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新课堂】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二十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方新课堂】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二十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 新人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二十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诗的个人性与普视性(节选)蒋登科作为艺术,诗歌具有公众性。诗是诗人的心灵体验,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艺术发现、艺术创造去影响、净化更多的人,最终净化我们的世界,给生命以终极关怀。 人的社会性是人性的根本,任何人都必须考虑个人与群体、动物性与社会性的关系。一个诗人,在写作的时候不一定考虑了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但他的修养里应该有这种因子,他的观念里应该有这种因子。换句话说,诗的群体本位不是外力附加的,而是真正理解了人及人性的诗人在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体的关系时应该天然具有的。以群体为本位的诗,即使写个人的体验,也往往表现、隐含了能为其他读者所
2、接受、所理解的情感体验,这就是诗的普视性。 普视性,就是诗歌在形式上、内容上都包含着对人生、现实的普遍观照。有人认为,文学应该具有“共鸣”或“共名”,这其实是普视性的别称。诗所抒写的内容应该努力揭示人性的本质,而不仅仅是个人的秘语。具有普视性的诗就是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那种诗,就是别人想说但无法说出而被诗人说出的那种诗,是诗人个人的艺术发现与他们对群体的关注结合在一起的诗。在中国诗史上,有一些表面上看起来语言明了、内涵简单却为许多人传诵、最终成为名篇的诗歌作品,比如许多儿童都会背诵的李白静夜思、李绅悯农、王之涣登鹳雀楼、贺知章回乡偶书、孟浩然春晓、贾岛寻隐者不遇等等,这些诗在语言上看起来一
3、点都不复杂、怪异,读起来也不难理解,但流传却久远,主要原因就是这些作品具有普视性,既是诗人的体验,也表达了诗人之外的许多人的体验,说出了别人想说但没有说出的体验。 诗的普视性主要有三个来源: 第一个来源,就是通过对普遍人生的关注,在熟悉之中创造艺术上具有陌生感的诗篇。这种诗所关注的往往是人们都比较熟悉的对象、感情,但诗人以特殊的方式表达,揭示了体验的独特性,这种体验是属于诗人的,但也属于群体,甚至人类。第二个来源,就是对个人体验的提升、超越,使个人体验成为群体体验,形成诗的普视性。作为艺术,诗歌应该是个人与群体的结合,以个人性丰富群体性,以群体性制约和提升个人性。要获得个人的准确定位,仅仅以个
4、人作为参照是片面的,甚至是盲目的。诗人只有在与他人、世界的交流、沟通中才可能具有开阔的视野,其作品也才可能揭示个人生命的本质。但个人性不是诗的旨归。优秀的诗歌往往具有超越性,是从个人体验中提升、表现普遍的人生哲学。由个人性升华为普视性,诗人具有决定作用。 第三个来源,就是诗歌应该有向度,有境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读者走出生命的黑暗与困境,走向生命的纯净与完美。 过去,诗人的地位很高,受人尊敬,古代甚至有“以诗取士”的制度,那是因为诗人们在关注个人的同时,也比较关注时代,关注群体,追求诗的普视性。但是,当人们过度走向自我、打量个人的时候,诗歌中可以为更多人接受的普视因素就会逐渐减少,于是读者也
5、跟着减少,诗人地位逐渐降低。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有人说过:“诗人从傲居于文明金字塔尖上慢慢失落下来。如今在大众文化、通俗小说、流行歌曲以及肥皂影视的冲击下,有的告别缪斯而皈依新的神祗,有的操持旧业而活得甚累,更有的安贫乐道却处境尴尬。”这种情况在进入21世纪之后,似乎越来越明显。 现在的“名诗人”不少,但缺乏“大诗人”,因为我们缺乏具有博大胸怀的诗人,缺乏关怀人类命运的诗人,缺乏能够为迷茫中的人们的心灵指路、领航的诗人。换句话说,现在的不少诗人是缺乏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正义之心的。诗歌需要关注民族与世界,启迪人的心灵,拯救人的灵魂,表达深刻的思想,充满生命的激情。我们不应该对诗歌产生悲哀
