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大气的受热过程》.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大气的受热过程》.pptx(4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大气的受热过程,一、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大气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O3吸收紫外线,CO2、水汽吸收红外线。反射作用: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强。散射作用: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对太阳辐射进行散射:如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太阳没出来天就亮了,太阳下山了天还没黑。,“雾霾”天气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飘浮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混浊现象。近年来全国多地“雾霾”频发,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空气质量问题备受关注。结合所学知识,读下图完成小题。,1当“雾霾”笼罩时,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大气垂直对流运动更加旺盛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C地面
2、辐射和大气辐射均减少 D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2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 直接相关的有( ) A B C D,A,C,解析:1雾霾笼罩时,往往出现逆温现象,大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受阻,A说法错误;雾霾笼罩时,大气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B说法正确:雾霾笼罩时,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升温幅度减小,地面辐射减少,大气吸收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减少,因此大气辐射也减少,C说法正确;雾霾笼罩时,大气厚度増加,使大气的逆辐射増强,因此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増强,D说法正确。根据题意,故选A。2大气保温作用即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把一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对地面
3、起着保温作用,而图中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为地面辐射,为大气逆辐射,为太阳辐射中被削弱之后的部分,故保温作用与有关,C正确,ABD错误。故选C。,“雾霾”天气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飘浮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混浊现象。近年来全国多地“雾霾”频发,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空气质量问题备受关注。结合所学知识,读下图完成小题。,3人类活动引起温室效应增强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 大气过程是大气(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B,解析:3人类活动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增多,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强
4、,从而使大气逆辐射增强,即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保温效应增强,B正确,A、C、D错误。故选B。,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影响北极气温变化。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研究发现,这种现象导致北极地区气温有所下降。下右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如图)。 4鸟粪导致北极地区气温下降的原理是: A增强 B增强 C增强 D增强5北极气温的这种变化,可能导致该地区: A昼夜温差变大 B海冰加速融化 C极地东风加强 D海水蒸发加剧,D,C,解析:4
5、据题干提供的信息“鸟粪可以拯救北极气候。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增多可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即增强;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减少,造成减弱,气温降低;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即增强减弱。增强会使北极地区气温升高,与题干不符合,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5由题中可知,北极地区大气中尘埃颗粒物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昼夜温差减小,故A错误。大气尘埃颗粒物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地面辐射减弱,北极
6、地区气温会降低,海冰融化减慢,海水蒸发减弱,故BD错误。北极地区气温降低,极地高压增强,极地东风加强,故C正确。故选C。,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影响北极气温变化。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研究发现,这种现象导致北极地区气温有所下降。下左图示意北极地区海鸟,下右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如图)。 6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B,解析:6、据题干材料和北极地区海鸟图可知,夏半年大量海鸟迁徙至北极地区
