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园区地热水资源勘查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002469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园区地热水资源勘查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某园区地热水资源勘查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园区地热水资源勘查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园区地热水资源勘查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4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贵州省习水县鳛部园区(两路口)地热资源勘查可行性论证报告贵州省地矿局一0二地质大队二0一七年七月贵州省习水县鳛部园区(两路口)地热资源勘查可行性论证报告编制单位资质:液体矿产勘查甲级资质证书编号:01201611100116项目总负责:向文勤技术顾问:何建华项目负责:胡廷辉编 写 人:曾继富 赵衡 审 查 人: 总工程师: 队长: 编制单位:贵州省地矿局102地质大队 提交时间:2017年07月目 录第一章前 言1一、任务来源1二、论证目的1三、论证任务1四、执行的主要技术规范1五、自然地理及交通条件2六、以往工作程度及成果简述4七、本次论证完成工作5第二章区域地质背景7一、区域地层7二、区域

2、构造10第三章 论证区地层概况11一、地层岩性11二、地质构造14三、论证区水文地质条件14第四章论证区地热地质条件16一、论证区地热显示16二、热储结构特征16三、导热导水构造17四、地震物探17五、地球物理特征20六、地热勘查类型21第五章 地热资源可行性论证22一、勘探目的层的确定22二、地热增温率22二、热储深度及热储温度22三、地热流体温度、流量预测23四、地热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23五、地热资源可行性论证24第六章 勘查方案及技术要求26一、地热井位布置原则26二、工作方法28三、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30第七章下一步勘查工作方案及经费概算38一、下步勘查工作方案38二、经费概算39第

3、八章结论及建议43一、结论43二、建议43附 图顺序号 图 号 图 名 比例尺1 1 贵州省习水县鳛部园区(两路口) 1:50000地热资源勘查区域水文地质图 2 2 贵州省习水县鳛部园区(两路口) 1:10000地热资源勘查地热地质图 3 3 贵州省习水县鳛部园区(两路口) 1:5000地热资源勘查A-A地质剖面图 4 3 贵州省习水县鳛部园区(两路口) 1:5000地热资源勘查B-B地质剖面图 5 3 贵州省习水县鳛部园区(两路口) 1:5000地热资源勘查C-C地质剖面图 6 4 贵州省习水县鳛部园区(两路口) 1:5000地热井钻孔结构设计柱状图 附 件1、中标通知书2、委托书3、资质

4、证书4、大队内审意见5、贵州省习水县鳛部园区(两路口)地热资源勘查物探报告第一章前 言一、任务来源贵州习水生态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为大力推进习水县温泉养身产业,需在鳛部园区(两路口)寻找可供开发的地热资源,特委托贵州省地矿局一0二地质大队在习水县鳛部园区区内开展地热资源勘查,编制了贵州省习水县鳛部园区(两路口)地热资源勘查可行性论证报告。二、论证目的在收集资料及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经过全面综合分析,对该地区是否具备地热资源勘查的地质条件,进行可行性论证,为在习水县鳛部园区(两路口)一带确定勘探孔位提供依据。三、论证任务1、在收集该区地质、水文地质、地热地质等资料的基础上,初步分析论证区地热地质条件。

5、2、通过开展地热地质调查、综合地球物理勘探工作,初步查明是否存在控制或影响地热资源条件的断裂及其空间分布。3、通过以上工作,对论证区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可行性作出结论性意见,如可行,应初步确定勘探孔靶区。四、执行的主要技术规范1、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T116152010);2、区域地质区域矿产调查技术要求(1:50000);3、地热钻探技术规范(DZ/T0260-2014)。4、地热资源评价方法(DZ40-85);5、水文地质钻探规程(DZ/T148-94);6、钻井工程技术手册(中国石化出版社)2005;7、水文测井工作规范(DZ/T0181-1997);8、水质、试验方法标准(GB13

6、192-13200-91);9、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GB12999-91);10、水质、采样技术指导(GB12998-91);五、自然地理及交通条件1、论证区矿业权设置情况根据该区地热资源矿业权查询情况,该区未设置地热资源探矿权及采矿权。2、地理位置及交通论证区位于贵州省习北东,属寨坝镇所辖,距县城67km,在习水县规划的生态农业展示区内。素有重庆市后花园,重庆避暑山庄美誉之称,论证区有S302省道及江习古高速公路通过(在建)(见图1),交通方便。3、气象论证区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温润气候,具有明显的山地气象之特征,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冰雪稀少,气温变化较大,常随睛雨急剧升降

