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精选文档.ppt(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本讲稿第一页,共二十二页 答案答案 呼应标题。呼应标题。“掬水月在手掬水月在手”呼应标题中呼应标题中 “夜月夜月”二字,而二字,而“弄花香满衣弄花香满衣”则呼应则呼应“春山春山”。从结构上看,该句承上启下从结构上看,该句承上启下。“掬水掬水”句承首联句承首联 “夜夜”,“弄花弄花”句承首联句承首联“春春”;下启颈联,乃下启颈联,乃 流连不舍之因。流连不舍之因。这两句写山中胜事,物我交融这两句写山中胜事,物我交融,人情物态面面俱到,既见山水清夜静与月白花香,人情物态面面俱到,既见山水清夜静与月白花香,又从又从“掬水掬水”“”“弄花弄花”的动作中显出诗人的童心的动作中显出诗人的童
2、心 不灭与逸兴悠长。所写不灭与逸兴悠长。所写“胜事胜事”虽只有两件,却虽只有两件,却 足以以少胜多。足以以少胜多。“掬水掬水”句写泉水清澄明澈,句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弄花”句句 写出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衣香浑然为写出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衣香浑然为 一体。艺术形象虚实结合,妙趣横生。一体。艺术形象虚实结合,妙趣横生。精于炼精于炼 字,字,“掬掬”字,字,“弄弄”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 照又传神,确是神来之笔。(答出三点是照又传神,确是神来之笔。(答出三点是4 4分,答分,答 出两点得出两点得2
3、 2分,答出一点得分,答出一点得1 1分)分)本讲稿第二页,共二十二页2.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1)(2)(2)题。(题。(6 6分)分)从军行从军行陈陈 羽羽海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从军行从军行王昌龄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注注】海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关山:山关山:山 川关隘。指山川阻隔的故乡。川关隘。指山川阻隔的故乡。(1
4、)(1)这两首诗中有关征人的形象有何不同?请作简这两首诗中有关征人的形象有何不同?请作简 要分析。(要分析。(2 2分)分)本讲稿第三页,共二十二页 答案答案 陈诗中的将士们不畏严寒,勇登天山,精陈诗中的将士们不畏严寒,勇登天山,精 神振奋,豪情万丈,积极乐观;王诗中的征人背神振奋,豪情万丈,积极乐观;王诗中的征人背 井离乡,感情苍凉、悲怆,心中充满离愁别恨。井离乡,感情苍凉、悲怆,心中充满离愁别恨。(2)(2)两首诗在抒发感情上采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两首诗在抒发感情上采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请联系诗句内容简要分析。(请联系诗句内容简要分析。(4 4分)分)答案答案 都运用了烘托的艺术手法刻画人
5、物。陈诗都运用了烘托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陈诗 通过对环境的描写,用环境的恶劣来衬托戍边将通过对环境的描写,用环境的恶劣来衬托戍边将 士无所畏惧的精神,用士无所畏惧的精神,用“横笛横笛”“”“红旗红旗”等意象等意象 烘托将士们的壮志和豪情,全诗具有诗情画意之烘托将士们的壮志和豪情,全诗具有诗情画意之 美;王诗不直接抒发征人的离愁别恨,而是通过美;王诗不直接抒发征人的离愁别恨,而是通过 琵琶曲声、凄清的琵琶曲声、凄清的“秋月秋月”等景物来烘托感情,等景物来烘托感情,深沉感人。深沉感人。本讲稿第四页,共二十二页3.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1)(2)(2)题。(题。(6
6、 6分)分)答张十一答张十一韩韩 愈愈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红。闲开艳艳红。未报恩波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吟君诗罢看双鬓,斗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觉霜毛一半加。【注】【注】张十一:名署,与韩愈同任监察御史,张十一:名署,与韩愈同任监察御史,因劝谏德宗皇帝,两人同时被贬。韩愈被贬到广因劝谏德宗皇帝,两人同时被贬。韩愈被贬到广 东阳山,张署被贬到湖南临武。东阳山,张署被贬到湖南临武。踯躅:杜鹃花踯躅:杜鹃花 科。科。恩波:皇帝的恩泽。恩波:皇帝的恩泽。斗:通斗:通“
