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1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训练13 文言文阅读(二)限时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054675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1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训练13 文言文阅读(二)限时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1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训练13 文言文阅读(二)限时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1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训练13 文言文阅读(二)限时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1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训练13 文言文阅读(二)限时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训练13文言文阅读(二)(时间:50分钟分值:5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简肃薛公墓志铭欧阳修公讳奎,字宿艺,姓薛氏,绛州正平人也。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初,太宗皇帝伐并州,太师以策干行在,不见用。公生十余岁,已能属文辞,太师顾曰:“是必大吾门,吾复何为?”乃不复事生业,务施贷以赒乡闾,曰:“吾有子矣,后何患?”后五十年,公始佐今天子参政事,为世名臣,如其言。初举进士,为州第一,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于是乡里皆称之。淳化三年,再举乃中,授隰州军事推官。丁太夫人忧,服除,用荐者拜大理寺丞、知兴化军莆田县,悉除故时王氏无名租,莆田人至今以为德。及居蜀,尤有善政。民有得伪蜀时

2、中书印者,夜以锦囊挂之西门,门者以白,蜀人随之者万计,且观公所为。公顾主吏藏之,略不取视,民乃止。蜀人喜乱而易摇,公既镇以无事,又能顺其风俗,从容宴乐,及其临事,破奸发伏,逆见随决,如逢蒙之射而方朔之占,无一不中。遂拜参知政事。上曰:“先帝尝言卿可用,吾今用卿矣。”公益感激自励。而素刚毅,守节不苟合,既与政,尤挺立无所牵随。然遂欲绳天下,无细大,一入于规矩。往往不可其意,则归卧于家,叹息忧愧,辄不食。家人笑其何必若此,公曰:“吾惭不及古人,而惧后世讥我也。”明道二年,庄献明肃太后欲以天子衮冕见太庙,臣下依违不决。公独争之,曰:“太后必若王服见祖宗,若何而拜乎?”太后不能夺,为改他服。太后崩,上

3、见群臣,泣曰:“太后疾不能言,而犹数引其衣,若有所属,何也?”公遽曰:“其在衮冕也。然服之岂可见先帝乎?”上大悟,卒以后服葬。于是益以公为果可用也。以疾告归其政。天子曰:“吾不可以数烦公。”乃诏优公不朝,而使视事如故,居岁中,数以告,乃得还第。景祐元年八月庚申,公薨于家,年六十有八,赠兵部尚书。先期,状公之功行上之太常,太常议曰:“谥法:一德不懈曰简,执心决断曰肃。今其状应法。”乃谥曰简肃。(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丁太夫人忧丁:遭逢。B破奸发伏,逆见随决 逆:违背。C太后不能夺,为改他服 夺:改变。D若有所属,何也 属:嘱托。解析B

4、项,逆:预先。答案B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薛公“执心决断”的一组是()(3分)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悉除故时王氏无名租公顾主吏藏之,略不取视及其临事,破奸发伏,逆见随决则归卧于家,叹息忧愧,辄不食臣下依违不决,公独争之A B C D解析表现其谦让有德;表现其有责任心。答案C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薛公少年早慧,十余岁时即能属文,其父早就对其寄予厚望,认定他能光大门楣,后果如其言,薛公参与政事,辅佐皇上,成为宋朝一代名臣。B薛公初举进士,把第一之位让给了里人王严,赢得乡人称赞。为官之后,薛公善解民疾,政绩斐然,在莆田时就因悉除无名租而深为百姓感激。C薛公临事持