6、。但是,在诗歌面临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寻找根源,寻找诗歌艺术创造的新路,寻找诗歌精神建设的向度,寻找诗歌走向读者的突破口。在多种因素中,诗的普视性、诗的境界等应该受到高度重视。 (选自新华文摘)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A诗是诗人的心灵体验,诗人在写作的时候不会考虑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但他的修养里应该有这种因子,他的观念里应该有这种因子。B文学上的“共鸣”或“共名”其实就是普视性。C具有普视性的诗就是别人想说但无法说出而被诗人说出的那种诗,是诗人个人的艺术发现与诗人们对群体的关注相融合的诗。D过去,诗人的地位很高,受人尊敬,其主要的原因是特别关注时代,关注群体,追求诗的普视性,不会
7、过度走向自我、打量个人。E一首好的诗往往具有超越性,是从个人体验中提升、表现普遍的人生哲学,要由个人性升华为普视性,诗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下列对“诗的普视性来源”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对普遍人生的关注。B对个人体验的提升、超越,使个人体验成为群体体验。C诗歌在形式上、内容上都包含着对人生、现实的普遍观照。D诗歌有向度,有境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读者走出生命的黑暗与困境,走向生命的纯净与完美。 3根据文意,具有普视性的诗是什么样的诗?具有普视性的诗为什么能够流传久远?_4根据文意,为什么说现在的“名诗人”不少,但缺乏“大诗人”? 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教育的和谐使命与
8、和谐教育思想的重构(节选)刘长明谋职教育弃人文教育如敝屣,唯利益马首是瞻,其中隐含的产业化的教育发展观、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职业主义的教育目的观、人力主义的教育设计观使教育沦落为经济的奴婢。具有功利偏好的谋职教育说到底是人力的教育而不是人的教育,严重扭曲了教育的本质。谋职教育诱发人格断裂,使自我身心陷入严重失衡中。帮助受教育者谋到一份薪水不菲的职位,在职场上搏击,在竞争中制胜,是谋职教育的价值指向。然而,谋职教育在引导人们摆脱了物质的贫困之后,却又给人们挖掘了精神贫困的陷阱。谋职教育打造的“标准件”呈现出如下失衡特征:精于科学,荒于人学;精于电脑,荒于人脑;精于网情,荒于人情;精于商品,荒于
9、人品。由工具理性主导的谋职教育直接导致了受教育者人格的断裂,精神世界逐渐枯萎,人生色彩逐渐黯淡,最终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失衡了。很难想象,高科技掌握在一群人格断裂的“人才”手中,会对社会产生何种后果。谋职教育把人与人之间的多层面关系简化为单向度的利益关系,使人我关系远离人文而走向功利。在谋职教育的导引下,竞争成了社会关系的主旋律和发展的主渠道,合作不过是为了更激烈的竞争。既然残酷的竞争异化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那么,失衡也就在所难免。过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而非合作,过度强调消费而非俭约,以及物质系统过度介入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已经威胁到整个人文生态的和谐。谋职教育将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视为利用和被利
10、用、索取和被索取的关系,致使物我关系陷入空前的失衡中。在谋职教育的视野下,人类乃万物之灵,因而,理应无条件优先。人类只有享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却没有保护大自然以使自然资源和谐产出的义务。人类的需要是判定大自然万有存在有无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唯一标准。这种霸道的人类至上教育价值观,导致受教育者对待大自然的态度常常出现相互矛盾的混乱状态,扭曲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将本为对象性存在的天人关系扭曲为失衡的对抗性关系。人类这种掠夺或寄生式的资源利用方式,造就了人类的王朝,却伤及地球的自然演替,也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1936年开始担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反复强调,大学如果只是注重应用科学,而置科学理论和人文社会
11、科学于不顾,这是“谋食”而不“谋道”的办法。没有社会价值判断的科学技术不仅是盲目的,而且是危险的;缺少深厚文化底蕴的科学家至多算得上一个匠人,永远成不了大师。也正如爱因斯坦所言:“人们没有形而上学毕竟是不行的!”没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教育的大学至多只能算是一所高级工匠的培训所。失衡的谋职教育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不妨把目光首先投向已完成工业化社会最高阶段并开始进入信息化社会的美国。一边是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另一边却是“犯罪、吸毒、色情、暴力等社会问题也愈来愈严重。枪杀已成为美国第一大死因,跃居车祸之上目前加利福尼亚等州用于新建监狱的费用已经超过发展高等教育的经费。”看似发达的谋职教育,没
