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的演变.docx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147915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8.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的演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的演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的演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的演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4页 共14页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的演变发布时间:2006-05-08文章来源:作者惠寄 文章作者:陈柳钦 内容提要 综观西方产业集群理论,其中对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最为著名的有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和波特新竞争优势理论等,本文着重梳理梳理这些理论的演变历程,以飨读者。 关键词 产业集群;竞争力;外部经济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竞争优势理论一、马歇尔外部经济理论 西方关于集群理论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描写到:“工人所穿的粗劣呢绒上衣和牧羊剪毛所用的剪刀这两种产

2、品,是由家庭坊和手工业工场为基本单位的小企业集群联合劳动完成的。”在这里,他虽未给出关于产业群的明确的概念,却首先提到了集群一词。新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继承了亚当斯密对劳动分工的开创性观察,第一个比较较系统研究产业集群现象。马歇尔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通过研究工业组织,间接表明了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他曾把经济规模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产业发展的规模,这和专业的地区性集中有很大关系;第二类则取决于从事工业的单个企业和资源、它们的组织以及管理的效率。他把第一类的经济规模称为外部规模经济,把第二类的经济规模称为内部规模经济(Marshall,1920)。马歇尔认为,外部规模经济

3、是指企业利用地理接近性,通过规模经济使企业生产成本处于或接近最低状态,使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单个企业通过外部合作获得规模经济。马歇尔发现了外部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密切关系,他认为产业集群是因为外部规模经济所致。他认为生产和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或存在产业关联的上中下游企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会使用专门人才、专门机构、原材料产生很高的使用效率,而这种使用效率是处于分散状态下的企业所不能达到的,这种高效率形成外部规模经济,从而促进企业集中在一起,形成了产业集群。他认为产业聚集本质就是把性质相同的中小厂商集合起来对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专业化分工,实现作为巨型企业特征的规模经济生产。这些许多因性质相同

4、的中小企业集中在特定地方而获得的经济叫做“外部经济”。外部经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方具有专用性劳动力市场;二是生产专业化而取得的中间产品;三是可获得的技术与信息。“这种经济往往能因许多性质相似的小型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即通常所说的工业地区分布而获得。” 他把专业化产业集群的特定地区称作“产业区”。在马歇尔那里,产业区是一个中小企业聚集的地区,区域里创新气氛十分浓郁,新工艺、新思想能很快被接受、传播,各个中小企业之间形成一个既有效竞争又合作交流的网络,如图1所示,其中实线圈内为马歇尔区。他在论述中总结了“产业区”所具备的6个方面的特征:与当地社区同源的价值观系统和协同的创新环境;生产垂直联

5、系的企业群体;最优的人力资源配置;产业区理想的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竞争与合作并存;富有特色的本地金融系统。马歇尔把地方性工业在产业区的集聚归结为企业追求外部规模经济,即企业层面的规模报酬不变、社会层面的规模报酬递增,并且指出这种外部经济给集聚企业带来如下几个方面的好处:技术的外溢。由于马歇尔时代信息的流动是按距离衰减的,所以知识在当地的传播要比远距离流动更容易。技术外溢是马歇尔分析产业集群时得出的产业集群产生的原因之一。马歇尔认为,企业在特定地区的集群有利于新知识、新技术、新创意在扎堆的企业之间传播和应用,“行业的秘密变得不再是秘密,而成了众所周知的事件,对于机械流程和企业一般组织上的发明和改

6、进,因其所取得的成绩,将迅速地为他人所研究。如果一个人有了新思想,就会为别人所采纳,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因此它又成为新思想之源泉”。这样就营造了一种协同创新的区域环境,知识信息的扩散是创新的源泉,不断的创新使这些产业区的经济持续增长,更加激励着相关产业的新企业的加盟。提供一个专业技术工人共享的劳动市场。产业区内集聚了许多潜在的劳动力需求和潜在的劳动力供应。“雇主们往往到能找到他们所需要的有专门技能的工人的地方去(办厂),同时,找工作的劳动者,自然也到有许多雇主需要像他们那样技能的地方去找职业” 。由于历史与偶然因素,某公司在某地干起,在这个地方便产生了对劳动力有巨大吸引力的就业机会、发展机

