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中语文第6课逍遥游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962971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中语文第6课逍遥游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高中语文第6课逍遥游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高中语文第6课逍遥游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高中语文第6课逍遥游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6课 逍遥游【学习目标】1. 学习逍遥游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了解庄子世间万物若“有所待”则不自由的思想。2. 鉴赏古代文言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3. 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重点难点】1 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2 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3 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摒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学法指导】1熟读课文,理清思路。达到这方面的学习目的可分三步走: 读。对照注释,查找字典,掌握宇词意思和读音,在此基础上反复

2、诵读。 找。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寓言和比喻来说理,找出文中的寓言和比喻。 理。理清材料(寓言、比喻等 )与说理的关系;理清3个自然段说理的层次关系。2通过比较,归纳庄子散文的特点。如与同样善于用比的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荀子(劝学)作比较。可以看出,共同点是用比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形象生动,又加强了说服力。但庄子取象更大胆夸张。“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蝉、斑鸠、燕雀会嘲笑别人。这比其他诸子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使逻辑思维的理论文章更加形象化。【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中期思想家、散文家。虽生活贫困,有时

3、靠借米和打草鞋度日,但拒绝楚威王的重金礼聘。所持思想极为复杂,涉览当时各家学说,独与儒、墨针锋相对,而以老子之言为指归,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称“老庄”。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把老子的“道”,解释为脱离一切事物的神秘的精神。否定人的认识能力和是非的客观标准的存在,在无是非、无得失、无荣辱的虚无缥缈的境界中逍遥漫游,从而倒向了虚无主义和宿命论,对后世产生消极影响。但他愤世嫉俗,鄙薄富贵利禄,拒绝同统治者合作的精神,在反礼教、反封建统治的斗争中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2关于作品 庄子一书又名南华经。汉书艺文志曾标录为五十二篇,今存郭象注本只三十

4、三篇。其中内篇为庄子本人所作,外篇、杂篇可能出自其门人及后学之手。其文构思巧妙,想象奇幻,词汇丰富,尤以巧用寓言见长,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不仅在先秦诸子中独具一格,而且对嵇康、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曹雪芹乃至鲁迅、郭沫若等后世著名作家的思想和创作,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寓言这一文学形式及其定名,即从庄子开始。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常常描写得极为生动,如逍遥游中的藐姑射之山的神人形象,养生主中庖丁的形象,秋水中河伯的形象等。另外螳臂挡车东施效颦等寓言故事,至今仍常为人所称引。逍遥游为庄子的首篇,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艺术上说都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它主要说明庄子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指出大至

5、高飞九万里的鹏,小至蜩与学鸠,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灭了物我界限,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这就是逍遥游。全篇集中表现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虚无主义与绝对自由。 3文章导读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或哲学家)、文学家,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而且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对庄子散文的辉煌艺术成就,鲁迅曾说:“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逍遥游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以神话传说熔铸成篇,构思宏伟,气势磅礴,笔墨恣肆,洋洋洒洒,“寓真于诞,寓实于玄

6、”(刘熙载艺概),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比喻的运用,繁复灵活,令人应接不暇,回味无穷。逍遥游主要说明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指出大到高飞九万里的鹏,小至蜩与学鸠,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灭了物我界限,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这就是“逍遥游”。它体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观。【课堂学习】一、自主学习文言知识梳理1通假字(1)北冥有鱼 (2)小知不及大知 (3)此小大之辩也 (4)而征一国 (5)旬有五日而后反 (6)御六气之辩 (7)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8)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9)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2古今异义(1)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 今

7、义: (2)众人匹之 古义: 今义: (3)腹犹果然 古义: 今义: (4)之二虫又何知 古义: 今义: (5)穷发之北 古义: 今义: (6)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3 一词多义辩:此小大之辩也 而御六气之辩 知: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 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圣人无名 息: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词类活用(1)彼于致福者 (2)而后乃今将图南 (3)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4)德合一君 (5)而征一国者 5.虚词之:(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2)其翼若垂天之云 (3)鹏之徙于南冥也 (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5)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6)而莫之夭阏者

