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出版语文七学年上下古诗词鉴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出版语文七学年上下古诗词鉴赏.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七年级上古诗词鉴赏复习材料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练习:1、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意理解正确的是(C )A日、月的运行,都是从大海里升起又降落;银河灿烂,也好像是发源于沧海之中。B日、月朗照大海,星星闪烁,辉映于海面。C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好像都是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了一样。D太阳月亮不停运转、银河灿烂,它们有的没入海底,有的投映到海面。2、对这首诗理解做个最佳抉择(D )A诗人先写山岛风光,再描绘海面景色,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B
2、诗人立足于山岛,先远观,再近观,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C诗人先实写,再虚写,最后抒情。D先全景式地展现大海景象,再描绘岛上风光,最后在描绘大海波涛汹涌的基础上,借拟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来抒发自己壮阔的情怀。3、观沧海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襟的是哪几句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4、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借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出了大海的广阔浩大的特点,也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6、观沧海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渲染了大海怎样的气势?渲染了大海苍茫动荡的气势。7、整首诗表
3、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面貌?这首诗通过对大海的辽阔壮景的描摹,传达出诗人自负雄才大略,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二、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练习:1、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A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义,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店之内。B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就是题目中的北固山”C颔联中的“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远望,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D颈联透露出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此联表现了在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
4、的情景。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诗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C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象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客路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深的乡愁。3、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5、一项:(D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4、诗中的千古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它抒发了作者欢乐积极向上的情怀。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有青山,行舟,绿水,白帆,红日,和风,归雁。5、“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两岸阔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6、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 思念故乡 的思想感情。7、本
6、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什么样的情景?“阔”表现出江水浩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乎与岸相平,江面显得广阔浩渺。“阔”字既写出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一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8、本诗的颈联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既描绘出了景物的特点,同时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如:内容方面: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情感方面:透露出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词语运用方面:把“日”“春”作为新生的
7、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修辞运用方面:“生”“入”用拟人的手法更有情趣。(请选一个角度,切忌面面俱到)10、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两字各有其妙,因此说哪个字都不能算错,只要能把妙处体会得比较准确就行。说“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说“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11、解释颈联的意思,并说说它所蕴含的哲理。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
8、写景逼真,而且蕴含了一种理趣,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既是美景,也是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12、此诗的尾联是怎样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的?诗人看着眼前的“平潮、悬帆、海日、江春”,不由得萌发出一个美好的想法:我写上一封书信让那北归的鸿雁捎给洛阳的家人,让他(她)们也知道我此时此地的心情吧。尾联不仅与首联相照应,也使诗中客观景物全着上了人的感情色彩,原本自然之景物也就有了人的灵性,向人们诉说着诗人心中的美好感觉和愿望。13、 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
9、答案提示:“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江春人旧年”; 应扣住”鸿雁传书”或“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来表述原因。三、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练习:1、对这首诗理解不当的一句是()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的是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风光的喜爱。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动词,勾画和渲染了一幅早莺争树,新燕啄泥的动态画面。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结尾处写诗
10、人来到绿树成茵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不禁发出“最爱的赞叹”、下面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D )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A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
