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悟心得(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悟心得(5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悟心得(5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悟心得一 精神家园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供应了丰厚滋养。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凝合力和创建力的重要源泉,文化和谐是民族关系和谐的重要保障。许久以来,各民族间碰撞升华的文化火种,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各民族在地域构成上交织杂居又相互包涵、在经济生活中相互帮扶、在情感诉求中相互亲近依存,这是对中华文化认同的一种现实表述。各民族的文化沟通与自身文化传承间的平衡状态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在当时当下的真实写照,更是中华文化的传
2、承依据,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宝。 一个民族的长治久安,复兴兴盛更多的是依托于文明永固创新不竭的基础之上,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对文化的认同及信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建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大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注入了灵魂。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各族群众树立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通过弘扬革命文化,让各族群众了解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历史,进而将文化自觉和政治自觉
3、相结合,形成正确的政治认同;通过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改造和创新,从而更具有现代性。 在内蒙古的土地上生活着49个民族,各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体系,孕育了光辉绚丽的草原文化。内蒙古之所以能够保持和谐发展的局面,其主要缘由之一就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并大力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70多年来,内蒙古在制度建设、人才培育、载体构建、技术支撑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建国初期,内蒙古创立了面对基层群众的“乌兰牧骑”,成为全国文艺界的一面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大区、文化强区战略的实施,实现了文化大发展大旺盛;进入新世纪,实施了草原文
4、化探讨工程,创建性地提炼出“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草原文化核心理念,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了深层的民族文化精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悟心得二 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前提 就类型而言,意识无外乎两类:一类是存在于全部成员头脑之中的大意识,通常与社会文化环境相依存,是一种具有相像乃至贯穿属性的存在;一类是只存在于个体成员头脑之中的小意识,通常与个体阅历相关联,是一种具有差异性的存在。在现实生活中,意识总是游离于大意识与小意识之间,相对性地共存。大意识没有小意识的支撑和贯穿就不会存在,小意识在对大意识的内容体系进行能动选择的同时,又经常受到大意识或干脆或间接的规
5、约。我们可以将大意识理解为特定范围内全部成员与相关生存环境互动而生发的意识关系总和。 明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上述关系总和式的大意识。它是一个聚合各族人民所能感知、所持价值和所要致之于一体的心态体系,既是一种归属体验,又是一种共善信念,还是一种能动意愿。详细来说,这样的大意识表现为各族人民心连心一家人的暖和归属体验、手拉手一起走的共善价值信念、同手足共复兴的责任使命意愿。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说,就是“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相对开放的意识体系,各族人民的亲和感知、精神信仰、行为意愿都是其构成要素。 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虽然
6、只有两字之差,却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毫无疑问,对前者的思索会落脚于大意识层面,至于后者,则未必只关注大意识,而是要时时着眼于各种各样的小意识,即如何把握小与大的关联、实现众多小意识的协和贯穿。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说大与小是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前提。 应当说,小层面的无意识、潜意识乃至意识迷茫现象仍广泛存在。很多人生于斯长于斯,融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中,对潜存的大意识、小意识并无觉察;很多人行走中国,感受着广袤疆域的地理人文差异,意识到中华民族因多元一体而充溢活力,但对深层次的精神信念尚无寻察;很多人渴求登高望远,有意识地想象并期盼自身将来的前景,但因囿于一己一时一地,对整体航向缺乏
7、洞察。 这些普遍存在的现象,背后均映射出一个视角、眼界或格局的问题,体现了大与小的基本关系范畴,诸如宏观与微观、长远与眼前、全局与细微环节、集体与个体等。借此关系范畴来谛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能够明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意涵,即要唤醒一些习而未察的无意识,明晰一些优秀且具超越性的精神价值,发掘一些能动性的进步意识,一点一滴地超越个体小意识,培育宽眼界、长眼光、大格局的思维实力,实现大意识与小意识之间的彼此理解、相互贯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悟心得三 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 事物一旦超越个体的小,形成相对的大,另一对特别关键的关系范畴就会出现,即同与异的关系。涉
8、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问题,同与异这对关系范畴可以供应肯定的进路途索。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在我国如此广袤的疆域上,差异必定是广泛存在的。不过,异彩纷呈总是有存在条件和保障的,这就涉及同的问题。中华民族如此多元,却能够长期存在持续,关键就在于具有某种同的特质。抽象地来看,“同”具有两种基本意涵,一种是相同,一种是共同。“相同”解除了异的存在空间,只保留同一性的内容;“共同”则为异之共生供应了丰厚土壤,以保障互助协作内容的生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考虑前者,以保障整体性的共存,也要考虑后者,以促使共同体保持朝气和活力。 对中华民族这样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共同体而言,同一性最为明显
9、的表现就是中华文化。那些习而未察的无意识、优秀的精神价值、能动的进步意识,无一例外都根植于厚重的中华文化土壤中。因此,中华文化这一丰富资源,自然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底色和毋庸置疑的本源性内容。 在同一性层面,还有一些内容是相对清楚的,这是由近百年来中国政治文明现代化的独特路径给予的,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及其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近代,中华民族遭受空前危机,而国民整体又处于低组织化状态,唤醒大意识,凝合并组织各族人民奋起自强成为历史所需。中国共产党勇担历史使命,以强大的组织动员实力,团结国内一切力气,建立统一战线,最终缔造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解放和主权独立,由此奠定了国家统一稳
10、定的内在秩序,为各族人民安家立业供应了政治基础保障。此后,经过曲折探究,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宏大飞跃。 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言,宏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最为核心的对象性内容。动态地谛视这五个关键的对象性内容,会发觉其具有共同性的一面: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中华民族是各民族交融汇聚形成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建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共同走出来的。可以说,从异到同,在动态的历史过程中,供应了一个由小及
