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启蒙读本(51100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启蒙读本(51100篇).doc(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言文启蒙读本(51100篇)51为者常成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比不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放弃)、常行而不休而已矣(罢了)。”(选自初潭集)【文言知识】夫子。“夫子”是对人的敬称。上文“吾至死不及夫子矣”中的“夫子”,是指晏子。孔丘,世人称孔子,也有称孔夫子的,可见称“子”与“夫子”一样。孟轲,世人称孟子,也有称孟夫子的。俗称“老夫子”,是对老先生的敬称。【文化常识】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齐国大夫,他曾在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个君主执政期间任国相。晏婴内政、外交都擅长,自己的生活也相当俭朴,故受时人及后世的敬仰。【启发与
2、借鉴】“为者常成”应该成为每个人的座右铭。任何事情只要去做,而且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总会成功的,最怕的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思考与练习】1翻译:婴非有异于人也。2解释:“层出不穷”中的“穷”,是指;“不知所云”中的“云”,是指;“大声疾呼”中的“疾”,是指;“寡不敌众”中的“寡”,是指。52曹彬称病宋将曹彬(bn)攻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将克,忽称疾,诸将惊,皆来问疾,冀其早愈。彬曰:“余之病非药石所能愈,唯需诸公共发诚心,自誓于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诸将许诺,当即焚香为誓,明日称愈。及克金陵,城中安堵如故(形容十分安定),百姓如常。又,曹翰克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忿其久不下,城克,屠
3、戮无余。(据五朝名臣言行录改写)【文言知识】克。上文多次出现“克”字,均作“攻克”、“攻下”解释。“克城之日”,意为攻下金陵城的那天;“城克”,意为江州城被攻下。又,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意为打败齐军后,鲁庄公问曹刿战胜的原因。【文化常识】药石。“药石”泛指医药治疗。上文“余之病非药石所能愈”,意为我的病不是吃药打针所治得好的。“药”指敷药、汤药及丸药等中药,“石”指针灸。传说我国远在原始社会就有针灸术,那时的针是石制的,极细,刺进有关穴道以治病,自金属出现后,针灸术大为提高,世传针灸能治百病。如今世界各国的针灸术都是由中国流传过去的。【思考与练习】1解释:称;冀;唯;及。2翻译:忿其
4、久不下,城克,屠戮无余。3成语“安堵如故”的本义是:。53欧阳修发愤苦学欧阳修四岁而孤,母以荻(d,芦苇类的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稍长(渐渐长大),而家无书读,就(前往)闾里(乡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只专心读书),终成文坛巨匠(大师)。(据欧阳修全集附录改写)【文言知识】士。“士”在古代是一个阶层,相当于今天的知识分子。旧时有“士、农、工、商”之说,意为社会上有四个阶层或四种职业,即读书做官的、务农的、务工的与经商的。上文“士人家”即读书人家。【启发与借鉴】成功的道路是艰难的,有志的人才能勇敢地去攀登。【思考
