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轨道控制设备项目商业计划书(参考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轨道控制设备项目商业计划书(参考模板).docx(1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咨询 /吉林省轨道控制设备项目商业计划书吉林省轨道控制设备项目商业计划书xx投资管理公司报告说明轨道交通主要包括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其中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截至201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10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90万公里,表明我国已建成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铁路网,以及全球最大规模的高速铁路网络。随着居民对城市出行便捷性、高效性的需求不断提升,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迅速发展,截至2015年底,我国大陆地区共有26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共计116条线路,运营线路总长度达3618公里,
2、其中地铁2658公里,占73.40%;其他制式城轨交通规模960公里,占26.60%。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6587.1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1663.1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1.48%;建设期利息530.9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0%;流动资金4393.0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52%。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532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41876.73万元,净利润8278.34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3.30%,财务净现值8347.96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69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综上所述,本项目能够充分利用现有
3、设施,属于投资合理、见效快、回报高项目;拟建项目交通条件好;供电供水条件好,因而其建设条件有明显优势。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有利于行业结构调整。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目录第一章 市场预测9一、 行业市场规模9二、 行业市场规模9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10一、 市场规模概况10二、 轨道交通信号行业简介10三、 行业发展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12第三章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18一、 项目选址原则18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18三、 创新驱动发展21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24五、 产业发展方向
4、26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27第四章 建筑工程方案29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29二、 建设方案29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33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33第五章 运营管理35一、 公司经营宗旨35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35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36四、 财务会计制度39第六章 法人治理47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47二、 董事49三、 高级管理人员53四、 监事55第七章 发展规划分析58一、 公司发展规划58二、 保障措施64第八章 SWOT分析说明66一、 优势分析(S)66二、 劣势分析(W)68三、 机会分析(O)68四、 威胁分析(T)69第九章 工艺技术设计及设备选型方案73一、 企业
5、技术研发分析73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75三、 质量管理77四、 项目技术流程78五、 设备选型方案79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80第十章 劳动安全评价81一、 编制依据81二、 防范措施83三、 预期效果评价87第十一章 原辅材料分析89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89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89第十二章 节能说明91一、 项目节能概述91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92能耗分析一览表93三、 项目节能措施93四、 节能综合评价94第十三章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96一、 人力资源配置96劳动定员一览表96二、 员工技能培训96第十四章 项目经济效益98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98营业收
6、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98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99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00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01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02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03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05三、 偿债能力分析106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07第十五章 项目风险防范分析109一、 项目风险分析109二、 项目风险对策111第十六章 招标方案113一、 项目招标依据113二、 项目招标范围113三、 招标要求113四、 招标组织方式114五、 招标信息发布115第十七章 附表附件116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16建设投资估算表117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18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19流动资金估算表119总投资及
