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校园”的理念重构与实践探索.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030624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幸福校园”的理念重构与实践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幸福校园”的理念重构与实践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幸福校园”的理念重构与实践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幸福校园”的理念重构与实践探索.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幸福校园”的理念重构与实践探索 摘要。幸福是人类千年关注的伦理命题。当前,在幸福教育的视角下,幸福校园的理念重构已成为高校的应有使命和现实课题。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结合“校本模式”和“人本模式”的幸福校园建设目标,立足校情提出了“幸福桂电”建设目标,从建构学校幸福愿景、优化领导管理方式、提高师生幸福能力、整体提升幸福教育等方面对幸福校园建设进行了实践探索。 关键词:幸福 幸福校园 “幸福桂电”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21)11-0000-00 当前,“幸福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讨论的热点话题,甚至少数“幸福教育”的实体范畴也日渐形成。然而,

2、在高校校园这个特定的“场域”,“教育究竟促进怎样的幸福以及能够为人的幸福提供什么的问题是不明的。”1 高校校园既是师生教学的共同体,也是师生生活的共同体。“幸福教育”必须扎根于师生校园生活的现实土壤,关注并致力于塑造感受、分享、追寻幸福的人。当我们以“幸福教育”的视角对当前高校校园生活进行审视时,关于”幸福校园”的理念重构便成为了我们的应有使命和现实课题。 一、 幸福:人类千年的伦理命题 自人类文明形成以来,幸福就是人类孜孜追求的一个人生境界。因此,幸福是一个伦理学范畴的命题。伦理学意义上的幸福,是指人在创造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中,由于感受和理解到个人、集体乃至人类的目标、理想和正义公益之事业的

3、实现而得到人格上的满足。 翻开中外历史,先哲们追寻幸福的履迹坚深可辨。有人认为,幸福是享有人生重大快乐和免除人生重大痛苦,是人生重大需要、欲望、目的的肯定方面得到实现和否定方面得以避免,是人生发展达到某种完满和免除严重损害的心理体验。也有人认为,幸福是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一种状态,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总体而言,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不外乎两种路径:一是把幸福理解为快乐;一是把幸福理解为德性。但是,这两种理解的都有片面之嫌,主要缺陷在于或是单纯地从个人的感官欲望出发,或是单纯地从社会稳定的需要出发,忽略了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我们汲取

4、“快乐论”、“满足论”、”意义论”等幸福观的合理因素,对幸福重新作了如下规定:幸福就是人由生存需要得到适度的满足、发展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并不断追求进一步满足所产生的对人生总体上感到满意的愉悦状态。简而言之,是达到生存和发展的某种完满的心理体验。 这一幸福的规定蕴含了四个层面的内涵。一是物质层面:幸福生活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生存需要的满足、基本权利的保障、以及健全健康的身体,这是体面尊严幸福生活的基石。二是制度层面:社会、组织等对个体人格尊严的维护和自我价值的认可,组织的归属感、职业的成就感以及发展需要的满足感等。三是心理层面:心理的和谐与精神的自由愉悦等。四是伦理层面:幸福是灵魂合乎德性的

5、活动,是美德在生活中实践的结果。德性对于幸福的作用,就是在于引导人们在趋利避害的人性基础上怎样追求幸福,获得幸福。因此,幸福生活还依赖于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行动,依赖于我们在工作中采取的态度和方式,依赖于我们内在的道德品格。 由此,幸福的特征主要包括。幸福总是既基于个体又依存于社会;幸福是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得到满足时的和谐感,是人身心健康和谐、人格充盈完满的状态;幸福是生活自给自足的目的,是生活的终极性、动力性、意义性所在;幸福的生活是合乎德性的生活。 二、“幸福校园”:“幸福教育”的时代理念 当“幸福教育”日渐成为时代理念,“幸福校园”的理念重构和实践探索问题就呼之欲出了。这里讨论的高

6、校校园,既有别于中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的校园,也区别于高校校园之外的各类社会教育机构,更有别于教育系统以外的其他部门和单位。高校校园包括校园环境、校园师生、校园管理、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基本元素。 事实上,受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冲击,当前许多高校校园是远离了幸福的“失乐园”。有调查显示,教育工作者的心理疾病、工作焦虑、职业倦怠等指数均居各行业前列。随着日渐恶化的师生关系、不合理的家长期望、功利化的评价制度以及组织管理的缺陷等冲突和矛盾的加剧,高校教师往往因为心理压力剧增而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最终导致幸福感失落。由于校园生活不仅在教师整个生命历程中占有着大额比重,而且伴随着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因此,如果