5、与练习】1“孤”的含义古今有所不同,本文中的“孤”是指。2解释:“废寝忘食”中的“寝”是指;“家徒壁立”中的“徒”是指;“为非作歹”中的“歹”是指;“心旷神怡”中的“怡”是指。3欧阳修是朝人,著名的家。54名落孙山宋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郡(此指省城)参加科举,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指未取),山名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取不取),山曰:“解名(考中举人的名单)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据过庭录改写)【文言知识】“滑稽”,古音读g j,本指语言幽默风趣,能说会道。上文“滑稽才子”即指孙山这个人能说会道、幽默风趣。后来,这个词语的读音、含义有了变化,多指语言、动作引人发笑。【文化
6、常识】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选拔人才的一种方法。在那个社会里,读书人的唯一出路就是做官,所谓“学而优则仕”。他们要从秀才到举人再到进士,一级一级考上去。很多人一辈子没考上举人,只好一辈子做个穷秀才。像本文中所说的孙山,他虽然在举人的榜上是末一名,但总算考上了,而同乡人的儿子便没有考取。没考取的可隔三年再考。【思考与练习】1解释:赴;偕;贤郎。2鲁迅曾刻画过一个科举考试受害者的典型形象,他的名字叫。55蝙蝠凤凰寿,百鸟朝贺,唯蝙蝠不至。凤凰责之曰:“汝居吾下,何如此倨傲?”蝙蝠曰:“吾有足,属兽,何为贺汝?”一日,麒麟生诞,蝙蝠亦不至。麒麟亦责之。蝙蝠曰:“吾有翼,能飞,属禽,何为贺
7、欤(y)?”既而,凤凰与麒麟相会,语及蝙蝠之事,相与慨叹曰:“今世风(社会风气)恶薄(污浊),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徒,实无奈他何!”(据笑府改写)【文言知识】欤。“欤”是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呢”、“吗”、“啊”、“了”等。上文“何为贺欤”,意为为什么要来祝贺呢?又,“天何不雨欤”,意为天为什么不下雨呢?“何卒之早欤”,意为为什么死得那么早啊!【文化常识】世上没有凤凰,也没有麒麟,这是古人假想出来的两种吉祥动物。凤凰是百鸟之首,故有“百鸟朝凤”之说;麒麟是百兽之首,是王中之王。正如龙,也是古人设想出来的吉祥动物。【思考与练习】1翻译:汝居吾下,何如此倨傲?2解释:既而;相与;徒。56红毛毡红毛国(
8、旧时有些人对英国及荷兰国的称呼),旧许与中国相贸易。边帅见其众,不许登岸。红毛人固请赐一毡地足矣。边帅思一毡所容无几(没多少),许之。其人置毡岸上,仅容二人,拉之容四五人。且拉且登,顷刻毡大亩许,已登数百人矣。红毛人短刃并(同时)发,出于边帅不意,被掠去数里。(据聊斋志异改写)【文言知识】许。上文有四个“许”,它们的含义分两类:“旧许与中国相贸易”、“不许登岸”、“许之”中的三个“许”,均指“允许”、“答应”;“顷刻毡大亩许”中的“许”,指“左右”、“约”、“光景”,意为顷刻之间那块毡扩大到一亩地左右。【启发与借鉴】一百多年前,帝国主义列强就是用这种软硬兼施的无赖手段瓜分中国的!【思考与练习】
9、1解释:且且;刃。2翻译:红毛人固请赐一毡地足矣。57越人养狗越人(今浙江一带的人)道上遇狗,狗低首摇尾而人言,曰:“我善猎。得兽,与尔中分。”越人喜,引而俱归,食以膏粱,待之以人礼。狗得盛礼,日益倨(j,傲慢),猎得兽,必尽啖(dn,吃)乃已。或嗤越人曰:“尔饮食之,得兽,其辄尽啖,奚以狗为(凭什么还要养狗呢)?”越人悟,因与分肉,多自与。狗怒,啮其首,断领(头颈),走而去之。(据伯牙琴改写)【文言知识】膏粱。“膏”指肉,“粱”指精米。上文“食以膏粱”,意为把精肉与白米饭给它吃。旧时称公子哥儿为“膏粱子弟”,因为他们吃得好,又被称为“纨绔子弟”,因为他们穿绫罗绸缎。【启发与借鉴】世上类似狗的
10、人也有。【思考与练习】1解释:人言;中分;盛礼;乃已。2翻译:或嗤越人曰:“尔饮食之”。58承宫拾薪求学汉之承宫,少孤,年八岁,为人牧豕(猪)。乡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经授数百人。宫过息庐(房屋,此指学舍)下,乐(羡慕)其业,因就听经。遂请留门下,为诸生拾薪,执苦(干苦活)数年,勤学不倦。(据后汉书改写)【文言知识】豕。一千多年前,我们祖宗所写的“豕”,就是指“猪”,“ ”(b)指母猪,“豨”(x)指野猪。“豚”(tn)是指小猪,有时也泛指猪。“ ”是“豕”的异体字。“猪”是以后才有的字。【文化常识】经。儒家把诗、书、礼、易和春秋五部书称为经典著作,俗称“五经”,故又称诗经、书经、礼经、易经与春秋
