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复习:《贞观君臣论治》专题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复习:《贞观君臣论治》专题练.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贞观君臣论治专题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封德彝对曰:“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摇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
2、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对曰:“隋主好自专庶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票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装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臣光曰:古人有言:“君
3、明臣直。”裴矩任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B.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C.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D.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
4、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子,甲为天干首位,子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文中是纪日。B.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代皇族例称为宗室。C.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D.庶务,指国家的各种政务,后来专指朝堂之上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太宗赞同封德彝的意见,认为天子应该养育百姓,不应辛劳百姓以养活自己宗族,于是将有功者之外的宗室郡王全都降格
5、为县公。B.在讨论制止偷盗一事时,有人提出用重法治理,唐太宗认为应减轻赋税,选用清官,使百姓衣食无忧,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C.唐太宗向张玄素询问政事,张说隋亡在于君王专权,以致下诀上蔽,若君王能分任贤能之臣,考核成败,赏罚分明,一定能够大治。D.裴矩是隋朝的旧臣,进入唐朝后,忠于国事,不做面从之臣,敢于进言,对唐太宗的不当行为谏诤,受到唐太宗的认可和当众表扬。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化为忠。14.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
6、么?(3分)答案:(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20 分)10.B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通过文言文中断句的常见标志和文意进行断句,“强宗室”和 “以镇天下”是完整意思,不可断开,可首先排除A 和D,再通过“于天下利乎”判断为B。 这句话的意思是:起初,唐高祖想通过加强皇室宗族来镇服天下,所以与皇帝同曾祖、同高 祖的远房堂兄弟以及他们的儿子,即使是童孺幼子也都封为王爵,前后封王之人达数十个。 唐太宗继位后,问群臣道:“遍封皇族子弟为王,对天下有利吗?11.D 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也可推知,庶务不是专指朝堂急务,是指国家各种 政务。亦指这些事务的经办人员。12.B 本题考查原文理解,
