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饲料项目申请报告(参考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饲料项目申请报告(参考模板).docx(10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咨询 /成都饲料项目申请报告报告说明随着互联网思维的不断推进,国外新兴的饲料产业技术和发展趋势更简单的引入国内,为业内企业的研发方向指明道路,可以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在饲料行业的上下游,互联网的传播有助于质量优质的饲料企业更好的推广和占领市场,协助企业获得成本优势,并制定更为精确的销售策略,推进产业的不断升级和发展。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0141.1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5224.0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59%;建设期利息373.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5%;流动资金4544.1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56%。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425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
2、费用34511.95万元,净利润5840.19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1.80%,财务净现值7806.55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92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综上所述,本项目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属于投资合理、见效快、回报高项目;拟建项目交通条件好;供电供水条件好,因而其建设条件有明显优势。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有利于行业结构调整。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目录第一章 背景、必要性分析7一、 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7二、 饲料行业的上下游9
3、三、 行业发展趋势11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12第二章 市场分析13一、 市场规模13二、 市场规模14三、 行业基本风险特征15第三章 绪论17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17二、 项目承办单位17三、 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18四、 报告编制说明19五、 项目建设选址21六、 项目生产规模21七、 建筑物建设规模21八、 环境影响21九、 原辅材料及设备22十、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22十一、 资金筹措方案23十二、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23十三、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23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24第四章 项目选址26一、 项目选址原则26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26三、 创新驱动发展28四、 社会经济发
4、展目标29五、 产业发展方向32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36第五章 发展规划37一、 公司发展规划37二、 保障措施43第六章 原辅材料供应、成品管理46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46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46第七章 劳动安全分析48一、 编制依据48二、 防范措施49三、 预期效果评价55第八章 项目环境保护56一、 编制依据56二、 环境影响合理性分析57三、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57四、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59五、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59六、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60七、 建设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61八、 营运期环境影响61九、 清洁生产62十、 环境管理
5、分析64十一、 环境影响结论65十二、 环境影响建议65第九章 人力资源配置66一、 人力资源配置66劳动定员一览表66二、 员工技能培训66第十章 工艺技术设计及设备选型方案68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68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70三、 质量管理72四、 项目技术流程73五、 设备选型方案74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75第十一章 节能方案说明77一、 项目节能概述77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78能耗分析一览表78三、 项目节能措施79四、 节能综合评价80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82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82二、 建设投资估算83建设投资估算表85三、 建设期利息85建设期利息估算表85四、 流动
6、资金86流动资金估算表87五、 总投资88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88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89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89第十三章 项目招标及投标分析91一、 项目招标依据91二、 项目招标范围91三、 招标要求91四、 招标组织方式92五、 招标信息发布93第十四章 附表附件94建设投资估算表94建设期利息估算表94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95流动资金估算表96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97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98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99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99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00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01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01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02第一章 背景、必