11、经。以后又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称为“四书”。自宋朝以后,“四书五经”是读书人必读的书,科举考试的题目也出自这些书里。【启发与借鉴】为了求得学问,承宫什么事都肯干,这就是苦学。【思考与练习】1古代苦学的人很多,除了承宫外,你还能举出一个人吗?。2解释:“名闻遐迩”中的“迩”,是指;“心不在焉”中的“焉”,是指;“义愤填膺”中的“膺”,是指;“沉默寡言”中的“寡”,是指。59苏秦刺股苏秦乃洛阳人,学纵横之术(策略),游说秦王,书(指给秦王的信)十上,而不为用,资用(资金)匮(ku)乏,潦倒而归。至家,妻不下絍(rn,织布机),嫂不为炊,父母不以为子。苏秦乃叹曰:“此皆秦(我苏秦)之罪也!”乃发
12、愤读书。读书欲睡(打瞌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后卒合齐、楚、燕、赵、魏、韩抗秦,佩六国相印。(据战国策改写)【文言知识】股。“股”指大腿。上文“引锥自刺其股”,意为拿起锥子自己刺大腿。苏秦这样做,目的是使自己受痛而惊醒,继续读书。【文化常识】战国末年,出现了研究“纵横之术”的纵横家。所谓“纵”,指“合纵”,它的代表者为苏秦。他主张把东方六国齐、楚、燕、赵、魏、韩联合起来,抗击秦国。所谓“横”,指“连横”,它的代表者为张仪,他主张以秦国为中心,联合东方某些国家,攻击另外一些国家,采用“各个击破”的策略。最终“合纵”失败,“连横”获胜,秦国击败了六国,统一了中国。【思考与练习】1“悬梁刺股”
13、本为“头悬梁、锥刺股”,属两个人刻苦读书的故事。你已知道“刺股”的出典,那么“悬梁”是谁的故事呢?请查成语词典。2解释:乃;不为用;匮乏;卒。3翻译:父母不以为子。60蛙与牛斗蛙于草中,视牛渐近,庞然(巨大的样子)大物也,嫉之。遂吸气鼓腹,欲过于牛,谓伙曰:“吾腹稍大,似牛乎?”伙曰:“差远矣!”蛙怒,复吸气鼓腹,曰:“今如何?”曰:“与前无异。”蛙暴起,又吸气鼓腹,须臾(y),腹裂而死。牛历(经过)其旁,践蛙尸于泥中。此谓不自量力者也。(据克雷洛夫寓言改写)【文言知识】1稍。文言中的“稍”多作“渐渐地”解释,很少解释为“稍微”。上文“吾腹稍大”中的“稍”,即指“渐渐地”,意为我的肚子渐渐地胀
14、大。又,“此人稍长即去家”,意为这人渐渐长大便离家。2“须臾”及其他。“须臾”相当于一会儿。上文“须臾,腹裂而死”,意为一会儿青蛙的肚皮裂开而死了。在文言中“须臾”的同义词有“顷”、“俄顷”、“旋”、“移时”、“须斯”等。【思考与练习】1解释:嫉;暴起;谓。2翻译:与前无异。3蛙的致命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句子表达。 61二叟登泰山昔有二翁,同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处,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久念之,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十
15、,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渡长江,徒步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持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据有关材料编写)【文言知识】1“而已”与“耳”。“而已”与“耳”用在句末,都相当于“罢了”。上文“唯叟一人而已”也可写成“唯叟一人耳”,意为只有老头儿一个人罢了。2何老之有。“何老之有”要按“有何老”理解,意为有什么老的呢?即不算老。这种句式与陋室铭中的“何陋之有”相同。【文化常识】冀、雍及其他。我国古代把中华大地分为九州:冀州、雍州、兖(yn)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冀州在今山西一带,雍州在今陕西一带。从上面看
16、,二叟是扬州人古之扬州包括今天的长江下游广大地区,因文中说他们“渡长江”,故可推测为江南人。【思考与练习】1解释:去;向;是;曩;逾。2翻译:翌日,二翁偕往。62人有亡斧者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人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视其颜色,窃斧也;听其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者也。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其行动、颜色、动作皆无似窃斧者也。(据列子改写)【文言知识】颜色。现代汉语中的“颜色”是指色彩,而文言中的“颜色”是指“脸上的神色”。上文“视其颜色,窃斧也”,意为看他脸上的神色,是偷斧头的人。若说“颜色不移”,意为脸上神色不改;“颜色无主”,意为脸上的神色变化无定,形容惊慌失
