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检验在企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docx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319522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6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检验在企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第一节检验在企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检验在企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检验在企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docx(4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0页 共40页第一节检验在企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检验的定义检验就是对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测量、检查、试验、计量, 并将这些特性与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其符合性的活动。美国质量专家朱兰对质量检验一词作了更简明的定义:所谓检验,就是这样的业务活动,决定产品是否在下道工序使用时适合要求,或是在出厂检验场合,决定能否向消费者提供。二、关于检验的理解在工业生产的早期,生产和检验本是合二为一的,生产者也就是检验者。后来由于生产的发展,劳动专业分工的细化,检验才从生产加工中分离出来, 成为一个独立的工种,但检验仍然是加工制

2、造的补充。生产和检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检验是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特别是现代企业的流水线和自动线生产中,检验本身就是工艺链中一个组成工序,没有检验,生产过程就无法进行 。从质量管理发展过程来看,最早的阶段就是质量检验阶段。质量检验曾是保证产品质量的主要手段,统计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都是在质量检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这样认为,质量检验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根,根深才能叶茂,如果这个根不扎实,全面质量管理这棵树的基础就不会巩固。在我国进一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实施ISO9000 系列国际标准时,特别是进行企业机构改革时,决不能削弱质量检验工作和取消质量检验机构。相反,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这项工作,要

3、更有效地发挥检验工作的作用。现代工业生产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特别是客观存在的随机波动,要绝对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是难以做到的,因此就存在质量检验的必要性。很难设想,存在一个所谓理想的生产系统,它根本不会产生不合格品,则质量检验及其相应的机构就可统统撤消,实际上这种理想式生产系统是不存在的。为了正确认识企业的质量检验,还必须澄清三个容易混淆的观念:一个是认为产品质量是由设计和制造来决定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因而对检验工作不予重视,甚至有所放松。这种观念显然是不全面的。诚然,产品质量同设计和制造十分密切,但质量的最终形成,决不限于设计和制造这两个环节,正如美国著名质量专家

4、J.M.朱兰所说,它是符合质量螺旋上升规律的,决定于企业所有部门,其中包括质量检验部门的质量职能,何况检验本身也是属于制造的范畴;二是认为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从把关转到预防为主, 要求把不合格品消灭在发生之前,而检验只不过是事后把关,因此有些企业认为检验是可有可无的,或者仅仅是一种辅助手段。这种看法同样也是错误的,容易使人们的思想产生混乱,实质上这是如何认识预防与把关 的关系问题。预防为主是就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而言的,也是相对于单纯的事后把关来说的。因为单纯的事后把关,只能发现和剔除不合格品,而不合格品即使被发现,其损失已经造成。因此,预防为主的思想是完全正确的。事实上国内外许多企业都把预防为主

5、、一次成功作为质量管理的重要原则。预防为主与检验把关,决不是对立和矛盾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结合的,它们的目标和对象也是各不相同的,预防是针对正在生产或尚未生产的产品而言的,把关通常是针对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来说的,前者应力求通过预防,使生产出来的产品百分之百是合格品,避免或减少发生损失;而后者则是应该通过检验,严格把关,不使一个不合格品流到下道工序或用户手中,所以预防和把关在生产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应以预防为主。三、质量检验的基本职能概括起来,检验包括以下四项具体工作:(1)度量。包括测量与测试,可借助一般量具,或使用机械、电子测量仪器 。(2)比较。把度量结果与质量标准进行对比,确定质量是

6、否符合要求 。(3) 判断。根据比较结果,判定被检产品是否合格,或一批产品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4)处理。对单件产品决定是否可以转到下道工序或产品是否准予出厂;对批量产品决定是接收还是拒收,或重新进行全检和筛选为此,质量检验必须具备下述条件:第一,要有一支足够数量的合乎要求的检验人员队伍; 第二,要有可靠和完善的检测手段; 第三,要有一套作为依据而又明确的检验标准; 第四,要有一套科学而严格的检验管理制度 。以上简要说明了质量检验的概念、定义和应具备的具体条件,下面则要进一步明确质量检验的基本职能,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把关的职能:把关是质量检验最基本的职能,也可称为质量保证职能

