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经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马经济.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2页 共22页经济早期罗马帝国是罗马奴隶制社会的全盛时期。伴随着政治上的安定,经济上呈现出繁荣景象。早期罗马帝国的经济发展具有这样一个显著特征:各地各部门经济发展不平衡,意大利农业落后于手工业,意大利的经济落后于行省,经济的繁荣主要表现为行省经济的发展。造成早期罗马帝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交通的发达、技术的交流及城市和行省地位的提高之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经过历次的奴隶起义和人民不断的反抗斗争,奴隶制生产关系得到一定的调整。隶农的出现,被释放奴隶和授产奴隶的增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某些提高。二是大规模的
2、战争已经停止,帝国境内的广大地区出现了过去长期所没有的相对 和平 的安定局面,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但是,社会经济在奴隶制条件下的发展是有限的,奴隶制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对抗性矛盾决定了,在其发展和繁荣的深处必然隐藏着危机。其经济衰退的征兆明显地表现为:作为帝国经济生活中心的意大利经济的衰落和隶农制的流行。1.农业的发展(1)生产技术的提高公元1 至2 世纪,在希腊和意大利北部出现了带轮的犁。这种犁用双牛牵拉,生产效率高,有两副这样的犁和扶犁人,另加6 名农工就可以完成200 犹格的农庄的全部耕作。高卢北区出现了割谷器,在打场时使用了打谷橇,这就减少了收割和打场时造成的损失
3、,提高了生产效率。这一时期,农业上已经实行植物轮作制和休耕制,不少地区可以实现一年两熟。有些庄园采用种植豆类或绿肥的方法以恢复土壤的肥力。精耕细作成为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一般说来,一块土地的耕作要经过犁地、耙地、锄地、除草、收割等工序,具体实行起来又要根据作物品种的不同和土地的状况而有所区别。此时的人们已经会沤制肥料,还掌握了牲畜、家禽等畜牧业的饲养和管理方法以及树木嫁接、剪枝、果树和蔬菜的栽培技术。这一时期,人们注意对农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他们知道作为农民 要彻底通晓播种作物和耕耘土地的知识和实践,并对各式各样的十分不相同的土壤有准确的知识 ,因为 没有农业技术知识,单只有愿望和耕种能力
4、也是枉然.他们懂得依据地形、土质决定种植的作物品种,如山坡地种什么作物才结果实;已耕耘的熟地和有树林的土地能种什么作物或不宜种什么作物;潮湿多草或干燥多风的地带又各宜种什么。他们认识到,作为农民必须善于观察气象和季节,因为自然现象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极可能因风雨灾难而一无所获。他们还认识到,畜牧业也并不是只有一种类型,各种动物有各种的饲养方法,而且一种动物也会因品种不同而有种种差别。水利事业受到了重视。科路美拉在论农业中不止一次地提到水对农业的重要性。水渠、水车在此时得到了广泛使用,灌溉方法有了改进,灌溉系统得到了改善。埃及、北非等地因此扩大了耕地面积,把大片沙漠改造成为生产谷物的良田。(2)农
5、业经济的发展由于农具的改进和耕作技术的提高,早期罗马帝国的农业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表现在各行省农业经济的发展上。农业生产关系以自由农民和半自由农民租佃占优势,奴隶劳动比重较小,生产危机比意大利来得晚些。各行省耕地面积增加了。埃及和北非一带,改善了灌溉系统,扩大了耕地面积。埃及劳动人民筑堰开渠,利用水槽、水车,把一片片半沙漠的土地改造成生长谷物的良田。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原来只是一片干燥的大草原,这时也被开恳成富饶的土地,葡萄园果实累累,橄榄树遍布成林,麦类谷物到处丰产。另外,西班牙、高卢、日耳曼尼亚、不列颠、伊斯特利亚、达尔马提亚、潘诺尼亚、麦西亚等地原先是草原、林地、沼泽和牧场的土地都变成