7、要性分析一、 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1、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1)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农业是涉及国民生计的基础性产业,饲料业作为农业领域的重要一环,是联系种植业、养殖业、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的纽带,在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推动饲料加工业的发展,国家在饲料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明方向,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机遇,主动适应养殖业发展新趋势新要求,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着力提升现代饲料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提高饲料原料和饲料安全保障能力,推进技术、产品和经营模式创新,推动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力争“十三五”末基本建成饲料工业强国,为养殖业现代化提供有力
8、支撑。除了政策引导外,国家还针对饲料行业提出了免征增值税的有利举措,极大的提高了行业内诸多企业的积极性,并为农业企业的规范化运作奠定基础。(2)产业机构调整有助于行业的规范发展饲料行业属于传统行业,目前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增强,国家对饲料行业调整的举措也越发明确。鉴于饲料行业具有严格的行业准入和一定的技术壁垒,因此,各地已经严格限制核准新的准入许可;同时,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关注度的不断提升,畜牧业对饲料业反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种情况下,行业内管理更为严格,质量要求更高的企业可以占据更多的行业优势,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推进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3)互联网模式
9、助推行业发展随着互联网思维的不断推进,国外新兴的饲料产业技术和发展趋势更简单的引入国内,为业内企业的研发方向指明道路,可以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在饲料行业的上下游,互联网的传播有助于质量优质的饲料企业更好的推广和占领市场,协助企业获得成本优势,并制定更为精确的销售策略,推进产业的不断升级和发展。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1)市场集中程度逐步增加,竞争激烈我国2012年饲料生产企业为20858家,2015年为6772家,十三五期间,我国饲料企业可能进一步减少到3000家,并稳定在2000-3000家左右。且根据2018年畜牧工作要点中数据显示,当前35家百万吨饲料企业的产量占比达62%,市场集中度
10、高。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饲料企业仍将处于行业整合阶段,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2)养殖业疫情的频繁发生动物疫病禽流感、口蹄疫等动物疫病近年来在国内外时有发生,且2018年爆发的非洲猪瘟更是严重的影响了牲畜流通,给畜牧业,尤其是毛利率相对较高的猪饲养行业造成了严重的打击,造成了畜牧业生产严重受阻,饲料行业也随养殖业的波动而波动。(3)原材料价格波动饲料的原材料主要是玉米、大豆、糠麸等,占饲料生产成本的比重较大,是影响饲料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整体而言,我国饲料原料资源少,依赖进口较多。我国饲料蛋白质原料包括豆粕、鱼粉等主要依赖进口,蛋白质原料供应不足已经成为当前制约饲料和养殖业发展的瓶颈。美国
11、是全球最大的大豆产量国,我国每年进口美国大豆数量占美国大豆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美国进口大豆价格的波动对我国大豆相关产业影响极大,而饲料行业就是其中最密切相关的产业。受美元贬值、极端天气以及2018年爆发的中美贸易争端,对我国饲料行业的原材料价格产生极大影响。二、 饲料行业的上下游饲料行业的上游一般以种植业、粮油加工业、食品加工业和化工业为主,它们为饲料行业提供最基本的农产品原材料和添加剂产品。该行业原材料主要包括玉米、小麦、豆粕、大豆、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由于上游行业(特别是种植业)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饲料行业的平稳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游行业的价格波动、供应及时性和质量稳定性。由
12、于原料在饲料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原料价格的波动对饲料生产企业的利润水平有较大影响。近几年,国际市场饲料原料价格一体化趋势明显,国外资本利用资金、区域和信息优势,拥有玉米、豆粕等大宗饲料原料的定价权,直接影响了国内饲料原材料的价格,增加了饲料企业成本控制的压力。饲料原料供应的及时性主要受价格和运费两方面的影响,原料供应充足时,饲料采购压力小,生产能够得到保证,原料供应紧张时,采购压力加大,饲料企业生产和销售将受到影响。饲料行业的下游行业主要为养殖业(包括畜禽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养殖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了饲料行业的需求大小,因此下游养殖行业对饲料行业的兴盛起到了很大作用。我国居民对于畜禽
13、以及水产类食物的消费增长迅速,近年来一直稳定的保持在历史高位。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时间内,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继续发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对于畜禽和水产产品的消费能力会进一步提高,这一需求仍将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整体利好饲料行业。同时,由于养殖业集中度较低,散养户仍然占有较高的比例,这种状况为小型饲料企业的生产留有余地,但随着规模化进程的加快,饲料行业集中度将提高,行业竞争格局将转变。三、 行业发展趋势1、行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居民收入也将随之逐步增长,居民消费升级导致人们对食品需求进一步推升,肉食类产品消费比例增加。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肉禽类食品销售仅为其一
14、半左右,我国养殖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下游旺盛的需求,会促进饲料行业总体规模的进一步扩大。2、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2018年畜牧工作要点中提到,当前35家百万吨级饲料企业的产量占比达62%,市场集中化趋势明显。根据中国饲料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12年饲料生产企业为10858家,2015年为6772家,十三五期间,我国饲料企业将可能进一步减少到3000左右,并稳定在2000-3000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饲料行业将继续整合,单个饲料企业规模将进一步增加,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同时,顺应产业结构和供给侧改革的趋势,此将必然会对饲料生产及加工企业进行市场整合,同时配合环保政策的落实,将会有大批