7、,除桐梓河、两岔河等谷地值盛夏季节较为酷热外,其余地区气候宜人。据习水县气象站1958年2002年资料,年平均降水量1110.6mm,蒸发量1085.4mm,年平均气温13.1,最高33.8(1978年7月11日、1995年7月31日),最低气温为-7.0(1978年元月6日),最大覆冰厚度为6mm,最大积雪深度为20cm(1999年元月12日),7月最热,元月最冷,58月为雨季,11月翌年3月为枯季。图1 交通位置图4、水文论证区地表河流属于长江流域赤水河水系,北部属长江流域綦江水系。本次勘查论证区位于赤水河支流习水河源头,处于綦江和赤水河分水岭以南,毗邻地表分水岭(图2)。其地表水向南部流

8、向习水河,另外分布了多条季节性溪流,受大气降水补给,大部分形成片流汇集于溪沟后汇入习水河。5、地形地貌论证区地处大娄山山系西北坡与四川盆地南缘的过渡地带,属于侵蚀、剥蚀形成的中山沟谷、斜坡地貌,地势总体东高西低,东部最高点(盘脚岩),海拔1365.4m,是该区最高峰,西部习水河流出图区为最低点,海拔高程为605m,高差760.4m。习水河也为当地的最低侵蚀基准面。图2 习水县水系分布略图六、以往工作程度及成果简述(一)基础地质1、1977年贵州省地质矿产局区调队在1:20万桐梓幅区调时对本区的地质、矿产作过系统调查。本次论证,在地层划分及厚度主要参照了1:10万寨坝实测剖面。2、1977年四川

9、省地质局航空区域调查队四分队在1:20万綦江幅区调时对本区的地质、矿产作过系统调查。本次论证,在地层划分及厚度主要参照了1:10万温塘实测剖面。3、贵州地矿局于2013年出版了贵州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志通过典型地层剖面测量,对区内地层岩性作了详细说明。4、贵州省地质调查院2003年完成的1:25万毕节幅区域地质调查。5、戴传固、谯文浪等完成的贵州省活动断裂特征及地壳稳定性评价。上述基础地质工作为本次论证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其与地热关系、地层厚度等基础资料。(二)水文地质习水县寨坝镇两路口一带地下水研究程度较高,先后完成了如下工作:1、中国人民解放军OO九三二部队1978年完成的区

10、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1:20万桐梓幅,从区域上对水文地质进行了阐述。2、1996年,由韩至钧、金占省主编的贵州省水文地质志,对贵州省热矿水的分布规律和形成机制进行研究。3、2010年5月-12月,贵州省地调院对赤水河流域进行了1:5万水文及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并提交了贵州重点岩溶流域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调查报告湘江、綦江岩溶流域。该成果主要以岩溶四级流域为单元,基本查明了调查区的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岩溶发育规律、水资源分布特征;地下水开发利用条件、开发利用方式、开发利用现状、供水对象及开发利用潜力;岩溶干旱、水环境状况及其污染源、污染程度、污染途径等。工作精度达到1:5万简测要求,其取得的图幅内天

11、然水点、主要地质环境问题调查资料及水质分析成果为本图幅的编图工作获得的较新的水文地质资料。4、2017年,贵州省地矿局114地质队编制的1:5万水文地质土(温水幅)。七、本次论证完成工作本次论证工作在收集以往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了野外地热地质调查、水工环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等工作,完成实物工作量见表1-1。 表1-1 完成工作量表序号工 作 内 容单 位设计工作量完成工作量备 注11:50000区域水文地质草测Km24040草测21:10000地质、水文地质综合测绘Km21010调绘31:5000综合地质剖面测量Km10.5410.54修测4广域电磁法点/m98/490098/49002条

12、剖面5收集物探图剖面、地质剖面图、钻探柱状图幅31、地热地质调查2017年5月至6月,经过分析研究已有资料的基础上,以拟勘查目标层为重点,开展了地面调查,剖面测量等工作,初步查明了论证区的地层时代、岩性特征、厚度、地质构造、可能控制或影响地热资源形成的主要构造的形态、规模、产状、力学性质及其组合关系。2、综合地球物理勘探通过开展论证区地热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等工作,初步查明了区内的地热地质条件、地层分布情况、电阻率特征及构造展布特征,取得的各项成果满足此次论证工作的需要,为论证报告的编制提供了依据。3、水文地质调查通过对论证区相关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对工作区内的地表泉点,天然出露泉点进行调查