7、。这种职能是质量检验一出现时就存在的,不管是过去和现在,即使是生产自动化高度发展的将来,检验的手段和技术可能有所发展和变化,质量检验的把关作用,仍然是不可缺少的。企业的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人、机、物、法、环(4MIE)等诸要素,都可能使生产状态发生变化,各个工序不可能处于绝对的稳定状态,质量特性的波动是客观存在的,要求每个工序都保证生产100的合格品,实际上是不太可能的。随着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完善化,可以减少检验的工作量, 但检验还是要存在的。只有通过检验,实行严格把关,做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转序,不合格的零部件不组装,不合格的成品不冒充合格品而出厂,才能真正保证产品的

8、质量 。2.预防的职能:现代质量检验区别于传统检验的重要之处,在于现代质量检验不单纯是起把关的作用,同时还要起预防的作用 。广义来说,原材料和外购件的入厂检验,前工序的把关检验,对后面的生产过程和下工序的生产,都能起到预防的作用。特别是检验的预防作用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工序能力的测定和控制图的使用起预防作用。众所周知,无论是工序能力的测定或使用控制图,都需要通过产品检验取得一批或一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后方能实现。这种检验的目的,不是为了判定一批或一组产品是否合格,而是为了计算工序能力的大小和反映生产过程的状态。如发现工序能力不足,或通过控制图表明生产过程出现了异常状态,则要及时采

9、取技术组织措施,提高工序能力或去除生产过程的异常状态,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事实证明,这种检验的预防作用是非常有效的(备注:工序能力的计算使用,目前在电子组装的企业里应用比较弱,主要应用在机械加工制造行业比较广泛,因此本文没有详细说明)(2)通过工序生产时的首检与巡检起预防作用。当一批产品或一个轮班开始加工一批产品时,一般应进行首件检验(首件检验不一定只检查一件), 当首件检验合格并得到认可时,方能正式成批投产。此外,当设备进行修理或重新进行调整后,也应进行首件检验,其目的都是为了预防大批出现不合格品。正式成批投产后,为了及时发现生产过程是否发生了变化,有无出现不合格品的可能,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到

10、工作地去进行巡回抽查(即巡检), 一旦发现问题,就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以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 。3.报告的职能:报告的职能也就是信息反馈的职能。这是为了使领导者和有关质量管理部门及时掌握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状态,评价和分析质量体系的有效性。为了能作出正确的质量决策,了解产品质量的变化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必须把检验结果,用报告的形式,特别是计算所得的指标,反馈给领导决策部门和有关管理部门,以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 采取有效的决策措施。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1)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厂验收检验的情况和合格率指标 。(2)成品出厂检验的合格率、返修率、报废率以及相应的金额损失 。(3)按车间和分小组的平均

11、合格率、返修率、报废率、相应的金额损失及排列图分析 。(4)产品报废原因的排列图分析 。(5)不合格品的处理情况报告 。(6)重大质量问题的调查、分析和处理报告 。(7)提高产品质量的建议报告 。(8)其它有关报告 。4.改进的职能:质量检验参与质量改进工作,是充分发挥质量检验搞好质量把关和预防作用的关键,也是检验部门参与提高产品质量的具体体现。质量检验人员一般都是由具有一定生产经验、业务熟练的工程技术人员或技术工人担任。他们经常工作在生产现场,对生产中影响人、机、物、法、环等因素了解最清楚,质量信息也最灵通。他们比设计、工艺人员了解质量的情况要多一些,深一些,因而在质量改进中能提出更切实可行

12、的建议和措施,这也是质量检验人员的优势所在。特别是实行设计、工艺、检验和操作人员联合起来搞质量改进,才能加快质量改进的步伐,并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质量检验的三性建设三性是指检验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权威性。这也是对检验 工作的基本要求,对发挥检验工作的作用十分重要 。1.检验工作的公正性:检验工作的公正性是对质量检验最主要的要求,没有公正性,检验就失去了意义,也就谈不上把关的职能。所谓检验工作的公正性,是指检验机构和人员在开展产品质量检验时,既要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独立行使产品质量检验的职权,又要坚持原则,不询私情,秉公办事,认真负责,实事求是 。原则性是公正性的基础,坚持原则,就是要严格执

13、行技术标准,严格执行检验制度,严格执行订货合同,严格执行质量责任制;是非要清楚,奖罚要分明,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一切按原则办事 。按原则办事,关键在于碰到矛盾时,能否客观公正的处理问题,不受任何势力或人员的无理干扰,也不因任何人的求情或私人关系而高抬贵手。例如,当产量和质量发生矛盾时,工厂利益和用户利益发生矛盾时,或者质量和交货期发生矛盾时,都应坚持质量标准,坚持按规章制度办事。质量争议是经常发生的,商业贸易中企业与用户之间,企业生产中车间与车间、工序与工序之间,检验工人本身与生产工人之间,对同一产品质量会有不同的评价和看法。这些争议涉及到双方的利益,小则争吵不休,大则诉诸法律。最后依靠第三方