7、构成一览表120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21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22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23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24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24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25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26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27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128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129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130能耗分析一览表130第一章 市场预测一、 行业市场规模轨道交通信号行业的下游是轨道交通行业,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对本行业的产品需求。轨道交通主要包括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铁路主要包括国家铁路(普速和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地方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和轻轨。随着人们对轨道交通运输需
8、求的提升,列车运行速度越来越快,列车运行间隔越来越短,轨道交通的运输效率和安全保证显得日益重要,这一方面增加了对轨道交通信号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对轨道交通信号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 行业市场规模轨道交通信号行业的下游是轨道交通行业,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对本行业的产品需求。轨道交通主要包括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铁路主要包括国家铁路(普速和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地方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和轻轨。随着人们对轨道交通运输需求的提升,列车运行速度越来越快,列车运行间隔越来越短,轨道交通的运输效率和安全保证显得日益重要,这一方面增加了对轨道交通信号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对轨道交通信号技术提出了更高的
9、要求。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一、 市场规模概况轨道交通信号产品主要面向轨道交通行车安全系统市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轨道交通行车安全系统的需求不断攀升,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十二五”期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8万亿元,按列车行车安全系统投资总额占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约5%测算,“十二五”期间列车行车安全系统市场规模接近1800亿元。根据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十三五”期间我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保持继续增长态势,预计达到3.8万亿元,按照上述测算方法,“十三五”期间列车行车安全系统市场规模也将呈现上升趋势,预计可达1900亿元。二、 轨道交
10、通信号行业简介轨道交通主要包括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其中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截至201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10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90万公里,表明我国已建成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铁路网,以及全球最大规模的高速铁路网络。随着居民对城市出行便捷性、高效性的需求不断提升,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迅速发展,截至2015年底,我国大陆地区共有26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共计116条线路,运营线路总长度达3618公里,其中地铁2658公里,占73.40%;其他制式城轨交通规模960公里,占26.60%。
11、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是轨道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保证行车安全和提高运输效率。狭义的轨道交通信号是指铁路上用的信号、联锁、闭塞等设备的总称,而广义的轨道交通信号指信号设备、联锁(电气集中、计算机联锁)、区间闭塞、道口信号、驼峰信号、调度集中以及微机监测、列车控制、机车信号、调度命令等系统和技术。随着列车速度与密度的不断增加,对信号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微电子、控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已不仅仅是保障列车安全运行的组成部分,而是整个轨道交通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控制系统。现代轨道交通信号的主要作用有:1)指挥行车;2)保证行车安全;3)提高行车效率;4)推动轨道交通现代化
12、建设。自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开始了“引进技术、技术国产化”的探索之路,发展至今已完全实现了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国产化。2004年,铁道部颁布了CTCS技术规范总则(暂行),确定了CTCS的总体技术框架,发布了CTCS-0到CTCS-4共5个等级的系统框架,为我国列车运行控制技术的自主发展建立了一套基于我国国情的标准。其中CTCS-0、CTCS-1级列车控制系统应用于时速160公里及以下速度级别铁路区段。CTCS-2、CTCS-3级列车控制系统应用于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速度级别的提速干线和高速新线。目前,CTCS-0、CTCS-1级列车控制系统以LKJ系统为主,CTCS-2、CTC
13、S-3级列车控制系统以ATP系统为主(部分CTCS-2级动车组也装有LKJ系统,但主要作为车载记录装置和切换到CTCS-0级时控车使用),CTCS-4还未投入商业使用,是面向未来的列控系统。自1997年至2007年,我国铁路先后进行了六次既有线大提速,在铁路线路提速的同时,列车运行密度也不断提升:与1997年相比,2015年我国铁路机车保有量仅增长约41%,而同期全国铁路货运量增长95%,客运量增长171%。六次大提速之后,中国铁路终结了在既有线上的再提速,拉开了高铁建设的序幕。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高、运行密度不断加大,对铁路运行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带来了较为广阔的发展前
14、景。三、 行业发展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1、有利因素(1)产业政策对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十七大以来,扶持民族产业,鼓励自主创新被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轨道交通信号行业作为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也受到政策上的持续支持。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重要规划和指南中,均提出要鼓励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和轨道交通信号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相关产业政策如下:2012年5月,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布高端设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信号及综合监控与运营管理系统作为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提出“全面建成覆盖高、中、低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的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技术体系,全面实现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2011年6月,国家发