7、会和较高劳动力要素报酬,而经过训练的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工人的大量集中又是其他雇主所寻找的,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在此地的结合成为早期企业“扎堆”的源泉,而随后由于路径依赖和累积因果效应,劳动市场共享造成了企业集聚活动,劳动市场共享使企业节约了劳动力要素成本,搜寻成本和培训时间及搜寻时间。别的企业的专业化技术工人可以通过各种方法为我所用,现有的专业化劳动力使企业可以专心生产,而不用担心劳动力的短缺与非专业化,从马歇尔开始,劳动力市场共享因素就成为产业集群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也正是对专门劳动的需求与供给促进了企业在空间上的集群。这种集群既降低了工人的失业概率,也确保了厂商无论是在“好时光”还是在“坏时光

8、”的劳动力供应。这种潜在的供需关系又加强了既有的产业集群。提供共享的中间投入品。产业集聚可以支持该产业专用的多种类、低成本的非贸易投入品的生产。众多使用中间投入品的企业集中在一起才使辅助性工业能够使用专业化的、高成本的机械设备,以较低的生产成本来供应众多的消费者。图1 马歇尔产业集群示意图 马歇尔是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通过研究工业组织这种生产要素,间接表明了企业为了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马歇尔研究集聚的最大贡献是他发现了一种产生集群的“空气”协同创新的环境。但是马歇尔是为了研究企业组织而探讨外部规模经济的,同时,在他的那个时代,企业之间的联系基本上限于物质的投入产出,信息、创新等非物质联系

9、几乎不存在,因此,受研究目的与所处的历史时代所限,马歇尔没能将他的协同创新的环境这一思路充分展开,挖掘集群产生的非物质因素。而且,马歇尔理论中没有考虑区域内企业的成长和区域间企业的迁入、迁出等动态因素的变化,也忽视了区域产业组织的外部接连与创新。二、韦伯集聚经济理论 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1909)是工业区位理论的创立者,他从微观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阐明了企业是否靠近取决于集聚的好处与成本的对比。他在1909年出版的一书中,探讨了促使工业在一定地区集中的原因,将这些原因归纳为特殊原因和一般原因,便利的交通促使工业集中于交通枢纽、丰富的矿藏将许多工厂吸引到它的周围,这些都属于

10、特殊的原因。但是韦伯认为,特殊原因不具有理论研究的一般性,影响工业集中的一般原因更为重要。韦伯认为产业集聚的一般原因是因为多个工厂集中在一起与各自分散时相比,能给各工厂带来更多的收益和节省更多的成本,所以工厂有集中的愿望。集聚之所以能够给工厂带来收益或节省成本,又有多种原因,如专门的机器修理厂、靠近的原料供应点、大规模的劳动市场、公用设施、道路等都有助于生产成本的节约。在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中,其将影响工业区位的经济因素称之为区位因子。区位因子的合理组合使得企业成本和运费最小化,企业按照这样的思路就会将其场所放在生产和流通上最节省的地点。韦伯以此解释集群成长的原因,也就是说,随着企业在空间上的集

11、聚,企业可以得到成本节省的好处。他认为,实际对区位起作用的区位因子主要是运输成本(运费)与劳动成本(工资)因子及集聚、分散因子。所谓集聚因子就是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而分散因子则是随着消除这种集中而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韦伯认为,集聚因子的作用分为两种形态:一是由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生产集聚。大规模经营相对于明显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可以说是一种集聚,这种集聚一般是由“大规模经营的利益”或“大规模生产的利益”所产生;二是由多种企业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集聚。这种集聚利益是通过企业间的协作、分工和基础设施的共同利用所带来的。一个工厂规模的增大能给工厂带来利益或节约成本,若干个

12、工厂集聚在一个地点更能给各个工厂带来更多的收益或节省更多的成本,所以工厂有集聚的愿望。韦伯在研究运输、劳动力成本的区位选择时,强调集聚经济的作用。他认为,企业可以通过集聚能够获得分散状态下难以取得的经济效率。也就是说,聚集产生的系统功能大于在分散状态下各企业所实现功能的总和。 韦伯还使用临界等运费曲线分析方法对产业集群作了定量研究。假设有P1、P2、P3 三个工业区位,每个区位上都有少量工厂,这些工厂为了追求集聚的益处,均希望进行迁移。那迁移到什么地方为好呢?即新的工业企业集聚地应在何处呢?图2中,P1、P2、P3 分别代表三个区位三角形中运输费用与劳动力费用的最低点。围绕P1、P2、P3构成