11、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4、在钱塘湖所有的景致中,作者最迷恋的是:“绿杨阴里白沙堤”。5、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怎样的角度来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参考答案:第二联主要从动态(动物)方面进行描写,第三联主要从静态(植物)方面描写。6、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分析。示例:“初平”写出了春水新涨,几于岸平的情景。“几处”“谁家”表现了飞鸟不多,候鸟还未都从南方返回。 “早莺”“新燕”说明刚刚从南方飞回。“渐”写出了春草渐开渐多的情态。“浅草”“才能”表现春草刚
12、刚萌发的情形。7、诗中写了哪些画面:初平水面 早莺争树、新燕啄泥 、迷眼乱花、没蹄浅草诗中写了哪些春天的景物: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8、绿杨茵里的白沙堤到底怎样可爱,诗人并没有明写,你认为这种写法如何?这是暗写,暗写了绿树成茵的白沙堤,景色秀丽,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从而引发读者思考,使人回味无穷。2、试对“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略作分析。莺、燕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说“几处”,可见不是“处处”;说“谁家”,可见不是“家家”。因为这还是初春季节。这样,“早莺”的“早”和“新燕”的“新”就在意义上互相生发,把两者联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因为是“早莺”,所以抢着向阳的暖树
13、,来试它滴溜的歌喉;因为是“新燕”,所以当它啄泥衔草,营建新巢的时候,就会引起人们一种乍见的喜悦。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天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赏析其妙处。示例: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渐欲” “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4、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写出了初春早莺尚少,它们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腾老树昏鸦,小桥
14、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赏析马致远的无净沙秋思中的主旨句。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更在画面上添加了一个浪迹天涯的断肠人,整幅画面使获得了通体和谐的生命,从而把游子那种思念故乡、彷徨悲苦的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是“断肠人”更添忧愁。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1、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
15、”“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深秋晚景图2、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游子(天涯沦落人)孤苦愁苦的心情。3、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断肠人在天涯 抒发了感到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4、“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5、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被中原音韵誉为“秋思之祖”,为历代所传诵。小令仅28个字,写了数十种景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期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6、赏析马致远的无净
16、沙秋思中的主旨句。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更在画面上添加了一个浪迹天涯的断肠人,整幅画面使获得了通体和谐的生命,从而把游子那种思念故乡、彷徨悲苦的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五、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选出对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B )A首句写景兼点时令。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和“不如归去”的子规入诗,含飘零、离别之恨在内,渲染出凄苦哀愁的意境。B次句直抒胸臆。“闻道”表示惊异惋惜意;“五溪”,用以指出迁谪地之荒远,道路之艰难。在叙事中抒情,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C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
17、愁心寄与明月,飘向老友所去的遥远的龙标。D后两句诗所表现的艺术境界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句相似。2、下列对所选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B )(C)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3、诗人为什么偏要托明月?因思念之情往往是夜间最为浓郁,由月的阴晴圆缺,最易想到人的悲欢离合。4、第一句选取了杨花与子规两个
18、意象,有什么作用?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的作用是:点明时令,点明主旨,营造基调气氛。杨花象征离别与漂泊,子规啼声悲哀。5、第二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联把明月人格化,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与同情。6、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7、诗歌中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者的悲苦哀怨心情。8、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拟人 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同情和牵挂)之情。六、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末有期,巴山夜
19、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练习: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这首诗像用诗写的回信,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写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情。B一、二句诗人将自己与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异乡的夜雨景色贴切地融合在一起,绵绵雨中,更见两地相思情重。C三、四句写在巴山秋雨之夜,与久别重逢的亲人彻夜畅谈的欢聚场面。D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2、诗中两次提到“巴山夜雨”,你分别怎样理解?第一个实写,第二个是虚写,是想象和妻子团聚,共诉写信时的相思之情。3、后两句表现了诗人的愿望,诗人想象出什么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想象与妻子团聚的情
20、景,表达渴望与妻子团聚的相思之情4、诗中的“秋”字除点明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烘托人物心情5、“君问归期末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表现了诗人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的心情。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通过想象表达了诗人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的愿望。7、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你对这一成语的理解。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8、诗歌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句子是:君问