17、态的样子。【启发与借鉴】毫无事实根据的怀疑,只会伤害别人。【思考与练习】1“意其邻人之子”后省略了,补充后应成为。2成语填空:优柔断;无动于;移默化;好高远。63蛛与蚕问答蛛见蚕吐丝为茧,乃曰:“汝之吐丝,终日辛劳,讫自缚,何苦为(呢)?蚕妇操汝入沸汤,抽为长丝,遂丧躯。然则其巧也,适(正合)以自杀,不亦愚乎?”蚕对曰:“吾固自杀。然世人无吾,非寒冻而殁(m,死)乎?尔口吐经纬(指横的竖的丝),织成罗网(网),坐伺其间,俟(s)蚊虻投网而自饱。巧则巧矣,其心何忍!”噫,世之人为蚕乎,抑为蛛乎?(据有关材料编写)【文言知识】1俟。“俟”指“等候”、“等待”。上文“俟蚊虻投网而自饱”,意为等候蚊子
18、、牛虻撞在网上而自己吃饱。又,捕蛇者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其中“俟”也指“等候”。2抑。“抑”指“还是”,表示选择。上文“世之人为蚕乎,抑为蛛乎”,意为世上的人准备做蚕呢,还是打算做蛛。又,“去抑留,由尔定”,意为离开还是留下,由你决定。【思考与练习】1解释:讫;操;伺。2“吾固自杀”中的“固”,不指“坚固”、“巩固”、“牢固”,而应理解为。64莽汉断棘终南(山名,在今陕西境内)之上有棘满径,枝柔而刺密,触之者恒胶结(粘住)不可解。人畏其刺,咸迂(绕开)其途避之。一壮汉义形于色,曰:“汝辈怯,是有何惧!”遂持刀而入,欲节节而断之。孰知左断于手,而右曳于臂,下钩其裾(裙),而上牵其袖,未至
19、片刻已惫甚。众哂(shn,嘲笑)之曰:“莽汉,莽汉,断棘好汉,棘未斩断,人已不堪(不能忍受)。”(据有关材料编写)【文言知识】“径”与“道”。“道”一般指较宽的路;“径”指小路。上文“有棘满径”,意为小路上长满了荆棘。成语“曲径通幽”,意为曲曲折折的小路通向幽雅的境地。又,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山上的石路称“径”,十分确当。又,“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启发与借鉴】一时的冲动加盲目的蛮干,最终只会自讨苦吃!【思考与练习】1解释:恒;孰;惫。2本文中的“左”、“右”、“上”、“下”是指什么?。3翻译:汝辈怯,是有何惧!65楚王射猎楚王猎于云梦(古代的大沼泽地,
20、在今湖北境内),使虞人(负责狩猎的官吏)驱禽兽而射之。禽飞,鹿出于王之右,麋(m,鹿的一种)逸(奔)于王之左。王欲引弓射之,又有鹄(h,天鹅)掠过。王注(停)矢于弓,不知射何也。养由基(古代善射的人)进曰:“臣(我)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十发而十中;若置十叶于前,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肯定)也。”王曰:“何为?”养由基曰:“心不专也。”(据郁离子改写)【文言知识】引。“引”是个象形字,好像把弓拉开来的样子,故本义为“拉开弓”,后虚化为“拉”、“拉开”。上文“王欲引弓射之”,意为楚王想拉开弓射禽兽。今体育运动中的“引体向上”,意为拉着自己的身体向上。【启发与借鉴】目标太多,精力便不能集中,结果
21、一无所获。有人既练琴棋书画,又要学唱歌跳舞,结果可想而知。【思考与练习】1楚王一无所获,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翻译:王注矢于弓,不知射何也。66酒徒遇啬鬼昔一人嗜酒,忽遇故人,其故人乃悭(qin)吝(吝啬)之徒。嗜酒者曰:“望诣贵府一叙,口渴心烦,或茶或酒,求止渴耳。”故人曰:“吾贱寓甚遐,不敢劳烦玉趾。”嗜酒者曰:“谅(料想)第二三十里耳。”故人曰:“敝寓甚陋,不堪屈尊。”嗜酒者曰:“但启户就好。”故人曰:“奈(只是)器皿不备,无有杯盏。”嗜酒者曰:“吾与尔相知,瓶饮亦好。”故人曰:“且待吾半日,吾访友毕即呼尔同归。”嗜酒者目瞪口呆。(据有关材料编写)【文言知识】第。“第”是个多义词。