13、等运费线,由集聚所节约的费用等于偏离运费与工资成本最低点的P1、P2、P3所追加的运费及工资的等值线,即为临界等运费线。假设集聚所得经济利益为3,则临界等运费线就是等值线3,在增加的工资及运费成本小于3的情况下,所形成的交叉重叠部分,即为产业集聚定向的新区位。 图2 一个集聚地区发展示意图 韦伯把产业的市场集中和空间集中作为产业集聚经历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创业自身的简单规模扩张,从而引起产业集中化,这是产业集聚的低级阶段;第二阶段主要是靠大企业以完善的组织方式集中于某一地方,并引发更多同类企业的出现。这时,大规模生产的显著经济优势就是有效的地方性集聚效应。韦伯把产业集群归结为四个方面的因素:

14、第一个因素是技术设备的发展。随着技术设备专业化的整体功能加强,技术设备相互依存会促使地方集中化。第二个因素是劳动力组织的发展。韦伯把一个充分发展的、新颖的、综合的劳动力组织看作是一定意义上的设备,由于其专业化,因而促进了产业集群化。第三个因素是市场化因素。韦伯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因素。产业集群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批量购买和出售的规模,得到成本更为低廉的信用,甚至 “消灭中间人”。第四个因素是经常性开支成本。产业集群会引发煤气、自来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减少经常性开支成本。韦伯还从运输指向和劳动力指向两个不同的途径分析产业集群能够达到的最大规模。 韦伯探讨了产业集聚优势的因素,量化了集聚形成的规则,

15、研究成果具有相当的价值。但是韦伯对集聚的研究脱离了一切制度、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单纯从资源、能源的角度加以考察。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产业集聚的形成相当程度上决定于地区的社会文化因素,韦伯却将其抽象掉了,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三、科斯交易费用理论 科斯(Coase R,1937)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The Nature of the Firm)一文中认为,企业是作为市场的替代物而产生的,并通过形成一个组织来管理资源,可以节约市场运行成本。他进一步认为,在企业外部靠市场价格机制协调控制生产,在企业内部,由于交易被取消,市场交易的复杂过程和结构将由企业内部的管理者来代替控制生产,这些都是协调

16、生产过程的不同方式,本质上是一样的。科斯(Coase R,1937)提出交易费用理论并用它来分析了组织的界限问题,其目的是说明,企业或其他组织作为一种参与市场交易的单位,其经济作用在于把若干要素所有者组织成一个单位参加市场交换,这样减少了市场交易者单位数,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科斯运用交易费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产业聚集的成因。他认为,由于产业集群内企业众多,可以增加交易频率,降低区位成本,使交易的空间范围和交易对象相对稳定,这些均有助于减少企业的交易费用;同时聚集区内企业的地理接近,有利于提高信息的对称性,克服交易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并节省企业搜寻市场信息的时间和成本,大大

17、降低交易费用。 在科斯之后,威廉姆森(Williamson)等许多经济学家又进一步对交易费用理论进行了发展和完善。威廉姆森(Williamson, 1977)将交易费用分为事前的交易费用和事后的交易费用。他认为,事前的交易费用是指由于将来的情况不确定,需要事先规定交易各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在明确这些权利、责任和义务的过程中就要花费成本和代价,而这种成本和代价与交易各方的产权结构的明晰度有关;事后的交易费用是指交易发生以后的成本。这种成本表现为各种形式:(1)交易双方为了保持长期的交易关系而所付出的代价和成本;(2)交易双方发现事先确定的交易事项有误而需要加以变更所要付出的费用;(3)交易双方

18、由于取消交易协议而需支付的费用和机会损失。威廉姆森(Williamson, 1980)分析了交易费用的影响因素。他认为,交易费用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环境的不确定性、小数目条件、组织或人的机会主义以及信息不对称等,这些因素构成了市场与企业间的转换关系。杨小凯(XiaoKai Yang, 1991)则从劳动交易和中间产品交易角度区分了企业和市场,认为企业是以劳动市场代替中间产品市场,而不是用市场组织替代市场组织。后来,杨小凯(YaoKai Yang, 1995)又进一步研究认为,企业和市场的边际替代关系取决于劳动力交易效率和中间产品交易效率的比较。按照科斯和威廉姆森及杨小凯的这些观点,从交易角度看,市

