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的「四气」[五篇范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人的「四气」[五篇范例].doc(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做人的四气五篇范例 第一篇:做人的四气做人的四气 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发布时间:2021-6-622:50:52繁體版 【做人四气】 :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面,才气行于事,义气施于人。锐气是独立的精神,绝尘的、不妥协的东西不可没有,但要“藏”,因为外是“世俗”,不容你的孤傲;和气是勘破一切世俗后的宽容,计较只会伤人伤己;才气是本事,是领悟力,量力而行事,恰好最好;义气是灵肉有余则广为布施,且不求回报。 庄子说“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这句好,为善无近名做善事不可有搏功名之痕迹,否则就是作伪;为恶无近刑做坏事不可触犯刑法,否则就是真恶。做人,就是在界限中保持率真的自由。 善是利他,
2、恶是自保。如果人性里只有善,人类就无法利用万物以自救,就早早灭亡了。如果恶的本性在危急之关头不能发挥自保功能,那人也会万劫不复。所以,我们要训练人性的完整,才不能任人宰割。 善不仅仅是利他,而是善在利他的同时也温暖了自己。一想到自己还有能力帮助别人,心里就幸福,这,就是养生。恶不仅仅是自保,在恶的同时因为对别人的伤害而提心吊胆,或因为恶缘而冤冤相报,就是害生。善和恶不过是自性的两面,而非道德的两面,能不断地趋善避恶,就可以活得安心、自在。 善生阳,恶生寒,伪善比恶还坏,生邪。大善、大恶都非常人所能为。比如以身饲虎之大善,比如杀人越货之大恶,都非吾辈所能为。活着,能一生问心无愧,已然了得。 普通
3、人追求的,无非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混和,相夫教子、扶老育幼,家风醇厚,就已经为民族的传承做了贡献。如果强梁恶霸欺负了人家老婆孩子,还不许人家骂两声、跺两脚,也是一种不厚道。人,被现实逼出点小恶我看也没什么,现世报了,还省得下世再倒腾这点破事了。 孟子说。好俗乐、好田猎并不可耻,但与天下同乐即可。圣人不是唱高调的,不是假道学,他洞悉人性的弱点,但可以把你的好恶提升到“天下”的情怀里。 做人,低调得有低调的境界,张扬得有张扬的本事,而始终如一的不卑不亢则是把境界和本事“涵”在了一起,给了人生一份了不起的镇静和从容。 做人难得的是“忘我”,“我”字一当头,人就胆怯了,一不自在,人就无法脱俗了。 人,太
4、干净了,就没有抵抗力。人,太求完美,就没有快乐。 第二篇:中药的四气中药的四气 中药的四气老许说神话2021-01-0512:58:46四气,即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它是通过调节机体寒热变化来纠正人体阴阳盛衰的,为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药性理论。 对于四气的认识,起源甚早。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曰。“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可知药性分寒温,不晚于西汉时代。文中还指出药性之寒热,是“因气感之宜”所形成,所以本经首先提出了“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可见最早药性的四气,是以四时气候特征来概括药物性能的。然而宋
5、代寇宗奭为了避免与药物的香臭之气相混淆,主张将“四气”改为“四性”。李时珍亦从其说,谓“寇氏言寒热温凉是性,香臭腥燥是气,其说与礼记文合。但自素问以来,只以气味言,卒能改易,故从旧尔。”。寇、李之论,虽然亦有其理,然而未能说明四气的原始含义。 四气药性也和五味一样,寓有阴阳属性,即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寒凉与温热是相对立的两种药性,而寒凉与温热之间则仅是程度上的不同,即“凉次于寒”、“温次于热”。有些本草文献对药物的四性还用“大热”、“大寒”、“微温”、“微凉”加以描述,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不同的进一步区分,示以斟酌使用。此外,四性以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寒热之性不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和的一
6、类药。一般平性药物的功效主要通过五味和其他药性来反映出来。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这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如病人表现为高热烦渴、面红目赤、咽喉肿痛、脉洪数,这属于阳热证,用石膏、知母、栀子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得以缓解或消除,说明它们的药性是寒凉的;反之,如病人表现为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脘腹冷痛、脉微欲绝,这属于阴寒证,用附子、肉桂、干姜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得以缓解或消除,说明它们的药性是温热的。 一般来讲,寒凉药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水、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而温热药则分别具有