6、了农田和果园。此时,种植的农作物品种不断增多。根据科路美拉论农业的记载,有二三十种之多,如小麦、大麦、谷子、糜子、大豆、菜豆、扁豆、小豆、亚麻、苎麻、芝麻、葡萄、橄榄、紫云英、苜蓿以及饲草、绿肥等作物。经济作物尤其是葡萄和橄榄的种植得到了极大地发展。 以栽培利润更大的作物、特别是葡萄和橄榄树来代替种植谷物 成为一种趋势。爱琴海诸岛上著名的葡萄园、橄榄林和其他经济作物都恢复起来了。北非的突尼斯、阿尔及利亚、高卢南部、西班牙的东部和南部海岸也都开始栽培葡萄和橄榄。帝国境内葡萄园发展之快,甚至极大地影响了谷物生产,为此,帝国政府颁布了一道敕令,规定无论在意大利或外省均不得再开辟任何新葡萄园,现有的葡
7、萄园有半数要毁掉,并且鼓励外省种植谷物。但这项敕令并未得到全面有效地执行。与此相反,帝国政府对于达尔马提亚沿海、西班牙和阿非利加等地却予以扩大橄榄生产的自由。由此,葡萄和橄榄的生产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另外,科路美拉的论农业谈到了马、牛、羊、猪、家禽和蜜蜂等的饲养和管理,以及饲料和饲草的种植和贮藏,表明这一时期牧业生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帝国各地出现了一些农业生产中心。埃及、北非、多瑙河地区各行省特别是潘诺尼亚和麦西亚成为粮食生产的中心,是罗马帝国的谷仓。高卢、西班牙、希腊群岛、小亚细亚、巴勒斯坦等地是葡萄种植中心和葡萄酒酿制中心。而西班牙、达尔马提亚、北非、小亚细亚、叙
8、利亚等地则是橄榄种植和橄榄油生产中心。同时,西班牙中北部高原还是养羊业中心。与各行省农业经济的繁荣相反,意大利本土的农业却走向了衰落。公元1 世纪的罗马农学家科路美拉写道: 我经常听到,我们国家的领导人今天责怪土地不肥沃,不生果实;明天又埋怨气候变坏而影响了收成。在他们看来,土地被昔日的丰收弄得贫瘠,不能像过去那样生产粮食了。 由于农业生产的不景气,土地价格也随之低落,据说原来价值50万塞斯退斯的大地产,现在还卖不到30万。所以,有的大地产主人已不再经营大地产,而把部分土地变为牧场或者把土地分成小块租佃出去。这一时期,意大利本土的粮食消费主要由埃及和北非供应。意大利本土的葡萄种植业也受到行省葡
9、萄种植业的有力排挤,以至于靠帝国政府采取干预措施来支撑下去。农业的衰落使图拉真皇帝(公元98107 年)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来振兴农业。他颁布法令,规定元老院的元老必须保证将的财产投资到农1 3 业上;帝国政府给农业以5 利率的低息贷款等,以鼓励经营农业。政府虽然采取这些措施也挽救不了意大利农业的衰退。其衰退的根本原因是奴隶制造成的。科路美拉写道: 我认为这些不幸的灾难,与其说是由于上天的愤怒,倒不如说是因为我们的罪过。在我们祖先的时候,从事农业的是最好的人物,并且使用最好的经营方法,而我们是把土地交给最不适宜的奴隶们耕种,就等于把土地交给刽子手去执刑一样。 恩格斯在谈到奴隶劳动变成无利可图的时
10、候,曾经指出: 奴隶制已不再有利,因而灭亡了。但是垂死的奴隶制却留下了它那有毒的刺,即鄙视自由人的劳动。 这一时期,虽未发生公元前2 世纪至公元前1 世纪那样大规模的奴隶起义,但是,奴隶反抗强制劳动、破坏工具、怠工、逃亡,甚至杀死主人、举行小规模起义的事件却层出不穷。历代皇帝一再颁布命令加强镇压,但是奴隶们对奴隶主的憎恶和仇恨仍然日益强烈。当时罗马流行一句谚语: 有多少奴隶,就有多少敌人 ,充分说明了奴隶反抗对奴隶主的威胁。此外,外省粮食大量输入、奴隶来源减少,也加速了意大利农业的衰落。2.手工业的进步(1)生产技术的进步早期帝国时期,手工业的生产技术有了明显进步。产生于米特拉达特斯统治之下的
11、小亚细亚地区的水磨,在公元1 世纪传播到西方,并在磨粉和矿业中逐步推广开来。这一时期,西顿的工匠发明了吹制玻璃器皿的技术,代替旧的铸型制造玻璃品的做法,高卢也发明了用锡镀器皿的方法。同时,制陶技术、毛麻纺织技术、金属制造加工技术、珠宝首饰加工技术等均有了进步。由于生产技术的提高,比较复杂的外科医疗器械也已经能制造了。这一时期,建筑业中开始应用复滑车起重技术装置,在矿山开采中使用排水机。关于手工业劳动工具的改进,许多考古发掘,特别是庞培城的发掘提供了证明。而容纳5 万观众的大剧场、宏伟的罗马水道、元首的凯旋拱门和高达27米的图拉真纪功柱等,都表明罗马的建筑技术取得了辉煌成就。(2)手工业生产的高