22、上文“谅第二三十里耳”中的“第”,相当于“只”、“只不过”,意为料想只不过二三十里路罢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与“但”同义,那句话也可说成“谅但二三十里耳”。【文化常识】古人在对话时很讲究谦词与敬词的运用。如称对方的儿子为“令郎”,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上文那酒徒敬称对方的家为“贵府”,而故人谦称自己的家为“贱寓”(也可称“敝庐”、“陋室”),敬称对方的脚叫“玉趾”,说你到来为“屈尊”。凡此种种,都是谦词与敬词的运用。【思考与练习】1解释:徒;诣;遐;耳;相知。2翻译:但启户就好。67唐临为官唐临为万泉(古县名)丞(县令的属官)。县有囚十数人,皆因未入赋而系。会暮春时雨,乃耕作佳期。唐临白
23、县令:“囚人亦有妻儿,无稼穑(田间劳作)何以活人,请出之。”令惧其逸,不许。唐临曰:“明公(对县令的敬称)若有所疑,吾自当(抵挡)其罪。”令因请假归乡。临悉召囚令归家耕作,并与之约:农事毕,皆归系所。囚等感恩,至时毕集县狱。临由是知名。(据旧唐书改写)【文言知识】毕。上文有两个“毕”,含义不同:“农事毕”中的“毕”,指“结束”,意为农忙结束;“至时毕集县狱”中的“毕”,指“全部”、“都”,意为到时候全部集中在县的监狱里。又,“少长毕至”,意为年轻的年长的都到了。【思考与练习】1解释:会;白;逸;悉。2县令为什么在这时候要请假回乡?。3翻译:皆因未入赋而系。68鹦鹉亦有情宋高宗时,陇山县有人进能
24、言之鹦鹉于宫中。高宗养之,爱甚。一日,高宗问日:“尔思乡不?”曰:“岂不思乡?然思之何益!”帝怜之,即遣侍者送还陇山。数年后,宫中有人过其地。鹦鹉问曰:“皇上安不?”答日:“崩矣。”鹦鹉悲鸣不已。(据虞初新志改写)【文言知识】不。文言的“不”,有时同“否”,这是通假现象。上文“尔思乡不”,即“尔思乡否”,意为你想不想家乡?“皇上安不”,即“皇上安否”,意为皇帝身体好不好?又,“不者,吾死矣”,意为要不是这样的话,我就死了。【文化常识】封建社会是个等级森严的社会,统治者与百姓不仅衣食住行及礼仪有严格区别,就是用词也有不同。如皇帝自称是“朕”(zhn),而百姓只能说“我”、“吾”、“余”、“予”。
25、皇帝死用“崩”,上文“崩矣”,即皇帝死了。诸侯或大官死用“薨”(hng),一般的人死用“卒”、“没”或“死”。【思考与练习】1解释:进;怜;遣。2翻译:鹦鹉悲鸣不已。69陶母责子陶侃(kn)为东晋之大将军,于国为栋梁,于民若父母,世人重之。其少时为河梁吏(负责河道与渔业的官吏)。尝以一坩鲊(gn zh,一坛腌鱼)饷(以食物送人)母。母曰:“此何来?”使者曰:“官府所有。”母封酢反书(回信),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赠送给我),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据世说新语改写)【文言知识】非唯乃。这是一组关联词,也称为文言文固定句式,相当于“不仅而且”。上文“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意为不仅没有好
26、处,而且增添了我的忧愁。又,“非唯图利,乃害之”,意为不仅是贪图财利,而且是坑害他人。【启发与借鉴】世上的父母都希望子女孝敬他们,但孝敬要正当。把公家的财物赠送给父母,这是不应该的。陶母拒收一坛腌鱼,并回信严肃地批评儿子,这是母亲教育有方。陶侃后来终成国家栋梁之才,这与母亲的教育有关。【思考与练习】1解释:于;少时;尝。2古诗填空:等闲识得东风面,;若把西湖比西子,;借问酒家何处有,。70荀巨伯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匈奴攻城。友人语巨伯曰:“吾将死矣,子可去,勿无辜受害。”巨伯曰:“远来相视(看你),子令我去,败义(毁坏道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敌既至,谓巨伯曰:“吾大军至,一(整)城尽空
27、,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抛下他),宁以我身代友人命。”敌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邦。”遂班师而还。(据世说新语改写)【文言知识】令。“令”可指“命令”、“使”、“让”等。上文“子令我去”中的“令”,指“让”、“叫”,意为你让我离去。又,“令左右善待之”,意为叫手下的人好好招待他;“令人惧”,意为让人感到害怕;“上令杀之”,意为皇上命令把他杀了。【启发与借鉴】患难见真情。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说过:我们交朋友,应当选择那些在危难时能挺身而出的人。本文中的荀巨伯就是这样的人。【思考与练习】1解释:值;岂;既;我辈;班师。2翻译:宁以我身代友人命。71任末削荆为笔
