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20200616024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202006160241.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2020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出塞行(其一),被世人奉为名诗绝句,粗通唐诗者皆可背诵。若细考现存唐、宋、元三代唐诗选本,却发现除唐才调集和宋刊本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外,其他选家都未收录此诗。虽然王昌龄在当时就以七绝闻名于世,但此诗长期以来未受青睐。真正使此诗广受赞誉、奉为七绝第一的是明代的诗论家和选家。以博学才高著称的杨慎著有升庵诗话一书,认为“此诗可入神品”,神品是诗歌品鉴的最高等级,这是前所未有的高度赞誉,由此开启明代诗
2、家对此诗的热烈关注,“前七子”之首李攀龙编选古今诗删录之,并标举为唐人七绝的第一。王世贞艺苑卮言论曰:“李于鳞(李攀龙)言唐人绝句当以秦时明月汉时关压卷,余始不信,以少伯集中有极工妙者,既而思之,若落意解,当别有所取,若以有意无意可解不可解间求之,不免此诗第一耳。”王世贞开始不信服,体悟到“有意无意可解不可解”的妙处后,方才认可李攀龙的选择。诗人感叹征人离乡万里不得回还之苦,并通过古今对比侧面婉讽将军无能,自然是明白可解的。所谓“不可解”,正在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杨慎升庵诗话云:“秦时明月四字,横空盘硬语也,人所难解。杨子云赋欃枪为闉,明月为堠此诗借用其字,而用意深矣。盖言秦时虽远征,而未
3、设关,但在明月之地,犹有行役不逾时之意。汉则设关而戍守之,征人无有还期矣,所赖飞将御边而已,虽然,亦异乎守在四夷之世矣。”杨慎虽知此句“用意深”,却无法说清其中的奥妙,将秦时明月、汉时关分别从字面意思加以解释,穿凿附会,难以服人,李攀龙击节赞赏的便是“秦时明月”四字,但未能说清缘由,反对者因此不服。晚明竟陵派领袖钟惺评选唐诗归,强烈质疑李攀龙关于七绝第一的评议,“诗但求其佳,不必问某首第一也。昔人问三百篇何句最佳?及十九首何句最佳?盖亦兴到之言,其称某句佳者,各就其意志所感,非以尽全诗也。李于鳞乃于此为唐七绝压卷,固矣哉!无论其品第当否何如?”另一方面,又强调“龙标七言绝,妙在全不说出。读未毕
4、,而言外目前,可思可见矣,然终亦说不出。”所谓“说不出”“可思可见”,即指意旨丰富、含蓄蕴藉,与王世贞所言“有意无意可解不可解”可谓异曲同工。直到万历时期唐汝询评解唐诗解,首次揭示“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妙处在于秦与汉,明月与边关交互为文,并非无解、不可解之语。解云:“以月属秦,以关属汉者,非月始于秦,关起于汉也。意谓月之临关,秦汉一辙,征人之出,俱无还期,故交互其文,而为可解不可解之语,读者以意逆志,自当了然,非唐诗终无解也。”七绝含蓄浑成、风旨深永的诗体特点,亦籍此诗彰显出来。明人关于“秦时明月”的争议深刻影响清人的唐诗评选,沈德潜说诗晬语云:“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秒,防边筑城,起
5、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他认同李攀龙的推奖,又吸纳唐汝询互文之说,言其妙处,他认同李攀龙的推奖,又吸纳唐汝询互文之说,言其妙处。王渔洋则云:“必求压卷,王维之渭城、李白之白帝、王昌龄之奉帚平明、王之涣之黄河远上,其庶几乎!愚谓李益之回乐峰前、刘禹锡之山围故国、杜牧之烟笼寒水、郑谷之扬子江头,气象虽殊,亦堪接式。”(沈德潜说诗睟语)沈德潜简单梳理关于七绝第一的争议,既肯定李、王等推尊的盛唐七绝,又补充中、晚唐七绝佳作,呈现出一种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诗学批评态度,这也是中国诗学发展到集大成时期的特点。关于“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争议,始终围绕着七绝第一的话题,最后是否第一已不再重要,重要