14、做出仲裁和判决,这种仲裁和判决是否正确,取决于通过检验提供充分有效的检验结果和检验数据。为此,要求检验人员有高度的思想素质,有高度的原则性和政策性,要在处理问题中,根据事实和客观标准作出公正的裁决 。此外,还有大量的质量审核、质量评价和抽查监督工作,离开检验的公正性,这些工作也会失去真实的意义 。2.检验工作的科学性:这里说的是要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提供准确的检测数据,按照科学合理的判断标准,客观地评价产品质量。为此,要做好以下几点: (1)对检验机构进行科学合理的定岗定编。也就是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确保每个岗位的工作均有可以胜任的人员来承担检验或管理工作 。(2)对检验和试验人员进行培训和

15、进行资格认证。也就是要制定每个岗位的相应的培训计划,并予以实施。使每个检测和试验人员掌握必要的检测试验知识和能力,懂得必要的工艺和管理知识,具备检验人员必须具备的思想和技术素质,这是保证检验工作科学性不可缺少的要素 。(3)健全和完善质量管理和检验方面的规章制度。也就是要使检验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切忌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的现象 。(4)要有明确无误的检验标准。标准是检验的重要依据。产品的适用性受到时间、地点、使用对象、社会环境、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产品的质量高低随用户需求的不同而不同。为保证质量,科学地判断产品是否符合使用要求,企业必须按现行标准生产,但同时又要不断地修改、完善和提高标

16、准。总之,只有按标准组织生产和检验,产品质量才有保证,这也充分体现企业对用户负责的精神 。(5)不断完善检测手段,提高动态检测水平。企业应尽可能提高检测能力,提高检测手段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尽可能采用自动化检测装置,以消除人工检测的误差,减少错检与漏检的发生 。科学性与公正性也是紧密相关的,没有科学性也无法保证公正性 。3.检验工作的权威性:权威性是正确进行检验的基础。所谓检验的权威性实质上是对检验人员和检验结果的信任感和尊重程度。树立检验工作的权威是十分必要的,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我们当前许多企业的质俭部门和质检人员,缺乏必要的权威,因此检验监督工作很难进行,不利于保证

17、产品质量。检验人员的话工人可以不听,检验部门的决定,下面可以不执行,少数企业甚至出现生产与检验人员对立的情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将是工厂十分危险的现象,但是作为检验部门的人员,必须以自己的能力树立足够的威信,让别人信服 。检验工作的权威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来自检验人员过硬的思想和本领,这是在长期实践中,依靠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以及为企业和用户服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具备令人信服的工作作风, 所出具的检验技术报告能得到生产和技术部门的信赖,能确保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能用准确的数据作出准确的判断。在企业内部检验中,能使产品检验同过程控制(IPQC)结合起来,使之溶为一

18、体。可以更有利于提高工序质量,如果产品检验人员能够做到好的质量监督、好的质量服务员,也就是当好生产部门保证质量的参谋,那么检验工作的权威性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二是从制度上明确检验人员的职责和权利,例如,通常许多公司规定,当操作工人违犯操作工艺规程时,检验人员有权责令其停止生产,未经首件检查确认合格时,生产工人不得正式成批投产,如此等等。三是企业领导,特别是最高领导者应该支持和尊重检验部门及其人员正确行使其规定的权力,产品的符合性判断(合格或不合格)由检验部门根据技术标准作出决定,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通常质量保证比较好的企业,其质量部门的业务受控于集团质量总监,因此ISO9000的2000版特别

19、要求了企业最高领导人对质量体系的责任。第二节 质量检验的主要管理制度一、三检制:所谓三检制就是实行操作者的自检、工人之间的互检和专职检验人员的专检相结合的一种检验制度。1.自检:自检就是生产者对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按照作业指导书规定的技术标准自行进行检验,并作出是否合格的判断。这种检验充分体现了生产工人必须对自己生产产品的质量负责。通过自我检验,使生产者了解自己生产的产品在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并开动脑筋,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而采取改进的措施,这也是工人参与质量管理的重要形式 。2.互检:互检就是生产工人相互之间进行检验。互检主要有: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流转过来的产品进行检验;小组质量员或班组长对本