7、教师在校园生活中体验不到幸福,那么整个人生的幸福又从何谈起。 从大学生来看,枯燥的理论学习、繁杂的实验实训、复杂的情感问题、功利的人际关系、严峻的就业形势、多元的思想冲击、网络社会的虚拟诱惑,几乎占据了校园生活的主体,支配着大学生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蔚然形成当下高校校园的“欲望文化”。不少大学生都是被动地将自己的幸福寄望于将来,已然忘却活在当下。 让师生幸福是至高的教育价值。“幸福校园”的关切不能只立足于纯粹意义上的批判,而应是理念的重构和实践的探索。何谓“幸福校园”。“幸福校园”是指高校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的环境和条件,能够带给广大师生员工一种物质上的满足感,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感和一种心理体验

8、上的幸福感。在精神层面,表现为思想自由、管理民主、崇尚科学、人际和谐;在物质层面,表现为环境优美、条件优越、待遇较好、发展有利,等等。在心理层面,广大师生员工对所在高校的现状和发展有着强烈的自豪感和饱满的自信心,对投身于学校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并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总之,“幸福校园”就是指这样的高校校园,其师生员工的幸福指数普遍较高,幸福指数平均值对比同一高校过去同类指标、以及相比同一地区同级高校都要更高,且这些指数呈逐步上升趋势。 根据“幸福校园”的内涵不同,我们将“幸福校园”分为“校本模式”和“人本模式”两种类型。前者立足于学校的发展和利益为前提,致力于将高

9、校建设为一个自由校园、民主校园、科学校园、文明校园和发展校园;后者则以师生的发展和利益为本,主张将校园建设成为一个健康校园、道德校园、法治校园、精神校园和成功校园。必须指出的是,尽管两者出发点看似不一致,但是其归宿点还是统一的,即终极目标都在于建设促进学校和师生和谐发展的“幸福校园”。(见表1) 三、“幸福桂电”:“桂电模式”的“幸福校园” 结合“校本模式”和“人本模式”的幸福校园建设目标,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立足于校情,从实际出发,提出了“桂电模式”的“幸福校园”建设目标即“幸福桂电”,致力于将桂电建设成为一个生态校园、特色校园、创新校园和和谐校园。(见表2) 近年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发展处于

10、“天时地利人和”大好形势之下,国家“十二五”规划下信息化产业发展形势喜人,工信部、广西区、教育厅各级领导对学校发展高度重视,学校领导班子精诚团结,50周年校庆为学校发展赢得了和谐的内外环境,学校申请成为博士授予单位等中心工作空前凝聚师生力量,花江校区、北海校区新区等新校区建设稳步推进,花江校区作为一个生态型数字化的现代化校园已初具规模,学校教学科研成果辉煌,学校服务行业服务地方能力不断增强,校企合作成效显著,师资队伍特别是高精尖人才队伍空前壮大,教职员工民生问题得到高度关注和较好解决,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在国内外各类大赛中屡获佳绩,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连年攀升,学校社会影响力、知名度、美

11、誉度不断提高这一切,都为建设“幸福桂电”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建设“幸福桂电”的实践中,我们将围绕生态校园、特色校园、创新校园、和谐校园的建设目标在以下方面进行积极探索。第一,建构学校幸福愿景。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将学校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有影响、区域一流的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为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幸福桂电”的建设实践提供了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第二,优化领导管理方式。学校领导和中层领导干部要树立“服务性”管理意识,重新认识和调整自己在校园生活中的地位,围绕广大师生的需求和学校发展目标做好服务。第三,塑造幸福校园文化。要尽快在师生之间倡导和建设一种幸福校园文化,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外和顺

12、、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和谐精神气候,一种与时俱进的先进组织文化样态,为实现校园共治的最高境界“幸福校园”营造良好环境。第四,提高师生幸福能力。幸福能力往往与幸福品质、人生境界与幸福境界成正比,在不断生长与流变的现代性带来了幸福感的诸多不确定性的形势下,要引导师生形成正确幸福观,以辨证的视角回应社会、学校、家庭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追求精神上的幸福。第五,整体提升幸福教育。学校要在宣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幸福观的渗透和教育,让师生自觉抵制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的侵袭,关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关注生活世界的美善,超越自我狭隘的思想疆域,将幸福体验与伦理规定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英怀特.再论教育目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p.27 2弗洛姆.弗洛姆文集m.冯川主编.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 3孙英.论幸福本性j.思想战线,2021,(2). 4刘毓航,陈旭光.关涉幸福的校园重构j.理论纵横,2021,(2). 第 8 页 共 8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