15、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知识产权局联合发布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将“列车控制、客运服务、防灾系统,高速轨道交通安全监测系统”以及“软件、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列入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2013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将“铁路行车及客运、货运安全保障系统技术与装备,铁路列车运行控制与车辆控制系统开发建设”、“铁路运输信息系统开发与建设”列为鼓励类发展项目。本行业主要产品均在上述项目涵盖的范围之内,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方向。(2)行车安全系统需求的持续提升为行业发展带来良机在我国
16、轨道交通行业大发展、社会对轨道交通运输安全重视程度日益提升的背景下,铁路线路持续提速、列车运行密度不断加大使得铁路管理对安全系统的需求深度、广度都大大提升,行车安全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安全需求的提升为轨道交通信号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无论是对轨道交通信号产品进行更新换代,还是开发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行车安全监测系统等新产品,都将面临良好的市场机遇。(3)铁路管理体制的改革带来更大发展机遇我国铁路管理体制的改革已经逐步展开,根据2013年3月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铁道部改革方案公布,铁道部不再保留,其行政职责并入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拟订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
17、组建国家铁路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承担铁道部的其他行政职责;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随着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轨道交通信号领域的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促进优胜劣汰,增强市场主体的活力,有利于企业进一步加大投入、开拓市场,为具备综合竞争优势的企业创造更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轨道交通信号领域为数不多的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4)铁路技术装备国产化和技术体系自主化带来的发展良机基于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安全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国家历来重视铁路技术装备和技术体系的国产化进程。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了要提高铁路装备国产化水平,大力推进装备国产化工作。铁路“十二五
18、”规划提出“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关键领域跨越发展”。在上述背景下,我国铁路坚持引进先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积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和关键技术,形成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通信、信号、牵引供电系统坚持系统集成创新,形成我国客运专线站后技术系统集成的基本思路、标准和要求;运营调度系统坚持自主创新,结合国情路情,以中方企业为主,设计开发适应我国客运专线运营要求的运营调度系统等。依托营业里程位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内铁路市场,未来若干年将是本行业大力开展自主创新、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体系的大好时机,也是行业优秀企业快速成长的黄金时期。(5
19、)“一带一路”政策助推中国铁路走向世界“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心是促进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从“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来看,大多属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基础设施普遍薄弱,在相关领域急需投资和建设,具有广阔的基础建设的空间。铁路建设已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高铁凭借“造价低、速度快,性价比高”的优势为中国铁路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及“高铁外交”等政策的实施,中国轨道交通行业将获得更多的海外市场。而作为轨道交通行业的上游产业,轨道交通信号产业也必将获得更多的海外市场。2、不利因素(1)铁路系统客户具备较高的议价能力轨道交通信号产品供应商与铁路系统客户相
20、比处于弱势地位,在原材料、人力资源成本上涨的过程中,难以通过主动涨价来消化成本的增加。如果未来生产成本及管理成本持续提升,而轨道交通信号产品供应商又无法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则行业利润水平可能出现下降。(2)高端复合型人才的缺乏轨道交通信号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它融合了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技术、信息接收与译码技术等多学科、多领域的专业技术,并结合长期的实践经验,形成系列化、体系化的核心技术。同时由于我国铁路运输系统庞大、复杂、铁路营运线路分布广泛且地形复杂等特点,这对轨道交通信号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述行业特征要求从业人员既要有较高的
21、跨学科、跨专业技术水平,也要有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同时需具备组织管理大型项目的能力。因此,本行业对高端复合型人才有较大需求。人才的缺乏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之一。3、发展趋势轨道交通信号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如下:(1)整体解决方案。在中国,对整体解决方案的需求呈上升趋势。因此,投标企业须具备信号、通信、电力电气化系统的所有集成资质,才有可能在铁路竞标中占据优势地位。由单一的设备提供商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变将成为行业内企业重要的努力方向之一。(2)互联互通。互联互通对保障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和效率至关重要,主要表现在同一线路或不同线路所使用的控制系统制式应相互兼容。随着中国轨道交通装备的国产化程度
22、逐步提高,轨道交通信号装备将逐步实现国产替代进口,实现新老设备、国内国外设备的互联互通也是行业内企业应该关注的重要课题。(3)全球化。按照“一带一路”政策,中国政府计划未来十年对外投资1.2万亿美元。截至2014年底,中国已与包括美国、巴西、泰国在内的28个国家洽谈合作开发铁路及其他基础设施项目。资金方面,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动成立丝路基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为亚太及全球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轨道交通行业面临广阔的市场空间。而轨道交通信号行业作为上游产业也将因此获益。第三章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一、 项目选址原则项目选址应符合城乡规划和相关标准规范,有利于产业发