20、小组工人加工出来的产品进行抽检等。这种检验不仅有利于保证加工质量,防止疏忽大意而造成成批地出现废品,而已有利于搞好班组团结,加强工人之间良好的群体关系。3.专检:专检就是由专业检验人员进行的检验。专业检验是现代化大生产劳动分工的客观要求,它是互检和自检不能取代的。而且三检制必须以专业检验为主导,这是由于现代生产中,专职检验人员无论对产品的技术要求,工艺知识和检验技能,都比生产工人熟练,所用检测量仪也比较精密,检验结果比较可靠,检验效率也比较高; 其次,由于生产工人有严格的生产定额,定额又同奖金挂钩,所以容易产生错检和漏检,有时,操作者的情绪也有影响。应当指出,ISO9000 系列国际标准把质量

21、体系的最终检验和试验作为企业中一种重要的质量保证模式,对质量检验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和规定。二、签名制:签名制是一种重要的技术责任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入库和出厂,每完成一道工序,改变产品的一种状态,包括进行检验和交接、存放和运输,责任者都应该在相关记录文件上签名,以示负责。特别是在成品出厂检验单上,检验员必须签名或加盖印章。操作者签名表示按规定要求完成了这套工序,检验者签名,表示该工序达到了规定的质量标准,签名后的记录文件应妥为保存,以便以后参考 。三、质量复查制:我国有些生产重要产品(特别是军工产品)的企业,为了保证交付产品的质量或参加试验的产品稳妥可靠,不带隐患,在产品检验

22、入库后的出厂前, 要请与产品有关的设计、生产、试验及技术部门的人员进行复查。查图纸、技术文件是否有错,查检查结果是否正确,查有关技术或质量问题的处理是否合适。这种做法,对质量体系还不够健全的企业,还是十分有效的 。四、追溯制:在生产过程中,每完成一个工序或一项工作,都要记录其检验结果及存在问题,记录操作者及检验者的姓名、时间、地点及情况分析,在适当的产品部位做出相应的质量状态标志。这些记录与带标志的产品同步流转。产品标志和留名制都是可追溯性的依据,在必要时,都可搞清责任者的姓名、时间和地点。职责分明,查处有据,可以大大加强员工的责任感。产品出厂时还同时附有跟踪卡,随产品一起流通,以便用户把产品

23、在使用时所出现的问题, 能及时反馈给生产者,这是企业进行质量改进的重要依据 。追溯制有三种管理办法: 1.批次管理法根据零件、材料或特种工艺过程分别组成批次,记录批次号或序号,以及相应的工艺状态。在加工和组装过程中,要将批次号逐步依次传递或存档 。2.日期管理法对于连续性生产过程、工艺稳定、价格较低的产品,可采用记录日历日期来追溯质量状态。3.连续序号管理法这种方法就是根据连续序号追溯产品的质量档案 。五、质量统计和分析1.质量统计:质量的统计和分析是质量报告和信息反馈的基础,也是进行质量考核的依据。根据上级要求和企业质量状况,质量检验可提出质量考核指标建议,上级考核指标亦可由上级直接规定。车

24、间生产计划部门应按月提供完成工时、产品数量、品种规格、零部件半成品完成数量等统计资料;质量检验部门负责质量检验结果及数据的统计、汇总,并按期向厂部和上级主管部门上报质量月报、季报和年报。质量检验部门还要提供其它各种质量情况的统计资料,质量统计资料一定要数据准确,分类整理,按规定项目和格式填写。2.质量指标:质量指标由于企业的产品和生产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本书主要以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电子工厂为例,说明通常应予考核的质量指标体系 。1.一次合格率/直通率:其公式为: 直通率=(直通合格数/投入总数)*100% 由于许多电子工厂流水线生产特点(每日清理拉线),导致开工时的直通率为0或很小(机器尚未

25、流到拉尾),而清拉时的直通率又大于100%或非常高,非常脱离生产的实际情况,因此生产直通率往往采用如下公式的合格率代替计算(比较真实反应生产的不良状况)直通率合格率=(检验合格总数/检验合格总数+不良总数)*100%2.一次交收检验合格率:其计算公式为: 一次交收检验合格率=(一次交检合格批次/产品交检总批数)* 100% 3.开箱合格率:其计算公式为: 开箱合格率=(开箱检验合格数/开箱检验总数)*100%4.退机率:其计算公式为: 退机率=(退回机器总数/出货总数)*100%一般在许多企业而言,由于销售渠道的滞后和售后服务政策要求,出货总数往往应减去最近三个月的出货数量。六、不合格品管理不