12、有培养出文明社会的建设者,却造就了一代没有精神家园的流浪者。美国如此,一些正在追逐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自不待说。几十年的谋职教育,已经使我们失去了“礼仪之邦”的资格。世风日下、物欲横流、社会道德水准日见堕落,已成了吞噬文明社会的瘟疫。随着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及其向世界的迅速推广,谋职教育大行其道,重科技轻人文成为时尚,人们关注的重心是如何在科技推动下去改变外部世界,却忽视了对人本身和对人的精神需求的关注,“人为物役”的现象重现。高科技与低情感的悖论已困扰人类不止数十载,今天的人已经丧失了人自身,一切都在逐渐变成机器的功能;技术成为现代的主导因素由控制物质生活到主宰社会生活,摧毁了几千年的精神状态和
13、历史传统。这正印证了法国思想家卢梭在18世纪说过的那句话:“随着科学与艺术的光芒在我们的天边上升起,德行也就消逝了。”借助于谋职教育的推波助澜,科学沙文主义甚嚣尘上,科技霸权极度膨胀。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A高科技掌握在谋职教育培养的人手里,会对社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B谋职教育偏好功利,以谋职为教育的目的,是人力的教育而不是人的教育。C没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教育的大学不是真正的大学。D谋职教育可以引导受教育者摆脱物质的贫困,同时也使受教育者陷入精神贫困的陷阱。E谋职教育把人类看作是万物之灵,人类有享用自然资源的权利,也有保护大自然以使自然资源和谐产出的义务。 2下面对谋职
14、教育的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A谋职教育注重功利性,轻视人文性。B谋职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会出现科学与人学、商品与人品等方面的失衡。C在谋职教育的影响下,竞争成了社会关系的主旋律和发展的主渠道,人与人之间不存在合作。D谋职教育实际上是只注重应用科学,而置科学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于不顾,是“谋食”的教育,而不是“谋道”的教育。 3谋职教育使人类付出了哪些方面的代价?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_4纵观全文,说说谋职教育的弊端主要有哪些?_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论“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刘固盛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蕴涵着内涵丰富的人文精神。其中,“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力量之源
15、,也是造就中华文化浩瀚弘通的博大气象和历久弥新的内在品格。在中国文化史上,“和而不同”的思想形成很早,而其完整表述,最早见于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此,虽然孔子是将“和而不同”当做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但后人以之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和而不同”的内涵就远远超出了君子小人之辨了。“和而不同”的含义之一,就是多样性的统一与均衡,在文化精神上体现的是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有齐侯与晏婴讨论“和”与“同”的一段对话。晏子用音乐来说明“和”之意蕴:“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
16、,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君臣关系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晏子在此强调的是,君主执政也要像“声和”一样,具有包容精神,能够允许臣下和百姓发表不同的意见与看法,并且要善于听取不同的,甚至是否定性的意见。至于齐侯侍臣梁丘据的做法,晏子则认为这不是“和”而是“同”:“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在晏子看来,这只是简单的同一,绝对地服从,没有包容与调适,显然是行不通的。 晏子所言“声和”、“君臣之和”,强调的都是要“以
