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笔记1-3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月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笔记1-3章.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7页 共7页国统复习笔记第一章(主要名词解释和选择题)一、名词解释1、统计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合。2、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单位叫总体单位。3、标志:是指总体单位的特征或属性的名称。按其表现形式不同,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之分。4、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5、统计指标:表明总体特征的概念及其数量表现。6、统计指标体系:是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能够全面反映统计对象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互相联系的一套指标。7、流量:是指某一时间内发生的量,是按一定时期核算出来的数量。8
2、、存量:它是指某一时点的量,是按一定时点核算出来的。(05/10已考)9、国民经济:是由各行各业构成的,是各部门的总和。1、如何正确理解统计的三种涵义?答:统计这一术语具有三种涵义:(1)统计活动,也即统计工作,是指从事统计业务活动的机关、单位,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数字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的活动。(2)统计资料,即统计所提供的数字和分析资料,是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统计数字资料。(3)统计科学,即统计学,是一门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科学,其目的是探索统计数据的内在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2统计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三、统计的作用:1、从宏观上看,统
3、计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重要工具。2、从微观上看,统计是企业管理与决策的依据。3、日常生活中,统计可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4、统计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统计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其发展过程是沿着两条主线展开的,一是以政治算术学派为开端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社会经济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社会经济统计,二是以概率论的研究的数理统计。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围是全部国民经济活动。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特点:范围广泛性,着重从宏观角度出发。统计总体的特点:1、 统计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确定的。2、 统计总体是客观存在的。3、 统计总体中的个别事物具有某种同一性质。统计指标的分类1、 按其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
4、分为时点指标与时期指标。2、 按其反映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3、 按其数据的依据不同,可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4、 按其计量单位的特点,主要有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统计指标体系的分类1、 按其反映内容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宏观指标分配和微观指标体系。2、 按指标体系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国民经济指标体系、社会指标体系及科学技术指标体系。3、 按指标体系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基本指标体系和专题指标体系。流量与存量的关系?1、 有些经济现象流量与存量是相对应而并存的,有流量必然有存量。2、 有些经济现象只有流量,而没有相对应的存量。3、 在流量与存量并存的经济现象中,流量与存量是相互影响的。
5、4、 两个存量与两个流量的对比,或者一个流量与一个存量的对比,计算得到的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既不是流量,也不是存量。第二章 统计数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一、名词解释1、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统计数据资料的过程。2、统计分组3、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或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现象总量4、抽样抽查: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5、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一种非全面调查6、典型调查是一种非全面的专门调查,它是根据调
6、查目的与要求,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7、将总体按某一标准进行分组,并按一定顺序排列与列出每个组的总体单位数,这种数列称为次数分布数列,又称分配数列8、统计标准化是指在统计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实现统计的最佳效益。二、问答1、统计数据资料的来源有哪些范围?如何获取统计数据资料?答:从使用者的角度看,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资料的来源主要有两种渠道:一种是通过直接的调查获得的原始数据,这是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一般称之为第一手或直接的统计数据;另一种是别人调查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和汇总后
7、公布的数据,通常称之为第二手或间接的统计数据。2、统计调查的方式有哪几类?各自的特点及应用条件是什么?答:统计调的方式有:普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或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现象总量。特点:它是一种全面调查,具体资料包括的范围全面、评尽、系统的优点,它是一次性的专门调查,因为普查的工作量大,耗资也多,时间周期较长,一般不宜经常举行。抽查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特点:能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又能提高资料的时效性,而且能取得比较正确
