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政治第一轮深刻复习讲义《经济生活》部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高三政治第一轮深刻复习讲义《经济生活》部分.doc(4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2013届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讲义经济生活部分 前言1.原理: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哲理)2.概念: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础上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经济活动生产活动;分配活动;交换活动;消费活动是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进行的决定着其它一切社会活动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其性质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经济 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货币的本质考点 1: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含义
2、: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内涵)。 从外延上看: 物 品 商品是一个历史范畴; 劳动产品 劳动产品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范畴; 商 品 物品是一个永恒范畴。判断:下列属于商品的是:大自然中的水、空气;农民自产自销的粮食;农民自产自消的粮食;人们脚上穿的皮鞋;封建地租;废品收购站收购的废品;假酒;礼品;顾客乘坐的出租车;中国租给美国的大熊猫。答( )在一定条件下,商品和非商品可以转化。某些非劳动产品也可当作商品来买卖,这是特殊现象。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的二因素)(两个基本属性)。含义: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
3、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可能同时占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生产者为了获得(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为了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付出价值。商品具备良好的使用价值,是顺利实现商品价值的前提,因此,企业应当生产适销对路的、质量上乘的商品和服务,创造自己的品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和物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人和人的关系(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判断: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价值是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判断:商品、价值是生产社会化的产物;商品、价值体现人们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一切有用物品都
4、有使用价值; 只有商品才有价值(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一切劳动产品都凝结着无差别人类劳动; 只有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才是价值。区分: 商品的使用价值;物品的使用价值; 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日常生活中,优质优价、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等说明了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优质优价的商品,其价格高的根本原因不是商品质量(使用价值)好,而是其包含的价值量大,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比较多。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不能比较大小。优质优价:从生产者角度提出的要求; 质优价廉:从消费者角度提出的要求.价廉:是消费者从价值角度提出的问题(消费者看的是价格); 物美:是消费者从使用价值角度提出
5、的问题(消费者看的是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判断:超市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违背价值规律;有偿使用塑料购物袋,意味着消费者要获得使用权须让渡使用价值;满足消费者需求是商品生产者生产的根本目的。考点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产生: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在本质上体现了人们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判断:货币和商品同时产生;货币是人类的发明之一;金银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
6、的产物;金银不是唯一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金银具有充当货币的社会属性;“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货币(广义)与商品不是同时产生,但将同时消失;金银纪念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本质是商品。货币:广义;狭义。直接的物物交换:商品商品(W-W)(买和卖同时进行); 商品流通:商品货币商品(W-G-W)(买和卖在时空上分离)。“商品交换”产生在前;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产生在后.考点 3.货币的基本职能含义及与货币本质的关系: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基本职能其它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购买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价值尺度A.含
7、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货币单位:元、镑、马克等。B.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C.特点(要求):执行这个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想象中的货币)。商品的价格:和商品价值成正比;和货币价值成反比。判断: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为价格。流通手段A.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B.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包括了买和卖两个先后衔接的阶段)。商品流通的含义: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先有商品交换;后有商品流通。流通手段强调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
8、商品如何交换。C.特点(要求):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实实在在的货币)。D.“商品货币”阶段的重要性商品生产者只有把商品卖出去,并卖出好价钱,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如果商品卖不出去,就意味着他白白付出了劳动,他所需要的商品也买不回来。(“是商品惊险的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要使自己的商品能够卖出去,并卖出好价钱,商品生产者就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判断: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网上购物使用的是虚拟货币。E. 货币流通规律及其公式内容: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
9、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与价格水平的乘积)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其他职能: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流通手段:“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支付手段:“延期支付”或“预支”。 支付支付手段;收藏贮藏手段。 比较:货币具有支付手段职能;信用卡日益成为现代社会流行的一种支付手段(支付工具)。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二、货币的种类与形式考点1.金属货币与纸币金属货币A.金银为什么最适合充当货币?贵金属金银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特点。B.货币的发展:
10、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足值不足值)】纸币电子货币 纸币A.产生: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铸币的基础上产生的。(纸币是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过程中产生的)(讲解:因为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候,人们只关心它的实际购买力,并不关心它本身的价值,从而产生了没有价值的纸币。)金银条块铸币(足值不足值)纸币B.优点: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总结:金银为什么最适合充当货币?贵金属金银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特点。纸币的优点: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信
11、用卡的优点: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节省交易费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C.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我国:人民银行总行);现在强制使用。我国50年代的:存折可以支取;人民币不能使用购物。 纸币本身没有其票面代表的价值(纸币没有价值)。D.发行: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货币流通规