15、的中小饲料加工企业在未来五到十年中予以关停或者被大型的饲料生产企业所并购,市场集中度将不断提高。3、安全绿色的饲料产品将成主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竞争将会是饲料行业的永恒主题。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和健康食品关注度的不断提升,绿色饲料和绿色饲料添加剂的理念得以大范围的推广。饲料行业将不断增加对绿色、健康等方面的研发投入,对生物酶制剂、微生态制剂和天然提取物等替代抗生素的集成技术正在展开有效的研究。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一)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
16、。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第二章 市场分析一、 市场规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于动物肉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对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消费者对动物肉食品需求的不断增加,为饲料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我国饲料产量从2010年的16202万吨增加至2018年的22788万吨,年复合增产率4.36%,总体呈不断增长的趋势。我国饲料行业2010年至2012年增产率保持在10%左右;受“非典”影响,我国饲料行业增长率在2013年和2014年增长率呈现断崖式下跌;2015年我国饲料行
17、业总产量突破20,000万吨,2015年至2018年增速在3%左右,增速保持平稳。若未来三年,饲料产量的年增长率保持在3%左右,预计到2021年低,我国饲料行业的产量预计为24901吨。尽管出现饲料加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收入下行的趋势,这是国家供给侧改革和产业整合的必然结果。由于我国消费需求的升级,我国居民旺盛的肉食消费需求,仍将是饲料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按照我国肉品的消费增长趋势,其必然对畜牧行业以及上游的饲料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契机。总体而言,我国饲料行业仍将保持增长态势,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增大。二、 市场规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于动物肉食品的需
18、求不断增加,对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消费者对动物肉食品需求的不断增加,为饲料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我国饲料产量从2010年的16202万吨增加至2018年的22788万吨,年复合增产率4.36%,总体呈不断增长的趋势。我国饲料行业2010年至2012年增产率保持在10%左右;受“非典”影响,我国饲料行业增长率在2013年和2014年增长率呈现断崖式下跌;2015年我国饲料行业总产量突破20,000万吨,2015年至2018年增速在3%左右,增速保持平稳。若未来三年,饲料产量的年增长率保持在3%左右,预计到2021年低,我国饲料行业的产量预计为24901吨。尽管出现饲料加工行业规模以上
19、企业收入下行的趋势,这是国家供给侧改革和产业整合的必然结果。由于我国消费需求的升级,我国居民旺盛的肉食消费需求,仍将是饲料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按照我国肉品的消费增长趋势,其必然对畜牧行业以及上游的饲料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契机。总体而言,我国饲料行业仍将保持增长态势,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增大。三、 行业基本风险特征饲料行业属于充分竞争行业,整体利润水平不高。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期后,我国饲料行业逐步进入了产业化、规模化和集团化的发展阶段,行业整合的速度加快,大批实力弱、技术落后的企业逐步被市场淘汰,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实力的饲料企业将在此轮供给侧改革后,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1、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饲
20、料产品的生产需以玉米、豆粕、鱼粉、氨基酸、维生素等为原料,上游原材料占饲料生产成本的比重较大,是影响饲料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近年来国内玉米产能供应充足、价格呈下行趋势,但其他原料如豆粕、鱼粉等一定程度上尚需依赖进口,极端天气、原料供需形势的变化等将会导致原材料价格波动频繁,从而对饲料行业的生产企业在保持产量的稳定性和提高盈利能力方面构成一定的不利影响。2、市场竞争风险我国饲料行业经过30多年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子行业,目前国内饲料行业厂商数量众多,行业竞争十分激烈。随着行业规模增速放缓,以及下游养殖户对饲料品质要求的提升,行业内技术水平低、利润率不高的小企业将逐步被淘汰,整个行业的优
21、势资源将进一步向拥有突出竞争力的大型饲料企业所集中,饲料行业的市场竞争风险面临加剧。3、下游养殖行业疫情风险饲料业下游产业为养殖业,养殖业的疫情是饲料行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大风险。非洲猪瘟、禽流感、蓝耳病、口蹄疫等动物疫病的爆发将对养殖业造成巨大的影响,一方面,居民对疫病侵扰的畜禽类别的消费会显著下降,另一方面,养殖业区域性的畜禽存栏量也会快速下降,进而影响上游饲料行业的需求。4、政策变化风险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饲料产品免征增值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21号)文件规定,生产、销售饲料产品的企业免征增值税。如果国家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发生重大变化,会对行业产生不利影响。此外,近年来政府
22、主管部门发布和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饲料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如果相关政策取消或者发生重大变化,也会对行业的经营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第三章 绪论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一)项目名称成都饲料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本项目属于扩建项目二、 项目承办单位(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xxx(集团)有限公司(二)项目联系人袁xx(三)项目建设单位概况未来,在保持健康、稳定、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公司以“和谐发展”为目标,践行社会责任,秉承“责任、公平、开放、求实”的企业责任,服务全国。公司秉承“以人为本、品质为本”的发展理念,倡导“诚信尊重”的企业情怀;坚持“品质营造未来,细节决定成败”为质量方针;以“真诚服务赢得
23、市场,以优质品质谋求发展”的营销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纵观全局,争取实现行业领军、技术领先、产品领跑的发展目标。 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以人为本,强调服务,一直秉承“追求客户最大满意度”的原则。多年来公司坚持不懈推进战略转型和管理变革,实现了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未来我司将继续以“客户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为原则,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对客户以诚相待,互动双赢。公司秉承“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的信托理念,将“诚信为本、合规经营”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不断提升公司资产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三、 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饲料行业已经是联系种植业、养殖业