7、陡陡”。本讲稿第五页,共二十二页 (1)(1)前四句描写景物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前四句描写景物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 略加分析。(略加分析。(3 3分)分)答案答案 衬托:以声衬静,猿的哀鸣打破了山村衬托:以声衬静,猿的哀鸣打破了山村 的宁静;的宁静;拟人:拟人:“竞长竞长”“”“闲开闲开”写出了春天写出了春天 的生机。的生机。寓情于景:猿的哀鸣触动了诗人内心寓情于景:猿的哀鸣触动了诗人内心 的悲愁,色彩鲜艳、充满生机的春景反衬了诗人的悲愁,色彩鲜艳、充满生机的春景反衬了诗人 的哀怨之情的哀怨之情。(写出其中一点得写出其中一点得1 1分,两点得分,两点得3 3分分)(2)(2)前人评
8、价尾联写得婉转含蓄,对此你是怎么理前人评价尾联写得婉转含蓄,对此你是怎么理 解的?(解的?(3 3分)分)答案答案 诗人写愁不说愁,只说鬓发白了一半;诗人写愁不说愁,只说鬓发白了一半;只说读张署的诗是白了鬓发的原因,不正面写只说读张署的诗是白了鬓发的原因,不正面写 自己的愁怨。(写出一点得自己的愁怨。(写出一点得1 1分,两点得分,两点得3 3分)分)本讲稿第六页,共二十二页4.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1)(2)(2)题。(题。(8 8分)分)水口行舟水口行舟朱朱 熹熹昨夜扁舟鱼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昨夜扁舟鱼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9、。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1)(1)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的情感变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的情感变 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夜如何夜如何”“”“试卷试卷”“”“孤孤 篷篷”“”“依旧依旧”等具体词语进行分析。(等具体词语进行分析。(4 4分)分)答案答案 “夜如何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试卷试卷”刻画诗人既抱希望又疑虑不安的心态。刻画诗人既抱希望又疑虑不安的心态。“孤孤”字字 暗示出风狂雨骤的夜晚江面上惟一的船只,以及暗示出风狂雨骤的夜晚江面上惟一的船只,以及本讲稿第七页,共二十二页 舟上坚韧独立的灵魂。舟上坚韧独立的灵魂
10、。“依旧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则透露出诗人无 限欣喜之情。(意思对即可,每词限欣喜之情。(意思对即可,每词1 1分,共分,共4 4分)分)(2)(2)这首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寄寓了什么人生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寄寓了什么人生 哲理?请结合具体诗句品味分析。(哲理?请结合具体诗句品味分析。(4 4分)分)答案答案 手法:手法:借景抒情,借景抒情,对比对比。(答对一个即(答对一个即 可,但要联系具体诗句分析)(可,但要联系具体诗句分析)(2 2分)分)寄寓哲理:寄寓哲理: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水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青山绿水是永恒的,
11、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 可遏制。可遏制。人生道路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只要逆人生道路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只要逆 流而上,搏击风雨,才能达到青山绿水的理想境流而上,搏击风雨,才能达到青山绿水的理想境 界,享受胜利的乐趣。界,享受胜利的乐趣。包含着人与世界的对抗包含着人与世界的对抗 以及对天人合一的安宁喜悦。(答对一点即可)以及对天人合一的安宁喜悦。(答对一点即可)本讲稿第八页,共二十二页5.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1)(2)(2)题。(题。(8 8分)分)苏幕遮苏幕遮草草(宋宋)梅尧臣梅尧臣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
12、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嫩色宜相照。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注注】梅尧臣:字圣俞,宣州宣城人,一生经梅尧臣:字圣俞,宣州宣城人,一生经 历坎坷,屡试不中,仕途极不得意,仅仅任过州历坎坷,屡试不中,仕途极不得意,仅仅任过州 中主簿等职。中主簿等职。庾郎:本指庾信。庾信是南朝梁庾郎:本指庾信。庾信是南朝梁 代文士,他得名甚早,代文士,他得名甚早,“年十五,侍梁东宫讲读年十五,侍梁东宫讲读”(庾开府集序庾开府集序)。窣地窣地:拂地
