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引导学生自我开发变化的途径方法研究”实验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环境下引导学生自我开发变化的途径方法研究”实验方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网络环境下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途径、方法研究”实验方案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随着21世纪的降临,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它将使人类走出工业文明,步入信息时代,也必将使人类的学习方式从印刷时代跨入信息时代。适逢这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深入思考,勇于开拓,创造与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时代相适应的、全新的、高效的学习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与创新能力。未来的社会中,学校不再是信息与知识的唯一来源,甚至也不是最有吸引力的来源,通过网络,人们可以在愉快的气氛中迅速和不受阻碍地获得各种知识。在获取
2、知识过程中,人的自主性将会对学习的效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小学生未来的竞争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有没有能力把信息迅速转变为可用的知识,能有选择地分配和用于及时的决策和学习,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对此也有了明确的要求。网络化的多媒体和超级媒体为通过启动人的感官来便利知识的获得提供了机会。因而我们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式教学模式。2、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行此项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恰当、巧妙、有效地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构建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有目的地,有选择地,独创性地参与教学过程,做到自我调控,尤其在学习时,懂得充分合理利用信息资源,从而使自己的智力资源与信息资
3、源达到优化配置,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趋势自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便迅速地渗透到教育领域。无论是它对学校教育所带来影响的深刻性和广泛性,还是它在教育领域里发展的速度都是其他任何学科所无法比拟的。随着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的出现,网络教育便成为了国内外教育研究的焦点,网络下的各种教育、教学模式也随之应运而生。为了探讨网络化下的教育、教学模式,许多学校都在研究计算机教育学,以促进计算机教育理论的生成。研究证明,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计算机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媒介,即传递信息的工具,它可以自动地呈现教学内容,向学生提问,接受学生的反应信息并作出评价和判断决策,然后提供相
4、应的反馈信息。这无疑给当今的教学注入了新的元素,使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实现多元化。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要在过去的班级授课制中实现这个多元化实属难事,借助于信息网络则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提供不同深度和广度的教学内容,以及完成这些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步骤。就这样,大大地优化了课堂的教学过程,以取得最优化的效果。同时,也由于这个多元化,使得形形色色的网络化下的教学过程,难以统一模式。而我校网络化下自主式教学研究正是针对这个多元化而提出来的。有效的学习是把信息转变为可用和可实行的个人知识的积极过程。而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得这个过程充满生机。进行此课题的研究与探讨,是未来社会的需要。众所
5、周知,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它是通过培养人来为社会服务的,社会正以一日千里的态势高速地发展着,教育必须不断地调整自身的结构以及发展的速度和模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因而基于网络的教学研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而教学模式等的产生也会日新月异。但是,基于网络的学习模式等的研究在现行的小学教学中还是显得比较薄弱,尤其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显得很不成熟,有待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由于未来教育的趋势在于使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大任务。自主,从个人品格看,表现为个人在道德、情感和智力上的自主,具有独立探索知识的能力。而从学习行为过程来看,主要指学生能够对
6、自己的学习负责,即自我操纵的学习。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全体发展,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强调学生个性发展。而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式教学正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因为它能重视发展性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学媒体的选择上,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确定上,既注重学生群体的发展性需要,也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需要;同时,充分体现创新教育的思想,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认知方法,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驾驭多媒体,不成为多媒体的奴隶。因而进行此课题的研究,既有实践意义,又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它集丰富的知识信息于教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多感官参与教学过程,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