5、重明决,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明肃太后欲以天子衮冕见太庙,臣子中只有薛公直言正谏,虽当时未能说服太后,但太后驾崩前还是意识到了薛公意见的正确。D薛公因病告还,皇上下诏免其上朝,只照常处理政务。薛公多次请辞后才得以退官还乡。在他死后,太常根据有关薛公功行的汇报,议定谥号为“简肃”。解析C项,应为“皇帝在太后驾崩后还是意识到了薛公意见的正确”。答案C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民有得伪蜀时中书印者,夜以锦囊挂之西门。(3分)译文:_ _(2)然遂欲绳天下,无细大,一入于规矩。(3分)译文:_ _(3)公遽曰:“其在衮冕也。然服之岂可见先帝乎?”(4分)译文:_ _答案(1)有个

6、得伪蜀时期中书印的人,在夜里用锦囊装着把它挂在西门。(2)他想要按一定标准约束天下,各类事务无论大小,全都按照法令来处理。(3)薛公连忙说:“恐怕还是为天子服的事吧。可是穿着它怎么可以去见先帝呢?”【参考译文】简肃薛公名奎,字宿艺。姓薛,是绛州正平人。自其曾祖父三代都没有显达,却因为薛公显贵。当初,太宗皇帝攻打并州,薛公父亲带着计谋前往太宗行营求见,未能被任用。薛公十多岁的时候,就能写文章了,薛公父亲四下说道:“这个孩子一定会光大我家门楣,我还要干什么呢?”于是不再从事科举仕进之业,而致力于在乡里发放借货,说:“我有了个好儿子,以后还担心什么呢?”此后五十年,薛公开始辅佐当今天子参与政事,成为

7、当时名臣,就像他说的一样。当初考进士时,薛公是州里第一名,但他把第一让给同乡人王严而名列第二,因此乡里都称赞他。淳化三年,第二次考试才中了第一,被授为隰州军事推官。(不久)遭逢太夫人去世,服丧期满后,因为别人的推荐被任命为大理寺丞、兴化军莆田知县,全部废除旧时王氏没有名目的租税,莆田人至今感激他。等到他到蜀地做官,又有很多好的政治举措。有个得伪蜀时期中书印的人,在夜里用锦囊装着印挂在西门,守门的人把这件事汇报给薛公,跟着看热闹的蜀人数以万计,将要看薛公究竟怎么做。薛公吩咐主管官员把印收藏起来,看也不看。老百姓于是作罢。蜀地人喜欢动乱而又容易变化,薛公用不生事镇抚他们,又能顺应他们的风俗,从容悠

8、闲地宴乐,等到面对突发事件,洞悉奸人揭发隐情,预先发现随情判决,就像逢蒙的射术和东方朔的占术,没有不说中的。于是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皇上说:“先帝曾经说你可以任用,我现在用你了。”薛公更加感激勉励自己。薛公为人一向刚毅,坚守节操,不随便附和别人,参与政事之后,更加坚持原则,不为外物所动。他想要按一定标准约束天下,各类事务无论大小,全都按照法令来处理。但事情常常不合他的心意,他就回家躺在床上唉声叹气表示惭愧,常常不吃饭。家人笑他何必如此,薛公说:“我惭愧自己不如古人,又害怕后人讥笑我啊。”明道二年,庄献明肃太后想穿天子服朝拜太庙,臣下都犹豫不决,不敢赞同也不敢反对。只有薛公争辩说:“太后如果一定要

9、穿天子服拜见祖宗,怎么拜呢?”太后不能改变他的意见,为此只能改穿其他服装。太后驾崩后,皇上召见群臣,哭泣着说:“太后病重不能说话,却还多次拉扯着她的衣服,好像要有所嘱托,会是什么呢?”薛公连忙说:“大概还是为天子服。可是穿着它怎么可以去见先帝呢?”皇上恍然大悟,最终给她穿上太后的衣服安葬了。从此以后皇上更加相信薛公的确是可用之才了。薛公因为生病要求告老还乡。天子说:“我不可以再多烦劳您了。”于是下诏优待薛公,准许他不用上朝,只要像原来那样处理政事就行了,在这一年当中,薛公多次告还,最终得以回家。景祐元年八月庚申日,薛公死于家中,时年六十八岁,朝廷追封他兵部尚书。之前,下面陈述了薛公的功绩德行上