7、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源、回阳救逆等作用 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本经序例“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指出了如何掌握药物的四气理论以指导临床用药的原则。具体来说,温热药多用治中寒腹痛、寒疝作痛、阳痿不举、宫冷不孕、阴寒水肿、风寒痹证、血寒经闭、虚阳上越、亡阳虚脱等一系列阴寒证;而寒凉药是主要用于实热烦渴、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火毒疮疡、热结便秘、热淋涩痛、黄疸水肿、痰热喘咳、高热神昏、热极生风等一系列阳热证。总之,寒凉药用治阳盛热证,温热药用治阴盛寒证,这是临床必须遵循的用药原则。反之,如果阴寒证用寒凉药,阳热证用温热药必然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引
8、起死亡。故李中梓医宗必读谓:“寒热温凉,一匕之谬,复水难收。” 由于寒与凉、热之温之间具有程序上的差异,因而在用药时也要注意。如当用热药而用温药、当用寒药而用凉药,则病重药轻达不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反之,当用温药而用热药则反伤其阴,当用凉药反用寒药则易损其阳。至于寒热错杂的复杂病证,则当寒、热之药并用,使寒热并调。尤其要辨清寒热的真假,如遇真寒假热之证,则当用热药治疗;真热假寒之证,又当选用寒药以治之。切不可真假混淆。 由于每种药物都同时具有性和味,因此必须将两者综合起来。缪希雍谓:“物有味必有气,有气斯有性”,强调了药性是由气和味共同组成的。换言之,必须把四气和五味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地辨别药物
9、的作用。一般来讲,气味相同,作用相近,同一类药物大都如此,如辛温的药物多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甘温的药物多具有补气助阳的作用。有时气味同、又有主次之别,如黄芪甘温,偏于甘以补气,锁阳甘温,偏于温以助阳。气味不同,作用有别,如黄连苦寒,党参甘温,黄连功能清热燥湿,党参则补中益气。而气同味异,味同气异者其所代表药物的作用则各有不同。如麻黄、杏仁、大枣、乌梅、肉苁蓉同属温性,由于其味不同,而作用各异,如麻黄辛温散寒解表,杏仁苦温下气止咳,大枣甘温补脾益气,乌梅酸温敛肺涩肠,肉苁蓉咸温补肾助阳;再如桂枝、薄荷、附子、石膏均为辛味,因四气不同,又有桂枝辛温解表散寒,薄荷辛凉疏散风热,附子辛热补火助阳,石膏
10、辛寒清热降火等不同作用。又有一药兼有数味者,则标志其治疗范围较大。如当归辛甘温,甘以补血、辛以活血行气、温以祛寒,故有补血、活血、行气止痛、温经散寒等作用,可用治血虚、血滞、血寒所引起的多种疾病。 一般临床用药是既用其气,又用其味,但有时在配伍其他药物复方用药时,就可能出现或用其气,或用其味的不同情况。如升麻辛甘微寒,与黄芪同用治中气下陷时,则取其味甘升举阳气的作用;若与葛根同用治麻疹不透时,则取其味辛以解表透疹;若与石膏同用治胃火牙痛,则取其寒性以清热降火。此即王好古汤液本草所谓:“药之辛、甘、酸、苦、咸,味也;寒、热、温、凉,气也。味则五,气则四,五味之中,每一味各有四气,有使气者,有使味
11、者,有气味俱使者所用不一也。”由此可见,药物的气味所表示的药物作用以及气味配合的规律是比较复杂的,因此,既要熟悉四气五味的一般规律,又要掌握每一药物气味的特殊治疗作用以及气味配合的规律,这样才能很好地掌握药性,指导临床用药。 第三篇:中药的四气五味中药药性四气五味 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法除病邪,消除病固;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偏胜偏衰的病理现象,使之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治疗作用,乃是因为各种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也称为药物的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把药物治病的多种多样的性质和作用加以概括,主要有性
12、、味、归经、升降沉浮及有毒、无毒等方面,统称为药物的性能。 药物性能的认识和论定,是前人在长期实践中对为数众多的药物的各种性质及其医疗作用的了解与认识不断深化,进而加以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并以阴阳、脏腑、经络、治疗法则等医学理论为其理论基础,创造和逐步发展了中药基本理论。是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气和五味: 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性与味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自古以来,各种中药书籍都在每论述一药物时首先标明其性味,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药性是根据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然后归纳起来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至于药味的确定,是由口尝而
13、得,从而发现各种药物所具不同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的若干规律性的联系。因此,味的概念,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药物的实际性能。 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古时也称四气。其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而温与热,寒与凉则分别具有共同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予以区别。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