7、到激发与调动,与此同时,运用新成果、新理论,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四、课题界定与理论依据基于网络的“自主式”教学,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指导下,借助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习的质量。特别是让学生在使用信息资源时,学会今后如何利用信息资源的方法,以便尽可能利用信息资源使自己在学习中少走弯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处于中心地位,教师是学生的帮助者。期望借助网络环境,让学生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建构知识。 我们进行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式”教学研究,面向的是学科教学,实现学科教学的最大效益,因而,必须对学科教学理论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8、充分运用学科教学理论研究的成果,把学科教育学的相关基本理论应用于研究中。同时,现代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对这个研究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尤其是行为主义、认识主义、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都是我们进行此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五、课题的研究目标 进行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式”教学研究,我们期望达到如下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能力、心理品质、智力品质、方法和习惯。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培养问题意识。 3、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精神的协同。 4、激发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自学探究、合作交流、反馈评价。 5、培养师生的信息素养,特别是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六、研究
9、内容设计进行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式”教学研究,我们主要解决的是如何恰当、巧妙、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构建有利于提高教与学质量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为此,研究内容的设计也要紧紧地围绕这个重点。 1、1、借助网络环境,创设自主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敢于参与、乐于参与学习过程;2、2、把网络技术和传统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促成新的教学模式的产生;3、3、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4、4、针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个别教学方式研究;5、运用网上资源,进行开放式教学的尝试。七、研究过程设计1、本课题实验周期为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2、具体阶段的划分为:第一阶段:2002年1月2
10、002年12月第二阶段:2003年1月2004年12月第三阶段:2005年1月2005年12月3、各阶段的研究内容、达成的目标: 第一阶段:尝试初探,形成雏形。A、组织学习,制定计划,构建模式;B、借助网络环境,创设自主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敢于参与、乐于参与学习过程;第二阶段:全程实施、全面推广。 A、上一阶段总结; B、 把网络技术和传统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促成新的教学模式的产生; C、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第三阶段:总结完善、接受鉴定。A、上一阶段总结;B、针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个别教学方式研究;C、用网上资源,进行开放式教学的尝试。4、成果形式: 第一阶段:案例、论文集。 第二阶
11、段:案例、论文集。 第三阶段: (1) 研究报告(2) 案例、论文精选专著(3) 展示、交流会。八、具体研究方法设计为实现研究的目标,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采用单一的研究方法,而是综合运用教育科研方法,以期提高研究效率。1、1、 常规的研究方法:谈话法、访问法、观察法、问卷和调查法,以及测量评价、统计等工具。2、2、 重点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我们打算采用以下的类型进行行动研究:(1) (1) 个体研究。如单个教师在教学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2) (2) 小组研究。由几名同级科的教师组成研究小组,共同对某个问题开展研究。(3) (3) 群体研究。由科研人员、教师、行政领导“三结合”的研究
12、队伍。 “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教与学模式的构建”研究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课题提出的背景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和转型的时代,传统的以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为特征的经济正在丧失其主导地位,知识经济正在显现蓬勃生机。以多媒体、网络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迈进了信息化社会的大门。既包含基础设施又蕴含着人类的高级智慧的信息技术,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渠道。传统的“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改革教学方式。解决“怎么教
13、”的问题。学习是学习者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部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传统教学所给予的恰恰是与学习对立的东西,不是让孩子自己构筑意义,而是将意义强加给他们,使得有效的教学过程成了在生产线上安装零件般的知识灌输。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使教学成为师生互动基于师生的经验,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一起分享对课程的理解的过程。 (2)改革学习方式。解决“怎么学”的问题。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
14、发现和探究,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知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从1994年开始,就利用因特网进行教育活动。美国从1996年开始动用5亿美元实施“下一代Internet计划(NGI)”,其目的是:使连接各大学和国家实验室的高速网络比原有的Internet快1001000倍;在国民教育方面保证美国人能够“
15、终身学习”,接受远程教育;使美国中小学全部联网,儿童8岁会使用计算机,12岁会上网。1995年,日本开始实施著名的“百校计划”,全国有111所中小学参加了这一基于网络的学校间的共同学习计划。此外,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在利用网络、利用远程教育方式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方面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在国内,国家级的远程教育传输平台已经建成,经过批准的数十所高等院校的远程教育网站已经开通,有些省市或地区建立了为基础教育和社会教育服务的教育网站,还有一些学校通过合作方式,通过各种渠道办起了教育网站。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万所中小学建立了校园网,随着“校校通”工程的推进,现代远程教育的基础平台的已经建立,利用