7、,大量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产生尘埃颗粒更多;另外北极地区夏季有极昼现象,大气中大量的尘埃颗粒对太阳辐射影响最明显;冬季北极地区有极夜现象,大气中大量的尘埃颗粒对太阳辐射影响最不明显;春、秋季节没有夏季明显。综上所述,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二、大气受热过程的应用: 1、 影响太阳辐射能的分布(1)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 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 (2)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 气候干旱-晴天多-阴雨天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 (3)湿润盆地(如四川盆地):,2、影响昼夜温差大小:(1)地势高低:地势高 地势低 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
8、晚大气的 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2)天气状况:晴天阴雨天 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 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3)下垫面性质:陆地海洋,林草地裸地 下垫面的比热容小升温和降温快昼夜温差大。,3、影响气候: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2)解析“十雾九晴”的原理: 如果早晨出现大雾,多数是晴天。因为晴天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保温作用弱,近地面辐射降温,气温较低,水汽容易凝结成雾。日出 后气温升高,水汽过饱和状态结束,大雾消散,天气晴好。(3)解析“露重见晴天”:晴天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 近地面辐射降温,气温较低,水汽容易凝结成露。,
9、下图为“成都和拉萨某时段气温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与成都相比,拉萨( ) A白天大气辐射强B夜晚大气逆辐射强 C白天太阳辐射强D夜晚地面辐射强8成都和拉萨气温日较差差异较大的根本原因是两地( ) A纬度差异较大 B经度差异较大 C地面状况不同 D人类活动的差异,C,C,解析:7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太阳辐射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弱,因此本题选C。白天太阳辐射强,地面辐射强,但是大气稀薄,因此大气吸收的热量有限,大气辐射弱,A错误。大气稀薄,晴天多,晚上大气逆辐射也很弱,B错误。夜晚没有太阳,地面辐射比白天低,D错误。故本题选C。8两地气温日较差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地
10、形不同,地面状况不同。拉萨位于青藏高原,白天太阳辐射强,气温上升快,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下降快,因此昼夜温差大。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地形封闭,热量不容易扩散,因此昼夜温差小。成都和拉萨纬度差异不大,都在北纬30左右,A错误。经度不是温度的影响因素,B错误。人类活动对昼夜温差的影响不是根本原因,D错误。故本题选C。,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9图中表示枯雪年平均气温 日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10该地寒冷期( ) A最低气
11、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受积雪状况差异影响不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大于气温日变化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C,B,解析:9双层覆膜是为了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所以具有保温作用。温度较高,所以为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图,排除A、B。雪反射率高,对太阳辐射反射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相对较弱。因此枯雪年平均气温应比丰雪年的平均气温高,则表示枯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表示丰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故选C。10双层覆膜是为了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所以具有保温作用。温度较高,所以为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图,为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曲线。由图可知,两曲线上下差异小,因此气温日变化受积雪状况差异影响不大,
12、B正确。材料给的是平均气温,不是最低气温,A错误;膜内温度日变化(曲线)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膜内温度日变化曲线中,与气温日变化一致,但是曲线温度日变化变幅较小,与气温日变化不一致。A、C、D错误。故选B。,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11该地寒冷期,图示平均 温度最高值曲线高于 曲线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双层覆膜影响 B受气温日变化规律影响 C受降雪丰枯影响 D受所在区域位置影响,C,解析:11双层覆膜是为了保