10、报给太常,太常商议说:“据谥号规矩:坚持德行毫不懈怠的叫简,坚持自己的意见明于决断的叫肃。现在薛公的情形符合这个规则。”于是给薛公谥号叫简肃。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答吴充秀才书欧阳修修顿首白,先辈吴君足下。前辱示书及文三篇,发而读之,浩乎若千万言之多,及少定而视焉,才数百言尔。非夫辞丰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势,何以至此!然犹自患伥伥莫有开之使前者,此好学之谦言也。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世之欲假誉以为重,借力而后进者,奚取于修焉?先辈学精文雄,其施于时,又非待修誉而为重,力而后进者也。然而惠然见临,若有所责,得非急于谋道,不择其人而问焉者

11、欤?夫学者未始不为道,而至者鲜焉;非道之于人远也,学者有所溺焉尔。盖文之为言,难工而可喜,易悦而自足。世之学者往往溺之,一有工焉,则曰:“吾学足矣”。甚者至弃百事不关于心,曰:“吾文士也,职于文而已。”此其所以至之鲜也。昔孔子老而归鲁,六经之作,数年之顷尔。然读易者如无春秋,读书者如无诗,何其用功少而至于至也?圣人之文虽不可及,然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故孟子皇皇不暇著书,荀卿盖亦晚而有作。若子云、仲淹,方勉焉以模言语,此道未足而强言者也。后之惑者,徒见前世之文传,以为学者文而已,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此足下所谓“终日不出于轩序,不能纵横高下皆如意”者也,道不足也。若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

12、于渊泉,无不之也。先辈之文浩乎沛然,可谓善矣。而又志于为道,犹自以为未广,若不止焉,孟、荀可至而不难也。修学道而不至者,然幸不甘于所悦,而溺于所止。因吾子之能不自止,又以励修之少进焉。幸甚!幸甚!修白。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发而读之发:启封,打开。B及少定而视焉 少:稍微。C然而惠然见临 见:看见。D难工而可喜 工:精巧。解析C项,见:我,指自己。答案C6全都表现了欧阳修关于“为文之道”深刻观点的一组是()(3分)夫学者未始不为道,而至者鲜焉非道之于人远也,学者有所溺焉尔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终日不出于轩序,不能纵横高下皆如意者,道未足也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

13、于渊泉,无不之也修学道而不至者,然幸不甘于所悦而溺于所止A B C D解析不是关于“为文之道”的观点,而是阐述学者到达“道”的境地的人很少这一情况。从文中看,应是吴充来信的话,是吴充的观点。是欧阳修自谦的话,说自己还未能学到“道”,但对求道不会自我满足,停滞不前。答案B7对这篇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主要阐述了道与文的关系,二者之间,道应为先,主张文章应该追求道。B欧阳修赞扬吴充的文章“辞丰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势”,可见他并不反对文采。C欧阳修认为,学写文章应先学道,道理充足,文章也就自然有了文采。D欧阳修主张要在实践中“充道”,反对作家脱离实际,在书斋里空谈作文。

14、解析C项,文中说“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所以“文章也就自然有了文采”错误。答案C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非夫辞丰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势,何以至此!(3分)译文:_ _(2)世之欲假誉以为重,借力而后进者,奚取于修焉?(3分)译文:_ _(3)后之惑者,徒见前世之文传,以为学者文而已,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4分)译文:_ _答案(1)如果不是文辞丰厚、文意雄伟,浩然盛大有不可阻挡之势,怎么会达到这种地步呢!(2)世上想借助(别人的)赞誉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凭借(别人的)力量然后来求得进升的人,从我这里能获取什么呢?(3)后世那些不明白事理的人,只是看到前世的文章