14、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间。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 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是指药性寒、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比较和缓的药物。其中也有微寒、微温的,但仍未越出四性的范围;所以平性是指相对的属性,而不是绝对性的概念。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也有相近或共同之处。至于其阴阳属性,则辛、甘、淡属
15、阳,酸、苦、咸属阴。综合历代用药经验,其作用有如下述。 辛。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或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等,都有辛味。 甘。有补益、和中、缓急等作用。一般用于治疗虚证的滋补强壮药,如党参、熟地;和拘急疼痛、调和药性的药物,如饴糖、甘草等,皆有甘味。甘味药多质润而善于滋燥。 酸。酸有收敛、固涩作用。一般具有酸味的药物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证,如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 涩。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多用以治疗虚汗、泄泻、尿频、精滑、出血等证,如龙骨、牡蛎涩精,赤石脂能涩肠止泻。 苦。有泄和燥的作用。泄的含义甚广,有指通泄的,如大黄,适用于
16、热结便秘;有指降泄的,如杏仁,适用于肺气上逆的喘咳;有指清泄的,如栀子,适用于热盛心烦等证。至于燥,则用于湿证。湿证有寒湿、湿热的不同,温性的苦味药如苍术,适用于前者;寒性的苦味药如黄连,适用于后者。此外,前人的经验,认为苦还有坚阴的作用,如黄柏、知母用于肾阴虚亏而相火亢盛的痿证,即具有泻火存阴(坚阴)的意义。 咸。有软坚散结、泻下作用。多用以治疗瘰疬、痰核、痞块及热结便秘等证,如瓦楞子软坚散结,芒硝泻下通便等。 淡。有渗湿、利尿作用。多用以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猪苓、茯苓等利尿药。 由于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性和味,因此,两者必须综合起来看。例如两种药物都是寒性,但是味不相同,一是苦寒,一是辛
17、寒,两者的作用就有差异。反过来说,假如两种药物都是甘味,但性不相同,一是甘寒、一是甘温,其作用也不一样。所以,不能把性与味孤立起来看。性与味显示了药物的部分性能,也显示出有些药物的共性。只有认识和掌握每一药物的全部性能,以及性味相同药物之间同中有异的特性,才能全面而准确地了解和使用药物 第四篇:领导四气的日志领导者的四气 1、正气 一个什么样的团队最强大。 首先,一定是简单的团队。那么要打造一个简单的团队,首先一定是其领导者要正气。其实,一个人做事,或是处理一个团队中的事情,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做到百分之百的公平,所以,往往只能求相对公平了。所以,对于一个领导者,那就一定要正气,让所有人明白,你
18、做事的风格是从大局出发。 2、骨气 人活着就会碰到挫折,有成功的辉煌,就可能会有失败的破落,如果你想要别人相信你,那么你就必须得有永不服输的骨气,这就是一个强大团队所必须具备的第二条:永不服输。可以成功,可以失败,但是绝不可以放弃。 3、霸气 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想带出一支强大的队伍,那就其本身就一定要够强大,要有天下舍我其谁、傲视群雄的霸气。领导者的强大和霸气就能输入其团队走向强大团队的第三点:输入团队一种荣誉。让所有人明白,你所在的团队就是最好的,就是最强的,同时,不管现在是什么样,你作为领导者,你首先要非常坚信一点,然后不断地向大家灌输,在这个过程中,你永远不要去怀疑,哪怕是暂时很差,你也要
19、很坚信你的团队就是最好的,因为只要你怀疑一次,你团队的强大就会打一次折。只有让所有人为了共同的荣誉去拼搏时,才能真正让所有人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4、大气 大气包括三种。时间、金钱、感情。作为一个领导者,你必须要跟你的团队融入到一起,那么融入就必须得为此付出时间,而且不只是上班几个小时的时间,而是你所有的时间;同时,要明白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道理,只有“舍”了才能“得”到;第三,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一个强大的团队一定是一个很团结的团队,而要让大家团结起来,互相的沟通、融入就非常重要,人与人的沟通和融入,以及你想要让别人为你卖命,那么你就必须得为此付出更多的感情,甚至得付出比任何人多的感情。一句话,
20、如果你想要打造一支强大的团队,那么就得必须要舍得牺牲你的时间,要为之付出你大把的金钱,而且必须要天天好心情。来自android 第五篇:四气五味四气五味 四气五味,中药的性质和滋味。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性与味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自古以来,各种中药书籍都在每论述一药物时首先标明其性味,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药性是根据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然后归纳起来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至于药味的确定,是由口尝而得,从而发现各种药物所具不同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的若干规律性的联系。因此,味的概念,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真实滋味,同时也