11、大的内容体系、厚重根源和行动方案,这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大意识的基本进路体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悟心得四 历史归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中国自有史料记载以来,就处于一个由于广袤地域导致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混居形式共生发展的状态。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中国人作为这样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经验时间考验而不朽,并不仅仅是依靠坚韧卓绝的才智及忍受苦难的决心,更多还是依靠溶于骨血中对各民族间的包涵与团结。伴随历史上一次次朝代的更迭,民族间的相互融合,才成就了一次次文化的旺盛与突破,才能在战与火的淬炼下形成中华民族这样一个隐忍而不失风骨的独特存在,并让其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上下五千年
12、文明史一次又一次力证了中华民族长存于历史之林的必定性,其底气来源于这历史长河中一步步溶于骨血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它以历史的持续性,承托了相同语言、地缘、文化及心理状态等要素,并以此来探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框架,纵深层面依托悠久历史所拥有的意识视野,从民族到国家到全世界的共同体格局的展望。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同等、民族团结、共同旺盛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敬重各民族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努力改善各民族群众生活水平。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加强了民族间的交往沟通交融,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了解和互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这对于中华民
13、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悟心得五 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需凝合中国力气,增加和提升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向心力。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社会凝合力的基本内容,也是国家兴盛发达的基石。党的十_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多次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人心相聚,最根本的动因在于价值相通、内心认同。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加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主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海纳百川而成其大,古代中国寻求天下
14、大同的志向;今日,正是中华文化的大度包涵开放,才把56个民族聚在一起,形成安定团结祥和的发展局面。 中华文化作为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根基。中华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各民族文化始终在相互对话和碰撞中交汇、交融、沟通,各民族之间文化认同不断加深,最终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血脉。中华文化共同体发展的历程中,各民族之间从未间断过对其他民族先进文化的借鉴,如:辽代契丹人学习汉语,对唐宋典章制度的借鉴;忽必烈下令营造的元上都,设计中充分吸取了中原文化,属于“三套城垣”的都城。而中原地区汉族也广泛汲取其他民族文化,如: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汉唐以后“胡
15、乐”对中华民族音乐体系的丰富和完善等。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忽视少数民族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都是不对的,都要坚决克服。”各民族认同本民族文化,共同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和认同本民族文化并育而不相悖,因而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 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开放包涵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竭动力。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涵特性。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创建了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比如,在文学方面,汉族有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绚丽;格萨尔王江格尔
16、传玛纳斯阿凡提的故事阿诗玛等都是少数民族文学的杰作。农业方面,北朝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一书,所记述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多半或出产于少数民族地区。可见少数民族对中华农耕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医学方面,汉族医术渊深博大,藏医、蒙医也独具特色。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截至目前,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项目达40个,堪称世界第一。其中,少数民族非遗有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贵州侗族大歌、藏族格萨尔史诗、青海热贡艺术、朝鲜族农乐舞、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赫哲族伊玛堪说唱等17种,占总数的40%以上。总之,56个民族都对中华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在全球化和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
17、日,我们更须要各个民族秉其所长,提升中华民族的凝合力及其在国际舞台的竞争力。将民族文化本质化、刻板化只会使其丢失发展的活力。 中华文化蕴涵的核心价值理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向引领。中华文化不是一个停滞的封闭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它既涵盖各民族传统文化,同时也包括各民族仁人志士在中国革命史上并肩战斗而缔造的革命文化,包括各民族同胞在改革开放新时代创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华蜜安康。”源于汉族和各少数民族
18、传统与文化活动的各种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源泉之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意味着国家经济发展基础之上的民富国强,意味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意味着经济、政治文明基础之上的国家和谐,由此将国家建成为各民族共同认同的家园;自由、同等、公正、法治,意味着包括民族关系在内的整个社会关系的建构必需遵循的基本价值观,由此真正有效吸纳和包涵各个群体、各个阶层的全体公民,形成各族人民认同的国家和社会凝合力;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既是公民个人修养的基本价值,也应成为各民族公民交往的价值底线。中华文化蕴涵的这些核心价值理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紧密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一脉相承,是我们党凝合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是建构民族团结的价值坐标,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向引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悟心得(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