16、网络和远程教育的方式进行教育的条件已经具备。2、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从目前开展的网上课程和远程教育的课程内容看,“课堂搬家式”课程内容占多数,即使有些课程内容增加了“即时性”和“双方向交流性”,但还没有真正发挥网络课程的优势。本课题研究方向与国内外同一领域研究具有同一性、微观性,侧重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与学的研究,探索如何学会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生存,如何学会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学习。使学习者学会在虚拟情境环境下的探究学习,学会利用通讯工具进行协商学习,学会利用工具进行创造学习。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1、实践意义:克服单一、刻板的教学形式,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17、,是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方面。因此,如何实行多样化的教学,保持教学系统的最大活力,就从实践上提出了研究教学模式的必要性。目前,全国各地许多学校和教师正在探索和试验着各种新的具体教学模式,可以说,教学改革实验的真谛就在于对旧有教学模式的改造和新的教学模式的寻求,从这种意义上讲,教学模式论又是教学改革的方法论,从整体上对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模式的性质、特点和功能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切实掌握教学改革的主动权。2、理论价值: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上去综合地认识和探讨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有利于我们从动态上去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这对于改变长期以来形而上学的思维方
18、式,只重视对教学各个部分的研究而忽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是有一定作用的。本课题的研究可以较好地发挥教学理论具体化和教学经验概括化的中介作用,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得以相互沟通的桥梁。因而,对教与学模式的研究,堪称找到了解决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矛盾的机制。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环境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能更好地实践和丰富终身教育的理论。传统教育所给予的恰恰是与学习对立的东西,不是让孩子自己构筑意义,而是将意义强加给他们,使得有效的教育过程成了在生产线上安装零件般的知识灌输。而在信息技术下,有条件加强学习者的亲身体验和独立求索。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1、我校具
19、备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师人人有专用电脑,教室室室有移动PC、高亮度投影仪、51英寸背投彩电,学校还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校园网络系统,实现了网络备课和网络管理。硬件设施的到位,为课题研究工作创设了良好的实验环境。2、我校不仅硬件设施过硬,而且师资队伍年轻、力量强、学习劲头足,更容易接受新的思想和理念。3、我校将随时准备为确保这项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各种帮助与支持。4、本课题研究得到南京师范大学、张家港市教科室及张家港市电教馆有关专家的指导,使研究的实施能够沿着科学的方向进行。五、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1、课题界定:(1)信息技术:指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这些方法和技
20、巧的应用,涉及到人与计算机的互相作用,以及与之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多事物。(2)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3)教学模式:又称教学结构,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其主要构成因素及其关系是:在特定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所确立的主题;完成主题所确定的教学目标、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的具体步骤和过程;完成目标的一系列途径、手段和方法体系;与主题相应的课程设计;由主题、目标决定的评价方式。不同的教学模式反映了不同的教学思想和教学价值观理念以及对教学过程各要素的不同认识和组构。在实际的教学活
21、动中,教师也总是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在某种理论的或经验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模式框架内展开教学过程的。(4)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教与学模式:主要指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研究如何教和如何学的理论、方法和模式。2、支撑性理论:(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部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建构主义主张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包括软件工具、课件开发平台、多媒体课件以及从Internet上获取信息。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22、(2)终身教育理论。终身教育理论的兴起,预示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在这个学习化社会里,学习贯穿人的一生,它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它既是为儿童未来的生活作准备,又是为了不断丰富人生的经验,提升人的境界,从而使人日臻完善。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能更好地实践和丰富终身教育的理论。六、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1、理论假设: 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在建构主义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建构一种培养适应这个网络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有道德及合作精神的、天赋充分展现的、能自行提出问题并创造性着手解决问题的人。2、研究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
23、究与实践,总结并形成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教与学的基本理论和模式;(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教育思想和模式,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和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研制、开发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教与学的工具平台,研究并开发新一代网络资源;(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研究并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为普通学校教与学服务的途径与方法。七、研究内容设计(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1、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教与学的模式、教学策略的研究(1)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教与学模式的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科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学习模式