24、和食品业的中轴产业,饲料消费的粮食占我国粮食消费总量的近50%,全国80%以上的玉米用作饲料;饲料成本是畜牧业生产成本的主体,饲料成本占养殖业生产成本的70-80%以上。随着饲料行业的逐步发展,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顺应产业机构调整的趋势,不断完成产能的淘汰和升级,通过市场竞争不断淘汰产能相对落后的企业,凸显出规模化企业在产业中的地位。“十三五”时期,必须深入研究全市发展的阶段和面临的问题,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四、 报告编制说明(一)报告编制依据1、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部门与地区规划,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任务
25、、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和技术经济政策以及国家和地方法规等;2、经过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在项目建议书批准后签订的意向性协议等;3、当地的拟建厂址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基础资料;4、有关国家、地区和行业的工程技术、经济方面的法令、法规、标准定额资料等;5、由国家颁布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及经济评价的有关规定;6、相关市场调研报告等。(二)报告编制原则1、所选择的工艺技术应先进、适用、可靠,保证项目投产后,能安全、稳定、长周期、连续运行。2、所选择的设备和材料必须可靠,并注意解决好超限设备的制造和运输问题。3、充分依托现有社会公共设施,以降低投资,加快项目建设进度。4、贯彻主体工程与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和工业
26、卫生、消防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5、消防、卫生及安全设施的设置必须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劳动安全的法规和要求,符合行业相关标准。6、所选择的产品方案和技术方案应是优化的方案,以最大程度减少投资,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科学论证项目的技术可靠性、项目的经济性,实事求是地作出研究结论。(二) 报告主要内容根据项目的特点,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1、项目单位及项目概况;2、产业规划及产业政策;3、资源综合利用条件;4、建设用地与厂址方案;5、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6、投资方案分析;7、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力求提供较准确的资料和数据,对该项目是否可行做出客观、科学
27、的结论,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五、 项目建设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待定),占地面积约44.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六、 项目生产规模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xx吨饲料的生产能力。七、 建筑物建设规模本期项目建筑面积50800.96,其中:生产工程34023.14,仓储工程6260.95,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6713.73,公共工程3803.14。八、 环境影响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建成后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拟采用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合理、有效,水、气污染物、噪声均可实现达标排放,固体废物可实现零
28、排放;项目投产后,对周边环境污染影响不明显,环境风险事故出现概率较低;环保投资可基本满足污染控制需要,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因此在下一步的工程设计和建设中,如能严格落实建设单位既定的污染防治措施和各项环境保护对策建议,从环保角度分析,本项目在拟建地建设是可行的。九、 原辅材料及设备(一)项目主要原辅材料该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包括普通豆粨、鱼排粉棉、仁粕、花生饼、菜粕、膨化大豆饼。(二)主要设备主要设备包括:原料清理筛、磁选设备、布袋脉冲除尘器、旋转分离器、回转分级筛、分级方筛、粉碎机、破碎机、配料称、热粉机、混合机、颗粒清理筛、制粒机、原料膨化机、饲料膨化机、冷却柜、后热柜。十、 项目总
29、投资及资金构成(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0141.1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5224.0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59%;建设期利息373.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5%;流动资金4544.1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56%。(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5224.02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3414.19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392.27万元,预备费417.56万元。十一、 资金筹措方案本期项目总投资20141.16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7612.21万元,
30、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十二、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一)经济效益目标值(正常经营年份)1、营业收入(SP):42500.00万元。2、综合总成本费用(TC):34511.95万元。3、净利润(NP):5840.19万元。(二)经济效益评价目标1、全部投资回收期(Pt):5.92年。2、财务内部收益率:21.80%。3、财务净现值:7806.55万元。十三、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十四、项目综合评价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
31、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29333.00约44.00亩1.1总建筑面积50800.961.2基底面积18479.791.3投资强度万元/亩341.262总投资万元20141.162.1建设投资万元15224.022.1.1工程费用万元13414.192.1.2其他费用万元1392.272.1.3预备费万元417.562.2建设期利息万元373.002.3流动资金万元4544.143资金筹措万元20141.163.1自筹资金万元12528.953.2银行贷款万元7612.214营业收入万元425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34