26、合格品管理不只是质量检验也是整个质量管理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为了区别不合格品和废品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不合格品(或称不良品),其中包括废品、返修品和回用品三类 。在不合格品管理中,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三不放过的原则,一旦出现不合格品,则应:A、不查清不合格的原因不放过。因为不查清原因,就无法进行预防和纠正,不能防止再现或重复发生。B、不查清责任者不放过。这样做,不只是为了惩罚,而主要是为了预防, 提醒责任者提高全面素质,改善工作方法和态度,以保证产品质量 。C、不落实改进的措施不放过。不管是查清不合格的原因,还是查清责任者,其目的都是为了落实改进的措施。三不放过原则,是质量检验

27、工作中的重要指导思想,坚持这种指导思想,才能真正发挥检验工作的把关和预防的职能 。2.两种判别职能:检验管理工作中有两种判别职能: A、符合性判别:符合性判别是指判别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即是否合格, 这种判别的职能是由检验员或检验部门来承担 。、适用性判别:适用性和符合性有密切联系,但不能等同。符合性是相对于质量技术标准来说的,具有比较的性质;而适用性是指适合用户要求而言的,一般说, 两者是统一的,但也不尽然。人们可能有过这样的经验,一个完全合格的产品,用起来不一定好用,甚至完全不适用;反之,有的产品,检验指标虽不完全合格,但用起来却能使人满意。可能是由于用户的需求不同,也可能是技

28、术标准的制定本身就不合理,或者有过剩质量。所以不合格品不一定等同于废品,它可以判为返修后再用,或者直接回用。这类判别称为适用性判别 。由于这类判别是一件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和要求,因此检验部门难于胜任,而应由不合格品审理委员会来审理决定。这类审理委员会在国外称为MRB(MateriaI Review Board),应由设计、工艺、质量、检验、计划、销售和用户代表共同组成,重要产品应有严格的审查程序和制度,比如我们常用的特采审批程序,就是采用MRB来完成这一审批过程的。C、分类处理:对于不合格品可以有以下处理方法: a、报废,对于不能使用,如影响人身财产安全或经济上产生严重损失的

29、不合格品,应予报废处理 。b、返工,返工是一个程序,它可以完全消除不合格,并使质量特性完全符合要求,通常返工决定是相当简单的,检验人员就可以决定,而不必提交MRB审查。c、返修,返修与返工的区别在于返修不能完全消除不合格品,而只能减轻不合格品的程度,使不合格品尚能达到基本满足使用要求而被接收的目的。d、原样使用,原样使用也称为直接回用,就是不加返工和返修。直接交给用户。这种情况必须有严格的申请和审批制度,特别是要把情况告诉用户, 得到用户的认可。D、不合格品的现场管理:不合格品的现场管理主要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1)不合格品的标记凡经检验为不合格品的产品、半成品或零部件,应当根据不合格品的类别

30、,分别涂以不同的颜色或做出特殊的标志。例如,有的企业在废品的致废部位涂上红漆,在返修品上涂以黄漆,在回用品上打上回用的印章等办法,以示区别 。(2)不合格品的隔离对各种不合格品在涂上(或打上)标记后应立即分区进行隔离存放,避免在生产中发生混乱。废品在填写废品单后,应及时放于废品箱或废品库, 严加保管和监视,任何人不准乱拿和错用。一旦发现动用废品,以假充真, 检验人员有权制止、追查或上报。隔离区的废品应及时清除和处理,在检验人员参与下及时送废品库,由专人负责保管,定期处理消毁 。对不合格品要严加管理和控制,关键在于: (1).对己完工的产品,严格检查,严格把关,防止漏检和错检。(2).对查出的不

31、合格品,严加管理,及时处理,以防乱用和错用。(3).对不合格的原因,应及时分析和查清,防止重复发生 。七、质量检验的考核1.检验误差及其分类:在质量检验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产生检验误差是很难避免的, 甚至是经常发生的。据国外资料介绍,检验员对缺陷的漏检率有时可以高达15一20。目前许多企业对检验人员的检验误差,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缺乏检验误差的概念,迷信100检验的可靠性。认为只要通过检验合格的产品,一定就是百分之百的合格品,实际上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因为这里面还存在检验误差。检验误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技术性误差技术性误差,是指检验人员缺乏检验技能造成的误差。例如,未经培训