12、律: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纸币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不能充当一般等价物。判断: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发生变化,纸币的购买力必然发生变化()。判断:发行多少纸币由国家决定();应发行多少纸币由国家决定()。判断:纸币面值的大小由国家决定();纸币购买力的大小由国家决定()。判断:纸币无论发行多少都只能代表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判断:人民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金银纪念币:a.面额价值:是由国家规定的;b.本身价值:是由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通货膨胀和
13、通货紧缩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含义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表现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衰退。本质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多。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少。成因纸币发行过多(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社会需求旺盛;成本上升等。纸币发行过少;社会需求不足等。影响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但通货膨胀直接使纸币贬值,而居民收入水平没有提高,就会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影响经济发展。适度的通货紧缩可
14、以挤去经济泡沫,抑制投资过热;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从长远看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对策一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二是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可以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等。可以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和出口等措施拉动经济增长,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主要靠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导致物价下跌,但物价下跌不一定是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宏观上的卖方市场;但卖方市场不一定就是通货膨胀。通货紧
15、缩是宏观上的买方市场;但买方市场不一定就是通货紧缩。判断:只要纸币的发行量不等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就必然发生通货膨胀。判断:a.通货膨胀: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b.通货紧缩: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通货紧缩: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有关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以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投资公共工程等);货币政策:和银行有关的政策(如:调整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汇率;调整信贷规模、信贷结构等)。#.财政政策:全国人大或常委会批准;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制定。#.通货膨胀时货币政策更明显;通货紧缩
16、时财政政策更明显。(总的说货币政策更灵活)。E.爱护人民币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考点 2:货币与财富:货币总是代表着一定的财富,代表着人们过去的劳动。它本身没有是非善恶的区别。 考点 3:结算与信用工具结算:在核算一定时期的各项经济收支往来时通常使用的方式。包括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信用工具A.信用卡:含义: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作用【特点(功能)和优点】: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节省交易费用,给持卡人带来
17、诸多便利。B.支票: 含义: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种类:在我国主要分为转帐支票(付款单位开票后,收款单位到银行凭票把款转入自己帐户)和现金支票(由付款单位开出,收款人凭票到银行支取现金)。判断:信用卡、支票、外汇是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和人民币都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使用银行信用卡可以减少现金流通量并缓解通货膨胀。考点 4:外汇和汇率:外汇外汇的含义: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外币不一定是外汇。只有可自由兑换的外币才是外汇。外汇不只是外币。还包括:以外币支付的支票、汇票、股票、债券等
18、。判断:外汇可以在中国直接流通。在对外活动中,出口可赚取外汇,进口需要支付外汇。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在于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外汇储备:是外汇的积累,主要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和偿还对外债务。判断:外汇储备越多越好。()课外阅读:正确看待我国过多的外汇储备 #利: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对外清偿能力,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对外信誉,提高海内外对中国经济和货币的信心(“信用证”);有利于应对突发事件和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稳定器”);有利于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供雄厚的资金保障(“护航船”)。 #弊: 不利于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在宏观经济过热的时候,外汇储备的增加很可能推动货币的过
19、多投放,从而加剧通货膨胀压力。)(讲解:外汇储备是央行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供大于求时买入外汇而形成的。由于央行买入外汇必须投放等值的人民币,因此,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意味着央行被动投放的基础货币在高速增加,通货膨胀压力加大、最终影响到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不利于为我国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会引起国际上对我国贸易状况和人民币币值的高度关注,容易诱发争端)不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讲解:由于上述央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已成为货币发行的“主渠道”,长此以往,会出现创汇较多的东部地区资金多、创汇较少的中西部地区资金少,创汇较多的第二产业资金多、创
20、汇较少的第三产业资金少等现象。) #对策:调整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增加先进技术和设备进口,合理引导外资投向;继续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完善储备经营管理,增加储备资产收益。汇率A.含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我国汇率的表示方法(直接标价法,也即人民币外汇牌价)如:100美元=728元100美元=728元读作“美元的人民币价格”,或“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汇价)”。课外阅读:我国的汇率制度: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B.汇率的变动: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
21、说明外汇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汇汇率跌落。100美元=728元100美元=700元:美元贬值(美元的汇率跌落) ;人民币升值(人民币的汇率上升)。人民币的汇率上升(人民币的外汇汇率下降)(我国的外汇汇率下降)。影响汇率的因素国际收支状况;通货膨胀;利率水平;政府和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重大国际政治事件;国际投机;心理因素。(影响汇率的因素很多,但可以归结为外汇供求关系的影响。)汇率变动的影响一国汇率下跌(本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提高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外汇储备增加;就业增加;国民收入增长;有利于利用外资(外资投资成本降低);(如果贬值趋势不断发展,又会引起资金外流);国内物价上涨
22、(发展下去会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讲解:出口扩大引起需求拉动物价上涨;通过提高国内生产成本推动物价上涨)扩大旅游业(外国货币的购买力相对提高,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吸引外国游客)。主要工业国的货币贬值会影响其他国家的贸易收支,由此引起贸易战和汇率战,并影响世界经济的景气。主要货币的汇率不稳定还会给国际储备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带来巨大的影响。一国汇率上升(本币升值):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外汇储备缩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不利于国民收入的增长;外资投资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参考上一问题的思路。其它:居民可购买到相对物美价廉的商品,尤其是进口商品;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可能带来通货紧缩的危险);就