21、归期末有期原因是:诗人以错位的视角写相思之情,即对方未必真有信寄来询问归期,而是诗人自己设想妻子思念、询问归期。句看似平淡,却把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注入到了每一个字中,委婉、深情、耐人寻味。9、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作者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 的思想感情。后两句通过设想设想来日重逢畅谈昔日相思的情境 ,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10、一首诗出现两次“巴山夜雨”,你认为有重复之感吗?为什么再次出现的“巴山夜雨”,无单调之嫌,文意反而曲折深厚。如果说,前一句“巴山夜雨”是以景写情,那么这一句的“巴山夜雨”却是以情写景。
22、它与“西窗剪烛”,组成一幅温暖的动态画面,表现了诗人对于归期的向往,对于“君”的深厚友情。这给诗中增添了欢欣感。七、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练习:1、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A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两个笼字说出夜色之迷茫。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铺垫。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寄寓了诗人的忧愁和伤感。C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年幼无知,又抒发了自己的忧时伤世之感慨。D全诗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语言清新洗练,化用典故,是唐诗中的精品。2、“烟笼寒水
23、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朦胧(迷茫),冷寂(悲凉)3、首句用两个“笼”字,好在什么地方?两个笼字说出夜色之迷茫,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它是那么柔和幽静,而又隐含着微微浮动流走的意态,笔墨是那样轻淡,可那迷蒙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浓。4、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意思对即可)八、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练习:1、词人精心选择了西坠的夕阳、飘
24、落的花瓣、重归的燕子以及徘徊于小园的诗人,构成一组优美的画面,把自然的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年华易逝要珍惜的情怀,这是运用了以景传情,情景文融 的表现手法。2、从风格上看,这是一首婉约词。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这两句好在哪里?对偶;这一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画面生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4、这首诗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例子:“新”和“旧”的对比,或“去”和“来”的对比好处:旧的亭台和新的词的对比,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惆怅情怀;或“去”的是落花,
25、“来”的是燕子,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流失的惋惜之情。5、从哪可以看出次词是怀人之作?(至少写两句)去年天气旧亭台 小园香径独徘徊6、“一曲新词酒一杯”到“去年天气旧亭台”,诗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由此生发了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所以成为名句,不仅在于自然天成地表现了眼前之景,而且给人一种哲理性的启迪,你能说说其中蕴含的哲理吗? 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
26、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8、“小园香径独徘徊”句中一个“独”字表达出词人内心什么样的情感?表达出词人怀旧、低徊欲绝的悲凉心境,是在惋惜、欣慰、怅惘之余独自的沉思,好像是对所见所感所思来一番深沉的反省与思索,对上述现象的底蕴求得一个答案。九、古诗词理解背诵1、次北固山下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描写长江潮平岸阔,和风吹拂,风帆高悬的诗句是 “潮平两
27、岸阔,风正一帆悬。”写青山绿水的诗句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时序更替,抒发思乡之情,蕴涵生活哲理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作者无限乡思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既是写景,又是诗眼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富有哲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见于言外”,留传千古的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感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归期难料的感情。2、天净沙 秋思: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
28、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富有特征的9个景物描绘了一幅秋原黄昏行施图,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 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游子悲苦惆怅的诗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钱塘湖春行: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
29、才能没马蹄。” “最爱”的内容是“绿杨阴里白沙堤。”表现诗人行路的句子是“孤山寺北贾亭西”和“最爱湖东行不足,白杨阴里沙堤。”描写花草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见于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借物以抒发自己悲苦哀怨之情的诗句是: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5、夜雨寄北想象将来与亲友
30、团聚、剪烛夜话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表达诗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设想未来相逢景象,表达深沉离情的句子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后来成为离情的代用语的词是:巴山夜雨盼望有朝一日与友人相聚的欢快场景的语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中蕴含宦途失意、羁旅他乡,思乡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的诗句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以会晤的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冀的名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6
31、、泊秦淮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借古讽今)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鞭打沉溺酒色,醉生梦死的统治阶级,告诉他们将重蹈南朝亡国覆辙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讽刺上层人物不顾国家艰难,只顾吃喝玩乐的语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一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中写景的句子是:烟笼寒水月笼沙,叙事的句子是:夜泊秦淮近酒家。抒发感慨的句子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7、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给人以哲理性启迪的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构成“新”与“旧”“来”与“去”对比的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追忆难忘欢聚,感叹流光易逝的句子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表现诗人沉思形象的句子:小园香径独徘徊。时光流逝,不能倒流,人们无力挽回,经常用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诗表示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