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福建专用)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项限时训练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1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071689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福建专用)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项限时训练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1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创新设计】(福建专用)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项限时训练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1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福建专用)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项限时训练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1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福建专用)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项限时训练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1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新人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2012江苏连云港一模)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a、b、c、d、e分别表示 ()。A蒸发、地表径流、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B下渗、地表径流、蒸发、水汽输送、地下径流C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地表径流2下列有关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各个环节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A B C D解析第1题,a为水汽输送,b为地表径流,c为下

2、渗,d为地下径流,e为水分的蒸发。第2题,陆地水资源也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目前只能对水循环的某些环节施加影响。答案1.C2.D(2012河南六市第一次联考)下图为“我国某地水库多年平均入库水量和月均水位变化图”。读图完成第35题。3该水库的位置最可能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 B太行山区C松花江流域 D淮河流域4下列关于该水库所在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降水季节变化较小B该水库水位随着入库水量的增加而升高C68月水库水位在持续升高D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多于出库水量5水库出现最低水位的原因可能是 ()。A该时期流域内降水量少B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量多C工业用水量增加D为

3、防洪释放水库蓄水腾出库容解析第3题,该水库月均水位在100米以上,69月份入库水量较大,说明该时段进入雨季,河流处于汛期,综合分析可知,应位于淮河流域。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冬、春季节河流处于枯水期,出库水量较大;45月水库水位并未随入库水量的增加而升高;68月水库水位出现持续升高。第5题,6月份开始入库水量明显增加,该流域进入汛期,在此之前水库排水主要是为了释放水库蓄水,腾出库容用于防洪。答案3.D4.C5.D2012年6月19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科研院,节能减排办公室联合举办“陆海统筹,海水西调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原理”讲座。海水西调的基本思路为:沿下图所

4、示路线将渤海海水输送至新疆,形成人造的海水河、湖,通过水资源的良性循环,达到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目的。结合下图回答67题。6在我国四大临海中,选择西调“渤海”之水的理由包括 ()。渤海离新疆近渤海水量最大渤海污染程度最低渤海盐度较低A B C D7通过海水西调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主要利用的水循环环节为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B水汽输送、降水C下渗、地下径流 D蒸发、降水答案6.B7.D读下图,回答89题。8据图信息推知甲河流域此时 ()。A盛行西北风 B盛行西南风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潜水补给河水9甲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及出现最大汛期的季节分别是 ()。A冰雪融水冬季 B大气降水冬季

5、C地下水春季 D大气降水夏季解析第8题,据图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推知甲河流域地处地中海气候区。由右图知,此时河水补给潜水,河流处于丰水期,应是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南半球西风带盛行西北风。第9题,甲河流主要补给形式是大气降水,冬季温和多雨,出现最大汛期。答案8.A9.B(2013三明模拟)读下表,回答1011题。中国甲、乙两省(自治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照表项目甲乙生活用水量(立方米/人年)7020生产用水量(立方米/人年)5401 750农田灌溉用水量(立方米/亩年)4461 352万元GDP用水量(立方米)5704 00010.甲、乙两省(自治区)水资源状况是 ()。A甲省(自治区)水资源

6、短缺B乙省(自治区)水资源丰富C甲省(自治区)水资源利用率低D乙省(自治区)生产用水量高11乙省(自治区)应该 ()。A调整用水结构,增加生活用水B调整农业结构,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修建调水工程,补充甲地用水不足解析第10题,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乙地生产用水量达到1 750立方米/人年,远远高于甲地,农田灌溉用水量乙地也远高于甲地。第11题,由甲、乙两省(自治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照表可知,乙地生产用水量和农田灌溉用水量都大于甲地,乙地万元GDP用水量达4 000立方米,可以看出乙地水的利用效率低,因而要节约用水,提高利用效率。答案10.D11.C(2013扬州模拟)下图为

7、自然界碳、水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12人类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是造成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A B C D13有关水循环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维持了全球水的静态平衡,促进淡水资源的不断更新B促进不同地区间的能量交换,加剧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C不能溶解和带走岩石、土壤的矿物质D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解析第12题,人类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最主要的环节是人类燃烧化石燃料释放二氧化碳。第13题,有关水循环意义的叙述,A项应为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B项应为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C项水循环能够溶解和带走岩石、土壤中

8、的矿物质。答案12.D13.D(2013广州模拟)下图是我国某河流近30年径流量、蒸发量和气温之间统计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14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是 ()。A雨水 B冰川 C湖泊水 D地下水15该流域位于 ()。A温带季风气候区 B温带大陆性气候区C热带沙漠气候区 D地中海气候区解析河流的径流量、蒸发量与气温呈正相关,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是冰川融水,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答案14.B15.B二、综合题(共40分)16阅读材料和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近年来,我国旨在为西部干旱缺水地区募集用于修建水窖所需善款的“母亲水窖爱心信用卡”向全国推出。由于历史原因,西

9、部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表层不能涵养水源,有干旱缺水山区100多万平方千米,特别是西北内陆和黄河中上游地区,水资源极度紧缺,约有3 420万人饮水困难。区域内有一半多的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达2 350万。(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_和_,我国西部地区的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_和_。(2)修建母亲水窖,主要是对水循环的_和_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_。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_。(3)根据水循环原理,如果水资源出现枯竭,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是_。(4)某校地理活动小组拟研究所在城市“河水的自然净化”课题。你认为,该课题的研究应包括哪些内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循

10、环的主要环节、地理意义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第(1)题,我国西部地区主要为内流区域,但也有外流区域,所以既参与陆地内循环,又参与海陆间循环。第(2)题,集雨工程通过收集雨水用于生产生活,对地表径流和下渗两个环节有较大的影响。植树种草,扩大植被覆盖率,能够增加下渗量,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第(3)题,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原因主要有用水量大和水体污染两个方面。第(4)题,考查研究性学习能力,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蒸发降水甲乙(或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2)地表径流下渗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植树种草,保护地表植被(3)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水资源遭受污染(4)河水污染

11、现状;河水自然净化的过程(河水的补给与排泄);影响河水自然净化的因素;本地天气变化的规律与河水水位变化等。(写对两点即可)17(2011课标全国)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20分)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1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2为对应的气候资料。(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2)图3为图1中M水坝的景观。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

12、化及其原因。图3(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解析(1)由图2可知,该国月均温均大于15 ,年降水量超过2 000 mm,故该国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可以从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两方面分析。(2)由题意不难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原因,回答时注意分开回答。(3)本题属开放性试题,答案有很多种,但要注意说出一种时需说清理由。答案(1)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2)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原因: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与海水相混。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改善)。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3)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