19、场和企业只不过是两种可选择的交易形式和经济组织形式,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而且在他们之间,还存在着多种其它中间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就是处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一种中间组织形式。 以上分析表明,企业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是经济效率提高的客观要求,经济效率的提高可以表现为交易成本的降低。交易需要成本这一事实意味着企业要出现。但是企业规模发展是有界限的,其限度在于:利用企业方式组织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市场交易的成本。这个限度决定了企业的购买、生产和销售。而产业集群这种规制结构恰好弥补了企业组织规模有边界的缺陷,它的规模越大,越可以得到外部规模效应。产业集群内各个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和其生产产品的高度相关性

20、,使其交易成本降至极低,从而使产业集群变成了一个没有围墙的,可以无限发展的“大企业”。产业集群内企业间分工协作和支持性的上下游相关企业的存在,使得可以通过企业内部分工的外部化或社会化,降低企业的交易费用。另外,集群内企业间的关联性,也降低了企业一体化的成本。四、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产业集聚的产生提供了很好的解释。克鲁格曼以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假设前提,在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Dixit-Stiglitz,简称D-S模型)垄断竞争模型的基础上,认为产业集聚是由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生产要素移动通过市场传导的相互作用而

21、产生的。克鲁格曼(1991)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递增收益与经济地理一文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说明了一个国家或区域为实现规模经济而使运输成本最小化,从而使得制造业企业倾向于将区位选择在市场需求大的地方,但大的市场需求则又取决于制造业的分布。所以,中心一边缘模式的出现依赖于运输成本、规模经济与国民收入中的制造业份额。新经济地理学最重要的基石和假定是任何制造业产品都具有运输成本。这一运输成本是广义的,它包括看得见的运输网络形成的有形运输成本,也包括地方保护引起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即经济一体化的反义)。从直观上看,制造业之间有上下游联系的产业如果能集聚在一起,则能减少中间投入品的在途损耗、缩小运输成本,

22、从而降低中间投入品的价格,因此厂商有内在的冲动集聚在一起共同分工协作,这种产业集聚效应的力量称作“价格效应”或“制造业前向联系”。另一方面,厂商具有内在冲动集聚在一起生产,形成产业集群,各专业化分工的工人也集聚在同一区域内,产品种类数增多、市场规模扩大;制造业产品从出厂到消费者手中,运输成本降低,工人的名义、实际工资均高于其他非产业集聚区,非产业集聚区的劳动力受工资的诱惑而向集聚区内迁移,这一集聚力量称为“市场规模效应”或“制造业后向联系”。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思想是报酬递增、运输成本与要素流动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向心力导致两个起先完全相同的地区演变成一个核心与外围的产业集聚模式,其中的关键是保

23、持对劳动力流动的高度弹性。模型的结构内容是,两个地区与两个部门,两地区最初是完全相同的,两个部门分别是报酬递增、产品具差异性的制造业与报酬不变、产品同质的农业部门。其中两部门使用的生产要素都是劳动力,同一地区内的农民不能向制造业部门流动,反之亦然;但制造业部门的工人却可以实现跨地区的在同一部门内流动。新经济地理学的产业群模型是基于以下事实:企业和产业一般倾向于在特定区位空间集中不同群体,不同的相关活动又倾向于集结在不同的地方,空间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与产业专业化有关。这种同时存在的空间产业集聚和区域专业化的现象,是在城市和区域经济分析中被广泛接受的报酬递增原则的基础。当企业和劳动力集聚在一起以获得

24、更高的要素回报时,存在本地化的规模报酬递增为产业群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不过,这种递增的要素回报只在集聚发生的区位的有限的空间领域中表现出来。因为远距离的交通费用和空间通讯费用决定了这种净收益的增长是有界的。于是,本地化的规模报酬递增和空间距离带来交易成本之间的平衡,被用来解释现实中观察到的各种等级化的空间产业格局的发展。 新经济地理学的产业群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制造业(工业)活动倾向于空间集聚的一般性趋势,并阐明由于外在环境的限制,如贸易保护、地理分割等原因,产业区集聚的空间格局可以是多样的,特殊的历史事件将会在产业区形成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力。现实中的产业区的形成是具有路径依赖性的,而且产