13、。本次水文地质调查中查明泉点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泉点分述如下:温水镇附近调查泉点: 出水量为8.53l/s,温度为21,出露层位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三段(T1j3)。温水镇梨园村团山组泉点:出露层位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四段(T1j4)。出水量为2.633/s,水温15。寨坝镇附近泉点:出露层位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3p),水量0.32/s,水温17。唐家湾泉点:出露层位侏罗系中统遂宁组(J2sn),水量0.3/s,水温16。马路口泉点:出露层位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2),水量0.78/s,水温14。本次调查为地热水资源的分布层位提供了依据。第二章区域地质背景一、区域地层(一)地层习水地区位

14、于扬子地块西南部,属于上扬子地块,以沉积岩分布为主,少量火山碎屑岩。地层出露较齐全,除泥盆和石炭系,震旦系至第四系均有不同程度出露。主体由二叠系及三叠系中下统海相地层构成,其次为三叠系上统、侏罗系、白垩系及不整合面上古风化壳等陆相地层;新生界第四系沉积多见于零星的山间洼地或洞穴中。其详述见表2-1。表2-1 地 层 简 表界系统群(组)代号主 要 岩 性厚度(m)新生界第四系Q桔黄色、褐红色粉质粘土夹砂土,底部常含母岩碎块。0-20白垩系上统夹关组K2j二段为浅灰,灰紫色厚层-块状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及岩屑石英砂岩,夹红色泥岩及钙质、粉砂质泥岩。一段为底部为浅灰,灰紫色厚层-块状细粒岩屑石英砂岩、

15、长石石英砂岩,其上为紫红色粉砂质、砂质钙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520-900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3p二段为浅灰,灰紫色厚层-块状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及岩屑石英砂岩,夹红色泥岩及钙质、粉砂质泥岩。一段为底部为浅灰,灰紫色厚层-块状细粒岩屑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其上为紫红色粉砂质、砂质钙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730-1122中统遂宁组J2sn鲜红色钙质粘土岩、粉砂质粘土岩夹少量浅灰紫红色中厚层至块状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及含铜砂岩一层。375-578中统上沙溪庙组J2s2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与浅灰紫红色厚层、块状细及中粒长石砂岩呈不等厚互层,夹含铜砂岩。871-1239中统下沙溪庙组J2s1紫红色泥岩、砂质泥

16、岩夹浅灰紫红色厚层、块状细及中粒长石砂岩;顶部为灰灰绿色页岩夹“油页岩”透镜,底部为灰绿色厚层、块状细至中粒长石砂岩或紫红色粉砂质泥岩。190-230下统自流井组J1z泥岩夹泥质灰岩、介壳灰岩、泥岩,中部主要为细粒石英砂岩、粘土岩夹粉砂岩和泥灰岩、中厚层状细粒石英砂岩,底部常含砂岩砾石。290-476三叠系上统二桥组T3e2厚层、块状中细粒石英砂岩及岩屑石英砂岩,层间时见炭质页岩和煤线。99-432T3e1中厚层状-块状中细粒石英砂岩,顶、底部为粘土岩、粉砂岩夹炭质页岩和煤线。0-26中统雷口坡组T2l上部:灰、黄灰、浅灰色中厚层中粒石英砂岩、岩屑砂岩。下部:灰、黄灰、浅灰色中厚层状细-中粒石

17、英砂岩,岩屑砂岩。夹较多的似层状砂质页岩,泥质粉砂岩。140-150下统嘉陵江组T1j顶为溶塌角砾状白云岩,其下为浅灰、灰色中及厚层微细粒灰岩、白云质灰岩夹白云岩及溶塌角砾状白云岩透镜体,底为泥质白云岩及粘土岩。浅灰至深灰色薄及中厚层微至细粒石灰岩。414-519下统夜郎组T1y页岩夹泥灰岩及粉砂岩。中-厚层状粉晶灰岩,薄层状粉晶及泥质条带灰岩,时含砂砾屑、鲕粒及核形石,顶部含泥质及白云岩、泥页岩夹泥质灰岩。359-417上古生界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中-厚层状含燧石团块生物碎屑灰岩,顶部为粉砂岩、页岩及泥质灰岩或泥灰岩。52-61龙潭组P3l页岩、粘土岩、粉砂岩及灰岩、硅质岩,中-厚层状灰岩