8、的全面统计资料,这种调查方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用非常广泛。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调查要求与文件自下而上地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国家利用它定期地取得全社会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的基本统计资料,是国家取得调查资料的方法之一。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一种非全面调查。特点:可以节省人力财力,而且及时,所以当调查任务只要求掌握事物的基本情况时,采用重点调查为好。典型调查是一种非全面的专门调查,它是根据调查目的与要求,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特点:灵机活动,通过少数典型即可取得深入、详实的统计资料
9、的优点,易受人们主观认识上的影响,必须同其他调查结合起来使用,才能避免出现主观片面性。3、简述统计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答:1、确定调查的任务与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与调查表4、确定调查时间4、为什么要进行统计分组?如何进行统计分组?答:社会现象是复杂的,现象之间既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时又存在质与量方面的差异,认识它们之间的矛盾,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通过统计分组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一、将零星分散的统计数据,经过统计分组整理后,可发现其特点与规律,同时也可以分析总体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情况。二、可以揭示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统计分组的关键是正确地选
10、择分组标志与划分各组界限。5、编制次数分布数列的方法有哪些?如何应用?答:将总体按某一标准进行分组,并按一定顺序排列与列出每个组的总体单位数,这种数列称为次数分布数列,又称分配数列。单项式数列的编制,以每一个变量值为一组所形成的次数分布数列称为单项数列。组距式变量数列的编制,以变量值的一定变动范围为一组所形成的次数分布数列称为组距数列。组距式变量数列时需要明确以下几个要素:组距与组数、等距数列与异距数列、组限与组中值、频数与频率。6、国民经济中常用的几种分类(组)有哪些?答:一、经济类型分类,分为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 二、三次产业分类:分为农业(农林畜牧渔)、工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和
11、水的生产和供应)、其他各业 三、行业分类 四、基本单位分类:分为机构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 四、机构部分分类按机构部分分类是将国民经济中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划分为四大部门,它们是1、 非金融企业与非金融企业部门。2、 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部门3、 政府单位与政府部门4、 住户与住户部门。识记一、数据资料搜集方法可以分为询问法、报告法、观察实验三大类。二、如何正确选择分组标志,一般可遵循以下原则:(1)根据研究的目的与任务选择分组标志(2)要选择能够反映事物本质或主要特征的标志(3)要根据现象的历史条件及经济条件来选择分组标志。三、统计分组方法:1、依据分组标志反映的事物特征不同,可按品质标志分组和按
12、数量标志分组。2、按标志的多少分组,可进行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四、分配数列的两个组成要素:一个是分组,另一个是次数。五、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里需要明确以下几个要素:1、组距与组数2、等距数列与异距数列3、组限与组中值4、频数与频率六、统计表的构成: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数字资料第三章 综合指标1、时期指标:表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在一段时间内的总结果。2、时点指标:表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在某一时刻的数量状况。3、总量指标是指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总水平的统计指标,是将总体单位数相加或总体单位标志值相加而得到的4、相对指标:将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进行对比求得的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间数量关系的指标即
13、为相对指标。5、平均指标:是同质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达到的一般水平。通过统计调查搜集到大量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原始资料,对这些资料加以整理、汇总、计算,就得到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一般称为综合指标。综合指标按其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不同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总量指标是指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总水平的统计指标,是将总体单位数相加或总体单位标志值相加而得到的。总量指标的作用:既是人们认识现象总体的起点,又是计算其他统计分析指标的基础 总量指标是否科学,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相关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准确性。总量指标的种类1、 总量指标按反映的时间状态不同
14、,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2、 总量指标按表现形态不同,分为实物量指标和价值量指标。多数相对指标采用无名数如系数、倍数、百分数、千分数等表示。也有采用名数表示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1、 结构相对指标:是将总体按某一标志分组,然后将各组指标数值与总体指标数值对比求得的结果,通常称为比重。2、 比例相对指标:是同一总体内不同组成部分的指标数值对比的结果,它可以表明总体内部的比例关系。3、 比较相对指标:是同一时间不同总体的同一项指标对比的结果。4、 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性质不同而有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结果。强度相对指标=某一总量指标数值/另一性质不同而有联系的总量指标数值。有些强度相对指标分为正指