21、反映药物的实际性能。 编辑本段四气 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又称四性。寒凉和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而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只是程度的不同。另外还有平性,即药性平和。一般寒凉药多具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滋阴等作用,主治各种热证。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助阳、补火等作用,主治各种寒证。 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予以区别。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
22、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间.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 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是指药性寒、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比较和缓的药物。其中也有微寒、微温的,但仍未越出四性的范围;所以平性是指相对的属性,而不是绝对性的概念。 1.四气与植物神经系统的关系研究观察一些热症和寒症病人植物神经机能状态发现,热症病人的植物神经系统均有交感活动增强的表现,同时尿中儿茶酚的排出量明显增加;寒症病人的植物神经系统机能均表现为交感活动不足,尿中儿茶酚胺量和17-
23、羟皮质类固醇的排出量减少。分别用寒凉方药及温热方药治疗后,前者热现减退,后者寒症缓解,同时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尿中儿茶酚胺及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量逐渐恢复正常。研究结果表明,部分寒凉性药物与温热性药物对植物神经系统功能有效大影响。如温热药麻黄、青皮、附子、细辛等,多有升压和强心作用。寒凉药如,黄连、黄芩、葛根等,多有降低血压和减慢心率的作用。上述对植物神经功能的调整作用,在病理条件下更为明显。如附子、肉桂可以使“阳虚”模型小鼠低下的m受体cgmp系统的反应趋向正常,而使“阴虚”模型小疑心病低下的m受体cmgp系统反应趋正常 2.对代谢的影响动物实验表明,热性方药如四逆汤等,可增加大鼠的饮水量;
24、寒性方药如黄连解毒汤等,可减少大鼠的饮水量。热性方药如鹿茸、麻黄、桂枝、干姜及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具有促进代谢及增加耗氧的作用;寒凉方药如丹参、葛根及黄连解毒汤等,多具有降低代谢,延长小鼠缺氧存活时间及降温作用。 3.对急性感染性疾病的作用急性感染性疾病多属热症,常用寒凉方药进行治疗。实验研究证明,寒凉方药多具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例如,清热药银花、连翘、板蓝根、白头翁等;辛凉解表药菊花、牛蒡、柴胡等;清热通淋药木通、茵陈等到。以上各药用于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急性感染,往往有较好的效果。编辑本段五味 原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后扩展为体现药物功能归类的标志。 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
25、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也有相近或共同之处。至于其阴阳属性,则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综合历代用药经验,其作用有如下述: 酸收涩苦澡湿甘缓急辛发散咸软坚酸味 有收敛固涩作用,即酸收。一般具有酸味的药物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证,如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苦味 有清泄、燥湿作用,即苦坚。一般清热、泻火、通便、燥湿药多具苦味,主治热证、火证、湿证。泄的含义甚广,有指通泄的,如大黄,适用于热结便秘;有指降泄的,如杏仁,适用于肺气上逆的喘咳;有指清泄的,如栀子,适用于热盛心烦等证。至于燥,则用于湿证。湿
26、证有寒湿、湿热的不同,温性的苦味药如苍术,适用于前者;寒性的苦味药如黄连,适用于后者。此外,前人的经验,认为苦还有坚阴的作用,如黄柏、知母用于肾阴虚亏而相火亢盛的痿证,即具有泻火存阴(坚阴)的意义。甘味 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作用,即甘缓。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止痛药多具甘味,主治虚证、痛证。一般用于治疗虚证的滋补强壮药,如党参、熟地;和拘急疼痛、调和药性的药物,如饴糖、甘草等,皆有甘味。甘味药多质润而善于滋燥。辛味 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作用,即辛散。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主治表证和气滞血瘀证。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或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等,都有
27、辛味。咸味 有泻下、软坚散结作用,即咸软。一般软化坚硬、消散结块、泻下通便药物多具咸味,主治大便燥结、瘰疬瘿瘤、啯瘕痞块等证。如瓦楞子软坚散结,芒硝泻下通便等。 五味之外,还有淡味及涩味。淡味 有渗湿、利尿作用。一般渗湿利尿药多具淡味,主治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猪苓、茯苓等利尿药。涩味 与酸味作用相似,也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以治疗虚汗、泄泻、尿频、精滑、出血等证,如龙骨、牡蛎涩精,赤石脂能涩肠止泻。五味的确定 味的确定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如黄连、黄柏之苦,甘草、枸杞之甘,桂枝、川芎之辛,乌梅、木瓜之酸,芒硝、食盐之咸等 后来由于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并以味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 随着
