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锂离子电池项目投资分析报告(范文参考).docx

上传人:ma****y 文档编号:4449050 上传时间:2021-09-20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80.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锂离子电池项目投资分析报告(范文参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湖北锂离子电池项目投资分析报告(范文参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锂离子电池项目投资分析报告(范文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锂离子电池项目投资分析报告(范文参考).docx(7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咨询 /湖北锂离子电池项目投资分析报告湖北锂离子电池项目投资分析报告x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总论6一、 项目概述6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8三、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8四、 资金筹措方案9五、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9六、 原辅材料及设备10七、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10八、 环境影响10九、 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10十、 研究范围11十一、 研究结论12十二、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2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2第二章 市场预测15一、 行业壁垒15二、 行业壁垒16三、 市场规模17第三章 项目背景分析20一、 锂离子电池行业概述20二、 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关系22三、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23第四

2、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25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25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25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25第五章 选址方案分析27一、 项目选址原则27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27三、 创新驱动发展30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31五、 产业发展方向33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36第六章 发展规划38一、 公司发展规划38二、 保障措施39第七章 技术方案分析41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41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43三、 质量管理44四、 项目技术流程45五、 设备选型方案49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49第八章 劳动安全生产分析51一、 编制依据51二、 防范措施53三、 预期效果评价57第九章 投资计划

3、方案59一、 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59二、 建设投资估算59建设投资估算表61三、 建设期利息61建设期利息估算表61四、 流动资金62流动资金估算表63五、 项目总投资64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64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65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65第十章 补充表格67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67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67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68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6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69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70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72建设投资估算表72建设期利息估算表73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74流动资金估算表75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76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76本报告基于可

4、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第一章 总论一、 项目概述(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湖北锂离子电池项目2、承办单位名称:xxx集团有限公司3、项目性质:技术改造4、项目建设地点: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5、项目联系人:韩xx(二)主办单位基本情况公司坚持提升企业素质,即“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员素质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诚信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培育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企业员工,企业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公司按照“布局合理、产业协同、资源节约、生态环保”

5、的原则,加强规划引导,推动智慧集群建设,带动形成一批产业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信息化基础好、引导带动作用大的重点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集群对外合作交流,发挥产业集群在对外产能合作中的载体作用。通过建立企业跨区域交流合作机制,承担社会责任,营造和谐发展环境。公司以负责任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符合法律规定与标准要求的产品。在提供产品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其对消费者的影响,确保产品安全。积极与消费者沟通,向消费者公开产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努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公司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持续推进产品升级,为行业提供先进适用的解决方案,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展望未来,公司将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在

6、“梦想、责任、忠诚、一流”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围绕业务体系、管控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重塑,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及业务模式的创新,加强团队能力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供应链管理平台。(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规模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76.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四)产品规划方案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xx千件锂离子电池/年。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在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带动下,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我国锂离子动力电池产能就进入“大跃进”,

7、大量社会资本相继涌入。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我国相关企业建成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产能达到100-130GWh/a,到2017年我国动力电池产能接近200GWh/年,动力电池产能的快速增长,将大幅拉动上游锂电材料产业规模,各大关键材料需求量将大幅提升。综合判断,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深刻变化,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尊重规律与国情,积极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原则,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坚定信心,迎

8、难而上,继续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着力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三、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1115.4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4450.5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58%;建设期利息479.3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4%;流动资金6185.5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88%。四、 资金筹措方案(一)项目资本金筹措方案项目总投资31115.43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

9、资本金)21333.29万元。(二)申请银行借款方案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9782.14万元。五、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681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56675.17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8341.70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8.85%。5、全部投资回收期(Pt):6.22年(含建设期24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27657.83万元(产值)。六、 原辅材料及设备(一)项目主要原辅材料该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包括CMC、CNT、KS-6、NMP、PVDF、SBR、Supe