15、标和逆指标。如“人均工业生产总值”强度相对指标。“生产工人人均工业生产总值”为平均指标。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区别在于对比的分子与分的口径是否一致。5、动态相对指标,也称作发展速度,它是指某一指标不同时间上的数值对比的结果。 动态相对指标有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5、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是某一时期实际完成的指标数值与计划指标数值对比的结果。两个总量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的计划完成程度=实际完成的相对数指标数值/计划完成的相对指标数值提高或降低率相对指标的计划完成程度=1+-实际提高或降低百分比/1+-计划提高或降低百分比。计算和运用相对指标时应注意的问题:一分子分母指标必须具有可比性。二要把绝对
16、指标和相对指标结合起来运用。平均指标的作用:1、 平均指标可以反映现象总体的综合特征;2、 平均指标可以反映分布数列中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3、 平均指标经常用来进行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条件下的对比分析,从而反映现象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揭示现象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趋势。平均指标按计算和确定的方法不同,分为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是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之和除以总体单位数算术平均数=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总和/总体单位数算术平均数有两种计算方法:1、 简单算术平均法2、 加权算术平均法。加权算术平均数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是分布数列中各组的标志
17、值,另一个是各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权数也可以用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表示,将各组标志值以相应的比重然后求和。即得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的两个重要性质:(1) 各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零。(2) 各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最小。调和平均数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也称倒数平均数。分为简单调和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已知相对指标的分母资料,可将其作为权数,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已知相对指标的分子资料,可将其作为权数,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法几何平均数是N个变量乘积的N次方根。几何平均数适用于计算平均比率和平均速度。几何平均有简单几何法和加权几何法。简单几何法的计算公式
18、G=X1X2。XN的根号加权几何法的计算公式G=F X1的F1次方X2。XN的F次方的根号社会经济现象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数应满足两个条件一若干个比率或速度和乘积等于总比率或总速度。二,相乘的各比率或速度不得为负值。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标志值。用字母M0表示众数的确定方法:1、 单项式数列确定众数2、 组距数列确定众数。上限公式下限公式中位数:将总体总单位标志值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数列中点位置的标志值即为中位数。Me表示中位数的确定方法:1、 由未分组资料确定中位数首先将标志值按大小顺序排列,然后根据公式N+1/2确定中位数的位次,再根据中位数的位次找出对应的标志值。2、 单项式分组资料确定
19、中位数3、 组距分组资料确定中位数应用平均指标应注意的的问题一、 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必须注意现象总体的同质性。二、 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平均数。三、 计算和运用平均数时,要注意极端数值的影响。标志变异指标又称标志变动指标,它是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及其分布差异程度的指标。常用的标志变异指标有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和标志变异系数。全距:也称极差,它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全距可以说明总体中标志值变动的范围,全距越大,说明总体中标志值变动的范围越大,从而说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差异大,反之则小。平均差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同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绝对值的算术平均数平均差越大,说明各标志
20、值分布越分散,平均差越小,说明各标志值分布越集中。平均差的计算方法:1、简单平均法。公式:2、加权平均法适用于计算分组资料公式标准差也称均方差,是总体所有各单位标志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正平方根。平均差与标准差的异:平均差是用绝对值消除各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离差的正负问题,而标准差是用平方的方法消除各标志值与平均离差的正负值,计算结果标准差稍大于平均差。标准差的计算方法:1、 简单平均法步骤一、计算总体平均数二、求出各单位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三、求出各单位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四、计算离差平方和的算术平均数五、将第四步计算结果开方,得标准差2、加权平均法在分组情况下
21、,计算标准差是各组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乘以各组次数,然后除以总次数,再开平方。其计算公式交替标志的标准差。成数:交替标志只有两种表现,我们把具有某种表现或不具有某种表现的单位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称为成数。交替标志的平均数X=交替标志的标准差。公式 =P*(1-P)的开方标志变异系数:又称为离散系数,是测定变量值离散程度的一类相对指标,是标志变异的绝对水平指标与相应平均指标对比的结果。常用的标志变异系数有:极差系数、平均差系数和标准差系数。平均差系数是平均差与总体算术平均数对比的相对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平均差系数越大,总体单位离散的相对程度就越大,平均数的代表性也就越差,平均差系数越小,总体各单位离散的相对程度就越小,平均数的代表性也就越好。平均差系数不便于不同水平的同类现象,特别是不同类现象进行对比。标准差系数是标准差与总体算术平均数对比的相对数。标准差系数经常用于比较不同水平的同类现象或不同类型现象平均数的代表性大小。公式:总方差、组内方差和组间方差总方差是各单位标志值与总平均数计算的标准差(或方差)组间方差是各组平均数与总平均数计算的标准差组内方差反映各组内标志值离散程度的指标。总方差=组内方差的算术平均数+组间方差。组内方差算平均数就是组内方差的加权算术平均数。组间方差是将各组的平均数作为变量,对总平均数计算方差,表明组与组之间的离散程度。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