15、流传了下来,认为要学的只是文章罢了,因此越是努力越是勤奋却越达不到(道的境界)。【参考译文】我恭敬地告白吴秀才,前(些时日)有辱(您)寄来书信及大作三篇,打开读后感到浩浩然像有千言万言之多,等到我稍微定下神来仔细一看,才几百字啊。如果不是文辞丰厚,文意雄伟,浩然盛大势不可挡,怎么能达到这种地步呢!然而还有自己感到无所适从,担心没人开导以求更进一步的内容,这是好学自谦的话啊!我的才能不足为当时所用,官职不足荣耀于世,我(对人)的批评和赞誉也无足轻重,气势力量也不足以打动人。世上要想凭借(别人的)赞誉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凭借(别人的)力量然后来求得进升的,能从我这里取得什么呢?您学问精深,文章雄健,

16、都施用于当今,这些又不需借助我的声誉而被看重,借助我的力量而被提升的。然而您却给我恩惠来问我,好像有求于我,难道不是您急于谋求为文之道,以至没有时间选择人而向我询问吗?大凡求学的人,未尝不是为了探求道理,但是能到达这一境界的人很少。不是道离人很远,而是求学的人(过于)沉湎其中,因为文章的语言难以精细工巧而可喜,却容易(使作者)喜悦而自我满足,世上的求学者,往往沉湎于这种情况之中,(文章)一有精细工巧之处,就说:“我的学问足够了。”甚至抛弃一切事务,不关心任何世事,说:“我是文士,做文章才是我的职业。”这就是到达道的境地的人很少的原因啊!从前孔子老年时回归鲁国,他编纂“六经”,只用了很短的几年时

17、间。为什么他花费时间短,却能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呢?圣人的文章,虽然是(一般人)不能赶得上的,然而大概说来,道理懂得很多的人,他的文章自然不难达到好的水平。所以孟子一生周游列国,匆忙奔走,没有空闲著书,荀子据说也是到了晚年才有时间著述文章。像扬雄、范仲淹,他们只是勉强模仿圣人的语言形式,这就是道理懂得不够多却勉强要写作的文人!后世那些不明白事理的人,只是看到前世的文章流传了下来,就以为要学的只是文章罢了,因而越是努力越是勤奋,可是越发达不到效果。这就是您所说的“整天不从书房走出来,下笔时还是不能随心所欲、挥洒自如”的情形啊,这是因为道理不够充分啊。如果道理充分,(文章)就是驰骋于广大的天地,沉游

18、在幽深的渊泉,没有到达不了的。先辈的文章,气势浩荡盛大,可以说是很好的了。同时又有志于追求道,还自谦以为不够广大,如果这样追求不止,孟子、荀子的境地是不难达到的。我虽然学习道理但未能达到高境界,然而所幸的是我不甘于自我喜悦满足,停滞不前。因为您能够求“道”不止,又用这种精神对我的少许进步加以勉励,所以我实在是万分荣幸啊!欧阳修禀告。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9分)陶渊明集序萧统夫自炫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不忮不求者,明达之用心。是以圣人韬光,贤人遁世,其何故也?含德之至,莫逾于道;亲己之切,无重于身。故道存而身安,道亡而身害。处百龄之内,居一世之中,倏忽比之白驹,寄寓谓之逆旅,宜乎

19、与大块而荣枯,随中和而任放,岂能戚戚劳于忧畏,汲汲役于人间。齐讴赵女之娱,八珍九鼎之食,结驷连骑之荣,侈袂执圭之贵,乐则乐矣,忧亦随之。何倚伏之难量,亦庆吊之相及!智者贤人居之,甚履薄冰;愚夫贪士竞之,若泄尾闾。玉之在山,以见珍而终破;兰之生谷,虽无人而犹芳。故庄周垂钓于濠,伯成躬耕于野,或货海东之药草,或纺江南之落毛。譬彼鸳雏,岂竞鸢鸱之肉?犹斯杂县,宁劳文仲之牲!至如子常、宁喜之伦,苏秦、卫鞅之匹,死之而不疑,甘之而不悔。主父偃言:“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卒如其言,岂不痛哉!又楚子观周,受折于孙满;霍侯骖乘,祸起于负芒。饕餮之徒,其流甚众。唐尧四海之主,而有汾阳之心;子晋天下之储,而有