8、 (7)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8)之二虫又何知 (9)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10)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而:(1)怒而飞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决起而飞 (4)而控于地而已矣 (5)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6)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7)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8)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9)而征一国者 则:(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时则不至 (3)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然:(1)奚以知其然也 (2)虽然,犹有未树也 (3)未数数然也 且:(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彼且恶乎待哉 (3)且适南冥也 6判断句(1)此小大之辩也 (2)齐谐者,志怪者也 (3)穷发之

9、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4)南冥者,天池也 (5)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7省略句(1)翱翔蓬蒿之间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3)众人匹之 (4)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8疑问句(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奚以知其然也 (3)彼且奚适也 9特殊句式(1)而莫之夭阏者 (2)彼且奚适也 (3)奚以知其然也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5)翱翔蓬蒿之间 (6)之二虫又何知 二、探究学习文本解读1课文第一段举例说明世间万物都“有所待”,即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所涉及的事物和人有哪些?哪些是作者赞美的,哪些是作者嘲讽、否定的? 2第一段中,庄子说及大至鲲鹏,小至尘埃、小草,都是“有所待”,

10、因而也都是不自由的,第二段为什么还要讨论“小大之辩”的问题,为了把这个问题说明白,作者列举了哪些例子? 3课文第三段写了哪三种不同层次的人?作者是怎样得出最后的结论的? 4史记中说庄子“汪洋自恣以适己”,鲁迅说他“汪洋辟阖,仪态万方”。在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这样的特点? 【拓展训练】一、基础强化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A芥舟(ji)学鸠(ji) 晦朔(hu)B问棘(j) 舂粮(chn) 翱翔(o)C加沮(z) 北冥(mn) 迁徙(x)D齐谐(xi) 莽苍(mn) 奚适(x)2下列句子中的“之”字,全都是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一项是()鹏之徙于南冥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

11、物之以息相吹也 则芥为之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之二虫又何知此亦飞之至也 辩乎荣辱之境A B C D3下列句子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去以六月息者也 以五百岁为春 诸侯以惠爱为德奚以知其然也 问征夫以前路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农人告余以春及A B C D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庄子的首篇,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艺术上讲,都堪称庄子的代表作。B本文集中表现了庄子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思想,这种自由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C这种绝对自由的思想,实际上是消极避世的人生观,使人对现实采取极虚无的态度。D追求绝对自由,也体现了庄子

12、不与统治者合作的思想,因而代表了先进阶级的思想。5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是庄子和他的门人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是道家的一部主要著作。B“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庄子以追求个人的精神自由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因此,庄子的“逍遥游”不是简单的行动自如、无拘无束,而是精神的绝对自由。C庄子不仅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文学家,其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其文学特色在历史上影响并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艺术家。D庖丁解牛是庄子秋水中的篇章,但没有逍遥游著名。很多成语,如“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等都源于此篇。二、

13、阅读鉴赏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庄子的翅膀叶春雷人到中年,活着感觉越来越沉重。这种沉重就像一个人陷入沼泽,你拼命想挣脱泥水的围困,想让自己的身体变得轻盈,从而从泥沼的吸引中脱颖而出,但是你似乎越挣扎,陷得越深。 我感觉自己正陷入这种恐惧。我周围的生活就像一个巨大的泥沼,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时候我想到了庄子,想到了那个贫穷而中年丧妻的庄子。这只蝴蝶,或者大鹏。这是长翅膀的庄子,从人世的巨大泥沼中超脱出来从而变得轻盈无比的庄子。比起我生活的时代,庄子的周围才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泥沼,一个恐怖的陷阱。庄子,包括和庄子一样地位卑微的“士”以及比庄子地位更加卑微也更多数的“庶”,他们只是君主的猎物

