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教师用书)2015版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堂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案】(教师用书)2015版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堂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导学案】(教师用书)2015版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堂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1.(2013福建泉州期末)“它是世界文化遗产,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成为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这段文字介绍的是()。A.四川都江堰 B.扬州古运河C.关中郑国渠D.河北赵州桥【解析】都江堰是中国建设于古代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从材料中“世界文化遗产”“环境”“山水风光”等信息可判断,A项符合题意。【答案】A2.史记楚世家载:“(楚王)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
2、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文中的“鼎”是()。A.兵器B.炊具C.乐器D.礼器【解析】材料记述的是楚王问鼎的故事,其中“鼎”是礼器,是王权和贵族的象征,一般而言天子有九鼎,象征天子至高无上的权威,选D项,A、B、C三项不符合史实。【答案】D3.(2013江西期中)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研究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状况时,不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A.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墓葬中发现的商代玉蚕B.甲骨文中有“蚕”“桑”“丝”等文字C.诗经卫风
3、氓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D.刘克祥简明中国经济史记载:“商周时期的蚕桑生产和纺织手工业已相当发达。”【解析】D项是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属于第二手史料,故选D项。A、B、C三项都是第一手史料,直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答案】D4.(2013辽宁月考)中央电视台在探索发现栏目中曾播出徽商之儒商节目中说“徽商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群贾而好儒贾儒结合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由此可以推断徽商“贾儒结合”的实质是()。 A.近代商业和传统文化的结合B.传统文化与近代经济的结合C.传统商业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结合D.旧式商贾与权贵
4、的钱权结合【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徽商兴起于鸦片战争之前的明清时期,徽商并不代表近代商业,也不代表近代经济,排除A、B两项;在当时中国,还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排除C项。应该选D项。【答案】D5.(2013辽宁本溪月考)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水陆交通要地),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这表明汉朝时()。A.交通的便利促进了商业的发展B.重商政策推动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C.政策的放松促进了商业的繁荣D.农副产品成为国内贸易的主要商品【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汉代由于经济的发展,开始开放水陆交通,开山的禁令也放松了,因此产生了大商人周游天
5、下,货物流通频繁的现象。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答案为C项。A项只说了一个方面的原因;B项民营手工业发展的情况在材料中并未体现;D项农副产品成为国内贸易的主要商品材料也未体现。【答案】C6.(2013广东东莞期中)据统计,自上古至隋朝见于记载的88项水利工程中,华北占72项,华南仅占16项。而唐代见于记载的212项水利工程中,华北占101项,华南占111项。这说明()。 A.南方水利技术超过北方B.南方农业地位上升C.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D.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解析】分析题干,“上古至隋朝”与“唐代”相比,南方水利工程在全国总水利工程中所占比重明显上升,但仅凭水利工程的发展情况不能得出A、C、D
6、三项的结论,只能说明南方农业地位上升了,因为水利和农业是密切相关的。【答案】B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畮(古同“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论积贮疏材料二以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内地无足轻重之物,载之番境皆为珍品。是以沿海居民操作小巧技艺及女工针绣,皆于洋船行销,岁收入番岛银洋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中国古代经济史纲(1)材料一主张国家推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到封建社会晚期有何影响?(2)根据材料二,指出海外贸易对沿海居民乃至中国社会的有益之处。【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可判断该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促进农业发展”以及“抑制商品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其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第(2)问,对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加以归纳即可。【答案】(1)“重农抑商”政策。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影响: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2)有益之处:有利于促进沿海手工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沿海居民的生活水平;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