12、涨早期帝国时期,意大利的手工业曾一度高涨,生产的陶器、纺织和金属制品运输到各地。在庞培城发现的手工业品中,大部分是本地生产的,有土灯、铜灯、木器、铜器、玻璃品、铁器、天秤、和外科手术器具等。庞培城的手工业品不仅供应本地市场,而且畅销到边远地区。这一时期,阿列提乌姆的制陶业相当繁荣,它的陶器曾经在一个短时期内独霸地中海地区,远及北方的不列颠和东方的黑海沿岸。北部意大利福尔斯作坊生产的陶灯是意大利主要特产之一。埃特鲁里亚大量生产的红釉陶器则几乎垄断了市场。意大利北部各城市的纺织业也很发达,生产各式粗细的羊毛织物。莫德纳的制灯业兴盛一时,产品远销外地。坎帕尼亚以金属制造闻名,它的青铜器和银器质地优良
13、。卡土卢斯则以造船业著名,它的船只用小亚细亚伊达山的优良木材制成,因而十分畅销。另外,塔兰土姆的金属制造业、西西里的硫磺开采业也都在此时得到了发展。在意大利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手工业中心,如罗马的金属制造。在奥古斯都时代,坎帕尼亚的城市模仿亚历山大里亚并和亚历山大里亚竞逐,因而发展了许多新型的手工业,这些都是早期在坎帕尼亚几乎没有看到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玻璃器皿,特别是上色和雕花的器皿,同时它还利用本地产的质地优良的砂砾和粘土,制造玻璃和陶器,倾销给多瑙河地区的消费者。在阿魁累亚专门制造镶有琥珀的梳妆用品,它用从日耳曼尼亚输入的琥珀原料,制成小巧玲珑的镜子、匣子和瓶子等。坎帕尼亚的一些城市在此时开始
14、利用当地盛产的上等橄榄油来制造香膏,并且开始恢复古老的珠宝业。这一时期,意大利的工业发展不仅限于阿魁累亚这样的大都市,而且也出现了一些小的地方性中心城市和港口。蓬佩伊的发展就是一个例证。过去这里是一个农业发达地区,现在已发展成为地方性的工业中心,它的毛纺织业发展很快,其产品满足了本城、邻城及近郊农家的需要。另外,意大利的葡萄酒和橄榄油的生产也曾兴盛一时,产品大量输往帝国西部和北部各行省。各行省的手工业也有了迅速发展,其水平高于意大利。在共和国末期还很落后的高卢和莱茵河沿岸兴起了各种手工业,其中金属、纺织、制陶和玻璃行业已形成了中心,产品行销中欧、不列颠和西班牙。高卢在发展工业方面得天独厚,这一
15、地区水道纵横。高卢和不列颠、日耳曼尼亚之间早就存在交通往来,是发展商品生产的有利条件。所以在这一时期,高卢的手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且很快就在制造雕花陶瓶和金属器皿等最富于意大利特色的生产领域成为意大利的劲敌。西班牙、高卢、不列颠和达西亚等地的采矿业和冶金业也兴盛起来,为金属制造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高卢有列日铁矿的开采,西班牙的银矿虽然产量萎缩,但在原有的银矿区却发现了铅矿。这时许多城市都仿效罗马安装公共水管,铅的需要量大增,因而也刺激了西班牙对铅的开采。与此同时,西班牙还发现了锡矿。在此以前,锡的主要产区是不列颠,自从西班牙出产锡之后,因为其产地接近地中海各消费城市,很快就在锡的产销量上
16、超过不列颠。达西亚的黄金此时也得到了开采。在科隆周围兴起了玻璃制造业,在它的西南山区兴起了金属工业。这一时期,北非和东部地中海沿岸一带的一些古老城市中,许多素享盛名的奢侈品和传统产品加工制造业再度繁荣。腓尼基的染料和玻璃制品,埃及的化妆品和麻纱、小亚细亚的精美纺织品和皮毛在各城市有着广泛的市场,在罗马的上层社会中更拥有不惜高价争购的买主。埃及除了是制造亚麻料衣服的中心外还是制造纸草的中心。北非还是大量生产橄榄油和精美陶器的地方。作为东部地中海地区的大都市, 亚历山大里亚的工业生活在内战后的繁荣景象是前所未有的.它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生产纸草、亚麻布、香膏、某些玻璃器皿(特别是念珠)、象牙制造品、首
17、饰、银器和其他产品。另外,高卢、小亚细亚、西班牙、北非等地产的葡萄酒和橄榄油质优价廉,成为意大利产品的竞争对手。各行省中大多数原来是农业中心或农业区域的行政首府城市,现在都发展起重要的地方手工业。与此同时,在某些经营农业的大庄园里发展起了手工业,它们和城市里的手工业进行着竞争。在法国南部图卢兹附近的一个庄子里发现了一个很大的羊毛织造作坊,在比利时的一个庄子里发现了陶窑。罗马帝国的工业发展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手工业门类增多,分工细密。据统计,罗马城的手工业达80多种,分工更加细密,如制陶生产就有造型、烘烧、绘花等不同工序。19世纪发掘出的庞培城,为我们提供了早期罗马帝国时期普通城市手工业的典型