18、、硅质岩夹泥岩、炭质页岩和煤层,上部以煤为主,夹3-5层煤。77-89中统茅口组P2m灰岩、硅质灰岩夹硅质岩及硅质条带、中厚层-块状生物碎屑灰岩,含燧石团块。220栖霞组P2q块状生物碎屑灰岩,含燧石和黑滑石。148(二)沉积建造论证区区域上地层以陆相为主,现根据论证区内各地质时期形成的岩石组合及岩相特征划分为如下沉积建造类型:1、碳酸盐台地灰岩、生物屑灰岩、白云岩夹泥质灰岩建造:按岩石组分及其沉积环境可细分为三个建造。开阔台地泥晶(亮晶)生物屑灰岩,生物屑泥晶灰岩及泥灰岩建造:由灰、浅灰色中厚层至厚层生物屑灰岩、瘤状灰岩夹泥质灰岩及泥灰岩组成,有时偶夹鲕粒灰岩。半局限台地灰岩、白云岩建造:按

19、岩石组分进一步分为: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建造:由灰色中厚层至厚层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及泥质白云岩,底部为生物屑灰岩。生物屑泥晶碳酸盐建造:由灰、深灰色厚层块状含燧石结核生物屑泥晶灰岩、泥晶生物屑灰岩等组成。产出层位嘉陵江组、栖霞组、茅口组及龙潭组上部。泥晶灰岩泥灰岩建造:由灰、灰黄色泥、页岩、泥灰岩及灰色中厚层微晶灰岩及泥岩,时夹白云岩。产出层位夜郎组、雷口坡组上部。局限台地(碳酸盐潮坪泻湖)白云岩夹泥质灰岩、膏质白云岩建造:由浅灰、灰色中厚至厚层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偶夹泥岩。区内可分为泻湖及咸化泻湖二类,前者产出层位为高台组、石冷水组、娄山关组。后者常有膏质白云岩、膏质溶塌角砾白云岩,产出层位嘉陵

20、江组、雷口坡组下部。2、陆相河湖相碎屑岩建造:可分为湖泊相和河流相两大沉积环境,具有不同的沉积岩性建造。湖泊相泥(页)岩、泥晶灰岩建造:由紫红、棕红、灰黑色粘土岩、页岩和泥晶灰岩、叶肢介层等湖相碳酸盐岩为主,夹灰色薄中厚层粉细粒石英砂岩。产出层位为自流井组、下沙庙组顶部叶肢介层。河流相复成份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及泥岩建造:为红色碎屑沉积,由长石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及石英砂岩与粉砂岩、泥岩组成不等厚的正粒序韵律层。产出层位为二桥组、下沙溪庙组、上沙溪庙组、遂宁组、蓬莱镇组、夹关组。二、区域构造根据贵州省区域地质志(2013)划分方案,论证区区域上构造位置为:羌塘-扬子-华南板块(一级)扬子陆

21、块(二级)上扬子地块(三级)。四级构造单元跨两区:黔北隆起区(四级),四川沉降褶皱带东缘即川东褶皱带(四级)。构造样式以宽缓背斜与向斜组合构成的隔槽式褶皱为主,间有一些穹窿及构造盆地,变形强烈。区域上经历了加里东期构造作用,主要表现为在早古生代形成的平行不整合界线,以及志留系顶部地层的缺失;海西-印支期构造作用,表现为中二叠世地层与下伏早古生代地层平行不整合接触,以及二叠纪、三叠纪内部的平行不整合界线,但峨眉山地幔柱构造作用对中晚二叠世形成平行不整合界面影响更强;燕山-喜山期构造作用,一个是形成区内侏罗纪、白垩纪的数个平行不整合界面,更重要的是塑造了区内现今的构造变形格架特征。区内热储构造主要

22、为燕山-喜山期。区域内主要褶皱构造有酒店垭复式背斜及綦江官渡构造带之次级构造观音寺向斜,区域内断裂构造不发育。论证区处于北东向构造带与近南北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图3)。1、褶皱酒店垭复式背斜:位于桐梓酒店垭罗猴田一带。南西端于羊子岩附近的二叠系灰岩中逐渐消失。背斜轴向N30E。轴长24公里,核部裸露最老的地层为寒武系中上统。北西翼为奥陶系-侏罗系,倾角855;南东翼为奥陶系-侏罗系,倾角4570。在论证区位于酒店垭复式背斜次级构造灵仙寺背斜北西翼。地表出露地层为三叠系-侏罗系,倾角1020。观音寺向斜:位于重庆四面山以东观音寺一带。南端于寨坝之南西金顶山附近扬起。轴向自南而北由南北转为N30W