6、的是在诗话和选本的论争中,破除此诗“不可解”的疑惑,由无解而可解,真正读懂了这首唐诗。在这个过程中,无论发现者、诠释者、还是参与讨论者,都功不可没。由此亦可见,对于唐诗的理解和接受是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前人留下的文学经典,仍然在等待有心之人去发掘其中的奥妙。(摘编自岳进“秦时明月汉时关”好在哪里,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出塞行(其一)长期以来未受青睐,现存唐、宋、元三代诗选本都未收录此诗。B.杨慎虽知道“秦时明月”的奥妙,但未解释缘由,只从字面意思去穿凿附会,因此认为“此诗可入神品”的观点难以服人。C.唐汝询首次揭示“秦时明月汉时关”
7、的妙处在于运用互文手法,他认为此诗彰显了七绝含蓄浑成、风旨深永的诗体特点。D.沈德潜梳理了关于“秦时明月”的争议,肯定了李、王等推崇的盛唐七绝,补充了中、晚唐七绝佳作,呈现出一种兼容并蓄的诗评态度。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引述杨慎“此诗可入神品”和李攀龙的“唐人七绝第一”的观点,引出下文有关“秦时明月”争议的论述。B.晚明竟陵派领袖钟惺引用三百篇及十九首的例证,意在质疑李攀龙关于“唐人七绝第一”的观点。C.文章论证主体部分采用并列结构,列举了明清两代诗评者对“秦时明月”的分析和论证。D.文章主要采用事实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阐述了“秦时明月”的奥妙,具有
8、一定的说服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出塞行(其一),被世人奉为名诗,广为传诵,但千百年来一直争议不断。B.王世贞起初并不信服李攀龙关于出塞为唐人七绝第一的观点,经过一番思考、体悟之后才认同李攀龙的选择。C.清人沈德潜在吸纳了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对“秦时明月”诗句作出了较为准确和全面的评价,体现了中国诗学集大成时期的特点。D.唐人“七绝第一”争议的意义在于如何真正地去读懂一首诗,并进一步发掘前人文学经典的奥秘。(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材料一:调研发现,当前,一些青少年产生了好逸恶劳、嫌贫爱富、不劳而获等
9、不良心态,折射出当前劳动价值观的缺失和异化。现将表现列举如下:现象一:好逸恶劳、嫌贫爱富,不尊重劳动和普通劳动者。受社会不良风气以及家庭教育不当影响,一些孩子从小形成了“劳动分贵贱”的错误价值观。以前的孩子谈到理想,大多数是说当科学家、老师、医生等,现在的孩子不少是说想当老板、明星、像巴菲特一样的股神等,因为“又光鲜又亮丽又多金”。“谁都渴望有一份不脏不累还挣钱多的职业。”一名中学生告诉记者。现象二:小皇帝、小公主层出不穷,“老儿童”“巨婴”越来越常见。南方某地一名小学三年级学生参加为期一周的军训,竟然7天没有洗澡、更衣,原因是怕洗衣服。一位小学教师曾对100名小学生做了一项关于是否在家做家务
10、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学生只是偶尔做,大约5%的孩子从来不做。现象三: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在青少年中存在苗头倾向。当前,大中小学生超前消费的苗头已经显现,中小学生使用奢侈品、高档化妆品的新闻频现报端,大学校园贷、裸贷案例层出不穷。南方某大学学生小于的微信朋友圈“晒图”,各种大牌化妆品琳琅满目。她向记者出示了其中一个月的账单:滴滴打车1174.87元,外卖订餐2218.69元,网购4513.85元。支撑如此高的消费,一些大学生并没有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去挣钱。现象四:不思进取,青年“啃老”现象日益凸显。相关问卷调查显示,多数青年更看重的是经济收入水平。在工作中,一些90后青年职工工作主动性较
11、差。一些年轻人除了手头的任务,不会再去积极承担其他工作。随着城乡经济条件的改善,一些大中专毕业生不就业或慢就业的情况比较常见。如果找不到“不苦不累,冬暖夏凉,坐办公室”的工作,有些青年宁可回家“啃老”,每天在家上网打游戏,或者拿着父母的钱周游世界,吃喝挥霍。现象五:“年轻人宁送外卖不进工厂”,职业教育没有吸引力。高职院校招生困难,职校毕业生不愿进工厂,青年择业就业观扭曲,工匠流失严重。当前,选择职业教育的基本是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孩子,被认为是差生。以广东为例,接近50%的初中毕业生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其中大约30%的中职毕业生能升入高职院校,只有10%的高职毕业生能升入应用型本科院校深造。同时,由