14、,被围困在君主的苑囿里,君主什么时候高兴了或者不高兴了,就宰杀一只,纯粹为了娱乐。那是一个毫无生命尊严的时代,那是一个人命低于草芥的时代。 庄子也是一只猎物呀,被君主围捕,但却冲破君主的包围圈,胜利大逃亡了。对于“士”,君主不是纯粹用刀剑来对付,他们还用蜂蜜和甜酒,用玉帛和铜币。他们要让一部分猎物成为自己的宠物,供自己取乐,同时也会为自己充当爪牙,去猎杀更加低级的“庶”。 庄子被诱惑。楚王派使者持千金来了。楚王要降服这一只桀骜不驯的猎物。温柔的大网张开了,暗藏杀机。但庄子就是不入其彀中。庄子选择了突围。庄子冲天而起。庄子就是这样被逼出了一双翅膀。 庄子从此不再是一只猎物。庄子完成了自己。因为有

15、了翅膀,因为舍弃。庄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自由是什么?自由是你一无所有之后,还能自信地对所有的人说:“我富甲天下。”我们有这种气魄吗?没有。所以我们成不了庄子。 庄子曾经向监河侯贷粟,因为庄子家贫。庄子从来不是迂腐的伯夷叔齐,庄子知道生命的可贵。但庄子从来不向君主摇尾乞怜,像那些君主豢养的哈巴狗。庄子是有翅膀的人。庄子的灵魂在天上,在与天地精神相往还的浩渺宇宙间。庄子是能够吞吐宇宙的人,“抟扶摇直上者九万里”,庄子宁愿在污泥中曳尾,因为曳尾污泥,那是在与大自然肌肤相亲。 庄子就这样拔地而起。庄子在我们灵魂的仰望中翩翩起舞。庄子是雄浑的,庄子也是妩媚的。庄子一会儿是大鹏,力拔山兮气盖世;一会儿

16、是蝴蝶,流连戏蝶时时舞。庄子让当时的社会吃惊,更让后人吃惊。这个长着翅膀的怪物,滑过阴暗的宫廷,滑过君主的刀丛,竟然毫发无损。凭什么?凭他的一对翅膀。 人到中年,我感到生命的沉重。因为我没有庄子的翅膀。说到底我没有庄子那样彻底的思想。思想使人轻盈。金钱使人沉重。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被捆缚在欲望的战车上,每个人都在冲锋陷阵,都在拼命拼杀。这是另一个尸横遍野的战场,没有硝烟,但比起战国的刀光剑影、血肉横飞,丝毫也不逊色。我们没有翅膀,我们只有欲望。 沉重是自找的。我飞不起来。因为我的沉重。这种沉重是污浊的,散发着生活的枯枝败叶的腐朽气息。我的生活中堆积着那么多腐朽的枯枝败叶,但我一点也不

17、舍得丢弃,反而视若珍宝,所以我注定无法轻盈。 还是不要胡言乱语了。让我们的心,老老实实地在股票与基金的浮沉中,飞翔一生吧。1结合文意,说说题目“庄子的翅膀”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2第段中作者为什么写庄子生活的时代? 3第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沉重是自找的”?请根据文意作简要概括。 4有人认为结尾段表现了作者消极的情绪。请结合文章主旨,谈谈你的看法。 三、表达交流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个句子,要求内容贴切,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5分)我喜欢聆听,因为聆听像春雨给花朵带来美丽,像清风给小树带来风姿,像阳光给禾苗带来欢乐。答:_【延伸阅读】纵横跌宕、浩渺奇警庄子逍遥游赏析肖旭逍遥游是庄子内

18、篇中的第一篇。这篇文章写得非常雄放奇幻,最能显示出庄子的思想和他文章所特有的艺术风格。庄子在逍遥游中极力宣扬了相对主义的认识论和虚无主义的人生观,思想毒害性是很大的。他所鼓吹的连自己的形骸也忘掉了的“至人”是根本不存在的,那种绝对自由的“逍遥游”也根本不可能存在。这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理想,其实质是一种消极避世、没有理想的、空虚的主观幻境。但文章写得挥洒自如,想象丰富,不失为我国散文史上的一篇名文。逍遥游的全文较长,可分为“总论”和“分论”两大部分。“逍遥游”就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精神自由,是庄子所追求的理想化了的精神境界,也是他的虚无主义人生观的集中表现。庄子所说的自由,完全是脱离实际的、违反人情物