10、r-P、保护板、电解液、负极材料、基膜、陶瓷、隔膜、铝箔、铝塑膜、锰酸锂、三元材料、双光铜箔、引线、端子线、正极铝极、保护膜、高温胶、打包带、打包膜。(二)主要设备主要设备包括:搅拌机、涂布机、对辊机、连续分条机、正极制片机、负极制片机、半自动卷机、四合一顶侧封机、手工顶侧封、连续冲壳机、高真空烤箱、压力化柜、手套箱、冷热压机、二封机、切折烫三合一、检测柜、喷码机、空压机。七、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项目计划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到工程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共需24个月的时间。八、 环境影响本期项目采用国内领先技术,把可能产生污染的各环节控制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使外排的“三废”量达到最低限度,项目投产后不

11、会给当地环境造成新污染。九、 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一)编制依据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纲要;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3、相关财务制度、会计制度;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5、可行性研究开始前已经形成的工作成果及文件;6、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查和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7、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8、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9、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材料。(二)编制原则按照“保证生产,简化辅助”的原则进行设计,尽量减少用地、节约资金。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辅助、服务设施及该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采用先进可靠的工艺流程及设备和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

12、制度,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使生产中的排放物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和规定,重视安全与工业卫生使工程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 研究范围1、确定生产规模、产品方案;2、调研产品市场;3、确定工程技术方案;4、估算项目总投资,提出资金筹措方式及来源;5、测算项目投资效益,分析项目的抗风险能力。十一、 研究结论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前瞻性;项目产品技术及工艺成熟,达到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且项目产品性能优越,是推广型产品;项目产品采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工艺技术方案;项目设施对环境的影响经评价分析是可行的;根据项目财务评价分析,经济效益好,在财务方面是充分可行的。十二、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13、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50667.00约76.00亩1.1总建筑面积80920.551.2基底面积28880.191.3投资强度万元/亩303.102总投资万元31115.432.1建设投资万元24450.592.1.1工程费用万元20577.232.1.2其他费用万元3299.692.1.3预备费万元573.672.2建设期利息万元479.322.3流动资金万元6185.523资金筹措万元31115.433.1自筹资金万元21333.293.2银行贷款万元9782.144营业收入万元681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56675.176利润总额万元11122

14、.277净利润万元8341.708所得税万元2780.579增值税万元2521.2610税金及附加万元302.5611纳税总额万元5604.3912工业增加值万元19179.6013盈亏平衡点万元27657.83产值14回收期年6.2215内部收益率18.85%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5558.88所得税后第二章 市场预测一、 行业壁垒1、技术和人才壁垒锂离子电池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需要企业具备相关的技术研发能力,研发人员的研究能力及公司技术储备情况将直接影响发展。锂离子电池应用的地区、环境、用途方面差异很大,客户多为定制化采购,从而生产企业必须根据客户的需求在产品的创新、开发能力、个性化设

15、计方面快速反应,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性需求。企业必须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与研发能力,并且长期跟踪吸收行业内新技术、客户新需求,才能满足市场及未来发展的要求。2、市场准入壁垒锂离子电池行业随着近年的发展,行业逐步得到规范。2015年9月,工信部公布了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对产业布局和项目设立、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产品质量和性能、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进入者。3、资金和规模壁垒锂离子电池行业有较高的技术要求,需要相关的技术投资,锂离子电池生产行业近年来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生产设备投资较大。行业内企业规模效应较为明显,因此新进入者若想成功进入市场,前期研发

16、、设备及材料采购等均需要较大的投入,才能在市场中形成竞争优势。新进入者若想进入该行业一定程度面临着资金和规模壁垒。二、 行业壁垒1、技术和人才壁垒锂离子电池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需要企业具备相关的技术研发能力,研发人员的研究能力及公司技术储备情况将直接影响发展。锂离子电池应用的地区、环境、用途方面差异很大,客户多为定制化采购,从而生产企业必须根据客户的需求在产品的创新、开发能力、个性化设计方面快速反应,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性需求。企业必须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与研发能力,并且长期跟踪吸收行业内新技术、客户新需求,才能满足市场及未来发展的要求。2、市场准入壁垒锂离子电池行业随着近年的发展,行业逐步得到规