12、于社会分配结构问题,产业工人收入不高,社会地位也不高,导致职业教育没有吸引力。记者采访中发现,珠三角、长三角企业频现“用工荒”,制造业一线工人出现年龄断层,年轻人寥寥无几,中年人往往来去匆匆。大量产业工人从制造业流向快递行业,工匠流失现象严重,而这些工匠恰恰又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最缺的人才。(摘编自王莹、郑天虹、蒋芳“巨婴”越来越常见部分青少年劳动价值观异化五大怪象,有删改)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13、;强调必须建构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体系、教学实施体系和保障体系,全面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组织好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加强青少年学生劳动教育是一个关乎人才培养和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课题,对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国民综合素质提升以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都具有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出,劳动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人自身。劳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中进行的,个人不是孤立的劳动,个人的全面发展仍然要在社会劳动和社会实践中获得。可见,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包括劳动能力、才能、兴趣、志向、道德品质等在内的综合发展。把“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
14、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这一科学论断,充分说明了劳动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同时,由于劳动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概念。随着科技的进步,劳动的内涵也在逐步延伸与拓展,对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而这一切,又会综合作用于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我们的劳动教育必须跟上这一趋势,进一步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结合学生生活环境的变化,更新劳动教育观念,拓宽劳动实践渠道,丰富劳动教育内容,改进劳动教育形式,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这是新时代给劳动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同时也是劳动教育在新时代所应有的价值呈现。(摘编自邹兹(
15、关于加强新时代青少年学生劳动教育的若干思考基于上海市青少年劳动教育40年的实践与研究,有删改)材料三:劳动教育必须基于成长规律,考虑阶段性发展。同样是煲汤,低年级学生学习怎么搭配食材即可,高年级学生可进一步了解背后的饮食文化、地域差异、历史知识等。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课程教材研究室副主任邹立波认为,劳动教育应区别于学科教育,又渗透于各学科中。比如,可以和已有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并在常规课上提倡多动手。项目内容上,劳动教育可以结合地域特色,各地风俗习惯、传统工艺等都值得去了解。此外,城市有动植物园、农村有农耕田地,加上各类职业学校、蔬果基地等,城乡学校各有发挥空间并能相互补充。广州市荔湾区龙津小