17、平其心”、“心平德和”。这就说明,“和而不同”的精神旨归乃在于人的“心和”,即内在心性的宽广包容、通达平和。“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既是一种君子之风,也是协调君臣关系、君民关系的准则,同时也适用于处理国家、民族以及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而不同”的含义之二,乃指尚和而不盲目附和,具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在文化立场上则体现出刚健守正的固本精神。和而不排异,和而不苟同,孔子所言“当仁,不让于师”,此之谓也。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可以吸收融会各种异质的文化,但从来不会丧失自我,总是能够坚守民族文化的本位性,亦源于此。 “和而不同”,体现出刚健向上的精神气象。易乾卦彖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18、,保合太和,乃利贞。”天道的运行强健不止,赋予万物性命生机,万物保持太和状态,欣欣向荣。人类的行为则须效法天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是天人之和,充满着蓬勃发展的力量。乾卦文言又曰:“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天道刚健纯粹,万物亨通,自然和畅,社会和美,没有压抑,没有冲突,君子之德亦当如此。 “和而不同”的第三个含义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在文化精神上则表现出生生不息的创造性。和则生物,这也是老子的思想。老子第42章说
19、:“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这一有关万物化生的经典表述中,“三”通常被解释为“和”,如严遵老子指归谷神子注曰:“三即太和也。”唐李约注云:“三者,阴阳相感通而生和气也。”三生万物,即是“和气聚而生万物也”。实际上,和则生的观点,是儒、道两家的共同主张,如管子内业主张:“和乃生,不和不生。”庄子田子方:“交通成和而物生焉。”荀子天论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礼记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则生,同则绝,和而不同,生生不息,从万物的产生到文化的发展,莫不如此。故易言“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中华文化经数千年之演进,绵延不绝,总是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很大程度上得益
20、于其“和而不同”的文化品格。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在中国文化史上,“和而不同”的思想很早就形成了,并且很早就有了完整的表述。B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可以吸收融会各种异质的文化,但在吸收中有时会丧失自我。 C“和而不同”就会体现出刚健向上的精神气象,正如天道的运行强健不止,赋予万物性命生机,万物保持太和状态,欣欣向荣。D和就能生存,同就会灭亡,所以,和而不同,就能生生不息,万物的产生、文化的发展都是这样。E只有“和而不同”的文化品格,才能使中华文化经数千年的演进,绵延不绝,总是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2下列对“和而不同”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和而不同”指和
21、而不排异,和而不盲目附和,和而不苟同,具有自己的独立见解。B“和而不同”能使天地万物欣欣向荣,充满生机。C“和而不同”是自然和畅,社会和美,没有压抑,没有冲突的君子之德。D“和而不同”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力量之源,也是造就中华文化浩瀚弘通的博大气象和历久弥新的内在品格。 3根据文意,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精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_4根据文意,谈谈“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在今天还有什么意义。_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儒学的人文精神冯俊人文精神是儒学的本质性规定,人文传统是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同时也是东亚各国文化所共享和共有的一个优秀传统。何谓儒学的人文精神?在我看来:一曰人文,二曰人性