7、B 项中“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有误,原文只说“安用重 法邪”,用不着重法,并没有说严刑达不到目的。13. (1)唐太宗担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便秘密安排身边的人去试探他们。(2) 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之臣就会变为奸伪之臣;国君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奸伪的人就会变为忠臣。解析:翻译语句需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同时注意语句中重点的实词(1)本句重点字为“患” “赇”“使”“赂”,需要准确翻译出来。(2)本句重点字为“恶”“过”“佞”“乐”,需要准确翻译出来。14.这句话的意思是君王是个计时的标杆,臣子是影子。标杆移动,影子就会跟着移动。皇帝的品性好恶影响着臣子的态度,司马光认为君
8、主需要为人正直,因为臣子会效仿君主。 目的是赞扬唐太宗善于纳谏,告诫君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成为臣子的表率。解析:本题考查文意理解及写作目的,首先要解释“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资治 通鉴是一部专为皇帝编撰的介绍历代兴亡得失的作品,其创作目的就是告诫君主如何吸取 历代教训,这为考生作答给出了提示。司马光的评价源于上文对唐太宗三个善于纳谏的故事,说明君王要提升自己的道德和执政水平,上行下效,成为臣子的表率,实现良好的君臣互动。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闰三月壬申,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
9、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及政事得失。八年冬十二月中牟丞皇甫德参上言修洛阳宫劳人收地租厚敛俗好高髻盖宫中所化上怒,谓房玄龄等曰:“德参欲国家不役一人,不收斗租,宫人皆无发,乃可其意邪!”欲治其谤讪之罪。魏征谏曰:“贾谊当汉文帝时上书,云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自古上书不激切,不能动人主之心,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焉,唯陛下裁察。”上曰:“朕罪斯人,则谁复敢言?”乃赐绢二十匹。他日,征奏言:“陛下近日不好直言,虽勉强含容,非曩时之豁如。”上乃更加优赐,拜监察御史。治书侍御史权万
10、纪上言:“宣、饶二州银大发采之,岁可得数百万缗。”上曰:“朕贵为天子,所乏者非财也,但恨无嘉言可以利民耳。与其多得数百万缗,何如得一贤才。卿未尝进一贤,退一不肖,而专言税银之利。昔尧、舜抵璧于山,投珠于谷,汉之桓、灵乃聚钱为私藏,卿欲以桓、灵俟我邪?”是日,黜万纪,使还家。冬十月,上猎于洛阳苑,有群豕突出林中,上引弓,四发殪四豕。有豕突前,及马镫。民部尚书唐俭投马抟之,上拔剑斩豕,顾笑曰:“天策长史不见上将注击贼邪,何惧之甚!”对曰:“汉祖以马上得之,不以马上治之。陛下以神武定四方,岂复逞雄心于一兽?”上悦,为之罢猎,寻加光禄大夫。十六年夏四月壬子,上谓谏议大夫褚遂良曰:“卿犹知起居注,所书可
11、得观乎?”对曰:“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庶几人君不敢为非,未闻自取而观之也。”上曰:“朕有不善,卿亦记之邪?”对曰:“臣职载笔,不敢不记。”黄门侍郎刘洎曰:“借使遂良不记,天下亦皆记之。”上曰:“诚然。”(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注:唐武德四年(621年)秦王李世民被封为天策上将,在洛阳开天策府,唐俭为天策府长史。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八年冬十二月/中牟丞皇甫德参上言/修洛阳宫/劳人收地租/厚敛俗好高髻/盖宫中所化/B.八年冬十二月/中牟丞皇甫德参上言/修洛阳宫/劳人/收地租/厚敛俗好高髻/盖宫中所化/C.八年冬十二月/中牟丞皇甫德参上言/修洛
12、阳宫/劳人/收地租/厚敛/俗好高髻/盖宫中所化/D.八年冬十二月/中牟丞皇甫德参上言/修洛阳宫/劳人收地租/厚敛/俗好高髻/盖宫中所化/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壬申,壬为天干第九位,申为地支第九位,古人常用干支相配之法来纪年月日,文中是纪日。B.御史,原为史官,后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主要职能为监督军政要务,正风肃纪,纠劾不法等。C.加,在原来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衔,可表示官职升迁,表示官职升迁的词还有擢、迁、陟、拜等。D.