25、业空间集聚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自我延续下去。克鲁格曼的工作实际上为主流经济分析理论框架下研究产业空间集聚形态的多样性开辟了空间,证明了经济发展中,“区位是重要的,市场结构对产业区位格局和贸易关系的影响仍然重要,尤其是跨国生产组织中出现大量的中间产品交易和差别产品市场的不断细分,使得市场因素在地区间贸易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实际上市场结构的转变反映了地方专业化的趋势。”克鲁格曼的模型为人为的产业政策扶持提供了理论依据,产业政策有可能成为地方产业集聚诞生和不断自我强化的促成因素,包括贸易壁垒也可以改变产业分布的现实格局,不过产业政策或贸易保护措施只不过是各种影响地方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变的因素之一

26、,并不能必然导致政策制定者的预期愿望,产业集群发展所依赖的不确定因素是很多的。也就是说,克鲁格曼将最初的产业集聚归于一种历史的偶然,初始的优势因“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而被放大,从而产生“锁定”(Lock-in)效应,因此不存在空间上各要素报酬趋于相等的自动均衡,集聚的产业和集聚的区位都具有“历史依赖”性。内部的和外部的规模经济,给集群内企业带来的集群外企业无法取得的收益诱使集群外企业纷纷携带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资源向集群靠拢,使得路径依赖更为强烈。由于外部经济规模的存在和路径依赖的存在,使得在集群形成前就进入的企业可能面临着更多的成本,产生出更多的外部性,而后来的企业往

27、往可以免费享有这种外部性。 克鲁格曼是第一位把产业集聚与国际贸易因素紧密联系起来研究的经济学家。他指出:产品的贸易活动实际上间接地起到了生产要素贸易的作用,无论生产要素最初的分配状态如何,通过贸易活动,总会使某些产品的生产集中于某些工业区。产业集群中的外部规模经济因素在他的眼里是一种开放经济的状态,是各国产业选择和取得优势的决定性因素。这一点和他的“新贸易理论”是吻合的,即各国的贸易优势来自于各国内部的地区产业分工和在此基础上所能达到的规模经济的程度。克鲁格曼将贸易理论和区位理论相结合,用模型化的方法通过严密的数学论证从深层次上揭示了产业集聚发生的机制,他第一次通过数学模型分析证明了工业集聚将

28、导致制造业中心区的形成,弥补了马歇尔和韦伯观点的不足。另外,他的垄断竞争模型在融合传统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如收益递增、组织理论、向心力和离心力等的作用,证明了低运输成本、高制造业比例和规模有利于区域集聚的形成。但是,他比较强调大型公司的内部增长和组织间能量化的市场联系,而忽视了公司活动所产生的难以量化的非物质联系(如信息、技术联系)和非正式联系(如人际关系间基于信任的联系)。他认为产业集聚空间格局的形成及锁定效应,是经济活动收益递增和运输成本相互作用的产物。他虽然也承认制度、文化、社会因素在产业集聚过程中的重要性,但认为这些因素难于捉摸,并很难模型化,因而应把对它们的

29、分析留给社会学家。五、波特新竞争优势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的产业集聚原理对于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得到了国际上学界、商界和政界的空前重视。用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一词对集群现象的分析,首先出现于迈克波特1990年国家竞争优势一书。迈克尔波特( M.E.Porter)把产业集群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峰,他从组织变革、价值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所创造的竞争优势角度重新审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价值。波特的产业集群研究是结合其对国家竞争优势研究而展开的。他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通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产业集群竞争特点对国家竞争优势作了具体的比较分析,他认为,国家只是企业的外在环

30、境,政府的目标是为国内企业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因而,评价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是该国能否有效地形成竞争性环境和创新。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波特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 “钻石模型”。“钻石模型”的构架主要由四个基本的因素(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撑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和两个附加要素(机遇和政府)组成(见图2)。在竞争优势理论中,波特强调各个要素发挥作用时,是一个动态系统性机制的变化。国内竞争压力和地理集中使得整个 “钻石”构架成为一个系统。波特强调,“钻石模型”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只有在每一个要素都积极参与的条件下,才能创造出企业发展的环境,进而促进企业投资和创新,因此,地理集中是必

31、要条件。地理集中造成的竞争压力可以提高国内其他竞争者的创新能力,但更为重要的是地理集中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将使四个基本要素整合成一个整体,从而更容易相互作用和协调提高,形成产业国家竞争优势。波特在其竞争优势理论中指出,国家竞争优势的获得,关键在于产业的竞争,而产业的发展往往是在国内几个区域内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1998年波特发表了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系统地提出了新竞争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并解释了产业集群的含义:“集群是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集群包括一连串上、中、下游产业以及其他企业或机构,这些产业、企业或是机构对于竞争都很重要,它们包括了零件、设备