23、。轴长大于30公里。轴部最新地层白垩系上统夹关组,往北为上侏罗系蓬莱镇组。轴部地层平缓,倾角35,东翼倾角1020,西翼倾角46。属东陡西缓不对称平缓开阔向斜。论证区位于观音寺向斜东翼。2、断裂区域内断裂构造不发育。图3 构造略图第三章 论证区地层概况一、地层岩性论证区地层厚度主要来自于桐梓幅1:20万区域地质图及綦江幅1:20万区域地质图实测剖面,并结合了野外地质填图及剖面测量所取得的数据。论证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第四系(Q)、侏罗系上统蓬莱组(J3p)、侏罗系中统遂宁组(J2sn)、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2)、侏罗系中统下沙溪庙组(J2s1)、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J1z)、三叠系上统二

24、桥组(T3e)、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T2l)、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区内岩性以碎屑岩为主,碳酸盐为辅。现将区内地层由新至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Q):零星分布于区内沟谷及低洼地带,岩性主要为砂质粘土、粉土砂砾,厚度为050m。2、侏罗系上统蓬莱组(J3p):于论证区出露,岩性上部主要为紫红色粉砂质、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中、下部为浅灰,灰紫色厚层-块状细粒岩屑石英砂岩,厚205m。3、侏罗系中统遂宁组(J2sn):于论证区东部出露,岩性上部为砖红色钙质粉砂质泥岩,中部为夹少量紫红色钙质泥质粉砂岩及透镜状灰-灰紫色长石石英砂岩,底部为浅灰,紫红色钙质长石石英砂岩或岩屑石英砂岩,厚510m

25、。4、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2):出露于论证区东部,岩性主要为紫红色、棕红色泥岩粉砂-砂质泥岩粉砂岩与浅灰色、紫红细-中粒长石砂岩不等厚互层,厚1164m。5、侏罗系中统下沙溪庙组(J2s1):出露于论证区东部,岩性顶部夹一层稳定的“叶肢介层”灰、黄绿色页岩及灰黑色皱纹纸状含油页岩透镜体,上部主要为紫红色块状泥岩、砂质-粉砂质岩粉砂岩夹砂岩透镜体,中下部为灰绿色、黄绿色块状细-中粒长石砂岩。该层为含油气层,与下伏地层假整合,厚273m。6、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J1z):出露于论证区东部,共分为五段,现分述如下:自流井组第五段(J1z5):岩性主要为黄绿色页岩,局部夹介壳灰岩,中上部夹数十

26、厘米至1米厚的灰黑色皱纹纸状含油页岩。该层为含油气层,厚度80m。自流井组第四段(J1z4):岩性主要为紫红色泥岩,局部夹黄灰色石英砂岩及粉砂岩,厚度135m。自流井组第三段(J1z3):岩性主要为黄色页岩,局部夹介壳灰岩,该层为含油气层,厚度24m。自流井组第二段(J1z2):岩性主要为紫红色泥岩,间断夹黄灰色厚层、中厚层状细粒石英砂岩,厚度58m。自流井组第一段(J1z1):岩性主要为灰色块状、厚层状细粒石英砂岩,与下伏地层假整合,厚度8m。7、三叠系上统二桥组(T3je):出露于论证区东部,共分为两段,现分述如下:二桥组第二段(T3e2):岩性上部主要为灰、黄色、浅灰色中厚层中粒石英砂岩

27、、岩屑砂岩;下部为灰、黄色、浅灰色中厚层状细中粒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夹较多的似层状砂质页岩,泥质粉砂岩,厚度336m。二桥组第一段(T3e1):岩性主要为泥岩、页岩夹石英砂岩及煤线,与下伏地层假整合,厚度15m。8、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T2l):出露于论证区东部,岩性上部主要为灰、浅灰色白云质泥岩、中厚层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及粉砂岩、薄层页岩;下部主要为浅灰色白云岩及岩溶角砾;底部主要为水云母粘土岩,厚度为155m。9、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出露于论证区东部,该层为含天然气层,现将上部两段分述如下:嘉陵江组第四段(T1j4):主要岩性为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及灰岩,厚度111m。嘉陵江组第三