13、拂地。春袍春袍:刚释褐刚释褐 入仕的年轻官员,一般都是穿青袍。春袍,青袍入仕的年轻官员,一般都是穿青袍。春袍,青袍,实为一物。实为一物。本讲稿第九页,共二十二页 (1)(1)词人借词人借“草草”这一意象表达出复杂的情感,请这一意象表达出复杂的情感,请 加以简要阐述。(加以简要阐述。(4 4分)分)答案答案 词人绘春草之象词人绘春草之象,含春光易逝之意含春光易逝之意,寓伤春寓伤春 之情之情(或对春天逝去的无可奈何或对春天逝去的无可奈何);词人借草伤己词人借草伤己 (人生(人生),),以草表达对仕途厌倦的苦闷情绪以草表达对仕途厌倦的苦闷情绪。(2)(2)在词中,词人主要借助于怎样的表达技巧来表在词
14、中,词人主要借助于怎样的表达技巧来表 现其复杂的感情,请予以简要阐述。(现其复杂的感情,请予以简要阐述。(4 4分)分)答案答案 咏物抒怀或寓情于物:将初入仕途的年轻咏物抒怀或寓情于物:将初入仕途的年轻 人踌躇满志、英姿勃发的风采寄寓于青青春草之人踌躇满志、英姿勃发的风采寄寓于青青春草之 中;将倦于宦游,春末思归的苦闷情绪寄寓于暮中;将倦于宦游,春末思归的苦闷情绪寄寓于暮 春之草的凄凉衰败之中。春之草的凄凉衰败之中。对比:将初春之草的生机逼人与暮春之草的凄凉对比:将初春之草的生机逼人与暮春之草的凄凉 衰败形成强烈对比,暗含伤春之意。衰败形成强烈对比,暗含伤春之意。本讲稿第十页,共二十二页6.6
1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8分)分)碧寻宴上有怀知己碧寻宴上有怀知己曹曹 邺邺荻花芦叶满溪流,一簇苼歌在水楼。荻花芦叶满溪流,一簇苼歌在水楼。金管曲长人尽醉,玉簪恩重独生愁。金管曲长人尽醉,玉簪恩重独生愁。女萝女萝力弱难逢地,桐树心孤易感秋。力弱难逢地,桐树心孤易感秋。莫怪当欢却惆怅,全家欲上五湖莫怪当欢却惆怅,全家欲上五湖舟。舟。【注注】女萝:一种蔓生植物。女萝:一种蔓生植物。五湖:春秋时五湖:春秋时 范蠡辅佐越王功成之后游五湖。范蠡辅佐越王功成之后游五湖。(1)(1)诗歌描写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画面?通篇表达诗歌描写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画面?通篇
16、表达 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4 4分)分)本讲稿第十一页,共二十二页 答案答案 作者生活在音乐高奏,欢乐宴饮的氛围当中;作者生活在音乐高奏,欢乐宴饮的氛围当中;(2 2分)但他感到的是孤独惆怅,(分)但他感到的是孤独惆怅,(1 1分)向往的是远离分)向往的是远离 尘嚣的安闲世界。(尘嚣的安闲世界。(1 1分)分)(2)(2)诗的颔联和颈联分别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结合诗的颔联和颈联分别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结合 诗句具体谈谈。(诗句具体谈谈。(4 4分)分)答案答案 诗歌的颔联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诗歌的颔联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1 1分)诗人分)诗人 用众人的享
17、乐和君王的恩宠反衬自己的忧愁。(用众人的享乐和君王的恩宠反衬自己的忧愁。(1 1分)分)诗歌的颈联用了融情入景(或拟人)的表现手法,(诗歌的颈联用了融情入景(或拟人)的表现手法,(1 1 分)诗人用女萝的力弱来反映自己的身不由己,用梧桐分)诗人用女萝的力弱来反映自己的身不由己,用梧桐 的心孤来折射内心的伤感。的心孤来折射内心的伤感。(1(1分分)本讲稿第十二页,共二十二页7.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8分)分)海海 棠棠郑郑 谷谷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
18、全在欲开时。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1)(1)明代的王象晋形容海棠曰:明代的王象晋形容海棠曰:“其花甚丰,其叶其花甚丰,其叶 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绰绰如处女。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绰绰如处女。”本诗中哪本诗中哪 两句表达了这种意思?并写出了海棠怎样的风韵两句表达了这种意思?并写出了海棠怎样的风韵 美?(美?(4 4分)分)本讲稿第十三页,共二十二页 答案答案 本诗中三、四句表达了这种意思。(本诗中三、四句表达了这种意思。(1 1分)分)海棠最美最动人之处就在于含苞待放之时。海棠海棠最美最动人
19、之处就在于含苞待放之时。海棠 花蕾花蕾“新著雨新著雨”而又在而又在“欲开时欲开时”,色泽分外鲜,色泽分外鲜 红艳丽,看上去有如少女含羞时的红晕,娇娆而红艳丽,看上去有如少女含羞时的红晕,娇娆而 妩媚。海棠显得别具一番风韵,显得异常之美。妩媚。海棠显得别具一番风韵,显得异常之美。(3 3分)分)(2 2)本诗的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本诗的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 诗句简要分析。(诗句简要分析。(4 4分)分)答案答案 第三联诗人从侧面对海棠进行烘托第三联诗人从侧面对海棠进行烘托。(1(1分分)那美丽勤劳的莫愁女为欣赏海棠的娇艳竟懒于梳那美丽勤劳的莫愁女为欣赏海棠的娇艳竟懒于梳
