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立意深刻三法(附:技法点拨及实战演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立意深刻三法(附:技法点拨及实战演练).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立意深刻三法(附:技法点拨及实战演练)【技法点拨】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中心论点。清人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没有统帅的军队是乌合之众,没有中心思想或中心论点的文章就没有生命。立意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立意是否新颖、高远、深刻则是拉开作文档次的关键。立意的“深”就是深刻,深刻就是要揭示事物的本质特性,挖掘事物的时代意义,写出自己深刻的感悟,表达自己深入的思考。作文立意要深一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一、写作角度求小求新一般的作文材料都会给出可供选择的几种写作角度,尽管我们也强调要选取自己比较熟悉的有话可说的角度,但这样往往流于大众化和肤
2、浅化。要想立意深远,就要言人之不敢言,发人之所未发,也就是善于推陈出新,另辟蹊径。立意时如果能反弹琵琶、逆向思维,往往会收到新奇的效果。比如弄斧就要到班门,一反常规的谦虚谨慎,构思为“要大胆地展示自己,不怕出丑,勇于向行家学习”,因为“有了行家的指点迷津,一定会进步很快”,这样立意就更深刻。行文分析时切入的角度一定要小。要善于大中取小,大题小做,即从宏大的整体中选取小写作点,但又能够以小见大,洞隐烛微,深入发掘。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以细小的局部显示宏大的整体,透过平凡的现象挖掘出不平凡的本质,通过小事情、小角度,来反映丰富的社会内容,揭示出深刻的社会主题。如写话题“习惯”,如果全面
3、地谈“习惯”,很有可能大而无当,说得不着边际。我们可以把范围缩小,浓缩成以下立意:“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习惯是一种巨大而又可怕的力量”“人不能成为习惯的可怜虫”,等等。二、文章思路显层次文章思路是否清晰是一篇文章是否深刻的基础,要做到思路清晰,就要分清层次。具体到写作中,就是既要注重横向比较联系,又要注重纵向深入分析;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在逐步呈现自己的观点时,不管是顺向思维,还是逆向思维,都要遵循思维的基本逻辑,即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外到内。袁枚说过“文似看山不喜平”,意思是写文章好比观赏山峰,喜欢奇势迭出,最忌平坦。文章的立意尤其如此,分析说理时如果能层层深入,就能达到引人入胜、
4、启人思考之效。如话题作文“常识”,有考生以“知之,行之,思之”为题,从认识、实践和反思这三个层面来逐步深入说理,这样的文章思路清晰,论点层层深入,使得文章层次井然,浑然一体。三、哲理思维常运用在文章的生成过程中,思维贯串始终。观点的提炼、材料的整合、结构的布局、语言的驾驭等,均离不开思维。哲学是知识之根,思维之根。哲理思维既是论证观点的好方法,又是增强文章厚重感、使立意达到深刻的有力的工具。作文中的哲理思维主要包括整体与部分、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现象与本质、对立与统一、内因与外因、量变与质变、主要与次要、主观与客观、物质与精神等方面的关系。作文的思维分析中,如果不从二元关系的角度来进行哲理
5、分析,就难以使文章立意深刻。例如要从内外因的角度来分析“鸡蛋孵出小鸡”这个观点,我们可以这样来分析:一定温度下,鸡蛋可以孵出小鸡,但无论如何,石头是孵不出小鸡的。因为鸡蛋是内因,温度是外因,鸡蛋有孵出小鸡的根据,而石头没有。虽然鸡蛋有孵出小鸡的内因,但如果外在的温度过高,我们就只能吃熟鸡蛋了,这说明外因只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起作用。在高考作文評分标准中的发展等级里,有“深刻”一词,也就是要求文章的立意要能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能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等等,这就需要在文中运用哲理思维。实战演练:【模拟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在互联网时代,“无滤镜不自拍”成了很大一部分人的