32、、服务等特殊原料晶的供应商以及特殊基础建设的提供者。集群通常会向下延伸到下游的通路和顾客上,也会延伸到互补性产品的制造商以及和本产业有关的技能、科技、或是共同原料等方面的公司上。最后,集群还包括了政府和其他机构像大学、制定标准的机构、职业训练中心以及贸易组织等以提供专业的训练、教育、资讯、研究以及技术支援”。波特认为,集群通常发生在特定的地理区域,产业的地理集中的发生,原因是地理因素,集群由地理接近,可以使生产率和创新利益提高,交易费用降低。一个国家在国际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其企业在地理上呈现集中的趋势,通常聚集在某些城市或某些地区。波特认为,集群的规模,可以从单一城市、一个州、一个国家,甚至

33、到一些邻国联结成网络,集群所具有的不同形式,要视其纵深程度和复杂性而定。 波特认为,形成产业集群的区域往往从三个方面影响竞争:首先是提高该区域企业的生产率;其次是指明创新方向和提高创新速率;第三是促进新企业的建立,从而扩大和加强集群本身。他认为,产业集群与竞争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通过在群内的生产力对群外企业施加影响;其二,集群内的企业通过采取低成本地进行技术创新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三,集群的环境有利于新企业的产生和集群规模及影响的扩大。因此,产业集群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波特竞争优势理论在一些方面也受到批评,如有的学者认为,竞争优势理论过分强调国家和区域政府在产

34、业国际竞争中的作用,并把复杂的经济活动因素简单地构造成四个基本的要素,而且忽视了跨国的贸易活动对 “钻石模型”的影响。但是,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特别是竞争优势理论强调竞争是动态的和不断变化的;国家竞争优势的产生,依赖于国内的竞争环境等问题。六、小结 产业集聚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引人注目的经济发展现象。产业集群是一种国际化的产业布局形式,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市场需要,能够融入全球供应链之中,承担经济全球化的产业分工任务,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需要发展中国家高度重视。以上理论为我们揭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提供了理论基础。竞争优势理论非常强调产业集群对于企业和产业创造竞争优

35、势的重要性。产业集群所形成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高度专业化分工、降低交易费用等,能够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和强化集群区域的竞争优势。随着人们对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也不断趋于完善,并不断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发展提供新的政策和管制思路。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而相应地演变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但必须指出的是,在违背比较优势的经济发展战略下,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集群是很难出现的。相反,在那些符合经济比较优势的产业获利的可能性高,投资的企业会很多,分工也就可以比较细,新的相关或者支持性企业将不断出现,产业集群的出现也就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

36、础和必要条件。只有充分发挥经济的比较优势,企业和产业的竞争优势才能出现。 主要参考文献1Marshall A: Principles of EconomicsM, London :Macmillan. 1920(1890).2Krugman P: Geography and Trade. CambridgeM, MA: MIT Prcs,1991.3Porter.M.E: 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11).4Krueman P: Increasine Returns and

37、 Economic Geography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5Williams,H and A G Wilson. :Some comments onthe theoretical and analytical structure of urban and regional modelsM,Sistemi Urbani,1980.6Weber,A. :The theory of the lovation of Industries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29.7XiaoKai Yang a

38、nd Ng Y. K :Theory of the Firm andStructure of Residual RightsJ, Journal of Economy Be-haviour and rgannisation,1995.8M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年。9M波特:竞争论M,中信出版社,2003年。10徐康宁:开放经济中的产业集群与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11期。11张 辉: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在经济机理J,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1期。12周兵、冉启秀:产业集群形成的理论溯源J,商业研究2004年第14期。13徐康宁:产业聚集形成的原因和影响的研究D,中国知

39、网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3年。14佘明龙:产业集群理论综述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15陈柳钦: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J,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16范剑勇:产业集聚与地区差距:来自中国的证据J,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第1卷。17苗长虹、崔立华:产业集聚:地理学与经济学主流观点的对比J,人文地理2003年第3期。18赵 强、王春辉:产业集群理论综述J,中国经济评论2005年第1期。19黄健康:产业集群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20刘斌:产业集聚竞争力优势的经济分析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集群视角下的创新网络与区域国际竞争力研