28、汉之任末,年十四,负笈(j,书箱)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成就事业)?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n,茅草小屋),削荆(一种有刺的灌木)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燃麻蒿(ho,野草)以照。观书有会意处,书其衣,以记其事。同学者悦其勤学而有会意,常以净衣易之。未尝言:“夫人之好学,虽死犹存;其不好学者,虽存犹死。”(据拾遗记改写)【文言知识】夫。“夫”用在句子的开头,大多作发语词用,无实在含义,一般可不译出。上文“夫人之好学”,只要按“人之好学”理解即可。但有时也指“那”、“那个”,如“夫人有功,何能忘之”,意为那个人有功劳,怎么能忘记他呢?【启发与借鉴】记住任末的名言
29、:人若不学,则何以成?人之好学,虽死犹存;其不好学者,虽存犹死。【思考与练习】1解释:负;书;存。2翻译:常以净衣易之。72砚眼明有陆公庐峰,于京城待用(等待朝廷任用)。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既还邸(d,官办的旅店),使门人(仆人)往,以一金(一两银子)易归。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门人坚证其是。公曰:“前观砚有鸲鹆(q y,俗称“八哥”)眼,今何无之?”答曰:“吾嫌其微凸,路遇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公大惋惜。(据古今谭概改写)【文言知识】“平”为使动词。上文“令磨而平之”中的“平”,要理解为“使平整”,意为叫石工磨过使微凸处平整。如果不这样理解,译成叫石工磨过平整它,那就不通,因
30、为没有“平整它”这种说法的。因此,在这句话中“平”就成了“使动词”。【启发与借鉴】不要自以为是、自作主张。那砚台值钱的地方正在“微凸”处,而门人却以为是疵点,结果做了适得其反的事。【思考与练习】1翻译:公讶其不类。2陆庐峰为什么“大惋惜”?。73王羲之学书晋王羲之,七岁善书(写字)。年十二,见前代笔说(一本指导运笔的书)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秘(秘藏)?”羲之笑而不答。母曰:“欲看尔用笔法。”父见其少(小),曰:“待尔成人,吾授之。”羲之拜请:“使待成人,恐蔽(阻)儿之才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满)月,书便大进。(据书断改写)【文化常识】古代著名的书法家。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不
31、可胜数,我们只能择其中的六七人略作介绍。东汉的张芝,世称“草圣”,他的字写得龙飞凤舞。三国时魏国的钟繇(yu),擅长隶书与楷书;东晋的王羲之,更在他们之上,他博采众长,自成一体,正楷和行书都出众,字体雄健多变。唐朝的颜真卿和柳公权,擅长正楷。宋朝的米芾(f),精于诗文书画,其书法自成一家。【思考与练习】1王羲之的儿子也是著名的书法家,你知道他是谁吗?。2翻译:待尔成人,吾授之。74孟母三迁孟子(姓孟,名轲)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祭拜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用来)处子(安顿儿子的地方)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g)人(商人)呼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学舍)
