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课内文言深刻复习收集.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12965 上传时间:2021-09-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课内文言深刻复习收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七上课内文言深刻复习收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上课内文言深刻复习收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课内文言深刻复习收集.doc(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内文言专题(一)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下列加点的词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子女儿) B . 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 C.未若柳絮因风起(凭借) D.撒盐空中差可拟(相似)2、翻译划线句子。 译文: 3、文中两个以雪为喻句子是 ; 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二)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2、”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B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2、翻译划线句子。译文: 3、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答: 。(三)阅读世说新语两则并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句中加

3、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与儿女讲论文义(女孩儿)B.尊君在不(通“否”)C.俄而雪骤,公欣然曰(高兴的样子)D.友人惭,下车引之(拉)2、对“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D、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译文: (2)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译文: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译文: 5、陈太丘与友期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6、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

4、的家庭氛围? (四) 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 (A)不亦说乎(通“悦”,愉快) (B)人不知而不愠(包容,容忍) (C)吾日三省吾身(自我检查,反省) (D)不逾矩(越过,超过) 2翻译下列句子。(

5、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译文: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 3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 (五) 虽有佳肴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长也。 1、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1)不知其旨也( ) (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兑命( )2、翻译下列句子。(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译文: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译文: 4、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

6、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4分 (六) 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

7、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译文: 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译文: 3、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七) 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暮而果大亡其财( )(2)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 (3)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 (4)不

8、筑( ) 2.翻译句子。 (1)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译文: (2)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 3.智子疑邻有何寓意?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八) 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人皆吊之( ) (2)居数月( ) (4)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 (8)父子相保( ) 2、

9、翻译下列句子。(1)此何遽不为福乎?译文: (2)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译文: 3、塞翁失马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中的得与失? 文言文翻译专题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译文: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译文: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译文: 4、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译文: 5、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译文: 6、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译文: 7、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 8、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译文: 9、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 10、兑命曰

10、:“学学半。” 译文: 1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1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译文: 1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 1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文: 1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 16、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1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18、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译文: 1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20、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2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 2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译文: 23、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译文: 24、以为顺

11、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译文: 2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译文: 26、此何遽不为福乎?译文: 27、近塞之人,死者十九。译文: 课外文言阅读专题(一) 华歆王朗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zh,即)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入。歆曰:“本(当初)所以疑(迟疑不决),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接受他的请托),宁可以急相弃邪(同“耶”,呢)?”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门1、下列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 )A 宁可以急相弃邪 是以谓之“文”也B 王欲舍所携人 过中不至,太丘舍

12、去C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传一乡秀才观之D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歆辄难之2、翻译划线句子。 译文: 3、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 愚人食盐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选自百喻经)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相同的一项是( )A.至于他家(愚人) B.更为益盐(增加)C. 况复多也( 再 ) D. 返为其患(通“反”)2、用现代汉语写出划线句子的意思。 译文: 3、这则短文有何启示? (三) 越人穽鼠鼠好夜窃粟,越人置粟于盎,恣鼠啮不顾。鼠呼群类

13、入焉,必饫而后反。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而鼠不知也。逮夜,复呼,群次第入,咸溺死。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恣鼠啮不顾(任凭、听任) B、鼠呼群类入焉(介词,“于之”,“之”指盎)C、越人乃易粟以水(容易,方便) D、必饫而后反(同“返”)2、翻译划线句子。译文: 3、本文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四) 颜回好学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选自史记) 注释回:颜回,又称颜渊。蚤:同“早”。恸:哀痛之至。迁:转移。贰:重复。亡:同“无”。1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发尽白( ) (2)门人益亲( ) (3)弟子孰好学( )2、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的语句。译文: 3、颜回好学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用原文回答) 课内文言文专题复习答案(一)1、D2、不一会儿,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3、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道韫的比喻比胡儿好。因为柳絮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一种意境美,而“撒盐”的比喻过于直接,只侧重形似,缺乏令人遐想的美感。(二)1、C2、你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你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3、不过分,因为客人不讲信用,失礼在先,元方入门不

15、顾,是一个七岁孩子对客人的无礼行为的蔑视。(三)1、A 2、C 3、D4、(1)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丢下我走了。(2)(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3)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跟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5、做人要重礼守信。6、营造了温馨、愉快且文化气息浓厚的的家庭氛围。(四)1、B2、(1)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2)复习旧的知识后,并从中获得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3、我最受启发的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则语录,论述了学和思的辩证关系,学习和思考要有机结合,边学边思考。(五)1、(1)它的 (2)这样以后

16、 (3)通“说”,指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説。2、(1)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2)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反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3、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理解得更深刻。或:在学习中,当别的同学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学会去教别的同学,这样也能明白自己的不足的地方,同时提升自我。(六)1、D2、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吗?3、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要理论联系实际。(言之成理即可)(七) 1.(1) 果然 丢失 (2) 以为聪明

17、(3) 下雨 (4) 修补 2.(1)宋国有一个富人,因天下大雨,他的墙坍塌下来。 (2)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的聪明,却怀疑偷盗的是隔壁的老人。 3.凡事要尊重事实,不能凭主观感情去判断是非,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八) 1、(1)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2)经过 (3) 带领 (4) 保全 2、(1)这怎么就不是好事呢?(2)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战死在战场上了。 3、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人们看问题要全面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事物的反面。 课外文言文专题训练答案参考译文:

18、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表示为难。王朗却说:“好在船还比较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来了,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华歆说:“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一点。既然允许他搭我们的船,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便把他扔下呢?”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关照那个人,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王朗的优劣。(一)1、A2、既然已经答应他让他上船,怎么可以现在抛下他呢?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参考译文:从前有个愚蠢的人,到朋友家。主人给他食物,食物嫌淡而无味。主人知道之后,于是添加盐。加了盐,食物就味美,于是(他)自言自语说:“之所以味道鲜美,是

19、有了盐的缘故。很少就如此,何况又多了?”这个愚蠢的人没有智慧,就只吃盐。味觉败坏,反而成为他的祸患。(二)1、A2、之所以味道鲜美,是有了盐的缘故。3、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参考译文:老鼠喜欢夜间偷吃粮食。有个越国人把粮食装入腹大口小的盎里,任凭老鼠去吃,从来不去管它。老鼠呼唤它的同伙跳进盎里,必定要饱餐一顿才肯回去。于是越国人把盎里的粮食倒干净,换上水,然后用一层糠浮盖水面。老鼠不知底细,到了晚上,又呼唤同伙一个接着一个地跳入盎里,结果全都被淹死了。(三)1、C2、老鼠喜欢夜间偷吃粮食。有个越国

20、人把粮食装入腹大口小的盎里,任凭老鼠去吃,从来不去管它。3、启示有两点:欲擒故纵,为取得而有意放弃,寻求使对方产生错觉的斗争策略,就可以达到目的。事物是变化的,只按照老路走,必然灭亡。参考译文: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很早就去世了。孔子哭得哀痛之至,说:“自从我有了颜回这个学生,学生们就更加亲近我。”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年纪轻轻就死了。之后再没有发现好学的人了。(四)1、(1)都,全 (2)更加 (3)谁2、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3、不迁怒,不贰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