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醴陵二中四中两校联考2015_2016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株洲市醴陵二中四中两校联考2015_2016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湖南省株洲市醴陵二中、四中两校联考2015-2016学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202分=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D只要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2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完成需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B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
2、弧,反射弧完整不一定能形成反射C感受器由感觉神经末梢组成,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组成D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的4下列结构中存在突触的是()一个神经元内 脊髓 大脑皮层 树突轴突 轴突胞体ABCD5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A与、与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B与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C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调节D要证明胰液分泌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
3、续探究6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C内分泌腺会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D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不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8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机体接受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浆细胞全部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B浆细胞分泌的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但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C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活动增强,从而导致细胞周期会变长DT细胞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只有前者可以识别抗原9取燕麦胚芽鞘分别进行如图所示所示的处理:的尖端套上不透光的
4、锡箔小帽;将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在尖端横向插入玻璃片;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切去胚芽鞘尖端下列各项对实验结果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进行右侧光照后,仍直立向上生长的是B进行右侧光照后,弯向光源生长的是C单侧光照射时,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D若把放在匀速转盘上,并给予右侧光照,则会弯曲生长10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可用于果实催熟B脱落酸能够促进种子萌发C赤霉素能够促进茎的伸长D乙烯可用于诱导产生无子果实11在昆虫繁殖季节,使用特定的性引诱剂,可以将某种昆虫的部分雄性成虫诱杀其结果与不使用性引诱剂相比,将是()A改变子代的性别比例B改变子代的种群密度C不会改变出生率D改变子代种群
5、的空间特征12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B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C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D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K,则在t1时种群数量为13某同学决定以校园内池塘为对象进行物种丰富度调查,为此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取样器,取样后,分别统计小取样瓶中的小动物种类和数量该同学调查的目的不可能是调查该池塘()A同一水层小动物类群B可能存在的群落演替C不同水层小动物类群D常见的小动物类群14如图为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下列对此现象的分析和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分层
6、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15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C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D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水分16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
7、地可重现森林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17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1和2包含着所有种群构成的群落B3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C代表光合作用,代表呼吸作用D4可以表示大气中的CO2库18如图中甲表示人体不同体液间的物质交换,乙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c增加引起水肿B乙图中的c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甲图中d处的CO2浓度最高D乙图中b所处营养级贮存的能量最少19如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表示流经
8、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B从能量关系看+C一般情况下,为的10%20%D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20稻田中农民要拔掉稗草,鱼塘中要不断清除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观点看这是为了()A保持生态平衡B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C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方向D使物质能够尽快地循环流动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合计60分)21(7分)如图为人体部分神经体液调节过程示意图,为神经元,A和B为神经肌肉接头,C和D为细胞,ad为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请据图回答问题:(1)当人进入寒冷环境时,大脑神经细胞释放的物质a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神经细胞表面的,引起机体细胞的一系列反应,产生
9、相应的化学物质,其中物质c是(2)b的化学本质为多肽,用b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d的分泌量(3)膝跳反射为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此反射弧仅由两个神经元组成若A为膝跳反射的感受器,在完成膝跳反射时神经冲动在图中各神经元上的传导顺序是(只写编号)(4)内毒素是由肉毒杆菌分泌的毒性极强的蛋白质类素毒,该毒素能阻碍传出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导致信号信号转换过程受阻,该毒素发挥作用的部位是图中的(填字母)处22(14分)如图1是人体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字母AE表示信息分子,数字表示相关生理变化请据图回答:(1)请写出相关信息分子的名称:C、D、E(2)图1中发生的生理变化是,是(3)若图
10、2表示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细胞接受A物质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则图中a段表示电位,b点时Na+(内、外)流23(10分)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有两种类型,请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如图1为特异性免疫反应中的一种生理反应,e为抗体(1)图示的是特异性免疫中的哪种类型?(2)当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e的量会急剧,原因是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这在免疫学上称为自身免疫病,其主要致病过程如图2所示请将图中缺少的内容补充完整24(7分)在科学研究中,往往要把一个较大的课题分解成若干个小的子课题来分别进行研究在“观察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
11、习课题中,某小组同学选用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IBA)进行如下实验:取生理状况相同的相同植物的三组带芽的枝条甲、乙、丙,每组10支;将甲、乙、丙组枝条的下端分别浸泡在下表所示的溶液中,相同时间后,扦插在潮湿的沙土中,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枝条甲组乙组丙组溶液5105g/mL的IBA溶液5101g/mL的IBA溶液清水一段时间后,观察甲、乙、丙组枝条的生根情况,统计每组枝条的平均生根数量,绘制得坐标如下据图回答:(1)你认为他们的子课题名称是(2)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3)实验结果是组枝条生根最多,其原因是;组枝条生根最少,其原因是25(8分)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1)该生