20、洛滨之志。轻之若脱屣,视之若鸿毛,而况于他乎!是以圣人达士,因以晦迹。或怀玉而谒帝,或披褐而负薪,鼓枻清潭,弃机汉曲。情不在于众事,寄众事以忘情者也。有疑陶渊明之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也。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群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孰能如此乎!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故更加搜求,粗为区目。白璧微瑕者,惟在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卒无讽谏,何必摇其笔端?惜哉,亡是可也!并粗点定其传,编之于录。尝谓有能读渊明

21、之文者,驰竞之情遣,鄙吝之意祛,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岂止仁义可蹈,爵禄可辞!不劳复傍游太华,远求柱史,此亦有助于风教也。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含德之至,莫逾于道逾:超越。B卒如其言,亦可痛哉! 痛:痛苦。C或怀玉而谒帝 谒:拜见。D岂止仁义可蹈,爵禄可辞 辞:舍弃。解析B项,痛:痛快。答案B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兰之生谷,虽无人而犹芳夫晋,何厌之有?B唐尧四海之主,而有汾阳之心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或披褐而负薪云霞明灭或可睹D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吾其还也解析B项,“而”均表转折:但是,却。A项,“之”主谓之间,不译;结构助词,宾

22、语前置的标志。C项,“或”有的人;或许、也许。D项,“其”代词,他的;语气副词,译为“还是”。答案B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首先提出两种处世方式,一是“自炫自媒者”,一是“不忮不求者”。认为前者是“士女之丑行”,后者是“明达之用心”,是非褒贬,一目了然。然后由圣人贤人的韬光遁世,推引出“道”来,提出“道存而身安,道亡而身害”的中心论题。B子常、宁喜、苏秦、卫鞅、主父偃、楚子、霍光这些人,都曾有过风云一时的显耀,达则达矣,皆因“道亡而身害”;唐尧天下之主,子晋天下之储,皆有韬光遁世之心,视荣华富贵如敝屣,是为得“道”,所以“道存而安身”。C文章最后三段

23、,评诗品,论人品,以形象的语言,精炼的文字,高度评价了陶诗的品格、陶渊明的人品;说明编撰陶集的理由,并认为陶集中所有的作品自己都“爱嗜其文”“不能释手”;论述陶诗的社会功能,将陶诗的功能提到了很高的程度。D文章结构上,采取先放后收式。先论“道”,后论人;先抽象,后具体。纵笔挥洒,滔滔不绝。行文至大半,仍不及陶渊明半字,仿佛全与之无关,然后调转笔锋,峰回路转,巧妙过渡,将视点集中到陶渊明身上,就势评说,水到渠成。论析鞭辟入里,论人入木三分,说艺点到为止。解析C项,“说明编撰陶集的理由,并认为陶集中所有的作品都爱嗜其文不能释手”错。文中倒数第二段“白璧微瑕者,惟在闲情一赋”“惜哉,亡是可也”指出陶

24、诗之不足。答案C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是以圣人韬光,贤人遁世,其何故也?(3分)译文:_ _(2)轻之若脱屣,视之若鸿毛,而况于他乎!是以圣人达士,因以晦迹。(4分)译文:_ _(3)自非大贤笃志,孰能如此乎!(3分)译文:_ _答案(1)因此圣人隐藏自己的锋芒,贤人躲避俗世,什么原因呢?(2)轻易放弃君位就像脱鞋一样轻松,看待君位就像鸿毛一样轻,更何况其他人呢!所以圣明通达的人,于是就隐藏自己的才能。(3)如果不是圣贤,没有坚定的志向,怎么能达到这种境界!【参考译文】炫耀自己推销自己,是女子的丑陋行为;不嫉妒无所求,是通达之人的心地。因此圣人隐藏自己的锋芒,贤