16、学校长李红建议,充分调动社会资源,走出校门,“打破”围墙,“人人都是劳动教育老师”。同时,还应积极引导家长参与,除了多指导孩子做家务、营造劳动氛围外,还可以到校传授自身职业技能。(摘编自丁乐、郑天虹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劳动教育为何“热”起来,有删改)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现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前,部分青少年形成的“劳动分贵贱”的错误价值观,和社会不良风气以及家庭教育的不当有关,致使他们不尊重劳动和普通劳动者。B.贪图安逸、企图不劳而获的观念促使“巨婴”、校园贷、“啃老”等现象出现,相比较于一般家庭的子女,富裕家庭子女的劳动观存在更多问题。C.南方某大学学生小于出示的账单表明,大中
17、小学生中超前消费的苗头已经显现,部分青少年中存在不劳面获、坐享其成的不良倾向。D.调查显示,更多青年看重经济收入水平,部分青年缺乏工作主动性,一些大中专毕业生不就业或慢就业,“啃老”现象日益凸显。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职业教育没有吸引力,主要是社会分配存在结构问题,产业工人收入不高、社会地位不高等因素造成的,导致“年轻人宁送外卖不进工厂”。B.加强青少年学生劳动教育关乎人才培养和国家发展,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能担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提升国民的综合素质。C.劳动教育对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性,只要将生产劳动和智有、体育相结合,就能造就个人的全面发展。D.青少
18、年的劳动教育应该结合其成长规律,不同阶段的学生劳动教育的学习内容应有所区别。6.以上三则材料内容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狼 涎申 平这个故事的开头有点俗:有个叫锅扣的农民,有一年他进山抓了一只狼崽,带回家里养着,一直把它养大,并且还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温温。温温长大以后,左邻右舍都有点害怕。他们提醒锅扣,说狼毕竟是狼,本性难改,一不小心就会生出事端来,建议他打死算了。但是温温却偏偏温顺得像只绵羊,使锅扣根本找不到应该打死它的理由。而且有天夜里,温温一声不响咬翻了进锅扣家偷牛的贼人,立了大功,锅扣
19、就更舍不得打死温温了。这年夏天的一个中午,锅扣在家中赤裸上身午睡,醒来时忽然发现枕旁的席上有一摊黏液,闻一闻,有点腥臭,他一时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擦掉以后,也没在意。第二天午睡之后,又发现了一摊这样的东西,锅扣便开始警惕起来。第三天,锅扣假寐,耳朵紧张地捕捉着屋内的动静。终于听见一阵轻微的声响。他先是屏着气不作声,过了一会儿,偷偷从眼缝里望过去,却见温温正蹲在他的身旁,一双眼睛贪馋地看着他赤裸的肉体,大嘴张开,舌头伸出,涎水正一点点从舌头上滴落下来锅扣这一惊可真是非同小可。他毛发直立,大吼了一声:呔!猛地跃身而起,举起枕头去砸温温。温温自然也是吃惊不小,它慌忙跳下地,风一样逃出屋去。在这一瞬间
20、,锅扣下定了打死温温的决心。但是从这天开始,他却无法再接近温温了。那家伙也许知道了事情不妙,白天便躲避起来,直到半夜才转回家来;天亮等锅扣起身,它远远望他几眼,便又不知去向。锅扣决定将其诱杀。但是此时的温温已显示出它作为狼的智商,它一连几次识破了锅扣往肉和饭里下毒企图毒杀它的阴谋。此后,它便不再回家了。几年以后,当锅扣已经把温温渐渐忘了的时候,有一天他出门一个人走夜路,当他走到一处荒凉所在的时候,突然,他觉得两个肩膀一沉,鼻子里也立刻涌进一股腥臭的味道。锅扣知道坏了他背上趴着的是狼。作为山里人,锅扣知道此时绝不能回头,一回头狼就会咬断他的脖子。惶急间,他两手抓住狼的两只爪子,用力往前拉,头拼命
21、往后顶。他就这样背着狼往前走,他感到狼的涎水不断地往他的身上流淌。他努力坚持着,加快脚步走向村庄。但是情况很快又发生了变化,他发现前面的路上又出现了几只狼,睁着绿幽幽的眼睛蹲在那里拦他。他一看坏了,忙把身上的狼抡起来往前使劲一扔,然后转身拔腿便逃。但是人哪里跑得过狼,眨眼群狼已经到了他的近前。他大叫了一声,就顺着一面山坡滚了下去。山坡很陡,又有石头,他滚了一段就失去了知觉。失去知觉之前他想的就是:完了,今天自己肯定喂狼了。后来他似乎又有了一些知觉,朦胧中他听见满耳都是狼嗥声,其中一个声音就在自己的身边,它嗥着,还不时发出一种威胁性的咆哮,甚至还有狼打架的声音。他想动,但是动不了,连睁开眼睛的力