24、的研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模式研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研究等。(2)网络教学策略的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情景营造策略、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活动组织策略、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课堂管理策略等。2、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研究 教学目标的设计、建构性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资源的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学习评价工具的设计等。3、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设计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1)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设计系统软件的开发(2)现代信息技术条件
25、下教学设计系统软件的应用4、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效果的研究(1)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各种教学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工具的研究(2)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各种教学模式的效果分析八、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阶段负责人)(一)酝酿准备阶段(2002年9月2003年1月) 构思、规划、制订出本课题研究的总体方案及各阶段的实施要点,组建实验组织机构,建立课题管理制度,组织参与本研究的教师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学习课题研究方案,明确本研究的意义及做法。顾敬炎、刘慧、卞向飞负责。(二)课题实施阶段(2003年2月2005年2月) 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科新型教学模式的
26、研究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学习模式的研究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情景营造策略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活动组织策略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课堂管理策略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学习评价工具的设计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设计系统软件的开发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设计系统软件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各种教学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工具的研究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各种教学模式的效果分析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建立子课题组,使实验教师能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进行有侧重点的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级的研讨活动(包括公开课、评课、实验论文交流、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加强实验教师的总结和交流研讨,为下
27、一步实验提供范例和有效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不断修改、完善实验方案,加强开展中间实验研究。顾敬炎、周玉华、卞向飞负责。(三)课题总结阶段(2005年2月2005年7月) 整理课题研究的资料,该课题研究的认识成果和操作成果,同时就该课题研究的价值、意义及推广宣传,写出课题研究报告和相关论文,并进行成果鉴定。顾敬炎、卞向飞、宋文敏、夏敏、季文俊负责。九、研究方法设计(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某一方法的具体设计)教学模式是教学基础理论的具体化,也是教学经验的概括化,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晶。因此,本课题研究必须采取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研究策略。具体将采用下列方法:1、文献研究法:从多学科、多
28、角度开展对情报资料的比较研究,把握国内外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为课题研究提供框架和方法论。2、调查研究法:调查学科教学的现状和发展可能性,总结筛选具有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经验、方法的成分,为建构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教与学模式及开展实验研究提供经验原型和基础。3、实验研究法:在实验班开展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实验,检验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教与学模式的理论构想,丰富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教与学模式的样式。十、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健全组织机构 (1)理论指导组 为保证研究的开展沿着科学的方向进行,本课题邀请南京师范大学、张家港市教科室及张家港市电教馆有关专家成立
29、课题指导小组,对课题的论证、实施和成果总结进行理论指导。 (2)课题领导小组:顾敬炎、刘慧、周玉华、卞向飞、宋文敏、夏敏、季文俊 (3)课题组长:项娟、连丽丹、徐寒燕、朱芹芬、尹玉、黄建新、陆建清、钱越胜 (4)课题组实验教师:万红小学所有任课老师 2、加强课题管理 学校为教师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通过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主研人员学习和研讨等方式,在全校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并通过教研与科研相结合的方式,使课题研究落在实处,并在全校范围内推广。 3、建立、完善、执行学习研讨制度和资料管理制度 (1)为保证本课题按计划正常地开展,使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课题组成员要定期进行研讨、交流(至
30、少每月一次)。 (2)课题主研人员每周保证两课时到图书室的理论学习时间,并做好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读书笔记。 (3)学校教科室、图书室等机构要负责本研究相关资料的收集与管理。图书室管理人员与教科室工作人员配合,推荐课题学习资料,形成打印的课题研究推荐书目,方便教师查阅。教科室要负责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各项资料,包括:实验研究会议记录、实验班学生档案、实验的各项测查资料、实验研究课的教案及录象、教师的经验总结及研讨论文。4、建设校园网,做到班班有电脑,人人会操作。现在我校已具备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师人人有专用电脑,教室室室有移动PC、高亮度投影仪、51英寸背投彩电,学校还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校园网络系统,实现了网络备课和网络管理。硬件设施的到位,为课题研究工作创设了良好的实验环境。十一、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1、 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教与学模式研究综合报告;2004年4月。2、 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教与学实验的系列论文;2004年12月。3、 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若干课堂教学案例。2005年4月。4、 一批与小学学科教学相关的教学软件资源,包括各种素材库、案例库、网络课件、专题学习(教学)网站等;200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