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理论与语言哲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顺应理论与语言哲学.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顺应理论与语言哲学顺应理论与语言哲学作者:崔秀珍 单位:中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从远古时代起,哲学问题就与语言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哲学上的语言学转向以来,语言就成为哲学的主题。有关语言哲学的探讨,反映了哲学思想的存在须臾不能脱离语言,因为思想的对象与思想过程本身,都必需依靠语言才能转变成他人思想所能把握的东西。11 维特根斯坦认为一切哲学都是对语言的批判。2可见,分析语言和语言现象是语言学、语言哲学的共同特点和任务,两者不仅不相互疏离,而且相互依存,相互促进。324 哲学进入语言领域,把语言作为哲学探讨的对象或试图通过语言分析来解决哲学问题,成为当今学术探讨领域的新亮点,为语用学探讨和哲
2、学探讨开拓了一条新的思路。维索尔伦的顺应论从共时的角度呈现了语用学的跨学科性质,说明白当今的语言学探讨在向其他人文学科输出思想的同时,也从其他学科(特殊是哲学)吸取了丰富的养分。本文结合顺应理论,对语言哲学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推动语用学和哲学探讨向纵深发展。一、语言顺应理论语言顺应理论是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维索尔伦(vers-chueren)依据达尔文的进化相识论思想,结合人类语言交际的实际状况于 1999 年在语用学新解一书中提出来的。语言顺应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类语言交际行为和认知的理论。它以语言的选择与顺应为契机,描述人类运用语言的各种现象,阐释人类语言交际的心理机制及其过程以及社会、文化、
3、认知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揭示出语言运用的实质。顺应论认为,语言的运用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这种选择过程是动态的,是以语言的三种特性(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为基础的。变异性(variability)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商讨性(negotiability)指全部的选择都不是机械的或严格根据形式功能关系做出的,而是在高度敏捷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完成的;顺应性(adaptability)指能够让语言运用者从可供选择的事项中作敏捷的变通,从而满意交际的须要45961。语言的这三种特性互为关联,以顺应性为主要特征,从四个方面去阐述语言的运用: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对象顺应、动态顺应以
4、及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46566 顺应论对语境的划分充分考虑了社会、文化因素,将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前者指语言在运用过程中依据语境因素而选择的各种手段,后者包括语言运用者、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简言之,语言的选择与顺应,从本质上讲就是语言是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系列适应现象之一4266。顺应理论引发了人们对语言本质问题的重新思索,加深了人们对语言本质属性的理解和相识,启发我们在选择和运用语言的同时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进行哲学思索。4二、顺应理论与语言哲学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带来了语言哲学的迅猛发展,很多哲学家都把探讨语言置于解决哲学问题的中心地位,语言成为哲学思
5、索的核心问题。海德格尔把语言与本体论相联系,并把语言当成人的本质属性。他说语言是人的世界,是存在的居处5157。维特根斯坦认为想象一种语言就叫做想象一种生活方式613。迦达默尔也给予语言本体论地位,主见人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只有进入了语言的世界才是人的世界,只有进入语言的生活才是人类的生活,人、语言和世界是密不行分的。他认为语言是一种在其运用中自由而可变的人的实力。对于人来说,语言本身是可变的,因为它对于同一件事为人打算了各种表述的可能性7577。因此,维索尔伦将他的语言顺应理论界定为一种与人类诸种行为中的语言现象的运用相关的,且从认知的、社会的、文化的总体角度对语言现象的综观47,意蕴深刻
6、。首先,作为一种语用学理论,语言顺应论所探讨的语言运用现象和人类的诸种活动形式不行分别;语言表意功能的发挥是在被嵌入或锚定于这些活动形式中才得以产生、发展和完成的。这种观点至少反映了人类学、哲学和符号学对语言本质的看法。8130 可以说,语言顺应理论在其理论基础层面,从一起先就带有浓浓的生物学、符号学、人类学和(语言)哲学意蕴。这是它区分于其他语用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认为,语言作为一种活动形式是被嵌入到人类的合作性活动中才发挥其语用功能的。所以要探讨语言的意义和功能,就必需考察这些作为语言活动形式的人类合作性活动。人类学家对语言问题的思索与哲学家对语言运用过程的视察和
7、探讨是相符的。后期维特根斯坦在思索语言(意义)问题时提出的语言嬉戏说就包括语言和语言被织入其中的活动两个组成部分。而语言运用作为语言嬉戏活动总体中的一部分是被织入其中而发挥其功能的。马林诺夫斯基和维特根斯坦关于语言意义的语用观在莫里斯的符号学理论中得到进一步深化。在莫里斯的体系中,语用学的探讨对象是符号与符号说明者(后成为运用者)之间的关系。8131 其次,维索尔伦认为语言顺应论是从认知的、社会的和文化的总体角度对语言现象的综观47。综观作为视察语言运用的一种理论视角反映了维索尔伦对语用学本质的独特理解,但其构成要素则有着深厚的符号学、哲学渊源。莫里斯在将语用学定义为探讨符号与符号说明者之间的
8、关系时,就进一步认为语用学探讨符号表意过程中涉及的生命特性,即在符号发挥功能的过程中出现的全部心理、生物和社会现象。在哲学层面上,维特根斯坦在说明语词意义的生成过程时提出语言嬉戏来说明语词意义生成过程的动态性质,从而得出意义即用法的观点,并提出生活形式来说明意义生成的本体。8132 总之,维索尔伦认为,语言运用和一般意义上的人类生活密不行分:二者之间既相互影响,也相互顺应。语言之所以如此乃是其顺应人类生活的结果,而人类生活之所以如此也来自其对语言运用过程的顺应。这正是语言顺应论的基本要义。三、顺应论蕴含的哲学思想语言顺应论突破了言语适应理论长期遗忘语言、谈语言作用这一瓶颈问题,使语言问题回来语言本身,革新了言语适应理论的探讨,展示了语用学探讨的新理路。详细而言,维索尔伦顺应理论所蕴含的语言哲学思想大致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