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 实验的设计与评价精选PPT.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44691195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六 实验的设计与评价精选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专题六 实验的设计与评价精选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六 实验的设计与评价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六 实验的设计与评价精选PPT.ppt(3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六 实验的设计与评价第1页,此课件共38页哦专题六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第2页,此课件共38页哦第3页,此课件共38页哦考点一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设计题的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解答这类题时,一般需要学生很好地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知识,掌握操作的原理和实验的一般步骤,具备较好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熟悉常见物质的一些性质及其制备原理、变化规律等,要全面了解实验方案设计考查的内容、基本要求和思路方法。1主要考查类型(1)制备型实验设计;(2)性质型实验设计;(3)验证型实验设计;(4)开放型实验设计。2实验方案设计原则(1)科学性: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操作过程必须科学、严谨、合理。(2)可行性:设计的实验方

2、案要切实可行,所用药品、仪器、装置安全可靠。(3)安全性:实验操作要尽量避免带有危险性的操作,尽量避免与有毒物质接触。若无法避免有毒物质,则应采取防范措施,以防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4)简约性:实验方案设计要求操作简便、装置简单、实验现象明显。第4页,此课件共38页哦3解题思路和方法(1)明确目的原理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弄清题给信息。(2)选择仪器药品选择合理的化学仪器和药品。(3)设计装置步骤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4)记录现象和数据全面、及时而又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5)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实验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图表、推理等处理,得出正确的

3、结论。第5页,此课件共38页哦考点二实验方案的评价实验方案的评价包括实验原理及方案的评价、实验装置的评价、实验操作的评价、实验现象的描述与结论分析的评价等。解答此类题目应注意的问题1明确评价的内容(1)科学性:反应能否发生,即方案在理论上是否科学、合理、严密;(2)简约性:操作是否简便易行、优化,反应条件是否易达到;(3)可行性:所有原料是否常见、易得、廉价;(4)安全性:操作是否安全可靠;(5)注意环保:反应过程是否节能与环保;(6)要有创意:操作更简单,实验误差更小。2熟悉解题的一般步骤明确目的确定实验原理评价实验方案的优劣(或可行性)提出改进建议(依题意解答)。第6页,此课件共38页哦考

4、点三解题方法技巧点拨实验的考查在中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通过实验可以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由于实验具体内容的确定性,现在的中考就注重了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猜想是否合理,方案设计是否节约、环保,实验态度是否端正,思维是否具有逻辑性。这样就使得实验题的综合性增强,新颖性增大。解答此类题首先应具备扎实的实验操作的基本知识,懂得操作的一般步骤和原理,熟悉相关物质的性质、制备原理和变化规律。同时读懂题,明确实验目的,充分利用题中所给信息(如装置、药品、题干中描述的目的等),分析题意做出相关的猜想(假设),提出问题,设计实验的程序,再分析现象得出相关的结论。解答实验题还应具备整体、全局意识,即审题

5、时要先统观全局。第7页,此课件共38页哦第8页,此课件共38页哦 例1(2012山西)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第9页,此课件共38页哦第10页,此课件共38页哦解析:此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A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据此不能得出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这一条件;B中只能说明铁钉在与水和氧气接触时生锈,只与水接触时不生锈,由此并不能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氧气和水共同存在,要证明这一点,还需要补充铁钉只与氧气接触观察能否生锈的实验;C中一般情况下,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因此,10%的H2O2溶液应比5%的H2O2溶液分解速率快,但事实上加了MnO2的5%的H2O2溶液分解速率更快,从

6、而证明了MnO2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中两个实验所用的溶质和溶剂都不同,不能探究影响溶解性的因素。答案:C方法总结方法总结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哪些实验因素影响实验的设计,然后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第11页,此课件共38页哦 例2(2012梅州)现有银、铜、铁三种金属,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三个实验:.将铁片浸入稀硫酸中;.将银片浸入稀硫酸中;.将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1)实验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_的方法检验。(2)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补充一个实验来

7、达到实验目的(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_。根据以上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3)将银、铜、铁中的两种金属分别放入_溶液中,即可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第12页,此课件共38页哦(4)将铜片加热,铜片表面变黑。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证明此黑色物质是氧化铜。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剪下一片变黑的铜片,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溶液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全部消失,露出红色的铜,溶液变为_色第13页,此课件共38页哦解析:(1)氢气能够燃烧并发出淡蓝色火焰,所以用点燃法进行检验即可。(2)将铁片浸入稀硫酸中能产生氢气,说明铁排在氢的前面,将银片浸入稀硫酸中,不反应说明银排在氢的后面;将铁片浸入硫酸铜溶