12、态系统共有条食物链(2)如果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平均为10%,那么,若第一营养级的同化能量为2107kJ,则鹰最终获得的最大能量值是(3)鹰处于第五营养级的食物链有条,蛇和鹰的关系是(4)要使该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和(5)若食植昆虫的数量短时间内突然减少,则鸟的数量,鹰的数量(填增加、减少或基本不变)26(14分)如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期中、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一
13、般远远少于,主要原因是(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C表示若图中营养级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用图中所给的字母的表达式表示)(3)由图乙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湖南省株洲市醴陵二中、四中两校联考2015-2016学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202分=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D只要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
14、【分析】人体内环境即细胞外液,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构成,是人体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内环境稳态的就是使内环境中各种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是一个动态平衡,不是成分不变稳态的维持有利于人体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解答】解:A、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组织液等内环境中,所以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A正确;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激素、CO2、尿素、神经递质、血糖、抗体等,B正确;C、组织液渗回血浆的量很大,但组织液渗回淋巴的量较少,所以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C正确;D、内环境稳态的就是使内环境中各种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血浆只是其一部分,所以只要
15、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是错误的,D不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的组成与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此题考查动物体内水平衡调节的知识当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
16、强【解答】解:A、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A错误;B、机体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B正确;C、机体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C错误;D、抗利尿激素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激素释放进入血液被运送到全身各个部位,虽然他们与各处的组织、细胞有广泛接触,但有此激素只作用于某些器官、组织和细胞,这称为激素作用的特异性被激素选择作用的器官、组织和细胞,分别称为靶器官、靶组织和靶细胞激素与受体相互识别并发生特异性结合,经过细胞内复杂的反应,从而激
17、发出一定的生理效应在激素同受体结合后,激素原本的结构发生了改变,不再具有原来激素具有的生物学效应,就叫做灭活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完成需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B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完整不一定能形成反射C感受器由感觉神经末梢组成,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组成D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的【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反射的过程【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解答】解: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
18、A正确;B、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完整如果刺激达不到一定的强度,不一定能形成反射,B正确;C、感受器是传入神经末梢的树突组成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的,C错误;D、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传导的,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射及反射弧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反射及反射弧的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4下列结构中存在突触的是()一个神经元内 脊髓 大脑皮层 树突轴突 轴突胞体ABCD【考点】突触的结构【分析】神经元的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分支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突触前膜是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突触后膜是神经元胞体或树突突触的结构包括
19、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解答】解: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结构,只要涉及不同的神经细胞之间的接触,就会有突触这种结构突触种类有轴突树突、轴突细胞体等所以在一个神经元内不存在突触,也不存在树突轴突在脊髓和大脑皮层中有中间神经元、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内、在感觉神经元与运动神经元之间以及轴突树突和轴突细胞体之间都会存在突触结构一个神经元内无突触脊髓中有许多突触 大脑皮层内有许多突触 树突轴突不能形成突触 轴突胞体可形成突触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突触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突触概念的掌握,可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并掌握突触的概念5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稀盐酸小肠肠腔胰
20、腺分泌胰液;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A与、与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B与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C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调节D要证明胰液分泌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分析实验:1、与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盐酸刺激的部位,因变量是胰液是否分泌,其结果说明稀盐酸是通过小肠肠腔起作用的,不能直接起作用;2、与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否含有小肠黏膜的化学物质,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与小肠膜产生的化学
21、物质有关【解答】解:A、与、与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与小肠膜产生的化学物质有关,A正确;B、与组成的实验自变量是通向小肠的神经,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可以不通过神经调节产生,但也可能通过神经调节也能够产生,要证明胰液分泌还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B错误;C、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来调节,C正确D、要证明胰液分泌还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虽然考查实验的分析,但是本实验来源于课本,是对课本实验的一个再现,所以要求对课本相关的实验的探究过程一定要明确解
22、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实验自变量和因变量6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C内分泌腺会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D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不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1)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2)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