18、。从发掘的情况看,庞培城手工业遗址有呢绒、珠宝、石工、香料、玻璃、铁器等作坊以及带有磨坊的面包房。早期帝国时期,意大利的手工业虽然有所发展,但是, 随着文明和城市生活逐渐推广到西方各省,意大利已不再据有西方手工业活动中心这种领导地位了.意大利在生产玻璃、陶器、灯盏、乃至金属器皿等方面所曾占有的垄断地位已经成为过去。意大利虽然仍旧生产这些物品,但差不多全部产品都只可能在本地市场上销售。高卢尤其是意大利的劲敌,高卢盛产金属和最适宜制陶器的粘土,又有大片的森林和牧场,水道异常稠密,因此,当地精明强干的作坊主很容易击败意大利,几乎把意大利完全排挤出西北部的市场。高卢和日耳曼尼亚的红釉陶器原来是仿制意大
19、利的产品,现在却彻底地打垮了它;莱茵河流域所产的玻璃比坎帕尼亚的玻璃价廉物美;日常穿着的羊毛外衣是高卢的一种特产,后来不列颠也生产这种外衣,它们不仅行销于意大利,而且还行销于东方;高卢作坊里制出的青铜瓶和青铜安全栓畅销于意大利、西班牙、不列颠、日耳曼尼亚。与此同时, 帝国的广大地区对于过罗马式生活所需的主要项目已能自给自足 ,各地都尽可能用廉价的本地仿造来代替进口货。北意大利的福尔斯起初几乎垄断了陶灯的制造,但到2 世纪时已被挤出广大市场,因为各个行省都有本地制造的形状相同的灯盏取代它的产品,有时那些仿制品甚至还仿造福尔斯的商标。在埃耳奥亚附近有一家作坊生产带镶嵌图案的陶瓶,其产品是根据从东方
20、传到意大利来的那些陶瓶式样仿造的,它们很顺利地就占领了广阔的市场。随着手工业的发展,在帝国各地无论大工厂或小作坊制造的产品都逐渐简单化和定型化。公元1 世纪时流行的工业制品以美观为首要特征,到2 世纪时这一特征就逐渐消失了。这时没创造任何新的形式,没采用任何新的装饰标准。公元1 世纪以后,在玻璃制造业以外的手工业技术中,极少看到新的发明。1 世纪时的印纹陶器在技术上精巧异常,而且也还美观可爱,但是,2 世纪时同样的陶器尽管在实用方面仍不失为坚固适用的器皿,却显得单调呆板,风格和主题互相承袭,毫无变化。在珠宝首饰、金属雕刻艺术品、玉雕、家具、家用器皿、兵器和军械等方面都可以看出同样的现象。造成这
21、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一时期,手工业产品迅速传遍整个帝国,即使在帝国最边远的地区它也终于排斥了家庭制造品。而人数众多的乡村居民和城市下层居民的购买力是极低的,他们要求的是廉价品,越便宜越好。同时在这一时期,运输虽很便利,但毕竟尚有风险,而且运费较高,再加上手工业产品难于深入远离海洋和河流的地方,所以,每个内地城市都想就地生产居民所需要的物品,同时采用进步的技术和模仿流行的式样。另外,小城市里的工匠不生产新颖的产品,因为新颖的产品同进口货相比价格太高,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所以他们简单地用他们从大作坊里学来的方法复制标准化产品。他们生意兴隆,迫使大作坊不得不隆低其产品质量,以使产品价格低廉,
22、自然也就使产品趋于标准化和平板单调。在帝国各地,到处分布着规模大小不等的手工业作坊,少则三五人,多则百余人。就手工业整体而言,中小作坊居多,少有投资较多的大型作坊。在这些作坊主中既有自由民,也有奴隶和释奴。这一时期, 无论在小作坊里或是在工厂类型的大企业组织中,所使用的劳动力虽不纯粹是奴隶劳动,但主要是奴隶劳动.除奴隶以外,在手工业者中也有自由雇工,但他们的人数少于奴隶,而且由于有奴隶劳动,就使他们的工资待遇非常低。在这一时期,不论是作坊主还是手工业中的奴隶和自由雇工都有自己的团体。在小亚细亚所有的手工业城市中有许多有势力的团体,参加者都是从事某一项手工业的人,其中大多数属于纺织工业的若干部门
23、,这些团体的成员是作坊主。这是一种行会或社团组织,其中的成员世代相承经营某项专门的行业。而在许多地方,手工业中的奴隶和自由雇工则有 贫民社.在所有这些同行业团体中,罗马行会是一个典型。罗马行会是由社会下层分子所组成的地方社会组织,旨在联络会员间的感情,办理救济事宜。他们援助病人,安葬死者。通常在庙宇中集会,只有一些特别大的行会才设有自己的会所。而这样的行会都掌握在一些有钱的会长手中,他们能负担一所会场的开支。所有的行会都供奉一个神或女神,作为其保护神。对于这些同行业的组织,只要它们安分守法,帝国政府一般不过多干涉其内部事务。但到了2 世纪,情况有所变化。图拉真曾组织过面包工人行会。在皇室领地上
24、的手工业工人也都迅速地在国家控制下组织起来。3.城市和商业贸易的发达(1)商业的发达在统一的政权下,海陆交通把帝国各地联接成一个密切相连的整体。地中海已成为帝国的内湖。自从庞培肃清海盗以后,海道上就畅通无阻。流入地中海的河流,构成由这条海道伸向各个地区的网络。除了河流以外,黑海、大西洋、红海、阿拉伯海、印度洋,也均和地中海相通,因而运输可以相互衔接,地中海成为帝国海运的枢纽。在陆运方面,帝国时期的道路系统远比共和国时期完善。意大利半岛和各个行省都开拓了新的道路,罗马成为通向各地大道的辐射中心。连那些远在东方的城市不仅彼此之间有道路相通,而且还和横贯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的大道连成一体,最后直达罗
