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案 第14讲 地球的结构 湘教版 .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936211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案 第14讲 地球的结构 湘教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案 第14讲 地球的结构 湘教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案 第14讲 地球的结构 湘教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案 第14讲 地球的结构 湘教版 .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4讲 地球的结构【考试说明要求】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及各层特点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外部圈层及各层特点【基础梳理】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对_的传播速度的研究地壳范围_以下,_面以上特点厚度不均,平均_千米海拔越高,地壳越_由90多种元素组成,硅酸盐类分布最广分层硅铝层:上层,硅、铝比重大,密度_硅镁层:下层,镁、铁比重_,密度_地幔范围_面与_面之间特点由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由上而下,铁、镁的含量逐渐_其上部存在一个局部液态的软流层分层上地幔:有软流层,为_的主要发源地下地幔:为固体地核范围_面以下特点由极高温度和_状态下的外核、内核组成分层外核:呈_态,横波

2、不能传播 内核:呈_态地球外部圈层大气圈组成包裹地球的气体层,以氮气和_气为主密度变化随高度增加,密度_意义地球生物生存的基础条件水圈组成气态水、液态水和_水分类依据存在_和_ 类型海洋水_水与人类社会关系最密切,又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意义与人类社会关系密切生物圈组成生物及其生存_意义生物圈中的_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疑难突破】一解析地震波及其特点地震波定义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地震波有横波(S波)和纵波(P波)之分。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

3、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的物质的性质而变化。二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在地球内部,地震波的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一是莫霍界面,在地面以下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在这个不连续面下,纵波、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一是古登堡界面,它在地下2 900千米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三图解地球的圈层结构四地壳与岩石圈的关系厚度范围联系地壳平均17km地表到莫霍界面岩石圈不仅包括地壳,而且还包括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岩石圈70100km地表到软流层上界【名题例析】例1下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

4、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波,B表示波,其判断依据是_(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界面,其判断依据是_;该面以上C代表,该面以下E代表。(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地震波B速度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态,以下的G物质状态为态,F面是界面。(4)C层主要由组成。G层叫,H层叫。地球岩石圈是指和 。 【解析】图中左图是地震波由地表向地心传播过程中波速随深度的变 化情况(注意左侧的深度),上方横坐标表示地震波速度,图内两条 曲线分别表示横波和纵波。地震波在通过同一介质时,波速慢者为 横波,快者为纵波。并可根据两种地震波传播过程中速度的

5、变化情况,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推断地球内部不同深度物质、状况的变 化。右图是根据左图作出的地球内部判读结果。例如,根据地震波 在距离地表平均33千米处波速突然增大,可确定D面为莫霍界面。又根据在2900千米处,纵波波速锐减,横波完全消失,可确定F面为 古登堡界面。F面以下横波不能通过,说明F面以下物质非固态。再 根据纵波通过F面以下时的波速(纵波波速与通过介质的密度成正 比),说明F面以下物质非气态。那么,既然非固态,又非气态,就 只能是液态(实际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熔融态)。【答案】(1)横波 纵波 A波传播速度慢,B波传播速度快 (2)莫霍 横波和纵波在此处波速突然加快 地壳 地幔 (3

6、)消失 突然下降 固 液 古登堡 (4)各类岩石 外核 内核 地壳 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例2(2010湛江模拟)有关地壳、岩石圈和软流层之间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因此地壳又称岩石圈B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合称为岩石圈C岩石圈即地壳的表层由岩石组成的部分D软流层是地壳和岩石圈这两个圈层的分界线【解析】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都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岩石圈。【答案】B 【课堂训练】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12题。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下 ()A5千米处 B17千米处C33千米处 D2900千米处该地可能位

7、于 ()A116E,40N B90E,30N C南极点 D经度180,纬度0(2010烟台市模拟)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的等厚度线分布图”,回答34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40”等厚度线大约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图中“52”等厚度线大约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与第三级阶梯交界处C我国地壳厚度呈现出自东南向西北由薄到厚的变化趋势D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的地壳平均厚度由厚到薄下列剖面图中,能正确表示ab沿线地壳厚度变化趋势的是 ()二综合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当地时间2007年8月15日16时42分(北京时间16日7时42分),里氏7.9级强震

8、袭击南美洲国家秘鲁近海岸,震中位于距伊卡省皮斯科市60千米处的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33千米。此后又相继发生100多次余震。材料二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右图)(1)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2)秘鲁地震发生时,在震中附近的太平洋上 ()A只测到横波 B只测到纵波C同时测到横、纵波 D均测量不到(3)结合材料二判断两个不连续面A为_,B为_ ,地震 波通过B界面时,波速变化有何特征?(4)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C_,DE_,

9、F G_。(5)如何推断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是固态还是液态?【基础梳理】地震波 地面 莫霍 17 厚 小 大 大 莫霍 古登堡 增多 岩浆 古登堡 高压 液 固 氧 减小 固态 位置 状态 陆地 环境 生物【课堂训练】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A【解析】从图中可知在地下5km处地震波速度突然增大。2D【解析】从地壳厚度只有5km可知该地应位于海洋上。3D【解析】图中数据显示:青藏高原地壳平均厚度大于52 km,内蒙古高原厚度次之,东北平原地壳平均厚度低于40 km。图中“52”等厚度线大约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交界处。4A【解析】a外围等值线为42,而其两侧分别为42和44,

10、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这一判断规则,a处地壳厚度应小于42 km;同理b处大于38 km;故ab沿线地壳厚度变化趋势图是A图。二综合题(15分)5【解析】第(1)、(2)题,地震发生时会释放出巨大能量,主要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由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性质可知在海洋中,只能测到纵波。第(3)、(4)题,结合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图示各字母的位置可判断各字母代表的名称,明确B界面为古登堡界面,进而判断地震波通过此界面时的波速变化特征。第(5)题,依据纵波和横波的特点分析。【答案】(1)A(2分)(2)B (2分)(3)莫霍界面(1分) 古登堡界面(1分) 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2分) (4)地壳 地幔 地核(3分)(5)由于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三态传播,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因此可以判断:地壳和地幔属于固态,地核(至少外核)可能为液态。(4分)-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