40、究(编号:05BJL066)和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东北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体系实现模式研究(项目号:2005DGQ4D148)的一部分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陈柳钦(1969-),男,湖南邵东县人,经济学硕士,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经济科学、经济管理、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中国软科学、经济研究参考、改革、中国经济导报、中国改革报、中国信息报等多种经济类核心期刊、专业期刊和权威报纸上发表论文400余篇,主研和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国家软科学课题、省部级课题和其他各类政府咨询课题等30余项,出版专著4部。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城市经济。 联系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宾西路西园西里

41、39501#(300061)陈柳钦收,联系电话为:02288296020,13174885276。Marshall A. Principles of EconomicsM, London :Macmillan. 1920(1890)。Marshall A. Principles of EconomicsM, London :Macmillan. 1920(1890)。 转引自刘斌:产业集聚竞争力优势的经济分析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第43页。转引自徐康宁:产业聚集形成的原因和影响的研究D,中国知网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3年第24页。转引徐康宁:产业聚集形成的原因和影响的研

42、究D,中国知网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3年第23页。Weber,A. The theory of the lovation of Industries,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29:50-92.Weber,A. The theory of the lovation of Industries,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29:50-92.转引自黄健康:产业集群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9-30页。Coase,R, The Nature of the Firm,Economica,1

43、937:P368-405.Williams,H and A G Wilson.,Some comments onthe theoretical and analytical structure of urban and regional models,Sistemi Urbani,1980:203一242XiaoKai Yang and Ng Y. K;Theory of the Firm andStructure of Residual Rights,Journal of Economy Be-haviour and rgannisation,1995:107一128.经济学中的“新经济地理

44、学”,源于20世纪80年代对“新国际贸易理论”和“竞争优势经济学”的研究。这种“新经济地理学”吸收了城市经济学、区域科学和经济区位论等有关空间经济的传统思想,结合产业组织理论有关不完全竞争和收益递增模型的最新进展,试图构建“空间经济”的理论体系。它比较注重国际经济学与地理区位及运输费用(贸易壁垒)的关联,强调规范的模型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系列复杂的空间经济模型,以模拟产业集聚的向心力和离心力的相互作用,寻求产业集聚持续发展和多重均衡实现及被打破的条件,强调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历史和偶然事件、路径依赖等在产业集聚和区域发展中的作用。D-S模型的基本思路是消费者对多样化消费的偏好意味着消费品种类越

45、多越好,效用水平越高;由于存在生产上的规模经济,厂商应该尽可能把一种产品的规模做大,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把一种产品规模做大,意味着消费品种类减少,或者说增加消费品种类,意味着产品生产规模的缩小,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就存在两难冲突;如何解决这种两难冲突,办法是使人口规模和(或)资源增加,而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正具有这种功效。这一模型讲述了一个规模经济与多样化消费之间两难冲突的故事,他们发现即使两国的禀赋条件相同,也没有李嘉图的技术比较优势,但如果存在规模经济,则两国也可以选择生产不同的专业,开展分工和国际贸易。Krueman P: Increasine Returns and Economi

46、c Geography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转引自范剑勇:产业集聚与地区差距:来自中国的证据J,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第1卷第24页。转引自范剑勇:产业集聚与地区差距:来自中国的证据J,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第1卷第26页。Krugman P: Geography and Trade. CambridgeM, MA: MIT Prcs,1991.路径依赖最先是生物学家用来描述生物演进路径的。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诺斯(North)用路径依赖来描述过去的机制对现在和将来的巨大影响力。路径依赖是指一个具有正反馈机制(Postive

47、 Feedback System)的体系,一旦在外部性偶然事件的影响下被系统采纳,便沿着一定的路径发展演进,而很难被其它潜在的甚至更优的路径所取代。波特的竞争优势“钻石模型”强调相关的支持产业的重要性,在提出横向和纵向这两类基本的产业集群后,引发了人们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兴趣。很多学者从产业联系的角度考虑,认可纵、横向集群的概念,但提出不应有唯一正确的产业集群定义。如何定义集群,需要理解其中的关键要素,包括经济活动在地理和空间上的集聚,产业部门横向和纵向的联系,采用哪些共同的技术,大企业、大研究中心等核心主体的作用,企业网络或企业合作在集群中的紧密程度。Porter.M.E: 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11).第 14 页 共 1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