25、马。在偏僻的行省中,罗马人也一样以善筑道路闻名。不列颠至今留有罗马大道的遗迹。在海道的配合下,这些陆路大道在经济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军队、殖民地和比较富有的地方居民的城市化,这一切都在西欧各省和巴尔干引起了一种新的需求,要求提供反映罗马生活方式的商品,如酒、橄榄油、武器、工艺性的金属器皿、精美陶器和玻璃器皿。 因此,早期帝国的区域贸易和对外贸易空前兴旺发达。在西部,罗马商人远出边塞,把意大利的制成品销售到北欧和下列颠。高卢、多瑙河流域、日耳曼尼亚等地彼此之间贸易往来很活跃。高卢商人沿着莱茵河、多瑙河与维斯杜拉河而驶达波罗的海和斯堪的纳维亚等地进行贸易。不列颠的锡也辗转运到地中海口岸马赛,再由
26、此转运到其它城市。在东方,不仅黑海、爱琴海和东地中海之间的商船畅行无阻,而且由于希腊和叙利亚商人对印度洋季风的利用,红海一带与印度、中国也有贸易往来。来自东方的各种货物,经由亚历山大里亚转运到地中海沿岸。日益繁荣的罗马,经常从这里得到各种名贵商品的供应。罗马帝国同它所有的邻邦以及一些居地并不接壤的民族全都发生了商业关系。北欧的琥珀、非洲的象牙、东方的香料、宝石和技艺高超的工艺品以及精致的纺织品,特别是由丝绸之路运来的中国丝绸运销各地备受称羡。在早期帝国的商业贸易中, 远为重要的是帝国的国内贸易,就是意大利和外省以及外省与外省之间的贸易.国内贸易主要是生活必需品的贸易。通过对批发商的统计,可以看
27、出大多数人经营的是食品,特别是谷物、葡萄酒和油,以及五金、木材、布匹、陶器等,而这些商品的最大消费者就是罗马城的居民和帝国军队。谷物的贸易量是很大的,因为意大利本土、希腊、希腊诸岛所产的谷物不足以自给。麦子由撒丁尼亚、西西里、西班牙、非洲、尤其是从埃及输出,埃及每年供给二千万摩底麦子。当时有许多大型的运粮船队,如亚历山大船队、非洲运粮船队、西班牙运粮船队和撒丁尼亚船队,他们的船只定期开到马耳地、里吉安和西西里各码头。琉息安所描述的一只埃及运粮船 爱色斯号 有180 呎长、45呎宽,有三重甲板,载重1575吨。由于造船的需要,木材的贸易量也很大。与此相关的是蜡、大麻、松香和柏油等造船物资的贸易。
28、葡萄酒和橄榄油的贸易仍和以前一样,在意大利、希腊和小亚细亚的生活中占主要地位。其最大的消费者之一就是罗马军队。希腊和小亚细亚的葡萄酒和橄榄油供应罗马的东方各行省和黑海沿岸地区。意大利则供应多瑙河流域各行省、日耳曼尼亚、不列颠和阿非利加。虽然葡萄酒、橄榄油、谷物和木材等在帝国各行省之间的商业贸易中占重要地位,但工业品中除奢侈品外日常生活用品的交易也极其发达。如埃及产的亚麻布衣服和纸草,小亚细亚、意大利、高卢产的毛织品,意大利的红釉陶器,叙利亚、亚历山大里亚及南意大利产的玻璃器皿,以及许多地方的特种工艺品等。同时,罗马同各地的贸易也有很大发展。各地汇合到罗马的贸易额是很大的,罗马城所消费的商品种类
29、更是数不胜数。在罗马,沿台伯河畔,在阿文丁山脚下排列着一长行用扶梯伸入河中的码头,在那里有大储栈、仓库、贮藏室、武器库,来保藏所有从已知的世界各地方运来的商品。罗马本地也有很多市场。奥斯梯亚港和后来的新 港口 都充满着卸货工人、秤手、计度员、挑夫、搬运夫、船夫、小贩、封印员、公证人等等,另外再加上各色各样的商人。在帝国西部,高卢的商业也很繁荣,里昂、波尔多、阿尔兹、土鲁斯、马赛、奥尔良、巴黎等都是最重要的商业区,在那里群集着各地的商人。里昂不仅是谷物、葡萄酒、油和木材等方面交易的一个大的票据兑换所,而且还是帝国中分销高卢、日耳曼尼亚、不列颠诸地大多数消费品的最大中心地之一。与里昂同等重要的是特
30、雷米。这里的商人也和里昂的商人一样,大多是帝国政府的经纪人,他们的专业是贩运衣装和葡萄酒。这两个商业城市着重于供应莱茵河上的军队。而阿雷拉特和纳尔博则着重于把高卢的产品,尤其是葡萄酒,输往罗马城及意大利其他城市,甚至输往东方各省。西班牙、阿非利加和不列颠的商业发展水平较低。它们的贸易除了向罗马城和意大利输出部分外,主要是本地区内部的贸易,交易的都是本地区的土特产品。在帝国初年,亚历山大里亚依旧是地中海上最大的商港。那里聚集着各国商人,人口达30万。在街上可以看到身穿不同服装的人们,听到各种不同的语言。由陆上商队辗转贩运去的中国丝绸、经红海口运来的东方香料、宝石和各种奢侈品以及埃及出产的麻纱、刺