6、日常,大家会在修图上花费很多时间,以便让照片在发布到网络之前变得完美无瑕,比如用修图软件使脸颊变得更瘦、更勻称,使鼻子变得更高、更挺,使肤色变得更白嫩在2017年的一项调查中,57%的人承认会编辑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的照片,以提升个人形象。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思路导航】1.从肯定、赞成此种潮流的积极性的角度立意,先列举社会中修图有益的现象,再深入分析此类现象的本质,如修图体现了爱美之心,提升了个人形象,增强了个人自信等。2.从否定、批判此种风气的不良性的角度立意,先列举过分修图的不良现象,再深入分析此类现象的本质,
7、如修图助长了虚荣之心,不真实的网络图片有欺骗之嫌,易使人迷失自我等。3.从辩证角度立意,先肯定适度修图,指出其积极意义,再否定过度修图,分析其弊端,最后提出凡事都有限度,应修图与修心并举。此种角度肯定与否定都要论及,但不宜平均用力,要侧重一面来论述。范文示例:修图不如修己随着手机成像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更加酷爱拍照。“美颜”“滤镜”等软件也成为手机中必不可少的“装备”,“无滤镜不自拍”“拍照五分钟,修图半小时”成了人们生活的日常,甚至有人鼓吹:“不修图,毋宁死!”修图成为一种时尚,其中固然不乏盲目跟风的人群,但更多的还是人们对自己颜值的过分看重。这是一种内心不自信的体现。拍完一张照片之后,瘦脸
8、、瘦身、修白、修嫩,才敢发到朋友圈中,博取一声声赞美,增添一丝丝慰藉。而现实生活中却是:说话结结巴巴,做事畏畏缩缩,毫无理想与斗志。长此以往,时间浪费,学业耽误,工作敷衍,百害而无一益。当今时代,是“读图”的时代,也是一个“看脸”的时代。荧屏里,网络上,大家都追逐美女帅哥,青春偶像剧大行其道,俊男靓女吸粉无数。诚然,关注“颜值”无可厚非,毕竟“秀色可餐”,养心养眼。但如果过分执着于外表,只会导致华而不实、浮风泛滥,也会给许多人带来招摇撞骗的可乘之机。现在有很多网络主播,仅凭借其光鲜的外表和嗲气的声线,就能赢得无数粉丝的打赏。有的网红甚至干着违法犯罪的勾当。据报道,一个网络女主播凭借其靓丽的外表
9、做违法之事被捕,警察发现其竟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妈。其凭借化妆、滤镜、声线合成等技术,硬是把自己装扮成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通过网络恋爱,看图片一见钟情、芳心暗许,见面后大失所望的现象比比皆是。诸如此类,都是“看脸”惹的祸!“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我们终有年华老去的一天,终会容颜衰退,气韵不存。世间还有比外表更贵重的东西,那就是人的心灵;与其注重外表,不如注重内心。花间派鼻祖温庭筠,大耳、肉鼻、阔嘴,貌似钟馗,是个十足的“丑男”,但腹有诗书气自华,他的惊世之才被世人大加赞赏,更赢得容颜姝丽的才女鱼幼薇的青睐。时隔经年,昔日如花美眷已湮没于历史的黄沙中,但他的诗文仍随着
10、历史的长河滚滚而来,为人们所传颂。居里夫人日复一日地在废料堆中提炼镭,铸就跨越百年的美丽;南希罗曼献身于科学,发明了“哈勃望远镜”,为人们所铭记;徐昭佩画半面妆,告诉世人美不止于表面,更在于气韵。世人所铭记的,历史所镌刻的,不是你长得多好看,不是你修图技术多高超,而是你真正为之奋斗的、奉献的事业。一个精神颓废的少年,无论再怎么用美图秀秀,也不可能玉树临风;当一个人春风得意、自信满满时,自有气场环绕周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天整理自己的仪容仪表,以良好的精神面貌示人是对他人的尊重,但沉溺于修图,不仅是对自我外貌的否定,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欺骗他人的行为更为世人所不齿。若人人修图,只重外表,朋友圈里都是熟悉的陌生人,这样的世界,该多么可怕?若全社会养成修图之风,每天修图两小时,我们的国家又谈何富强,我们的民族又怎样复兴?修图者,愚人愚己;修身者,治人治己。【评点】此种材料,学生写作最易浮于表面,泛泛而谈,缺乏思考的深度。而本文的可贵之处就在于立意的深度。作者没有刻意地去罗列“修图”的种种危害,而是把重点放在挖掘隐藏在各种表象下的心理和社会根源自信心缺失、社会浮华风气日盛等,并且对症下药,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注重内在美。结尾上升到家国情怀之上,立意深远,眼界高卓。文章事例翔实,论证深刻,思路清晰,不失为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