28、段(T1j3):岩性主要为灰色块状、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夹细晶灰岩透镜体,厚度126m。嘉陵江组第二段(T1j2):岩性主要为中厚层状灰岩及白云岩,厚度为73m。嘉陵江组第一段(T1j1):岩性主要为中厚层状灰岩,厚度为139m。表3-1 论证区各地层单元厚度表序号地层名称厚度(m)厚度来源1第四系(Q)0502侏罗系上统蓬莱组(J3p)205桐梓幅1:20万区域地质图寨坝实测剖面3侏罗系中统遂宁组(J2sn)5104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2)11645侏罗系中统下沙溪庙组(J2s1)2736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J1z)305綦江幅1:20万区域地质图温塘实测剖面。7三叠系上统二桥组(

29、T3e)3518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T2l)1559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44910合计3412二、地质构造论证区位于酒店垭复式背斜北西翼与綦江-官渡构造带的复合部位,位于綦江-官渡构造带次级构造观音寺向斜的东翼,酒店垭复式背斜次级构造灵仙寺背斜北西翼。地层呈单斜产出,地层倾角8-20,倾向260-290,出露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上统蓬莱组(J3p)及中统遂宁组(J2sn)。论证区未见断裂构造。三、论证区水文地质条件(一)碳酸盐岩岩溶含水层1、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T2l)岩性主要为灰、浅灰色泥质白云岩、中厚层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及粉砂岩、薄层页岩。区域上常见泉水流量110 ls,富水性不均匀,

30、富水性中等。2、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岩性主要为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及灰岩。区域上常见泉水流量10100 ls,枯季地下水迳流模数410lskm2 ,地下水多以管流形式赋存,富水性极不均匀,富水性强至极强。(二)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层1、侏罗系上统蓬莱组(J3p)岩性主要为紫红色粉砂质、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浅灰,灰紫色厚层-块状细粒岩屑石英砂岩。区域上常见泉水流量0.11 ls,枯季地下水迳流模数1.02.0lskm2 ,富水性弱。2、侏罗系中统遂宁组(J2sn):岩性主要为砖红色钙质粉砂质泥岩、长石石英砂岩及岩屑石英砂岩。区域上常见泉水流量小于0.1 ls,地下水迳流模数小于1.0lskm

31、2 ,富水性弱。3、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2):岩性主要为紫红色、棕红色泥岩粉砂-砂质泥岩粉砂岩。区域上常见泉水流量小于0.1 ls,地下水迳流模数小于1.0lskm2 ,富水性弱。4、侏罗系中统下沙溪庙组(J2s1):岩性主要为紫红色块状泥岩、砂质-粉砂质岩粉砂岩夹砂岩透镜体。区域上常见泉水流量小于0.1 ls,地下水迳流模数小于1.0lskm2 ,富水性弱。5、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J1z):岩性主要为紫红色泥岩、页岩夹介壳灰岩。区域上常见泉水流量小于0.1 ls,地下水迳流模数小于1.0lskm2 ,富水性弱。6、三叠系上统二桥组(T3e):主要为灰、黄色、浅灰色中厚层细中粒石英砂岩

32、、岩屑砂岩夹较多的似层状砂质页岩,泥质粉砂岩。富水性弱。(三)松散岩孔隙含水层含水层位第四系残坡积、冲积、砂、砾石层(Q),含水不丰富,含水层厚度小,分布零星。(四)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区内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受地形条件控制,区域上地形起伏较大,山体占主导,植被发育且覆盖率高,有利于大气降水在地表的滞留。论证区全部为碎屑岩类基岩裂隙含水层,碎屑岩裂隙开张性不好,不利于大气降水向地下的入渗,因此地下水的补给条件相对较差。受地形条件控制,区内及相邻地带地下水均以北的綦江支流作为排泄地带,该河流为区内最低侵蚀基准面。第四章论证区地热地质条件一、论证区地热显示论证区位于观音寺向斜东翼,根据贵州

33、省地温梯度等值线图,该区地温梯度在2.5/100m左右,论证区地热增温率正常。在论证区南部温水镇出露有一处泉点,出露地层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三段(T1j3),出水量为8.53l/s,温度为21,较一般泉点水温为高,显示一定地热特征。二、热储结构特征(一)热储构造论证区位于酒店垭复式背斜北西翼与綦江-官渡构造带的复合部位,位于綦江-官渡构造带次级构造观音寺向斜的东翼,地层呈单斜产出,观音寺向斜为论证区的主储热构造,其地表出露地层为侏罗系上统蓬莱组(J3p)及中统遂宁组(J2sn)。论证区属于四川盆地的一部分,基本位于边缘地带,构造简单,属单斜构造。从三叠系晚期到始新世一直处于内陆湖盆环境,堆积了