起居注,是我国古代帝王的言行录,是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之一;也指记录帝王言行的职官。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3、A.经由工匠谈论何为良弓,唐太宗自知不能尽晓天下之理,随即广开言路,向五品以上京官了解民间疾苦和政事得失。B.皇甫上书激怒了唐太宗,魏征认为应体谅臣子的忠贞之心,之后又指出皇帝近来不喜直谏,希望他像原先那样豁达。C.唐太宗以史为鉴,以尧、舜为榜样,重视贤才轻视银钱,并因此罢黜不进贤才而专言税银之利的治书侍御史权万纪。D.因担心史官如实记录自己做过的坏事,唐太宗提出要看一看起居注,结果被褚遂良、刘洎反驳了一通,最后放弃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朕贵为天子,所乏者非财也,但恨无嘉言可以利民耳。(4分)(2)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庶几人君不敢为非,未闻自取而观之也
14、。(4分)14.唐太宗打猎时,先“笑”后“悦”的原因是什么?(3分)10.C11.C解析“拜”指授予官职12.D解析“因担心史官如实记录自己做过的坏事”有误,为无中生有。13.(1)我贵为天子,缺少的并不是金银财宝,只是遗憾没有好的建议可用来利于民众罢了。(所乏者非财也,判断句式;但,只;恨,遗憾;利民,利于民众,使百姓获利。每处1分。)(2)史官记录君主的言论行为,详细记录善恶等事,希望君主不敢做坏事,我没听说(君主)亲自取来观看记录的。(书,记录;备,详细;庶几,希望。每处1分,大意1分)14.“笑”是因为拔剑斩豕的得意(嘲笑、讥笑唐俭也对),(1分)“悦”是因为太宗明白了唐俭话中要在国家
15、政务上有作为(别在打猎上逞雄亦可)的劝谏之意。(2分。只答“劝谏之意”给1分,明确具体内容给1分)参考译文:闰三月二十日,唐太宗对太子少师萧瑀说:“我年轻的时候喜爱弓箭,得到了十几张优良的弓,自认为没有比这些弓更好的了。近来把它们拿给做弓的工匠看,(工匠)竟然说都不是好木材。我追问他原因,工匠说:木头中心不笔直,那么木头的纹理都不正,(造出来的)弓虽然有劲,但射出去的箭却不会直。我才明白以前对弓的辨别不够精通。我(以前)靠弓箭平定天下,对它的认识还不能全面,更何况天下的事务,怎么能全部通晓呢!”于是命令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住宿,并且多次延请召见,询问民间的疾苦和政事的得失。八年冬十
16、二月,中牟县丞皇甫德参上书说:“修筑洛阳宫殿,使百姓劳累;收地租,(是)重收赋税;时俗女子喜好束高髻,这是受宫中的影响。”太宗勃然大怒,对房玄龄等人说:“德参想要国家不役使一个人,不收一斗地租,宫女均不留发,这样才适合他的心意吗!”想要治他诽谤罪。魏征劝谏说:“当汉文帝在位时,贾谊上书,说有可为它痛哭的是一件事,可为之流泪的是两件事。自古以来上书言辞不激烈,则不能打动君王的心,所谓狂夫的话,圣人加以选择,希望陛下明察裁断。”太宗说:“朕怪罪德参这类人,那么谁还敢再说话呢?”于是赐给(皇甫德参)二十匹绢。另一天,魏征又上奏说:“陛下近来不喜欢直言强谏,即使勉强包容,也不是过去那么豁达了。”太宗于
17、是对皇甫德参另加优厚的赏赐,授予监察御史。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上奏章说:“宣州、饶州的银矿大加开采,每年可得到银子几百万缗。”皇上说:“我贵为天子,缺少的并不是金银财宝,只是遗憾没有好的建议可用来利于民众罢了。与其多得到银子几百万缗,怎比得上得到一个贤能的人才。你不曾进荐一个贤才,黜退一个不肖之人,而专门说税收银子的好处。过去尧、舜把璧玉扔进深山,把珍珠投进沟谷,东汉的桓帝、灵帝就聚集钱财作为私人储藏,你想用桓帝、灵帝的下场等待我吗?”这一天,黜退了权万纪,让他归还家里。冬季十月份,唐太宗在洛阳苑中打猎,有一群野猪突然从树林中冲出,太宗拉弓,连发四箭射死四头野猪。一头野猪突然跑到太宗面前,碰到了马
18、镫。民部尚书唐俭跳下马与野猪搏斗,太宗拔剑斩杀野猪,回头笑着说:“天策府长史没有见过我搏杀贼寇吗,怎么这样恐惧!”唐俭回答说:“汉高祖凭马上功夫得天下,不以马上功夫治理国家。陛下凭英明威武平定四方,难道还要对一头野兽逞雄心吗?”太宗高兴,因此停止狩猎,不久提升唐俭为光禄大夫。十六年夏季四月二十七日,太宗对谏议大夫褚遂良说:“你还在兼管起居注的事,所记载的我可以看看吗?”(褚遂良)答道:“史官记录君主的言论行为,详细记录善恶等事,希望君主不敢做坏事,我没听说(君主)亲自取来观看记录的。”太宗说:“朕有不好的事,你也记下它了吗?”(褚遂良)答道:“我的职责在于秉笔直书,不敢不记录。”黄门侍郎刘洎说:“假使褚遂良不记录,天下人也会都记下来。”太宗说:“的确这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