23、展、城乡功能完善和城乡空间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坚持节能、保护环境可持续利用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效统一,土地利用最优化。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吉林省,简称“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长春。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与辽宁、内蒙古、黑龙江相连,并与俄罗斯、朝鲜接壤,地处东北亚地理中心位置。截至2019年末,吉林省总人口2690.73万人,下辖8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共有20个县级市,16个县,3个自治县,21个市辖区。吉林省是近代东北亚政治军事冲突完整历程的见证地,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吉林省地貌形态差异明显。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
24、特征。以中部大黑山为界,可分为东部山地和中西部平原两大地貌。东部山地分为长白山中山低山区和低山丘陵区,中西部平原分为中部台地平原区和西部草甸、湖泊、湿地、沙地区;地跨图们江、鸭绿江、辽河、绥芬河、松花江五大水系。吉林省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的东侧,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2019年,吉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26.8亿元,同比增长3.0%。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负转正,增长3%以上。先行指标不断好转。全社会用电量增长4%。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97.7%,是近10年最高水平。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0.2%、9.2%,分别提高9.9个、3.1个百分点;
25、存贷款新增量同比提升速度均居全国第1位。减税降费322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同口径分别增长2.1%、2.5%。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这既是决胜期,又是攻坚期。2020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基本同步,城镇新增就业21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3.5%左右,实现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力争更好结果。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负转正,增长3%以上。先行指标不断好转。全
26、社会用电量增长4%。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97.7%,是近10年最高水平。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0.2%、9.2%,分别提高9.9个、3.1个百分点;存贷款新增量同比提升速度均居全国第1位。减税降费322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同口径分别增长2.1%、2.5%。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仍处于重要战略机
27、遇期,但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要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统一思想,协调行动,深化改革,开拓前进,推进我国发展迈上新台阶。对吉林而言,既面临可以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东北亚国际局势趋
28、好,中韩自贸区取得实质性进展,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为我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吉林自身拥有的老工业基地振兴优势、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优势、沿边近海优势、生态资源优势、科教人才人文优势,为积聚和释放发展动能,化基础优势为竞争优势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要看到,吉林老工业基地长期积累的经济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不活、发展方式粗放的矛盾依然突出,现阶段又显现出有效需求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人口老龄化等新的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而且可能引发系统性的风险,必须下大力气解决。三、 创新驱动发展突出科技创新核心地位,引领带动产业创新、企业创新、
29、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推动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1、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围绕优化创新生态系统,营造创新良好环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建立全省统一的科技管理平台,统筹衔接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完善科研评价制度,加大对科技工作者的绩效激励。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协同攻关,力争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完善创新要素供给,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改进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准入管理,提升知识、技术和管理的效益。2、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着
30、眼巩固现有基础、提升支撑能力,打造一批高端创新研发平台。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积极参与国家大科学工程建设。构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种质、遗传资源库,推动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争取建设一批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布局,完善研究、开发、试验条件,鼓励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建立技术交易市场等创新服务平台,推动创新成果与企业有效对接。注重引进和联合开发,推动建设大学科技园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基地。积极利用域外创新资源,支持骨干企业在发达地区设立研发机构。3、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落实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发挥创新基础作用,强化企业的创
31、新主体作用,带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瞄准有重大应用前景领域,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力争在基础研究环节取得重大进展。聚焦国家战略导向和重点产业发展,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共性技术、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在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生物制造、卫星数据应用、高端装备制造、无人机等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舟桥”机制,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下放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推进省内首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4、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加快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促进技术进步、效