31、绣、玻璃器皿和粮食等都荟萃于此。黑海沿岸的希腊城市,特别是鄂耳比亚、克尔索讷苏斯、潘提卡佩乌姆和塔奈斯,此时又繁荣起来了。鄂耳比亚和潘提卡佩乌姆同黑海南岸和西岸都有联系。博斯普鲁斯王国仍然出口大量谷物和其它原料(尤以皮革、鱼和大麻为多)。这些出口货物一部分直接输往那些希腊城市,大部分则通过黑海沿岸的城市输给多瑙河上和卡帕多细亚地区的罗马军队。在非洲,贸易的主要商品是奴隶、象牙、野兽以及非洲枋木和埃及工业品。对外贸易虽然不占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贸易额却是很大的,而且贸易活动十分活跃,贸易范围广阔。在对外贸易中,输入的商品有日耳曼尼亚的琥珀、皮毛和奴隶;有南俄罗斯的北方出产的粮食、大麻、皮毛、蜡、
32、蜂蜜;有乌拉尔山脉的黄金;有撒哈拉的椰枣和黑奴;有中部非洲的象牙、珍贵木材、黄金、香料和调味品;有阿拉伯半岛的香料、调味品、宝石和骆驼;以及印度、中国等地的奢侈品等。早期罗马帝国与阿拉伯和印度之间几乎专门交易奢侈品的贸易,在奥古斯都时代在商业贸易中开始占有一定的地位,并且一直在稳定地向前发展。印度贸易和中亚贸易的主要商道是从印度起,或直接地、或通过阿拉伯到达埃及,而以亚历山大里亚为其总站。海上贸易在从埃及到阿拉伯、从阿拉伯到印度这一条线上占有重要地位。直到尼禄时止,交易多为奢侈品,阿拉伯商人成了埃及商人和印度商人之间的中介人。但是,这种贸易发展下去的使它超出了仅仅是奢侈品贸易的范围,也使它不再
33、只是单方面的被动的贸易。当人们认识到季风的作用,在埃及和印度之间就开辟了直接的航线。这时贸易的主要中心是亚历山大里亚,在罗马帝国同印度和中国之间积极从事货物交流的经手人就是亚历山大里亚的商人。罗马帝国这时的贸易不仅抵达印度河流域,而且还抵达东南亚和印尼,罗马帝国同印度和中国之间的贸易也不断发展,并变成了十分正规的贸易。这时进口货中虽然还有一些是奢侈品,但大部分则是棉花和调味品之类的商品。从罗马帝国出口到东方去的商品种类也与以前不同了。其中一部分是原料和食物(如铁和谷物等),但主要的一部分则是亚历山大里亚的手工业制造品。亚历山大里亚对外贸易的发展并未扼杀阿拉伯与叙利亚的沙漠商队的贸易。此时,经帕
34、耳米腊通过幼发拉底河谷的商道重新开放了,同时又开辟了佩特腊外约旦大马士革的商道。2 世纪是佩特腊和帕耳米腊最繁荣的时期。 最精彩的帕耳米腊的雕刻、最美丽的建筑物、最豪华的墓葬以及大多数的碑铭包括那著名的关税表在内都证明商业曾十分繁盛.这两地的贸易完全掌握在本地商人的手中,这些商人积累了大笔财富。罗马帝国与中国的经济往来较早就有,罗马人对中国的了解是从对丝绸的兴趣开始的。他们称中国为赛里斯,意为 丝绸之国.到普林尼时代(公元2379年),中国丝绸确实运到罗马城,当时这种新奇的衣料,成为上层人物追求的奢侈品。普林尼在他的自然史中说: 赛里斯人其林中产丝,驰名宇内。丝生于树叶上,取出,湿之以水,理之
35、成丝。后织成锦绣文绮,贩运至罗马。富家贵族之妇女,裁成衣服,光辉夺目,由地中海东端运到西端,故极其辛苦。至于今代,乃见凿山以求碧玉,远过赛里斯国之取衣料。据最低之计算,吾国之金钱,每年流入印度,赛里斯及阿拉伯半岛三地者,不下一万塞斯退斯。此即吾国男子及妇女奢侈之酬价也。 当时中国的丝织品运往西方时,不仅丝质的光泽柔软为罗马人所赞赏,而且花色图案之美丽,也更引起他们的惊奇赞叹。中国的丝绸曾受到罗马各阶层的普遍喜爱,成为畅销商品。据G .F .赫贞记载,公元后几个世纪,罗马城内多斯克斯地区有专销中国丝绸的市场。罗马与中国虽然远隔重洋,相距万里,但彼此之间的相互交流自汉朝以来逐渐加强。在中国的丝绸运
36、往罗马的同时,罗马的商品也随之输入中国。考古学家认为,罗马的玻璃器皿曾输入中国市场。罗马与中国的商业往来,一直通过中亚,并经常受到安息人的干扰。罗马与中国直接往来的明确记载出现在2 世纪。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 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 延熹九年为166 年,大秦王安敦即罗马皇帝马可.奥里略(162 165 年),他曾命大将东征帕提亚。大将鲁西乌斯.维鲁斯率大军攻下安他撒塔部落,焚毁塞留西阿和泰西封二城。美索不达米亚并入罗马版图。从此往东方的海路畅通无阻,罗马人才得以于166 年自日南(日南系指扶南的顿逊)来中国。到三国和晋时也有罗马遣使的记载。据
37、近年在海路沿线的考古发现,证明当时罗马帝国与中国已正式通航贸易是完全可能的。19421945年,法国人在越南南部金瓯角北面迪石湾附近,发掘出一处3 6 世纪时俄厄海港遗址。在这个遗址中出土的文物中,有罗马的宝石、青铜灯和罗马的铸币。铸币的年代是安东尼15年,即152 年。从该遗址出土的文物说明,当时扶南的俄厄港口,是罗马与中国进行文化和经济交流的中转站。此处发现的安东尼王朝铸币,恰与后汉书的记载相符。罗马对北方的贸易也有很大的发展。在克劳狄和尼禄时期,罗马商人同德意志东部、挪威和瑞典维持着大规模的贸易往来。他们到丹麦、斯堪的纳维亚诸国、德意志东部去的最古老的路线是从高卢北部的海港由海道往东。罗