17、范。2015年9月,工信部公布了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对产业布局和项目设立、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产品质量和性能、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进入者。3、资金和规模壁垒锂离子电池行业有较高的技术要求,需要相关的技术投资,锂离子电池生产行业近年来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生产设备投资较大。行业内企业规模效应较为明显,因此新进入者若想成功进入市场,前期研发、设备及材料采购等均需要较大的投入,才能在市场中形成竞争优势。新进入者若想进入该行业一定程度面临着资金和规模壁垒。三、 市场规模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推广、数码电子产品的加速普及,锂离子电池市场也随之快速发展。其中

18、,中国成为全球锂离子电池快速发展的市场之一。锂电池按照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分为消费型锂离子电池、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和储能型锂离子电池。2015年之前我国锂电池市场主要以消费型锂电池为主,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2015年开始,我国锂电池产业结构出现显著变化,动力型锂电池需求迅猛增长,2016年动力型锂电池市场占比达到52%,首次突破50%并超过消费型锂电池。而2015年仅为47%;消费型锂离子电池市场占比持续下滑,2016年约为42%,2014年和2015年这一占比还分别为83%和48%;储能型锂电池在光伏分布式应用和移动通信基站储能电池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2016年占比达到6%。2016年全球锂离子电

19、池市场规模达241亿美元。随着产业链的良好拉动,锂电池市场增长,2017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达274亿美元。到2018年,全球锂电池市场规模预计将达302亿美元。出货量方面,2016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达115.41GWh,2017年达到了129.15GWh,到2018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将超140GWh。中国是锂离子电池最主要的生产国之一。2014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达52.87亿只,占全球总产量比重达到71.2%,已连续十年位居全球首位。2017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年产量达到117.84亿只,相比2010年的26.87亿只增长约5倍。近年来在能源技术变革及特斯拉等新兴科技企业的带动下,全

20、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爆发性增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受政策扶持,自2015年来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79.4万辆,同比增长53.8%,同比增速提高了2.1个百分点。2017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2.7%,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近日,工信部进一步表示将制定燃油车停售时间表,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预计未来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仍将保持40%左右的高增长,相关上游产业需求将持续受到拉动。在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带动下,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我国锂离子动力电池产能就进入“大跃进”,大量社会资本相继涌入。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我国相关企业建

21、成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产能达到100-130GWh/a,到2017年我国动力电池产能接近200GWh/年,动力电池产能的快速增长,将大幅拉动上游锂电材料产业规模,各大关键材料需求量将大幅提升。2017年,锂离子电池主要应用市场增速放缓,全年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人民币,增速较2016年下滑4个百分点。在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继续推动下,2017年中国电动汽车产量达到65万辆,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占比将进一步提升。从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我国未来几年的重要产业,我国材料企业有望凭借国内巨大的市场空间,加快发展速度,迎来全球性竞争机会。第三章 项目背景分析一、 锂离子电池行业概述电池指盛有

22、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按照可充电与否的标准划分,电池可分为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一次电池即原电池(primarybattery),是放电后不能再充电使其复原的电池,包括碱锰电池、锌锰干电池、锂一次电池等。二次电池(rechargeablebattery)又称为充电电池或蓄电池,是指在电池放电后可通过充电的方式使活性物质激活而继续使用的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镍铬电池、镍氢电池、铅酸蓄电池等,被广泛运用于交通工具、储能、电子数码产品等领域。相比其他类型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性能在各方面优势明显,处于行业快速

23、成长期。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负极、电解质、隔离膜、保护板、外壳组成,工作原理为:电池充电时,正极材料中的锂离子脱出,嵌入到负极改性石墨层中;电池放电时,锂离子从石墨层中脱嵌,穿过隔离膜回填到正极中。随着充放电的进行,锂离子不断的从正极和负极中嵌入和脱出。人们也将这种靠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转移来完成电池充放电工作的锂离子电池形象地称为“摇椅式电池”。锂离子电池工作电压高、比能量高、无记忆效应、无污染、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是21世纪发展的理想电源,目前已在移动电话、摄像机、笔记本电脑、便携式电器上大量应用,并开始向电动汽车等领域快速扩张。锂金属在1958年被引入电池领域,1970年进入锂一次电池的

