈依于道,排除一切智伪造作与善恶之分。古之人依于道者,非以明民,

43、将以愚之。老子被认为是孔子的真正对手。但是后来的儒道之争使孔老间的对话染上许多色彩。两派的后人更发展到极不相容的地步。像道家流于道教,走上退隐、符呪、炼金、长生、方术、密医的路线。儒家则主张入世,投身现实政治,成为政客、法家,甚至追逐权势之辈。假使直接考虑孔子与老子二人的基本态度,就会发现他们虽然对立,但是仍有相反相成,不可互缺的关系。他们共同形成一个整体。儒家的偏狭不应该归咎于孔子。一般以为老子的道超越善恶,而孔子则将道落实于善恶的伦理秩序中。但是更正确的说法是:孔子透过善恶之知以建立 羣体的人伦秩序时,根本不曾碰触到超善恶的领域。因为他并不以群体为一个绝对体。在他看来,【统合者】(含容万物

44、者)是立说的背景,而非立说的题材;它是让人敬畏的极限与基石,而非当下可以论断者。真正的差异是老子对道所取的直接进路,以及孔子透过人伦秩序的间接进路;因此他们是同一根本观点之不同的实际结束。老子以道在万物之先之上;这个道正是孔子的【一】。老子沉浸于道之中;孔子则秉持他对【一】的敬畏,立身处世。孔子偶尔也想远离尘世;面对极限时,他也想诉诸无为,让世界自成秩序。这两位哲人虽然看著相反的方向,但是却站在两样的基础上。他们的统合曾体现于历史上的伟人身上;虽然没有人把这两套哲学作过系统的组合,但是在中国人的的生命智慧中却可看到两者同时闪亮。孔子影响孔子有生之年只是许多哲学家之一,而且也不是最成功的一位。但

45、是由他开展的儒家则两千年之久一直是中国思想的主导力量。儒家的发展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階段:(1) 孔子之后有孟子(约纪元前三七二二八九年)与荀子(约纪元前三一二三年)奠定儒家的学派传统与基本原则。儒家的思惟方式浙趋抽象、精确与系统化。孔子精神在大学与中庸二书得到最美妙与最清晰的展现。论语中的格言更接近孔子思想,甚至录下了他的部分言语,但却过于简短、残缺,并且可以作多种不同的诠释。这些格言就像稣格拉底以前某些哲人的断简,本身立意完备,但是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性。这些格言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可以充实概念架构,但是难免损及原始的丰富内容。在孔子的后继者书中,他的思想变得更清楚,同时也受到较多限制。儒家是源远

46、流长的文化运动,历代都有尤国尤民的知识分子参与其事。秦始皇帝曾想摧毁儒家,焚书阬儒;但是在暴君死后(纪元前二一年),王朝即被推翻。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中央集权的统治。(2) 出乎意料的事发生了:继起的汉代(纪元前二六年纪元后二二年)尊崇儒家。他们诉诸孔子精神,为国家权威辩护;这些举措与孔子本人并无干系。孔子所知道的只是封建城邦。儒家结合了实际力量,展示了新的思想格局。知识分子成为政治体系的成员之一。他们发展出一套正统观念,排斥异己。儒家学说成为训练官吏的一套教育体系。儒家成为国立学校,传授治术与维护政统。(3) 宋朝(纪元九六一二七六年)的儒家展开多方面的发展,尤其是侧重形上学与自然哲学的一派。

47、同时,他们根据孟子思想建立一套正统经典。到了清朝(一六四四一九一一年),儒家正统得到进一步加强,形成教条的形式。欧洲人长久以来,一直相信中国人所谓的中国自古即是如此;直到汉学家重新釐清了中国历史的惊人内容,真相才告大白。 因此,儒家就像基督宗教与佛教,曾经在历史的长流中经历许多转变。等到官方正式接受孔子的思想时,孔子的原貌早已模糊了。儒家的历史是一场奋门,在精神方面争取正统地位,在政治方面争取知识階层的主导地位。这样的儒家实已形成藩篱;文化史上许多伟大的艺术、文学与哲学运动都在感觉或不觉的状态下,努力突破这一藩篱。在文化生命陷入低潮时,儒家如西方的天主教也难免随之衰退。但是它也曾达到精神上的高峰;正如天主教有圣多玛斯 ,儒家也有朱熹(一一三一一二年)。任何更高的冲动都会为自身带来危险。儒家数十世纪之趋于退化,已经使得某些人将责任十分错误地推到创始者身上。他们辩称孔子的思想是【反动的】,崇古取向、僵硬不化、残害人命;它闭眼不看未来,因此瓦解了一切创发的、生活的、进步的力量。就孔子本人看来,以上这种见解显然是站不住的。本文已经从更广的背景设法疏解孔子的思想要旨。我们发现许多孔子图像根本是捏造的。然而就儒家的一般情形看来,过去数十世纪确实也出现了退步的一面。我们可以归结为以下各点:(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