25、人躲避俗世,什么原因呢?追求品德,最重要的是不要超越道德的规范;爱惜自己,最重要的是注重自己的身体。所以说道理在自己一边,自身就平安,道理不在自己一边,自身就要受到伤害。在一百年之内,一辈子当中,时间快得就像白驹过隙,寄居遭遇就像住旅店。应该和大气一样散散合合,随着时间任意放纵,怎么能总是为担心的事情操劳,庸庸碌碌地在人间生活!齐国赞扬赵女沉迷欢乐,各种珍稀的食物,豪华气派的车马,锦衣玉器的贵重,快乐倒是快乐了,忧愁也随之而来。祸福相互依赖难以预料,庆贺与哀悼相互依存。智慧贤能的人,生活就像如履薄冰;愚昧贪婪的人,争相追逐利益就像大水流淌。玉石产在山中,因为被珍视最终被开采;兰草生在山谷,就算

26、没人观赏也依然吐出芬芳。所以庄周在濠水边上垂钓,伯成在田野耕种,有人贩卖大海东边的药草,有人纺织江南鸟类的落毛。就像那鸳鸯的雏鸟,怎么能和鸢鸱的肉相比?就像那小小的州县,怎能获得文仲的祭品!至于子常、宁喜等人,苏秦、卫鞅等人,为自己的信仰就算死了也不怀疑,沉迷于它从不后悔。主父偃说:“活着享用不到五只鼎规格的食物,死了也要被五只鼎烹死。”真的像他所说,岂不痛快!又楚子到周朝参观,被王孙满羞辱;霍光官爵尊贵,因为锋芒太露导致灾祸。贪婪的人,非常的多。唐尧,是天下的主人,却有隐居在汾阳的意愿;子晋,是天下的储君(国君接班人),却有隐居洛滨的志向。轻易放弃君位就像脱鞋一样轻松,看待君位就像鸿毛一样轻

27、,更何况其他人呢?所以圣明通达的人,于是就隐藏自己的才能。有人怀抱仁德去拜见皇帝,有人穿着粗布衣服背柴生活,在清潭上击鼓,放弃政务享受乐曲。他的情趣不在于百姓政事,把政事寄托在情趣之中了。有人怀疑陶渊明的诗篇篇都有酒,我认为他本意不在酒,也是把自己的情趣寄托在酒中。他的文章卓而不群,言辞精彩,跌宕豪迈,超过众多的文章,抑扬爽朗,没有谁成就比他大。其意境或恬静婉约如小桥流水,或气势磅礴直干云霄。谈时事则有针对性且值得人深思;论抱负则远大而真切。加上陶公为人不变的志向,不懈的努力,安于道义,苦守节操,不以躬耕为耻,不把穷困当成缺点。如果不是圣贤,没有坚定的志向,怎么能达到这种境界!我非常喜欢他的诗文,爱不释手;我崇拜他的品德,恨自己没有和他生活在一个时代。所以搜集他的作品,简单地作了一个集子。白色的玉璧也存在瑕疵,他的作品的瑕疵只有闲情赋,扬雄所说的作品要起到劝百讽一的作用,最终没有劝谏世人的作用,何必写出来呢?可惜啊!陶渊明不写这篇就更好了。我简陋地给他写了传记,收录在这个集子里。我曾说有能理解陶渊明的文章的人,追逐名利的心思就会消散,粗鄙吝啬的想法就会祛除,贪婪的人就能清廉,懦弱的人就能自立,哪里只是能奉行仁义,官爵俸禄也能舍弃,不必到皇帝身边任职,追求名留青史,这篇集子也有助于教化世人。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