34、厚上千米的红层组合,他们是叠置于海相沉积物之上的滨太平洋活动带的陆相盆地堆积物。该区上覆厚千米的侏罗系碎屑岩构成了良好的盖层。地热水主要受三叠系灰岩、结晶粒屑灰岩、鲕粒灰岩、白云岩等控制。储集空间以粒间孔为主,次为重结晶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晶间溶孔、裂隙等。因此,该区浅部水源向地下深部的下渗以及地热水形成和对流的通道主要为节理、构造裂隙、次生裂隙、孔隙等。论证区内深部水循环主要是靠大气降水入渗后进行循环,该区深部循环的主要通道为节理、构造裂隙、次生裂隙、孔隙等。因此,深部水循环条件一般。(二)热储单元结构根据区域地热地质调查成果,勘查区内储集单元的储热含水层为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J1z)至三叠

35、系下统嘉陵江组(T1j),有一定的储热、蓄水条件。而侏罗系中统下沙溪庙组(J2s1)至侏罗系上统蓬莱组(J3p)以泥岩、砂岩为组的一套碎屑岩,厚度在2100m左右,具有很好的隔热保温作用,构成良好的储热盖层,预测热储层埋深2100m,该层是较为合理的勘查目的热储单元。各热储单元特征简述详见表(表4-1)表4-1 拟勘查区内热储单元结构特征表地层名称地层厚度(m)储、盖层备注第四系(Q)050盖层侏罗系上统蓬莱组(J3p)205侏罗系中统遂宁组(J2sn)510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2)1164侏罗系中统下沙溪庙组(J2s1)273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J1z)305热储层热储全封闭三叠系上

36、统二桥组(T3e)351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T2l)155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449三、导热导水构造论证区位于酒店垭复式背斜北西翼与綦江-官渡构造带的复合部位,位于綦江-官渡构造带次级构造观音寺向斜的东翼,地层呈单斜产出,观音寺向斜为论证区的主储热构造。该区无断裂沟通,地热流体主要在层间节理裂隙运移和储存,有一定的运移条件和储集条件,但条件不太好。四、地震物探西南石油局在页岩气勘查工作中,在论证区开展过地震物探工作。本次收集该孔二维地震物探剖面一条(图4)。地震物探剖面显示,论证区地层为单斜产出,分层界线清晰,未见断裂构造,但在向斜核部,地层出现挫动,可能存在小断裂或层间节理裂隙,存在

37、地热流体的运移储集的空间。25五、地球物理特征本次地球物理勘查工作采用了广域电磁法,本次共布置了两条剖面进行测量,根据测区地层及以往实测资料,各岩组按岩性划分 将本区共计划分为3个物性单元,从上至下结构为相对低阻-相对高阻-相对较高阻。 图5 物探2线剖面图1、第一电性层解译地层为侏罗系中统蓬莱镇组和遂宁组,底板标高在260570m左右,视电阻率值在几十二百.m,属于低阻。视厚度490650m。2、第二电性层解译地层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侏罗系中统下沙溪庙组、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和三叠系上统二桥组。底板标高在-1300-1660m左右,视电阻率相对高,其值约为几十三百.m,视厚度在188019

38、20m。3、第三电性层解译地层三叠系雷口坡组和嘉陵江组,视电阻率属于相对较高,其值大于三百.m。其顶板标高在-1300-1660m。表4-2 地层物性特征表单元编号地层名称地层代号主要岩性电阻率特征电阻率总体特征第一单元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3p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岩屑石英砂岩低阻低阻侏罗系中统遂宁组J2sn粉砂质泥岩、长石石英砂岩、砂岩相对高阻第二单元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2泥岩、砂岩、长石砂岩互层低阻相对高阻侏罗系中统下沙溪庙组J2s1泥岩、砂质-粉砂质粉砂岩、长石砂岩低阻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J1z泥岩、页岩、石英砂岩、粉砂岩相对高阻三叠系上统二桥组T3e石英砂岩、岩屑砂岩泥岩、页岩夹石