22、气都没有,他只好躺在那里等死。奇怪的是狼一直没有吃他,后来干脆连狼叫声也消失了。他感到天在一点点地亮起来。他又清醒了一点,使劲睁开眼睛,他又被吓得昏死过去。他看到一只狼就蹲在自己的眼前,一双眼睛在贪馋地看着他,嘴巴张开,血红色的舌头伸出来,狼涎在往外滴着。他还听见了它哈哧哈哧喘气的声音。锅扣再次醒过来的时候,发现天已大亮了,他奇怪自己竟然还活着。他再次睁眼,咦,发现那只狼也不见了。他挣扎着爬起来,这才看见自己的身上、脖子上、脸上,到处是湿湿黏黏的东西,腥臭气味扑鼻而来。而四周的地上,密密麻麻布满了无数狼的爪印。锅扣使劲想了一会儿,叫了一声:温温!他好像什么都明白了。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
23、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给狼崽取名为温温,既寄寓了锅扣对狼崽的美好愿望,也表现了狼崽温顺的面。B.锅扣朦胧中听到“狼打架的声音”,暗示温温为了保护他而不惜与同族发生冲突。C.小说从多个角度对温温进行了描写,既有视觉、听觉、嗅觉方面,又有场景方面。D.小说语言朴实、准确,讴歌了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表现了人性的美好。8.请结合文本品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但是从这天开始,他却无法再接近温温了。他好像什么都明白了。9.请简述小说以“狼涎”为标题的好处。(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到洽,字茂,彭城武
24、原人也。洽少知名,清警有才学士行。谢朓文章盛于一时,见洽深相赏好,日引与谈论。每谓洽曰:“君非直名人,乃亦兼资文武。”朓后为吏部洽去职朓欲荐之洽睹世方乱深相拒绝除晋安王国左常侍不就遂筑室岩阿幽居者积岁。乐安任昉有知人之鉴,与洽兄沼、溉并善。尝访洽于田舍,见之叹日:“此子日下无双。”遂申拜亲之礼。天监初,沼、溉俱蒙擢用,洽尤见知赏,从弟沆亦相与齐名。高祖问待诏丘迟曰:“到洽何如沆、溉?”迟对曰:“正清过于沆,文章不减溉;加以清言,殆将难及。”即召为太子舍人。御华光殿,诏洽及沆、萧琛、任昉侍宴,赋二十韵诗,以洽辞为工,赐绢二十匹。高祖谓昉曰:“诸到可谓才子。”昉对曰:“臣常窃议,宋得其武,梁得其文
25、。”二年,迁司徒主簿,直待诏省,敕使抄甲部书。五年,迁尚书殿中郎。洽兄弟群从,递居此职,时人荣之。七年,迁太子中舍人,与庶子陆倕对掌东宫管记。俄为侍读,侍读省仍置学士二人,洽复充其选。九年,迁国子博士,奉敕撰太学碑。十二年,出为临川内史,在郡称职。十四年,入为太子家令,迁给事黄门侍郎,兼国子博士。十六年,行太子中庶子。普通元年,以本官领博士。顷之,入为尚书吏部郎,请托一无所行。俄迁员外散骑常侍,复领博士,母忧.去职。五年,复为太子中庶子,领步兵校尉,未拜,仍迁给事黄门侍郎,领尚书左丞。准绳不避贵戚,尚书省贿赂莫敢通。时銮舆欲亲戎,军国容礼,多自洽出。六年,迁御史中丞,弹纠无所顾望,号为劲直,当
26、时肃清。以公事左降,犹居职。旧制,中丞不得入尚书下舍,洽兄溉为左民尚书,洽引服亲不应有碍,刺省详决。左丞萧子云议许入溉省,亦以其兄弟素笃,不能相别也。七年,出为贞威将军、云麾长史、寻阳太守。大通元年,卒.于郡,时年五十一。赠侍中。谥日理子。昭明太子与晋安王纲令曰:“明北充、到长史遂相系凋落,伤怛悲惋,不能已已。去岁陆太常殂殁,今兹二贤长谢。到子风神开爽,文义可观,当官莅事,介然无私。此之嗟惜,更复何论。谈对如昨,音言在耳,零落相仍,皆成异物,每一念至,何时可言。”(节选自梁书列传第二十一,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朓后为吏部/洽去职/朓欲荐之/洽睹世方
27、乱/深相拒绝/除晋安王国左常侍/不就/遂筑室岩阿/幽居者积岁/B.朓后为吏部/洽去职/朓欲荐之洽/睹世方乱/深相拒绝/除晋安王国左常侍/不就/遂筑室/岩阿幽居者积岁/C.朓后为吏部/洽去职/朓欲荐之洽/睹世方乱/深相拒绝除晋安王国/左常侍/不就/遂筑室岩阿/幽居者积岁/D.朓后为吏部/洽去职/朓欲荐之/洽睹世方乱/深相拒绝除晋安王国/左常侍不就/遂筑室/岩阿幽居者积岁/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拜亲,一种拜见朋友父母的礼节,表示关系亲密,此处指任昉与到洽结为好友。B.侍读,官职名称,陪侍帝王读书论学或为皇子等授书讲学。C.母忧,母亲的丧事。古代遭逢父母