28、用药实践的发展,对药物作用的认识不断丰富,一些药物的作用很难用其滋味来解释,因而采用了以作用推定其味的方法。 例如,葛根、皂角刺并无辛味,但前者有解表散邪作用,常用于治疗表证;后者有消痈散结作用,常用于痈疽疮毒初起或脓成不溃之证。二者的作用皆与“辛能散、能行”有关,故皆标以辛味。磁石并无咸味,因其能入肾潜镇浮阳,而肾在五行属水与咸相应,磁石因之而标以咸味。 由此可知,确定味的主要依据,一是药物的滋味,二是药物的作用。 由于药物滋味和作用并无本质联系,两者之间并无严密的对应关系,因而从古至今,五味学说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出现不少分歧和混乱也就在所难免了。 药物的五味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之间有一定
29、的关系。以辛味为例,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等味辛,能散寒解表,常用于感冒初起。药理实验证明,它们具有解热、发汗,抗菌抗流感的作用。枳壳、木香、乌药等到行气药,多味辛,有行气止痛的功效。药理实验证明,这些药物具有解痉止痛、调整胃肠活动以促进消化的作用。药物的辛味与其所含的挥发油有关,据统计,85种辛味药中,含挥发油的药物有53种,占辛味的72.1%并且不少药物的挥发油就是该药物的有效成分。如桂枝所含挥发油中的桂皮醛具有退热作用,理气药陈皮和青皮所含的挥发油有调整胃肠功能作用。 编辑本段四气与五味 由于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性和味,因此,两者必须综合起来看。例如两种药物都是寒性,但是味不相同,一是苦寒,
30、一是辛寒,两者的作用就有差异。反过来说,假如两种药物都是甘味,但性不相同,一是甘寒、一是甘温,其作用也不一样。所以,不能把性与味孤立起来看。性与味显示了药物的部分性能,也显示出有些药物的共性。只有认识和掌握每一药物的全部性能,以及性味相同药物之间同中有异的特性,才能全面而准确地了解和使用药物。 性味合参 性和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二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作用和性能。 味同气异者,作用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例如,紫苏、薄荷皆有辛味,能发散表邪,但紫苏辛温,能发散风寒;薄荷辛凉,能发散风热。麦冬、黄芪皆有甘味,前者甘凉,有养阴生津作用;后者甘温,有温养中焦,补中益气作用。 气
31、同味异者,作用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例如,黄连、生地黄均性寒,皆能清热,用治热证。但黄连苦寒,清热燥湿,主治湿热证。生地黄甘寒,能清热养阴,用治虚热证。 由于性和味都属于性能范畴,只反映药物作用的共性和基本特点,因此不仅要性味合参,还必须与药物的具体功效结合起来,方能得到比较全面、准确的认识。因此,性味与功效合参尤为重要。编辑本段四气五味与养生 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它不仅奠定了中国传统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确立了中国传统饮食营养学理论体系的框架,为中国传统饮食营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对饮食营养意义的论述 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必不可少
32、的物质条件,正如素问六节脏象论(以下素问原文皆引自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版黄帝内经素问)所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所谓“地食人以五味”,即是指饮食营养之“五味”。其中,“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合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问六节脏象论);“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灵枢刺节真邪,以下灵枢原文皆引自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等,强调了饮食五味、谷气、水谷之精气是人体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灵枢五味);“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灵枢平人绝谷)。故曰“人以水谷为
33、本,故人绝水谷则死”(素问平人气象论)。2对预防思想与饮食营养的论述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灵枢逆顺也指出:“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强调预防为主的思想。在预防医学中,饮食营养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出“谷肉果菜,食养尽之”。这是有关“食养”概念较早的记载。素问上古天真论又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黄帝内经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养生原则和方法,如“法于阴阳”、“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等,但由于“人以水谷为本”,故最重要或最基础的还在于“