8、液中铁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铁比铜活泼,但铜和银不能比较,所以将铜丝浸入硝酸银的溶液中,铜的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说明铜比银活泼。(3)金属与盐反应说明金属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金属与盐不反应说明金属排在盐中金属的后面,所以加入的盐溶液应该位于两种金属之间;由于铜在中间,所以两种金属放到硫酸铜溶液中即可。(4)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所以加入稀硫酸:如果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全部消失,露出红色的铜,溶液变为蓝色,说明是黑色物质是氧化铜。答案:(1)FeH2SO4=FeSO4H2点燃(2)将铜片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取出,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合理答案均可)F

9、eCuAg(3)CuSO4或CuCl2、Cu(NO3)2等(4)稀硫酸(或稀盐酸)蓝方法总结设计实验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可采用“中间金属两边盐”或“两边金属中间盐”的方法。第14页,此课件共38页哦 例3(2012自贡)图示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1)写出实验室中通过甲、乙两种途径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甲_;乙_。(2)“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你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室中,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_(填“甲”或“丙”)途径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第15页,此课件共38页哦第16页,此课件共38页哦第17页,此课件共38页哦第18页,此课件共38页哦第

10、19页,此课件共38页哦专题训练第20页,此课件共38页哦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2012株洲)下列实验的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第21页,此课件共38页哦解析:未打磨的铝条表面有氧化铝,因为氧化铝与硫酸铜溶液不反应,因此无变化;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中,木条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即氧气具有助燃性;将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说明CO具有还原性;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水中,溶液温度升高,说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但是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答案:B第22页,此课件共38页哦第23页,此课件共38页哦解析:把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收集到水雾,只能验证蜡烛中含有

11、氢元素,氧元素有可能来自空气中的氧气,故B错误。答案:B第24页,此课件共38页哦3(2012厦门)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过程,不合理的是()解析: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化钙,加入过量的纯碱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可以把氢氧化钙除去,但过量的碳酸钠会成为新的杂质,故A不合理。答案:A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化钙加入过量的纯碱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B区别炭粉和氧化铜粉末取样后,分别在空气中灼烧C区别硬水和软水取样后,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D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盐酸加入过量的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过滤第25页,此课件共38页哦4(2012天宁)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A用闻气味的方法

12、区别酒精、氨水和白醋B用酚酞试液区分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稀硝酸C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聚乙烯和聚氯乙烯D用加水溶解的方法区分NaOH、CaCO3、CuSO4、NH4NO3四种白色固体解析:酚酞试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红、遇稀盐酸和稀硝酸都不变色,不能区分,故不可行。答案:B第26页,此课件共38页哦5(2012广州)下列各组对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第27页,此课件共38页哦解析:A中盐酸的质量分数不同,实验和有两个变量,A方案不可行;B中紫色石蕊试液都变红色,B方案不可行;D中实验白磷缺少氧气不燃烧,实验白磷达不到着火点也不燃烧,D方案不可行。答案:C第28页,此课件共38页哦二、实验题

13、(共80分)6(36分)(2012成都)某品牌纯碱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测定该纯碱的纯度(即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组内一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设计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固定装置略去):需要测定的实验数据:纯碱样品的质量;实验前后C装置(包含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第29页,此课件共38页哦(1)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H2SO4=Na2SO4H2OCO2。为了保证纯碱样品中的碳酸钠完全反应,其操作是逐滴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2)B装置的作用是除去水蒸气;C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3)补充D装置(简要叙述或画

14、出装置示意图)。【交流与表达】(4)有同学认为图2所示实验装置会造成测得纯碱的纯度偏低,原因是A、B装置中残留的CO2气体未被装置C中的NaOH完全吸收。第30页,此课件共38页哦(5)为了克服图2装置的不足,有同学提出,还应增加图1装置与A装置连接(A装置中原双孔橡胶塞换成三孔橡胶塞),在反应前、后用图1装置分两次缓缓鼓入空气。反应前,断开B、C装置之间的连接,用图1装置鼓入空气的作用是用不含二氧化碳的空气排出A、B装置中原有的空气。反应后,用图1装置鼓入空气的作用是用不含二氧化碳的空气排出残留在A、B装置中的CO2。在A装置中的反应发生时,开关K处于关闭状态,其原因是避免图1装置吸收反应产

15、生的部分二氧化碳气体。第31页,此课件共38页哦【数据处理】(6)称得纯碱样品的质量为10.8 g,实验前、后C装置的总质量分别为75.2 g和79.6 g,纯碱的纯度为98.1%(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反思与评价】(7)能否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不能,理由是稀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被装置C吸收,影响实验测定。(8)改进后的实验装置能减少测定的误差,原因是反应生成的CO2尽可能被装置C吸收;避免A、B装置中原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对实验的干扰。第32页,此课件共38页哦解析:(1)装置A中是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逐滴滴入稀硫酸,当不再产生气泡时,说