24、商业研发阶段。1994年,Bellcome公司Tarascon小组申请专利,率先提出使用具有离子导电性的聚合物作为电解质制造聚合物锂二次电池。1999年,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正式投入商业化生产,松下公司为首的8家公司均有产品推出。聚合物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更小型化、超薄化、轻量化,以及高安全性和低成本等多种明显优势,是一种新型电池,具有优越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用前景极其广阔。目前已实现产业化生产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是指以聚合物作为电解质代替液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目前锂离子电池市场主要被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占领。日本主要为90年代的老牌公司,主要由Sony、NEC、SANYO公司主导市场;韩国依

25、托本国的新型手机产业在锂离子电池市场的扩张异常迅猛,市场份额已经基本与日本持平甚至超过日本,以LGC和SDI公司为主导,中国的比亚迪、力神公司以及天津斯特兰公司也在锂电池行业占重要地位。锂离子电池作为电池领域的绿色高性能产品,与其他材料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充放电性能好、使用电压高、无记忆效应、污染较小和安全性高等优势,同时相对于各类燃料电池、空气电池及超级电容电池,锂离子电池技术明显成熟。近年来随着工艺的成熟,价格逐渐下降,性价比优势突出。凭借优异的电池性能、环保优势及价格优势,锂离子电池在电池行业所占市场份额持续提升,目前已在移动电话、摄像机、笔记本电脑、便携式电

26、器上大量应用,并开始向电动汽车等领域快速扩张。目前全球许多企业已加大了各种资源的投入,大力研发、生产锂材料电池产品,使得该类产品在能量密度、循环使用寿命、安全性与环保性方面不断提升。如今,作为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新材料的锂离子电池产业已成为电池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锂离子电池正在逐步替代其他传统电池,体现出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二、 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关系锂离子电池产业链较长,涵盖行业较广,原材料为有色金属行业和石油、煤化工行业,如锂矿、石墨、钴矿、沥青等。上游行业为钴矿、锂矿和石墨矿等原材料和锂离子电池专业设备行业,中游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四大电芯核心材料及电芯制造和PACK封装,下

27、游为应用行业,如消费电子行业、动力能源行业、储能设备行业等。上游供应商主要是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的四大核心材料生产厂商,其中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成本中的占比较大。上游原材料价格是电池成本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其直接影响到正负极材料和电解液的生产成本,最终将导致使用相关材料的电池产品的成本上升,给电池行业带来不利影响。由于电池行业定价为成本加利润的定价模式,材料成本的涨跌最终将导致成品价格的涨跌,长期来看对电池行业的利润影响较小。由于电池的应用领域广泛,下游市场众多,锂离子电池行业对单一下游市场并不存在重大依赖,随着下游行业新领域的不断发展,未来锂离子电池行业有望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28、三、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一)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二)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

29、,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第四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一)项目场地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50667.00(折合约76.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80920.55。(二)产能规模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xxx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能力分析,建设规模确定达产年产xx千件锂离子电池,预计年营业收入68100.00万元。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本期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

30、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具体品种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年生产纲领是根据人员及装备生产能力水平,并参考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确定,同时,把产量和销量视为一致,本报告将按照初步产品方案进行测算。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序号产品(服务)名称单位单价(元)年设计产量产值1锂离子电池千件xxx2锂离子电池千件xxx3锂离子电池千件xxx4.千件5.千件6.千件合计xx68100.00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产业政策与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发展,如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国务院关于加快

31、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如果上述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将会对锂离子电池行业的盈利能力和生产规模造成不利影响。第五章 选址方案分析一、 项目选址原则1、符合国家地区城市规划要求;2、满足项目对:原材料、能源、水和人力的供应;3、节约和效力原则;安全的原则;4、实事求是的原则;5、节约用地;6、注意环保(以人为本,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湖北省,简称鄂,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地处中国中部地区,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介于北纬29015333647