32、率提升和组织变革。围绕先进制造、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信息惠民、高效物流、社会治理等领域,推进实施“互联网+”重大工程,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养老、教育、社会保障、能源、环保等新兴服务,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推进产业组织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新业态、新经济高效有序发展。5、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局面。进一步放开市场、规范市场、营造市场,打造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营商环境,深入实施民营经济发展“五大工程”,壮大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民营企业集团和龙头企业,努力降低中小微企业成本,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快发展。实施“互联网+
33、”创新创业,积极培育创客空间等新型孵化器,打造一批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创新创业平台。推进新兴产业“双创”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一批新兴产业“双创”示范基地。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推动各类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与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融合发展。营造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降低创业门槛,强化创业服务,鼓励草根创新、微创新、微创业。支持民营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品牌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6、推进高教强省和人才兴省。集聚优势资源,加快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合作,推进高校与产业园区联动,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优化人才结构
34、。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引进高精尖人才和实用型人才,继续实施长白山学者、技能名师计划。完善人才流动机制、人才评价体系和人才激励机制,形成广纳人才的制度体系,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社会环境。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综合考虑发展形势变化、国家总体要求和吉林发展需求,“十三五”时期,要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转变发展方式迈出坚实步伐,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确保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新突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到2020年实现GDP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力争城镇居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物价水平保持在合理区间。区域发展更加协
35、调。国土空间主体功能进一步细化,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深入推进,区域标志性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形成各具特色、良性互动、协调共进的区域发展格局。结构调整取得实质进展。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益明显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明显提高,出口实现大幅增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提升。农业现代化实现率先突破,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城镇化质量进一步提高,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民生改善持续加强。现行标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富裕,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岗位更加充分,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36、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人均受教育年限明显提高,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人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公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安全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改革开放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体制机制,建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明显提高。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内外联通水平明显提升,国际国内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形成全方位大开放格局。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基本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资源优势进一步巩固提升,环境污染得到全面控制,全面完成节能
37、减排目标,循环经济和低碳生活模式取得积极进展,谱写出美丽中国的吉林篇章。五、 产业发展方向发挥老工业基地振兴优势,推进体制机制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创新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振兴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将创新贯穿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要充分发挥工业门类齐全、产业基础雄厚、技术工人队伍庞大、振兴政策密集的优势,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带动全方位的创新,增强发展的内在活力、内生动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实现全省经济在创新中转型、在转型中提质、在提质
38、中增效。发挥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优势,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加快协调发展。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在统筹兼顾中把握平衡、补齐短板、加快振兴,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要统筹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国土开发,实现合理布局。统筹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形成既各具特色、又良性互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统筹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充分发挥自然条件好、特色资源丰富、人均耕地多、技术基础扎实的优势,加快农业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建设,促进农业产量优势和品质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推动城乡均衡发展。发挥沿边近海优势,推进长吉图战略,融入“一带