38、马的货物开始从多瑙河口、从黑海沿岸的希腊城市取道第聂伯河而运往波罗的海和斯堪的纳维亚诸国。这方面贸易的主要商品是青铜和玻璃。同其它领域一样,在商业贸易上,意大利也正在逐渐丧失统治地位。意大利商人虽然仍旧掌握着多瑙河流域的市场,仍然输出意大利的产品,但是,外省商业贸易的发展及其对意大利商业贸易的冲击是他们无法阻止的。普特约利共和国时期最大的港口,也是意大利对东方进行贸易的最大港口,这时已逐渐衰落下来,这就非常显著地表明了意大利商业的凋敝,尤其是南意大利商业的凋敝。与此同时,外省的商业却格外景气。帝国规定,由高卢的商人供应和运输军队所需的谷物、葡萄酒、油、木材、皮革、麻绳、五金、衣服、靴鞋、武器等
39、物资,因为他们熟悉当地市场情况,并且掌握了大量船舶以及其他运输工具。士兵们所需的大部分物品,诸如木材、沥青、五金、皮革,在高卢、不列颠、西班牙和阿尔卑斯山区都是现成的东西。像高卢这样一个天然资源丰富的地方,工业和农业生产发展很快,水道纵横成网,三面沿海,均有良好的港口,因此,高卢商人很便于比意大利商人便利得多聚集各地物产,同时又能很方便地把这些产品散销给莱茵河上的屯戍地。这就使得高卢商人能与意大利商人竞争,并且开始在一些地区和领域排斥意大利商人。东方也同样正在逐步摆脱意大利。这时东方的贸易不再集中于罗马及意大利商人手中。从公元1 世纪起,意大利商人逐渐不在东方出现了。这是因为公元前1 世纪后半
40、期,东方各处情况恶劣造成阻碍,西方的新兴市场具有吸引力,所以意大利商人从东方转到了西方。当和平局面来临、东方商业开始复兴以后,意大利商人却难以东山再起,精明的东方商人牢牢控制住东方贸易的门户亚历山大里亚和叙利亚腓尼基沿海诸港。其结果是,意大利人不再出现于东方,就如同他们也不再出现于西方一样,而东方商人却不仅垄断了东方的贸易,还逐渐愈来愈多地出现于意大利和西方各省的港口。早期罗马帝国时期商业贸易的发达,还体现在银行业的发展上。银行制度是从希腊以及东方的希腊化地区传到西方来的。银行业的兴旺,除了商业贸易发达之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在帝国境内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通货。当时,帝国的藩属博斯普鲁斯王国自
41、己发行货币,东方的一些城市如提尔等地也曾造过银币,亚历山大里亚和安条克这两个东方商业中心流通地方银市,而铜币则由罗马元老院和许多城市铸造,东方城市中造铜币者尤多。此外,差不多在帝国所有的大城市里,甚至在某些小城市里,零售商、酒店掌柜、旅店老板、渡口和渡船主人等等都发行他们自己的钱币,或用代币形式,或用筹码形式。二是缺少铸币。在佩尔.加蒙和米拉萨,都曾由于市场上见不到零钱而引起骚动。在克劳狄和尼禄时期,西方各省包括莱茵河地区和不列颠等处因为政府取缔高卢和西班牙地方造币权导致铸币缺乏,出现了许多仿罗马城所铸铜币的伪铜币。因为缺少铸币,所以无论是兑换通货或实物都非常迫切需要建立一套信贷划拨制度。各地
42、的银行,无论是私人开办的,还是市政当局开办的,所从事的业务大体有如下几种。首先,银行作为城市的代理人或接受特许权者,积极参预发行和分配地方通货事宜。其次,从事信贷业务。由于工商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更多的现金以应发展和改进企业之需;同时,许多作坊主和商人手中也积累了大量现金,所以不论是对于银行或是对于不专以放贷为业的富翁来说,贷款总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因此在帝国各城市中,信贷和信贷业务十分发达。作为帝国中最大银行的国库, 无疑地也像私人放贷者和私人银行一样地把钱借贷出去收息.这是一项较大的业务。还有一项较大的业务,即接受客户委托,办理支付业务,或是把款项由甲帐户划拨给乙帐户,或是把款子从一个城市
43、拨到另一个城市,以及协助客户经办企业和纳税等等。买卖外币和检验钱币的真伪或是否掺混杂质也是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另外,这些银行都办理存款并对某些存款付以利息。由于银行制度来自希腊本土和东方的希腊化地区,所以意大利和西方各省的银行大多数由原籍希腊的人经营。虽然有些银行是由市政当局办的,但是银行这种企业同所有其它行业一样,大多数是个人经营的事业,虽也有一些银行系合伙经营,但是没有任何大规模集股办的金融公司。这一时期,从事商业贸易活动的批发商和零售商,船主和运输商,都有属于自己的名目繁多的联合组织,它们是作为行业公会而发展的。在罗马众多的行业公会中,船员行会,即内河船夫行会,势力最大,组织性也最强。在