23、业压力加大;有利于促使企业培育非价格竞争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偿还外债;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双刃剑) 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优化进出口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平衡;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增加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A含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B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正确对待金钱(“综合探究”)1.货币被崇拜的原因:货币产生后,就成了社会财富的象征。2.货币并不神秘,不应盲目崇拜
24、: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3.对待货币的正确态度:取之有道。用正当的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用之有益。把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用于做有意义的事(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用之有度。花钱要有所节制,要分轻重缓急,能够节省的要节省。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一、影响价格的因素(考
25、纲:“价格的决定与变动”)考点 1:价值决定价格(考纲:“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与价格A. 区别: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B. 联系: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产生后价值就表现为价格。价值决定价格虽然价格的变动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但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
26、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正确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A.“现有”:不是过去的,也不是将来的;而是现在的。B. “正常”:是指绝大部分生产者的条件();是指生产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条件()。C.“平均”:是指绝大部分生产者的平均劳动时间();是指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平均劳动时间()。判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某个计算中心算出来的;是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同种商品(同规格、同质量的商品),其价值量是相等的。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意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个别商品生产者的意义)率先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其个别劳动生产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意味着其生产成本低于平均成本,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在竞争
27、中处于不利地位。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则意味着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该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商品的价格降低。(讲解:这就是为什么商品上市初期价格很高而经过一段时间价格回落的道理)。判断:个别劳动时间和商品价值量无关,因此改变个别劳动时间没有意义()。判断:个别生产者不能改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个别生产者没有意义()。判断:单项选择题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A.既不赚钱,又不亏本;B.可能赚钱,可能亏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在流通中实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社会财富(产品数量)的增加,同时意味着单位商品价值
28、量降低,商品价格降低,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判断:社会劳动生产率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该行业生产该产品的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和商品价值总量无关(下表)。个别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和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下表)。单位商品价值量同一劳动同一时间创造的使用价值总量(即产品数量)同一劳动同一时间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社会劳动生产率1倍1倍1倍不变个别劳动生产率1倍不变1倍1倍判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降低,必然导致该企业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判断:生产者竞相降低个别劳动时间,必然会引起社会必要劳
29、动时间的变化()。判断:企业要努力规避市场竞争,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正比。考点2:供求影响价格(考纲:“供给与需求”)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和直接因素供求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气候等是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气候等间接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间接因素通过直接因素起作用)。供给、需求对价格的影响除了价值决定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还包括供给与需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则商品价格降低;反之亦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则商品价格升高;反之亦然。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供求影响价格。供
30、不应求,价格升高;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A.卖方市场:当供不应求时,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想象。(是由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B.买方市场:当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是由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考点3: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影响商品市场价格的因素有:供求
31、关系(供求影响价格);价值(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商品的价格是受价值规律支配的价值决定价格价格供求价值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反映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货币的价值量(成反比)。纸币的发行量。国家的宏观政策(价格政策等宏观调控)。其它: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季节、购买心理、流通环节的多少等。不影响商品市场价格的因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优质产品之所以优价是因为其价值大);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当然,个别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有实力定较低的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价值对价格起决定作用,在通常情况下,价格的变动主要受供求的影响。)考点4: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基
32、本内容: 第一,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在商品生产领域)。第二,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在商品交换领域)。等价交换的含义货币出现以前:交换双方商品的价值量相等;货币出现以后:价格与价值相符。等价交换原则只适用于商品经济活动,不能引入政治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否则会诱发权钱交易、见利忘义。判断:等价交换就是价格和价值相符合的交换。等价交换只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中;等价交换原则并不存在于某一个别场合;等价交换原则并不存在于每一个别场合。商品是一个天生的平等派。(讲解:买卖双方地位平等、机会均等地进出市场,平等竞争,平等交换。)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33、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唯一表现形式。之所以会波动因为供求影响价格之所以不会无限涨落价格直接原因是价格也会影响供求根本原因是价值决定价格判断: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供求变化,价格一定变化。()供求、价值都可能是某商品价格变化的主要原因,但只有价值才是根本原因。判断:市场形成价格(价格由市场决定)():即价格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影响。总结:A.价值规律的作用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经济资源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棒子)。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鞭子)。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筛子)