32、511.956利润总额万元7786.927净利润万元5840.198所得税万元1946.739增值税万元1676.1310税金及附加万元201.1311纳税总额万元3823.9912工业增加值万元12767.4313盈亏平衡点万元17195.66产值14回收期年5.9215内部收益率21.80%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7806.55所得税后第四章 项目选址一、 项目选址原则项目选址应符合城乡规划和相关标准规范,有利于产业发展、城乡功能完善和城乡空间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坚持节能、保护环境可持续利用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效统一,土地利用最优化。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成都,简称蓉,别称
33、蓉城、锦城,是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成都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11个区、4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总面积14335平方千米。2019年末,建成区面积949.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58.10万人,城镇人口1233.79万人,城镇化率74.41%。成都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西部战区机关驻地,作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有国家级科研机构30家,国家级研发平
34、台67个,高校56所,各类人才约389万人;2019年世界500强企业落户301家。成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发祥地。境内金沙遗址有3000年历史,周太王以一年成邑,二年成都,故名成都;先后有7个割据政权在此建都;一直是各朝代的州郡治所;汉为全国五大都会之一;唐为中国最发达工商业城市之一,史称扬一益二;北宋是汴京外第二大都会,发明世界上第一种纸币交子。拥有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名胜古迹,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都先后获世界最佳新兴商务城市、中国内陆投资环境标杆城市、国家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城市、中国城市综合实力十强、中国十大创业城市、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排名第18等荣誉,正加快建设具有全国
35、引领力、全球竞争力的世界文创名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0万亿元、增长7.8%,总量排名全国城市第7、上升1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7.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10%。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继续保持高于全省态势、继续保持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位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速与经济增长趋势基本一致,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进一步降低。“十三五”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
36、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作为西部区域中心城市,成都市承担着引领和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重任。在战略机遇与矛盾凸显并存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三、 创新驱动发展“十三五”时期,必须深入研究全市发展的阶段和面临的问题,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创新驱动重点区域建设,到2020年,将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高端产业集聚区、开放创新示范区,将成都科学城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之城
37、、创新之城、宜业之城、生态之城。(一)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领先发展发挥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优势,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开发管理、科技金融结合、知识产权运用保护、技术标准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大胆突破,率先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实施一区多园、产城一体发展战略,推进成都高新区扩区,延伸示范区辐射范围。深化对外开放合作,率先形成国际互联互通新格局和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二)推动成都科学城突破发展秉承“创新为魂、科技立城”发展理念,围绕打造西部创新第一城的目标,重点发展信息安全、智能制造、科技服务、现代金融、创意设计等高端产业,打造创新创业要素聚集区
38、,加快建设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将成都科学城纳入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范围和绵阳科技城政策覆盖范围,在成果转化、财税金融、人才引进、用地管理等领域开展改革试验,加快形成科技成果自主转化、创新人才自由流动、财税金融有效支持、土地要素创新保障的体制机制新优势。(三)推动全域创新协同发展充分利用和发挥各区(市)县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加快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协同创新示范区等,形成多点支撑、竞相发展的新格局。支持中心城区以都市工业和科技服务业为重点加快高端发展,支持近郊区县以深化校院地合作为重点加快提质发展,支持远郊市县以创新驱动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加快升位发展。持续健康发展。四
39、、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十三五”时期,通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初步建成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具体目标是:建设西部经济中心。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10年的三倍以上;转型发展成效明显,产业向中高端发展步伐加快,建设中西部先进制造业领军城市、全国服务业核心城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742.854.5;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在副省级城市中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区域创新创业中心。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创新驱动体制机