44、里昂,船夫组织了一个著名的团体,其成员在尼姆的圆形剧场里享有四排座位的权利。在里昂还有两个控制尼罗河水上交通的团体,另有一个在索恩河上。在高卢的塞纳河、西班牙的埃布罗河和瓜达尔几维河、意大利的阿特里亚和佩斯奇亚拉、加达尔湖畔的里瓦、科摩湖、日内瓦湖、莱茵河以及卡尔斯堡的摩洛斯河畔的达谢,都有这种团体的存在。政府对于国家所需要的商人和船主赐与特权,允许他们发展自己的行业组织以资鼓励。国家承认它们,只是因为国家同团体交涉比同个人交涉要简单容易些。这并不表明此时的商业活动是以规模庞大的、资金雄厚的贸易公司为基础的,正相反,这一时期的商业活动始终完全是个体经营的。 很多贸易是靠地位低下的人带着小宗货物
45、游方来进行的.关于这一点,可以从罗马法律中关于团体组织的条文中看出来。从事商业贸易的人中既有自由民,也有奴隶和释奴,其中释奴的数量是很多的。特里马尔基约最初是个奴隶,得到他主人的宠信,从主人那里继承了一大笔财产,他把它投资于商业,特别是在葡萄酒的批发生意上,到了晚年,他在城市里拥有漂亮的私宅,在城外拥有大片的庄田,并从事放债生意。他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的商人中的一位代表。(2)城市的繁荣城市的繁荣是手工业、商业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标志。帝国初期,城市的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罗马帝国变成了希腊城市、意大利城市和外省城市的联合组织。 就意大利而言,真正的繁荣时期是奥古斯都时代。甚至,只
46、要走马观花地看一看意大利所有的城市遗址,特别是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城市遗址,就能看出其中大多数城市都是在奥古斯都时代基本定型的,那些最美丽、最适用的建筑物都是在这个时代修建的.这种繁荣在奥古斯都以后的历代皇帝统治时仍旧得以维持。帝国的首都罗马在这个时期成为地中海地区最壮观的城市,比亚历山大里亚或安条克这样的特大城市更加宏伟。据估计,当时罗马城居民人数在70-100万之间。皇帝们逐渐将弯曲的街道和贫民居住的街区改造成为具有庄严神殿和巨大公共建筑的宏伟的世界首都。在奥古斯都时期,罗马已经完成许多优美的公共建筑。新的元老院,纪念恺撒的庙宇,元老院纪念奥古斯都功勋的和平坛以及广场等等,以及在巴拉丁山冈上
47、修建的皇宫,美仑美奂。奥古斯都对于罗马的建设是很自负的,夸耀自己把砖头的罗马变为大理石的罗马。克劳狄修建的输水槽长达40英里,最后的10英里以开有无数拱门的石筑长桥架设,迤逦如龙,直通巴拉丁宫殿。经过公元64年的灾难性大火之后,尼禄又按照城市规划,用耐火材料重建罗马。他还占用大量土地为自己兴建别墅和花园,其中最为著名的是 金屋.公元80年,提图斯宣告巨大的圆形剧场落成。这座剧场的周围约为1 4 英里,内有可容纳观众5 万人的座位。剧场的外部分为3 层,每层环以80根希腊式的圆柱,两柱之间砌成拱门。此外,图拉真兴建了宽阔的广场、大型的公共浴池,以及图拉真纪功柱。哈德良也建筑了纪念图拉真的庙宇。哈
48、德良时期落成的万神殿,前后修建了150 多年,殿高43米,内部直径也是43米,正门有8 根混凝土大圆柱,高大的青铜门至今犹存。此外还有许多凯旋门和纪念像等,把罗马装饰成一座极其繁华的城市。繁荣景象不仅见于帝国首都,而且也见于其它城市。庞培城的各种建筑都已达到很高水平。平坦的街道纵贯着市区,街道两旁还有人行道。广场、公共建筑、公用水源、密集的居民点和店铺等,都足以说明庞培城当年的繁荣景况。城内住房大部分是宽敞的,设备好,装饰雅致。有些房间是装农具和牲畜的,其它房间作为碾磨房或贮藏室,用来贮藏橄榄油、葡萄酒和其它产品。还有的房间用作缝制衣服和制造手工艺术品的场所。在大街的一角有餐厅。多数大房子仍为住宅。有些临街的一楼房间出租给店铺。庞培城有供水系统、供应公共泉水给私人住宅。该城拥有广场、长方形大会堂、各种神庙、市场、浴池、露天剧场。奥斯梯亚作为罗马一个防御性殖民地建立在台伯河口。一直到公元1 世纪中叶,克劳狄和图拉真在此地兴建港口,增设水坞设备。奥斯梯亚具有与庞培城类似的公共建筑物,多属于公元2 世纪建造。这里有成套的大房子,是有钱人的住宅和仓库。城市繁荣还广泛见于帝国各个行省。在北非,迦太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