32、之旁。孟子乃嬉为揖让进退(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制)之事。其母曰:“是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据列女传改写)【文言知识】焉。“焉”是个文言虚词,常用在句末作语气词,相当于“了”。但有时又相当于“于之”,即“在这里”、“在那里”。上文“遂居焉”,即“遂居于之”,意为就住在那里。又,曹刿论战:“夫大国,惧有伏焉。”“惧有伏焉”即“惧有伏于之”,意为担心(齐国)在那里有埋伏。【文化常识】我国古代统治者十分讲究“礼制”,家庭有“礼”,官府有“礼”,朝堂上更有“礼”,所以说中国是“礼仪之邦”。孟子小时候在学堂里读书,除了识字外,还要学习“揖让进退”,这些都是朝堂上的规矩,比如见国君要快步上前,要跪
33、拜,退堂时要倒退几步才转身走,人的动作、姿势都有规定,不合礼制轻者受斥责,重者处刑。【启发与借鉴】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思考与练习】1孟子是学派的直接继承人。2翻译:是可以处吾子矣。75梁山伯与祝英台英台乔装,诣杭就学,与梁山伯同窗。俱学三载,感情甚笃。学毕,英台辞归,山伯相送。途中,英台言及家有女弟(妹妹),年方二八,贤淑而知书,遂托言为妹作媒,山伯诺之。期年(一年),山伯赴英台家探亲,见英台饰以女装,乃知昔日皆戏言也,所谓女弟,乃英台自身。山伯心喜,然英台已为父许配马家,二人不禁黯然垂涕,遂相约同生死。未久,山伯因相思而病亡,英台被逼出嫁。花轿路过山伯之墓,墓裂,英台奋身跃
34、入,双双化蝶而舞。(据有关材料编写)【文言知识】关于“二八”。“年方二八”,不能理解为“二十八”,而应为“二乘八”,得十六,即十六岁。这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现象。又如“二八年华”、“二九妙龄”等等。【文化常识】这是一则民间传说,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它歌颂了一对男女青年为追求婚姻自由而不屈斗争的精神。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久演不衰,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也负盛名。【思考与练习】1解释:乔装;同窗;载;笃;贤淑;垂涕。2“乃知昔日皆戏言也”中的“乃”,相当于;“乃英台自身”中的“乃”,相当于。3翻译:见英台饰以女装。76二犬情深咸溪县童镛家,畜二犬,一白一花,共出一母。性狡狯(kui,聪明活泼),
35、解人意。日则嬉戏,夜则守门。后白者倏(sh)目盲,不能进牢自食。主人以草藉(垫)檐外卧之。花者衔饭吐而饲之。夜则卧其侧,几(j,将近)二年余。及白者死,埋之山麓。花犬乃朝夕往,至葬处则默哀,若拜泣状,良久乃反(通“返”)。(据东观记改写)【文言知识】1状。“状”指“的样子”、“情况”等。上文“若拜泣状”,意为好像边拜边哭的样子。又,“室中无人,若方去状”,意为房间里没人,好像刚离去的样子。2灵活地解释词语。上文“不能进牢自食”的“牢”,显然不能理解为“监牢”。“牢”的上部像房屋,下部是“牛”,本义为圈养牲畜的地方。那么上文“不能进牢自食”中的“牢”,联系上下文,便是指犬睡觉的地方,故可理解为“
36、笼子”。这就是灵活地理解词语的方法。【思考与练习】1解释:倏;饲;及;山麓。2解释成语:“天下无敌”中的“敌”,是指;“诡计多端”中的“诡”,是指;“名闻遐迩”中的“遐”是指,“迩”是指;“白璧无瑕”中的“瑕”,是指。77赵某误子赵某者,吴人也。家富多藏,有子三。其子恃父多金,朝夕挥霍,不务正业。有一叟善意相劝,曰:“尔之子,俱游手好闲,一旦尔逝,将何以自食其力?当诫之从学,而后自立。”赵某弗听,恣(z,放任)子放荡。寻(不久)赵氏卒,其子益挥霍无度。未久,资财尽。三子者,或乞食于街市,或盗窃于邻人,或饿仆于路侧。人曰:“此乃自食恶果也!”然岂非其父之计短也!(据有关材料编写)【文言知识】“子
37、三”及其他。现代汉语中数量词都放在名词或动词之前,如“三本书”、“五次击倒对方”等,而文言文中常把数字置于名词或动词之后。上文“有子三”,意为有三个儿子。又,“石五松三”,意为五块石头三株松树;“凡败者九”,意为一共九次失败。【启发与借鉴】做父母的要以此为戒!【思考与练习】1“三子”的错误是:,父亲的错误是:。2翻译:一旦尔逝,将何以自食其力?78擒贼周氏夫妇,以渔为生,日出没风波。一日,二豪贼相谓曰:“伺周之市,但留其妇时,吾可攫其金也。”于是窥周出。周既去,二豪贼持刀近船。周蓄一犬,见之,狂吠。妇闻声而出。二贼跃上船,出刃胁之。犬啮贼,以故贼不得脱身。妇乘其无备,推堕一贼河中。一贼为犬所啮