28、去世,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必须离职居家守丧,称“丁忧”。D.卒,指死。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其中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禄,士死曰卒,庶人曰死。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到洽年少知名,颇具才学士行。谢朓在当时文名卓著,和他结为至交好友,每天招引他清谈;有知人之能的任昉,对他也激赏不已,认为他日后当天下无双。B.到洽兄弟俊秀,应制文辞无双。天监初年,到洽与到沼、到溉都受到提拔赏识,堂弟到沆也与他名声相等;高祖评价到氏兄弟都可以称为才子,到洽更因侍宴时工巧的诗作受到赏赐。C.到治宠命优渥,深受朝廷重用。到洽被格外知遇
29、提拔,屡居要职,先后值勤待诏省,调任尚书殿中郎,直至御史中丞,后出为贞威将军、云麾长史、寻阳太守,死后追赠侍中。D.到洽正直清廉,履职耿介无私。兼任尚书左丞时,请托不得通行;担任尚书吏部郎时,纠举从不避开贵戚,杜绝贿赂现象;调任御史中丞,弹劾纠察无所顾忌,有强劲正直之称。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每谓洽曰:“君非直名人,乃亦兼资文武。” (5分)(2)洽兄弟群从,递居此职,时人荣之。(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小题。(9分)巴丘书事陈与义三分书里识巴丘,临老避胡初一游。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四年风露侵游子
30、,十月江湖吐乱洲。未必上流须鲁肃,腐儒空白九分头。注解:巴丘:今湖南岳阳,历代兵家战略要地。三国志鲁肃传写周瑜至巴丘病重,上书孙权举荐鲁肃以自代。14.下列选项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颔联一“酣”一“抱”两字,一耳闻,写声:一眼见,写色。拟人生动形象,意境雄阔。B.颈联运用“风露”和“江湖”两个意象,写出了诗人避乱时的漂泊之苦和对国家动乱局势的优虑。C.尾联诗人借用三国典故,以鲁肃自比,反用“未必”“空白”之意,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之情。D.陈与义这首诗含蓄蕴藉,感时伤事。把个人遭遇和国家命运融合在一起,和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风格情怀极为相似,深得后人赞赏。15.首联中用“三分书”代
31、三国志,在诗中起什么作用?(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卫风氓里,女主人公以比兴手法暗示凡事都有边际,愁苦也该有个尽头的两句是“ , ”。(2)王安石江上中有“青山缭绕凝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陆游游山西村中意思与之相近的诗句是:“ , ”。(3)苏轼在赤壁赋一文中以“ , ”八个大字勾画出曹操大战前雄心勃勃的形象,显得格外饱满,富有立体感。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小题。近来读到一本好书人一生要读的经典大全集,其中对著名大师季羡林的“八十述怀”一文,很有感触。季羡林先生在八十述怀中说:“我从来没有
32、想到,我能活到八十岁,如今竟然活到了八十岁,然而又一点也没有八十岁的感觉。岂非 !行年八十矣,是古人称之为耄耋之年了。倒退二三十年,我这个在寿命上胸无大志的人,偶尔也想到耄耋之年的情况:手拄拐杖,白须飘胸, ,老态龙钟。自谓这种事情与自己无关,所以想得不深也不多。哪里知道,自己今天就到了这个年龄了。然而,我看不到什么老景。自己的身体,平平常常,同过去一样。周围的环境,平平常常,同过去一样。我服从任何人的调遣与指挥,只敢规规矩矩,不敢乱说乱动。( )。我不甘心成为 ,我必须干点事情,二百多万字的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就是在这时候译完的。”季老的话让读者感觉到他文章的语言没有八十岁的 ,反而多了一些
33、活泼与生动。文章一开头就充满了一个老人对岁月匆匆,光阴仪箭的感叹,继而回忆了他五十岁时,经历了我国的三年自然灾害,挨过一阵子饿,特别是二十多岁在德国留学期间,经历了至今都难于想象的饥饿的考验,经受了二次世界大战生存的艰难,精神面貌却是他一生中最好的时期,一点苦也没有感觉到。17.在上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A.出人意料 寸步难行 行尸走肉 老气横秋B.咄咄怪事 寸步难行 酒囊饭袋 老态龙钟C.咄咄怪事 步履维艰 行尸走肉 老气横秋D.出人意料 步履维艰 酒囊饭袋 老态龙钟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经受了至今都难于想象像的饥饿的考脸