19、理的唯心主义的,是不足为训的。逍遥游的思想是在说明人应当脱弃一切物累以获取最大的自由。这篇文章尽情鼓吹“无待” (绝对地摆脱一切客观条件的自由)才是真正的、绝对的自由,极力否定“有待” (依靠客观条件的自由)。这种“无待”、“无己”的“逍遥”境界,是庄周用以逃避现实斗争,寻求自我安慰的一种精神麻醉剂,是超现实的空想,也是根本无法达到的一种虚无缥缈的幻境。总论部分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从开头到“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出无论是高飞九万里的大鹏,还是似野马奔驰般的泽气和飘浮于空中的尘埃,都是有所待的,从而进一步说明无论是大形、大智、大年之物,还是小形、小智、小年之物,无不有所待,都不是绝对的自由,都

20、没有达到“逍遥”的境界。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北冥”,指北海。“冥”同“溟”。北面的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从文字训诂讲,“鲲”在古代指鱼卵,可庄子在这篇文章中却把它借作为大鱼。它的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长。而且鲲会变化,变成一只鸟,叫做“鹏”。鹏也相当大,它的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大。应当说,这样的大鹏在现实中是没有的,也是人不曾见过的,但浪漫主义的庄子却似乎偏要使你深信不疑,还对它进行了一番形象描写:这只大鹏岂止是大,而且还要腾空而起,还要乘海风作万里游,由北海直飞到南海天边。这只其大无比的鹏鸟腾空而起时,“怒而飞,其

21、翼若垂天之云”。“怒而飞”,是说积满力气,怒张毛羽,一跃而起。“怒而飞”三字,可以说是穷形尽相地写出了一个庞然大物在起飞时突飞迅猛的样子,非常传神。到凌空后,“其翼若垂天之云”。“垂天之云”,旧注解释为“若云垂天旁”,像一块云彩垂挂天边,现在的注释亦多沿袭旧说“像悬挂在天边的一大块云”。这并未表达出庄子的原意。笔者认为这一句是说巨鹏凌空,就好像云行中天一样,垂阴布影其下。天空是非常辽阔的,在漫漫无际的天幕上,可以说任何东西都不会显得大,只有垂下的云影,会给人一种遮天盖地的感觉。文学中的浪漫主义常以虚构形象、描写幻想为特征,但虚构、幻想并不能完全脱离人们的实际经验,否则就会变成荒诞无稽,让人不可

22、理解。因此,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往往在整个作品的构思上、形象的塑造上是虚构的、夸张的、幻想的,但却不排斥细节描写的真实,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人们的想象,造成虽然不是事实但又不失一种真实的气氛。下面,庄子假借所谓“齐谐”的话,并加以发挥,对于鹏飞刺天的这种情景又做了具体细致的描写和十分生动的形容(“齐谐”是一本记载各种怪异事物的书)。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说大鹏往南冥(天池)迁徙的时候,“水击三千里”,首先拍击水面斜着往上滑行有三千里地之遥。然后“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盘旋的意思。“扶摇”,指一种自下而上的狂风,即旋风。说经过三千里的滑行,然后盘旋而上,

23、一直高到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飞去以后,半年才一止息。它飞起来不容易,飞的时间也长久。“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野马”,指天空中浮游的大气奔腾如野马。“尘埃”,细小的尘土。这句说,细小的尘埃微粒在空中游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是说,生物的气息把它们吹动,使它们不断的浮游,不断的奔腾。这几句都是形容大鹏飞在空中时大气层的景象。“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意思是,天发出苍苍的颜色,深蓝深蓝的,“其正色邪”?是它真正的颜色吗?“其远而无所至极邪”?是不是因为太高远了,看不到它的尽头,而才把它看成这样的颜色的呢?“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己矣”。是