23、育和功能,两者常常同时调节生命活动【解答】解: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A正确;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B正确;C、内分泌腺会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如血糖调节中胰岛会直接受下丘脑调节,而甲状腺间接的受下丘脑控制,C正确;D、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还能够促进神经系统的兴奋性,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考生要能够比较并识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主要从作用途径、反应速度、作用范围、作用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识记两者之间的关系,特别识记甲状腺激素的生
24、理作用8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机体接受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浆细胞全部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B浆细胞分泌的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但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C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活动增强,从而导致细胞周期会变长DT细胞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只有前者可以识别抗原【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解答】解:A、机体接受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浆细胞是由记忆细胞和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A错误;B、浆细胞分泌的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但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B正确;C、受抗原刺激后的B细胞,导致细胞分裂加快,细胞周期变短,C错误
25、;D、T细胞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都可以识别抗原,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9取燕麦胚芽鞘分别进行如图所示所示的处理:的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将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在尖端横向插入玻璃片;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切去胚芽鞘尖端下列各项对实验结果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进行右侧光照后,仍直立向上生长的是B进行右侧光照后,弯向光源生长的是C单侧光照射时,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D若把放在匀速转盘上,并给予右侧光照,则会弯曲生长【考点】生长
26、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分析】燕麦胚芽鞘向光性的外因:单侧光的照射;内因: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燕麦胚芽鞘之所以表现出向光性,是由于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导致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从而发生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影响胚芽鞘生长素运输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单侧光、重力、或离心力等【解答】解:A、的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生长素的产生与极性运输不受影响,但光照引起的横向运输不能进行,所以会直立生长,A正确;B、进行右侧光照后,将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并不影响生长素的产生与横向运输即极性运输,所以会向右弯曲生长,在尖端横向插入玻璃片会阻断生长素的运输及发挥作用,所以既不生长也不
27、弯曲,B错误;C、在尖端横向插入玻璃片会阻断生长素的运输及发挥作用,所以既不生长也不弯曲,切去胚芽鞘尖端,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C正确;D、把放在匀速转盘上,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不影响生长素的运输,给予右侧光照,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胚芽鞘则会弯曲生长,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运输和生理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0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可用于果实催熟B脱落酸能够促进种子萌发C赤霉素能够促进茎的伸长D乙烯可用于诱导产生无子果实【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五类植物激素的比较名称合成部位存在较多的部位功能生长
28、素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赤霉素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细胞分裂的部位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根冠、萎蔫的叶片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植物的各个部位成熟的果实中较多促进果实成熟【解答】解:A、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不能促进过程成熟,故A错误;B、脱落酸能促进种子休眠,抑制种子萌发,故B错误;C、赤霉素能够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故C正确;D、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
29、成熟,不是促进果实发育,因此不能用其诱导产生无籽果实,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生理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11在昆虫繁殖季节,使用特定的性引诱剂,可以将某种昆虫的部分雄性成虫诱杀其结果与不使用性引诱剂相比,将是()A改变子代的性别比例B改变子代的种群密度C不会改变出生率D改变子代种群的空间特征【考点】种群的特征【分析】昆虫的交配求偶就是通过性信息素的传递来实现的所谓性信息素是指雌虫分泌到体外以引诱雄虫前去交配的微量化学物质根据这一原理,利用高新技术,人工合成信息素即性引诱剂,
30、制成对同种异性个体有较大吸引力的诱芯,结合诱捕器(水盆式、粘胶式)配套使用在田间释放后,形成“假姑娘”(性引诱剂)引来“真小伙”(田间的雄虫),从而使得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大幅度降低产卵量和孵化率(出生率),达到防治害虫目的【解答】解:A、使用特定的性引诱剂,可以将某种昆虫的雄性成虫诱杀,改变亲代的性别比例,A错误; B、通过诱杀雄虫,使出生率降低,改变子代的种群密度,B正确; C、通过诱杀雄虫,会使出生率降低,C错误; D、诱杀雄虫并未改变子代种群的空间特征,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种群的特征及性别比例的应用,即利用化学信息控制虫害,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12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
31、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B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C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D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K,则在t1时种群数量为【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据图分析,t0时,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t0t1时,种群数量增长率逐渐升高,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加快;t1时,种群数量增长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t1t2时,种群数量增长率逐渐降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减慢;t2时,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即K值【解答】解:A、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1,此时年龄组
32、成为增长型,而且捕获后种群的增长速率能保持最大,不会影响该鱼类资源的再生,A错误;B、在t1t2时间内,该鱼的种群增长率下降,但出生率仍然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B错误;C、在t0t2时间内,种群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但“J”型曲线的种群增长率不变,C错误;D、在t2时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K,为最大值,t1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为,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要求考生掌握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能准确分析曲线图,明确各段曲线中种群增长率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明确t1时种群数量为,t2时种群数量达
