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典型事迹材料 优秀驻村第一书记推荐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驻村第一书记典型事迹材料 优秀驻村第一书记推荐材料.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驻村第一书记典型事迹材料 优秀驻村第一书记推荐材料凝心聚力促帮扶 驻村第一书记典型事迹材料 “我的初忠是多帮忙不添乱,下来就肯定要为老一百零一姓实实在在干实事”和平村第一书记说。崔春同志是杭锦后旗政协派到三道桥镇和平村驻村帮扶第一书记,2022年10月起先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自他到和平村驻村以来,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在农村第一线。驻村工作中,他走遍和平村家家户户、一角一落,仔细履行驻村干部工作职责,静心想事、耐性谋事、细心干事、真心为民,是村民心中的“好干部、好书记”,始终本着“再接再励出成果,为民办事不放松”的工作思路,凝心聚力谋划产业发展,助推
2、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一、走访摸底,他是社情民意的“调查员” 驻村后,为了精确驾驭第一手资料,摸清和平村的基本状况,他起先深化实地开展调查工作。(一)精准识别“贫困户”。他与村干部一起,起早贪黑、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走遍全村每一家农户,了解驾驭贫困户贫困缘由。听取群众对全村脱贫致富的看法和建议,有选择地重点访问老党员,种植养殖能手,困难户等村民代表,了解村民真正想什么、盼什么,须要为他们解决哪些问题,真实地了解村民生活现状和实情。通过深化实地调查了解,精准退出22户贫困户,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4户13人,其中两户是因户内成员患有大病,医药费指出极大,导致贫困;另外两户是残疾妇女离异和丧偶,独自
3、一人带孩子上学,无经济来源导致贫困。(二)多种形式摸“村情”。驻村工作生活中,主动与村组干部拉家常,了解驾驭村情民意,会同村书记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具体听取党员干部、群众对村“两委”干部的评价,了解民情风俗,经济发展状况、村发展规划、村组急需解决的问题等。了解到因地少,群众年龄机构老龄化,村民无更多的地可耕,部分群众思想落后,等靠要思想突出、因学因病因残等主要致贫缘由,驾驭了基本村情、弄清了和平村的贫困现状及缘由、摸清了村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愿望。(三)制定规划谋产业发展。他走访农家户,踏遍村里的一角一落。通过走访,他驾驭了村里基础建设与产业发展状况,找准了驻村帮扶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明晰了工作思
4、路,有针对性地拟制了和平村20222022年扶贫攻坚产业发展规划、一户一策脱贫安排,长远规划和平村种养殖业发展,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二、真抓实干,他是困难群众的“贴心人” 驻村工作以来,他始终把村民放心上,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主动开展亲民、便民、爱民工作。(一)践行群众路途。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坚持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获得了和平村村民的一样好评。在村委会宿舍里,每天都有村民前来唠家常问政策,村民谁家有事,不管大小都情愿来和他反映商议。自己也不免感慨:通过驻村这几个月工作经验,我看只要心里始终揣着群众,“忧”“喜”关乎一百零一姓,带着感情真正走到群众中去,老一百零一姓就会把你
5、当自己人。(二)做小事办实事。正如他所说,要为老一百零一姓实实在在做实事。看到村里的赵银花、范凤珍等几位残疾群众无法行走,崔书记连忙想方法想旗残联部门申请轮椅、拐杖;了解到73岁的冯玉福特别的家庭遭受,还要供上高校的孙子读书,崔书记联系爱心人士捐资助学;村里有些渠道的涵管存在平安隐患,影响群众通行,崔书记多次联系水利部门,为和平村申请涵管30节,解决了燃眉之急。除此之外,他特别重视群众教化和公益服务;联系河酒文工团“送艺下乡”,补精神之“钙 ”;邀请旗医院和同济医院8个重要科室“送医下乡”义诊活动,为农村困难家庭上门就诊,解就医之难;邀请名理发师为群众免费理发,送服务到家;联系其爱心协会,为贫
6、困人捐衣送物,想群众疾苦。驻村以来,村民不管是大事小事,都会找到第一书记,因为他不怕艰辛、不畏劳苦,是群众的“贴心人”,他想用自己的行动弘扬一份社会正能量。三、全心帮扶,他是脱贫致富的“引领者” 驻村帮扶,怎样才能发展产业带领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崔书记考虑得最多的一件事。(一)转思想换观念。村民尤其是贫困户都想过上好日子、住上好房子,都想家里有存款、出行有车子,但是村里没有更多的人去想脱贫致富的方法路子,主体意识不够强,“等、靠、要”思想严峻,大多仅满意于政府能发几头猪、几只鸡,几只羊,习惯于现有生活生产方式。假如思想观念不转换,扶贫工作就会形成越扶越贫、越扶越懒的怪圈。作为扶贫“第一书
7、记”,他坚持从解决村干部的思想“贫困”和转换村民思想观念着手,通过组织召开村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逐个找村干部谈心谈话、进村入户走进田间地头等多种形式进行政策宣扬,引导村民走出思想贫困的误区,真正更新观念,形成真扶贫、人人能脱贫的局面。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村民魏克义对他说:“崔书记,真是感谢党的好政策和你们这些好干部,我们已经很满意了”。(二)调结构增收入。西甜瓜种植是和平村的特色产业,效益很好,但是了解到贫困户不种西甜瓜,缘由是有的怕苦,有的不懂种植技术,为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和增加致富的信念,今年年初他和村干部多次召开贫困户和党员、种植大户座谈会,形成结对帮扶格局,让党员和种植大户指导和引领贫困户
8、种植西甜瓜经济作物,在他们的细心指导下,白情海、史银忠等几户亲自今年的收入增加了10100元左右。今年和平村西红柿产业也获得大丰收,崔书记和包村干部主动多次联络收购商,商讨与贫困户的联结机制,最终商定与贫困户签订单赐予最大限度的让利,每斤收购价高出0.5元,每亩幼苗实惠300-500元,已写入订单协议,目前和平村已有5户贫困户签了订单,实现种植稳定。村民史建华兴奋地说到:“崔书记真的是实实在在为我们办事,感谢崔书记”。(三)建组织强堡垒。“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驻村工作每天同村民打交道,假如不留意自身形象,不树正气,很难取得群众的信任,老一百零一姓就会戳我们的脊梁骨”。第一书
9、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面对村“两委”三务公开制度落实不好,会议议事制度不常常,特殊是在涉及民生、关联村民切身利益的敏感事务上政策宣扬不够、透亮度不高,存在推、拖、回避、躲等问题。他适时改进驻村工作方法,主动协调处理好与村“两委”工作关系,帮助村“两委”党员干部提高相识,增加引领,树立了“堡垒就是阵地、党员就是旗帜、驻村帮扶就是形象与榜样”的工作意识。他只是第一书记中的一般一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实实在在的“平凡事”,可就是这些“平凡事”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和确定,走到和平村,说起崔书记,都是一片赞誉声。对此,他不骄不躁,仍旧在他平凡的岗位上工作着、努力着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