34、。价值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辩证地看待价值规律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一方面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又有局限性,需要辅之以政府的宏观调控。在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三个方面的调节作用,可以归结为一点,即:促使社会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市场能够较好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说到底是通过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B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调节生产规模(价格对供给的影响)(供给定理)。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
35、;当商品供不应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供给定理: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上升,则商品的供给量增多;反之,供给量减少】供过于求价格下跌获利减少获利增加价格上涨供不应求生产扩大生产缩小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寻求降价空间,形成竞争优势)。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商品。(生产者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商品,有利于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获取更多利润)。C.市场的优点(市场是怎样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配置的?)【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途径)及优点)】(第4单元)市场配置资源
36、主要通过供求、价格、竞争等来实现的。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宏观)。(讲解:市场的这一作用是通过供求和价格的相互影响来实现的。强调了市场调节资源在各部门的流入流出中达到均衡,实现了资源在不同部门的优化配置。)市场通过利益杠杆的作用,促使生产者和经营者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微观)。市场促使生产者优胜劣汰,使资源向效益好的企业集中(中观)。二、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考点 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考点 2: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一
37、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需求法则)(需求定理)。【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变动会引起其需求量的反方向变动。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减少;高档耐用品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则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迅速增加。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
38、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随之增加。(互为替代品是指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互补商品是指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课外阅读: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往往会使其销售者总收益增加。考点 3: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调节生产规模(价格对供给的影响)(供给定理)。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该商品
39、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当商品供不应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供给定理: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上升,则商品的供给量增多;反之,供给量减少】供过于求价格下跌获利减少获利增加价格上涨供不应求生产扩大生产缩小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寻求降价空间,形成竞争优势)。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商品。(生产者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商品,有利于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获取更多利润)。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树立市场
40、意识、科技意识、创新意识和质量意识。提价的双重作用:刺激生产;抑制消费。总结:价格与供求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升高;供过于求,价格降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则商品价格降低;反之亦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则商品价格升高;反之亦然)。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需求法则)(需求定理);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当商品供不应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
41、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供给定理: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上升,则商品的供给量增多;反之,供给量减少】本课总结:不管是“影响价格的因素”还是“价格变动的影响”,归根到底都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应当遵循价值规律,时刻关注价格的变化,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一、消费及其类型考点 1:影响消费的因素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1)居民收入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消费增长也较快;当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时,消费
42、增幅也下降。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对于未来收入,如果人们有非常乐观的预期,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反之,预期未来有减少收入或者失业的风险时,人们就会节制当前的消费,以备不时之需。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2)物价变动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跌,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判断: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刺激需求()。提高人民消费水平(生活水平
43、)的根本途径: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讲解:这里的收入是指“可支配收入”(即对个人合法收入作了必要的扣除)。提高人民消费水平(生活水平):对国家而言,a.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努力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b.贯彻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消费预期。c.完善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提高总体消费水平。d.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对个人而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依靠自己的知识、技术、资本等因素获得更多的收入。同时,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科学消费,绿色消费。对企业而言,要积极关注市场需求,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提供优质服务,更好地满足消费
44、者的需要。课外阅读:理论联系实际:收入影响消费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收入差距影响消费缩小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价格影响消费稳定物价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生活必须品的需求量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要远远低于高档耐用品国家特别关注农产品的价格变化。总结: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与保养自然条件、社会环境(经济、政治、文化、民族习俗、宗教信仰等)、个人经历等人口因素消费心理消费预期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因素居民收入物价水平其它因素当前可支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人们的收入差距考点 2:消费类型:钱货两清的消费(最常见)(我们生活中消费的大部分商品是如此)通过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方式购买;一旦交易完成,商品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