32、的新上岗检验员,最容易发生这种误差。这往往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工艺知识, 检验技术不熟练,对检测工具或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不掌握,或在视力上有生理缺陷(如近视、视力不足或色盲),也可能由于缺乏检验经验等原因所造成 。(2) 情绪性误差由于检验员马虎大意、工作不细心造成的检验误差。如检验人员思想不集中、心情紧张、家庭不和、有烦恼心事;或由于工资奖金等问题,思想闹情绪;或生产任务紧、时间急等原因引起情绪波动所造成的检验误差 。(3) 程序性误差由于生产不均衡、加班突击及管理混乱所造成的误差。如生产不均衡, 月初松、月末紧,加班加点,精力疲累,加之待检产品过于集中,存放混乱, 标志不清,或工艺、图纸有临时

33、改变,而检验人员又不知道等原因造成的检验误差 。(4)明知故犯误差由于检验人员动机不良造成的检验误差。如有意报复,迫于生产部门的压力,工检关系不和,或为了多拿奖金等原因所造成;少数情况下可能有意破坏 。2.检验误差的指标及考核方法(1)检验误差的两个主要指标不论哪类原因造成的误差,均可概括为以下两类: a、漏检,漏检就是有的不合格品没有被检查出来,当成了合格品,这当然使用户遭受损失。这里所指的用户是广义的,下道工序也可以认为是上道工序的用户 。b、错检,错检就是把合格品当成了不合格品,在检验员检查出来不合格品中还有的是合格品,这当然使生产者遭受损失 。(2)测定和评价检验误差的方法A、重复检查

34、,由检验人员对自己检查过的产品再检查一到二次。查明合格品中有多少不合格品,及不合格品中有多少合格品。b、复核检查,由技术水平较高的检验人员或技术人员,复核检验已检查过的一批合格品和不合格品。c、改变检验条件,为了解检验是否正确,当检验员检查一批产品后,可以用精度更高的检测手段进行重检,以发现检测工具造成检验误差的大小。d、建立标准品,用标准品进行比较,以便发现被检查过的产品所存在的缺陷或误差 。(3)考核注意事项,目前各企业对检验人员工作质量的考核办法,各不相同,还没有统一的计算公式。由于考核是同奖金挂钩,而各个工厂的情况又互不相同,所以要采用统一的考核制度,比较困难。但在考核中有些问题是共同

35、性的,必须加以明确 。第一,质量检验部门和人员不能承包企业或车间的产品质量指标。尽管检验工作对提高质量有促进作用。但产品质量好坏主要决定于生产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控制能力。检验人员的主要职能是把关,是把已经发生的不合格品从合格品中挑出来,并予以剔除。剔除越干净越好,漏检越少,检查人员的工作质量就越高。如果把产品质量由检验人员承包下来,就无益于检验人员自己考核自己,这是对质量检验职能的误解和歪曲,必将导致产品质量管理走入歧途,其后患将是无穷的,这种承包显然是不可取的 。第二,关于检验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责任界限问题。生产中常常碰到一种容易引起争议的责任界限,如某工序的检验人员,由于工作中的疏忽大意, 或

36、是失职,或是属于抽样检查中不可避免的误判风险,造成流到下一工序的一批半成品需要返工或报废,如何区分检验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责任呢?这种责任的区分要分析具体的情况,当工艺非常明确,无其它不正常客观原因时, 工人生产了不良品,操作者及其管理者应负直接主要责任,检验人员应承担失职责任; 如工序操作要求不够明确,工人经检验人员认可后进行生产时,造成了不良品,而检验人员又发生漏检,从而造成了损失,检验人员应承担直接的主要责任。但当过程采用抽样检验方案,由于客观上必然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判风险,而检验方法又正确时,虽然造成返工或报废,其主要责任应由生产工人承担,而不应追究检验人员的责任。第三节 质量检验的组织工作