34、食养”,在于饮食营养的“食饮有节”。 3对膳食结构的论述 素问脏器法时论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素问五常政大论也指出:“谷肉果菜,食养尽之”。这是世界营养学史上最早根据食物的营养作用对食物进行分类,并认为膳食应以上述四类食物为主组成,进而用于指导人们饮食生活的记载,是我国古代营养学领域的一大发现,它“精辟地、纲领性地向人们揭示了饮食的要义,是世界上最早而又全面的饮食指南”,对于指导人们保持合理的平衡膳食具有重要的意义。日本近代营养学家将食物分为“六群”或“四群”,用于指导居民保持平衡膳食的方法,其精神实质也与黄帝内经相一致。黄帝内经中这种“谷
35、养、果助、畜益、菜充”的全面平衡膳食模式,曾对指导中华民族的饮食生活、增进民族的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世界上都有着较为广泛的影响。即使是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它对于预防由于经济发展、膳食模式西化所产生的所谓“文明病”或“富裕病”仍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4对消化生理的论述 在消化生理上,黄帝内经提出了“脾胃学说”。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胃者,水谷之海也”(素问五脏别论);“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灵枢玉版);“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刺法论);“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灌五藏”(灵枢五味)等,指出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接受和消化饮食物。
36、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都必须首先经过胃的消化和吸收,才能转化为机体可以直接利用的气、血等物质,故称“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并将胃的这种功能概括为“胃气”。由于“胃气”对于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故曰”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则死”(素问平人气象论);“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根本也”(素问玉机真藏论)。有鉴于“胃气”之盛衰对人体生理的重要意义,因此,在营养学上也就应十分重视保护“胃气”。不仅如此,黄帝内经还进一步指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素问经脉别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四支
37、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素问太阴阳明论);“脾主为胃行其津液也”(素问厥论);“脾合胃,胃者,五谷之腑”(灵枢本输)等,进一步阐述了胃的这种消化生理功能,还必须得到脾的运化功能的配合,才能使饮食物转化为精微物质,以化生气血,并运送到全,从而供养机体。除此之外,人体的消化生理还关系到大肠和小肠,如“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素问刺法论)。由于人体是以五脏六腑为中心,故脾胃就构成了人体消化生理的核心。任何饮食物的摄取,都取决于脾胃的运化功能,包括各种营养补充品等,最终都要通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输送。由于脾胃在消化生理上的这种重要作用,故又称“脾
38、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这实际上是从理论高度概括了脾胃在饮食营养消化生理上的重要意义,这在传统饮食营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即强调饮食营养,必须首先重视脾胃的运化功能这一内因,必须以脾胃为本,重视保护和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人体饮食营养的消化、吸收和输送,这对于解决在食物资源较为丰富的今天,为什么仍然存在着的许多营养不良性疾病提供了十分有效的方法,并正在影响着近代营养科学的发展。这种饮食营养以脾胃为本的思想也成为中国传统饮食营养科学的特点之一。此外,黄帝内经还对消化病理进行了论述。如素问脉要精微论的“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
39、”等。5对食物性能的论述 在食物性能理论上,黄帝内经提出了“气味学说”。如“气味和而服之”,“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素问五脏别论);“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等。黄帝内经中有关食物性能理论的“气味学说”,主要包括了五味与四气两个方面的内容。关于对食物五味的认识,黄帝内经中有着较多的论述。灵枢五味说“谷气有五味”。所谓的“五味”,是指饮食物所具有的“甘、苦、辛、咸、酸、淡”几种不同的味。在这里,包括淡味在内虽然已超出了五种味,但习惯上仍将淡味归属于五味。关于“五味”的作用
40、及阴阳属性,则“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素问脏气法时论),“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咸味涌泻为阴,淡味渗泻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素问至真要大论)。关于饮食五味与人体五脏的关系,则“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灵枢五味);“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淡入胃,是谓五入”(灵枢九针论);以及“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走血,咸走骨,甘走肉,是谓五走也
