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限时规范特训 第1章 第1、2节练习曲(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限时规范特训 第1章 第1、2节练习曲(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必修3 第一章 第1、2节(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70分)1新题快递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相关内容()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答案:B解析:根据题图所示,由构成,属于细胞外液。与可以相互渗透,只能向渗透,只能向渗透,则可推知为血浆,为淋巴,为组织液。组织液与细胞内液可以相互渗透,为细胞内液。2. 2013山东济南市高三第三次质检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代表血液、淋巴和组织
2、液,它们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B中渗透压过高时,下丘脑某些细胞分泌增强C正常情况下,的成分保持不变D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等处的渗透压会上升答案:B解析:图中为组织液,为血浆,为淋巴,三者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渗透压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当血浆渗透压过高时,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使尿液减少,B项正确;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成分不断变化,但保持动态平衡;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血浆渗透压下降,导致组织水肿。3原创题右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答案:D解析
3、:据图分析:乙表示组织液,甲表示血浆、丙表示淋巴、丁表示细胞内液,当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当丁表示红细胞时,O2浓度比甲中的高。42013北京东城区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B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C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实现需要消化、循环、呼吸等系统的共同参与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答案:B解析:内环境稳态是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受到破坏时,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会保持动态平衡;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实现需要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4、、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共同参与;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5改编题在下列物质或过程中,一般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血红蛋白葡萄糖解旋酶二氧化碳唾液淀粉酶甲状腺激素乙酰胆碱尿素胰岛素AB CD答案:B解析: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解旋酶存在于各种细胞内,而唾液淀粉酶存在于唾液中,唾液不属于体液。6历年经典保留题右图为动物的某组织,其中1为毛细血管壁、2为红细胞、3为血浆、4为细胞内液、5为组织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的抗体主要分布在3和5中,3和5的成分有区别B葡萄糖由3经1和5到达4的过程,依靠自由扩散来
5、完成C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5D2中的氧气到达4需要经过4层膜,2处的氧气浓度高于4处答案:D7. 2013山东济南市高三第三次质检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成分、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水宜生”保健杯可使饮用水呈弱碱性,长期使用可降低体液的酸度,改善体质B.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 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清除病原体,其作用对象是抗原,与内环境稳态的关系不大D.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成分可以交换,它们共同构成内环境答案:B解析:正常人体液中有调节酸碱平衡的物质,维持体液正常的酸碱平衡,饮用弱碱性水不能降低体液的酸度;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
6、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免疫系统不但清除病原体,还调节着内环境稳态的平衡;内环境即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8.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CO2产生后直接释放到细胞内液中B组织液中的小分子物质可以直接来源于血浆C血浆渗透压主要通过血浆蛋白、Na、Cl维持D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答案:D解析: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中共有的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92013正定中学期末考试下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体温和渗透压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C酸碱度的相对
7、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答案:B解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酸碱度、体温与渗透压等,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与系统的协调作用共同完成的。102013长沙一中月考如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组成的B体液中含有激素、血红蛋白、尿素、CO2等物质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首先通过进入内,再经循环运输到发炎部位D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中,中NaHCO3与之发生作用使pH基本稳定答案:D解析:
8、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稳态,当乳酸进入血浆中时,因血浆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对,其中乳酸就与NaHCO3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从而达到了调节pH平衡的目的。112013大连期末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图中所示的内环境a、b、c、d的名称分别是()血浆组织液淋巴A B CD答案:B解析:肌肉注射药物首先进入组织液,接着进入血浆和淋巴,在随体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之前,药物要再次进入组织液中,B正确。12表格题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1425.0
9、2.51.5103.36.016.01.01474.01.251.0114.07.5101402.510.352547A.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B属于血浆,属于组织液,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增多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D与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答案:C解析:根据表格Na和K的含量可以确定()为细胞外液,为细胞内液;再依据蛋白质含量高低可以确定为血浆,为组织液。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至少需要穿过10层磷脂分子层。13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