37、一、质量检验的方式:质量检验的方式可以按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1.按检验的数量划分(1)全数检验:全数检验是指对一批待检产品100地逐一进行检验。这种方式,一般说来比较可靠,同时能提供较完整的检验数据,获得较全面的质量信息。如果希望检查后得到百分之百的合格品,唯一可行的办法是进行全检,甚至是一次以上的全检。但还要考虑漏检和错检的可能。全数检验有它固有的缺点:第一, 检验的工作量大; 第二, 检验的周期长; 第三, 检验的成本高; 第四, 要求检验人员和设备较多; 第五,较大的漏检率和错检率; 由于工人长期重复检验的疲累,工作枯燥,工人技术检验水平的限制, 检验工具的迅速磨损,可能导致较大的漏检率

38、和错检率。 第六, 全检不适用于具破坏性检验项目 。通常全检适用于下面几种场合: 第一,精度要求较高的产品或零、部件; 第二,对下道或后续工序影响较大的尺寸部位; 第三,手工操作比重大、质量不够稳定的工序; 第四,一些批量不大,质量方面无可靠保证的产品(包括零、部件)和工序;第五,采用挑选型抽样方案时,对于不合格的交验批,要进行100的重检和筛选 。(2)抽样检验:抽样检验是指根据数理统计的原理所预先制定的抽样方案。从交验的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部分样品进行检验,根据样品的检验结果,按照规定的判断准则,判定整批产品是否合格,并决定是接收还是拒收该批产品,或采取其他处理方式 。抽样检验的主要优点是

39、,明显节约了检验工作量和检验费用,缩短了检验周期,减少了检验人员和设备。特别是属于破坏性检验时,只能采取抽样检验的方式。抽样检验的主要缺点,是有一走错判的风险。例如将合格错判为不合格,或把不合格错判为合格。虽然运用数理统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风险,提高了可靠性,但只要使用抽样检验方式,这种风险就不可能绝对避免。抽样检验适用于下面几种场合: 第一,生产批量大、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比较稳定的产品或工序; 第二,带有破坏性检验的产品或工序;第三,外协件、外购件成批进货的验收检验;第四,某些生产效率高、检验时间长的产品或工序;第五,检验成本太高的产品或工序;第六,产品漏检少量不合格品不会引起重大

40、损失的产品,如某些销子、垫圈、螺钉螺帽等大批量标准零件等 。2.按质量特性值划分(1)计数检查计数检查:包括计件检查和计点检查,只记录不合格数(件或点),不记录检测后的具体测量数值。特别是有些质量特性本身很难用数值表示,例如产品的外形是否美观,食品的味道是否可口等等,它们只能通过感观判断是否合格。还有一类质量特性,如零件的尺寸等虽然可以用数值表示,也可以进行测量,但在大批大量生产中,为了提高效率,节约人力和费用,常常只用过端与不过端的卡规检查是否在上下公差允许范围以内,也就是只区分为合格品与不合格品,而不测量其实际尺寸的大小 。(2) 计量检验:计量检验就是要测量和记录质量特性的数值,并根据数

41、值与标准对比, 判断其是否合格。这种检验在工业生产中是大量而广泛存在的 。3.按检验性质划分(1)理化检验:理化检验就是借助物理、化学的方法,使用某种测量工具或仪器设备, 如千分尺、千分表、验规、显微镜等所进行的检验。理化检验的特点,通常都是能测得具体的数值,人为的误差小,因而有条件时,要尽可能采用理化检验 。(2)官能检验:官能检验就是依靠人的感觉器官来对产品的质量进行评价和判断。如对产品的形状、颜色、气味、伤痕、老化程度等,通常是依靠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等感觉器官进行检查,并判断质量的好坏或是否合格。官能检验又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嗜好型官能检验如美不美、香不香,这类由人的感觉本身

42、作为判断对象的检验。这种检验往往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的嗜好可能不同,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审美观,对同一事物,其判断的结果可能有所不同。也就是说,这类检验往往有较强的主观意愿 。第二类,分析型感官检验即通过人的感觉器官进而分析判断出被检测对象的质量特性。例如,要检查某一设备运转后主轴颈发热的程度,如果没有适用的温度计,就要通过检验人员用手抚摸的触觉来判断大致的温度。这就不是凭人的嗜好、而是凭人的经验来作出判断 。4.按检验后检验对象的完整性划分(1)破坏性检验:有些产品的检验是带有破坏性的,就是产品检查以后本身不复存在或被破坏得不能再使用了。如炮弹等军工产品、热处理后零件的性能、电子管或其它元件的