24、因为天太高了,人们看不到天的真正的本色,可是大鹏在高空往下看时,也是这样,也看不到大地真正的本色,也会有这样的情况。这里对大鹏起飞南徙、凌摩霄汉的描写,真所谓是绘声绘色之极了。先写大鹏起飞,不能很快的飞起来,而是拍击水面,滑行三千里之远,然后再盘旋宛转,接着风气相扶,直冲高天之上,以至有九万里之远。而既已飞起来以后,要历时半年才能止息。那么,九万里高空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作者先用高空中只见游气奔驰,尘埃浮动来形容,接着以人们仰视苍穹的一种经验加以比况,说鹏在碧远的高空俯视下界的时候,犹如下界的人仰视高空一样,只见茫茫苍苍,不辨正色。经过这样一番比况、形容,无形中联系了人的经验(因为古代人没有从

25、高空往下看的经验,但从大地往天空看的经验每人都有),就调动了人的想象力,把似乎难于理解和想象的高远,也变得比较容易想象和理解了。读到这里,不能不为庄子文笔的巧妙所惊服。逍遥游是为了说明小和大的区别,之间思想境界和识见的悬殊,而连续打了一系列的比喻。在这些比喻中,特别是童话一样的写了蜩与学鸠对大鹏的嘲笑的一段:“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蜩”,即蝉(知了)。“学鸠”,是一种小鸟。它们嘲笑大鹏,我起飞的时候,能迅速地飞起来,根本不用滑行这么远。“抢榆枋”,越过榆树,枋树。有时候飞不到,就“控于地而已”,只不过一下子落下来。“奚以之九万里而

26、南为?”那里用飞到九万里高空才往南飞呢?局促的天地,渺小的见识,自鸣得意的口吻,以及它们那种毫无自知之明的对大鹏的奚落和嘲笑,正十足地表现出蜩与学鸠本身的可笑和可怜,正说明作者所要说的“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这种漫画式的笔触和形象的对照,为庄子散文添了一层幽默的气氛。庄子描写大鹏雄伟的形象,而且还写了蜩及学鸠非常滑稽的形象。我们知道,就庄子的这篇文章来说,所谓鲲鹏、蜩,学鸠,都不过是比喻。但是在鲲鹏与蜩,学鸠的故事中,文章又插入了一系列的精譬巧喻。如水与舟的比喻,“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复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不深的话,托起船来就没有那么大的力量。把一杯水倒

27、在屋子低洼之处,用一根小草当船,那是可以的,如果把一个杯子放在水里的话,就必然被胶着不动了。为什么呢?因为“水浅而舟大也”。比喻只有大风、高空才能够托得起大鹏的飞翔。另外,还有“适百里”、“适千里”者的比喻,到一百里地以外去旅行的人和到一千里地以外去旅行的人,他们所用的时日不同,所作的准备也不同;“朝菌”和“蟪蛄”作比喻,比喻大年和小年的差别。“朝菌”是早晨生,晚上死的一种菌类,“不知晦朔”,根本不知道完整的一天是怎么回事。“蟪蛄”这种小虫子“不知春秋”,因为它活不到一年,它春天生了后,到夏天就死去了;“冥灵”、“大椿”的比喻。“朝菌”和“蟪蛄”属于小年,是短命的,可还有一类东西属于大年、长寿

28、的。“冥灵”是传说中海里的一种神龟,这种龟寿命非常长,“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大椿树“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用这种“朝菌”、“蟪蛄”和“冥灵”、“大椿”作比喻,来形容小年和大年的差别是相当远的。另外长寿者彭祖和众人寿命的比喻。相传古代一个长寿者彭祖,曾经活过八百岁,当然,别人是和他比不了的,所以“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众人(一般人)的寿命要和他比,是很可悲的。我们看,这些比喻,有的是很浅显,有的是很神奇,有的是很夸张,这是一种比中之比,本只要打一个人的比喻。而这大的比喻当中又包括了这样一些小的比喻,可以说是一连串的比喻,这样就好像是园中之园,可以使人涉步成趣,可以使人目不暇接,增强

29、艺术情趣。从“汤之间棘也是已”到“此大小之辩也”为第二段。借商汤向夏棘的问话,重复说明,无论是大鹏还是斥鹅,皆有所待,大小之间并无本质的差别,各自以为自由,其实都不自由。第三段,从“故夫知效一官”到“圣人无名”。这一段从外物推及人事,着重阐明:只有“无己”的“至人”达到物我皆忘,完全和自然合而为一,才能彻底摆脱一切客观条件的制约,这才算达到逍遥的境界。庄子的文章“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他的一切征引和故事,最终都是为表达他所谓超然物外的唯心主义思想服务的。逍遥游这篇文章当然也不例外。逍遥游这篇文章,到最后可以说是图穷而匕首见了,最关键的思想拿出来了。原来照庄子的观点,他不仅认为蜩、学鸠等等是