32、、东经10821421160750之间,东西长约740千米,南北宽约470千米,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占中国总面积的1.94%。最东端是黄梅县,最西端是利川市,最南端是来凤县,最北端是郧西县。湖北省地势大致为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略呈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在全省总面积中,山地占56%,丘陵占24%,平原湖区占20%,属长江水系。湖北省地处亚热带,全省除高山地区属高山气候外,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截至2019年末,湖北省共辖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4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共有25个县级市、36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常住人口5927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4

33、5828.3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809.09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9098.62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2920.60亿元。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左右,连续三年保持稳定。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国、中部靠前。粮食再获丰收;工业增加值增速快于上年、全国领先;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0%左右。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速同比加快。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9.1%,税收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提高到74.7%,呈现量增质优的良好态势。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

34、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促调惠防保”,总攻全面小康,深耕区域布局,强化产业支撑,优化经济治理,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70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从国内看,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依然广阔,但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紧迫。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消费升级

35、加快,市场空间广阔,物质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备,资金供给充裕,人力资本丰富,创新累积效应正在显现,综合优势依然显著。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不断成长壮大。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正释放新的动力、激发新的活力。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发展方式粗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动能转换困难相互交织,面临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等多重挑战。有效需求乏力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传统比较优势减弱,创新能力不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金融风险隐患增大

36、。农业基础依然薄弱,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商品房库存过高,企业效益下滑,债务水平持续上升。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空间开发粗放低效,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仍然不足,收入差距较大,人口老龄化加快,消除贫困任务艰巨。重大安全事故频发,影响社会稳定因素增多,国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法治建设有待加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难度加大。三、 创新驱动发展实现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

37、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

38、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39、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必须贯穿于“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农业现代化进展明显,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

40、入实施,创业创新蓬勃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创新要素配置更加高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增强,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继续加大,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改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发展空间布局得到优化。对外开放深度广度不断提高,全球配置资源能力进一步增强,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教育、文化体育、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

41、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就业比较充分,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

42、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五、 产业发展方向围绕结构深度调整、振兴实体经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构建创新能力强、品质服务优、协作紧密、环境友好的现代产业新体系。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为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朝高端、智

43、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一)全面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实施工业强基工程,重点突破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四基”瓶颈。引导整机企业与“四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产需对接。支持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系统解决“四基”工程化和产业化关键问题。强化基础领域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支持工业设计中心建设。设立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二)加快发展新型制造业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明显提升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强化智能制造标准、工业电子设备、核心

44、支撑软件等基础。加强工业互联网设施建设、技术验证和示范推广,推动“中国制造+互联网”取得实质性突破。培育推广新型智能制造模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化转变。鼓励建立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引导制造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促进服务增值。推进制造业集聚区改造提升,建设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若干先进制造业中心。(三)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完善政策体系,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同行业标杆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实现重点领域向中高端的群体性突破。开展改善消费

45、品供给专项行动。鼓励企业并购,形成以大企业集团为核心,集中度高、分工细化、协作高效的产业组织形态。支持专业化中小企业发展。(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全面强化企业质量管理,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解决一批影响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加强商标品牌法律保护,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检测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国家级检测与评定中心、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五)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大政策引导力

46、度,实现市场出清。建立以工艺、技术、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为约束条件的推进机制,强化行业规范和准入管理,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盘活资产,加快钢铁、煤炭等行业过剩产能退出,分类有序、积极稳妥处置退出企业,妥善做好人员安置等工作。(六)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进一步简政放权,精简规范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清理规范中介服务收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合理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精简归并“五险一金”,适当降低缴费比例,降低企业人工成本。降低增值税税负和流转税比重,清理规范涉企基金,清理不合理涉企收费,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持合理流动性和利率水平,创新符合企业需要的直接融资产品,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完善国际国内能源价格联动和煤电价格联动机制,降低企业能源成本。提高物流组织管理水平,规范公路收费行为,降低企业物流成本。鼓励和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改进工艺、节能节材。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