10、分析,正确的是()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答案:B解析:人初进高原,由于空气稀薄,人体会产生一些高原反应,最先会产生呼吸频率加快、心跳加速等生理反应,人体细胞因得不到足够的O2供应而出现部分的无氧呼吸,以保证机体对能量的需求,同时产生了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在高原呆一段时间后,机体逐渐适应,造血功能加强,红细胞数量增多;乳酸进入血液后,血液中的N
11、aHCO3与之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分解成H2O和CO2,CO2排出体外,最后乳酸的浓度下降,身体的各种不适症状得到缓解。由题意,选项A中原因是机体无氧呼吸增加造成的;选项C中人体无论在O2充足还是在高原缺O2的条件下,细胞都是以有氧呼吸为主;选项D中进入血液的乳酸,被缓冲物质(NaHCO3)转化为其他物质(CO2)。14新题快递下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为组织细胞,物质交换过程是B若为脑细胞,处的氧气浓度高于处,而CO2的浓度相反C若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处D若为肝细胞,饭后4 h处的血糖浓度高
12、于处答案:B解析:组织细胞内的物质不能直接进入淋巴,A项错误;若为脑细胞,处未经脑细胞利用,氧气浓度高于处,而CO2的浓度相反,B项正确;若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处,C项错误;若为肝细胞,饭后4 h由于经过了肝细胞肝糖原的分解,处的血糖浓度高于处,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30分)15教材改编题(8分)如图是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体液是_(填标号),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_(填标号)。(2)如果该图为肝脏的局部结构模式图,当患肝炎时,则B端与A端的液体相比,明显增加的物质有_等。(3)如果该图为鼻黏膜的局部结构模式图,当
13、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_(填标号)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最终会使_(填标号)的通透性增强,引起鼻黏膜水肿。(4)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体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如下图所示,说明: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扩散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CO2扩散方向;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答案:(1)与、与(2)CO2、尿素、谷丙转氨酶(3)(4)如下图所示解析:(1)图中为细胞内液、为血浆、为组织液、为淋巴、为毛细血管壁。组织细胞与组织液、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直接进行物质交换;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2)图中箭头表示血流方向,由于组织细胞代谢,B端流出的血浆中含有较多的CO
14、2、尿素,同时由于患肝炎,肝细胞通透性增大,因此谷丙转氨酶可以释放到内环境中。(3)初次进入机体的过敏原刺激机体发生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吸附在组织细胞的表面,当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最终会使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引起鼻黏膜水肿。(4)注意该概念图是根据内环境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来构建的。成熟红细胞将携带的氧气释放并扩散到其细胞外液即血浆中,血浆中的物质可以与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而组织细胞又可直接与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注意实线箭头表示O2,虚线箭头表示CO2。16探究创新题(12分)血液中的红细胞源源不断地为人体组织细胞输送氧气。血浆中无机盐含量
15、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红细胞正常的形态与功能至关重要,为患者输液治疗时为什么要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1)实验材料:略。(2)方法步骤:取5支洁净试管,编号为15号,分别加入2 mL质量分数为0.5%、0.7%、0.9%、1.1%、1.3%的_,并各加入2滴抗凝剂(或柠檬酸钠)。将左手无名指消毒,用消毒的采血针刺破皮肤,用小滴管吸血。向15号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血,摇匀,放置5 min。分别取5支试管中的混合液各一滴,置于5张洁净的已编号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_。(3)请完善下列预期结果及分析:试管NaCl溶液/%红细胞形态10.5体积变大,或
16、涨破20.7_30.9_41.1体积缩小51.3体积缩小,皱缩相应的结论: _。(4)讨论某学生配制生理盐水时,由于操作不规范致使溶液浓度偏低,他的探究结果会_。为了使实验结果更精确,可采取什么样的实验措施?_。生理盐水与体液为等渗溶液,过多注射是否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为什么?_。答案:(2)NaCl溶液红细胞形态有何变化(3)体积变大维持正常形态相应的结论:0.9%的NaCl溶液能够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4)偏高分组更精细会影响;生理盐水的过多注入会打破无机盐离子的稳态,进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解析:人的细胞内液中无机盐离子的浓度与0.9%的生理盐水浓度相当,为等渗溶液。低于该浓度,组织细胞
17、会因吸水而涨破,反之则会失水皱缩。生理盐水与细胞内液为等渗溶液,但是成分差别非常大;氯化物水平明显高于血浆;缺少正常血浆中的几种物质(如钾、钙、镁)和葡萄糖;缺少血浆中维持正常pH所需的缓冲物质。17(10分)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a表示_系统,b表示_系统,c表示_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图中的_系统。(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3)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4)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
18、还必须在_的调节下进行。(5)外界环境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至少需穿过_层生物膜。答案:(1)呼吸消化排泄循环(2)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3)降低NaHCO3(4)神经体液免疫(5)5解析: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同时借助多个器官、系统的参与,如呼吸系统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消化系统消化吸收食物从而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排泄系统排出细胞代谢废物。(1)由题图可知a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所以为呼吸系统;b吸收养料,所以为消化系统;c排出代谢废物,所以为排泄系统。(2)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所以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3)乳酸进入血液后,乳酸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易分解成CO2和H2O,CO2经呼吸排出体外,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4)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5)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首先需要穿过肺泡壁的1层细胞(2层生物膜),然后进入毛细血管(1层细胞,2层生物膜),然后再进入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1层生物膜),共5层生物膜。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