39、英砂岩相对高阻第三单元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T2l白云质泥岩、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及粉砂岩、薄层页岩水云母粘土岩高阻相对较高阻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及灰岩高阻据物探资料解释,区内未发现明显控制断裂,但局部可能存在小型断裂或大型节理。六、地热勘查类型通过上述对勘查区储热构造、导热构造的综合分析,勘查区西翼的观音寺向斜具有良好的储热蓄水性能,地热资源主要赋存于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J1z)至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中,地层中的孔隙、晶间溶孔、裂隙起到了地下水补给及导水作用。为此,其热储成因具层状热储特点,地热勘查类型属于中低温地热田-1型。第五章 地热资源可行性论证一、 勘探目的层

40、的确定论证区主要的热储层为自流井组至嘉陵江组,嘉陵江组在论证区外围南部温水镇出露泉点,水温明显高于一般泉点水温,显示区内嘉陵江组具一定地热特征,此外,据邻区重庆地热资料,其西部热储层主要是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50%热泉(井)产于该组中。区内自流井组、二桥组虽然富水性为弱至中等,在区内厚度大,有形成地热流体的条件,重庆市也有部分热泉出于砂岩、页岩中。但该层埋藏深度小,水温较低,只可用于主要热储层的补充。二、地热增温率论证区地热增温率根据贵州省地温梯度等值线图的地热增温率,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平均地温增温率。 式中:地热增温率(/100m) 热储温度() 恒温带温度(),取当地年平均气温13.1热储埋

41、深(m)变温带厚度(m),取经验值30m计算得出:区内平均地热增温率2.5/100m。二、热储深度及热储温度热储层温度主要取决于地热增温率和热储层的埋藏深度。热储层深度主要依据实测地质剖面进行估算,以自流井组为开采热储层计:顶板深度为2100m,底板深度为3200m,21003200m即为热储深度,根据热储深度对热储温度进行估算。其计算公式:Th=Ts+(Hh)100mTR式中:H热储含水层埋藏深度,取值2100 Th-热储温度() Ts-恒温点温度()TR地温梯度(/100m)h恒温带深度(m),取值30m其中:恒温点温度取当地多年平均气温13.1,地热增温率取2.5100m,恒温点深度30

42、m。计算结果:储热含水层热储预测温度为64.8。三、地热流体温度、流量预测(一)水温预测储热含水层的顶板深度为2100m,底板深度为3200m,21003200m即为热储深度,根据热储深度对热储温度进行估算。根据前面对热储温度计算的结果:论证区热储埋深2100时,热储温度为64.8,在抽水情况下,地热流体在上升的过程中将损失一部分热量,按经验值取0.8/100m,则整个井筒的水温损耗16.8,故钻孔井口水温约为48。(二)钻井涌水量预测通过调查、论证区内主要储热含水层为侏罗系自流井组至三叠系嘉陵江组,岩性主要为泥岩、砂岩、白云岩及灰岩,地层中存在一定的孔隙、晶间溶孔、裂隙。根据收集的周边重庆地

43、区地热井资料,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据此,预计该区钻孔涌水量在300400m3/d。四、地热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一)对浅层地下水的影响地热水资源属于深部承压热水,取水目的层之上具有良好隔水层,该隔水层对地热井周边上部地下水下渗起到了阻隔作用,未来开采工程为保证热矿水的温度和水质,将对储热蓄水层上覆隔热层进行全封闭,其封闭厚度论证区为2100m左右,开采地下热水不会对当地浅层地下水及地表水造成影响。(二)对地表水的影响对于地热资源,一旦投入开采就会抽取地下热水,经过利用(取暖、洗浴、医疗、甚至作为矿泉饮用)后的废水一旦排入河流中,其余温、水质以及在利用过程中所增加的各种有害元素都会对地表水造成不利影响,而产生不良的环境效应。因此在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阶段就应对地表水的保护予以高度重视。(三)对环境地质的影响地下热水虽然储存于碳酸盐岩的溶隙、溶孔中,而且随着开发利用抽水时间的延续,储热含水层(承压水含水层)中的承压水将产生弹性释放,对顶板(盖层)的压力会适当减小,承压水的循环交替会适度加快,这些效应都会对承压含水层顶板(盖层)产生不利影响,而使之向下沉降变形。但一个钻孔抽水引发的这种变形是轻微的,而且由于储热含水层顶板岩层很厚(大于2000m),这种变形不会传递到地表而导致地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