20、 妆,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妆,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 而迟迟不动笔,不肯轻易点染,唯恐描画不出海而迟迟不动笔,不肯轻易点染,唯恐描画不出海 棠的丰姿神韵。则海棠的美丽和风韵也就可想而棠的丰姿神韵。则海棠的美丽和风韵也就可想而 知了,真所谓知了,真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了了。(3(3分分)(意思对即可)(意思对即可)本讲稿第十四页,共二十二页8.8.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有关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有关问题。(1010分)分)南园十三首(其六)南园十三首(其六)李贺李贺寻章摘句寻章摘句老雕虫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晓月当帘挂玉弓。不
21、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注注】寻章摘句:写诗文时就典籍中寻觅典故寻章摘句:写诗文时就典籍中寻觅典故,摘取词句。摘取词句。雕虫:指写诗作文本为小技,这里指轻视辞章雕虫:指写诗作文本为小技,这里指轻视辞章。哭秋风:悲秋作赋。哭秋风:悲秋作赋。(1)(1)解释前两句诗里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及所用的艺解释前两句诗里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及所用的艺 术手法。(术手法。(5 5分)分)本讲稿第十五页,共二十二页 答案答案 前两句描述了诗人艰苦的书斋生活。具体前两句描述了诗人艰苦的书斋生活。具体 意境为:清冷,凄凉,孤独,寂静,幽伤,神色意境为:清冷,凄凉,孤独,寂静,幽伤,神色
22、 低沉,情绪默然。诗歌运用了正话反说,比喻,低沉,情绪默然。诗歌运用了正话反说,比喻,白描,情景交融的手法。白描,情景交融的手法。(2)(2)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主旨。(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主旨。(5 5分)分)答案答案 内容是:我的青春年华就消磨在写诗作文内容是:我的青春年华就消磨在写诗作文 这样的雕虫小技上,每天伴着清冷的月光刻苦读这样的雕虫小技上,每天伴着清冷的月光刻苦读 书书,发奋写作发奋写作,孜孜不倦地琢句雕章谋篇孜孜不倦地琢句雕章谋篇。而读书而读书 有才又有什么用呢?你没看到年年辽东之地战争有才又有什么用呢?你没看到年年辽东之地战争 频繁,武士受重用,而文人无法发挥自己悲秋作频
23、繁,武士受重用,而文人无法发挥自己悲秋作 赋的才能吗?一赋的才能吗?一、二句从自我生活现状写起二句从自我生活现状写起,三三、四句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四句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揭示了造成揭示了造成 内心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郁积已久的怀才不内心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郁积已久的怀才不 遇、无识见弃之感愤。遇、无识见弃之感愤。本讲稿第十六页,共二十二页9.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8分)分)踏莎行踏莎行贺贺 铸铸 杨柳回塘杨柳回塘,鸳鸯别浦,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慕幽香,红衣
24、脱尽芳心苦。返照迎潮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注注】回塘:曲折的水塘。回塘:曲折的水塘。别浦:不当行路别浦:不当行路 要冲之处的水口要冲之处的水口。红衣红衣:荷花的红色花瓣荷花的红色花瓣。芳心芳心 苦:指莲心有苦味。苦:指莲心有苦味。返照返照:夕阳的回光夕阳的回光。潮潮:指指 晚潮。晚潮。骚人:诗人。骚人:诗人。(1)(1)此词咏荷,词的上片刻画的荷花具有怎样的特此词咏荷,词的上片刻画的荷花具有怎样的特本讲稿第十七页,共二十二页 点?请简要分析上片最后两句使用的艺术手法。点?请简要分析上片最
25、后两句使用的艺术手法。(5 5分)分)答案答案 上片中荷花具有孤寂、悲苦的特点上片中荷花具有孤寂、悲苦的特点。(2(2分分)后两句使用了拟人手法后两句使用了拟人手法,(1(1分分)将荷花比作亭亭玉将荷花比作亭亭玉 立、孤芳自赏的美人立、孤芳自赏的美人,(1(1分分)表现了它处境寂寞和表现了它处境寂寞和 芳华零落的悲苦芳华零落的悲苦。(1 1分)分)(2)(2)全词咏写荷花的目的在于寄情于物,结合下片全词咏写荷花的目的在于寄情于物,结合下片 内容,请简要谈谈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内容,请简要谈谈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3(3分分)答案答案 抒发了不愿趋势附俗而致年华虚度,失时抒发了不愿趋势附俗而致