13、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所以具有保温作用。温度较高,所以为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图。结合材料可知,二曲线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受降雪丰、枯的影响,故选C。,季节性积雪是干旱区和寒冷区最敏感的环境变化响应因子,下图是我国东北某地2007年3月1-31日积雪深度、日平均气温、地表温度及地气温差(地表温度与气温之差)的变化。 12积雪对土壤起保温作用最强的时段是( ) A3月13日 B3月415日 C3月1619日 D3月2125日,B,解析:12读图可知,415日期间积雪深度较大,而气温较低(为负值)、地气温差较大(为正值),说明此期间地温高,土壤与外界热量交换较弱,积雪对土壤的保温作用最强,故选B。,
14、季节性积雪是干旱区和寒冷区最敏感的环境变化响应因子,下图是我国东北某地2007年3月1-31日积雪深度、日平均气温、地表温度及地气温差(地表温度与气温之差)的变化。 13积雪对土壤起保温作用主要是因为( ) A雪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 B积雪阻碍了地气之间的能量交换 C积雪释放热量给地面 D积雪吸收大气热量使气温降低,B,解析:13当积雪较厚时,土壤与外界热量交换较弱,积雪阻碍了地气之间的能量交换,所以积雪对土壤的保温作用较强(根据图示信息也可知,积雪深度较大时,地气温差也较大,表明积雪阻碍了地气之间的能量交换),B正确;积雪会反射太阳辐射,其结果是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较低,不能解释积
15、雪对土壤的保温作用,A错;地面主要通过太阳辐射获得热量,C错;D选项不能解释积雪对土壤的保温作用,排除D。故选B。,季节性积雪是干旱区和寒冷区最敏感的环境变化响应因子,下图是我国东北某地2007年3月1-31日积雪深度、日平均气温、地表温度及地气温差(地表温度与气温之差)的变化。 143月1619日,地气温差略偏大的主要原因是( )A.积雪消融时吸收热量降低土壤温度 B.积雪消融时大气对流运动增强C.土壤湿度增大使地表反射率减小 D.地面辐射减弱使地表热量散失减少,C,解析:14读图,3月16日19日,积雪深度接近于0,积雪融化土壤湿度增加,同时地面积雪减少,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减小,土壤对太
16、阳辐射吸收增强,所以地表温度升高,另外积雪融化时会吸收大气热量,从而使得地气温差略大,C正确;土壤由于吸收太阳辐射增多所以温度升高,地面辐射增强,AD错;大气对流作用增强不会导致地气温差偏大,B错。故选C。,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图示观测时段内( )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16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 ) 白天温度低 蒸发(腾)多 空气湿度大
17、 大气逆辐射强 A B C D,C,A,解析:15读“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图可知,凌晨0-6时左右绿洲和沙漠地表温度的变化曲线接近平行,说明降温速率接近,C正确;地面长波辐射主要受地温的影响,图中显示地表温度差值最大接近15时,故15时左右绿洲和沙漠的地表温度差值最大,A错误;傍晚沙漠地温曲线较陡,温度下降较快,故绿洲降温速率小于沙漠,B错误;上午绿洲地温低于沙漠,故绿洲长波辐射弱于沙漠,D错误。故选C。16由于沙漠白天温度较绿洲高很多,夜间虽然沙漠降温幅度快于绿洲,但还是会出现绿洲夜间地温仍低于沙漠的现象,正确;绿洲地表较湿润,蒸发(腾)多,吸收热量多,会使绿洲夜间损失的
18、热量多,温度较低,正确;空气湿度大和大气逆辐射强都会导致夜间降温较慢,使绿洲夜间地表温度较高,错误,A正确。故选A。,4、影响农业生产:(1) 解析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的原理?,太阳短波辐射能透过塑料薄膜或者玻璃,到达温室内的地面,地面吸收后增温,形成地面长波辐射,但长波辐射无法穿透塑料薄膜或者玻璃,使热量保留在温室内,使温室内气温升高。从而改善了温室内的热量条件。,(2)解析深秋农民利用燃烧秸秆制造烟雾能预防霜冻的原理? 烟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3)分析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的作用?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大昼夜温差, 有利于水果糖分的积累。
19、,(4)分析利用地膜覆盖进行农作物种植的作用? (保温、保水、保土、保肥、增加光效、抑制杂草,防除病虫害)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起到保湿作用。 减少地表土壤侵蚀,起到保土保肥作用。 减少地表热量散失,起到保温作用。 增加地面反射光,使果品着色均匀,品质高。 压草、减弱杂草光合作用,抑制杂草生长。 防除病虫害。,17、茶树是一种喜温好湿、耐阴性较强、多年生的经济作物。 浙江盛夏高温少雨时,有茶农给茶树撑起了黑色的遮阳棚, 其目的是( ) A减少阳光直接照射,根治病虫害 B遮光,阻止杂草生长 C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减少茶树蒸腾 D减少空气对流,防止热量散失,C,解析:17、根据材料可知,“茶树喜温好湿
20、,耐阴性较强”,浙江盛夏高温少雨时,日照强,不利于茶树生长。黑色的遮阳棚,可以遮挡太阳光,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从而减少茶树水分蒸腾,C正确。不可能根治病虫害,A错误。可以遮光,但不能阻止杂草生长,B错误。黑色的遮阳棚不能减少空气对流,防止热量散失,D错误。故选C。,根据温室效应原理,成都市都江堰建设了玻璃温室大棚,冬季晴天时室内比室外气温高1020。如图为玻璃温室大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玻璃温室大棚对温室内部 气候影响正确的是( ) A光照增强 B热量减少 C日温差减小 D年温差增加19冬季傍晚菜农一般会往大棚内 洒水,其原理是( ) A增强地面辐射 B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 C增强大气