16、明碳酸钠完全反应。(2)装置B用于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装置C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3)为了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装置C中,影响实验,所以在D处再添加一个类似C装置的装置。(4)A、B装置内的二氧化碳不能全部排出,未被C中的氢氧化钠完全吸收。(5)用不含二氧化碳的空气排出A、B装置中原有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C中氢氧化钠吸收,干扰实验数据;将A、B装置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出,被C中的氢氧化钠吸收;开关K关闭,以防止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图1中被吸收。(6)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79.6 g75.2 g4.4 g,由二氧化碳的质量可根据方程式Na2CO

17、3H2SO4=Na2SO4H2OCO2,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进而求出纯碱的纯度。(7)因为稀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被C中氢氧化钠吸收,影响实验测定二氧化碳的数据。(8)避免了A、B装置内原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C中氢氧化钠吸收,干扰二氧化碳的测定。第33页,此课件共38页哦7(22分)某工厂的废水中只含有硫酸镁和少量稀硫酸,课外活动小组以此为课题,探讨如何从中回收纯净的硫酸镁固体,他们设计了两种方案,请你参加讨论。【方案一】选用镁粉作为试剂。进行实验:往废液中加入镁粉,当观察到无气泡产生时,说明加入的镁粉足够了。接下来的操作方法依次是过滤和蒸发。【方案二】选用氢氧化钠作为试剂。进行实验:向废液

18、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当观察到不再有白色沉淀产生时停止滴入氢氧化钠。进行过滤,将得到的氢氧化镁固体洗涤,放入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将溶液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镁。【反思与评价】比较方案一和方案二,你会选择方案一,理由是操作简便(或反应容易控制)。【拓展与交流】请你继续探究,设计新的方案(使用试剂必须是与镁粉和氢氧化钠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你所选的试剂是(写化学式)MgCO3(或MgO)(合理即可)。第34页,此课件共38页哦8(22分)(2012百色)化学小组同学对酸的性质很感兴趣,向老师提出研究硝酸的性质,老师高兴答应并带领同学们进行了硝酸性质的实验探究。【实验设计】(1)将石蕊试

19、液滴入稀硝酸中,预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红色。(2)将Zn片投入稀硝酸中,预计将产生H2,其名称为氢气。【实验验证】同学们按上述设计做了实验,却发现石蕊变色后一会儿即褪去,Zn片投入稀HNO3后,溶液中冒出气泡,产生无色气体A,在试管口气体A变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提出问题】(1)石蕊试液变色后为何会褪色?(2)上述产生的无色气体是什么?硝酸具有哪些特性?【查阅资料】看到如此异常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上网查到了下列资料:(1)硝酸可与Zn、Cu等多种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硝酸盐,但不生成H2。(2)氮元素某些气态物质的物理性质NH3N2NONO2颜色无色无色无色红棕色溶解性极易溶于

20、水不溶于水不溶于水可溶于水或硝酸第35页,此课件共38页哦【猜想与分析】(1)小明同学认为石蕊变色后又褪色的原因是由于试管不干净,含有其他杂质造成的,要证明小明的观点,应进行的操作是取少量稀HNO3于干净的试管中,滴入石蕊试液,观察实验现象(或用干净的试管重复上述实验)。(2)大家一致认同红棕色气体B是NO2,但对于无色气体A及变化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小丽同学认为A是NH3,但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原因是NH3极易溶于水,大多数气体会溶解在稀HNO3中,且在常温下NH3不易被氧化成NO;小强同学认为A是N2,也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原因是N2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常温下,N2在空气中不能氧化成NO;

21、经讨论,最终大家获得了A是NO的共识。NO遇氧变成NO2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第36页,此课件共38页哦【实验探究】小红同学对硝酸能与Cu反应很感兴趣,便取了一小块铜片投入稀HNO3中,发现Cu溶解,也出现上述Zn与稀HNO3反应的类似现象,确证生成了NO,并在老师的帮助下,测出恰好反应 的Cu和HNO3的 质 量 比 为821,由 此 获 得 了Cu与稀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交流与反思】根据探究结果,请你解释稀HCl跟铜不反应而稀HNO3却能跟铜反应的原因铜不与稀HCl发生置换反应,是因为铜的金属活动性弱于氢。而稀HNO3具有强的氧化性,能与Cu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等。第37页,此课件共38页哦第38页,此课件共38页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资格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