43、寿命试验、布匹或材料的强度试验等等,都是属于破坏性检验。破坏性检验只能采用抽检形式,其主要矛盾是如何实现可靠性和经济性的统一,也就是要寻求既保证一定的可靠性又使检验数量最少的抽检方案 。(2)非破坏性检验:顾名思义,非破坏性检验,就是检验对象被检查以后仍然完整无缺,丝毫不影响其使用性能,如机械零件的尺寸等等大多数检验,都是属于非破坏性检验。现在由于无损检查的发展,非破坏性检验的范围在扩大 。5.按检验的地点划分(1)固定检验:所谓固定检验是指,在生产车间内设立固定的检验站。这种检验站可以是车间公共的检验站,各工段、小组或工作地上的产品加工以后,都依次送到检验站去检验;也可以设置在流水线或自动线

44、的工序之间或线的终端 。这种检验站则属于专门的,并构成生产线的有机组成部分,只固定某种专门的检验。在车间内设立固定而公用的检验站,有优点也有缺点。固定的检验站,适于使用某些不便搬动的或精密的计量仪器,有利于建立较好的工作环境, 有利于检验工具或设备的使用和管理。但固定的检验站,从心理学的观点看,容易造成检验工人与生产工人之间的对立情绪,生产工人把产品送去检验看成是过关。同时在检验站内,容易造成待检与待检、待检与完检、完检与完检零件之间的存放混乱,占用较大的存放面积。所以是否采用固定式检验,要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2)流动检查:流动检查也称临床检查,就是由检验工人到工作地上去检查。流动检查有以下

45、优点: 1.有利于搞好检验工人与生产工人之间的关系。因为检查工人到工作地去检查,如果态度和好,并指出工人操作中的问题,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 生产工人体会到检查人员不只是检查自己的工作,而是在为自己服务,体现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并减少由于出现废品而造成自己的经济损失; 2.有预防作用。检查工人按加工时间顺序到工作地上去进行检查,容易及时发现生产过程的变化,预防成批废品的产生; 3.可以节省被检零件的搬运和取送,防止磕碰、划伤等损坏现象的发生; 4.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省操作者在检验站排队等待检验的时间; 5.检验工人当着生产工人的面进行检验,操作者容易了解所出现的质量问题,并容易相信和接受检验

46、工人的检查结果,减少相互的矛盾和不信任感 。6.按检验的目的划分(1)验收性质的检查:验收性质的检查是为了判断产品是否合格,从而决定是否接收该件或该批产品。验收检查是广泛存在的形式,如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的进厂检验,半成品入库前的检验,产成品的出厂检验,都是属于验收性检查 。(2)监控性质的检查:监控性质检查的直接目的,不是为了判定产品是否合格,从而决定是接收或拒收一批产品。而是为了控制生产过程的状态,也就是要检定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的状态。所以这种检查也叫做过程检查,以预防大批不合格品的产生。如生产过程中的巡回抽检、使用控制图时的定时抽检,都属于这类检验。其抽查的结果只是作为一个监控和反映

47、生产过程状态的信号,以便决定是继续生产还是要对生产过程采取纠正调节的措施 。二、基本检验类型1.进货检验(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l):所谓进货检验,主要是指企业购进的原材料、外购配套件和外协件入厂时的检验,这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和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为了确保外购物料的质量,入厂时的验收检查应配备专门的质检人员,按照规定的检查内容、检查方法及检验数量进行严格认真的检验。从原则上说,供应厂所供应的物料应该是件件合格、台台合格、批批合格。如果不能使用全检, 而只能使用抽样检验时,也必须预先规定有科学可靠的抽检方案和验收制度 。进货检验包括首件(批)样品检验和成批进货检

48、验两种 。(1)首件(批)样品检验:首件(批)样品检验的目的,主要是为对供应单位所提供的产品质量水平进行评价,并建立具体的衡量标准。所以首件(批)检验的样品,必须对今后的产品有代表性,以便作为以后进货的比较基准 。通常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应对供货单位进行首件(批)检验: 1.首次交货; 2.设计或产品结构有重大变化;3.工艺方法有重大变化,如采用了新工艺或特殊工艺方法,也可能是停产很长时间后重新恢复生产 。(2)成批进货检验:成批进货检验是为了防止不合标准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入企业的生产过程,以免产生不合格品。成批进货检验,可按不同情况进行A,B, C 分类,A 类是关键的,必检;B 类是重要的,可以全检或抽检;C 类是一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施工组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