41、”(灵枢九针论)等,说明“五味”还与归经学说等有着内在的联系,不同的“味”与五脏有着不同的亲和力。此外,黄帝内经还运用五行学说阐明了五味之间的关系,如“酸伤筋,辛胜酸;苦伤气,咸胜苦;甘伤肉,酸胜甘;辛伤皮毛,苦胜辛;咸伤血,甘胜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关于具体食物的“五味”归属,在黄帝内经中也有论述。如灵枢五味的“五谷:禾亢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五畜: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五味之外,在黄帝内经中还提出了“五臭”的概念,即臊、焦、香、腥、腐:“肝,其臭臊。心,其臭焦。脾,其臭香。肺,其臭腥。肾,其臭
42、腐”(素问金匮真言论)。关于对食物四气的认识,虽然在黄帝内经中直接的论述较少,但从其所论述的治则等方面也可以体现出来。 如“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素问至真要大论);“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水谷之寒热,感则害六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等,说明食物同样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食性。其中,寒凉性质的食物主要用于热性体质或热性病证,温热性质的食物主要用于寒性体质或寒性病证。应当指出的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黄帝内经在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上不可能通过实验室来进行分析研究,而将食物的营养物质统称为水谷之“精微”(灵枢五味)、“精气”(灵枢平人绝谷)、“
43、食气”(素问经脉别论)、“谷气”(灵枢刺节真邪)等。对食物“精微”物质的认识,则主要是通过食物作用于人体的反应来进一步归纳为“气味学说”,从而构成了传统饮食营养科学中独特的“食物性能理论”。也正是传统饮食营养学这种以人为本、从作用认识食物营养的方法,它较之于西方近代营养学从成分认识食物的方法有其特色和优势。西方近代营养学在食物成分的认识上,受实验室条件的限制,对食物成分的认识也就存在其局限性。而中国传统营养学从食物作用于人体来观察其功能,也就有可能比较全面地认识食物的营养价值。6对饮食营养基本法则的论述 有关饮食营养基本法则的论述,在黄帝内经中总体概括为“食饮有节”(素问上古天真论)。具体地说
44、,主要包括了调理阴阳、谨和五味、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等方面的内容。其中,黄帝内经中的有关论述,虽大多指的是针法或治法,但从“医食同源”的观念出发,也同样适用于饮食营养学。 6.1调理阴阳的饮食营养法则素问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又云:“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由于阴阳的相对平衡是保持机体健康的重要条件,因此饮食营养也必须围绕调理机体的阴阳来进行,以保持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为目标。由此,调理阴阳也就构成了传统饮食营养学的一个最基本的法则。 6.2谨和五味的饮食营养法则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阳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
45、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素问五脏生成也指出:“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认为饮食五味虽然可以养生,但是偏嗜五味,导致饮食五味太过又会损伤人体,因此应“谨和五味”,才能享有天赋的寿命。 6.3因人制宜的饮食营养法则“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灵枢寿夭刚柔);“人
46、之肥瘦、大小、寒温,有老、壮、少、小”(灵枢卫气失常)。灵枢更有“阴阳二十五人”,根据人的禀赋等的不同,将人分为25种不同的体质特性,此外,尚有灵枢通天的“阴阳五态人”等。由于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等的不同,因此在饮食营养上也应“必知形之肥瘦,营卫血气之盛衰”(素问八正神明论),必“先知二十五人”,“别五态之人”,“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灵枢经水),“审有余不足,盛者写之,虚者补之”(灵枢通天)。因此,根据不同的体质等情况,采取相应的饮食营养方法,就构成了传统饮食营养学“因人制宜”的基本法则。 6.4因时制宜的饮食营养法则灵枢四时气说“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又说“春生、夏长、
47、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更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灵枢本神)。因此,饮食营养应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根据季节寒热的不同,制订相应的饮食营养方法,这也是传统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在传统饮食营养学中的具体体现。正如素问所说“热无犯热,寒无犯寒,从者和”;“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6.5因地制宜的饮食营养法则“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素问五常政大论)。素问异法方宜论又说“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