30、不知鹏的远大志向,是一种小知小见,它飞起来只是“决起而飞”,算不上逍遥游。而且就连庄子所大肆渲染的“绝云气,负青天”的大鹏,由于仍不得不“有所待”,也算不上什么真正的逍遥游。“有所待”就是有所依靠。大鹏好像很自由了,可以到高空去翱翔了,但如果没有风,它就飞不起来,也飞不远。因此,在庄子看来,大鹏鸟还算不上是真正的自由。庄子所说的“真正的自由”,就是绝对自由:不要任何条件,不要任何依靠。看来,只有像文章最后说的那样,才算是真正的逍遥游、真正的自由。“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这样的人才算逍遥游。“正”,是指“正道”。庄子是哲学家,他要讲世界本体。他认为先天地而生有一个本原,他把

31、先天地而生的本原叫“道”。只有能够乘先天地而生的道,掌握了这种道,而“御六气之辩”(“六气”是指阴、阳、风、雨、晦、明,实际上指物质世界,“辩”通“变”),“以游无穷者”(游于无穷无尽的天地当中),这样的人才算是逍遥游。是说,要能够与他所宣扬的那种神秘的“道”来同体,能够超过物质世界变化之上,而神游于天地宇宙之外的,才算是真正的绝对自由,也就是所谓“逍遥游”。当然,像这种完全抛弃客观条件的所谓“无待”的自由,是天地间所根本没有的。这只不过是主观唯心主义者庄子的一种幻想,实际上是他心造的一种幻影。我们知道,凡是自由,都是有条件的,哪里有没有任何条件的自由呢?凡是自由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自由。所

32、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鱼再自由它不能够跳到海以外去自由,只有在海里它才有自由;天空再大,鸟不能飞出天空,飞出天空后它就得不到自由了(我们现在好理解了,你离开地球大气层,没地球吸引力了,确实“自由”失控了)。所以一切自由都是相对的,不能绝对。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称赞庄子的文章说:“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大鹏赋)显然,对于这样的赞美之词,我们只能同意其中的一半。作为唯心主义者的庄子,他的谈吐虽然是很奇特,但并不是什么高论,因为他是一个虚无主义者,放纵主义者,虚妄无实的说教者,也就是一个唯心主义者。在今天看来,是应该受到批判的。而他的纵横跌宕、浩渺奇警的文章风格,长于想象,挥洒自如的

33、文学笔触,以及其他一些极富创造性的艺术表现手法,都是值得我们研究,并加以借鉴的。因此,我们应该把庄子的思想和他文章的艺术技巧分开来研究。就艺术性而言,逍遥游很有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十分善于运用寓言和比喻来阐发哲理,使文章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并且有着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它的主旨虽然是在阐明哲学道理,却绝不只用抽象的概念表述,而是编造寓言故事,生动形象地说明问题。这篇就是由一连串寓言故事组成的。如以大鹏与学鸠的故事讲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以尧让天下于许由的故事讲圣人无名的道理等。庄子寓言篇自称其书“寓言十九”,即绝大篇幅都是寓言。这样,就把哲学道理讲得意趣盎然,引入入胜。庄子中的寓言独具特色。一般的寓言虽然也属于创造,但大都接近于生活中习见的形态,如孟子中的“揠苗助长”,战国策中的“画蛇添足”等,都使人感到是现实生活中可有的。即使是将动植物拟人化的寓言,如战国策中的“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等,也不超出人们常识所能理解的范围之外。庄子中的寓言不同,往往异想天开,神奇怪异,不是现实生活中与人们常识中所有之物。如鲲鹏、藐姑射山的神人,以及巨瓠、大椿等,无不带有浓厚的神话与幻想的色彩。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