26、年华虚度,失时 零落(怀才不遇)的悲叹。如答零落(怀才不遇)的悲叹。如答“保持不愿趋时保持不愿趋时 媚俗的品质媚俗的品质”或或“由于坚持自己的操守由于坚持自己的操守(选择),选择),以致发出仕路崎岖、沉沦不甘的感叹以致发出仕路崎岖、沉沦不甘的感叹(或或“愤懑愤懑”“激愤激愤”)”)”亦可。亦可。本讲稿第十八页,共二十二页10.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8分)分)绵谷绵谷回寄蔡氏昆仲回寄蔡氏昆仲罗罗 隐隐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山峰别恨和肠断
27、,水带离声入梦流。山峰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注注】绵谷:今四川广元。绵谷:今四川广元。蔡氏昆仲:是罗蔡氏昆仲:是罗 隐游锦江时认识的蔡氏两兄弟隐游锦江时认识的蔡氏两兄弟。罗隐离开锦江罗隐离开锦江,经经 过绵州回到绵谷以后过绵州回到绵谷以后,蔡氏兄弟还在成都蔡氏兄弟还在成都。绵州:绵州:今四川绵阳。今四川绵阳。(1)(1)第二联深得锦江美景的神韵,是全诗中最富有第二联深得锦江美景的神韵,是全诗中最富有 诗意的句子。简要赏析此联。(诗意的句子。简要赏析此联。(4 4分)分)本讲稿第十九页,共二十二页 答案答案 上承首联写出了锦
28、江春草满径、秋云缭上承首联写出了锦江春草满径、秋云缭 绕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锦江风物人情的留恋。绕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锦江风物人情的留恋。“芳草碍马芳草碍马”与与“好云遮楼好云遮楼”采用了拟人手法采用了拟人手法,通过塑造春草留客和好云遮护的形象,移情于物通过塑造春草留客和好云遮护的形象,移情于物,既写出了锦江景致的可爱,又将自己与蔡氏兄弟既写出了锦江景致的可爱,又将自己与蔡氏兄弟 的朋友情谊寄托其中。的朋友情谊寄托其中。“碍碍”“”“遮遮”二字用笔迂二字用笔迂 回含蓄,画面生动而情深意长。回含蓄,画面生动而情深意长。(2)“(2)“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29、在写法在写法 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4 4分)分)答案答案 借景抒情,用回望锦城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借景抒情,用回望锦城表达对朋友的思念;用淡烟迷茫、乔木高耸的意境,表达了悠长的情用淡烟迷茫、乔木高耸的意境,表达了悠长的情 韵,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韵,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本讲稿第二十页,共二十二页1.1.设问形式设问形式 (1 1)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达)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达 技巧)?技巧)?(2 2)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写法上有什么特点?(3 3)某词某句最为精妙、最富诗意,为什么?)某词某句最为精妙、最富诗意,为什么?2.
30、2.答题步骤答题步骤 (1 1)直答手法。)直答手法。(2 2)分析效果:结合诗句具体指出手法,然后分)分析效果:结合诗句具体指出手法,然后分 析使用该手法的表达效果。析使用该手法的表达效果。3.3.答题关键答题关键 熟悉各种手法熟悉各种手法本讲稿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二页 表达技巧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大致分三类:表达技巧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大致分三类:A.A.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仗、夸张、对比、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仗、夸张、对比、双关等。双关等。B.B.表现方法:衬托、烘托、渲染、象征、铺陈、表现方法:衬托、烘托、渲染、象征、铺陈、白描等。白描等。C.C.不同角度:直接与间接,正面与侧面,虚与实不同角度:直接与间接,正面与侧面,虚与实,动与静,空间角度(远近、高低、俯仰),感动与静,空间角度(远近、高低、俯仰),感 觉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觉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返回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二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