38、,痛甚。妇举刀欲劈之,贼色挠(脸上显出屈服的样子),跪而谢。是时夫方归,见状,即缚二豪贼至官。(据有关材料编写)【文言知识】1谢。在文言中,“谢”多指“道歉”、“认罪”。上文“跪而谢”,意为跪下来认罪。又,“官责之,囚谢曰”,意为官吏责罚他,那囚犯认罪说。“其人泣而谢曰:此吾之过也。”意为那人边哭边道歉说:“这是我的过错。”2贼。古人说的“贼”是指“强盗”、“抢劫犯”。上文“二豪贼”即两个大强盗。古人说的“盗”是指“小偷”。【思考与练习】1解释:伺;之;但;攫;窥;既;刃;方;官。2翻译:以渔为生,日出没风波。79张元饲弃狗有犬为人所弃,惶惶于阡陌(田间小路)间。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
39、曰:“何用此为?”将欲逐之。元乞求毋(w,不要)弃,曰:“有生(生命)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乃自然之理。今犬为人所弃,非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停。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已不省人事。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据周书改写)【文言知识】作疑问语气词用的“为”。“为”放在句末,多作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呢”。上文“何用此为”,意为要它干什么呢?又,“何惧为”,意为有什么可害怕呢?请注意,末句的“为”不能作“为什么”的“为”理解。【思考与练习】1解释:逐之;亟;延。2翻译:叔父
40、感其言,遂许焉。80何岳两次还金秀才何岳,号畏斋。尝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zh,封存的标记)皆合,遂以还之。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银子),曰“俟他日南下而取”。去数年,绝无音信。后其侄以他事南下,非取箱也,畏斋因托以寄去。(据金陵琐事改写)【文言知识】宦官。“宦官”有两种含义。一指太监,即在宫中侍奉帝王嫔妃等的阉割过的男子。二指“官吏”。上文“教书于宦官家”,意为在做官的人家教书。又,“宦游”也指做官,“仕宦人家”指读书做官的人家;“宦海”指官场。【启发与借鉴】品行端正的人对非分之财是
41、不会动心的。【思考与练习】1解释:旦日;俟。2在“遂以还之”中省略了字,成分补足后的句子是。81车胤囊萤夜读晋之车胤(yn),家贫,不常得油。然日则耕作,无以夜读。遇夏月(夏季),乃以练为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勤学不倦。年长,博学多通,时人誉之。(据晋书改写)【文言知识】“以夜继日”和“日以继夜”。这两个成语现已通用,均指白天接着夜晚继续干。如以夜继日地复习功课,也可说成日以继夜地复习功课,但最早的含义是有区别的。“以夜继日”本义为用夜间接着(当日)白天(干);“日以继夜”本义为白天接(上一个)夜间(干)。【文化常识】“练”指白色的丝绸,“练囊”即用白色的丝绸做的袋子。养蚕缫丝在我国
42、很早的时候就有。用蚕丝织成布(不是棉花织的布,而是丝织品),早先略带灰黄色,需要经过漂白沾水后用棒槌反复地捣,这个过程就叫“练”,直到漂白为止。因此“练”是白色的丝绸,至于各种彩色的绸缎,那是经过染色而成的。【思考与练习】1“囊萤映雪”是两个古人苦学的故事。“映雪”的主人公是。2成语填空:诲人不;持之以;通达旦;天之别。82苛政猛于虎孔子过泰山之侧,有妇人哭于墓而哀(极伤心)。夫子(指孔子)式(同“轼”)而听之,使子路(孔子的学生)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很像)重有忧(有很多伤心的事)者。”而曰(妇人接着说):“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于之),今吾子又死焉(于之)。”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残暴的政令)。”夫子曰:“小子(孔子对学生的称呼)识(zh,记住)之:苛政猛于虎也。”(选自礼记)【文言知识】1于。“于”是个文言虚词,除解释为“对”、“在”、“跟”外,还相当于“被”、“比”。上文“昔者吾舅死于虎”中的“于”,相当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