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哈三中2015年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1D。 2C。 3A。 4C。 5D。 6B。7(1)如果他们不做(什么努力),(只)等待命运自己好转,人事自己端正,敌国自己屈服,盗贼自己平定,有这样的事吗?(2)小人虽少而势力容易蔓延,如不加以觉察,那么小人伺机而入就会使朝政败坏了。8诗中的“余”是一个心系民生、忧民爱民并能与民同乐的官员形象。(2分)诗人临危受命,为百姓虔诚祈雨,因雨而欣喜,可见其心系民生、忧民爱民;而“欢喜的无是处”又直接抒发了天降甘霖后,与百姓同乐的情怀。(3分)9最能体现农夫喜雨之情的字是“破”。(1分)
2、“破”写出农夫因为久旱得雨而手舞足蹈致使蓑衣破碎,生动直观地展现其喜悦到极致。(2分)这首小令的语言风格是质朴、通俗、口语化。(1分)如“欢喜的无是处”一句用语通俗鲜活,明白如话,生动而简明地抒发了欣喜之情。(2分)10.(1)寤寐思服 辗转反侧(2)沧海月明珠有泪 只是当时已惘然(3)侣鱼虾而友麋鹿 举匏樽以相属 11(1)B,2分;E,3分;C,1分。(2)徐伦的“微微而笑”:蕴含了他得知来人是与自己比较亲近的苏轼的喜悦之情;苏轼的“笑道”:苏轼以为王安石江郎才尽,所以对他略有嘲笑之意;王安石的“微微一哂”:发现了苏轼的失误并且将要惩罚苏轼,故内心得意。 (3)恃才放旷:读了王安石的诗,以
3、为有问题,嘲笑王安石并动笔改诗;纯真率性:发现失误,兴之所至就动笔改诗,不考虑后果。爱好面子(自尊心强):改诗之后又怕遇上王安石遭当面抢白,丢了体面,欲待袖去以灭其迹。善良真挚:改诗之后又担心连累徐伦所以只得放下诗歌,哪怕被王安石发现。(4)【示例一】我认为王安石此举的确体现了挟私报复的狭隘心理。因为,王安石发现苏轼改诗后的一段心理描写显示,他只因苏轼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续了他两句诗,就心生不满,想着要教训苏轼,将他削职为民。(2分)可见,仅仅因为诗词交流上的小事就借皇帝之手贬谪苏轼,内心的确狭隘。(2分)而且苏轼遭贬后,作者交代,他内心其实也知道荆公因为自己改诗触犯,公报私仇。(2分)可见苏轼自
4、己也认为王安石是挟私报复。(2分)【示例二】我认为王安石此举体现了他以罚为教,警醒苏轼的良苦用心。因为开篇伏笔已经交代苏轼在宰相王安石先生门下,王安石很重视其才华。东坡却自恃聪明,颇多讥诮。(2分)可见王安石是重视苏轼的才华的,只是因为苏轼恃才放旷“自恃聪明,颇多讥诮”,才想要以惩罚的方式让苏轼明白自己的不足。(2分)而且,王安石气头上本想将苏轼削职为民,又想到苏轼也是不知到黄州菊花落瓣,也怪他不得(2分)所以特将他左迁黄州,目的当然是让苏轼到黄州看看菊花,明白自己的不足。(2分)【示例三】辩证论述亦可。12(1)E,3分;C,2分;D,1分。(2)生命的状态;生活的仪式;一生的穿越。(3)热
5、点引入,自然亲切:由于丹再上百家讲坛引入,自然又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抓住关键,层层追问:如,对于“人生状态”的探讨,由“何为“状态”到“状态的矛盾对立”到“状态的细腻婉转”都扣住“状态”这一核心,层层追问。以叙代问,平和坚定。如第三、五、六个问题,以陈述的语气提出话题,平和而又肯定,引人思索又令人信服。(4)【答案示例】一个人要想更好地完成生命的穿越,应该“成为自己”。按照文中于丹的说法就是享受自己的生命:开发自身,既承担重担又能举重若轻,积极转换生命形态,挑战未知领域。这样就让自己达到一种最饱满的状态,有一种生命的欢欣与轻盈。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受环境、他人或自身的束缚,而迷失自己,这样就难以在生命中自由穿越。只有坚守本心、掌控自我,成为自己,生命才更有意义。13D。 14C。 15B。16【答案示例】“爱心诈骗”横行,完善法律才行。17【答案】略。【评分标准】表达方式,1分;主题思想,2分;语言表达,1分;修辞2分。每少三字减1分。18参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