39、一路”建设,加快开放发展。开放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建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全方位开放格局。要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政策优势、图们江开发合作机制优势和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综合保税区等平台优势,统筹推进沿边开放与内陆开放、对外开放与对内合作联动发展,深入实施长吉图开发开放与融入环渤海双翼共进,加快推动“借港出海”,促进沿边近海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进一步拓展振兴发展空间。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项目选址所处位置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项目生产所需原料、辅助材料和成品的运输。通讯便捷,水资源丰富,能源
40、供应充裕。项目选址周围没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等环境敏感目标,自然环境条件良好。拟建工程地势开阔,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良好。项目选址具备良好的原料供应、供水、供电条件,生产、生活用水全部由项目建设地提供,完全可以保障供应。第四章 建筑工程方案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一)设计原则本设计按照国家及行业指定的有关建筑、消防、规划、环保等各项规定,在满足工艺和生产管理的条件下,尽可能的改善工人的操作环境。在不额外增加投资的前提下,对建筑单体从型体到色彩质地力求简洁、鲜明、大方,突出现代化工业建筑的个性。在整个建筑设计中,力求采用新材料、新技术,以使建筑物富有
41、艺术感,突出时代特点。(二)设计规范、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6、给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二、 建设方案(一)建筑结构及基础设计本期工程项目主体工程结构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框架结构基础采用桩基基础,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工程设计:根据工程地质条件,荷载较小的建(构)筑物采用天然地基,荷载较大的建(构)筑物采用人工挖孔现灌浇柱桩。(二)车间厂房、办公及其它用房设计1、车间厂房设计:采用钢屋架结构,屋面采用彩钢板,墙体采用彩钢夹芯板,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2、办公用房设计: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42、,多孔砖非承重墙体,屋面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为钢筋混凝土基础。3、其它用房设计:采用砖混结构,承重型墙体,基础采用墙下条形基础。(三)墙体及墙面设计1、墙体设计:外墙体均用标准多孔粘土砖实砌,内墙均用岩棉彩钢板。2、墙面设计:生产车间的外墙墙面采用水泥砂浆抹面,刷外墙涂料,内墙面为乳胶漆墙面。办公楼等根据使用要求适当提高装饰标准。腐蚀性楼地面、地坪以及有防火要求的楼地面采用特殊地面做法。依据建设部、国家建材局关于建筑采用使用的规定,框架填充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砖混结构承重墙地上及地下部分采用烧结实心页岩砖。(四)屋面防水及门窗设计1、屋面设计:屋面采用大跨度轻钢屋面,高分子
43、卷材防水面层,上人屋面加装保护层。2、屋面防水设计: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均采用刚性防水。3、门窗设计:一般建筑物门窗,采用铝合金门窗,对于变压器室、配电室等特殊场所应采用特种门窗,具体做法可参见国家标准图集。有防爆或者防火要求的生产车间,门窗设置应满足防爆泄压的要求,玻璃应采用安全玻璃,凡防火墙上门窗均为防火门窗,参见国标图集。(五)楼房地面及顶棚设计1、楼房地面设计:一般生产用房为水泥砂浆面层,局部为水磨石面层。2、顶棚及吊顶设计:一般房间白色涂料面层。(六)内墙及外墙设计1、内墙面设计:一般房间为彩钢板,控制室采用水性涂料面层,卫生间采用卫生磁板面层。2、外墙面设计:均涂装高级弹性外墙防水涂
44、料。(七)楼梯及栏杆设计1、楼梯设计: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2、栏杆设计:车间内部采用钢管栏杆,其它采用不锈钢栏杆。(八)防火、防爆设计严格遵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中相关规定,满足设备区内相关生产车间及辅助用房的防火间距、安全疏散、及防爆设计的相关要求。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九)防腐设计防腐设计以预防为主,根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介质的腐蚀性、环境条件、生产、操作、管理水平和维修条件等,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综合考虑防腐蚀措施。对生产影响较大的部位,危机人身安全、维修困难的部位,以及重要的承重构件等加强防护。(十)建筑物混凝土屋面防雷保护车间、生
45、活间等建筑的混凝土屋面采用10镀锌圆钢做避雷带,利用钢柱或柱内两根主筋作引下线,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大于十八米(第类防雷建筑物)或25.00米(第类防雷建筑物)。(十一)防雷保护措施利用基础内钢筋作接地体,并利用地下圈梁将建筑物的四周的柱子基础接通,构成环形接地网,实测接地电阻R1.00(共用接地系统)。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本期项目建筑面积64632.83,其中:生产工程45812.03,仓储工程7783.86,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6090.13,公共工程4946.81。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单位:、万元序号工程类别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投资金额备注1生产工程12448.9245812.035861.
46、741.11#生产车间3734.6813743.611758.521.22#生产车间3112.2311453.011465.431.33#生产车间2987.7410994.891406.821.44#生产车间2614.279620.531230.972仓储工程4804.857783.86629.532.11#仓库1441.462335.16188.862.22#仓库1201.211945.96157.382.33#仓库1153.161868.13151.092.44#仓库1009.021634.61132.203办公生活配套1419.616090.13965.673.1行政办公楼922.753
47、958.58627.693.2宿舍及食堂496.862131.55337.984公共工程3276.034946.81526.52辅助用房等5绿化工程6090.99114.07绿化率17.57%6其他工程6735.8019.107合计34667.0064632.838116.63第五章 运营管理一、 公司经营宗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研创新求发展;以质量服务树品牌;致力于产业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创建国际知名企业。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一)目标近期目标:深化企业改革,加快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企业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精干主业,分离辅业,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加快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完善管理制度及运营网络。远期目标:探索模式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产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