34、,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生存的艰难。B.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生存的艰难,经受了至今都难于想象的饥饿的考验。C.遭受了二次世界大战生存的艰难,经历了至今都难于想象的饥饿的考验。D.经历了至今都难于想象的饥饿的考验,遭受了二次世界大战生存的艰难。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然而我的脑筋还在,我的思想还在,我的感情还在,我的理智还在。B.然而我的理智还在,我的脑筋还在,我的思想还在,我的感情还在。C.然而我的思想还在,我的感情还在,我的脑筋还在,我的理智还在。D.然而我的感情还在,我的理智还在,我的脑筋还在,我的思想还在。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
35、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很多病症都会伴随发烧, ,而是一种身体机能异样的状态,而且发烧还只是个俗名,医学上应该叫“发热”,即体温高于正常值37的状态。人类属于恒温动物,能够通过中枢神经调控,让体温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人体正常体温的理论值为37,但这里所说的是体内温度, ,大概为36.2。这就是为何用体温计在腋下、耳内和舌根测得的数据有所不同。人体控制体温的器官是“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它可以根据体内外的环境温度变化,来控制身体是产热还是散热。但是,这个精密的体温调节中枢,有时会遭到体内某些物质的干扰,让它变得对热量不够敏感,体温调节功能失衡, 。21.请
36、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5分)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办、湖北省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于2019年10月18日晚20时在武汉体育中心开幕。本届军运会项目设置有很大突破。共设27个大项,329个小项。有着“国球”之称的乒乓球项目首次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本届军运会也是继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体育盛会。有来自110个国家的近万名现役军人同台竞技,是世界军人运动会历史上规模最大、参赛人员最多、影响力最广的一次运动会。四、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材料一:1978年的高
37、考作文题要求将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一文缩写成一篇短文,题目折射了当时人们迫切希望国家走上正轨、渴望国家富强的信念。材料二:80年代,命题作文是时代的潮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树木森林气候习惯让学生更关注中国改革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材料三:2000年以后话题作文成为主要趋势,“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心灵的选择”、“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等具有开放性、思辨性特点的作文题目给了学生更大的表达空间,让学生注重精神建设。材料四:近年来,联系具体社会生活情景的作文频出。“举报违章驾驶的父亲”、“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分数下的巴掌与吻”等,题目既接地气,其讨论又涉及思想文化、经济、教育等众多领域的问题。与时代一起脉动,体现时代需求和精神,是高考作文的主旋律。作为一名21世纪新青年,从改革开放以来的高考作文题中你读出了什么,谈谈你的思考与感悟。要求:1、请对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的范围;3、不少于800字;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