40、制基本形成,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7%,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5件,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建设国家门户城市。“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支点城市作用充分发挥,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日益完善,产业、企业、科技、人才、资本与国际市场深度融合,在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0%,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6.5%,初步建成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以“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网络城市群为特征的大都市区加快形成,卫星城和区域中心城加快成为独立成市的新城区,
41、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轨道交通加密成网,宜居宜业水平大幅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变,生态制度体系、生态发展体系和绿色经济体系初步形成,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美丽成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建设现代治理先进城市。民主政治建设加快推进,法治城市建设深入开展,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如期完成,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城市治理的科学化、法治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初步建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先进城市。建设幸福城市。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普遍
42、提升,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覆盖常住人口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达到55%,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为实现上述目标,未来五年,必须准确把握市情特征和时代要求,抢抓发展机遇,科学确定发展路径,坚持创新发展,增强发展新动力;坚持协调发展,形成平衡发展新格局;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新家园;坚持开放发展,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坚持共享发展,顺应人民新期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五、 产业发展方向以全面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为着力点,分类推进产业发展,打造有国际竞争力、全国辐射力、中西部带动力的产业“航母
43、编队”,增强工业在产业体系中的主支撑作用。到2020年,力争工业增加值达到6500亿元,新增2个千亿产业集群和1个万亿产业集群,初步建成中西部先进制造业领军城市。(一)突出发展产业电子信息。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智能终端、网络通信、电子元器件、行业电子等,突出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的比较优势,延伸产业链,突破系统级芯片等关键技术,打造中国集成电路发展第四极。做大计算机、智能手机等终端产品,培育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产品。大力发展下一代高速光网络及分组传送设备、高端路由器、万兆以太网交换机等通信网络设备。到2020年,实现全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500亿元左右,建成国际知名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汽车产业。
44、重点围绕中高档轿车、越野车、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客车、新能源汽车、新型商用车等领域,吸引国际、国内重要整车制造商在成都投资和布局。重点发展动力系统、底盘系统、汽车电子、车身系统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关键技术和零部件,积极培育车载智能终端系统、先进车载传感系统、人车互联系统等智能汽车产品。到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0亿元,整车制造能力超过220万辆,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轨道交通。重点发展城际动车组、地铁车辆、现代有轨电车、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等整车制造。培育关键系统和重要部件配套企业,研制并应用新制式绿色智能轨道交通系统,提供全寿命周期解决方案。到202
45、0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400亿元,其中,装备制造达到500亿元以上,成为全国重要的轨道交通产业基地,西南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维修和检测基地,“一带一路”轨道交通装备出口基地。航空航天。推进大型客机机头、航电系统、机载设备设计和制造产业化;积极参与国家航空发动机研制,突破整机和单元体自主设计、试验、制造和修理;引进中小推力航空发动机,开发无人机并拓展商业应用;突破低空空域相关技术,发展通用航空装备、空管设备及机场关联设备;加快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积极承担国家航天重点型号、重大专项任务,参与国家民用空间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和引进北斗定位、导航等制造企业。到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00亿元
46、,建成国家民用航空航天产业研发、制造和维修基地,成为国际航空航天产业重要节点城市。石油化工。不断提升炼油和乙烯产能,大力推进炼油及化工原料产业效率提升和结构优化,重点扩大乙烯衍生品门类。围绕乙烯、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原料,培育发展健康环保类专用化学品和功能性专用化学品,做强做优石油化工下游产品产业链。在传统化工领域,重点发展高性能化工材料和健康环保、功能性强的专用化学品。到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200亿元,建成国内一流的石化基地。(二)加快发展产业生物医药。坚持以高端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为目标,以优质品种研发创新为导向,以成都医学城等专业化产业园区建设为支撑,促进医学、医疗、医药“三医”融合,加快培育发展生物技术药、高性能医疗器械、化学药和现代中药。到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800亿元,建成国家重要的生物医药研发创新中心和产业化基地。精密机械及智能制造装备。把握制造业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方向,围绕制造业发展需要和现代生活需求,突出市场应用主导,加快培育发展以高端数控机床、机器人、增材制造等为重点的精密机械及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到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500亿元,建成中西部智能制造装备生产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