33、到K值13某同学决定以校园内池塘为对象进行物种丰富度调查,为此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取样器,取样后,分别统计小取样瓶中的小动物种类和数量该同学调查的目的不可能是调查该池塘()A同一水层小动物类群B可能存在的群落演替C不同水层小动物类群D常见的小动物类群【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分析】解答本题时主要理解该取样器的使用方法,若将该取样器水平放置,则可以调查该池塘的同一水层小动物类群,若将该取样器垂直放置,则可以调查该池塘的不同水层小动物类群;通过此方法虽能调查出该时刻池塘中小动物的不同类群,但无法获知之前的动物类群,故无法测出群落的演替关系【解答】解:A、若将该取样器水平放置,则可以调查该池
34、塘的同一水层小动物类群,A错误;B、通过此方法虽能调查出该时刻池塘中小动物的不同类群,但无法获知之前的动物类群,故无法测出群落的演替关系,B正确;C、若将该取样器垂直放置,则可以调查该池塘的不同水层小动物类群,C错误;D、无论水平还是垂直放置,调查的小动物都是常见的类群,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群落中小动物丰富度的研究,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学生能理解该取样器的使用方法14如图为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下列对此现象的分析和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
35、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如森林群落中,最上层是由高大的树种构成乔木层,之下有灌木层、草本层,以及由苔藓与地衣构成的地被层【解答】解:A、植物的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A正确;B、决定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其次还与温度、湿度等多种环境因素有关,B正确;C、一块地中的玉米属于种群,无垂直结构,合理密植是为了充分利用光照,C错误;D、农业生产上,可以利用分层现象进行套种,来提高农作物产量,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群落的结
36、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区分群落和种群的概念15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C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D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水分【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陆地群落垂直分布主要受光的影响,水生群落的层次性主要是由光的穿透、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的【解答】解: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如植物的垂直结构就是对光照的充分利
37、用,B正确;C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C正确;D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阳光,不是温度和水分,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群落的结构的非生物因素是阳光16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考点】群落的演替【分析】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但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甲地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乙
38、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植被彻底消失,乙地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解答】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地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乙地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错误;B、无论是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若没有外力干扰,都可演替到森林阶段,B正确;C、初生演替要依次经历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C正确;D、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加,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群落演替的类型及概念,能准确判断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的类型;还要求考生掌握群落演替的过程和结果,再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
39、考查17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1和2包含着所有种群构成的群落B3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C代表光合作用,代表呼吸作用D4可以表示大气中的CO2库【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首先根据双向箭头可判断出4是大气中的CO2库、1是生产者;其次判断分解者,分解者除了一个箭头指向无机环境外,其他箭头都指进来,因此3为分解者;其余均为消费者,即2为消费者【解答】解:A、1生产者、2消费者和3分解者包含着所有种群构成的群落,A错误;B、3为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的细菌(原核生物)和真菌(真核生物),还包括少数动物(真核生
40、物),因此3代表的不一定是原核生物,B错误;C、代表捕食,代表呼吸作用,代表光合作用,C错误;D、由以上分析可知,4可以表示大气中的CO2库,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图,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成分及生理过程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8如图中甲表示人体不同体液间的物质交换,乙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c增加引起水肿B乙图中的c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甲图中d处的CO2浓度最高D乙图中b所处营养级贮存的能量最少【考点】内环境的组成;生态系
41、统的功能【分析】分析甲图:甲图表示人体不同体液间的物质交换过程,其中a为组织液、b为淋巴、c为血浆、d为细胞内液分析乙图:乙图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首先根据双向箭头可判断出d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a是生产者;其次判断分解者,分解者除了一个箭头指向无机环境外,其他箭头都指进来,因此b为分解者;其余均为消费者,即c为消费者【解答】解:A、人体过敏反应时,组织液增多,既甲图中的a增加引起水肿,A错误;B、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产者,即乙图中的a,B错误;C、二氧化碳是由组织细胞产生的,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是组织细胞,故甲图中d处的CO2浓度最高,C正确;D、食物链中最高营养级含的能量最少,故乙图中c
42、所处营养级贮存的能量最少,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人体不同体液间的物质交换和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图解,考查内环境的组成、生态系统的结构,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及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能准确判断甲图各字母的名称;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能准确判断乙图各字母的明确,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9如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B从能量关系看+C一般情况下,为的10%20%D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图中分别代表各级消费者同化
43、的能量表示分解者分解的能量【解答】解:A、表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远远小于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A错误;B、为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其去向除了流向分解者、流向下一营养级外,还有呼吸消耗和未被利用,所以+,B正确;C、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所以一般情况下,为的10%20%,为的10%20%,C正确;D、由于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一般不可逆转,能量只能由被捕食者流向捕食者,中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20稻田中农民要拔掉稗草,鱼塘中要不断清除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观点看这是为了()A保持生态平衡B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C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