21、对地面辐射的吸收D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 20夏季,都江堰温室大棚种植蔬菜最佳做法是( ) A打开活动玻璃门窗 B地面喷水降温 C顶部覆盖黑色纱网 D启动降温设施,C,C,A,解析:18大棚内光照没有自然的充足,A错误;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利用大棚种植提高室内的气温,故B错误;大棚内由于保温作用较强,日温差较小,故C正确;大棚内年温差小,对种植蔬菜影响不大,故D错误。故选C。19大气的受热过程分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其原理是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C选项正确,ABD
22、错误。故选C。20夏季,都江堰的太阳辐射少,不利于大棚内作物的生长,所以,应该增加太阳辐射。A选项打开活动玻璃门窗,可以让太阳辐射照射进来,A符合题意。其余选项都不可以增加太阳辐射。故选A。,每年冬天,浙江省农业厅专家都要为西湖龙井茶树防冻支招。以下是两种常见的防冻措施:覆盖防寒(寒潮来前,用网纱等覆盖茶树蓬面,以保护茶树。如图1;熏烟驱霜(晚霜来前,气温降至2左右时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冻害。如图2。21图1中的网纱在冬季主要能够( ) A防太阳暴晒 B阻隔霜冻直接接触叶面 C防病虫害 D防洪、防涝22图2中的熏烟能够减轻霜冻, 是因为烟雾能够( ) A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B使
23、水汽含量增加,太阳辐射增强 C使地面温度增加,地面辐射增强 D使大气温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B,A,解析:21覆盖网纱主要是为防寒,ACD错误。网纱阻断寒潮、霜冻低温气体直接接触茶树叶面,减少冻害。B正确。故选B。22熏烟能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浓雾增加,使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减缓近地面气温下降,从而起到保温防冻作用,A正确。烟雾会减弱太阳辐射,B错误;太阳辐射减弱,不能使地面温度增加及地面辐射增强,也不能使大气温度增加,CD错误。故选A。,地膜覆盖(下图)具有保温保湿等作用,能够使作物取得早熟增产的效果,深受农业生产者欢迎。常用的地膜有透明地膜和黑色地膜(透光性较差)
24、两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地膜覆盖能够保温保湿的原因是( )A增强太阳辐射,增加下渗B减少地面辐射的损失,减少蒸发C增强削弱作用,增加降水D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降水24与透明地膜相比,覆盖黑色地膜( )A抑制杂草更优B地温回升较快C保土作用更差D保湿作用更低,B,A,解析:23地膜能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但是削弱作用并不强;地膜阻挡水分下渗,使下渗减弱,故A错误。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不能透过地膜,所以地膜会减少地面辐射的损失,同时减少水分的蒸发,故B正确。地膜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对大气降水影响不大,故C错误。地膜能增强大气逆辐射,但是对降水没有太大影响,故D错误。所以本题选B。24
25、透明地膜透光率较高,而黑色地膜遮光性好,导致膜下光照不足,可以抑制杂草生长,故A正确。黑色地膜覆盖在保温、保湿、保土方面和透明地膜相差不大,故BCD错误。所以本题选A。,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5如图a,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 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B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C减弱了地面辐射 D增强了大气逆辐射,C,解析:25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减弱地面辐射,以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作用,保障农作物的正常
26、发芽生长,C正确;对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的总量的影响小;地膜减少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ABD错。故选C。,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6如图b,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 作用是( )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C,解析:26山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产品质量,C对。树下覆盖地膜,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但夏季气温高,不是其主要作用,A错;地膜反射一部分太阳辐射,目的不
27、是为了降低地温,B错。覆盖地膜没有起到增加吸收太阳辐射的作用,D错。故选C。,中国新疆与美国加州、法国波尔多并称为“世界三大天堂级葡萄产区”。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新疆成为中国最有可能酿造出世界级美酒的地区之一。完成下面小题。27新疆地区酿酒时,常把装有葡萄原汁的陶罐埋入地窖的深土中, 其主要目的是( ) A防止蒸发B保持湿度C恒温发酵D低温保鲜28法国地中海沿岸葡萄产区的果农常在葡萄园的地表铺放鹅卵石, 新疆地区的果农却在葡萄园地面铺盖秸秆,这两种生产方式的 共同作用是( ) A防止风力侵蚀 B增加土壤肥力 C保持土壤温度 D减少水分蒸发,C,D,解析:27新疆深居大陆内部,大陆性气候显著,昼夜温差大,因此常把装有葡萄原汁的陶罐埋入地窖的深土中的主要目的是恒温发酵。故选C。28地中海沿岸属地中海气候,新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两地夏季都高温少雨,铺放鹅卵石和铺盖秸秆都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都有利于减弱风力或流水对土壤的侵蚀,起到保土保肥的作用,但不能防止。不同的是铺放鹅卵石有利于增大昼夜温差,促进葡萄糖分的积累;铺盖秸秆可减弱夜晚和冬季低温对葡萄植株的不利影响,起到保温作用;秸秆腐烂后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增加土壤的肥力。故D准确,A、B、C错误。,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