22、,三曰人本,四曰人道。儒学人文精神的人文特征,是指自周公制礼作乐始,特别是自孔子开创儒学派始,“人的精神就从神的手上解放出来”,从而张扬了人的主体性,超越了主宰性、人格化、一元论的“天帝”或“上帝”崇拜。儒学人文精神的这一特征,固然可以被说成儒学没有 “外在超越性”,或者说没有 “宗教性”;但从另一个方面看,我们也可以说,儒学是一种“人文教”。正是因为作为中国文化主干、主体、主流和主导的儒学没有主宰性、人格化、一元论的“天帝”或“上帝”崇拜,才导致中国文化之中没有诸神之争和宗教之战,儒释道三教并行不悖、并育不害。这正是儒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所在,也正是儒学在历史上能影响东亚的原因所在,也将是儒学
23、在今后走向世界的优势所在。儒学人文精神的人性特征,是指儒学不是把“神性”,而是把对普遍人性的探讨作为自己义理和价值的基础。这是儒学摈弃“外在超越”而转向“内在超越”的必然结果。孔子讲“性近”,孟子讲“性善”,荀子讲“性恶”,扬雄讲“性善恶混”,等等,即是对“内在超越”的不同探寻。言“性近”、“性混”是让人别善恶而进于道德。言“性善”是勉人以为善而进于道德,言“性恶”是疾人之为恶而进于道德。所以,儒学义理和价值的最终归宿都在于进于道德。儒学是以道德立教,意欲使人成为有德性的人,使社会成为和谐的社会。儒学的这种基于普遍人性探讨和总结基础之上的道德立教的意旨,使儒学具有普遍主义的倾向和善世主义的情怀
24、,这不但使儒学在历史上成为大多数东亚的社会中,乃至是所谓去中心、去本质的后现代性社会中,重建精神家园和守护道德底线,这将是儒学提供给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儒学人文精神的人本特征,是指儒学中以人为本、为中心的人本主义,这是儒学奠基于普遍人性论基础之上的所得出的尊重人的生命、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个性、人的幸福的必然结果。孔子尊重人的生命,他不但反对野蛮的人殉制度,甚至也反对用人形的陶俑殉葬,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要知道,在孔子之前的西周初期,五个奴隶的价格才等于“一匹马束丝”,而在孔子同时代的古希腊,乃至后来的古罗马,奴隶还仅仅是“会说话的工具”。儒学的人本主义还强调:“人能弘道 ,非道弘
25、人”、“收拾精神,自做主宰”,亦即张扬人的主体和个性。儒学的人本主义运用到社会和政治上就是民本主义,强调使民以时、爱惜民力、以民为本、民贵君轻,主张行王道、施仁政和任道德而不任刑罚,等等。儒学人文精神中的人本主义,对当下世界各国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仍然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和借鉴意义。儒学人文精神的人道特征,是指儒学既不是神秘莫测的“天道”或“神道”,也不是抽象晦涩的“理念”或“理论”,而是对世世代代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的经验积累和智慧总结,此是为人道。此种人道,是人伦日用之间行之、习之、由之之道,是为“常道”,是为人所应该和必须遵循的准则。儒学所确立和开显的人道,比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
26、生活和道德的准则,等等,抛却其具体的时代背景的限制,我们说,时至今日,这些准则仍是值得我们学习和遵循的。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A儒学没有主宰性、人格化、一元论的“天帝”或“上帝”崇拜,但其内容包罗万象。B孔子讲“性近”,孟子讲“性善”,荀子讲“性恶”,扬雄讲“性善恶混”,等等,是儒学对“内在超越”的不同探寻。C儒学的人道特征,是指儒学既不是神秘莫测的“天道”或“神道”,也不是抽象晦涩的“理念”或“理论”,而是对世世代代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的经验积累和智慧总结。D儒学所确立和开显的人道,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生活和道德的准则。E儒学强调的人道特征及其日用性,说明它没有自己
27、的抽象思考和理论,只强调实用性。 2以下对原文观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的一项是()A儒学是一种“人文教”,没有主宰性、人格化、一元论的“天帝”或“上帝”崇拜,使得儒释道三教得以并行不悖、并育不害。B儒学在历史上对东亚产生过重大影响,成为大多数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选择,对历代君王产生过深刻的影响。C孔子反对用人殉制度,甚至反对人形陶俑做殉葬物,是对人的生命、价值、尊严、幸福的尊重。D儒学奠基于普遍人性论基础之上所得出的尊重人的生命、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个性、人的幸福的结果,体现了儒学的人文精神中的人本特征。 3“这是儒学摈弃外在超越而转向内在超越的必然结果”一句中,“内在超越”指的是什么?_4联系全文,概括儒学人文精神的四大“特征”。_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